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下電影的介紹
地下電影(underground film)是五十年代末出現在美國的一個秘密放映個人製作的實驗性影片的運動。不久後,這個詞就被用來指稱美國和西歐的一切實驗電影。從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國紐約市警察局多次對一個專門放映實驗電影的電影資料館進行干預,因為那裡放映出的內容淫穢,放肆地描寫性愛、同性戀、易裝癖、色情舞會和頹虛生活方式等一切違禁題材的短片。有一次還逮捕了這種放映會的組者. 美國新電影集團的首領約·梅卡斯。由此,這類實驗影片的製作和放映活動便愈來愈轉入地下,因而得名,地下電影具有先鋒性,不同時期的地下電影對於核心主題有著不同的追求。
2. 求1995年電影《地下》百度雲,謝謝
《地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5njAFkZQy5oRWvhNj7WOGQ
《地下》是由南斯拉夫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執導,拉扎爾·里斯托夫斯基、米基·馬諾洛維克、米里亞娜·約科維奇、斯拉夫科·斯提馬科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5年10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南斯拉夫從1941年納粹佔領時期至1995年內戰結束的曲折歷史。
3. 經典的地下電影有哪些
最近上映的新片有:
國內:
《長江7號》《大灌籃》 《集結號》《投名狀》《大電影數百億2》《色戒》 《棒棒老虎雞》
《命運呼叫轉移》《龍過雞年》《赤壁》《寶葫蘆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 》《親親老爸 》
《老年無所依》《權力風暴》《耳朵大有福》《十全九美》《刺馬》《一年到頭》 《蘋果》 @
《彩票也瘋狂》 《天下第二》《我叫劉躍進》《錯愛》《蝴蝶飛》
國外:
《虎膽龍威4》 《諜影重重3》《 獵狼犬》 《美食總動員》《醜女大翻身》 《美味情緣》
《神槍手與智多星》《電鋸驚魂4》《霍亂時期的愛情》 《怪物史瑞克3》 《小美人魚》
《迪士尼公主》《美女與野獸》《變形金剛》《哈利·波特5 》《靈魂戰車》《蜘蛛俠3》
《龍之戰爭》《國家寶藏2 》《火線保鏢》《我是傳奇 》 《魔法玩具城》 《貝奧伍夫》
《蜜蜂總動員》《美國黑幫》《聖誕老兄》《侏羅紀公園4》《加勒比海盜3》《驚變28周》
《諜影重重3》《虎膽龍威4》《狙擊生死線》《惡靈騎士》《斯巴達300勇士》《黑暗崛起》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鎮魂歌》《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色羅盤》《貝奧武夫:北海的詛咒》
《尼斯湖水怪 》《電鋸驚魂4》《美國派六》《怪物史萊克3》《查理的戰爭》
2008年值得期待的未上映電影有:
《功夫之王》《赤壁》《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江山美人》《奇幻精靈事件簿》《決勝21點》
《蝙蝠俠:黑暗騎士》《全民超人》《天災》《奪寶奇兵4:印第安納?瓊斯與水晶頭骨王國》
《第一滴血4》《侏羅紀公園4》《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木乃伊3:龍的詛咒》《蝙蝠俠:黑夜之神》
現在的電影精品太少,我再推薦一些經典影片:
國外:
《X戰警》系列《蝙蝠俠》系列 《異形》系列 《異種》系列《星際旅行》系列 《終結者》系列
《機械警察》系列 《侏羅紀公園》系列《回到未來》系列 《刀鋒戰士》系列《黑客帝國》系列
《生化危機》系列 《魔戒》系列 《諜中諜》系列 《天繭》系列 《星球大戰斗》系列
《天地大磁撞》《世界末日》《怪獸格斯拉》《X檔案》《星艦戰將》《黑洞表面》《第五元素》
《黑衣人》《12隻猴子》《攔截未來者》《未來水世界》《未來主宰者》《全面回憶》 《深淵》
《機械英雄》 《內層空間》 《霹靂五號》 《蒼蠅》 《E.T.》《銀翼殺手》《勇闖奪命島》
《空中監獄》《星河戰隊》《太陽之淚》《第五元素》《王者之心》《後天》《天地大沖撞》
《完美風暴》《哥斯拉》 《地心末日》 《特洛伊》 《達芬奇密碼》 《角鬥士》《生死時速》
《阿甘正傳》《雙面疑殺》《美國黑幫》《真實的謊言》
國內:
《東成西就》《東邪西毒》《戰虎》《救我》《賭聖》《整蠱專家》《逃學威龍》《新精武門》
《賭俠II之上海灘賭聖》《家有囍事》《鹿鼎記審死官》《武狀元蘇乞兒》 《唐伯虎點秋香》
《新龍門客棧》 《碟血雙雄》《國產凌凌漆》 《大內密探零零發》《97家有喜事》《回魂夜》
