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4年后《难忘的战斗》演员今昔照 男神达式常老了 账房先生已去世
这么多年来,许多观众都难以忘记上映于1976年的一部老电影《难忘的战斗》。我想这其中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一个呢,就是当时的电影并不多,而看电影又是我们最重要的 娱乐 活动,所以但凡有新片上映,大家都会蜂拥而至。而《难忘的战斗》这部电影,在当时来说,的确“好看”,故事精彩,细节到位,悬念丛生,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很立体丰满,而不再是单一的“高大全”。
直到今天,影片中的许多桥段和经典台词,大家都津津乐道,如隐藏的坏蛋账房先生将秤砣砸向赵冬生的场景,就给太多小朋友留下了“童年阴影”。而像“我就是来给你解酒的”等这样的台词更是令人记忆犹新。
另外,该片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汇聚了上影厂的当红明星和“硬里子”老戏骨,一大帮演技派同台飙戏,着实令人感动过瘾。他们的的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再看,仍然觉得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无论是达式常扮演的田文中,还是焦晃扮演的刘志仁,还是白穆扮演的陈福堂,还是周国宾扮演的赵冬生等,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今44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好演员,都有怎样的变化呢?他们的现状和近况如何呢?今天,就让咱们通过今昔对比照的形式,来进行一次重温和回顾吧。
周国宾虽不是上影厂最出名的电影演员,但他在《难忘的战斗》中所扮演的赵冬生,却深刻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之中。那时他还非常年轻,刚进上影厂没多久,参加过《平鹰坟》、《曙光》等电影的拍摄,青涩的脸庞稚气未脱。而这,恰恰很符合赵冬生在影片中的人设。
这之后,周国宾还出演过《金钱梦》、《女大当婚》、《心灵的火花》、《今夜星光灿烂》等电影,直到现在都还活跃在影视镜头前,已成为大家所喜爱的老戏骨了。各位看他的今昔对比照,觉得他的变化大吗?
马昌钰是一位话剧演员,《难忘的战斗》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因为他身上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所以扮演区长李光明毫无违和感,表演也真实细腻。后来他又参演了《拔哥的故事》、《我们是八路军》、《蓝盾保险箱》、《最后一个军礼》等电影,还在《杨家将》、《狄仁杰断案传奇》等电视剧中出演角色。
他当年出演《难忘的战斗》时才30来岁,而如今他已75岁了。早已是国家一级演员的他,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
《难忘的战斗》也是陈烨所出演的第一部电影。而初上银幕便担当起了戏份较重的范可君一角,并且表现出色,将范可君的英姿飒爽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很快她便成为上影厂的当家花旦之一,陆续出演了《405谋杀案》、《丹凤朝阳》、《这不是误会》等电影。而她更出名的角色,是三次和刘晓庆合作,在《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和《一代妖后》中扮演的西太后慈安。
1986年她自费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如今她65岁,生活富足,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度和迷人的风采。
张云立的父亲,是早在30年代就走红影坛的武打明星张翼,曾和黎莉莉一起主演《 体育 皇后》。张云立是被孙道临发现并推荐到上影厂做演员的,先后在《红日》、《这是我应该做的》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在《难忘的战斗》中,张云立扮演粮食保管员秦老刚,他形象朴实憨厚,表演成熟稳重,几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观众认可。后来他又主演了《大刀记》、《庐山恋》、《开枪,为他送行》、《特区姑娘》等多部电影。如今86岁,还在演戏呢。
李兰发这个演员,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实际上他的形象很有特点,强壮彪悍,自带豪气,颇具辨识度。所以他在上影厂拍摄的许多电影中,所扮演的都是性格鲁莽直爽的角色,如重拍版《渡江侦察记》中的杨威、《难忘的战斗》中的孟楚虎等。尤其是《难忘的战斗》中的孟楚虎,性格粗中有细,令人难忘。
李兰发还在《405谋杀案》、《阿Q正传》、《铁道游击队》、《水浒传》、《月亮湾的风波》、《娃娃餐厅》等影视剧中出演过角色。后做起了导演。
焦晃真是一个好演员,演啥像啥。他非常注重在角色塑造时的细节处理,擅长通过微妙的眼神和动作,使得人物性格呼之欲出。他出身名门,1959年从上戏毕业,进入上海人艺做演员。在《难忘的战斗》中他扮演叛徒刘志仁,将角色复杂的内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后,他又主演了《女儿经》、《庭院深深》等电影,而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表现更是令观众刮目相看。另外在《忠诚》、《李卫当官》、《汉武大帝》、《北平无战事》等剧中的表演也令观众记忆犹新。如今这位国家一级演员84岁,偶尔会在一些晚会中为大家表演朗诵,展示自己过人的台词功底。
