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部长还乡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部长还乡

发布时间: 2023-01-25 20:45:43

1. 廖凡父亲在雍正王朝里扮演的是谁

廖凡父亲廖丙炎在雍正王朝里扮演的是佟国维。
廖丙炎从事表演事业以来,塑造了100多个不同类项的人物形象;演出了《战友》、《世纪风》、《望断云天》、《水下村庄》、《便宜鸡蛋》、《今天星期七》等80多个剧、节目;拍摄了《枫树湾》、《一个女演员的梦》2部电影;主演和参演了《雍正王朝》、《宋焕威》、《部长还乡》、《无声的歌》、《走向共和》等30多部电视剧。

2. 求一部老电影

老电影《哀乐中年》(1948)
老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
老电影《白衣战士》(1949)
老电影《表》(1949)
老电影《长恨天》(1942)
老电影《长相思》(1946)
老电影《乘龙快婿》(1947)
老电影《春》(1942)
老电影《春蚕》(1933)
老电影《大团圆》(1948)
老电影《都市风光》(1935)
老电影《二百五小传》(1949)
老电影《风雨江南》(1949)
老电影《歌女之歌》(1948)
老电影《各有千秋》(1947)
老电影《孤城烈女》(1936)
老电影《光芒万丈》(1949)
老电影《红楼梦》(1944)
老电影《花外流莺》(1948)
老电影《还乡日记》(1947)
老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1949)
老电影《混江龙李俊》(1940)
老电影《家》(1941)
老电影《狼山喋血记》(1936)
老电影《浪淘沙》(1936)
老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
老电影《丽人行》(1949)
老电影《留下他打老蒋吧》(1948)
老电影《马路天使》(1937)
老电影《莫负青春》(1947)
老电影《母亲》(1949)
老电影《母与子》(1947)
老电影《木兰从军》(1939)
老电影《南国之春》(1932)
老电影《怕老婆》(1929)
老电影《桥》(1949)
老电影《清宫秘史》(1948)
老电影《情海重吻》(1929)
老电影《秋海棠》(1943)
老电影《如此繁华》(1937)
老电影《塞上风云》(1942)
老电影《三毛流浪记》(1949)
老电影《神女》(1934)
老电影《生死恨》(1948)
老电影《十字街头》(1937)
老电影《松花江上》(1947)
老电影《太太万岁》(1947)

3. 雷献禾的人生经历

1955年5月31日雷献禾出生在长春。由于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在长影工作,使他从小就受到电影艺术的熏陶。那时,他时常呆在小放映室中,反复看一本电影拷贝。电影从那时起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1969年毕业于长影子弟小学。那时在学习上他就是班里的尖子生,特别喜好文学和历史。

1970年他随父母走“五七”道路下乡落户,就读于东丰县那丹伯中学。一九七二年春他又随父母返回长春,并于1973年秋天毕业于长春十中,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走向农村的广阔天地,插队九台县其塔木公社成家六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75年他考入长影摄影车间任摄影助理。1983年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一九八五年毕业后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片一室任职,1991年他转行当上了电影导演,当年执导了轻喜剧影片《祝你好运》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此后,一九九二年导演天山厂影片《女杀手》,获全国拷贝发行第一。
1993年导演《血染桃花水》,在北京十大卖座片排第四。一九九四年他导演影片《秃探与俏妞》,获长影小百花特别奖。
1994年他导演影片《留村察看》,获当年永乐杯优秀影片奖。九四年华表杯政府奖优秀影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长影小百花奖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奖。大 学生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1995年导演影片《敌后武工队》获长影小百花优秀影片奖;列为广电部重点影片。;同年拍摄的《离开雷锋的日子》获九七年北京文学艺术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奖。九七年华表杯政府奖优秀影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老舍文学奖;金鸡奖最佳影片提名奖。
1996年他开始尝试导演电视连续剧;他首次导演的二十五集电视剧《还乡》描写农村改革的题材,获得了观众首肯。接着又创作了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修竹湖的故事》,十八集电视剧《雪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十八集电视剧《母亲》,获中国人口文化奖电视剧一等奖;优秀导演奖; 优秀摄影奖;优秀表演奖。
1996年被评为电影一级导演。一九九八年十月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波兰。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艺术家称号。一九九九年被吉林省文联授予世纪艺术金奖。二零零零年任第五届长春电影节评委。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评委。
2000年导演《大雪无痕》二十集电视剧。2001年春节已在中央台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该剧荣获2001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优秀男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观众最喜欢的优秀歌曲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一等奖。
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导演二十集电视剧《但愿人长久》。十二月参加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导演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绝不放过你》。2003年导演电视剧《大江东去》;《预谋》。2004年导演电视剧《跨国之恋》。2005年导演电视剧《伏魔录》。2006年导演电视剧《海之门》、《老娘泪》。《海之门》 获“五个一工程奖”;《老娘泪》 获“飞天奖”长篇二等奖。2007年导演电视剧《狂花凋落》。
2010年执导的原名《王瑛》的醒世佳作电视剧《远山的红叶》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2010年第四季,卫视热播《大掌柜》;开机拍摄《山里红》。2011年雷献禾执导的由宁静、张桐、黄志忠、范明等领衔主演大剧《红槐花》开始播映并拍摄颜丹晨、潘粤明等主演的《山里红》。
2011年执导的电视剧《节振国传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4. 1945~1947年的老电影

