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威海電影院票房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威海電影院票房

發布時間: 2023-07-26 07:36:28

A.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多少元

1月1日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順利實施,「放管服」改革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電影市場規范年」活動深入開展,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電影走出去」呈現出新的亮點和特徵,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金磚國家電影節等活動順利舉辦,為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積累了重要經驗。

B. 2017年國產票房排行榜

2017年隨著中國的超長黃金周結束,今年這一年也開始接近尾聲了,咱們一起來回顧一下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如何?回顧的同時也可以反思這部影片留給世人的反省有多少?而中國的票房,中國的電影還應該有哪些改變呢?

TOP1:《戰狼2》

歷史票房紀錄:56.71億

上映16天票房就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國產電影票房之最的《戰狼2》,從2016年6月19日到2017年4月16日,《戰狼2》共拍攝了10個月的時間,剪輯完成了4077個鏡頭。期間去了非洲、冰島、極地,經歷了零下40℃到零上40℃的溫差,可以說每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驚險刺激的爆破場面背後,都是令人揪心的涉險拍攝經歷。

吳京在采訪的時候說過,作為導演,《戰狼2》我最想拍的、最滿意的不是坦克怎麼翻了,不是開了什麼炮,也不是水下一鏡到底拍成功了,而是最後一個鏡頭——右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左側鏗鏘有力地打出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上映16天票房就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國產電影票

TOP2:《功夫瑜伽》

歷史票房紀錄:17.48億

影片中除了招牌式的成龍式影片風格外,導演還充分發揮了自己多年前武替和武指的專長,上演了幾出節奏很快的群斗及一場迪拜追車戲。

經典的成龍式喜劇和印度異域元素相結合,基本上十幾分鍾一個笑點還是可以滿足的。影片主題宣傳思想積極向上,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非常適合全家觀看了。

演員選擇也很到位,張藝興的大眾熒屏形象出演小光這個助教角色十分合適。李治廷的動作戲也是可圈可點。

TOP3:《西遊伏妖篇》

歷史票房紀錄:16.52億

《西遊伏妖》的定位就是它是一部電影工業體系下合格的喜劇電影,沒有太多驚喜但也不顯得乏味,沒有看到其他人說的高深立意,也沒有豆瓣5.6這么像惡意刷低的評分。星爺是個有懷舊情緒的人,這大家都知道。對他來說,喜劇簡單的就像是「肥婆掉進水溝」。他喜歡用闖將令、小刀會序銷兆宏曲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也是只豬」「騙你我是豬」這種梗,換做星爺來說沒准別有一番效果。

TOP4:《羞羞的鐵拳》

歷史票房紀錄:14.1億

從最開始《夏洛特煩惱》的人生重來一次機制,到《驢得水》里的「講個笑話你可別哭」,到這次《羞羞的鐵拳》里的男女身體身體互換,開心麻花一直都秉承著很好的態度。它不是想做什麼高科技大片,也不會刻意的去煽情,它只想認認真真的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然後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讓觀眾走出電影院的時候覺得錢花的很值。而這部影片目前還在熱播中,到時候看看能否沖刺2017國產票房的前三名吧!

TOP5:《乘風破浪》

歷史票房紀錄:10.56億

這部充斥著很多「韓式幽默」的輕喜劇,帶有很多討巧的文字笑點。我把笑點分為「物理笑點」和「化學笑點」,前者刻意直接,腦反射弧較短;後者則需上下文聯系超生,反應時間較長。韓寒就運用了文字技巧以「物理笑點」帶動催化「化學笑點」,這種有笑有淚像指紋標簽一樣的高級幽默,最是求之不得的體驗。

TOP6:《大鬧天竺》

歷史票房紀錄:7.56億

《大鬧天竺》是一部光線按照《泰_》依葫蘆畫瓢製作的投機電影。《天竺》這部影片的優點:1.足夠熱鬧,適合全家歡。2.視覺效果不錯,看起來爽。3.趙英俊的主題曲。

TOP7:《悟空傳》

歷史票房紀錄:6.96億

今何在說,這是今年最好的西遊電影,擁有出色的戰斗與特效。

在《悟空傳》的十五年版序中,今何在寫了一段話。

當年拍的那些照片現在都沉埋在箱底了,就像那時我偷錄下寢室熄燈後大家激昂笑罵,指點江山的夜談磁帶,現在若還能聽,寄給同宿舍的兄弟們一份,想必會令人感慨萬千。就像十幾年後聽到《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主題曲:「若是遇到從前的我,請帶他回來。」