白穆在《难忘的战斗》中的表现,也太精彩了。他所扮演的特务陈福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极其精准到位,显示了自己作为老戏骨的精湛演技。
白穆是观众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上影厂“硬里子”演员,无论是《南征北战》中的敌参谋长,还是《不拘小节的人》中的李少白,都是他留给影迷的经典银幕形象。2012年4月26日,白穆去世,享年92岁。
顾也鲁也是位好演员,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演电影,有“袖珍小生”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影厂演员,参演过《宋景诗》、《不夜城》、《红色的种子》、《51号兵站》、《女理发师》、、《子夜》等众多电影。2005年被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他在《难忘的战斗》中扮演奸商朱善斋,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出色的表演令这个人物栩栩如生。2009年12月23日,顾也鲁因病去世, 享年93岁。
曹铎在《难忘的战斗》中戏份并不多,而且几乎一直沉默不语。但他的表演却令大家挥之不去,而且感到后怕。可以说,他将那个阴森恐怖的账房先生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至于许多小朋友,在看过《难忘的战斗》之后,一看到秤砣,就会想起他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来。
曹铎也是上影厂的一位老演员,除《难忘的战斗》外,他还出演过《鸡毛信》、《老兵新传》、《聂耳》、《李双双》、《喜盈门》、《阿Q正传》等电影,在86版《西游记》中还演过黄眉老怪一角。2005年,这位令人难忘的“账房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当然,《难忘的战斗》这部老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角色,自然就是达式常所扮演的男主角田文中一角了。那时他36岁,但看上去却非常年轻,妥妥的“荧幕英俊小生”,英气逼人。他于1962年进入上影厂,因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林育生而走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演艺生涯的创作高峰期,所出演的每部电影都令大家印象深刻,如《春苗》、《东港谍影》、《燕归来》、《他们在相爱》、《人到中年》等。
如今达式常80岁,从他的今昔对比照来看,昔日的男神明显老了,连胡子都白了。不过潇洒的风度和儒雅的气质,却一如从前。作为我们大家共同喜爱的演员,我们期待他有更多新作品呈现到我们面前。
⑵ 一部老电影《曙光》
曙光
故事片(上下集)。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
1930年春,中共中央代表林寒和秘书 蓝剑到达湘鄂西根据地洪湖,推行王明路线,排斥坚持正确路线的贺龙, 使革命形势骤然恶化。这时,国民党 警备旅旅长趁贺龙不在洪湖苏区,派 重兵进攻洪湖。林寒制定了阵地作战 的极左方案,使红军处于全军覆没的 危险境地。幸亏贺龙及时赶到,采取 正确作战方针打退了敌人。为了掌握 敌人围剿洪湖的计划,贺龙派遣保卫 局长冯大坚打入敌营,巧夺敌军事部 署图,并获悉有内奸潜入红军。冯大 坚侦察回来,却被林寒诬蔑有通敌嫌 疑,将他逮捕,押送途中被蓝剑杀害 。这时,独立师长岳明华率部与敌人 血战,寡不敌众,而林寒仍坚持死打 硬拼,还大搞肃反扩大化,使反围剿 斗争彻底失败。贺龙闻讯,十分震怒 ,他亲自指挥突围转移。红军撤退至 湘西山区,处境非常困难。林寒没有 从失败中引出教训,却想借蒋介石派 来劝降的刘雨斋整贺龙。贺龙当众揭 露蒋介石的阴谋,枪毙了刘雨斋。之 后,贺龙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林寒却 在后方下令解散红三军各级党团组织 。此时敌人倾巢出动,岳明华因掩护 撤退受伤,送医院途中被蓝剑逮捕。 林寒诬陷岳明华是“改组派”,准备 将其处死。贺龙快马赶到,救出岳明 华。洪湖独立团游击队在寻找贺龙部 队的途中,抓获国民党情报处长,得 知蓝剑是潜入红军的内奸,将其处决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岳明华和 一些受迫害的同志,终于重见曙光。 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 年优秀创作奖(王天鹏)。
编剧: 白桦、王蓓
总导演: 沈浮
导演: 天然
摄影: 许琦
美术: 葛师承、郑长符
作曲: 贺绿汀、王强
扮演者 剧中人
王天鹏 贺 龙
李振潼 林 寒
马冠英 冯大坚
郭 浩 蓝 剑
达式常 岳明华
⑶ 跪求《曙光》1979年百度云资源,达式常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aAbid1DHUw7sib75QDyyBA
提取码: 35y7
《曙光》
导演: 沈浮
编剧: 白桦、王蓓
主演: 达式常
类型: 惊悚、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9(中国大陆)
