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中國電影海外市場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中國電影海外市場

發布時間: 2022-06-25 04:06:30

㈠ 國產哪些影視作品受海外市場歡迎

國產電視劇在海外的熱播,早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13年,《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受到當地觀眾追捧。隨後,《琅琊榜》《甄嬛傳》《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國產優秀電視劇作品走出國門,在北美、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播出。2016年,由華策克頓製作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在美國視頻網站Dramafever首播時,取得排名第一的好成績;與此同時,《談判官》實現了在馬來西亞的播出,並在播出後進入北美、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前不久,電視劇《南方有喬木》也在海外掀起了一股觀劇熱潮,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隨著這些高質量的國產影視劇紛紛「出海」,中國製造的影視作品身價也在逐年上升。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影視劇已經迎來「出海」黃金期。

網劇走出去贏得市場和口碑

去年底,一部豆瓣評分9.0的國產劇《白夜追凶》在國內引發追捧,同時也引起了全球最大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的關注。優酷自製網劇《白夜追凶》《反黑》海外發行權被Netflix買下,在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其中《白夜追凶》是首部通過正規渠道在海外大范圍落地的國產網劇。無獨有偶,今年2月,愛奇藝平台上獨播的《河神》《無證之罪》也雙雙登陸Netflix。

中國在線視頻平台的原創能力,正得到國際市場和國際專業獎項雙重認證。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上,由愛奇藝獨播的《河神》獲得了「最佳視覺特效銀獎」「最佳導演銅獎」和「最佳劇集入圍獎」,《無證之罪》則獲得了「最佳犯罪劇集銅獎」及「最佳原創音樂入圍獎」。在4月法國舉行的戛納電視節上,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獲頒戛納電視節榮譽勛章。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互聯網新媒體參與內容生產的發展勢頭強勁,付費用戶迅速攀升,應利用市場規模,抓住目前市場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提升中國內容生產行業整體水準。」

據愛奇藝副總裁陳瀟介紹:「在Netflix購買版權之前,《河神》已在馬來西亞當地最大電視台Astro上獨家播出,在新加坡收費電視頻道StarHub上也已有發行覆蓋。」談及為何《河神》和《無證之罪》受Netflix青睞時,陳瀟告訴記者:「《河神》和《無證之罪》自開播以來,以高品質贏得了市場和口碑。這兩部劇集的題材、製作及拍攝質量均與國際市場高水平作品接軌,我們相信這是吸引國外頂級內容發行商的最重要因素。」

原創能力和質量是一部劇集征服觀眾的最基本要素。從全球權威影視資料庫IMDB的數據來看,《白夜追凶》和《河神》海外觀眾評分分別達到8.8分和7.8分,這是很多美劇都做不到的口碑。就播放量而言,兩部劇集相關內容在海外主流視頻播放平台YouTube的播放量均表現不俗,形成了一定的關注度和粉絲基礎。對此,楊偉東說:「一個精品劇集本身還是要平衡內容投入和創作,其生產創作要非常嚴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講好故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國產網劇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好評,在國外也贏得了市場與口碑。全球排名第一的收費視頻網站願意砸下真金白銀將《白夜追凶》《反黑》《河神》《無證之罪》推向全球觀眾,表明未來中國網劇大有可為,未來網劇將成為我國影視作品「出海」的重要組成部分。

走出去引進來,增進文化交流。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㈡ 電影市場前景如何,怎麼投資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電影選擇可拆分電影和公司倆部分。

先講公司部分,出品公司決定製作一部電影,有一個預算,會拿出部分股權給社會投資,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對接社會股民,而是授權給其他影業公司,體現在授權書上。影業公司是負責將這部分股權給社會消化,版權簽約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簽約,認購金額不會經過影業公司,錢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流水都是透明的,電影還需要有備案,需要有拍攝許可證,這個倆個缺一不可。

