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印度電影銀幕數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8年印度電影銀幕數

發布時間: 2023-07-27 00:51:07

❶ 為什麼國內很少有現實性的電影大賣

審查制度是一個問題,觀眾口味也是原因

在所有電影的分類中,「爽感」和「現實主義」是不兼容的。前者強調電影的類型化特徵,重視觀影的趣味性。後者強調電影的思想化特徵,看重觀影的共鳴性。

現實主義本身就是優質印度電影的核心訴求,從女性到教育、政治,都是印度電影展現社會的橫切面。

大家怎麼看?

❷ 有哪些好看的懸疑片或者神反轉的電影

1、《禁閉島》(2010)
一部讓我回味了很久的電影,似充滿邏輯,又布滿了懸念。《禁閉島》根據美國小說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故事發生於波士頓海灣的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66名精神病罪犯被關押於此,傳言島上正在進行種種人體實驗。重重戒備之下,一個殺害了三個親生孩子的女犯雷切爾,竟詭異失蹤。

聯邦執法官泰德·丹尼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飾)和搭檔恰克(馬克·魯弗洛 飾)奉命上島調查此事。而泰德此行前來還有一個隱秘的目的--尋找讓妻子(米歇爾·威廉姆斯 飾) 葬身火海的兇手。故事遵循這條線索展開,尋找失蹤之謎、訪問醫院工作人員與病人、地毯式搜查……泰德查遍全島,意外發現島上多出一份神秘檔案:第67號病人的!島上所有秘密無不糾結於這個多出來的人。但究竟誰是67號?

禁閉島的整個背景都設置在小島上一個精神監獄裡面,所以整個電影都充斥著一種壓抑的氛圍。天空是灰的,牆壁是堅硬的,小島周圍洶涌的海潮拍打著這座禁閉的孤獨監獄,彷彿在推著它去往高空灰色的漩渦,無助侵襲著人心。這樣的氛圍渲染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觀眾感到緊張、壓抑,更加貼近了主角的內心感受及心理變化,讓「禁閉」的主題鮮明化。至於到後面故事的反轉,則更加使人震驚悲傷。

2、《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
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永恆的經典偵探電影,本片改編自阿佳莎·克里斯蒂小說,全明星陣容,服裝豪華,並獲得了最佳服裝設計金像獎。故事講述一對富有的新婚夫婦在尼羅河上的郵輪度蜜月時被莫名其妙地謀殺,船上多名乘客均有嫌疑。但在比利時名探浦若抽絲剝繭的偵探下,終於找到了真正的殺人兇手。本片頗具異國氣氛和時代氣息,然而導演約翰基拉曼的處理手法比較缺乏個人風格,好在壓軸的真相大白場面看來仍有相當吸引力。

該片讓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撲朔迷離的情節外,也許就是那些演技出眾、風度翩翩的大牌明星了。事實上,其中至少有五位是奧斯卡獎獲得者。大偵探波洛的扮演者是美國著名影星、劇作家彼得·烏斯蒂諾夫,他曾以《斯巴達克斯》和《托普卡皮宮》兩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波洛的助手,雷斯上校由大衛·尼文飾演,他曾以《分開的桌子》一片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林內特的情敵傑奎琳的扮演者更是當時好萊塢嶄露頭角的新星米婭·法羅。此片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片。

影片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船上登場的每個人都有殺害林內特的嫌疑,在偵探波洛的推理過程中,將想像的畫面全部推演一遍,抽絲剝繭,可憐的被害人被N個人輪番殺害了一遍,每聽完一個推理,被懷疑者心懷鬼胎,都被推理驚嚇到。畫面很微妙,人人自危,營造的懸疑的氛圍令人印象深刻。搞笑的是波洛自己也有嫌疑,也被推演了一遍(據好心豆友證實,波洛自己沒有懷疑自己,看來年紀大了記性真是不可靠)

尼羅河、金字塔、埃及,充滿神秘的地方,一艘遊船形成的密閉空間,本身就畫上了懸疑魅惑的符號。影片色調、構圖充滿異國風情,服裝瑰麗而考究,凸顯貴族氣息契合人物身份,情節撲朔迷離。波洛的推理絲絲入扣,對白幽默詼諧,笑過之後推敲一下還埋了伏筆。

3、《消失的愛人》(2014)
這是一個從頭到尾都猜不中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情節的故事,敘事視角轉換,真相謊言交織,原著小說曾經連續八周位居紐約時報精裝小說暢銷排行榜第一名。這是一則關於婚姻的現代寓言,關於婚姻,這個故事中的表象仍是亘古不變的圍城和墳墓的困局,激情到日常,幻想到破滅,相愛到冷漠到怨恨到相殺。影片是大衛·芬奇執導的影片中北美票房成績最好的一部,擊敗了之前最好的《返老還童》。

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了一個溫情卻又懸疑的故事:尼克(本·阿弗萊克飾)和艾米(羅莎曼德·派克飾)是別人眼中的完美恩愛夫妻,但生活卻不可阻擋地越來越平淡如水……在他們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艾米居然離奇失蹤!尼克通過媒體深情告白,瘋狂尋找消失的愛人。然而艾米的一本日記,似乎字字直指尼克才是真凶……

4、《迷霧》(2007)
本片改編自驚悚大師史蒂芬·金的同名作品,史蒂芬·金在美國的地位猶如武俠中的金庸一般同樣是登峰造極的暢銷作家。其作品也是電影改編的常客,至今為止已有近百部作品被搬上了銀幕。《迷霧》是史蒂芬·金1984年完成的作品,自問世以來就有不少導演打算過將其搬上銀幕。

《迷霧》真的是我看過的少有的幾部神片,表層劇情夠吸引人,底層隱喻夠發人深思。電影中最後真正讓人恐怖的不是迷霧也不是隱藏在迷霧之中的生物,深入骨髓的恐怖到頭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來自超市中被困的人群。在不堪重壓的折磨下人往往能變化出非常駭人的一面,本片還不僅僅停留在嚇唬人和講故事的層面,而是更深入的挖掘了人們內心的恐懼空間……