1930年春,新任中央代表林寒等人来到洪湖革命根据地,他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对坚持正确原则的贺龙非常排斥。国民党军队趁机发动全面进攻,使根据地遭到沉重打击。贺龙在关键时刻赶回根据地,避免了全军覆灭。林的秘书蓝剑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内奸,保卫局长冯大坚发现队伍里有内奸,却被林寒污蔑,蓝剑趁机将他暗害,并取代了冯的位置。林寒一意孤行,使队伍发生严重损失后,还想陷害贺龙。贺龙带领部队奋勇抗敌,林寒等人却从中破坏。游击队员发现了蓝剑的真正身份并将他处死,林寒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犯下了严重错误。遵义会议召开,被诬陷的同志终于洗清冤屈,并在贺龙的带领下继续革命。
⑷ 在七十年代,有位演员叫达思常,他演过哪些电影
达式常,演员,1940年9月26日出生于上海市,江苏南京人。幼年时家境贫困,但喜欢文艺活动。1959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师从着名电影导演艺术家张骏祥、凌之浩。
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厂当演员,曾在《兄妹探宝》中担任配角。
1964年因主演影片《年轻的一代》崭露头角,受到好评,因遭遇“文革”被迫中断艺术生涯。
参演电影
了凡四训2001
生命如歌1997
第一诱惑1993
站直了别趴下1992
地狱·天堂1989
江南书剑情1987
戈壁恩仇录1987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车祸轶闻1984
谭嗣同1984
人到中年1982
他们在相爱1980
燕归来1980
曙光1979
东港谍影1978
万里征途1977
年青的一代(重拍片)1976
难忘的战斗1976
春苗1975
年青的一代1965
柜台1965
兄妹探宝1963
⑸ 男神达式常:出身寒门,靠自学考上电影学校,80岁依然风度翩翩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百花竞艳的时代,达式常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达式常身高183cm,外形英俊儒雅又不失阳刚之气,在荧幕上塑造了诸多军人和知识分子的经典形象,演技洒脱自在,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
《中国电影时报》和《文汇报》两家报社联合举办过一次评1980—1990十年间的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各评3名,达式常就是其中之一,可见他在当时地位之高。
1940年9月26日,达式常出生于上海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父母先后生育过12个孩子,因生活拮据,入不敷出,无奈将几个孩子送人抚养,其中包括达式常。后来人家嫌他瘦弱,把他退了回来。
达式常靠吃救济粮长大,用助学金读书,在困苦生活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他从小爱好文艺,特别喜欢看电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个电影演员。
别人告诉他当演员要具备不少条件,如朗诵、唱歌、跳舞、游泳、溜冰、打球、骑马……达式常陷入怅惘之中,家中一贫如洗,就连看场电影,也是勉为其难的,哪有钱供他去学这些玩意呢?
这个看来和艺术无缘的孩子,不顾旁人的白眼,跑到有收音机的邻居家中,恳求他们让他听电影录音和电台朗诵,他怕人家反感,将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很轻,把耳朵贴在收音机上听。
达式常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干零活赚几个钱,除贴补家用外,全部花在看电影上。他每看一部影片都认真模仿影片中着名演员的表演,还从图书馆中借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论着,对照着啃读。
苍天不负有心人,达式常通过自学,以及坚韧的求索精神和顽强的毅力,1959年考取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电影演员。
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教学条件很好好,孙道临、凌之浩等着名表演艺术家都在这里授过课。
达式常学习十分刻苦,每天早上练功一丝不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在3年的大专生活中演了《一条红线》、《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等话剧,为当好一个演员奠定了基础。
他们那一届共61名学生,大家戏称 “61个阶级兄弟” ,谁住在哪一间宿舍,谁半夜打呼噜,谁躲在蚊帐里看书,达式常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全班同学跟随《红日》摄制组到横沙岛部队下生活,听说部队的包子管饱不限量,乐坏了要算着饭票吃饭的同学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弯不下腰,喘不过气,心满意足回到宿舍,傻笑不止。
一晃3年过去了,学生们排练莎士比亚名剧《第十二夜》作为毕业大戏,老师分派达式常演一名小丑,这下可难为了他。达式常向来沉静寡言,一下子要变成诙谐多趣、浪荡不羁的丑角,实在驾驭不了,演来演去还是正人君子。老师正颜厉色地对他说: “作为一个演员,应当演什么像什么!”
孙道临也演过《第十二夜》的小丑,达式常跑去向孙道临请教。在孙道临的帮助指导下,达式常终于以一个逗人发笑的小丑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博得行家和观众的称赞。
人民艺术家赵丹看完演出后,握着达式常的手直夸: “功夫不错,功夫不错!”