TOP8:《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歷史票房紀錄:5.34億

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畫面很美,每一個畫面的身份和服裝還有場景都讓人有代入感。第二次看的虧冊時候覺得電影整體故事真的講的很不錯,劉亦菲的感情處理的很到位。素錦同白淺說素素的事情,白淺在素錦面前故作鎮定,在大婚演習時卻爆發。素錦到青丘找阿離,白淺作為上神大氣的回應。救墨淵的時候,白淺進入鬼族的那份決絕。

TOP9:《殺破狼-貪狼》

歷史票房紀錄:5.22億

即使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很少有主打視覺奇觀的商業動作片可以兼具出色的動作場面和極其嚴肅的主題表達,《殺破狼猜凳》系列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每一部都在一個非常簡單通俗的故事中傳達了宿命的主題,不斷地拓寬著動作類型片的深度和廣度。

TOP10:《熊出沒-奇幻空間》

歷史票房紀錄:5.21億

本來就是陪孩子看的,結果質量之高徹底超出了我的預料,不只是對熊出沒系列的預料,甚至是對國產動畫的預料。就想像力、角色塑造、畫面、對白方面來說,毫不誇張的已經站在國產動畫的巔峰了。所有角色都很出彩,小蘿莉納雅的戲份更多一點會更好。背景和人設已經完全突破了熊出沒系列的框架,甚至如果主創不考慮賺熊孩子錢的話,完全可以把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這幾個人物拿掉也不影響情節。

C. 2017年國產片票房所佔的比例是多少

據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2017年共有15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其中有3部超過20億元。票房過億元的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戰狼2》以56.8億元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冠軍,《速度與激情8》(26.7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分獲年度票房亞軍與季軍。在2017年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國產片和引進片各佔5部。

希望更多國產電影可以產出!

D. 2017年國內票房榜


隨著2017年中國超長黃金周的結束,今年也接近尾聲。我們來回顧一下2017年國產電影的票房。回過頭來,也可以反思這部電影給世界留下了多少反思。中國的票房和中國的電影應該有哪些改變?


TOP1:《戰狼2》



歷史票房紀錄:56.71億


上映16天票房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國產電影票房最高,《戰狼2》。2016年6月19日至2017年4月16日,《戰狼2》拍攝了10個月,剪輯了4077個鏡頭。我在非洲、冰島和極地考察期間,經歷了零下40到零下40的溫差。可以說我每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驚心動魄的爆破場面背後,都是令人擔憂的奇遇。


吳京在采訪中說,作為一個導演,我最想拍的關於《戰狼2》的,不是坦克怎麼翻的,開了什麼槍,或者一個水下的鏡子有沒有拍成功,而是最後一個鏡頭,——。右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左邊是我強行打出的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公民: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時,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的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上映16天,票房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國產電影票。


TOP2:《功夫瑜伽》



歷史票房紀錄:17.48億


除了招牌式的成龍風格,導演還充分發揮了自己多年前吳蒂和吳志的特長,上演了幾場快節奏的群毆和一場迪拜追車戲。


經典的成龍喜劇和印度異域元素的結合,基本上十分鍾困雀培一個笑點還是可以滿足的。影片主題積極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非常適合全家觀看。


演員的選擇也很到位,由萊的公眾銀幕形象來扮演小光的助教角色非常合適。李治廷的動作戲也很出色。


TOP3:《西遊伏妖篇》



歷史票房紀錄:16.52億


055-79000的定歲友位是,在電影工業體制下,是一部合格的喜劇片。驚喜不多但也不顯得無聊。它看不到別人說的深刻思想,也沒有豆瓣5.6那樣的低評價。星爺是個戀舊的人,大家都知道。對他來說,喜劇就像「一個胖女人掉進溝里」一樣簡單。他喜歡用《入侵指揮官》和《刀會》的序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也是豬」「我是豬,騙你的。」也許換成興業就不會有一定效果了。


