㈠ 渡江侦察记电影1974演员表
《渡江侦察记》演员表 :
孙道临
饰 李连长
齐衡
饰 吴老贵
孙永平
饰 小马
康泰
饰 周长喜
中叔皇
饰 杨威
穆宏
饰 参谋长
李玲君
饰 刘四姐
莫愁
饰 陈老奶奶
陈述
饰 敌情报...
崔超明
饰 敌军长
马骥
饰 侯妾
㈡ 老电影演员陈述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着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余年了。每当人们提起艺术家陈述先生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在电影《渡江侦查记》中所扮演的敌情报处长的角色,以及那早已在人们心中刻下烙印的台词。陈述老先生饰演的情报处长阴险狡诈,入木三分,是当年最受欢迎饰演反派人物的演员之一。他的作品,数十年来被人们常常提起,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陈述先生艺术精湛,而且戏路宽广。他不仅能演话剧、电影,而且演过喜剧、小品等。陈述先生多才多艺,除电影、话剧之外,还从事过相声、绘画、书法、摄影、音乐、配音、等工作,且样样精通。他还喜爱体育,如吊环、游泳等,另外,他还喜欢文学、会化妆、好烹饪。陈述先生极有语言天赋,除会些日语、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外,其英语水平极佳,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陈述老先生曾在1957年文化部1949年~1955年的优秀影片评选中获得个人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表演协会的“特别荣誉奖”;2005年,入选为100位国家广电总局评选的“优秀电影艺术家”之一。
2006年底,陈述先生因病去世。
㈢ 一部老电影《曙光》
曙光
故事片(上下集)。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
1930年春,中共中央代表林寒和秘书 蓝剑到达湘鄂西根据地洪湖,推行王明路线,排斥坚持正确路线的贺龙, 使革命形势骤然恶化。这时,国民党 警备旅旅长趁贺龙不在洪湖苏区,派 重兵进攻洪湖。林寒制定了阵地作战 的极左方案,使红军处于全军覆没的 危险境地。幸亏贺龙及时赶到,采取 正确作战方针打退了敌人。为了掌握 敌人围剿洪湖的计划,贺龙派遣保卫 局长冯大坚打入敌营,巧夺敌军事部 署图,并获悉有内奸潜入红军。冯大 坚侦察回来,却被林寒诬蔑有通敌嫌 疑,将他逮捕,押送途中被蓝剑杀害 。这时,独立师长岳明华率部与敌人 血战,寡不敌众,而林寒仍坚持死打 硬拼,还大搞肃反扩大化,使反围剿 斗争彻底失败。贺龙闻讯,十分震怒 ,他亲自指挥突围转移。红军撤退至 湘西山区,处境非常困难。林寒没有 从失败中引出教训,却想借蒋介石派 来劝降的刘雨斋整贺龙。贺龙当众揭 露蒋介石的阴谋,枪毙了刘雨斋。之 后,贺龙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林寒却 在后方下令解散红三军各级党团组织 。此时敌人倾巢出动,岳明华因掩护 撤退受伤,送医院途中被蓝剑逮捕。 林寒诬陷岳明华是“改组派”,准备 将其处死。贺龙快马赶到,救出岳明 华。洪湖独立团游击队在寻找贺龙部 队的途中,抓获国民党情报处长,得 知蓝剑是潜入红军的内奸,将其处决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岳明华和 一些受迫害的同志,终于重见曙光。 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 年优秀创作奖(王天鹏)。
编剧: 白桦、王蓓
总导演: 沈浮
导演: 天然
摄影: 许琦
美术: 葛师承、郑长符
作曲: 贺绿汀、王强
扮演者 剧中人
王天鹏 贺 龙
李振潼 林 寒
马冠英 冯大坚
郭 浩 蓝 剑
达式常 岳明华
㈣ 渡江侦察记情报处长的扮演者
《渡江侦察记》敌情报处长的扮演者陈述。
陈述饰敌情报处长
陈述(1920.6.30-2006.10.17),原名陈致通,上海人。中国表演艺术家,上影集团演员。
1954年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情报处处长这一角色而扬名影坛。他的表演不仅生动的揭示了这些人物阴险狡诈,凶狠毒辣的反动本质,而且表演得真实可信,此外,他还尝试喜剧表演,在《球迷》、《老兵新传》中都有诙谐幽默的表演。
陈述先生表演的敌人情报处长的模样确实比较好看,别看他扮的是一个顶级的银幕坏蛋,但他坏得还算是颇有计谋。水淮也高。陈处长的问话也属于老谋深算,同时相当老道。他对化装成民工的我军侦察员质寻:干庄稼活的肩膀上哪里来的红印子?接着不久,这位敌人的情报处长在沿江炮火工事区,又一次撞到了化装侦察的我军人员,冤家路窄,这次他问得愈发专业和刁钻。“你们师长姓什么叫什么?”“李国栋。”“参谋长呢?”“何思凯。”“工兵营长呢?”“江鹏飞。”“你呢?”“第二连连副江彪。”
《渡江侦察记》是由汤晓丹执导,沈默君编剧,孙道临、李玲君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在1954年1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
㈤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演员们后来怎么样呢
《渡江侦察记》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电影了,它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4年出品的,该片主要讲述了在渡江战役的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领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协助大部队取得战役胜利的故事。
这部电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这部影片的演员们几乎全都已经去世了,只有极个别还在世,但已经是人到暮年了。那么这些演员在饰演过这部电影之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李连长——孙道临
孙道临是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他出生于1921年,这部电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电影,而他的前一部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年)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演完《渡江侦察记》之后,他又主演了《南岛风云》、《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经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开始自己导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总统》、《继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执导的。1988年他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