《刀劍笑》 《東方三俠》 《重慶森林》 《阿飛正傳》 《少林五祖》 《千王之王2000》
《賭俠》 《大話西遊》系列《五福星系列》 《賭神》系列《英雄本色》系列 《古惑仔》系列
《警察故事》系列 《倩女幽魂》系列 《黃飛鴻》系列 《無間道》系列
4. 地下電影
``
這個么`
實驗電影通常都比較有先鋒的姿態咯~
地下電影就不一樣了
個人認為~地下電影實際上是沒機會公映的電影~
導演太垃圾了咯~
你見過哪個出了名的導演還跑去拍地下電影~
即便拍出來的是大家看不懂的~他也會說是實驗電影~~~
5. 地下的影片評價
南斯拉夫天才導演Emir Kusturica的《Underground》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他以一種含淚的幽默、憂傷的狂野呈現了一部南斯拉夫國家的政治史詩。這部政治史詩濃縮了庫斯圖里卡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力,並將其推向極至。故事情節荒誕曲折而發人深省,引人審視與懷疑所置身的意識形態世界的虛無。被瘋狂的歷史風暴席捲的瘋狂的人們,則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在隱忍和期待中堅強,在戲謔和歌唱中樂觀, 在亂世中身不由己和忘卻道德。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知識分子和投機商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們共同的愛人娜塔莉——傳奇般的人生展現了導演對南斯拉夫這個民族的理解與復雜情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自然是離奇的故事情節和主人公復雜飽滿的性格,可以說,這里除了伊萬,沒有一個絕對無辜的人物,尤其是馬高、黑仔與娜塔莉,統統都是地道的說謊者,他們欺騙別人,也自欺欺人。
片中反復出現的兩句經典對白是馬高對娜塔莉起誓:「從不說謊。」然後娜塔莉陶醉而又傷心地回答:「撒謊撒得多麼漂亮!」黑仔和馬高都是真心愛著娜塔莉的,但對於前者來說,這愛是他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浪漫化體現;對於後者,這愛同革命、參政、走私軍火一樣,是他投機人生的一筆成功的財產。對娜塔莉來說看起來她似乎人盡可夫,為了生活得安全舒適,她可以對黑仔賣弄風情,無視馬高的謊言,甚至接受納粹敵人的追求。導演有意將這位女主人公塑造得矯揉做作,影片前半部她身上還處處閃現著清純與無知,後半部時則剩下人前世故的搔首弄姿和人後痛苦的醉酒沉歡了。三個人其實都無道德。庫斯圖里卡告訴斯拉夫人不需要道德,不同的是娜塔莉的不道德令人同情,黑仔因其粗鄙而更顯荒謬,引人發笑,馬高的性格則最為立體復雜。
《地下》-地下通往地上,地下通往天堂
影片包含了太多象徵、隱喻,千頭萬緒-比如猩猩,井,坦克,還有《莉莉.瑪蓮》。它是荒誕劇,又是史詩。而史詩本就是荒誕劇,每個人都是他們身處時代的滑稽演員。
「斯拉夫」本意為「奴隸」,「南斯拉夫」就是「南方的奴隸」。二戰期間,克羅埃西亞仆從軍是「納粹的幫凶」,克羅埃西亞人鐵托卻是抗擊法西斯的英雄、南斯拉夫聯盟國家的締造者,他在蘇聯與西方之間走平衡木,捍衛了這個短命國家的「獨立自主」,在國內壓制「大塞爾維亞主義」,保持幾大民族脆弱的團結數十年。窮盡個人心力,在他身後,他一手締造的國家依然逃不了一片廢墟一片蕭條。影片就是在這片廢墟上誕生,只有自嘲,沒有怨恨。也許,導演Kusturica是在用《地下》這只高跟鞋給大夥的頭頂來一下,他怕我們忘了,「從前,有個國家,它叫南斯拉夫」。在我的私人兵器榜上,《地下》名列西片第一。
*(雅科夫:《願歷史還你一個公道——悼念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
《地下》:庫斯圖里卡的長篇史詩小說
影片的敘事結構具有鮮明的小說特色,其中的鋪陳與懸念的設置極為精巧。從這一點而言,就足以證明庫斯圖里卡昭彰於世的天才了。較之於費里尼後期作品的枯澀隱晦,庫斯圖里卡在「傳承」之餘,更多地融入了戲謔與嘲諷的個性化特質,在無盡的喧嘩與調侃中剖析出深層次的寓意。全片清晰地分為三章,依次為「戰爭」「冷戰」「戰爭」,呈現出一種迴旋的體式,且在迴旋中又有著大幅度的遞進。但其不同於《流浪藝人》回敘體式的敘事結構(由1952年劇團的「現在」回溯到1939年的劇團「過去」),《地下》的「迴旋」是順敘的,其結尾也相對要隆重得多。而在段落過渡的處理上,《流浪藝人》和《地下》異曲同工,安哲和小庫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到了盡善盡美。《流浪藝人》中的過渡以「藝人面對觀眾演說」的方式來呈現,而《地下》中的過渡則是相應歷史畫面的原景重現。