❸ 印度電影排行前10名,十部必看印度電影有哪些

《愛欲故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jd8b

導演:卓婭·阿赫塔爾/迪巴卡爾·班納吉/卡倫·喬哈爾/阿努拉格·卡施亞普,這部影片講述四個故事,看似毫無關聯,但都擁有女權的內核。四個故事中的女性形象都是新穎的,不同於傳統的印度電影給我們的印象。可惜的是,這些故事都是悲劇收場,讓人深思。

❹ 印度一年產多少部電影

中國電影產量450--600部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
電影產業是印度文化產業中較為發達的行業。據報道,印度年產電影上千部,是好萊塢的4倍;在全球擁有36億觀眾,也遠超好萊塢的26億。印度也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日進入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在首都新德里,每到周末,各大電影院總是爆滿。

印度的電影業很發達,因為印度人很愛看電影,印度是世界上電影產量最高的國家。請注意,是最高,不是最高之一。

❺ 印度男明星沙魯克。罕的所有影片

2011 《追蹤再現》 Don 2 - The Chase Continues (2011) ..... Don Ra.One (2011) .....G.One Koochie Koochie Hota Hain (1998) ..... Rocky (畫外音) 2011年,SRK與Kareena Kapoor合作,拍攝Anubhav Sinha導演的科幻電影《Ra.One》。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2010) ..... Rizwan Khan (Filmfare獲獎) 《找到新郎》Dulha Mil Gaya (2010) ..... Pawan Raj Gandhi (PRG) Shahrukh Bola Khoobsurat Hai Tu (2010) ..... Himself 2010年,SRK再次與導演Karan Johar合作,拍攝《我的名字叫可汗》,這也是他第六次與Kajor合作扮演銀幕情侶。影片於2008年12月在美國洛杉磯開始拍攝,並與2009年10月結束拍攝。這其間,他與妻子及導演Karan一起參加了洛杉磯舉辦的第66屆金球獎的頒獎典禮,並在典禮上被介紹為「寶萊塢之王」(King of Bollywood)。SRK與Freida Pinto一起介紹了電影《貧民百萬富翁》。《我的名字叫可汗》以真實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911以後人們對伊斯蘭教的認知,SRK扮演的Rizwan Khan是一個穆斯林,他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他穿越美國大陸尋找總統,為了要告訴他,「我的名字叫可汗(Khan),我不是恐怖分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SRK在去美國推廣此片時,在機場因為名字(Khan)被當作恐怖分子被機場扣押。該影片上映後,受到大眾好評不斷,並一躍成為了寶萊塢電影海外之冠。SRK以其精彩傳神的表演贏得第八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並追平的這個記錄的保持者Dilip Kumar,成為當之無愧寶萊塢之王。 2009 《好運理發師》 Billu Barber (2009) ..... Sahir Khan Lucky by Chance (2009) ..... Himself 2009年,SRK在《好運理發師》中扮演超級巨星,與Irrfan Khan扮演的童年的夥伴 Billu重聚。該片也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2008 《天生一對》 Rab Ne Bana Di Jodi (2008) .....Surinder Sahni/Raj (Filmfare提名) 《那圖幽靈的故事/鬼納特》Bhoothnath (2008) ..... Aditya Sharma Kismat Konnection (2008) ..... 解說 Krazzy 4 (2008) ..... Special appearance in song Break Free 2008年,SRK的浪漫喜劇《天生一對》獲得了票房的成功。 2007 《加油!印度》 Chak De India (2007) ..... Kabir Khan (Filmfare獲獎) 《再生緣/輪回/如果愛在寶萊塢》 Om Shanti Om (2007) ..... Om Prakash Makhija/Om Kapoor (OK) (Filmfare提名) Heyy Babyy (2007) ..... Special appearance in song Mast Kalandar 2007年,SRK的成功之路依然在延續。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加油!印度》,該片榮獲多項獎項,講述的是印度國家女子曲棍球隊的故事。該片取得當年票房第三的成績,並為SRK贏得第七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評論界的廣泛贊譽。同年,SRK出演了Farah Khan導演的《再生緣》,該片在本土和海外市場都獲得票房第一的好成績,更是在當年成為了印度歷史上的票房之最,也為SRK獲得了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2006 《奪面煞星寶萊塢》 Don - The Chase Begins Again (2006) ..... Don/Vijay (Filmfare提名) 《永不說再見》 Kabhi Alvida Na Kehna (2006) ..... Jai Varma/Michael (Filmfare提名) I See You (2006) ..... Special appearance in song Subah Subah Alag (2006) ..... Special appearance in song Sabse Alag 2006年,SRK與Karan Johar第四次合作,拍攝了道德倫理片《永不說再見》,該片在印度獲得了成功,在海外市場上更是取得了寶萊塢歷史上的空前成功。在這一年,他拍攝的第二部影片是《奪面煞星寶萊塢》(Don),這是1978版本的重拍,當年的版本由Amitabh Bachchan出演。這部影片也獲得了較好的票房。 2005 《鬼丈夫》 Paheli (2005) ..... Kishen/The Ghost 《三個女人的故事》 Silsiilay (2005) ..... Sutradhar 《甜蜜的事》 Kuchh Meetha Ho Jaye (2005) ..... Himself 《叢林怪物》 Kaal (2005) ..... Special appearance in song Kaal Dhamaal The Inner and Outer World of Shah Rukh Khan (2005) ..... Himself (Shah Rukh Khan 傳記片) 2005年,SRK的影片反響平平。 