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聂耳演员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聂耳演员

发布时间: 2023-02-09 07:08:33

‘壹’ 电影国歌演员表

1、田汉 演员:何政军 2、聂耳 演员:陈坤 3、齐白山 演员:傅亨


《国歌》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Yb5c4RGjHe_r1WYgMQSU-A

?pwd=713n

提取码:713n

1931年“9·18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了,正在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戏剧活动的田汉结识了东北流亡学生齐白山等人,并与这些热血青年成为了朋友,共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28”淞沪战争期间,田汉深感戏剧舞台不足以表现抗战,在夏衍的号召下,田汉等人毅然拿起摄影机,以电影武器,创作了一糸列爱国影片,同时他创作的爱国歌曲也不断问世。


‘贰’ 电视剧赵丹中的聂耳的扮演者是谁

吴刚 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gang718
姓名: 吴刚 演员小吴刚
[1]身高: 178cm 性别:男 民族:汉 生日:7月18日 籍贯: 河南郑州 现居地:北京 毕业学校: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电影 2004年电影《黑车时代》饰男一号 海洋 导演:金莎 2005年电影《烩面馆》饰男一号 庆来 导演:胡雪杨 李灌洪 (合作演员张玉洁,袁光) 2006年数字电影《遥远的地方》饰男一号 李明 导演:赵崇光 2009年胶片电影<> 饰演 反角 赖万发 导演:胡雪杨 (合作演员任程伟,王雅捷,程前,彭丹) 2009年电影《大国手之秦淮风月》饰演 男二号 庄俊卿 导演:萧锋 (合作演员程皓枫,赵凯一) 电视剧 2003年30集古装剧《大明英烈》饰男二号 小霸王郭英 2007年22集电视剧《赵丹》饰主角 聂耳 导演:翟俊杰 翟小兴 (合作演员邢岷山,龚蓓苾,于慧) 2007年30集电视剧《良心无悔》饰反三号 顺子 导演:李平 (合作演员寇振海,如萍) 2008年26集电视剧《战北平》饰反三号 苏永顺 导演: 胡雪桦 (合作演员:蒲巴甲、李小璐) 2008年25集电视剧《罪爱》饰主角 王律师 导演:翟小兴 (合作演员富大龙,张晨光,隋俊波) 2010年20集电视剧《中国血》饰 小结实 导演:虎子 (合作演员:翟小兴、冯嘉怡、朱泳腾、孙逊) 2010年28集电视剧《最后征战》饰演主角 墩子 导演:虎子 (合作演员:曾黎,王奎荣,孙逊,周浩东) 2011年40集电视剧《天下盐商》饰演主角 光绪皇帝 导演:王金宏 李禹龙 (合作演员:刘德凯、李子雄、潘时七) 广告 仰韶真中酒 东信手机 DEC---GPRS
MTV《良心》 话剧 方珍珠 女人的一生 哈姆雷特 无事生非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十四届金鸡奖 最佳电视电影奖提名 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 第六届百合奖最佳电视电影一等奖 第六届百合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蒙特利尔电影节参奖影片 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传媒大奖

‘叁’ 聂耳是怎么死的

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3)老电影聂耳演员扩展阅读:

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境况困难。聂耳该上三年级了,学校立刻就要开学,但是哪有钱交学费买书呢,妈妈悄悄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爱的八音钟卖了。

学费有了着落。可书费呢,开学那天,小聂耳拉住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我有书了。”他从书包里拿出两个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妈妈翻开本子一看就呆住了。

聂耳用香烟盒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一本国语,一本算术。贫寒的生活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家有一位邻居姓邱,是位木匠,闲暇时喜爱拿一枝短笛坐在门口吹。

那美妙的旋律时而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悠扬舒缓,时而像森林里的小鸟一样活泼跳跃。年幼的聂守信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邱木匠家,跟他学习吹笛子。

聂守信很聪明,学得很快,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哥哥也跟着一齐学。之后,他们用压岁钱买了一枝竹笛和一把二胡。从此他的家就乐声不断,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聆听。

之后,聂守信又学会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在学校,他是学生音乐团出色的小指挥,在他家居住的胡同,他又是街坊儿童小乐团的热心组织者。

中学毕业后,聂守信被云南省立师范学校录取。一天,他亲眼看见杀害了三位革命者,还割下他们的头,挖出他们的心,暴尸示众。聂守信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他开始思考民族的命运。

并加入了共青团。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他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无奈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这一年,他刚18岁。初到上海,他在一家云南人开的商号里当伙计。

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了“明月歌剧社“招收学员的广告,想到自己从邱木匠那里受到启蒙至今,一向没有机会投身艺术,便立刻跑去报名。

主考人是音乐家黎锦晖,他见这个年轻人身上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又有音乐基础,立即录取了他。在歌剧社,聂守信很快就成了首席小提琴手。

由于他的耳朵个性敏锐,大家就叫他“耳朵先生”,之后,他干脆改名叫聂耳。“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危难,歌剧社的节目仍然是风花雪月。

聂耳认为年轻人不应沉迷于靡靡之音,离开了歌剧社。不久,他结识了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