TOP4:《羞羞的鐵拳》



歷史票房紀錄:14.1億


從《西遊伏妖》的生命改變機制開始,到《夏洛特煩惱》的「講個笑話不要哭」,再到這次《驢得水》的男女身體互換,麻花FunAge一直秉承著良好的心態。它不想拍高科技大片,也不會刻意炒作。它只是想認真地講一個簡單的故事,然後逗觀眾笑,讓他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覺得錢花得值。這部電影還在播出。看看2017年能不能沖刺國內票房前三!


TOP5:《乘風破浪》



歷史票房紀錄:10.56億


這部輕喜劇充滿了「韓式幽默」,有很多詼諧的段子。我把笑點分為「物理笑點」和「化學笑點」。前者故意直接,大腦反射汪唯弧短;後者需要語境聯系,反應時間長。韓寒用寫作技巧,以「物理妙語」帶動催化性的「化學妙語」。這種像指紋標簽一樣有笑有淚的高級幽默,才是最令人嚮往的體驗。


TOP6:《大鬧天竺》



歷史票房紀錄:7.56億


055-79000是根據《羞羞的鐵拳》拍的投機片。755-79000這個片子的優點:1。對全家人來說夠熱鬧了。2.視覺效果不錯,看起來很酷。3.趙英俊的主題曲。


TOP7:《悟空傳》



歷史票房紀錄:6.96億


反正這是今年最好看的西遊電影,打鬥和特效都很棒。


在《大鬧天竺》的15年版序言中,金河寫了一段話。


那些當年拍的照片,現在都埋在箱底,就像我偷偷錄下宿舍熄燈後大家尖叫批判的夜話磁帶一樣。如果現在還能聽下去,一定會讓人深有感觸。就像十幾年後聽到《泰_》的主題曲:「如果你遇到以前的我,請把他帶回來。」


TOP8:《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歷史票房紀錄:5.34億


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畫面很美,每個畫面的身份、服飾、場景都讓人有代入感。第二遍看的時候覺得電影的整個劇情真的很好,劉亦菲的情感處理很到位。素錦與白談素錦。白前在素錦面前假裝平靜,但在婚禮綵排時爆發了。蘇進去青丘找阿里,白前回應上帝的氣氛。當莫元被救時,白前的鬼族拒絕了。


TOP9:《殺破狼-貪狼》



歷史票房紀錄:5.22億


即使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很少有以視覺奇觀為主的商業動作片能同時擁有出色的動作場面和極其嚴肅的主題表達。《天竺》系列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每一部都以非常簡單通俗的故事傳達了命運的主題,不斷拓寬動作片的深度和廣度。


TOP10:《熊出沒-奇幻空間》



歷史票房紀錄:5.21億


本來是和孩子一起看的,結果質量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不僅是熊出沒系列,國產動畫也是如此。就想像、人物塑造、畫面、對話而言,站在國產動畫的巔峰一點都不為過。所有的人物都很出彩,如果小洛瑞娜婭有更多的戲份就更好了。背景設定已經完全突破了熊出沒系列的框架。主創即使不考慮從熊海子身上賺錢,也可以在不影響劇情的情況下,完全去掉熊二和光頭強這種大熊的角色。

E. 2017暑期檔全國影院票房有多少

據報道,為期3個月的暑期檔正式落下帷幕,廣電總局電影局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全國城市影院票房163.35億元;觀影人次4.74億,比去年3.74億增長26.7%。

此外,《戰狼2》上映首日便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票房在5000多萬元徘徊的時候,二線城市的票房已經達到了1.1億元,三四線城市票房加起來也超過了1億元,今年暑期檔二、三、四線城市觀眾的票房貢獻率頗為引人注目。

希望中國電影事業可以快速茁壯的發展下去!