2004 《故土》 Swades (2004) ..... Mohan Bhargav (Filmfare獲獎) 《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 Main Hoon Na (2004) ..... Maj. Ram Prasad Sharma (Filmfare提名) 《愛無國界》 Veer-Zaara (2004) ..... Veer Pratap Singh (Filmfare提名) 《這些分離的時刻》 Yeh Lamhe Judaai Ke (2004) ..... Dushant 49th Manikchand Filmfare Awards 2003 (2004) ..... Himself (Co-Host) 2004年對SRK來說是特別好的一年,不僅體現在票房上的成功,評論界的評價也是贊譽聲一片。他出演Farah Khan導演的處女作《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贏得不錯的票房。之後,他在Yash Chopra導演的愛情傳奇《愛無國界》中扮演一位印度籍的軍官Veer,該片成為當年本土和海外市場的票房之最。這部電影講述的是Veer與一位巴基斯坦女子Zaara的愛情故事,Zaara由Preity Zinta扮演。SRK的表演為他贏得了多個獎項。之後,他又在Ashutosh Gowariker導演的《故土》中贏得了廣泛大眾的贊譽。這三部影片都獲得了當年的Filmfare Award提名, 其中《故土》為他贏得第六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 2003 《愛,沒有明天》 Kal Ho Naa Ho (2003) ..... Aman Mathur (Filmfare提名) 《來來去去》 Chalte Chalte (2003) ..... Raj Mathur Larger Than Life (2003) ..... Himself 48th Manikchand Filmfare Awards 2002 (2003) ..... Himself (Best Actor) 2003年,SRK出演的浪漫劇《來來去去》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同年,他還出演了年度催淚大劇《愛,沒有明天》,編劇為Karan Johar,導演為Nikhil Advani。SRK出演一位患有絕症的有情有義的人,這一形象得到廣泛的認可。該片不僅在印度本土獲得票房第一的好成績,也獲得了寶萊塢影片在海外市場第一的好成績。 2002 《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 (2002) ..... Devdas Mukherjee (Filmfare獲獎) 《我心屬於你,我的愛人》 Hum Tumhare Hain Sanam (2002) ..... Gopal 《力量》 Shakti: The Power (2002) ..... Jaisingh (Drifter) 《婚姻》 Saathiya (2002) ..... Yeshwant Rao (Cameo) 《初識寶萊塢》 Bollywood for Beginners (2002) ..... Himself Sabrina's Bollywood (2002) ..... Himself 2002年,SRK出演Sanjay Leela Bhansali導演的浪漫傳奇影片《寶萊塢生死戀》,贏得廣泛的贊譽聲。這是著名的Sharat Chandra Chattopadhyay同名小說第三次搬上電影銀幕,也成為當年最紅火的電影,該片為他贏得第五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同年,他還與Salman Khan及Madhuri Dixit聯手拍攝了家庭劇《我心屬於你,我的愛人》,也獲得了較好的票房。 2001 《阿育王》 Asoka (2001) ..... Asoka 《勇闖毒窟》 One 2 Ka 4 (2001) ..... Arun Verma 《有時快樂有時悲傷》 Kabhi Khushi Kabhie Gham... (2001) ..... Rahul Raichand (Filmfare提名) Bollywood Bound (2001) ..... Himself (uncredited) 2001年,SRK與Karan Johar導演再次合作,拍攝了反映家庭關系的《有時快樂有時悲傷》,該片取得年度票房第二的成績。同年,他拍攝了以歷史人物為原型的電影《阿育王》, SRK塑造的阿育王受到了廣泛大眾的喜愛。在中國,許多觀眾對SRK的認識也是從阿育王開始的。 2000 《情字路上》 Mohabbatein (2000) ..... Raj Aryan Malhotra (Filmfare提名) 《雙城風波》 Josh (2000) ..... Max 《嗨!拉姆》 Hey Ram (2000) ..... Amjad Ali Khan 《再次心屬印度》 Phir Bhi Dil Hai Hinstani (2000) ..... Ajay Bakshi 《歌手情緣》 Har Dil Jo Pyar Karega... (2000) ..... Rahul (Cameo) 《加亞加米尼》 Gaja Gamini (2000) ..... Himself (Special Appearance) International Indian Film Awards (2000) ..... Himself Bollywood im Alpenrausch (2000) ..... Himself 2000年,SRK繼續延續了他非凡的成功之路。他與老戲骨Amitabh Bachchan合作,拍攝了Aditya Chopra導演的《情字路上》,這部影片贏得了極大的票房成功。SRK扮演一位大學音樂教師,並第二次獲得Filmfare Critics Award最佳表演獎。他還出演了Mansoor Khan導演的《雙城風波》,片中他扮演一個基督徒小頭領,Aishwarya Rai扮演他的雙胞胎妹妹,這部影片同樣取得了票房成功。同年,他和Juhi Chawla合作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取名為Dreamz Unlimited。兩人一起出演了該公司的首部作品《再次心屬印度》。 1999 《國王》 Baadshah (1999) ..... Raj Heera/Baadshah (Filmfare提名) 1999年,SRK只拍攝了一部《國王》,該片反應平平。 