孙道临曾经于1995年获得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第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特别荣誉奖、2000年执导的《詹天佑》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等。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6岁。
二、吴老贵——齐衡说起齐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于1912年的沈阳,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统治的环境下,在他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日本学生经常嘲弄中国学生,学校却对日本学生加以袒护,他不堪忍受屈辱,愤而退学。
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离开东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学,但因经济窘迫读了一年就退学了。之后他加入上海中国艺术供应社和山东省剧团,参加了《父归》、《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各地剧团演出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齐衡参加了人生第一场电影《圣城记》的拍摄,从此走上了电影演员的道路。后来他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在很多战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在《渡江侦察记》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老侦查员吴老贵,成功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最后英勇的献出自己生命的动人形象。
这部影片被评为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而这部影片中演员一等奖有两个,其一是孙道临,另一个就是齐衡。在“温阁”(谐音)刚开始的时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满于当时的环境,曾跳入黄浦江自杀,但被好多人救了上来。后来他长期抑郁,最终患上了肾癌,于1972年病逝,享年60岁。
三、小马——孙永平
孙永平出生于1930年,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1949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51号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电影中饰演重要角色。
从1964年开始,孙永平转型幕后,从事导演工作,执导了《大庆战歌》、《火红的年代》、《三定桩》、《石油盛开大庆花》、《白莲花》等经典电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四、周长喜——康泰
现在能记得康泰的人估计也不多了,他出生于1927年,于1985年1月22日突发心肌梗病逝,享年58岁。他1945年进入华北电影公司任演员,在他40年的从艺生涯中,为我们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经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侦察记》、《海魂》、《苦难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难的心》还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而他也曾于1980年获得第二届电影小百花奖优秀男主角奖。
五、杨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国重要的电影演员、导演,他出生于1925年,全国解放之后,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后他又参加了多部影片,饰演过工会主任、公方经理、三轮车工人、革命军人等角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员生涯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很多经典角色。从1975年开始,中叔皇转型做导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莲花》就是他和孙永平一起执导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
六、参谋长——穆宏
穆宏是我国早期电影演员代表人物,他出生于1920年,于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岁。他是话剧演员、导演出身,曾经自己编排并出演大型话剧《文天祥》。从1948年起,他开始参演电影,在《再相逢》、《子孙万代》、《万象宝塔》等影片中饰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国解放后,他除了拍戏之外,还编写剧本,不过他饰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戏路很宽,好人坏人,正反两派都能演,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的《南岛风云》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还参演过《翠岗红旗》、《南征北战》、《金沙江畔》等经典电影。
七、刘四姐——李玲君
在众多男演员中,李玲君饰演的女游击队长刘四姐可谓是影片中的亮点,她也因此荣获1949-1955年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一枚。李玲君出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自拍摄完这部影片后,李玲君又陆续拍摄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