他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一首又一首明快有力的歌曲从他心中涌出,冲击着中国人麻木怯懦的心灵。

1935年,由田汉和夏衍等人创作的电影《风云儿女》需要一首主题歌,田汉写好了歌词,负责谱曲的聂耳看到歌词后激动不已,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忘我地投入了创作。

时而在钢琴上弹奏,时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而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楼下的房东太太差点把他撵出去。谱好之后,导演许幸之被那激昂有力的旋律深深打动。

但是他觉得结尾不够有力,歌曲原来的结尾是“前进!前进!前进!”在他的推荐下,聂耳把它改成“前进!前进!前进进!”变得更有气势了——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演艺圈的“拼命三郎”: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聂耳来到上海,举目无亲,托人帮忙在“申庄”采购站找到了一份稽查员的工作。谁知“申庄”在昆明的总部云丰商行正因偷税被查封,上海的分店遂告关门。聂耳失业了。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刊登在《申报》上的招生启事引起聂耳的注意。每月能挣十元津贴,还管吃住,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聂耳忐忑不安地进了考场,正因紧张而发挥得一般,但却被主考官黎锦晖录取了。明月歌舞剧社的前身,是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剧团。这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性歌舞团。

阵容虽然不大,但是正因拥有上海有名的“歌舞四大天王”王人美、胡笳、白丽珠、薛玲仙以及影帝金焰等名角,在上海乃至全国名噪一时。聂耳在群星璀璨的“明月”是名小提琴练习生。

七八个人一间的狭小宿舍,练琴时得站在墙角,但聂耳却感到了生活的奢侈。初到不久,他帮忙昆明老家的朋友张庚侯、廖伯民在上海代租电影拷贝,得到一百元报酬。

一百元啊,离开大家庭以来他还从未拥有过这么多的钱,聂耳的心狂跳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邮局给母亲邮去一半。另一半,买了一把小提琴,还有两本乐谱。

这把普通的小提琴,从此为聂耳的生活增添了华丽的色彩。王人美的二哥王人艺是聂耳的专职小提琴老师。于是,人们常常看到师徒二人认真地矫正指法,“错了”,“又错了”。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时断时续。“小老师”与聂耳同龄,平常为人很随和,教琴却毫不马虎。十九岁的聂耳,刚刚摸琴,连乐谱都看不懂,哪里懂什么对位、和声,“小老师”有点急了。

但聂耳可不傻,他知道自己碰上了好老师。“必须能学会,”他对自己说。吃罢晚饭,大家都结伴去逛“四马路”,到“大世界”看杂耍,聂耳却一声不吭,躲进房间练琴。

他要完成自己的业务指标:一天至少“恶补”七个小时的琴。“拼命三郎”聂耳很快出名了。其时,电影和戏剧往往裹挟在一齐。

一套演员班底,一会儿在舞台上演话剧,一会儿又聚集的水银灯下。这样做,虽出于制片商节省成本的策略,客观上却锻炼了演职员。

比如王人美在电影《风云儿女》中除饰演女主角之外,还要唱主题歌。拉小提琴的聂耳,也要时不时上场扮个什么卖油炸臭豆腐的小贩。或者涂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矿工。

他善于模仿的表演才能已是尽人皆知。1959年,赵丹在电影《聂耳》里出演聂耳时,还不止一次地谈及当时的往事。

出入“明月”的都是上海滩演艺界的知名人物,蔡楚生、孙瑜、卜万苍、金焰、郑千里、王人美、黎莉莉、白丽珠、赵丹、周璇、阮玲玉,等等。

近观名人,聂耳才体会到什么是“风头正健”。星光照耀之下,起初投身于此只为谋生的聂耳,眼界一下子开阔起来。

‘肆’ 你认为聂耳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说到聂耳,有必要提一个人。他的老师,黎锦晖先生。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1931年4月,聂耳走进明月社参加考试,他的天分和前途被黎锦晖看中,考试通过后正式成为明月社的一员。他在生活、学习和金钱上,都得到了黎锦晖先生极大的帮助。
1932年明月社巡演,报纸上突然有一个匿名为“黑天使”的人,对黎锦晖的明月社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评论中这样写:明月社“带领一班红男绿女东奔西跑,国内国外,显了十几年的软功夫”,“被麻醉的青年儿童,无数!无数!”,全面否定了明月社的艺术。
当真相大白时,“黑天使”竟是聂耳。这次抨击导致黎锦晖社团被迫解散,投入大笔经费血本无归,社里演员面临失业,黎锦晖甚至被扣上“黄色,下流”的色情音乐的帽子。
文化大革命爆发,在经历被焚书,名誉无法恢复,善良为人却得不到宽待的困惑中,1967年2月,黎锦晖死于严重心力衰竭。

1934年,聂耳报考小提琴选科,未被音专录取。1959年,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聂耳》。赵丹扮演的聂耳英俊倜傥,两位被丑化的主考,却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和黄自先生。
因为当事者的避而不谈,浅言辄止,导致萧友梅先生被置于“人民音乐家”的反对面。