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不了情(文华影业公司出品).
1947.乘龙快婿(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出品
1947.各有千秋(大中华电影企业有限公司出品
1947.还乡日记(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厂出品
1947.松花江上(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1947.太太万岁(文华影业公司出品)
1947.天堂春梦(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出品
1947.遥远的爱(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出品)
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昆仑影业公司出品).
1945年 “满映”李香兰

1947史东山的巅峰时期
1945-1949年 文化精英成中坚力量
1945-1949年 文化精英成中坚力量(…
1947年 《不了情》《太太万岁》
1947年 《假凤虚凰》
1946-1949年 女星战后大放光彩

5. 《王庆典的春天》上映了,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11月6日,电影《王庆典的春天》在中国内地上映,这是一部由刘流、于月仙、宋晓峰领衔主演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包工头王庆典突然有一天“衣锦还乡”,回到老家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通过王庆典这个人物的举动,慢慢牵出后面的故事。


加上于月仙的遗憾离世,很多观众们都对于月仙最后拍摄的一部作品有额外的关注。

电影还有提升的空间

很多观影者都是因为于月仙走进的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电影的形式还是以小品的方式拍摄的,刘流,宋晓峰等人在电影中的表现不说非常出色,只能说发挥比较正常,作为一部小品是合格的,但是作为一部电影,需要提升的还有一些。

6. 中国老片子有哪些

1000部国产老电影老影片详细内容http://www.chuiyue.com/zj/24980/内容太多发不上来,你自己去这个地址看吧

  • 老电影《哀乐中年》(1948)
  • 老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
  • 老电影《白衣战士》(1949)
  • 老电影《表》(1949)
  • 老电影《长恨天》(1942)
  • 老电影《长相思》(1946)
  • 老电影《乘龙快婿》(1947)
  • 老电影《春》(1942)
  • 老电影《春蚕》(1933)
  • 老电影《大团圆》(1948)
  • 老电影《都市风光》(1935)
  • 老电影《二百五小传》(1949)
  • 老电影《风雨江南》(1949)
  • 老电影《歌女之歌》(1948)
  • 老电影《各有千秋》(1947)
  • 老电影《孤城烈女》(1936)
  • 老电影《光芒万丈》(1949)
  • 老电影《红楼梦》(1944)
  • 老电影《花外流莺》(1948)
  • 老电影《还乡日记》(1947)
  • 老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1949)
  • 老电影《混江龙李俊》(1940)
  • 老电影《家》(1941)
  • 老电影《狼山喋血记》(1936)
  • 老电影《浪淘沙》(1936)
  • 老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
  • 老电影《丽人行》(1949)
  • 老电影《留下他打老蒋吧》(1948)
  • 老电影《马路天使》(1937)
  • 老电影《莫负青春》(1947)
  • 老电影《母亲》(1949)
  • 老电影《母与子》(1947)
  • 老电影《木兰从军》(1939)
  • 老电影《南国之春》(1932)
  • 老电影《怕老婆》(1929)
  • 老电影《桥》(1949)
  • 老电影《清宫秘史》(1948)
  • 老电影《情海重吻》(1929)
  • 老电影《秋海棠》(1943)
  • 老电影《如此繁华》(1937)
  • 老电影《塞上风云》(1942)
  • 老电影《三毛流浪记》(1949)
  • 老电影《神女》(1934)
  • 老电影《生死恨》(1948)
  • 老电影《十字街头》(1937)
  • 老电影《松花江上》(1947)
  • 老电影《太太万岁》(1947)
  • 老电影《荒雪》(1988)
  • 老电影《画中仙》(1988)

7. 元彪、梁家仁再聚首,你看过元彪饰演的哪些影片

元彪梁家仁再聚首,前者抽雪茄大佬范儿十足,后者头发花白接地气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元彪出演过不少经典的作品, 大多都是配角,但依旧给无数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元彪演技很精彩超棒棒,现在开始回忆 经典老电影。梁家仁坐在元彪对面,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了,双手放在口袋里,看起来还是比较悠闲自得,整个人显得十分接地气。