由于年龄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摄完《不夜城》之后,就再也没参演电影了,而恰巧的是,在这部影片中,她跟孙道临又一次合作。现如今李玲君已经有20年没有拍戏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拍戏了,希望她的身体 健康 ,万事如意,毕竟当年《渡江侦察记》同剧组的主演们,就只有她老人家还在世了。
这部老电影的导演是汤晓丹,解放前马来西亚回来的华侨,是个高寿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岁时去世。当年汤导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侦察记》,然后把从电影里所得的个人收益,用来买了架钢琴给儿子,儿子汤沐海也很争气,最终成为一名音乐家。主角孙道临,是老燕大哲学系出身的高知,在当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气息,迥异于流行的工农兵形象,大概也算银幕上知识分子最后的坚守了,但是在渡江侦察记里,他饰演的主角形象并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难忘,塑造的银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男主角李侠。
孙老师逝世于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孙道临纪念馆叶成立开放,真是对老艺术家最好的纪念。渡江侦察记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过于陈述老先生扮演的敌情报处长,那句“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网络间流传,大概已经影响感染到第四、敌五代人了。我这代人的童年记忆里,玩打仗 游戏 ,别的角色随意,踢门喊汤“司令到!“的汤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实在是高!”
以及陈老先生演的:“不是我军无能…”这三个角色必需保留。陈老先生是06年过世的,一代反角啊!后来重拍过一部渡江侦察记,情报处长也专门请他出场,可惜那是一部烂片,就这一个卖点。老渡江侦察记里主要演员里,最不幸的,应该是齐衡同志,在嗡嗡嗡刚开始的年代,上海电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灾区,他就因性格过于耿直,在一开始就气愤不过,跳了黄浦江,被救起后,也一直郁郁寡欢,在72年,就早早过世。
现在渡江侦察记剧组的主要演员,唯一还在世的就是已87岁的李玲君,在电影中饰演女游击队长刘四姐,这位老奶奶在98年最后一次演电影时,还是和孙道临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汤导演一样,成为百岁老人吧!也感谢老电影渡江侦察记,带我走上痴迷军事的道路。
《渡江侦察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上映的战争片。讲述的是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协助大部队取得战役成功的故事。这部黑白影片花了导演汤晓丹整整一年创作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影片,获得八百元劳务费给孩子汤沐买了一架钢琴。有趣的是,这孩子后来长成了国际乐坛的音乐大师。
孙道临——饰演李连长 孙永平——饰演小马 中叔皇——饰演杨威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是由沈晓丹导演,孙道临、齐衡、陈述等主演,于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银幕战争故事片。该片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前,一支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李连长的带领下,提前来到江南进行侦察。在当地游击队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队获得了敌军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图并侦察到敌军突然增加的榴弹炮团的位置。小分队最终并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将情报送回至总部的故事。
李连长的扮演者——孙道临 吴老贵的扮演者——齐衡 敌情报处长的扮演者——陈述
《渡江侦察记》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题材老电影,可以说风靡了几代人。
因为这部电影太过经典,和“渡江”谐音的现在正当红的青年演员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侦察记”,而这位杜江,现在是擅长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侦察记》的话,说不定他真的可以来试试孙道临老师的这个经典的李连长呢。
由于已经是近70年前的电影了,《渡江侦察记》的老艺术家们,绝大部分都已经仙逝了。
1、 李连长——孙道临
当时孙道临老师33岁,风华正茂,他简直就是当年银幕上的男神与偶像般的存在。之后,他还演出过非常多经典的电影。
《家》演大少爷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经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进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离休年纪的孙道临没有闲着,而是开始当导演。
1984年他导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总统》
进入新世纪后,他还以80高龄导演了一部《詹天佑》
孙道临老师因突发心脏病于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2、齐衡扮演吴老贵,这是侦察班长,是那个时代的暖男。
吴老贵的扮演者齐衡是上影厂演员,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银幕上非常活跃,先后拍摄了《湖上的斗争》、《小伙伴》、《阿福寻宝记》、《秋翁遇仙记》、《铁窗烈火》、《钢铁世家》、《地下航线》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后就再也没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记》
1972年齐衡去世,享年60岁。
3、孙永平扮演小马,放牛娃小马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由当时只有23岁的小山东孙永平扮演。