‘伍’ 聂耳信息

‘陆’ 林则徐,聂耳,在烈火中永生的男主演是谁

着名演员——赵丹。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中国着名电影演员,祖籍山东肥城,出生于江苏扬州,生长于江苏南通。

赵丹,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贺庄村前贺庄,出生于江苏扬州,居江苏南通,赵丹于1915年6月27日诞生于扬州,父亲赵子超,时任北洋军阀营长,公馆在东关街,母亲黄秀芝,是当时出名的扬州美女,与个园黄家关系很近。1916年赵丹两岁时随父母迁居于南通。赵丹的父亲在南通开设影戏院,少时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中学时代,曾与好友顾而已、钱千里、朱今明等组织“小小剧社”,演出过一些进步话剧;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专攻山水。其间参加了美专剧团、新地剧社和拓声剧社,并积极参与“左翼剧联”的活动,改名“赵丹”,深入工厂、市井、学校,演出抗日救亡剧目;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着名导演李萍倩看中,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纨绔子弟,从此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先后参加拍摄了《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时代的女儿》(1933)、《三姐妹》(1934)、《到西北去》(1934)、《女儿经》(1934)、《空谷兰》(1934)、《乡愁》(1934)、《落花时节》(1935)、《热血忠魂》(1935)、《小玲子》(1936)、《清明时节》(1936)等二十多部影片;由于他热爱表演艺术,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极有表演天才,很快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

与此同时,他还活跃在舞台上,曾在世界名剧《娜拉》中饰演海尔茂、《大雷雨》中饰演吉洪、《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罗密欧。在影、剧两个方面,均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话剧演员和电影明星。

1936年—1937年,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经典影片《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在《十字街头》中扮演失业大学生老赵,刻画了这个天真、纯朴、热情,并带有几分傻气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在《马路天使》里,赵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生活出发,经过概括提炼,真实而又自然地塑造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淳厚质朴、又爱自作聪明的吹鼓手小陈的形象,受到广泛赞许,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丹加入抗日救亡演剧三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并于1939年参加影片《中华儿女》的拍摄。1939年6月,他与徐韬、王为一等前往新疆开拓进步戏剧工作,后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监禁,系狱5年。 抗日

辛勤工作的赵丹

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主演了影片《遥远的爱》和《幸福狂想曲》,并导演了一部讽刺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下山摘桃”进行掠夺,标榜接收,实为“劫收”的影片《衣锦荣归》。

1948年后,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他在《乌鸦与麻雀》中饰演的“小广播”肖老板最负盛名,他把这个生活在旧社会都市里的小市民典型,刻划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建国后,历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和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

他先后主演了《为了和平》(1956)、《李时珍》(1956)、《海魂》(1957)、《林则徐》(1958)、《聂耳》(1959)、《烈火中永生》(1965)等影片,创造了李时珍、聂耳、林则徐、许云峰等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代表了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水平。

赵丹与夫人、女儿在长城合影

他饰演李时珍,付出了艰巨而创造性的劳动,准确地把握了李时珍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环境的变迁,把角色青年时的稚真倔强,中年时的执着追求和进入老年后的敦厚深沉,表演得细致入微,形神毕肖;他饰演的林则徐,在表演上吸收了中国写意画中大落笔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全局在胸,张弛有致,感情真挚浓烈,气势宏伟磅礴,创造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的民族英雄形象;他所塑造的聂耳,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性格鲜明,时代感强,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气息和明朗的幽默色彩。

电影《烈火中永生》谱写了一曲缅怀、歌颂革命烈士的悲壮颂歌,也是他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他塑造的革命烈士许云峰,是一个坚毅沉着、正气凛然,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这些形象,都是镶嵌在社会主义电影银幕上的明珠,具有征服观众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囚禁达5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热情地为高等学府讲授表演艺术,并不顾重病缠身,于1979年完成了《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等着作。

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大量书画作品受到中国书画界的珍视,《赵丹书画选》相继问世。

不幸的是,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终年65岁。

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以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系,强调趣在法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意境;他的表演,主张用体验和体现的和谐统一,洒脱自如,形神兼备,意境深邃,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柒’ 聂耳简介

聂耳,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14日生,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剧社。1932年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组织百代国乐队。

1935年1月聂耳重入联华影业,任音乐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备去苏联及欧洲学习。7月17日,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

聂耳先后写有《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的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7)老电影聂耳演员扩展阅读

聂耳是第一个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革命者;第一个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劳苦大众写歌并在歌曲中创造了中国无产阶级形象的作曲家;第一个用电影音乐唤起民众用筑起血肉长城的电影音乐家和用群众歌曲的形式传达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个用艺术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第一个用儿童歌曲的形式呼唤新中国的作曲家。

郭沫若在聂耳去世后称其为“人民音乐家”,“他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

2009年,聂耳被中国政府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9年,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张晖发表文章称聂耳“是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2012年,纪念聂耳诞辰百年图片展上评价聂耳是“勤奋努力、向往光明与进步的热血青年”,称“聂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12年,第五期《文史参考》雷蕾刊发文章称聂耳为“国之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