1998 《怦然心動》 Kuch Kuch Hota Hai (1998) ..... Rahul Khanna (Filmfare獲獎) 《復製品》 Duplicate (1998) ..... Bablu Chaudhary/Manu Dada (Filmfare提名) 《迪爾·瑟/我心深處/發自內心》 Dil Se.. (1998) ..... Amarkanth Varma 《突然》 Achanak (1998) ..... Himself 1998年,SRK拍攝了Karan Johar導演的處女作《怦然心動》,該片贏得了當年的票房之最,並為他贏得了第四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同年,他在Mani Ratnam導演的《迪爾·瑟》中的表演贏得了評論界的廣泛好評,雖然這部影片在印度本土沒有達到好的票房,但在海外卻取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 1997 《緣來是你》 Dil To Pagal Hai (1997) ..... Rahul (Filmfare獲獎) 《Yes Boss》 (1997) ..... Rahul Joshi (Filmfare提名) 《化外之民》 Pardes (1997) ..... Arjun Saagar 《烈火恩仇》 Koyla (1997) ..... Shanker 《Gudgudee》 (1997) ..... Special Appearance 1997年,好的狀態又恢復了。Subhash Ghai導演的《化外之民》取得了年度票房之最。Aziz Mirza導演的喜劇《Yes Boss》也取得了成功。SRK與Yash Chopra導演的第二次合作的影片《緣來是你》取得了年度票房第二的成績,該片為他贏得了第三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他扮演的是一個愛上女演員的舞台導演。 1996 《英國紳士,印度淑女》 English Babu Desi Mem (1996) ..... Vikram/Hari/Gopal Mayur 《愛》 Chaahat (1996) ..... Roop Rathore 《世界的敵人》 Dushman Duniya Ka (1996) ..... Badru (Rickshaw driver) 《復仇之軍》 Army (1996) ..... Arjun (Cameo) 1996年是讓SRK失望的一年,他這一年的電影都沒有取得票房成功。 1995 《勇奪芳心》 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 (1995) ..... Raj Malhotra (Filmfare獲獎) 《卡然和阿俊》 Karan Arjun (1995) ..... Arjun Singh/Vijay 《三相神》 Trimurti (1995) ..... Romi Singh/Bholey 《親愛的,這是印度》 Oh Darling Yeh Hai India (1995) ..... Hero 《天曉得》 Ram Jaane (1995) ..... Ram Jaane 《瘋狂的世界》 Zamaana Deewana (1995) ..... Rahul Malhotra Gud (1995) ..... Gud Bahar 1995年,SRK的兩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第一部是Rakesh Roshan導演的《卡然和阿俊》,這是一部關於再生的電影,取得了年度票房第二的好成績。第二部是Aditya Chopra導演的處女作浪漫影片《勇奪芳心》,這部電影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成為當年當之無愧的票房榜首。到2007年,這部電影在孟買影劇院一直連續播映了12年,創造了超過120億盧布的票房收入,成為印度歷史上的票房之最。《勇奪芳心》贏得了十個Filmfare獎項,其中SRK扮演在旅途的過程中愛上了Kajor扮演的年輕女子的富家子,為他贏得了第二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在Indiatimes Movie(某印度網站)排名列 出的25個必看的寶萊塢電影中,該片列為標志電影之首。在Rediff(某印度網站)的年度回顧中,Raja Sen說到,「Khan用難以置信的表演,重新定義了90年代的戀人形象,有個性,無厘頭。他扮酷,頑皮,卻又十分的真誠。這樣的表演本身,就是最好的境界,輕松自然,毫無表演痕跡。」 1994 《地獄曼陀螺》 Anjaam (1994) ..... Vijay Agnihotri (Filmfare獲獎) 1994年,在《地獄曼陀螺》 中,SRK再次扮演有精神分裂強迫症的戀人,女主演是Madhuri Dixit。雖然影片沒有取得票房成功,但仍然給他帶來了Filmfare最佳反派獎。 1993 《緣來緣去》 Kabhi Haan Kabhi Naa (1993) ..... Sunil (Filmfare Critics獲獎) 《愛情騙局》 Baazigar (1993) ..... Ajay Sharma/Vicky Malhotra (Filmfare獲獎) 《愛的恐懼》 Darr (1993) ..... Rahul Mehra (Filmfare提名) 《國王叔叔》 King Uncle (1993) ..... Anil Bansal 《瑪雅》Maya Memsaab (1993) ..... Lalit Kumar 《Pehla Nasha》 (1993) ..... Himself 1993年,SRK在《瑪雅》中非常「大膽」的情慾戲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在《愛情騙局》及《愛的恐懼》中,他扮演了反派角色,分別為有強迫症的殺手及戀人,獲得好評,並取得了票房成功。在《大英網路全書》是這樣描述的:「在這些影片中,他打破了傳統的英雄形象,樹立了他個人特色的英雄形象。」 SRK在《愛的恐懼》中的表演,得到了著名電影製作人Yash Chopra的青睞,也為他贏得了與當時寶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Yash Raj Films的首次合作。而在《愛情騙局》中,他扮演一個殺害女友的頗有爭議的復仇者,這邊電影中不同於以往寶萊塢的電影規則,震驚了印度觀眾,他的出色表演為他贏得了首個Filmfare最佳男主角獎。同年,SRK在Kundan Shah導演的電影《緣來緣去》中扮演年輕的音樂家,為他贏得了Filmfare Critics Award最佳表演獎。他提到該片是他當時出演的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 1992 《瘋狂》Deewana (1992) ..... Raja Sahay (Filmfare獲獎) 《心有靈犀》 Dil Aashna Hai (1992) ..... Karan 《變身紳士》 Raju Ban Gaya Gentleman (1992) ..... Raju (Raj Mathur) 《奇跡》 Chamatkar (1992) ..... Sunder Srivastava 1992年,SRK在他的銀幕處女作《瘋狂》中初露鋒芒,這部影片獲得了票房成功,並為他贏得了Filmfare新人獎,同時開啟了他寶萊塢演員生涯。 1992年之前(電視作品) Dil Dariya (1988) Fauji (1988) ..... Abhimanyu Rai Doosra Keval (1989) Circus (1989) In Which Annie Gives It Those Ones (1989) ..... Idiot (1992) ..... Pawan Raghujan Kareena Kareena (2004) ... Special appearance