電影的選擇上,可以從導演、演員、劇本三方面選擇。對不熟悉的導演、演員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到,了解他的歷史拍過哪些,口碑如何。對於演員,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慎重選擇,雖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絲票房,但考慮倆個因素,小鮮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劇本上,如果有IP、關注度票房一般不會太差,比如戰狼,戰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戰狼1的因素,另外,國人偏愛魔幻、喜劇、能反映社會的電影。電影的選擇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斷,其他人意見可以參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簽約的合同大概講幾點,首先明確一點,簽約是和出品方簽約,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後進一步了解合同。電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時分配都有明確寫明,電影沒有上映,違約賠款是多少。

㈢ 中國電影"走出去"難在哪兒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電影全年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僅為10.63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的20.46億元下滑了近一半,這已是2010年以來的三連跌。而作為中國文化產業出口的另一大主力軍, 2012年,網路游戲出口則增長了五成。同為在國內市場表現良好的中國文化產品,電影和網游為何在出口時有這樣迥然不同的表現呢?
「以本土化內容捍衛自身價值觀」
對於中國電影海外收入不佳的原因,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曾表示:「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故事的世界性表達和傳播能力,與之前相比沒有實質性提升,與國際電影的主流形態存在差距。」一份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發起的中國電影海外票房問卷調查,總結出中國電影進入海外商業院線的數量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於中國電影還未找到一種表達方法,在符合西方觀眾審美意識的文化風格下敘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並讓西方觀眾深刻理解中國電影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認為,中國電影人在敘事上決不能「穿中國人衣服,演外國人故事」,一味模仿好萊塢的故事模式。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很多中國電影在傳播中國文化時只是將一些中國元素生硬地移植到電影中。有的影片因為過分強調中國民族元素,忽略了東西方文化差異,使得國外觀眾在理解時遇到困難,也就是「文化折扣」問題。以近期在中國創造票房奇跡而在海外市場遭遇滑鐵盧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為例,實際上,中國式的幽默很難得到海外觀眾共鳴。
反觀其他國家,如印度電影之所以能夠對抗好萊塢,關鍵在於「以創新性來做本土化的內容」。印度傳媒領域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信實集團,其負責人曾這樣表示:「我們要推廣印度的價值觀,我們要在美國本土對抗好萊塢,不單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印度電影所表現的內容,也確實都是在捍衛印度的價值觀。「不是本土,就是入土」,這是印度電影業的一句名言。在這一點也可以借鑒國產游戲的成功經驗——中國網游廠商在融入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編,重視對海外文化的融合,這一「文化引進再輸出」的發展策略不僅能贏得全球玩家共鳴,還能對中國文化做最有效、最合理的輸出。
海外營銷需要全盤策略
曾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了一張好萊塢電影營銷的時間表,系統化的好萊塢電影營銷搭載了營銷和後產品開發、定位研究、公關等環節且全部放在電影首映之前,而為電影營銷所做的預算,幾乎占據了近一半的總開支。而國內片商營銷比例僅占總支出的5%至10%,相差懸殊。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中國電影在面對海外市場時,宣發、營銷方面的短板。
黃會林認為,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國電影在海外應該採取整合性的營銷手段,從單一的宣傳到電影節,再到海外推廣公司的建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表示,正是從張藝謀的系列電影開始,國產影片從重視電影製作轉向了重視電影營銷,但中國電影出口仍需要學會好萊塢的發行機制。
目前,中國電影「走出去」通常是依靠舉辦和參加各種國際影展,但效果並不顯著。有業內人士坦言,通過電影節推廣來促成合作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同時對票房的作用也很小。另外,很多中國影人將合拍片視為搶占海外市場的捷徑,對此,導演謝飛表示:「作用不大,這是盲目的,會失敗的。」
實際上,國內游戲產業打造文化出口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值得電影產業借鑒。完美世界總裁池宇峰在對全產業鏈的介紹中說,依託完美世界旗下的企業,以「全球資源整合」的發展策略,涉足網游、文學、影視、音樂等文化領域,形成了文化集團,在眾多文化產業的融合下,顯示出巨大的發展優勢。以完美世界的《笑傲江湖》為例,游戲以中國武俠文學著作為基礎,貫穿了「文學——影視——音樂——游戲」全產業鏈,實現了從「讀者——觀眾——聽眾——玩家」的全方位用戶轉換。多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品牌影響力提升。
從游戲產業反觀影視產業,中國電影要在海外「揚帆遠航」,當務之急應該加強宏觀布局,對項目規劃、投融資、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制定出系統對策。
「先收回拳頭,做強自我」
就中國電影「走出去」,黃會林坦言:「我們的電影人不能只去海外走紅毯,走紅毯不能讓中國電影紅起來。」面對中國電影海外生存的難題,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還是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缺乏質量過硬的作品。
由北京師范大學提供的中國電影海外觀眾調研數據表明,半數以上的海外觀眾對中國電影知之甚少,中國導演與演員在國外認知度不高。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僅有20%的觀眾對中國電影較為關注,而知名度最高的演員依次是成龍、李小龍、李連傑。雖然「功夫」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方面,但在海外觀眾眼中卻代表了中國。在15歲至45歲主流的外國觀影群體中,70%以上的觀眾表示希望看到具有時代感,反映現代都市題材的中國電影。此外,在希望改進「敘述方式」以外,大多數外國觀眾認為「宣傳發行」是中國電影最需要改進之處。
對此,早有影評人評價目前中國電影的創新乏力使其在海外市場的老本兒已經不夠吃了,海外觀眾不可能總保持對功夫類型影片的熱情。另外,導演謝飛認為,國產電影對中國的文化品質和特色太不重視了,盲目地模仿好萊塢的高科技和娛樂性。他建議,中國電影要「走出去」應該從「講好故事」開始。
可見,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關鍵還在於影片的質量。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龔曙光在談到如何做文化產業時表示,從文化企業的角度來看,文化企業家要做的事情,是在人的心靈上「圈地」。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也一樣,想要在海外開拓疆土,不如先「收回拳頭,做強自己」,想要在海外市場獲得認可,不如先在海外觀眾心靈上「圈地」。