孙永平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51号兵站》等电影中都出演过角色,到了1960年代后,他转型做起了上影厂的导演。
这是他最后一部导演作品,1980年由着名影星吴海燕主演的《白莲花》。
2011年11月,孙永平去世,享年81岁。
4、康泰扮演周长喜,这个角色壮烈牺牲了,当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师后来借调到北影厂,在着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卢嘉川,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21年后,康泰和谢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岁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广州刚刚拍完电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5岁。
5、中叔皇扮演杨威,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小伙子。
中叔皇老师可以说是当年比较少见的大个子魁梧硬汉演员了,他身高184,气宇轩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开始当导演,第一部电影是《小将》,当年云集了很多新人演员,比如后来上影厂着名演员张芝华。
他的最后一部导演作品是一部古装电视剧《七星镇二妖》,着名男演员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于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6、陈述扮演情报处长,这是中国电影中一个经典的反派形象,陈述老师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
陈述后来成为“反派专业户”,先后在《铁道游击队》、《海魂》、《林家铺子》、《聂耳》等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了多个经典的反派角色。
陈述在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陈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7、李玲君扮演刘四姐
李玲君老师三年后还和孙道临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档。
1982年,《渡江侦察记》中的杨威——中叔皇开拍地担忧《飞来的女婿》,农村题材喜剧片,就找来陈述、李玲君等老搭档,李玲君扮演的小兰娘相当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厂的惊险反特片《波斯猫在行动》后就基本上没出来演过角色了。李玲君老师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长寿。
8、穆宏扮演参谋长,他1957年后去天马电影制片演员当剧团团长,之后还在上影厂、天马厂的电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一部电影是1964年天马厂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岁。
9、需要说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侦察记》导演汤晓丹和汤化达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过演员几乎全部换了,只有陈述还保留。
您好,我是文娱小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拍摄于1954年,至今已经有66个年头了。
《渡江侦察记》中的演员后来都怎样了呢?
1、孙道临: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李连长。
1921年12月18日出生于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6岁。
2、齐衡: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吴老贵。
191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72年去世,享年60岁。
3、孙永平: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小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东龙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4、康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周长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发心肌梗死猝然离世,享年58岁。
5、中皇叔: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杨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于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6、穆宏: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参谋长。
1920年出生,山东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仅49岁。
7、李玲君: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刘四姐。
1931年6月出生于山东,15岁开始从事文艺。
8、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情报处长。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岁。
9、崔超明:在《渡江侦察记》中班扮演敌军长。
1918年出生于广州,2010年逝世,享年90岁。
10、石灵: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炮兵参谋。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岁。
11、马骥: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岁。
上述这些演员中,只有刘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还在世,现在也89岁了。
其他的演员们都已经去世了。
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向他们致敬!