❻ 首度引進的印度科幻神片《寶萊塢機器人2.0:重生歸來》,為何能完爆《上海堡壘》

耗時6年、重金塑造的《上海堡壘》,開創了一個紀錄:一個最為慢自電影院走到網路平台播映的紀錄。21天。這部譽為融資了3.5億的"科幻大片",讓人出戲的演技,滿屏塑料感的畫面,遭受了票房口碑"雙重滑鐵盧";於科幻題材遭看輕的當口,是時候為《上海堡壘》之上一課了——《寶萊塢機器人2.0:復活回來》。

影片公映之後,於印度本土、而且本土之外的很多市場均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不久便開創一系列的票房紀錄:"2018年印度票房冠軍"、"美國目前票房最低的南印度電影"、"印度影片全球首周末票房第1"、"印度本土觀影人次超1億"……尤為以此56.5億盧比的票房成績淪為了印度影史第二名。獎項方面,《寶萊塢機器人2.0》亦是一點亦沒有落下:2018年度Ananda Vikatan電影獎,它囊括了最為熱門口碑、最佳攝影、最佳化妝、最佳視覺特效四項大獎,第66屆美國音效金卷軸獎最佳外語片音效剪接選,第13屆亞洲電影節除此之外取得了"最佳音效"、"最佳視效"的雙選。


❼ 印度歌舞電影哪些最經典,推薦下

《熱辣媚娘》系列 《狂蜂浪蝶》系列 《異域天使》系列 《旋轉街頭》系列 《歌舞輕狂》系列 《歌舞飄搖》系列 《野性呼喚》系列 《紅唇艷舞》系列 從1913年第一部印度故事片誕生至今,歷經80餘年的發展,印度電影業已形成了一個年營業額約12億美元,擁有近200萬工作人員。年產1200部影片的龐大行業。其中,電影製作中心"寶來塢"以年產900部影片的驕人數量成為當之無愧的電影巨人。這個數字約相當於我國電影年產量的8倍,是好萊塢的3倍。印度電影長期以來在發展中國家盛 行不衰,從新德里到南非的德班,人們無不為之深深著迷。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在看好萊塢電影,那麼,另一半人則是在"寶萊塢"電影(印度電影)的歌舞聲中熏陶長大的。印度電影一度在中國流行一時,"流浪者之歌"傳遍全國。隨後的近二十年時間里,由於種種原因,印度電影在中國漸漸銷聲匿跡。進入2000年後,不甘心僅限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寶萊塢,打破印度電影傳統局限,更新製作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印度電影。也就是我們所說"新概念印度電影"。新概念印度電影在製作手法上吸取了很多好來塢的製作模式,這些電影既延承了以前的一些特點:出色的歌舞、細膩的表演、曲折的劇情等,又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時尚的氣息、緊湊的節奏、輕松幽默的表演。再加上男演員俊朗,女演員漂亮,整個電影都非常養眼!簡單來說,如果拋開特色鮮明的歌舞不看,那你或許分不清這是一部好萊塢大片還是印度電影,鮮明的民族特 色與好萊塢風格的完美結合,是新概念印度電影的一個顯著的特點與趨勢。"寶萊塢"對先前一些影片 歌、舞、戲脫節的弊病做了較大改進,加強了舞蹈、劇情和人物感情之間的緊密結合。一些情節更為復雜、製作更加精緻的新概念印度電影開始在歐美電影市場上掀起風暴。例如,在去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來自"寶萊塢"的大片《印度往事》(又名〈榮耀之役〉)被提名為最佳外語片獎;去年8月份在瑞士舉行的洛迦諾電影節上,由印度女導演魯帕麗-梅塔拍攝的《伊耶夫婦》被提名為"最佳亞洲影片",並在10月份的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上一舉贏得"最佳故事片"大獎;而由另一位印度導演邁瑞-奈爾執導、投資僅150萬美元的寶萊塢影片《季風婚宴》則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並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孟買之夢》。今年1月份,由前迪斯尼電影公司的創意總監威拉德.凱羅為寶萊塢的"超級電影公司"執導的歌舞喜劇片《金盞花》(Marigold)則開創了好萊塢與寶萊塢全面合作的先河。對此,有西方媒體說:"寶萊塢擁有全世界一半的忠實觀眾。如今,西方的影迷也發現了寶萊塢,並逐漸成為寶萊塢的另一半觀眾。" 美國八大電影公司正在關注新概念印度電影。哥倫比亞三星影業集團已經發行了兩部寶萊塢影片:《印度往事》和《"克什米爾"使命》,並且還把十幾部寶來塢的影片放在了發行名單上;20世紀福克斯公司則與寶萊塢深受歡迎的製片人拉姆-戈帕爾-弗厄瑪簽下了合約,由他們全權負責拉姆的三部新作在全球的發行。

❽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4 彩色片 162分鍾

英國高德溫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戴維·里恩(根據E·M·福斯特同名小說和桑撒·拉馬·羅舞台劇改編) 攝影:歐內斯特·戴 主要演員:朱迪·戴維斯(飾艾德拉·奎斯特) 維克多·巴納吉(飾阿齊茲·艾哈默德)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飾摩爾太太) 詹姆斯·福克斯(飾菲爾丁) 艾歷克·吉尼斯(飾戈德波爾) 尼格爾·哈維斯(飾隆尼)

本片獲1985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女配角、最佳作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外國片金球獎

【劇情簡介】


19世紀20年代,英國女子艾德拉·奎斯特小姐與未婚夫隆尼的母親摩爾太太從倫敦去印度探望隆尼。那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隆尼在印度的錢德拉布爾城任法官。

兩位女士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錢德拉布爾。一路上,無邊的田野,絢麗多彩的異國風光吸引著她們。年過七旬但思想開明的摩爾太太對印度抱友好態度,渴望對它有真正的了解。艾德拉也希望認識「真正的印度」,但帶著西方人的獵奇心理,畢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英國。

但是自從抵達印度之後,幾乎所有的當地英國人都勸她們不要與印度人交往,說「東西方不同,這是文化問題」。隆尼到印度後也變得趾高氣揚官氣十足。事實上所有在印度的英國官員都如此。他們根本不把印度人放在眼裡,只生活在英國人俱樂部這個狹小的圈子之中,一切仍按照大英帝國習慣旁基行事。摩爾太太對於自己同胞的種族偏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由於權力和優越感的緣故。

