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鬼子来了》是在讽刺自己的民族姜文道出了其中玄机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 一提起战争题材的电影,可能很多人都会立马想到《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黑鹰坠落》等这些国外的优秀影片,仿佛一时间想不起来好的国产战争电影有哪些。
那么,在这儿我就安利两部评价比较高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然后谈一谈它们对于战争的诠释,还有揭示的一些道理。
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刘泽水下令,以集结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惨烈的战争在炮弹的轰鸣中开始,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排长焦大鹏,牺牲前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谷子地自己没有听见,他决定死守阵地。
九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二辆坦克,歼敌无数,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这场战争改变了谷子地的人生。由于部队改了编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为九连的兄弟们讨个说法,也为了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
《集结号》使中国战争电影进入了正面书写普通士兵个体生命价值的时代——即使最后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即使他们的牺牲只能给他们的家属带来700斤小米,即使那些战士明明是牺牲的却被列为“失踪”,可能到最后连个名分都得不到。在战争中,他们普通的像尘埃,他们坚硬的像城墙。
《集结号》有很多地方其实也在向美国的战争电影学习:美国的战争电影中,将军、领导一向是居于幕后、不加以突出表现的。看看之前的国产战争片,通常是大肆渲染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一片歌唱英雄、赞美领导之声,普通的士兵们则为了虚无的理想、主义和看不见的人民而死。
但是在《集结号》中,他们是为了看得见的兄弟而死,为了看得见的信任而死,他们没有说一句空洞和美丽的废话。它摈弃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它没有歌颂,甚至也没有批判,而是以冷静的叙事角度讲了一个极为残忍和迷乱的战争故事。
有的观众看了以后这么来形容这部影片:一次事先未知、有去无回的战役;一群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士兵;一位丢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执拗军官;一段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所演绎的不为人知的战争故事。
就在《集结号》打动中国网友的同时,也打动了一个日本网友。上面这张照片,是《集结号》日语版的封面,名字叫做《战场的镇魂歌》。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量,片名改为《国共战争》,从弹幕上可以看出,影片一开始日本观众是对这部影片嗤之以鼻。结果看到最后,发现这部电影真的还不错!!甚至让日本网友觉得中国电影超过了日本电影。
接下来介绍的是,姜文导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鬼子来了》。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
《鬼子来了》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末期,河北某偏僻乡村挂甲台的老实村民马大三迎来棘手难题:某人将分别装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扔给他,声称不日来取,却迟迟不见其来。
厚道的马大三一边将两人当亲爹娘侍奉,一边同村人商议计策,最后决定将两人处死,但终因“天意”不了了之。巧舌如簧的董汉臣为自救,设法令挂甲台村民与花屋小三郎签署合约,称将花屋安全送到日方宪兵队后,村民可得到几大车粮食。马大三与众村民兴高采烈赶到宪兵队,将俘虏交由日方,然而日方并无“以其礼还其礼”的教养。
看了前半段你可能会一直笑,到了后半段就渐渐笑不出来了,看完了之后只会觉得深深的悲哀。在抗日战争中,我们是胜利的强者,也是被侵略的弱者。整部影片发人深省,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抗日神剧的年代,是不是更应该理性、真实地去看待那段历史。
《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一反中国电影传统的叙述和铺垫方式,异常坦率直接,充满力量与激情,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整部影片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观众可以看到在中国人心底里流动的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善不能被随便欺侮。
电影将原着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注重提炼“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这一点让我从中看到了些许鲁迅先生的影子。
黑白电影的真实感和记录感给予观众真实的回馈,手持摄像机的摇晃感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画面的撕裂。这部电影里包含着姜文对那段历史的解读。影片中过多的展现中华民族的愚昧无知,对民族的讽刺,其实是在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揭示历史的另外一面。如此不落俗套在众多战争题材的影片中才会脱颖而出。
另外,附上两段姜文导演的自述,了解一下他拍这部电影的初衷。
1、我为什么要拍“鬼子戏”?
