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第十二屆西寧電影節2018視頻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十二屆西寧電影節2018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6-24 15:06:18

❶ 國內比較好的影展

萬眾期待,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終於公布了它的官方片單。

對於一個電影節展活動而言,四歲無疑還處於剛剛萌芽的初期。但雖然年輕,平遙國際電影展卻以其專業性、開放性、成熟度以及出色的選片質量,在國內外迅速積累下扎實的口碑基礎,無論是對電影人、媒體,還是影迷觀眾來說,都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

今年的疫情讓世界范圍內的電影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很多國際節展不得不取消和延期。然而賈樟柯導演卻卻早早地公布了平遙的舉辦時間,既是一份美好的期待,也像是和所有人立下了一個約定:當影院的那束光重新亮起時,也是你我重逢之時。

和往年一樣,這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依舊有五個單元,其中「卧虎」和「藏龍」均為競賽單元,分被針對外國影片和中國影片兩個類別。「首映」單元選來了一些已經入圍過其他各大電影節展的優秀作品。「從山西出發」單元一如既往地鼓勵並扶持本土電影和影人的創作;而「回顧」單元選擇了向南斯拉夫時代的塞爾維亞新電影致敬,而且都是修復版,相當厲害。

據官方信息,「卧虎」、「藏龍」、「首映」、「從山西出發」、「回顧」等5個官方單元展映的53部影片里,其中43.4%(23部)為全球首映,88.7%(47部)為亞洲首映,而中國首映率達到了100%。這對於今年這么一個艱難的年份來說,可謂是相當出色的成績。

接下來,就讓我們依次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屆的選片情況吧。

首先是「卧虎」單元的影片,這些影片雖然聽起來相對小眾,但是整體的風格特色都十分明顯,且多為其他國際電影節展次級單元的入選者。這也可以看作是平遙的一種選片策略,努力挖掘一些冷門佳片和國內外的新銳作者,並讓它們被更多人們看到。

這其中,有來自今年柏林新生代單元的《雅爾達》、來自釜山新浪潮單元的《由宇子的天平》、來自聖塞的《古憶屋》、來自翠貝卡的《愛莎》,還有組團來自威尼斯各個單元的多部影片,光是威尼斯日單元就選了五部,還有地平線單元的《里程碑》,以及影評人周單元的《幻覺之書》。

❷ 想要地牢回憶Lanochede12aos(2018)由安東尼奧·德·拉·托雷主演的免費百度雲視頻鏈接地址

《地牢回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Jb_KM-p0NJOxUczWGBT5w

提取碼: bhmh

影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2018)地平線單元獎。烏拉圭今年的「沖奧片」。改編自烏拉圭軍事獨裁統治時期的真實故事。

1973年。烏拉圭由軍事獨裁政權統治。一個秋天的夜晚,三名圖帕馬羅囚犯在一次秘密軍事行動中從他們的牢房中被帶走。命令是准確的:「因為我們不能殺死他們,讓我們瘋狂。」這三個人將被單獨監禁十二年。其中有何塞·穆希卡--後來成為烏拉圭總統。

❸ 第十屆長春電影節在哪裡舉行頒獎晚會

長春五環體育館。長春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於2018年9月1日至8日在長春舉行。最佳故事片頒給《紅海》《葯神》;董越憑《暴雪將至》奪最佳青年導演。

❹ 2018戛納電影節有多少作品亮相

據了解,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8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小城戛納開幕。資深影人雲集、後輩新人迭出、亞洲電影崛起是本屆電影節值得期待的亮點,相信將為這場電影盛宴帶來驚喜和精彩。

戛納電影節素來偏愛「老朋友」,但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代際更新的意味明顯,雖有不少故人來相會,但也向眾多新人敞開了大門。

本屆電影節上華語電影和電影人的存在感十足。在華語片連續兩年缺席戛納主競賽單元後,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此次將作為華語片唯一代表角逐金棕櫚獎。《江湖兒女》由趙濤、廖凡主演,講述了在2001年的山西塞外,一對戀人之間錯綜復雜、橫跨15年的犯罪愛情故事。在關注國際新銳導演作品的「一種關注」單元,執導過《路邊野餐》的中國導演畢贛將攜其第二部長片作品亮相。此外,中國台灣知名演員張震將出任主競賽單元評委。

❺ 第64屆戛納電影節都有哪些華語影片入圍啊

沒有任何華語影片在第64屆戛納電影節入圍。

入圍過戛納電影節的部分華語電影:

2018

《路過未來》是2017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電影,由李睿珺自編自導,楊子姍、尹昉主演,影片聚焦小人物,那種為了生存,幾乎花費所有時間,生活在社會邊緣,沒空刷微博追熱點的小人物。

❻ 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何時開幕

7月21日晚,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影展於7月21日至7月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為期10天。

本屆影展從1312部競賽影片中,決出了38部入圍影片,其中29部分屬9個獎項提名,將在7月27日晚的青海大劇院角逐最終的板磚獎杯。

與此同時,FIRST在今年首次提出「產業板塊」的概念,納入既已存在的創投會與產業場兩個單元。為青年電影創作吸納優質的投資、製作、發行等資源作為支撐,試圖為越來越多的青年電影與電影公司提供直接有效的對話機會。

❼ 第12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2014年8月31日晚,第十二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落下帷幕,「金鹿獎」各大獎項一一揭曉,影片《中國合夥人》獨獲五項大獎,而備受關注的最佳男女主角獎被黃曉明、鞏俐分別摘得。
長春是新中國電影的發源地。創辦於1992年的長春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也是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22年來,2000多部電影、3000餘位電影人在長春留下印記。
第十二屆長春電影節總計設置13個獎項,其中「最佳男主角」的競爭最為激烈。2013年連奪金雞獎、華表獎的黃曉明,新晉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張家輝,屢獲大獎的陳道明、董子健以及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廖凡,均獲提名。
15部入圍影片中,《中國合夥人》成為最大贏家。除獲得了分量最重的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外,陳可辛獲得最佳導演獎、佟大為拿下最佳男配角獎、杜可風獲得最佳攝影獎。黃曉明也憑此片最終如願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獲獎後的黃曉明不忘向與他鄰座的張家輝道歉:「謝謝家輝哥,我真的是很喜歡您的電影。」此話引來現場一片笑聲。
當晚榮獲最佳女主角獎的鞏俐,則是憑借其在《歸來》中的精湛演繹而獲得評委的認可。今年年初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下「金熊獎」的《白日焰火》,當晚也斬獲兩項大獎,除與電影《索道醫生》同獲評委會特別獎外,刁亦男還因此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此外,索朗卓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尼古拉斯·艾瑞拉、陳思誠分獲最佳音樂獎、最佳青年導演處女作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摘得,吳思遠、李雪健則被評委會授予「華語電影藝術成就獎」。

❽ FIRST青年電影展在圈內是什麼水平合作夥伴和嘉賓都很大牌啊!

在圈內是挺知名的。名列前茅。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台。舉辦城市在青海省·西寧市。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後,經過6年的系統發展,選片已經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的,2018年第十二屆影展共徵集影片1312部。


經過多年的耐心探索與積極嘗試,FIRST以電影節形態介入當下中國青年電影事業,確定其重點發掘電影人處女作及早期作品的發展方向。同時作為電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倡導青年電影文化介入當代生活,亦是世界電影流域內一處泊岸碼頭。在當代電影史記憶形成機制中,為世界提供中國青年電影的多義樣本。

❾ 為什麼中國電影節越來越多,而好電影卻越來越少

伴隨中國電影票房的井噴,各類電影節也逐漸多如牛毛。但與如今中國電影的每況愈下類似,連被譽為「我國奧斯卡」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越發江河日下。

中國電影節不僅魚龍混雜且有日薄西山之態

以金雞獎為例,從第一屆起就有盛產「雙黃蛋」的傳統,有一屆「最佳故事片」居然還產生過「三黃蛋」,這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評選機制實在舉世罕見。

這點,中國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也承其衣缽。讓人不免遐想:難道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道路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時加冕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桂冠

而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國際電影節更是愧對以電影之名。

口號居然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既然如此,為何不改名「長春國際貿易節」,在經貿往來的同時順帶欣賞一下兩年來的優秀電影!