影片採用了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又頗具肥里尼費大師的超現實主義風范,它極好地影射了南斯拉夫的整個當代史,對斯拉夫人面臨的回憶困境做了鞭辟入裡的刺探。作為庫斯圖里卡最為人稱道的一部電影,《地下》的「出鞘」是震撼人心的。有人分析說,「故事中的人物個體分別象徵著從南斯拉夫分裂而出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等等小國。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僅僅代表了利與慾望,更代表了這些國家所謂的自主與主權的爭奪。而他們暗無天日的二十年生活也代表了南斯拉夫這個曾經的國家過去的一切。而最後臆想中的團圓也表明了導演一種開誠布公的態度:讓我們忘記過去的一切。」我們看到伊萬轉過頭來,口齒清晰地對我們說:「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蓋起了新的屋舍,它們有著紅色的房頂以及向賓客敞開的大門。鸛鳥也在這里築巢。我們感激養育我們的土地,感激溫暖我們的太陽,感激這片令我們懷念起家鄉綠地的田野。我們還會懷著或悲傷或喜悅的心情回憶我們的祖國嗎?當我們向子孫講述這個故事時,它會像所有故事那樣開始:『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個國家……』」至終,一半土地分裂開去,就像地球形成之初的板塊移動。人群陷在孤島之中,但狂歡猶在繼續。或而,生命就是孤獨與狂歡的「合二為一」。
關於《地下》
說實話,好萊塢那種大製作的史詩片我已經有些厭倦了。但是南斯拉夫導演庫斯圖里卡的《地下》這樣一部別具一格的史詩片仍然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本來我以為我們這一代人生得太晚,都沒有看過南斯拉夫的老電影。前幾天聽我的室友說他看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頓時對他肅然起敬。相信我們的父母那一代對南斯拉夫電影有完全不同的印象,因為南斯拉夫電影和印度電影、阿爾巴尼亞電影一樣,是他們年輕時記憶的重要部分。曾幾何時,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還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兄弟,像我們中國一樣也同時與美國和蘇聯交惡。以至於當1998年科索沃戰事爆發時,我們很多中國人還是站在社會主義兄弟的立場上為南聯盟打抱不平,渾然不覺這個國家已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南斯拉夫王國到鐵托的南聯邦,到米洛舍維奇的南聯盟和眾多前加盟共和國,再到今日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經歷的大變革、大動盪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千。因此,當《地下》的開頭打出「從前,曾有一個國家叫南斯拉夫」這樣一段字幕時,我們可以想像,庫斯圖里卡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去拍攝這樣一部濃縮祖國歷史的電影。 今天南斯拉夫電影人的創作風格跟記憶中的那些老電影已經迥然不同。《地下》這部影片荒誕的情節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可能會讓觀眾迷惑。我剛開始看這部片子時,就不斷地問自己: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然而,看完之後我不再懷疑。影片的許多細節都讓我會心地一笑,讓我覺得那就是曾經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因此,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本身就是這樣荒誕的。藝術家只不過是揭示出了我們早已看慣的荒謬而已。現代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就在於此吧,既然藝術的使命已不再是簡單而准確地描摹現實。 庫斯圖里卡用這樣荒誕不經的形式展現祖國的歷史,是需要勇氣的。我想正是年輕時對祖國的記憶和多年流浪國外的經歷讓他不斷思考,使他對祖國的感情變得深沉。於是,有米洛舍維奇治下的民族主義的南聯盟人士跳出來,指責他把當年鐵托手下的革命者醜化成小偷和騙子,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生活在一種框架中的人很難跳出去想問題,所以不管歷史還是現實在他們那裡都已經經過過濾和變形。