F.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G. 電影票房怎麼分成

問題一: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問題二: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佔多少 導演 演員 有自己的片酬 也有可能有分紅 院線製片方的的比列是45:55

問題三:想要投資電影分票房,怎麼做啊? 最近出來個app可以分票房的,就是幕客,100塊就可以投了,挺便宜的倒是。建議你先下著玩玩,投資這種事不要急。

問題四:電影票房分成 電影票房怎麼分成 5%電影專項基金,3.3%稅,製片方39.43%,院線佔52.27%。 製片方和影院的比例不同的片子也不一樣的。。。大概就這么分的。。

問題五:一部電影的票房假如是10億,那麼這10億元究竟會誰分了呢?導演還是影院的老闆? 票房怎麼分法規和行業協會都是規定好的,不是哪個導演或老闆隨便拍拍腦袋決定的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的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絕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
如果還不明白請網路「易網路:電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詳細的解釋
導演拿多少和票房沒有必然聯系,有的是拿死工資的,票房再高也分不到他頭上,也有的確實是按票房分成的,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有的是票房高於多少會得到額外獎勵,具體要看拍這片時導演怎麼和製片公司簽合同,沒有統一的規定。
現在影院都是計算機售票的,膽是和行業主管部門聯網的,是做不了假的,就像賣彩票的網點也對銷售額做不了假一樣的道理。

問題六: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佔多少? 我就說幾點,上面回答說的稅金和電影專資的比例都對,但是院線拿不到5%的票房,現在院線只能拿到大約2%,甚至很多院線都只拿到1%。然後院線目前對於影院的排片已經無法影響,尤其是簽約加盟的私營影院,

問題七: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佔多少 電影院線,簡稱院線,是指經營者通過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建立放映網路,壟斷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從而獲取巨額經濟利益的經營體制。
影院,是純粹放映電影的地方,被院線控制。
發行方,與影院直接接觸的,為影片做宣傳的,會投入一些費用。
製片方,毋庸置疑,電影的製造者,最先出錢風險最大,完成電影製作給發行方。
電影分賬:院線+影院+發行方+製片方+稅收
比例差不多:院線與影院:製片方:發行方:稅收=4:3:2:1

問題八:電影票房的收入是歸誰所有的 以100塊票房為例:
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 ,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
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
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總票房 ─ 3%電影基金 ─ 5.5%稅款 ─ 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發行收入 (電視、音像、網路、 *** 獎金、海外……)
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 1.發行傭金 2.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 3.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4.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

問題九: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佔多少 沒有一定之規。

H. 票房是指觀看人數還是錢數達到多少億

票房是指錢數達到多少億。

電影票房(Box Office),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發展歷程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I. 票房是什麼意思(電影票房包含哪幾部分)

電影人依舊在吶喊。

自從3月27日電影行業復工被緊急叫停以來,無論是下游的放映端,還是中上游的出品、製片、宣發端,各個鏈條的電影人們,以及行業外的部分媒體大V,都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為電影行業的安危發聲。不僅僅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甚至在知乎、B站、抖音甚至貼吧、虎撲等平台,也能看到各類「意見領袖」們的搖旗吶喊。

雖然不少網民依舊抱著對電影行業的極大敵意,但是相對比2月末「復工指引」階段的滿屏抗議,目前大多數普通網友也逐漸開始對停滯整整三個月的電影產業抱有同情了。

然而通過閱讀各類意見領袖們為電影行業的呼籲,也不難看出仍有不少人對【電影票房】這一電影行業最基本的概念存在錯誤認知,這其中不僅僅是行業外的媒體大V,甚至包括不少電影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並不是所有電影人都對電影票房本身、以及關於服務費、專項資金、營業稅有太過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在吶喊呼籲的同時,犯了不少錯誤。

電影票房包含哪幾部分?如何分賬?電影專資為何不下放?票房怎麼分成?本文就從頭到尾,深度解構【電影票房】這一概念,相信也能解答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第一層:影廳服務費

嚴格意義上,影廳服務費並不屬於票房,2019年全年642億票房並不包含影廳服務費,但這也確實是觀眾購票實際消費價格中的一環。不同於大多數人都了解的電商服務費,影廳服務費並不被普通觀眾所熟知。即使在業內,直到去年上半年《復聯4》的天價服務費事件,才讓這一費用映入從業者眼中。