渡江侦察记是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的`,有60多年了,当时的演员们大部份都过世了,只有个别的还在世,是一批优秀的演员,为中国演艺事业作出了非常的贡献。
《渡江侦察记》是一部由着名演员孙道临参加主演的电影,拍摄于1954年,
这部影片讲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砺兵秣马,准备横渡长江。大军渡江之前,特派李连长带领一个侦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敌人的江防情况。接受命令后,他带领吴老贵、周长喜、杨威、小马等迅速过江,并及时和游击队刘四姐取得了联系。他们混入江边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计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图,并及时汇报给上级。不久,他们得知敌人新增一个榴弹炮团,于是他们假扮敌人工兵混入敌炮阵地,出色完成了侦察任务,在返回的路上,周长喜为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军事机密的再三泄露,令敌军长火冒三丈,他下令炮击我游击队根据地,敌人恼羞成怒,派遣特务,探明了游击队根据地,出动大批军队,企图消灭这队侦察兵。正当李连长和江北通话,报告榴弹炮情况时,敌人攻进村子,炮弹击中了报话机,和江北失去了联系。李连长只得率队抢上山头,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后,就派遣吴老贵和小马奋勇突围,乘夜泅渡过江,把这份报告带给指挥部。他们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来到江边,吴老贵为了掩护小马过江.和敌人进行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小马在江中挣扎一夜,筋疲力尽。正当解放军指挥部为断了与李连长的联系而焦急时,小马把报告送到参谋长手里。这时,李连长也率领部队突围出来,到达江边青龙山。江南江北都发出信号,预示着总进攻就要开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万帆齐发,大炮雷鸣,把敌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毁。大军像排山倒海似的渡过长江,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小马也见到了李连长。侦察英雄们又投入了继续南进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孙道临——饰(连长) : 中国电影艺术界着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出演了100余部舞台剧和影视剧,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渡江侦察记》《革命家庭》《51号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为影映事业做贡献,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岁的中国着名演员、导演孙道临,因心脏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孙永平——饰(小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东省龙口市西转渠村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 [1] 、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并曾在山东军区文艺培训队受训。1949年底,进上影厂担任演员,参演作品《 南岛风云 》等。1964年后从事导演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家协会会员、顾问。 孙永平于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崔超明——饰(敌军长): 生于广州市,中国电影演员、话剧演员, 1936年 ,毕业于广州摘石轩书画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话剧《秦淮月》中饰演配角王队长,由此登上话剧舞台。同年,在黄宗江编剧、朱瑞钧导演的话剧《大地》中饰演主角王龙。1954年,参演汤晓丹执导的战争片《渡江侦察记》,在影片中饰演国民党军长。崔超明于2010年逝世享年92岁。