8. 衣锦还乡要猴年马月是什么电影

《除暴》。当厨子,什么时候回老家盖房子,衣锦还乡要猴年马月是电影《除暴》里的台词,由英皇(北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英皇影业有限公司等出品的犯罪动作电影。于2020年11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9. 1986年,《上甘岭》在贵州热映,一老汉问:这电影里怎么没有我

1986年的一天,贵州省务川县的一个小山村里,风靡全国的《上甘岭》正在热映。《上甘岭》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守在上甘岭,与美军浴血奋战的真实事件,诞生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村里的乡亲们观看电影时,看到志愿军杀敌的场面,忍不住齐声叫好,看到志愿军牺牲后,又在严寒中集体落泪。

电影落幕时,乡亲们久久不愿离去,无不为志愿军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落泪不止。在人群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汉显得十分显眼,他的眼睛里饱含泪水,忍不住长吁短叹,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 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比电影里演的还惨烈,可是,电影里怎么没有我呢?

老汉此话一出,顿时迎来一片惊呼声,其中一位和老汉相熟的村民用说笑的语气说道:“我说邹老头,你是不是糊涂了,这里面可都是志愿军的英雄,你怎么可能出现在电影里?”

老汉没有过多辩解,而是小声嘀咕了一句:“ 想当初,我还参加过电影的拍摄呢 。”说完便拄着拐杖离开了。

1993年,老汉在平静中离开了人世,老汉的三个儿女在处理完丧事后,按惯例收拾父亲的遗物。他们来到父亲平日住的一间屋子,发现角落里放着一只布满灰尘的皮箱。这个皮箱他们小时候见过,父亲一直把它当宝贝,从不让别人触碰。如今父亲不在了,儿女们才有机会一睹皮箱的真容。

很快,这只皮箱被打开,里面存放的东西却让儿女们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里面放着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枚枚军功章和一张张奖状,其中更是有一枚二等功臣勋章和一张志愿军政治部授予的“冷枪英雄”奖状!

老汉的大儿子忍不住泣不成声,喃喃地说道:“ 我只知道咱爸枪打得好,哪里知道他竟是一位志愿军功臣!

很快,老汉是志愿军功臣的消息传扬开来,各级机关负责人纷纷前来追悼,村里的乡亲们才知道,这位七年前宣称自己应该出现在《上甘岭》电影中的老人,竟然真的有着一段传奇过往。

时间一转眼来到2021年,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全国热播,在恢弘的战争场景中,一位名叫邹习祥的志愿军战士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邹习祥被这样介绍道: 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曾用206发子弹毙敌203人,精准度比“狙神”张桃芳还高。美军高级将领无奈地表示,他们的飞机大炮齐上阵,但拿邹习祥没有一点办法。

邹习祥,正是1993年去世的那位老人的名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他去世28年后终于被缓缓揭开......

邹习祥能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得益于他的成长经历。1922年,邹习祥出生于贵州遵义务川县的一户仡佬族百姓人家。仡佬族生活于大山之中,靠山吃山,孕育出这个民族吃苦耐劳、粗犷剽悍的优良品质。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阻击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天赋异禀、后天勤学苦练、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 。幸运的是,邹习祥这三点都具备。

由于土地贫瘠,仡佬族的族人多以打猎为生,邹习祥的祖辈都是玩枪高手,因此邹习祥自带狙击手的基因。与此同时,邹习祥和“狙神”张桃芳一样,都是天生的远视眼。

7岁那年,邹习祥就端起火药枪,跟随父亲进山狩猎。他无数次看着父亲举枪、瞄准、射击,然后将猎物猎杀在地。耳濡目染间,他早已将这些动作铭记于心。

邹习祥的成长速度极快,他从打固定目标学起,然后开始找野兔、野鸡练手,到20岁成年时,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邹习祥的视线中,哪怕只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能敏锐判断出活物的具体位置,然后进入伏击地点,一枪毙命。万事俱备,邹习祥等待的,就是上阵杀敌的机会了。

1949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败退西南,到处抓壮丁,邹习祥不幸被抓,参加了国民党的队伍。不过很快,解放军就解放了贵州,邹习祥所在的部队起义投诚。得知解放军是一支仁义之师后,邹习祥毅然告别了家人,成为解放军17军51师的一名战士。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鉴于朝鲜的严峻形势,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作出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首批6个军共25万人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前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将士英勇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取得了辉煌战果。

为了扩大战果,1951年3月,中央军委调遣15军入朝。15军军长秦基伟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在朝鲜战场打一场大胜仗。从3月24日起,15军将士依次入朝,随即参加第五次战役。而此时的邹习祥,正是 15军45师135团1营1连机枪排 的一名战士。