那麼,在如此匪夷所思、模稜兩可的背景下,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運作才能脫穎而出,繼而進入良性循環,最後真正呈現一個電影節的風貌和品格。已走過11年的獨立電影節――first青年影展也許能給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與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使first青年影展獨樹一幟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個中國傳媒大學校內的短片競賽,發展至今,已能夠吸引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半壁江山前來搖旗吶喊,這與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緊密相連。

十年前,影展的創始人宋文發現,為什麼「最佳影片」不能是參賽影片中的最好影片,於是他與同伴想把評價體系拉回至電影本身,立志將創辦的電影節發展成為新電影人的挖掘機。

這一不懈追尋也體現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參評規則里,參賽作品必須是電影人的前三部電影,而在中國,著力關注電影人處女作的電影節,僅此一家。

而在遴選評委階段,first青年影展也為人稱道。

評委需要深具藝術家的眼光和胸懷,在親子觀影前提下,經過無缺席集體討論後才可擬定所有獲獎名單

圖片說明:2014年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團主席謝飛(導演)

但與諸多精良文藝片一樣,同樣像一部細水長流電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來也步履維艱。

在時間長河淌進第八年後,該影展才與那年由它推出的現象級電影《心迷宮》一起,一戰成名。

但是,在後續討論中,有評委對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執行官李子為說:《心迷宮》這個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應該給威尼斯,那樣可以走得更遠。

這話令李子為百感交集。

此後,「為雪前恥」,first青年影展開始定期安排團隊去鹿特丹電影節、金馬電影節學習對方的創投體系、志願者體系與視覺體系。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架構。

2015年成立的「並馳實驗室」,聯合電影公司在保障創作者藝術表達的基礎上,為青年導演提供中低成本製作的全線資源支持,推動實驗作品順利進入主流院線。

而去年,擔任影展大使的陳坤,在與參展紀錄片導演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與first合作成立「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想法。

陳坤每年出資50萬,助力青年導演拍攝紀錄片。講述青少年犯罪現狀的「少年」由此獲得30萬拍攝資金;記錄一位已過耳順之年卻還要照顧年過半百智障兒子的「羅長姐」也收獲了15萬製作經費。該片在隨後舉辦的「西湖紀錄片節」上又斬獲大獎。導演把一半獎金放回「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由此形成了一個流水不腐的紀錄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數量龐大的志願者團隊也日益成為一張華麗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發布會上,幾百人的座位上都放著寫有各自名字的瓶裝礦泉水。

眾多志願者在有限條件下,甘願承受高負荷運轉,憑借自己的熱情洋溢與青春逼人讓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時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碩果累累。

剛剛拿下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暴雪將至》就是在該影展的創投會中,牽線世紀百年影業有限公司,由此進入實際運作環節;

導演馬凱花費7萬元拍攝的恐怖片《中邪》已被騰訊高價收購;

張大磊的《八月》在奪得金馬最佳影片後,又得以在內地院線公映。

今年的影展訓練營更是邀請到世界電影大師貝拉塔爾擔任講師??

要適者生存,但不能隨波逐流

聲名鵲起後,許多企業也慕名而來。有說可以在西寧找塊地,建一座first青年電影大廈,當然需要按照房地產思維經營項目;也有企業願意出錢贊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電影展」;2014年,網路大電影風起雲涌時,有人甚至勸說first影展改弦更張。

對所有這類「雙贏」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絕。

在李子為和她的團隊看來,成為青年導演進入電影市場的最佳途徑,讓電影人在這里離電影最近,是一切資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談及未來,first青年影展的主創也不諱言:長路漫漫,荊棘遍布。

而這同樣也是中國電影節所面臨的通病。雖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卻沒有真正的電影節文化。

許多中國電影人在去過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後無不唏噓感嘆:他們驚異於,在這個以大麻和紅燈區合法化著稱的城市裡,人們卻在晨光熹微中,冒著凜冽的寒風排隊買票,在電影節此後持續十天的放映中,從早到晚,十個放映廳場場爆滿。

而在國內,想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電影節影院,仍舊任重而道遠。畢竟,唯獨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長。

而與此同時,這十年間,中國的銀幕數已突破四萬塊,位居世界第一,而電影票房也從60億發展至457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票倉。

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里,如何使電影節不落入沉痾,不變得目光短淺、唯利是圖,能夠堅守內心最真實的呼喚,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遺餘力地打撈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為電影正名,還電影人尊嚴,才是一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❿ 第12屆西寧FIRST電影展頒獎禮何時舉行

7月27日晚間,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青年電影盛典在青海大劇院舉行,頒出本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最佳藝術探索獎、一種立場、最佳紀錄片等9個獎項。

至此,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正式閉幕。從2006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1屆的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挖掘推廣處女作導演,臻於持續關注、發現與推選忠於藝術創作的青年電影人及其早期電影作品,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