當沒有過濾加工的更接近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時,他們往往難以接受。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這樣一種框架中,相信著一些類似於「戰爭還沒有結束」這樣的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也是生活在地下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地下》裡面那種荒誕的地下生活時,應該想一想,那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地下》的後半部分有一個細節:當庫多那個在地下出生的兒子走出地下看到太陽和月亮(他不能辨認這兩者)之後,感到沮喪和恐懼,他對父親說:「我們能回到地下嗎?」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走出了自己所生活的這個框架,看到更接近真實的世界,我們會恐懼嗎?我們會希望重新回到那個暗無天日的地下嗎?近些日子的觀察,越來越讓我傾向於對這個問題作出肯定的回答。 對於這樣一部內涵豐富的電影,我無力作出更多的評論,只能再講一處印象深刻的細節,那就是庫多和他的兒子從地下來到地上,看到正在拍攝關於他自己的電影那場戲。我們通常把關於電影的電影叫做「元電影」。《地下》裡面也出現了拍電影的場面,它在某種程度上應該也可以叫做元電影。上面提到的這個情節讓我想到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開羅紫玫瑰》里的男主角是從電影里來到現實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沖突。《地下》的庫多在地上的人們眼裡是已經犧牲的英雄,也是電影里的角色;他一直生活在地下的「戰爭狀態」,跟正在拍攝的電影背景也正好一致;當他從地下來到地上時,也是從電影里來到現實中。地下和地上的沖突,加上戲里和戲外的沖突,最終產生了庫多殺死一名扮演德軍軍官的演員這樣一個戲劇性的結局。這個細節設計得充滿張力,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讓我們審視自己生活的現實,思索現實和荒誕的電影情節的相似性。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我們中國也是一個在近代苦難深重的國家,我們也有抗擊侵略的歷史,也曾經在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徘徊。我們能夠出現像《地下》這樣深沉地思考民族歷史的作品嗎?當然,我們中國人含蓄的文化性格不利於這種狂放不羈的作品的產生。但是拋開這個不講,單說我們有勇氣用這樣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歷史嗎?我不得不遺憾地回答:恐怕沒有。因為我們仍然沉浸在往昔的輝煌和挫折中,自卑和自負兩種矛盾的情感仍然占據著我們的心靈。 《地下》的前半部分關於二戰有這樣兩段字幕:「1941年,德軍對這個城市進行了轟炸,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1944年,盟軍對這個城市進行了轟炸,比三年前德軍的轟炸更加猛烈。」在《地下》問世三年之後的1998年,北約軍隊對南聯盟的首都貝爾格萊德進行了轟炸,理由是「為了結束在科索沃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而米洛舍維奇的南聯盟軍隊則是對科索沃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和炮擊,理由是「清除混在群眾中的分裂武裝」。對歷史的一次次重演,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祝福南斯拉夫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家和它的人民。同時,也祝福我那同樣飽經滄桑的祖國和人民,願歷史上的一切噩夢都不再發生。
6. 誰給我電影<地下>的女主演的檔案
《地下》 Underground 1995年出品 161分鍾
主演:拉扎·里斯托維奇(飾黑仔),米拉佳娜·喬科維奇(飾娜塔莉),米克·麥諾喬洛維奇(飾馬高)
1995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前南斯拉夫導演庫斯圖里察的《地下》拍攝於1995年,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電影描寫了一個革命成功之後充滿骯臟與被蒙蔽的 「地下」世界《地下》可能是我所看過的最荒誕、最瘋狂的電影了.