㈣ 中國電影怎樣進入美國市場

如何將自己的影片推向美國?我國以拍攝《紅番區》、《過江龍》等動作片而大名鼎鼎的動作片導演唐季禮認為:要使中國的電影被美國觀眾、被挑剔的好萊塢接受,首先要突破語言的限制,要完全採用英文的對白,因為實際情況是沒有一個美國觀眾願意對著字幕看情節的發展。其次,電影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要與好萊塢的電影有不同的吸引力,但是強烈的文化差異,也有可能使觀賞電影的人產生誤解,所以要剔除會引起誤解的因素。再就是,宣傳的角度以及資金投入也是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成功的基礎。

http://ent.sina.com.cn/m/c/2002-06-13/87282.html

㈤ 如何提高我國電影貿易國際競爭力

中國電影在2012年不斷開拓進取,繪就了新的歷史篇章。據統計,2012年國內共生產故事影片745部,全年各類電影總量達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170.73億元,同比增長30.18%。而國產影片票房,則達82.73億元,約占總票房的48.46%。其中,類型片創作趨向活躍,電影票房創下紀錄。國產影片創作在2012年的變奏、轉折與發展,和其它重要藝術現象一樣,是其所處的時代、現實和社會的創造物。中國電影創作及市場的內容和形式上的變革,很顯然已經融入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新語境的表現內涵、形式呈現出的交織關系中,中國電影的成就、矛盾與豐富性,蘊涵其中。
但是,就在國內市場快速崛起的同時,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的發展相對滯後,近年來的海外市場在逐年急劇萎縮,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在本土市場上大獲全勝,卻無法開拓海外市場。《赤壁》、《投名狀》、《泰囧》等都成為敗走西方主流電影市場的典型例證。中國電影在海外市場上的弱勢地位,亟待改變。
2012年2月中旬,中美間達成了一項擴大中國進口好萊塢3D等特種電影的協議,顯示中國電影市場進一步開放的趨向。顯然,政策由充分發揮護航作用改變為更為開放的情況,類型電影生產、電影產業、市場及技術發展勢頭不減,迅猛異常。但與此同時,真正實現中國電影和海外市場的無縫對接,卻缺乏有效性和持久力的政策舉措與策略。
我們看到,一方面,進口大片數量的增加對國產影片和中國的電影市場在票房、技術、藝術以至文化內容上的沖擊明顯。另一方面,中國電影「走出去」又面臨好萊塢的強勢話語。好萊塢對國產片創作無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戰。以美國好萊塢為代表的國外商業電影,構成了全球化的市場競爭、藝術、技術與文化語境。
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及其實現的關鍵,是如何實現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它包括對內通過華語電影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中國電影;對外採取區域化市場開拓的方式,針對不同區域的特性制訂不同的競爭對策。電影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力,有力地證明了電影在時代文化復興與文化建設中的位置。中國電影海外競爭策略可行性所涉議題內容豐富,有著很強的開放性和廣闊的探索空間,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現實針對性和面向未來的前瞻性,回望有史以來中國電影在海外發行、海外推廣以及兩岸多地積極開展合作、推進中國電影實現國際化轉型和提升傳播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進程,系統、全面、深入探討其在商業經營、內容、生產、融資、推廣及大中華地區的合作與融合諸方面新的發展、互動與創新,努力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尤其實現全球化語境中的當代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意義重大。
2012年11月中旬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四天的票房即達1.01億元,截至12月31日,獲得5.71億元票房。但是李安的這部影片的成功,並非僅僅反映在票房上。影片中,碧海藍天、發光的魚、斑斕老虎以至人與虎的離奇故事,它們的故事意涵、影像和被美麗畫面所包蘊的人性、神性和東方文化問題,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東西,成為美妙觀影的記憶。
李安的電影創作給我們提出重要的參照與警醒。很顯然,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改變中國電影內容生產的短板和總體競爭乏力的現狀,在世界電影市場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態勢,體現了強烈、鮮明的時代特徵。如果說實現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是開拓海外市場的總體戰略,那麼明確區域化市場開拓、在內容生產、數字技術、投融資及推廣等方面實現國際化轉型則是具體戰術。中國電影需要積極應對社會、產業和文化發展挑戰,把握社會和文化發展,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確立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的坐標。面對好萊塢的全球化戰略,中國電影要在學習好萊塢國際化的經驗的同時開辟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電影海外拓展與責任又該如何把握?在電影觀念與電影實踐發生巨變的當下,如何更好地進行中國電影的生產、經營、融資與推廣,華語電影需要做怎樣的合作與融合?這些都是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建構中重要的時代性命題。