1962年8月,达式常以全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了,9月进入海燕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从此正式走上了专业电影演员的道路。
达式常在电影厂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兄妹探宝》,虽然只有5分钟的戏,但他演得很认真,得到了好评,被视为电影厂重点培养的苗子。
1964年,导演凌之浩选中达式常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大学生林育生。达式常与林育生这个角色的差距较大,他到勘察队去体验生活,一遍又一遍阅读剧本,走进角色内心,终于在银幕上成功塑造了林育生的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一颗新星在影坛冉冉升起。
1965年,达式常在电影《柜台》中饰演营业员周金山,演技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正当达式常准备在演员道路上大展宏图时,十年特殊时期开始了,达式常离开银幕整整8年。
1975年,达式常重上银幕,与李秀明主演了《春苗》,第二年在重拍的《年青的一代》再度饰演林育生。
紧接着,达式常在影片《难忘的战斗》中饰演粮食采购队队长田文中,这是他第一次演军人。
有人对达式常塑造军人形象持怀疑的态度,孙道临老师给了达式常很大的鼓励。孙道临给人的印象也是温文儒雅的,但他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的李连长成了经典,他认为达式常也能演好一个军人。
田文中是个骑兵团副团长出身的军人,达式常为了学会骑马,多次从马背上摔下受伤,第二天仍然咬着牙关拍戏。
达式常的第一个军人形象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接下来又在《东港谍影》中饰演公安战士钟垒,在《曙光》中饰演红军独立师师长岳明华。
80年代是达式常电影生涯的高峰,他在《燕归来》中饰演内心感情十分复杂的医生林汉华,标志着他在电影表演艺术上的成熟, 获得了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那一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第二名是达式常的《他们在相爱》,第三名是《戴手铐的旅客》的于洋, 达式常没有因票数分散失去大奖,真是太厉害了。
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改编成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潘虹饰演眼科大夫陆文婷,达式常扮演陆文婷的丈夫傅家杰。
这部电影在开拍前就被看好,着名导演谢晋提出的意见是: “这个戏就不能演,就是要生活。”
那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很清贫,达式常深有同感,陆文婷和傅家杰住着11平方米的房子,而达式常刚结婚时房子比他们还小。
为了演好工程师傅家杰,达式常理了平头,穿上工装,亲自到 汽车 研究所去体验工程师的生活。
潘虹饰演的陆文婷身体不好,坐久了腰会吃不消,傅家杰就把棉被塞到她背后,让她有个依靠,减缓腰部受力,达式常用一个细微的动作体现了傅家杰对妻子的爱。
他在电影中穿着带破洞的汗衫,熟练地缝衣服,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没有一点戏剧痕迹,这样的表演才是真实的,才能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
《人到中年》上映后轰动一时,吸引了1.5亿观众。不少妇女对达式常说,她们的丈夫在家里就是这个样子的。
《人到中年》获得了第3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第6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潘虹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而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空缺,让人为达式常遗憾。
达式常说《人到中年》是以陆文婷为主的,傅家杰只是绿叶。 “得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能不能评上奖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塑造的形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欣赏。”
1984年,达式常因主演电视剧《走进暴风雨》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同年,达式常出演了电影《谭嗣同》,达式常为演绎这个 历史 人物做了很多设计,谭嗣同在被砍头前,一只小昆虫落在他的断头台上,他不愿意让鲜血玷污了它,就轻轻地把小昆虫吹掉,然后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才把自己的头颅放了上去。
这个细节给很多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像《人到中年》里那件破汗衫一样,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言的表达。
香港导演许鞍华看了《谭嗣同》后,请达式常在金庸武侠片《江南书剑情》和《戈壁恩仇录》中扮演干隆皇帝, 达式常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提名的内地男演员。
此后达式常的电影生涯慢慢走了下坡路,他主演的《车祸轶闻》、《T省的八四、八五年》、《 地狱天堂》等电影反响都一般,进入90年代后,他拍的电影寥寥可数,除了《画魂》和《站直啰,别趴下》值得一提外,其他影片都没什么反响。
到了21世纪,达式常在《男人离婚》、《朝天门》、《警戒线》、《萍踪侠影》、《第二春》等电视剧中扮演长辈的角色,他说: “演员就是 这点 好,年轻时可以演年轻的角色,现在老了还可以演年老的角色,只要你演得动,只要有人请你演,你就可以一直演下去。”
达式常在演艺事业上成就卓着,婚姻生活也十分美满。
他的妻子王文皓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因为家里穷,节假日就留校不回家。他们有到学校传达室翻电影杂志的爱好,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后来王文皓声带坏了,面临辍学的境地,这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她真诚的关爱,达式常天天为她熬粥煮面条,端水喂药,还朗诵诗篇鼓励她战胜病魔,渐渐两人相爱了。
达式常的同学打趣说,难怪达式常在电影《人到中年》中为陆文婷“病榻念诗”那场戏演得十分感人,原来早就有了亲身的生活体验了啊!