姜文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再现日本军队当年的暴行,更是出于一种警世的责任。在这部影片里,日本军屠杀的是真正的中国老百姓、中国平民。而事实上,当年日本军也确实杀过很多中国老百姓。我的老家唐山就发生过这样的惨案。
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告诉日本观众:你们要真正面对这段历史,别想再否认。我也想以此告诫中国观众:面对恶人,我们不能无端地报以善良。面对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避免这种事再发生。
2、我为什么不在影片中让中国观众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姜文说:拍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改变一些抗战题材的“老片”可能会给人,尤其是给日本观众造成的一些误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片子都是很好的,确实起到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但这些电影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这些老电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并以此教育日本的年轻人说:你们看,中国的老百姓哪一个不是间谍,他们哪个不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既然他们“全民皆兵”,我们就可以对他们“全民歼灭”。于是,我们的这些老电影成了他们掩盖当年屠杀中国平民的把柄。但事实上,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而我们现在拍电影,就再不能给日本人这种口实了。
我觉得通过拍一部电影过嘴瘾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讨点好,但是事情过去之后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观众真正进行思考。我拍《鬼子来了》就是试图让观众明白,如果想避免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段不愉快的历史,除了过嘴瘾还有什么办法。我不敢说《鬼子来了》给出了这个结论,事实上我一个导演和一部影片也做不到,最高的理想也就是有个方向吧!
‘贰’ 求几部关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
土地革命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井冈山、这些是描写大人物的
万水千山、大渡河、金沙江畔、洪湖赤卫队、这些是描写小人物的。
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地雷战、百团大战、两个小八路、(这些都是老电影,因为近期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太多了,电影就少了,有一些是电影频道制作的在电影频道播,没上过电影院,如许世友、杨得志等等)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大转折(两集)、大进军(四集)、这些是描写大人物的
济南战役、解放石家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这些都是老电影)
‘叁’ 【合集】国产老电影战争题材,【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国产老电影战争题材,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高山下的花环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英雄儿女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西楚霸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渡江侦察记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血战台儿庄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一个和八个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三轮车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我这一辈子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鸦片战争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小花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平原游击队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狼牙山五壮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我的1919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红色娘子军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上甘岭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铁道游击队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肆’ 盘点九十年代国产战争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九十年代国产战争老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铁血昆仑关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悲情布鲁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七七事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重庆谈判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红色恋人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决战之后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神龙车队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兰陵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步入辉煌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南京大屠杀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伍’ 关于解放战争老电影
南征北战
‘陆’ 求二战时期美国打日本的电影
美日在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几次重大战役,主要有偷袭珍珠港、珊瑚海之战、杜立特空袭、中途岛战役、瓜达卡纳尔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等等,有关这方面的电影很多:
《虎、虎、虎》、《珍珠港》这两部电影主要描写珍珠港被袭和杜立特空袭
《父辈的旗帜》反映硫磺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
《珊瑚海歼灭战》
《细细的红线》反映瓜达卡纳尔战役
《血战冲绳岛》
有关这方面的电影很多,但大多数电影拍的比较早了,这里也就不说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有兴趣,我建议你看看纪录片吧,真实的镜头带来的震撼不是电影能比的,希望能帮到你。
‘柒’ 推荐十部朝鲜战争电影
十部朝鲜战争电影:
1、《长津湖》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在指定时间内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捌’ 《大决战》三部曲看不了
看到标题,不作他想,必然说的是《大决战》三部曲。这三部电影分别于1990年、1991年与1992年上映,每一部都有200多分钟时长,场面宏大、细节丰富。邓小平曾在看完三部电影后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作者袁成亮,刊登于《百年潮》2008年第10期