月夜,摩爾太太從英國人俱樂部溜出來獨自散步,不知不覺走進了伊斯蘭教清真寺。月色下,建築物的大圓頂、拱門,花園里的菩提樹、落葉,恆河裡的粼粼流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又神聖的圖畫。她遇到印度醫生阿齊茲·艾哈默德。阿齊茲是個中年鰥夫,熱情誠懇,與摩爾太太稍一接觸,他就感到她與當地那些飛揚跋扈的官太太完全不同。阿齊茲對她說,恆河裡鱷魚成群,有時還會漂浮著死人。摩爾首啟橋太太對美與丑竟會如此奇妙地混為一體感到不可思議。

錢德拉布爾的公立學校校長菲爾丁是個開明的英國人,他一貫主張英國人應該和印度人溝通。得知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想了解印度,便請她們和阿齊茲及一位婆羅門教學者戈德波爾到他家見面。阿齊茲被這些英國人的真誠所感動,熱情地提出帶他們游覽著名的馬拉巴石洞。隆尼對母親和未婚妻與印度人交往大為不滿,他的種族偏見令摩爾太太很失望,也刺傷了艾德拉。艾德拉鑒於自己與隆尼的分歧愈來愈大,於是提出與他解除婚約。隆尼對此感到愕然。

一天,艾德拉騎自行車出遊,無意中到了一個古老寺廟的廢墟。只見雜草叢中有各種形狀的歡喜佛像,樹上野性的群猴向她襲來,艾德拉嚇得趕快離開。夜晚,她想起佛像,心猿意馬,她又主動與隆尼言歸於好。

阿齊茲游石洞的大膽建議使者猛他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為此他急得病了一場。幸好朋友們幫他准備好桌椅、餐具、食物、運輸工具,他的建議才能變成現實。

出遊的那一天,阿齊茲和眾好友天不亮就攜帶大包小包到火車站等候,生怕錯過了開車時間。兩位從來沒有那麼早起床的英國女賓准時到來。隆尼讓勤務兵安東護送摩爾太太和艾德拉出遊,但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了。菲爾丁和戈德波爾本來答應參加此行,可是由於戈德波爾晨禱時間過長而錯過了火車。其實,戈德波爾並不贊成這次旅行,但他沒有明說。阿齊茲十分失望。

火車抵達石山腳下,阿齊茲早已為客人准備了一隻大象,讓它馱她們上山,一路上還有樂隊奏樂。附近的村民跟在大象後面看熱鬧。一行人浩浩盪盪向馬拉巴石洞前進。

其實,馬拉巴石洞只是一個個空空的石洞,裡面既沒有佛像,又沒有浮雕,也沒有宗教色彩,它們惟一的價值只在於是陳年古跡。然而石洞產生的壓力卻不是人人都能夠承受——尤其是處於某種脆弱狀態的人。

旅客和看熱鬧的人紛紛進入陰陰森森的石洞。洞里回聲很大,甚至大家屏息的時候都能聽見雷鳴似的聲音。阿齊茲惡作劇地大叫一聲「摩爾太太」,把摩爾太太嚇得頭暈目眩。她趕快出洞休息。當人們接著去看第二個石洞的時候,摩爾太太沒有跟隨前往,並且建議不要那麼多人同時進洞。

阿齊茲和導游領著艾德拉三人前往,阿齊茲拉著艾德拉往上走。艾德拉忽然問阿齊茲愛不愛他的妻子。阿齊茲說,婚前兩人根本沒見過面,不過既然是男人和女人,又很年輕,因此感情很好。艾德拉又問他妻子以外有沒有別的女人。阿齊茲很尷尬,借故躲到一邊抽煙使自己冷靜下來。艾德拉等了一會兒,便自行進洞。待阿齊茲抽完一支煙,已不見艾德拉。他急得到各洞口叫她的名字。這時,艾德拉在漆黑的洞內看見阿齊茲的身影,聽到自己名字的回聲,突然沖動起來……

隨後,只見艾德拉狂奔下山,她全身傷痕,歇斯底里地又哭又發抖,說阿齊茲想對她非禮。

事情急轉直下。阿齊茲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便以企圖 *** 白人的罪名被警察逮捕了。菲爾丁和摩爾太太都不相信阿齊茲會做出這種事。熟悉阿齊茲的本地居民也認為老實的醫生肯定是冤枉。這一事件幾乎使印度人和英國人之間發生正面沖突。

菲爾丁四齣奔走,為阿齊茲洗刷罪名,但徒勞無功。戈德波爾採取超然態度,因為他認為不管怎樣努力,結果都是一樣。摩爾太太受到很大打擊,心力交瘁,她早已訂購回程船票,便傷心地離開錢德拉布爾。戈德波爾在火車站默默地雙手合十為她祝福。然而還沒有抵達倫敦,她就在船上去世。人們為她舉行了海葬。

殖民當局認為,有色人種向來覬覦白人女子,阿齊茲更有犯罪動機,因為在他家的床下找到幾本有女人半 *** 片的雜志,他又給一個在加爾各答開妓院的朋友寫過信,說想去見識一下脫衣舞。而他在馬拉巴石洞口撿到的艾德拉的望遠鏡被說成是他的凶器,安東被艾德拉支使走也說成是阿齊茲的預謀。

阿齊茲的朋友為他從加爾各答請來一個主張自由運動的名律師。不過律師並沒有發揮作用,因為事情又峰迴路轉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艾德拉出庭的路上,汽車被憤怒的群眾包圍,還有人穿著猴子戲裝把臉貼在車窗上扮怪相。艾德拉失魂落魄地走上法庭。法庭外,群眾抗議隆尼把證人摩爾太太送走,高呼「摩爾太太」;窗外傳來隱隱的雷聲;室內又悶又熱。艾德拉彷彿又置身於石洞里。當檢察官問她話的時候,她說,與阿齊茲單獨進洞不是阿齊茲提議,而是摩爾太太提議的,事實上阿齊茲並沒有進洞。隨後,她撤銷了控告。阿齊茲無罪釋放。群眾把阿齊茲像英雄一樣舉起,並為他的勝利舉行慶祝。