达式常和王文皓于1966年结婚,他们婚后生活条件很差,住在单位分的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内,连锅碗瓢盆都没有买齐。小两口下了两碗挂面,加了一盘酱菜,就算举行了婚宴。
1971年,他们的女儿出生时,王文皓难产了,最终母女平安,度过了危险。达式常非常感激妻子: “我的一切都亏了她,为了我和孩子,她几乎牺牲了一切。”
有人说王文皓很旺夫,达式常的事业红红火火,其中有她的一份功劳。
人红是非多, 社会 上出现了关于达式常的一些谣言,但王文皓坚信丈夫的人品,说: “我相信他。”
达式常没有辜负妻子的信任,如今他们夫妻已经结婚54年了,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成为圈内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达式常的女儿达秧去美国留学工作,达式常也早已从上影厂退休,有戏就演,没戏就在家陪陪夫人,听听音乐,打打网球,日子过得安静而充实。
达式常淡泊名利,待人真诚随和,很少穿名牌,他说: “穿衣服不在于衣服本身,而在于你自己。如果本身没那个气质,你再穿多少名牌,看上去也像一个叫花子。”
他家装修也很简洁,不喜欢把家里搞得和宾馆饭店一样。 “我们老百姓只是过过日子,只要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就可以了,不必和别人去攀比。”
今年9月14日,着名主持人曹可凡在社交平台发了达式常最近的照片,表达了对老艺术家的崇敬之情。
80岁的达式常虽然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笑容慈爱温暖,依然风度翩翩,可以说帅了一辈子,岁月并没有让他的魅力打折扣。
李秀明:80年代最红女星,刘晓庆给她当配角,40岁成亿万富婆
85岁石维坚:半生坎坷,父母跳江身亡,与夫人相濡以沫几十年
80年代美女赵静:与丈夫恩爱40年无绯闻,如今63岁怎么样了
⑹ 经典电影曙光里的岳明华师长是段德昌吗
曙光里的岳明华师长是达式常试演的
⑺ 电影《难忘的战斗》的老演员们近况如何
经典老电影《难忘的战斗》拍摄于1975年,1976年1月公映,距今已经过去44个年头。
这部电影选取了刚刚解放后一个小镇上粮食斗争的故事,真正想表现的意思是夺取政权不易,巩固政权更难,敌我斗争相当艰难,而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我军 粮食采购工作队队长田 文中由达式常饰演,这是一位老一辈电影表演艺术家,当时拍摄这部电影时只有三十五岁,不但外形俊朗、举止潇洒,而且表演真挚朴实、自然流畅。其他演员中,有以饰演反派着称的表演艺术家白穆、陈述、程之,还有后来因饰演康熙皇帝名声大噪的焦晃等,每个人物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至多年以后还难以忘却。
那么,如今这些演员都怎么样了呢?
一、达式常,剧中饰演我军副团长、粮食采购工作队队长田文中
达式常, 原籍江苏南京, 1940年9月26日生于上海。
达式常一生塑造了无数经典银幕形象,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观众几乎无人不知,除了《难忘的战斗》,他还主演过《年青的一代》、《曙光》、《燕归来 》、《人到中年》、《谭嗣同》、《书剑恩仇录》等,并凭借《燕归来》中的林汉华,荣获1981年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进入九十年代后,达式常曾在反映香港回归的电视剧《归途如虹》中饰演解放军少将李元博,电视剧《萍踪侠影》中饰演张宗周,电影《生命如歌》中饰演夏钢。
现在的达式常已是79岁高龄,但仍然活跃在影视舞台,2019年4月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永远的战友》中就有达式常的身影。从达式常老师近照来看,依旧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岁月没有抹掉他当年的英俊风采。
二、白穆,剧中饰演粮店老版,潜伏特务陈福堂
白穆1920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宁波,2012年4月26日病故,享年92岁。
白穆参演的电影有《农家乐》、《南征北战》、《不拘小节的人》、《祖国啊!母亲》、《苦恼人的笑》、《药》、《大泽龙蛇》等,《大泽龙蛇》,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并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这也是对他一生演艺事业成就的肯定。
三、顾也鲁,剧中饰演陈福堂的帮凶朱善斋
顾也鲁是江苏吴县人,生于1916年,2009年12月23日病故, 享年93岁。
拍摄完《难忘的战斗》后,1977年,顾也鲁参加了电影《连心坝》、1980年,参演了电影《雪花和栗子球》,1981年,主演电影《革命军中马前卒》, 饰吴稚晖 ,参演电影《子夜》,饰 杜竹斋 。
2005年,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华诞之际,顾也鲁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四、程之,剧中饰演土匪头子武大赖子
程之1926年2月3日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2月14日因心肌梗塞病逝于上海,享年69岁 。
着名演员牛犇曾这样评价程之,说他是上影厂不可多得的看家反派,对事业绝对认真,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个人除了长的不太好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好 。
的确,程之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很多经典反派角色,《春苗》、《特殊任务》、《儿子、孙子和种子》、《苦恼人的笑》、《他俩和她俩》、《笔中情》、 《开枪,为他送行》、 《子夜》 等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年轻观众对他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央视版《西游记》中的金池长老。
五、焦晃,剧中饰演副区长、潜伏在我军内部的内奸刘志仁
焦晃1936年7月8日生于北京,今年83岁。