不同于前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打得十分艰苦,在三八线附近与“联合国军”反复拉锯。15军赶到涟川一带时,随即与美军王牌第三师和土耳其旅展开了遭遇战。

战斗刚刚打响,美军就展开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这一不利形势,邹习祥主动请缨,带着一支小分队穿插到敌人背后,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放倒了大片敌人。此战过后,邹习祥荣立三等功,并被提拔为机枪排排长。

真正让邹习祥大放光彩的,是1952年10月爆发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是美军的“伤心岭”,却是邹习祥的英雄之地。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开展拉锯,而拉锯的主要地点正是五圣山。五圣山作为志愿军的防御核心区域,一旦失守,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就会长驱直入,畅通无阻。因此,彭德怀司令员命令秦基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五圣山。

自1952年4月起,邹习祥和135团的战友们进入五圣山南侧的上甘岭,与美军最前沿的碉堡对垒相向。为了弥补武器装备的劣势,志愿军开展“冷枪运动”,将狙击手分散作战,在移动中歼灭敌人。

正是在“冷枪运动”中,邹习祥立下大功。

由于美军所处的阵地地形稍高,再加上有巨大的武器装备优势,美军显得十分嚣张。他们毫不避讳地走出营地,在外面唱歌跳舞,逗留嬉戏,甚至朝着志愿军的方向撒尿,出言不逊。

邹习祥从了望孔看到这一景象,顿时恨得牙痒痒,发誓要给美军一个教训。第二天,邹习祥观察到一个撑着拐杖的美军军官来到阵地前沿,对着志愿军阵地指手画脚。邹习祥心想,对方一定是个大官,于是从战壕中探出头来,精确瞄准, 随着一声枪响,美军军官应声倒地,一命呜呼,美军阵地乱作一团。

消息传来,志愿军守卫的北山高地一片欢呼,团领导兴奋地找到邹习祥,鼓励他说:“ 打得好,就这么打下去! ”邹习祥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用冷枪杀敌的决心。

在此后半年时间里,志愿军用冷枪的方式毙敌3558人,其中,邹习祥更是用206发子弹,击杀203名敌人,击杀率高得出奇。 为了追杀这个“狙击兵中的神话”,美军甚至出动了数架飞机,集结整个炮兵阵地的火力,集中攻击他一个人。但邹习祥依托坑道,几次在炮火中脱险。

与此同时,邹习祥也在战役中负伤,他的耳朵被打下来一块,左臂被美军刺刀刺杀,腹部、腿部到处都是被烧伤、爆破的痕迹。但邹习祥重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在阵地上。

战役结束后,邹习祥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和冷枪英雄荣誉称号,威名响彻全军。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派专人登上上甘岭,对邹习祥和他所在的部队进行采访报道,拍摄纪录片,其中部分影像资料被收入《上甘岭》中,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54年,邹习祥跟随15军回国。两年后,在大裁军的浪潮中,邹习祥主动提出退伍还乡。部队首长不忍心看这位志愿军功臣受苦,想要把他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但邹习祥婉言拒绝了首长的好意,说道:“ 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我能活着回来就是最大的幸运了,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相比于大城市,村里的乡亲们更需要我。

邹习祥言出必行,回乡前,他特意去了一趟东北,将东北的优良稻种带回了务川县。从1956年开始,他不断培育和努力推广,让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大米,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生态生活。

英雄的晚年是沉默的,他将在上甘岭奋战的经历深埋心底,从不向外人提起,那些代表着他荣誉的军功章和奖状,都被他放在一个皮箱里,连家人都不让随意触碰。直到1986年,村里组织大家看《上甘岭》,邹习祥那段记忆被唤起,才道出了心中的疑问:“电影里怎么没有我?”不过并没有引起乡亲们的注意。

1993年3月,71岁的邹习祥与世长辞,直到去世都没有公布自己志愿军功臣的身份。如果不是儿女们收拾遗物,恐怕老人的这段传奇经历就此淹没在 历史 长河中。乡亲们得知内情后也感叹不已:“ 原来我们身边隐居着一位大英雄,他怎么一直都不介绍呢?藏得太深了!

邹习祥的儿子也感慨道:“父亲从未和我们提起他参军的经历,有时候突然说一句‘打枪?我打得很准哟’,没想到竟然说的是真的。”

如今,邹习祥的名字已被广为人知,这样一位革命先烈,他会永远存在于共和国的功劳簿上,世代传颂。至于他为何不愿透露身份,或许,他从未把功绩放在心上,他希望看到的,是中华大地繁花盛开,英雄洒下的热血才不会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