《渡江侦察记》连环画讲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前夕,为了摸清大江南岸敌军兵力部署的情况,解放军某部特派遣一队侦察兵巧渡长江,进行深入侦察。该连环画描写这队侦察兵在当地游击队和群众的协助下,如何活跃在兵力雄厚、守卫严密的敌军阵地上,完成了侦察任务的经过,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机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经典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诞生至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了,电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连长、周长喜、小马、吴老贵、女游击队长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陈述等等的精彩演绎,给新中国几代的银幕观众,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电影里的不少艺术家如:孙道临、陈述
(陈述)
都
(孙道临)
已经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㈥ “情报处长”陈述:晚年贫病缠身,离世后,后来怎样
理性和感性是不冲突的,跟理性冲突的是愚昧,跟感性冲突的是麻木。理性和感性应该给人双重的滋养,此端越深、彼端越深。 ——柴静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具象化,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台好戏。有的人,生来贫困潦倒,吃不饱穿不暖,这是苦情戏;有的人的人生,生来不愁吃喝,不惧寒暖,这便是喜剧;有人为了爱情痴缠一生,这是爱情戏;也有人一生放荡不羁,最终落得一个疯癫下场,这是荒诞派戏剧。
他是演员,与其说他演戏,不如说,他演的是自己的一生,曾经也算是风头无二,晚年却落得一个孤单落魄下场。
后半生的陈述,被无情的病魔缠身,成为了不幸缠绵病榻的人,但是他依然坚持与强大的病魔作斗争,即使最后没有获得胜利,离开了人世间,但是他的精神却永存于世,成为了我们最为敬仰的活在回忆中的人。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没有说过话,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生活贫困,他继承的遗产是一盒服装和道具。他带走的和他留下的一样珍贵——一部不可复制的中国电影经典,以及他对它的“讲述”。
㈦ 《渡江侦察记》故事,老电影也有浪漫爱情,两位元帅亲自指导什么
《南征北战》《红日》等电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电影的代表,这两部影片包括那个时代的其他大部分战争题材电影,在感情戏上都是着墨不多或者干脆没有,像《南征北战》里稍微有那么一点儿苗头,《铁道游击队》里进了一步但还不完整,也不是很浪漫。
相对来说,诞生在1954年的《渡江侦察记》里却拥有一段比较完整也比较浪漫的感情戏,这在当时的战争电影里是极少见的。
在《渡江侦察记》拍摄完样片去接受上级审查时,有一部分人就提出了片中这样的感情戏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删掉或者删一部分的问题。
参与审查的罗荣桓元帅对本片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片中的感情戏应该存在,只要不过分造成喧宾夺主就行。
陈毅元帅则提出,影片结尾的感情戏可以再丰富一些,气氛甚至可以再浪漫一些。
在两位元帅的指导下,汤晓丹修改了结尾,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他让刘四姐和李连长告别戏的情感更为丰富,但在语言上则含蓄很多,“我们就会再见面的”和“我一定会等你”其实是一语双关的,这也符合当时的现实。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并不是大军出发,而是刘四姐站在坡上远望着李连长远去的背影。
最后,用一句什么话来结束本文呢?
还是用陈老总那句话吧:我们的创作,需要革命的现实主义,也需要革命的浪漫主义。
㈧ “情报处长”陈述,一生塑造经典角色无数,晚年贫病交加几度自杀
在我国银幕上叱咤风云的“五大反派”中,相对来说陈述老师的名气似乎相对小了一点儿,陈强和葛存壮有俩明星儿子,刘江老师有各种经典台词流传于世,方化则有“鬼子王”的名号。
陈述老师除了一个“情报处长”之外似乎没有其他能让观众记住的闪光点,其实这中间有两点必须说一下,一方面是陈述老师虽然什么都会但为人很低调,另一方面他在晚年饰演了很多经典的配角,但无奈演技太好让观众根本认不出来这是陈述,所以说,有时候演技太好也是有“副作用”的。
一、多才多艺的演员
陈述1920年出生于上海,原名陈致通。在旧 社会 ,陈述做过很多工作,在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在邮政管理局当邮递员,还在国际饭店当过吧台服务生。通过这些生活,他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 社会 人物,为其日后演技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陈述是一位带有海派老克勒气质的老上海,他通晓多种外语,兴趣广泛且都玩得很好。