什麼是影廳服務費呢?簡言之,就是高等影廳的額外入場券。在滿足電影發行公司所要求的最低發行價後,影院將實際售出的價格拆分為「發行價+影廳服務費」,其中只有發行價部分參與分賬。與傳統偷票房所常用的雙系統、截流軟體等不同,影廳服務費是基於通過了國家備案,合法的售票系統的功能,在國家電影專資辦系統中皆有完整的數據統計。

影廳服務費的作用,是鼓勵影院為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影條件,鼓勵VIP廳、IMAX等特效廳、4D廳等特殊廳的建設,讓影院從硬體升級中得到理應屬於自己的回報。雖然不是所有影院都會有服務費設置,但是但凡是有一定票房預期的電影,都至少會有3D、IMAX、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中國巨幕等發行版本中的一種。哪怕是被打入冷宮的影片,可能也會在某個時間段在影院的VIP廳播放。因此絕大多數的院線片,可能都會有影廳服務費,但是截至目前,影廳服務費還沒有被任何機構公開數目。

今年春節檔之前,電影局曾發「微信群消息」規范VIP影廳服務費,這也標志著電影局准備正式開始准備對「影廳服務費」這一項目動刀了。

第二層:電商服務費

拋去影廳服務費之後的票房,才是我們通常所認知的票房,也被叫作【綜合票房】,打開燈塔專業版、貓眼專業版或者中國電影票房(專資辦)等票房查詢類軟體,都可以看到這一選項。

事實上,綜合票房這一概念僅僅才有三年歷史。2017年1月22日,藝恩發表【2016中國電影票房究竟是多少?藝恩給你算清楚】一文。正式建議國家電影專資辦相關負責人及主管業務部門:更改票房統計口徑,將購票電商服務費增加進票房統計范疇。

文章稱:基於中國線上購票市場的成熟及服務的完善,收取服務費被廣大消費者普遍接受的大環境下,將服務費作為票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票房統計條件已經具備。而且該統計方法的升級也有利於規范服務費的核算方法和分成體系,理順電商平台、售票系統及影院院線的合作關系。

自此,綜合票房正式誕生。服務費這一新的票房統計的增加,無疑對於本來緩慢增長的票房大盤,有著完美的促進作用。

從單片服務費佔比來看,一般的商業片服務費佔比一般都維持在6-8%左右。從檔期分布來看,非春節檔的國產電影一般網售佔比較高,從而擁有較高的服務費佔比。隨著在線售票的全面普及,我們也能看出從2017年至今,電商服務費/綜合票房的佔比也在提升。

%20

而隨著2017年,貓眼正式收購娛票兒。目前90%以上的電商服務費,都是由貓眼與淘票票兩家平台瓜分的。

%20

不過綜合票房的存在,也混淆了絕大多數路人的視聽。目前大多數非專業媒體計算票房分賬,仍然是直接用綜合票房乘以網上所查到的各種分賬百分比,可以說在一開始就犯了錯誤。

第三層:電影專項資金

綜合票房去掉電商服務費,也就成了【分賬票房】,可以進行第一輪百分比的分賬。

電影專項資金,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專資,固定按照分賬票房的5%進行上繳,而這一部分費用,也是目前電影行業最亟需到位的一筆「救命款」,在不少媒體呼籲的款項中,落實專資都是重要的一項。

但其實,專資設立的目的,就是「取之於電影,用之於電影」,無論是以前扶持國產影片的製作,還是支持新建電影院等,都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關於獎勵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來看,通知中規定只要滿足兩個獎勵條件,且全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放映國產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總收入55%以上,就可以獲得獎勵。佔比在66%以上的影院,獲得的獎勵等於100%返還上繳的電影專項資金。

可以說在目前國產片票房佔比超六成的2019年,80%以上的影院都可以獲得專資返還,估測40%以上的影城,能夠獲得100%的專資返還。

但其實,專資返還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據了解,2017年的專項資金,在2018年12月才開始返還。2018年的專項資金,在2019年9月開始返還。因此影院們想要等到2019年的專項資金,可能還要等至少三個月。

