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大革命的电影有哪些
八个革命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贰’ 求几部经典的以文革或知青上山下乡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
1、《兵团岁月》
《兵团岁月》是由裘建滨执导,张译、王媛可、沈傲君、程煜等主演的电视剧,2010年11月13日于北京影视频道播出。
该剧讲述了在"屯垦戍边,寓兵于农"的号召下,十多万全国各地的城市知识青年告别亲人,满怀激情地奔赴祖国北部边疆,历经磨难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
2、《我们的知青年代》
《我们的知青年代》是李源执导,符馨尹、许亚军等主演的电视剧。讲述了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活。
3、《北风那个吹》
《北风那个吹》是普通人影视公司出品。由安建执导,高满堂编剧,夏雨、闫妮、马苏、于恒等联袂主演的电视连续剧。
该剧是高满堂根据自己年轻时下乡的真实感受创作,讲述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实生活,以二十多载的命运跨度,以笑泪交融的独特讲述方式,闫妮在剧中扮演了憨厚朴实的大队长牛鲜花,她爱上了由夏雨饰演的知青帅子,两人由此开展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缘。
4、《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是由北京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滕文骥执导,都梁编剧,刘烨、孙俪、连奕名、林好等主演。
该剧描述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一代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并已于2004年11月30日在江苏卫视首播。该剧于2019年6月10日在西瓜视频独播。
5、《知青》
《知青》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张新建执导,梁晓声编剧,唐曾、傅晶、王凯、张龄心、程皓枫、李欣凌、霍亚明、李倩等主演。该剧讲述了赵天亮和周萍等知青在黑龙江兵团和地方插队的生活状态。
‘叁’ 能介绍几部反映文革时期或者知青生活的电影吗
1. 芳香之旅 (2006)
2. 电影往事 (2004)
3.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2001)
4. 天浴 (1998)
5. 红提琴 (1998) [非中文]
6.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
7. 活着 (1994)
8. 霸王别姬 (1993)
9. 蓝风筝 (1993)
10. 芙蓉镇 (1986)
11. 张家少奶奶 (1985)
12. 他们并不陌生 (1982)
13. 牧马人 (1982)
14. 苦恋 (1982)
15. 小街 (1981)
16. 枫 (1980)
17. 皇天后土 (1980)
18. 天云山传奇 (1980)
19. 巴山夜雨 (1980)
20. 戴手铐的旅客 (1980)
21. 苦恋 (1980)
22. 苦恼人的笑 (1979)
23. 瞬间 (1979) [未公映]
24. 泪痕 (1979)
‘肆’ 介绍几部关于文革的电视剧
1,《返城年代》
《返城年代》是由李文岐执导,梁晓声编剧,史光辉、朱杰、颜炳燕等主演的知青情感电视剧。该剧通过几个八十年代的哈尔滨青年,刻画出一代人激情过后的挣扎与创痛。于2014年3月3日登陆CCTV-8上星播出。
2,《风和日丽》
《风和日丽》由杨文军执导,李晨、马伊琍、尤勇等主演的情感电视剧。该剧讲述了建国功臣尹泽桂将军和无法相认的女儿杨小翼百感交集、令人唏嘘不已的父女之情以及女主人公个人的爱情生活和人生传奇。
3,《纯真岁月》
《纯真岁月》是由北京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家庭史诗剧,该剧由文戈编剧,欧阳奋强导演,陶红、何政军、徐百卉、郭东文、吴京安等主演。该剧于2009年11月3日在江苏城市频道黄金档首播。
该剧讲述了女大学生萱雨(陶红饰)和诗人钟烨(何政军饰)在参加迎接解放的地下斗争时组成幸福家庭,在遭到情敌的嫉恨陷害后,钟烨为保护萱雨而不得已与爱妻分别,拖着一双儿女的萱雨与革命军人麦贤俊(吴京安饰)组合成新家庭的故事。
4,《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叶京担任导演与编剧,由佟大为、陈羽凡、白百何、文章、齐襄、果静林等主演。
该剧讲述的是一群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5,《红颜往事》
《红颜往事》是2000出品的电视剧,由傅靖生执导,颜丙燕、罗钢、陈瑾等主演。讲述长江沿岸临江发电厂两代人的命运沉浮、悲欢离合、感情纠葛及矛盾冲突。
‘伍’ 五六十年代老电影
一、《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张瑞芳等主演,于1952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话剧《战线》,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二、《董存瑞》
《董存瑞》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郭维执导,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的战争片,于1955年1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了董存瑞从见习小八路开始,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枪火洗礼,逐渐由鲁莽、冲动的孩子蜕变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三、《祝福》
电影《祝福》,原着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四、《上甘岭》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五、《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曹会渠、秦怡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6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