焦晃不但是国家一级演员和着名表演艺术家,因主演话剧、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素有“莎剧王子”的美誉。
1975年参加完电影《难忘的战斗》 之后,焦晃曾出演过多部电影,如《沙漠驼铃》 、《拓荒者的足迹》 、《女儿经》、《庭院深深》、《世界屋脊的太阳》、《第一诱惑》等。
近些年,焦晃塑造的最经典影视剧形象就是1997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饰演的康熙皇帝,曾被誉为“千古一帝”,此外,他还参演了胡玫导演的另一部经典电视剧作品《忠诚》,饰演老书记钟超林,此后,又参与了《李卫当官》,仍然扮演康熙皇帝,2004年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饰演汉景帝。
2013年,焦晃在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饰演北大教授何其沧 ,同年获得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
六、陈述,剧中饰演地主汪明德
陈述 1920年6月30日出生,至 2006年10月17日病故于上海,享年86岁。
同程之一样,陈述是中国着名表演艺术家,以饰演反派着称,曾因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国军情报处处长一举成名,后来又相继在《铁道游击队》、《海魂》、《林家铺子》、《聂耳》、《飞刀华》、《难忘的战斗》 等三十余部影片中出演过各种反派角色,从而成为 以扮演反派角色着称的着名电影演员。
2005年,陈述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陈述在《难忘的战斗》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直到现在都被人铭记。
七、曹铎,剧中饰演阴坏的账房先生
曹铎声誉1929年12月,2005年病故,享年76岁。
曹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 表演艺术家 ,中国电影协会会员。曾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误入雷音寺"一集中扮演黄眉老怪。
除了上述演员,出演过《难忘的战斗》的还有郭凯敏、陈烨等,郭凯敏曾和张瑜合作,主演过电影《庐山恋》,而陈烨后来曾出演过电影《火烧元民怨》中的慈安东太后。
老电影《难忘的战斗》是由汤晓丹、天然、于本正联合执导,由达式常、白穆、周国宾、马昌珏等人联合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76年拍摄放映的一部故事片。该片讲述的是江南某城刚解放时,国民党特务利用粮食等物资溃乏之际,妄图制造混乱、破坏胜利成果。解放军工作队与敌特斗智斗勇,最终消灭敌特,维护了城市的稳定,保住了胜利果实的故事。然而,敌特也有漏网之鱼,战斗仍将继续下去的故事。
四十年已然过去,当年那些演员们现在怎样了呢?
达式常——饰田文中
达式常于1962年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在《年轻的一代》《燕归来》《他们在相爱》等多部片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得过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多个奖项。达式常是观众非常喜爱的一位表演艺术家,他曾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白穆——饰陈福堂
白穆1941年开始从事演艺事业,建国后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白穆从艺数十年,先后在《风流人物数今朝》《苦恼人的笑》《药》等多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白穆是着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2012年,白穆因病去世,享年92岁。
周国宾——饰赵东生
赵东生曾在《不要离开我》《走出死亡陷阱》《血囚》等多部片中担任重要角色,大多是配角角色。
马昌珏——饰李光明
马昌珏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话剧系,曾担任过南京话剧团副团长及演员、江苏省话剧团副团长、编剧及演员。马昌珏先后在《艰难的抉择》《甲申纪事》《刑警队长》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马昌珏曾获得过文华奖、中国话剧表演金狮奖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作者:“小方说 历史 ”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 历史 ”
云绯 历史 号:故纸堆间
⑻ 曙光电影长片共有几本
两本。
曙光,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分为上,下两集,所以共有两本。
曙光,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类型:剧情,历史,战争;总导演:沈浮;导演:天然;主演:王天鹏、达式常、李振潼、马冠英、陈烨、周国宾、卢青、虞桂春。
⑼ 达式常66万票当百花影帝,边骑车边和影迷聊天,与妻子恩爱56年
2021年,达式常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2021)中饰演张澜。张澜曾写下“四勉一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
已经82岁的达式常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演员,他们承上启下,即使对他们这一代是重视的,但不争的事实是拍片量依旧很少。
达式常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是在1981年《大众电影》举办的第四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以总计得票666736票的优势,荣获“最佳男演员”桂冠。