主演:米拉佳娜·喬科維奇(Mirjana Jokovic)
7. 什麼是地下電影
好奇心害死貓,最後一次警告你如果不知道接下來要面對的世界還是就此止步吧否則後果自負咯
8. 什麼是地下電影
地下電影(underground film)在電影史中是一個專用名詞,它來源於對"五十年代出現在美國的一個秘密放映個人製作的實驗性影片的運動"的命名,"不久後這個詞就被用來指稱美國和西歐的一切實驗電影" ,顯然,中國的"地下電影"與所謂的"實驗電影"並沒有直接聯系 。
在西方具有完善的電影製作和放映體制的情況下,所謂"地下電影"一般說來是在非院線上映的電影,從內容上說會涉及到反主流社會、反政府、反主流道德等,而觀眾也一般是年輕人,其電影對於電影形式和電影本體的探索也是不遺餘力的,比如在美國每年都有一個"地下電影節"。
所以從一般意義上說,"地下電影"並非隱藏於地下或者在電影發行體制之外,而是區別於主流電影、具有實驗色彩的影片。
「地下電影」多呈現在網路上
通過網路搜索,幾乎找不到專門論述「地下電影」的文章,與「地下電影」有聯系的論述大多以「獨立電影」的命名出現,如《花之惡——90年以來大陸獨立電影的回顧》(張獻民) 、《中國當代獨立電影簡史》(周江林整理) 《獨立電影10年記》(程青松、程春) 和《關於中國當代獨立製片》(匿名) 等。文章中所提到的「獨立電影」大同小異,也沒有嚴格地對「獨立電影」這個概念做出分析,但可以看出,被提到的「獨立電影」大多屬於「地下電影」。對於「獨立電影」的描述,一方面反映了體制外導演和一些評論者渴望「獨立製片」和自由表達的願望;另一方面,也成為「地下電影」呈現在個別雜志和網路上的一種修辭和掩蓋。
9. 一部關於地下的影片
不是《地心游記》,算你巧,我剛好看過,知道的人不多。
《地心世界恐龍王國歷險記》
片名:《地心世界恐龍王國歷險記》(英文名: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導演: 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 《沖鋒飛車隊》《寶貝小豬》
主演: 布萊恩-布朗Bryan Brown 《魔鬼任務》《花心情聖》《趁虛而入》
特利特-威廉斯Treat Williams 《麻辣女王2》《絕對反擊》
類型:名著新拍、科幻、歷險
語言:中英對白 中英字幕
看點:
1、《侏羅紀公園》系列、《哥斯拉》系列完美結合版
2、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喬治-米勒
3、問鼎新世紀最傑出的恐龍電影巨作
4、精妙無比的特技、空前恢宏場面、史無前例感官震撼、讓您完全沉浸於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
劇情簡介:
根據十九世紀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大作改編。
本片敘述博學家――西奧多-利頓在一本古老的書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張羊皮紙,發現前人曾到地心旅行,決心也作同樣的旅行。但因無法說服眾人贊助做探險之旅,於是在不顧一切之下打算參加違法拳賽,贏得賭金,此時,貴婦人黑斯汀夫人出現了,她非常富有,願意出錢資助。西奧多?利頓和侄子從漢堡出發,到冰島請一位向導,他們按照羊皮紙的指引,由冰島的一個火山口進入,穿越了炎熱的地下岩洞,終於來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神奇世界。這個地下世界不僅有著種種奇特的史前動植物,連一些人種也非常特別,比如與蜥蜴類似的蜥族人。除了險惡的環境、不知來意的當地居民,他們還要面對各種誘惑的考驗……經過三個月的旅行,歷盡艱險和種種奇觀,最後回到了地面 。
10. 影片《地下》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地下》(Underground)這部影片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是由南斯拉夫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執導,拉扎爾·里斯托夫斯基、米基·馬諾洛維克、米里亞娜·約科維奇、斯拉夫科·斯提馬科主演的一部超現實荒誕喜劇電影,於1995年10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南斯拉夫從1941年納粹佔領時期至1995年內戰結束的曲折歷史,該片故事情節縱越半個世紀,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半個世紀以後,時間一眨眼到了1995年,在德國精神病院里關了數年的伊萬無意看到報紙上通緝Marko和娜塔莉的消息才知道哥哥欺騙了自己,於是沿著地下隧道走回了故鄉,但此時南斯拉夫卻已土崩瓦解,戰火紛飛,Petar成了戰爭的領袖。坐著輪椅的Marko還在做軍火生意,憤怒的伊萬將他打死,自己隨後在教堂中上吊,陪伴Marko的娜塔莉也被士兵射殺。而孤獨的Petar彷彿聽到兒子的呼喚,縱身跳入了水井,穿過那裡同妻兒重聚,跟朋友冰釋前嫌,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從抑鬱悲觀氣氛貫穿了整個影片,因此取名為「地下」值得觀眾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