艾德拉遭到白人和印度人雙方的鄙視,只有菲爾丁收留她並為她送行。

船上有位好心的乘客給菲爾丁拍來電報,告知摩爾太太的死訊。菲爾丁不忍在阿齊茲興高采烈時告知他噩耗,因此只說了另外一件事:要求他放棄向艾德拉的索賠。菲爾丁認為,整個事件其實是種族主義者煽風點火引起,艾德拉被人利用了,不過她知錯能改還是好的。阿齊茲聽了大怒,說英國人到底還是站在英國人一邊。

阿齊茲放棄了索賠,遷到遠離英國人統治的邊遠山區行醫。若干年後,菲爾丁帶著他的新婚妻子——摩爾太太的女兒去印度山區探望阿齊茲。阿齊茲十分感動。馬拉巴事件的陰影開始漸漸淡化。

一天,在倫敦孑然一身的艾德拉接到阿齊茲來信,信中表示馬拉巴事件的陰影在他心中已逐漸淡化,他告訴艾德拉他已遷到山區工作,那裡正在飄雪。艾德拉百感交集,抬頭望窗外,雨水正打在玻璃窗和磚房頂,雷聲隱隱可聞。

印度之行的噩夢終於結束了。

【鑒賞】

英國導演戴維·里恩以《相見恨晚》(1945),《孤星血淚》(1946),《霧都孤兒》 (1948),《桂河橋》 (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2),《日瓦戈醫生》(1965)等經典影片震撼影壇。他在《瑞安的女兒》(1970)之後,沉默了14年,到1984年才重出江湖,執導了這部收山之作。《印度之行》是他最後一部作品,1991年4月一代電影大師離開了人世。盡管《印度之行》不如上述名片經典性強,但也膾炙人口,獲得該年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獎11項提名,與當年的 《莫扎特》提名數目相當。

戴維·里恩之所以挑選《印度之行》 為他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戲自有其道理。英國作家E·M·福斯特的小說《印度之行》發表於1924年,1960年被改編成舞台劇。不少電影家都想把它搬上銀幕。印度電影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60年代就想拍攝這部影片,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如願。1970年,福斯特同意英國製片人約翰·布拉德博恩把《印度之行》搬上銀幕。不料尚未簽約,福斯特便去世。又過了十幾年,布拉德博恩才買下版權並籌夠資金。有些公司非要在影片出現石洞里的 *** 鏡頭才肯投資,有些公司又不同意讓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這位年屆77歲的老演員出演摩爾太太。總之,待一切就緒已是80年代。布拉德博恩請戴維·里恩出山。1983年底開拍,1984年底告成。

福斯特的小說充滿人文主義精神。他的小說被搬上銀幕者還有《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霍華德庄園》。在《印度之行》中,英國殖民者滿懷種族偏見,傲慢無禮,印度人善良真誠,但又很幼稚。二者之間充滿矛盾,這鴻溝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消除。戴維·里恩把小說搬上銀幕,80%忠於原著,不過他更大大加強了原著中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鞭撻。

自從《印度之行》一書出版以來,無論評論家或讀者都在猜測馬拉巴石洞里發生了什麼事,到底阿齊茲有沒有 *** 艾德拉。馬拉巴山洞一節是全書的 *** ,然而書中寫得很隱晦,並沒有明明白白寫出發生了什麼事,使這問題長期是個謎。戴維·里恩對原著的最大改動,也是比原著更直接抨擊英國殖民統治的,是明確告訴觀眾:石洞事件是冤案,是殖民者種族偏見的結果。影片交代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1) 在此之前艾德拉看見歡喜佛和群猴時曾有過性沖動;(2)是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而不是像法庭上安東所作證的阿齊茲把他支使走;(3)是摩爾太太建議阿齊茲和艾德拉不要和許多人一起進洞,而不是像法庭上所說,阿齊茲有預謀地甩開眾人;(4)是艾德拉主動問阿齊茲感情生活問題;(5)艾德拉奔下山後,阿齊茲並不知道她已下山,還在一個個石洞口叫她;(6)法庭上說阿齊茲用望遠鏡擊倒艾德拉企圖施暴,實際上阿齊茲是在艾德拉狂奔下山後才在洞口撿到望遠鏡。最關鍵的鏡頭是,艾德拉獨自進洞後,在黑暗中看見阿齊茲在洞口的身影,他往裡喊:「奎斯特小姐!」艾德拉沒有回應,但從她臉上的表情可以感到她正處於精神紛亂的狀態,與在此之前她看見歡喜佛時的心理狀態一脈相承。緊接著一個鏡頭是:一股水在池邊沖出一個決口(其實是一頭大象在池裡嬉水)。這個隱喻表明了艾德拉這時生理上的變化。觀眾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艾德拉自己的性幻想引起(當然,少不了她周圍持種族偏見的人煽風點火)。這便為後來艾德拉在法庭上突然撤銷控告找到合理解釋。