与此同时,还获得第二届《文汇电影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之所以获得“百花奖”的影帝,是因为当时他在《燕归来》(1980)中饰演男主角林汉华、在北影摄制的影片《他们在相爱》(1980)饰演男主角陈战,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出身贫寒考进电影专科学校】
曾经的达式常身材修长,潇洒英俊;黝黑透红的面庞,深嵌着一双明亮的眸子,给人以刚毅不拔、气字轩昂的印象。
他是江苏省南京市人,1940年9月26日出生在上海一个与艺术毫无缘份的城市贫民家庭里。他刚刚踏进人生,就开始了艰辛的生活道路。
父亲长期患病、失业,母亲没有固定工作,自幼营养不良的达式常,还生过肺病。
辛酸的童年,使得达式常沉默寡言,只是当他听到老师讲故事时,才闪动着大眼晴,露出天真的微笑。
他感到一切美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似乎都在故事之中。
解放了,达式常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老师所讲的故事充实了新的内容,董存瑞、黄继光、丹娘、马特洛索夫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使他幼小的心灵激动不已。
他不但喜欢听老师讲,还喜欢比比划划、有声有色地把听来的故事,再讲给小朋友们听。
细心的老师从这位贫苦出身的孩子身上,发现了什么,决定试一试达式常的艺术表达能力。
就这样,达式常第一次参加区里的小学生讲演比赛,出乎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
从此开始到进入中学,他成了唱歌、朗诵、演活报剧的文娱活动积极分子。
他还省吃俭用,甚至卖掉家里的废旧品,争取多看几场电影。
电影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吸引着他,电影演员的精彩表演同样使他迷恋。
这时,达式常已暗暗下了决心:要做一个演员。
1959年,达式常考上了刚刚创办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
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迈步走进当时有很多着名电影导演和表演艺术家任教、条件比较好,风景优美的电影学校校园时,他激动万分。
如今,一条通向艺术生活道路的康庄大道,展现在他的眼前,对于年轻的达式常来说,只有勤奋地学习和追求,才能回报那些对他好的人。
【必须饰演工、农、商、学、兵等角色】
在专科学校里,达式常如饥似渴地系统地学习了电影专业知识和表演理论,受到了作为一个电影演员应有的专门训练。
他在学校举行的舞台演出中,扮演过威武的将军、知识分子,也演过反面角色。
1962年,学校毕业公演,演出莎士比亚名剧《第十二夜》,达式常被分配扮演剧中的小丑。
当时,他大出所料,真有点儿不高兴。可是,排练开始后,他才感到这个小丑真不好演呀,要能说会唱,动作还得带滑稽舞蹈性。
他的表演老师路明(1919-2001)、凌之浩(1923-2014),恰恰通过这次演出,进一步发现了达式常的表演才能。
1963年,达式常来到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第一次上银幕,在影片《兄妹探宝》(1963)兄妹探宝中扮演了一个不显眼的配角。
1964年,赵明(1915-1999)与凌之浩联导影片《年青的一代》(1965),力排众议让达式常饰演主角、大学毕业的地质工作者林育生。这是他的成名之作。
当时的观众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星竟能把林育生这个人物的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如此逼真、深刻、生动,感到震惊。
从此,他成为中国影坛上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
之后,达式常又在影片《柜台》(1965)中扮演无线电行的周金山。
这个角色无论从性格、气质、身份等各方面都恰与林育生形成鲜明对照,然而,达式常却依然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生动感人,充分显示出达式常具有多方面的表演潜力和才能。
后来《年青的一代》(1976)被要求重拍的时候,除了达式常仍演林育生外,饰演其他角色的演员全部重换。
作为当时上影“根正苗红”的新生代演员,其在气质上延续了“海派小生”的风格。
此后,他经常在银幕上扮演中、青年知识分子角色。
不过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达式常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也必须饰演过工、农、商、学、兵等各种人物。
在影片《难忘的战斗》(1975)中饰演骑兵团长、粮食采购队长田文中;在《万里征途》(1977)中饰演 汽车 司机常大进;在反特片《东港谍影》(1978)中饰演侦察科长钟垒,在《曙光》(1979)中饰演独立师长岳明华;在一部未上映的影片《俺村来的新媳妇》中,饰演过农村干部。
达式常所饰演的人物,往往是感情真挚内在,有时激情洋溢,表现一股朝气蓬勃的精神,能比较恰如其分地展示人物的性格。
他扮演过的许多富有正义感和时代精神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及机智勇敢、正气凛然的军人形象,都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式常每当接受一个饰演角色的任务时,总是坚持先到生活中去,向生活中的“角色”求教,向生活学习。
当年,他在影片《年青的一代》中饰演地质工作者时,就曾打起背包,拿起地质锤,揣上干粮,和地质队员一起爬山涉水。
他每到生活中,总喜欢细细地观察,多问、多做,甚至了解生活中的“人物”到底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他接受在《燕归来》中饰演外科主任医师的任务后,尽管在这之前拍《他们在相爱》时,已到医院体验过生活,但是,他还是再次来到南京军区医院从头学起。
他认真地学习做医生的“一切”,从如何洗手消毒、穿手术衣、执刀,到怎样查房、询问病人和护士、开药、研究病历…,每件事自己都做一做,增加实践锻炼的感受。
后来他被长影借去饰演《人到中年》(1982)中的男主角、 科技 研究人员傅家杰。
导演王启民(1921-2006)认为,达式常扮知识分子角色“吃得准、挑得起”,很放心。
达式常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真成了专门演知识分子的演员啰!”