‘陆’ 中国五六七十年代老电影
安你题目所说,应该是中国大陆电影。可中国历史你应该知道点:1966—1976是10年文革期间,整个10年是中国电影瘫痪期,除了8部样板戏,还有凤毛麟角的影片(如:《闪闪的红星》),没有任何影片。
而中国自1949年以后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称“新中国前17年”电影,整个17年电影分为2个类型:一是个人成长,二是忆苦思甜。50年代初的《白毛女》就是经典的忆苦思甜类型。而1959年的《青春之歌》则是典型的个人成长型,当然还有谢晋的《红色娘子军》也是这个时期的经典。所有这些影片,都是现实主义基础下的杰作。17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最为有成就的一个阶段。
而你说的五六七十年代电影,本身不具有共同的特性,也就无法一概而论。而你所说的白色制服啊,关于球迷的电影啊什么的,这个时期是不多见的。
如果你想看些经典的老电影,建议看看第三代,第四代的影片,他们都是现实主义的电影作者,所拍影片全是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人物命运,或是同情,或是赞赏。至于第3、4代导演你可以网上查下,这里就不赘述了。望对你有帮助~
‘柒’ 求关于文革题材的电影!!!
1. 芳香之旅 (2006)
2. 电影往事 (2004)
3.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2001)
4. 天浴 (1998)
5. 红提琴 (1998) [非中文]
6.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
7. 活着 (1994)
8. 霸王别姬 (1993)
9. 蓝风筝 (1993)
10. 芙蓉镇 (1986)
11. 张家少奶奶 (1985)
12. 他们并不陌生 (1982)
13. 牧马人 (1982)
14. 苦恋 (1982)
15. 小街 (1981)
16. 枫 (1980)
17. 皇天后土 (1980)
18. 天云山传奇 (1980)
19. 巴山夜雨 (1980)
20. 戴手铐的旅客 (1980)
21. 苦恋 (1980)
22. 苦恼人的笑 (1979)
23. 瞬间 (1979) [未公映]
24. 泪痕 (1979)
‘捌’ 文革时期 电影
那十年之间没什么好电影,前期几年基本上颗粒无收,直到后期几年才逐渐拍摄了一部分作品,一般多集中于74,75,76三年。
京剧样板戏不推荐了,先看看这几部好了,电驴上全部有源。
《侦察兵》1973
《艳阳天》1973
《青松岭》1973
《战洪图》1973
《创业》1974
《杜鹃山》1974
《南征北战》1974
《园丁之歌》1974
《平原游击队》1974
《一副保险带》1974
《火红的年代》1974
《渡江侦察记》1974
《闪闪的红星》1974
《向阳院的故事》1974
《海霞》1975
《春苗》1975
《阿勇》1975
《红雨》1975
《小螺号》1975
《金光大道》1975
《长城新曲》1975
《烽火少年》1975
《车轮滚滚》1975
《碧海红波》1975
《黄河少年》1975
《年轻的一代》1975
《难忘的战斗》1975
《第二个春天》1975
《沸腾的群山》1975
《沙漠的春天》1975
《难忘的战斗》1975
《激战无名川》1975
《山花》1976
《锁龙湖》1976
《芒果之歌》1976
《江水滔滔》1976
《雁鸣湖畔》1976
《开山的人》1976
《钢铁巨人》1976
《南海风云》1976
《南海长城》1976
《阿夏河的秘密》1976
‘玖’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谢谢提问,就个人看到过的如下,欢迎补充。
火红的年代、春苗、艳阳天、青松岭、长城新曲、侦察兵、金光大道、红雨、闪闪的红星、打击侵略者、奇袭、飞虎、激战无名川、南海长城、南海风云、海霞、海岛怒潮、乡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猎字99号、405谋杀案、沸腾的群山、枫树湾决裂、欢腾的小凉河、创业、沙漠的春天向阳院的故事、平原游击队(新)、渡江侦察记(新)、南征北战(新)、延河战火、小字辈、雁鸣湖畔、刑场上的婚礼、红牡丹、伤痕、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难忘的战斗、年轻的一代(新)、红河激浪、她从雾中来、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红花、自豪吧!母亲、
这十年拍了许多好电影,并不是某人胡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我看过的电影有:《渡江侦察记》,《侦察兵》,《沸腾的群山》《红孩子》,《春苗,《红雨》,《决裂》,《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闪闪的红星》,《南海长城》,不列举了,太多了,都是经典。
在特殊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有些电影拍摄的相当不错,堪称经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闪闪的红星》,电影内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画面干净,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中的三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
还有一部戏剧电影,河北梆子《宝莲灯》,郭德纲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唱腔优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场,每次都能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在那个年代,除了样板戏,还有一类题材,也受到观众的追捧,那就是战争片。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黑白战争故事片,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总体来说,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经典,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
还有一部《平原作战》