比如在《渡江侦察记》拍摄时,陈述虽然只是一位配角,但他在剧组里比导演还忙。
孙道临对演军人没有信心,陈述拉着他去化妆室,亲自给孙道临化了一个军人妆,让他增加了信心出演侦察连长。
李玲君饰演的刘四姐在片中有个撑杆跳一样的动作, 体育 达人陈述亲自上阵给她做示范,并手把手教会李玲君熟练掌握动作。
孙永平饰演的小马有个横渡长江的戏,但孙永平不会游泳,陈述给他当游泳教练甚至还亲自上阵在长江里拍游泳的远景。
可以说,陈述在剧组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人,这不仅是能者多劳也是他开朗性格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相声界在青岛举办全国相声大会,就是侯宝林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那次,陈述作为业余相声名家也被邀请参加了此次大会,可见其相声表演水平已经得到了专业承认。
二、不得不提的情报处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首次推出“五大反派”概念时,陈述面对观众“无奈”地说,四十年前我就是情报处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情报处长,感情我这么长时间一直没升官啊。
陈述的话一方面说明这些年他确实没有更多新角色被观众记住,另一方面也说明《渡江侦察记》里的“情报处长”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本身在电影里“情报处长”是一个阴险狡诈又有些志大才疏的反派角色,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很容易演成张牙舞爪又自作聪明的小丑,所以这个角色有戏也有陷阱。
陈述在设计自己的演法时做了很多功课,一方面他年轻时在国际饭店接触过很多国民党军官,对他们的日常举动早有留意。另一方面他又跑到南京军事学院找那里留用当教官的国民党军官取经学习,掌握他们说话的方式,探询内部的关系。
为了突出人物,陈述还给“情报处长”这个角色设计了一个梗着脖子的造型,像一只鹅一样骄傲地昂着头,让人物骄横的一面呼之欲出。
值得一提的是,当七十年代《渡江侦察记》重拍之时,全片演职人员几乎全换了一遍,但情报处长这个角色实在难以找到合适人选,于是五十多岁的陈述再次上阵出演了这个让他成名的角色。
三、百变黄金配角
之所以观众对陈述的印象长时间停留在情报处长一角上,很关键一点是陈述演绎角色的能力太强,使每个角色都有其鲜明特点同时又将演员自身的东西抹掉,观众自然容易记住角色而不是演员,这可能就是演员的最高境界了吧。
比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部热门电影《铁道游击队》和《51号兵站》里,陈述分别饰演了日本人冈村还有上海青帮老太爷。
这两个角色跨度极大,也让人很难将演员和情报处长联系在一起,让人不得不佩服陈述的演技,不过这还只是开头。
笔者认为,陈述老师演技的最高巅峰可能还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他在几部电影里的角色堪称精彩绝伦。
在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尼的《末代皇帝》中,陈述饰演伪满洲国高官张景惠,这个角色发挥余地不大,但陈述的台词运用极好,将张景惠两面逢迎的复杂态度演绎得很到位。
和张艺谋合作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陈述出演师爷,这个角色看问题洞若观火又深藏不露,和李保田饰演的黑帮老大简直是绝配。
在和姜文合作的电影《鬼子来了》里,陈述又摇身一变饰演了一位让观众念念不忘的疯七爷,由于这个角色太过于经典,以至很多观众压根想不到这是一位老戏骨陈述饰演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述在七十多岁的年龄还出演了一部儿童科幻片《疯狂的兔子》,在这部电影里他的形象再次大翻盘,让人想象不到当年的情报处长居然还有这种演技。
不得不说,陈述老师在晚年的几次百变配角经历,其演技之精湛,角色之经典,让人叹为观止。
四、晚景凄凉贫病交加
为什么陈述老师在年逾古稀之后还不断出演电影呢,一方面这是他的热爱,是他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由于种种原因,陈述退休之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领到的退休金非常少,在二十一世纪初才达到1132元的水平,在上海这座都市里,这个退休金的压力可想而知。他的三个儿子也都是老实巴交经济状况同样堪忧。