)
这三部电影绝不仅仅只是战争片,它们的野心更大。
电影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胜利不是来源于简简单单几场战争的胜利,而是来自全方面的胜利,是人心向背,是历史选择。
落脚点不在打下了锦州、徐州和天津,而在从各个方面击破了国民党的虚伪面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真真正正的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之间的“大决战”。
有人说,解放战争不过是一场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战,是的,解放战争是中国人和中国人在打,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那批中国人是怎么看待我们这批中国人时,那就不意外为什么大家要反抗了。划分阵营不该只是中国人和非中国人,而应该是人民群众和“三座大山”。
电影最后给出了解答,它会原原本本告诉你,“三座大山”是什么样。
这几年把这三部电影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每次都会发现一些新的细节。今年正逢三大战役七十周年,决定整体聊一聊这三部曲。
聊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些题外话,看看这三部电影背后的力量。
三部曲由中央军委直接牵头,片尾的字幕上,直接写有“本片摄制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海军、空军、中央军委办公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部、铁道部、文物局、电影局、总政文化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与“本片在史料工作方面得到了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大力协助”的字样,这一长串名单直白地让我们感受到,这三部电影的诞生是借了举国之力,过去没有过这么大的阵势,以后也很难再现了。
而片头顾问名单里的七个人,也大都是亲身经历过三大战役的老同志。
张震将军,解放战争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一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曾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并与粟裕同志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毛主席以中央军委名义亲复粟、张,采纳了这个建议,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使之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杨国宇将军,解放战争时任中原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交通处处长。淮海战役中参加动员组织百万民工运输队及交通工具日夜奋战,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苏静将军,解放战争时任山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教育处处长等职,参加了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和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作为我军代表进入北平同傅作义的代表及傅本人进行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特殊贡献。
叶子龙同志,曾担任毛泽东同志秘书。
崔月犁同志,原名张广印。1948年曾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里张月印的原型。
陈荒煤,左翼作家,曾写有报告文学《刘伯承将军印象记》《陈赓将军印象记》。
丁峤,解放战争时任华东野战军文工团第一团副团长,直到上海解放。
言归正传,我们来聊电影。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一开始的那个问题,这个系列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
第一部《辽沈战役》开篇是毛泽东等五大书记在黄河上坐着船离开陕北与蒋介石夫妇在紫金山天文台。
有趣的是,他们都说了类似的话。毛泽东说:“至少我们应该祭扫一下黄陵,我们这些炎黄不孝的子孙哦。”蒋介石说:“这些古老珍贵的国宝文物,曾经遭受八国联军的抢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归还给中国一部分,其中就有你们看到的这几件。可是,还有一大部分,散失在国外的博物馆里。”
毛蒋二人的感慨意味着国共双方都认为自己代表中华正统,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正统呢?历史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辽沈战役》开篇是冰封万里、冰裂凛冬,《平津战役》结尾是长城万里、春暖花开,中国迎来了新生。
“惊涛拍岸,大地在龟裂声中谛听着春的讯息……硕大的冰块相互撞击着、翻滚着、冰河炸裂、咆哮……”
气势磅礴,雷霆万钧。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三部电影时长十个多小时,要场面有场面,要战略有战略,要细节有细节,可谓是真真正正全景式地再现了七十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三场超大规模战役。全片没有后期特效,在那个年代也没能力做后期特效,该爆破时就爆破,该打仗时就用大量军队来拍摄,全部正面拍摄,不从侧面迂回。
《辽沈战役》攻克锦州的拍摄是在锦州城全景实地翻拍,飞机飞过去,镜头推过去。伴随着宏大的背景音乐,观众们会站在历史的角度悲悯而又不充满感情地看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
那些年月里,飞鸟早已习惯了枪声炮声,习惯了硝烟弥漫的天空,它们却不曾见识过整个一座城市在颤栗着、摇撼着、倾斜着、旋转着,它们不能想象古城锦州竟这样痛快淋漓地在做一次火浴,以熊熊烈焰洗涤着自己。
而影片的视角也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辽沈战役》里林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无过于“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随后就是一个小战士光荣牺牲、一个老乡拖着猪肉炖粉条过来慰问解放军时却发现整支队伍都打光了。
无情,在无情中透露出大悲悯。
而在表现战场时,电影表现得也从不吝啬,大场面说来就来,《辽沈战役》最后铺天盖地的士兵密密麻麻地在平原上奔跑着,航拍加上长达三分钟的镜头,在战争片史上留下了无法回避的一幕。
但这还不是最为人称道的大场面。三部曲里最令人赞叹的两幕大场面分别来自《淮海战役》里黄维军团的行军与《平津战役》里解放军解放天津。
我们分别来看。
从《淮海战役》第67分钟开始,又是一个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和上面那个长镜头不一样的是,这次调用了万余人拍摄,据说直接拉来了某个集团军,拍摄过程中必须井然有序,因此一丁点儿都不能错,只能一口气拍完。
这组长镜头从队伍最前列的坦克拍起,尽管是长镜头,但视角一变再变,先是沿着行军路线逆着从队首到队尾,等俯瞰到黄维登上小丘远眺这支行军队伍时,便又切换到黄维视角,从黄维的角度再看一遍这支军队。可谓是给足了国民党军队的面子。
那么《平津战役》里那一场呢?
那场戏的背景是解放军打败陈长捷的军队后攻破天津城,如何表现天津城呢?电影用了最笨也是最可怕的办法——正面全方位拍摄。
这样的拍摄方法不讨巧,但是非常令人震撼,单说这组镜头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
据回忆录显示,当时为了拍这场戏,动用了两万武警,封闭了半座天津城。
从《平津战役》第145分钟开始,我们来欣赏欣赏。
东北野战军经29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拿下了天津城,镜头摇晃,从大马路转到金汤桥,此时河面上也结了冰,士兵们纷纷从冰面上奔跑过来,在金汤桥上挥舞着旗帜。
‘玖’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拾’ 为父亲求中国战争老电影,像南征北战一类的题材电影,越多越好,谢谢好心人
集结号,紫日,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