另外,沒有返還的專資,無論是2018年之前的廣電總局,還是現在的國家電影局,都擁有一套「未返還專資用法」,無論是補貼企業拍片,還是扶持貧困地區電影院,都會在網站上進行公示,做到盡量的公開透明。因為,一味的指責專資「薅羊毛」屬性其實並不理性。專資是肯定會返還的,不過在目前的特殊時期,我們還是希望專資能夠相比以往更快的進行落實。

第四層:稅

與專資一起扣的,還有3.3%的營業稅。扣除3.3%的營業稅也就意味著電影院不必再因為放映收入交稅了。

當然這僅僅是影院放映收入的計稅。

除了放映收入外,影院影廳服務費收入、擁有自家影城APP購票的電商服務費收入、前台賣品零售收入、抓娃娃機和迷你KTV以及按摩椅等娛樂服務收入等,這些收入一般都按照6%稅率進行計算,零售銷售稅率較高,一般為16%。當然這些不算在票房分賬體系中。

第五層:中影分賬

扣除專資和稅的票房,也就從【分賬票房】(2017年之前通常被叫作【總票房】)變成和【可分賬票房】也叫【凈票房】。

在這個時候,就要給中影數字分走1-3%的發行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注意這並不是拷貝費用。那麼到底是1%還是3%呢,這個要根據影片的最終票房成績來看,一般情況下,票房越高收費比例也越高,具體數字由中影數字靈活掌握。

第六層:影院分賬

在之後,就要進行影院的分賬了。

其中,影院和院線分走凈票房的57%,但這一比率也不是固定的,不少片方都會在影片公映的不同階段,給予放映方不同程度的返點,尋求排片方面的合作。有時候會多返3-5%個點,對於不少想長線放映的影片甚至會把分賬比例調整為90:10,愛奇藝影業在去年也官宣,旗下所有影片都要調整院線方分賬比例,給予院線更多的返點。

而影院和院線也會對這57%的票房進行二次分賬,通常意義上,影院分走50%,院線分走7%,但其實這個比率也不是固定的,影院和院線完全可以不按照這個比例進行分賬。據了解,很多院線為了吸引優質單體影院的加盟,都主動下調了院線分賬比例,甚至只拿1-2%的份額。

第七層:最終分賬

影院和院線分完賬,最終就要迎來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分賬了。如果說中影數字1-3%、院線57%的分賬比例還屬於行業基本准則的話,那麼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規則則更加多變。

通常意義上,發行方會分走凈票房的5-15%作為發行費用,製片方則分走剩下的,大概28%-38%,但這只是通常意義,實際上這個分賬規則在目前變化多端的宣發市場,具體怎麼分還是得看出品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協議。

具體來看,如果製片、發行為一家公司,則不再遵循製片與發行之間的分賬規則。如果製片方要求發行方提前墊付發行費用,發行方要求的分賬會更高。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簽訂了保底、買斷等發行協議,則更是完全沒有分賬比例這個概念了。

因此,對這一分賬進行計算時,我們也要具體項目具體分析,當然到了這一層面,除了上市公司保底之外,大多數影片的分賬協議我們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而與發行公司分完賬以後,製片、出品方之間則要面臨著更復雜的分賬,目前頭部國產片動輒20家以上的出品方也意味著,從影片公映,到最終一家聯合出品方收到錢,一般都要一年以上。

當然,以上所說的,也只是一般國產片的分賬規則。進口片的分賬規則也會完全不同,例如進口片凈票房的1.5%,會先給中影進出口分賬,再進行下一輪的分賬。對於好萊塢分賬大片和買斷批片,其背後的分賬規則也不盡相同。

現如今,票房到底如何分賬,已經不再是行業標准理論,而是業界一線的具體操作實務。雖然並不一定要求每一位電影從業者都熟記在心,但是基本的分賬歸屬還是必須了解。

從分賬規則中我們也能看出,去年對外官宣的642億的票房成績,但其實影院院線方只能分得300億出頭,製片發行方分到的則更少,這對於一個近百萬人從事的行業來說,人均年收入大多數不到10萬,電影行業也從來都不是一個薄利的暴利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