为了贴补家用,陈述的爱人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吃店,陈述也要经常出去演戏,但由于演戏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他在80岁高龄之际在拍摄地因脑溢血昏倒,虽然抢回来一条命但在随后几年不得不长期卧床。虽然有医保保障,但这也让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被迫举债度日。
在卧床的四年多时间里,陈述一方面不愿自己被疾病折磨,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拖累家人,他几次自杀以求解脱。
2006年10月,我国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老师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86岁。
陈述老师的遗愿是编撰一本个人画册,这个愿望由他的爱人帮他实现,他的自传体画册的名字叫《陈述的陈述》。
㈨ 求助·求一部老电影的名字·
是《十天》。
主 演:祝新运 韩非 常戎 陈惠珍 马吉告
十天 (1980)故事梗概
广西解放前夕,国民党某师管区司令龙耀祖把刚开完的军事会议的密件私自带回了乡下老家。第二天,这份密件不翼而飞。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莫司令处决了龙耀祖,并限令龙耀祖的儿子、情报处长龙家昌十天之内"逮捕逃犯,追回密件"。偷出密件的是三个少年:阿峰、虎仔和兰妹。地下党支书农伯叮嘱他们一定要在十天之内把密件送到游击区,并将阿峰亲生父母长征途中留下的一面红旗交给他们。为了掩护孩子们脱险,农伯不幸中弹牺牲。敌军处处设防,方圆200里之内到处都张贴着捉拿三个少年的通缉令;各要道、哨卡、乡镇都被严密封锁。三个少年来到一条山区公路旁,发现有三辆敌军卡车停在那里。阿峰等三人扒车混过了哨卡。下车时,虎仔被敌军王参谋发现。虎仔打昏了王参谋,自己也负了伤。在老农陈阿伯的帮助下,他们找到善良的丁济平医生夫妇为虎仔做手术。手术刚作完,王参谋就来了,威逼丁医生把人交出来。丁医生夫妇和阿峰一齐上手,打死了王参谋。三个少年终于来到了接头地点翠竹寨。组织上派杨亚伯的女儿阿担把三个少年送到青沙县交通站。诡计多端的敌军吴副官在河边设下了埋伏。阿妲察觉后,为了掩护兰妹,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抓住了兰妹,决定把她押送到青沙县。阿峰和虎仔爬上押送兰妹的敌军船,在轮机手的帮助下,打死了龙家昌。原来,轮机手是党派来营救兰妹的,他就是孩子们要找的交通员黄刚。阿峰把装情报的竹筒交给了黄刚。敌人的汽艇追来了,黄刚决定点着军火拖船,把敌艇炸掉。阿峰爬上拖船,点燃了导火线,刚要离开,不幸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他毅然砍断了拖船上的绳,和敌人同归于尽……党交给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虎仔和兰妹升起了那面用烈士鲜血染红的红旗。
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Y0Nzg1MzY=.html
㈩ 老电影里,哪个人物让你过目不忘
六十年代的反特电影《铁道卫士》里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
当敌特就要在火车上实施爆炸之际,我公安局的高科长迅速爬上急速行驶的火车,在车顶与特务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为了抢夺快到爆炸时间的炸药包启动开关,两个人时跳跃,时而翻滚,时而拧在一起,其紧张程度着实让人捏着一把汗!最终高科长成功取胜,从而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重大破坏事故!
高科长的扮演者是着名演员印质明,他那精彩逼真的演技,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老电影《红日》中,着名电影演员杨再葆扮演的解放军连长石东根入木三分,把石东根那种解放军基层指挥员粗鲁豪迈的性格、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演绎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在他带领连队,在消灭国民党七十四师最后决战时,带领战士们高喊: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最终在山洞里和排长杨军将张灵甫击毙,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地道战》中的伪军司令汤浍:“高!实在是高!”
革命舞台剧电〈智取威虎山〉中特型人物杨子荣,演员演技十分了得,面部表情神韵味十足,舞台功夫扎实,气质神采飞扬。
太多了,如红牡丹的主潢美黎黎留下深刻的印象。
俩个人物让我过目不忘,印质明的高科长!张良的董存瑞[赞][赞]
《渡江侦察记》的敌情报处长(陈述饰)。[微笑][祈祷]
孙悟空!
早春二月里面的谢芳[呲牙]
(地道战)中的老钟叔。
(英雄儿女)里的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