面對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的問題,需要進行系統、深層的研究,提出海外市場競爭策略的路徑。海外電影市場現狀與中國電影國際競爭力深層問題聯系緊密。隨著中國國內電影產業的崛起,擁有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升級為電影強國的重要標志。擁有海外市場關鍵在於實現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以區域化市場開拓的方式把海外市場劃分為北美、歐洲、俄羅斯、東亞及東南亞等地區。另外,從中國電影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走向海外市場的經驗,比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神怪片、武俠片對東南亞市場的佔領以及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對國際市場的號召力。中國電影目前的海外市場狀況相比歷史上和好萊塢還有很大的差距,急需在內容生產、融資渠道、推廣營銷等環節上加強海外市場的觀念。
國際化轉型涉及電影的內容生產策略。內容生產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觀眾情感的生產,觀眾看電影是為了體會他們自己的情感,因此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形式,一定要與觀眾產生共鳴或被認同。中國電影在類型上比較單一,只有武俠和動作片能夠走向海外,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新型中國電影將以武俠片、動作片為切入點,帶動類型多元化實踐,拓寬片種,積極進行電影類型美學創新。在影片敘事策略上也需要進一步國際化,用國際流行的電影語言、敘事慣例來講述中國故事。此外,在商業類型片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也重視藝術片的國際化,進一步鞏固藝術片在國際電影節中的位置。
電影的融資形式越來越豐富,電影的工程越來越龐大,這也就給推動、孵化這個產業留出了許多空間與可能。迅速發展的中國電影在融資方面的需求、對基金對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凸顯,因此,研究中國電影業融資特點、總體投融資結構以及融資渠道和效果是必要的。推廣模式包括政府主辦、商業宣傳、民間活動和媒體傳播等,特別是以互聯網為首的技術進步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技術創新,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電影應該在創作階段就結合不同海外市場設定推廣方案,用科學的方式來推廣和宣傳,這是中國電影開拓海外市場的關鍵所在。
無疑,電影轉型中的產業交叉為海外市場競爭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和動力。隨著新媒體、數字技術及業態的發展,傳統電影正在走向「大電影」。無處不在的影像與數字科技互為因果,「大電影」的數字化趨勢為其帶來質的改變和提升。數字化的全面作用、互動技術的運用,使得膠片電影生產的格局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大電影」通過視覺形象、獨特的數字化手段和視覺意義創造出共同的精神世界,進而通過數字化傳播與放映使它對業界和社會發生更為廣泛的影響。在「大電影」時代,傳播形式的多元使電影形態多元化,微電影、手機電影等多種視頻形式的興起,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影院電影形態。與此相對應的是,電影產業也出現復合化趨勢,電影與游戲、互聯網等其他文化產業的緊密交叉,完全改變了電影的業態特徵,這為中國電影的海外競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電影是新型中國電影的載體,也是中國電影走向海外市場的主要類型。
還需要看到,大中華地區電影的合作與融合,包括合拍片在海內外票房市場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份額,並進而成為全球電影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內地電影產業的崛起,兩岸三地平行發展的格局被打破,合作與融合成為主流趨勢,華語電影無論作為一個文化發展共同體,還是經濟產業復合體,在中國電影走向海外市場的過程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華語電影的生存依賴於地域文化,要拍出有深度、吸引觀眾的作品,背後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文化,是價值觀的傳播。從中國內地電影與香港電影、台灣電影的融合,再到與亞洲電影、歐美電影攜手合作、追求共贏的未來發展格局,這將是新型中國電影擁有海外市場的基本路徑。
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影的海外市場競爭與國際傳播,促進中國電影業的發展與繁榮,把握中國電影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緯度,對推進中國電影國際化轉型和市場競爭乃至世界電影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逐漸建立起新的多樣性的創作格局及新的國際化轉型趨向,為明天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產業,藉此推動文化進步,造福人類,受到人們更多矚目和期待。