【把自己关在房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对一位演员来说,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达式常十分注意在生活中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为他的每一个细节动作寻找生活依据,并且做到一丝不苟地反复实践练习, 探索 艺术表演上的生动体现。
所以,他饰演的人物比较有真情实感,自然、朴实,表演上恰如其分。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同达式常配戏的女演员,都是20多岁的女生。
达式常已是人到中年了,可是,在银幕上看不出他老来。
达式常后来面对媒体时曾经回忆,他在拍《年青的一代》时,人较瘦弱。
这些年有点儿发胖,由于他坚持 体育 锻炼,身材倒更加健壮匀称了。
他坚持早上做早操、跑步,骑自行车上下班,从家到厂路上要骑40分钟自行车。
每当去看球赛、参观展览会,不论路多么远,他也坚持骑自行车来回。
据说,骑车除了锻炼身体外,也减少了一些麻烦。因为,他每次外出,常常遇到好心的群众围观,有时甚至惊动民警协助解围。
不过,他骑车行走的路上,也免不了遇到影迷,把车速保持在同他“同步”的水平,和他边走边聊天。
达式常把影迷和群众对他的关心,看成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与鞭策。
当时有的青年看了《燕归来》后,来信谈自己的感受,使达式常激动不已。
要知道,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刚接触到新的生活,看见银幕上的那些人和当时环境下的事,自然是激动不已。
应该说,象达式常这一代的演员,由于经历了动荡的十年,戏拍得少那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好在他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最后的机会,为观众奉献了几部好的精品。
如《人到中年》、《谭嗣同》(1984)、《T省的84·85年》(1986) 等片。
特别是达式常在《谭翤同》中以炉火纯青般的精湛演技深深地征服了广大观众,正像王心刚所说的“达式常把谭嗣同给演活了。”
离开电影学校后,由于他在表演上没有拜过老师,所以他对赵丹(1915-1980)、白杨(1920-1996)、韩非(1919-1985)、张瑞芳(1918-2012)、孙道临(1921-2007)等老艺术家,一直十分敬重,常常反复观看他们的影片,从中吸收表演艺术的才能。
他非常敬佩孙道临的语言修养,经常反复揣摩他的朗诵录音,并与自己的录音相比,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他有机会常常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讲小说、朗诵诗歌、散文。
有一次,他为电台连续广播小说《第二次提手》,为了让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有所提高,他把自己一个人几个小时关在房间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喊……,以至把小女儿吓得在家不敢动。
【迎娶大学同学恩爱56年】
达式常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他的妻子王文皓,本来是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的同窗好友,后因身体不好,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
王文皓从小生在农村,自幼失去父母,达式常就把这位在上海无亲无友的乡下姑娘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加以照顾。这样,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有人对达式常说:“你是个很有前途的演员,王文皓身体很差,不能当演员,对你的事业不会有帮助,何必背这个包袱?”
有人也对王文皓说:“达式常一贫如洗,而你的身体需要调养,最好找一个经济条件好的爱人,何必自讨苦吃?”他们却毫不动摇。
他虽是一名演员,经济生活仍然十分节俭。1966年10月1日结婚时,房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由于达式常是回族,结婚时没有摆什么盛大酒筵,他和妻子两碗素面,一碟酱菜,举行了婚礼。
由于达式常在银幕上扮演过不少姑娘的情人,常收到许多不相识的姑娘的来信和照片。达式常对此十分慎重,妥善处理。
王文皓一直关心着达式常的事业,尽管自己体弱多病,家务繁杂,从不因此而影响达式常的工作。
在生活中,王文皓既是达式常最亲密的伴侣,也是他的“最严格的观众”,
王文皓对自己的丈夫给予支持与信赖,她说:“你在戏上该恋就恋,该爱就爱。”他们两颗忠诚相爱的心,反而贴得更紧了。
达式常经常说:“我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有她的一份心血。”
1980年代后期,达式常夫妇搬进了上影厂在复兴西路的小楼房新居,尽管面积不大,但房屋结构小巧玲珑、雅致而别具风格。
2001年达式常夫妇搬到浦东,是43层的高层楼,复式结构的房子。
时至今日,他们夫妻俩恩恩爱爱、相依相守,已经走过了56个年头,是圈内公认的一对模范夫妻。
即便达式常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依旧还是那个儒雅帅气的男人。
在疫情防控期间,尽管无法外出,他依旧关心 社会 新闻,关心周遭同事的生活状况。
即使在时空的设定上,他并没有遇到对的时间,但他还是面带笑容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因为也许在星际之门外,他的另一个人生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