,虽然是新电影,却是向50年代拍摄的《平原游击队》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虽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双枪李向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个人觉得,当时最出色的
战争片,是《激战无名川》,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志愿军战士用高射炮打飞机,拆除定时炸弹,当时看的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些经典镜头还历历在目。
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电影吗!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会少吧!有些还是翻拍的呢!如《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这里就说本人看过的,小学一年级时包场看电影,看过的是《青松岭》,此外还有《红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还有好像是《磐石湾》吧?有一次还包场两部样板戏,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按顺序是:1966年长影《雁鸿岭下》、北影《红色邮路》《女飞行员》《红石钟声》、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长影《艳阳天》《青松岭》(重拍)《战洪图》(重拍),1974年长影《钢铁巨人》《向阳院的故事》《创业》《平原游击队》(重拍)、北影《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上影《火红的年代》《渡江侦察记》(重拍)《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八一《闪闪的红星》,1975年长影《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红雨》《决裂》、上影《第二个春天》《小将》《战船台》《春苗》、八一《激战无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号》、西影《碧海红波》《阿勇》,1976年长影《雁鸣湖畔》《长空雄鹰》《锁龙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腾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击》(未发行)、上影《征途》《难忘的战斗》《金锁》《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欢腾的小凉河》《江水滔滔》《新风歌》、八一《南海风云》《南海长城》、珠影《枫树湾》《山里红梅》、西影《开山的人》、峨眉《寄托》、广西《主课》。
不管有哪些,凡正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不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启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故事片:雁鸿岭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侦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红雨、春苗、青松岭、战洪图、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春似火、钢铁巨人、一副保险带、无影灯下颂银针、碧海红波、车轮滚滚、闪闪红星、黄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阳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课、海霞、难忘的战斗、枫树湾、沸腾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决裂、激战无名川、长城新曲、反击、欢腾的小凉河、还有翻拍的渡江侦查记、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还有十部京剧现代戏的彩色影片。以上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间拍摄的,至今难忘。
《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年青的一代》《第二个春天》《春苗》《红雨》《火红的年代》《山村新人》《无影灯下颂银针》《长城新曲》《牛角石》《雁鸣湖畔》《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战洪图》《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红云岗》《向阳院的故事》《祖国啊母亲》《豹子湾的战斗》《沙漠里的春天》《闪闪的红星》《杜鹃山》《盘石湾》《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红石村》《反击》《盛大的节日》《创业》《海霞》《小螺号》《奇袭白虎团》《审椅子》《长空雄鹰》《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渔岛怒潮》《决裂》《青春似火》《 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风云》《青春》《两个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儿时的回忆,记得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组织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 陋天电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来时几个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学校谈观后感,潘东子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样板戏,记忆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战》《奇袭》《春苗》《渡江侦察记》,有一部战斗片《侦察兵》王新刚老师主演的,是战斗片的精典。写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