《印度之行》和戴維·里恩的許多影片一樣,都是描寫遠離故國到異鄉的人通過一次旅行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認識受到考驗。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抱著了解東方的目的前去印度,結果一個心力交瘁而死,一個聲名狼藉返回英國。對摩爾太太來說,這是一次失望之旅。她剛抵達錢德拉布爾火車站,看見兒子隆尼,然而隆尼不是專門來接她的,他主要是來接他的上級長官。隆尼對當地人的趾高氣揚和對上級的諂媚奉承令她很不舒服。英國人俱樂部里完全保留大英帝國的一套習俗,每次活動開始都要全體起立唱《天佑吾王》,令她感到無奈。當她與她的同胞談起接觸不到當地人時,他們竟回答說:「這是你的幸運!」游園會上她要求印度貴婦說幾句印度語給她聽,可是她聽到的只是「海德公園」,「滑鐵盧」等外來語。幸好菲爾丁把她和艾德拉請到家裡,介紹她們認識當地兩位知識分子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但隆尼又對此勃然大怒。艾德拉提出與隆尼解除婚約後不久又恢復婚約,令她感到迷惘。好不容易有機會去游馬拉巴石洞,又發生意外事件,加深了印度人與英國人之間的矛盾,對於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這一連串不快確實是難以承受的。善良的摩爾太太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對於艾德拉,這是一次不幸之旅。她自身的脆弱經受不起東方文化的沖擊。她到印度本想了解東方,卻不料近距離認識了自己的未婚夫。這次旅行正好與她的心路歷程並軌。她感到與隆尼的距離而提出解除婚約,又因東方文化的沖擊,而收回提議。但實際上她並不愛隆尼,因此在馬拉巴山洞上眺望錢德拉布爾時,她聯想到身邊這個印度男人不知道愛不愛他的妻子,於是提出了那個曖昧的問題。她並不是故意挑逗,但一連兩個曖昧的問題,造成了尷尬的氣氛,阿齊茲避開到一旁,好讓自己冷靜一下。艾德拉本人卻被自己的聯想搞得心慌意亂,一發不可收拾。她從山上狂奔下來之後,只見她臉上身上都是擦傷的痕跡,她已處於半昏迷狀態。觀眾並沒有聽見她控告阿齊茲,但她被一群英國官太太包圍著,從她們嘴裡傳出來的話,可靠性如何大有疑問。隆尼在這問題上成了主導人物。

《印度之行》的情節圍繞著六個人物的關系展開。除了上述二人,還有兩個英國人。隆尼是英國殖民者的典型,菲爾丁代表有正義感的英國人,反對殖民統治,主張與印度友好。而影片里的兩個印度人,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代表印度人中的東方哲學思想和民主思想。婆羅門教老學者戈德波爾認為人生有輪回,善惡有因果,一切都命中註定,抗拒是沒有用的。他預感馬拉巴之行凶多吉少,但不露聲色,僅僅獨善其身,設法拖長晨禱時間避免參加;他明知阿齊茲是冤枉,但不願抗爭,因為他認為結果反正都是一樣。也許正是這種忍的哲學使印度長期處於殖民統治之下。

阿齊茲是個西醫,受過西方影響,具有民主意識。他對英國殖民者沒有什麼好感。他曾說,一個英國男人在印度呆上兩年就會變得作威作福,而英國女人只需六個月就夠了。片中有一場戲充分證明這一點:一個夜晚,英軍少校請阿齊茲去出診。路遠,阿齊茲雇了一輛馬車趕到少校家,僕人卻告知少校不在家。少校太太和她的女友有說有笑從屋裡出來,正眼都不瞧阿齊茲一下,徑直上了他雇的馬車揚長而去,把阿齊茲一人留在黑暗中,因為主人既然出門,僕人便把大門口的燈熄滅了。可以想像,在經歷了這么一次屈辱之後,阿齊茲自然把對他平等相待的摩爾太太驚為神人。而菲爾丁邀請他到家裡更使他受寵若驚——這是他第一次進入白人的家。因此,當菲爾丁的領帶扣突然斷裂,他毫不猶豫解下自己的領帶扣給菲爾丁用(致使隆尼又增加了一份種族偏見,他看見阿齊茲的衣領因此外翻時,鄙夷地對艾德拉說:「瞧,這就是印度人。穿得倒挺整齊,就是不懂得用領帶扣!」)阿齊茲在與菲爾丁幾次接觸之後便視他為知己,無保留地把珍藏的亡妻照片給他看,關心他的婚姻問題,甚至向他袒露自己喜歡大胸脯女人。阿齊茲太天真了,白人給他一分友誼,他就報以十分。他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條件,便貿然提出要請兩位女賓游馬拉巴石洞。成行時,他興奮得像個孩子。火車正在行進中,他竟攀身出車外,只用單手抓住車廂門,全身作「大」字形喊道:「我是道格拉斯·范朋克!」與兩位英國女士一起坐在象背上,他更飄飄然,說自己覺得像個皇帝。他的熱情不斷上升,然後一下子跌落到冰點。被捕後他冷靜下來,對所有英國人都感到失望。菲爾丁回國後給他寫過兩次信,他沒有回。直到看見他惟一尊敬的摩爾太太的女兒成了菲爾丁的妻子,他的情意結才被打開。

戴維·里恩素以偏愛異國情調著稱。《印度之行》是在印度、尼泊爾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克什米爾地區拍攝的。和他過去的名作一樣,這部影片的景色美得無與倫比。無論是遠山,近水,荒蕪的野外,綠油油的大地,岩石突起的山峰,月光下面的寺廟,暴風雨的夜晚,冰雪覆蓋的村落,都不是為獵奇而拍,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幾乎就是一個角色,一個他描繪的混亂不可知的外部世界與人物內心世界的象徵。他的影片幾乎每一部都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享受,難怪它們全都叫好又叫座。

《印度之行》全長近三小時,但觀眾絕不感到是一部這樣長的影片。全片一氣呵成,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這種功力與戴維·里恩的剪接師出身有關。早年他做剪接的時候,曾因剪得太過分而被製片人解僱。但這並沒有使他放棄苛刻的剪接習慣。經過他手保留下來的東西,一定非美得驚人便新得獨特。他曾說:「我可以毫不手軟地剪掉一個鏡頭,哪怕是一個很好的鏡頭,只要它影響了影片的流暢。」十多年剪接工作經驗,使他在執導時腦子里就開始進行剪輯。因此,他的耗片率很低,而拍出的影片既嚴謹又流暢。戴維·里恩的影片,含意主要不是通過對白,而是通過形象來表達。《印度之行》一片由他親自剪輯,自然是一部大師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