㈥ 電影投資未來幾年的市場走向還會好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2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㈦ 中國有哪些電影在國外也很受歡迎

中國的電影走向國際市場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而且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在國內上映的,有些電影國內反響頻頻,但是在國外卻受到了觀眾的好評。而這些電影包括以下這幾部。

由林允和鄧超領銜主演的愛情喜劇片《美人魚》。這部電影也在國外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因為很多外國的觀影者覺得一開始覺得這部電影非常的刮到沒有深意,但是越往後看越覺得有意思。也被電影中那些奇幻的鏡頭以及人魚和人之間的愛情所感動。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裡面的無厘頭笑點特別多。所以讓很多外國的觀影者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生動很有趣,不會讓人感覺到乏味,尤其是開放式的結尾,讓人遐想連篇。

㈧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㈨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存在哪些差距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的差距:

中國和國外起跑線是不一樣的,縱觀發展史,雖然中國不停地努力縮小差距,但是技術上仍然落後美國一大截。國外大片一般都是採取最好的特效,願意花大量的金錢,但是我們中國就不一樣了,錢到位了才可去做,做得還不一定是最好的。

中國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投資演員了,國外好萊塢體制是很完善的,票房就是依靠特效來支撐的,不是靠演員。但是中國電影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選角上了,這樣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