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廣州法國電影周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7廣州法國電影周

發布時間: 2023-07-15 11:28:31

1. 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8.7分。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瓦萊麗亞·戈利諾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19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了18世紀的法國一位不情不願的新娘洛伊斯與委託來畫她肖像的女性藝術家瑪麗發展出一段感情的故事。

整體來說,非常用心製作的電影。

2. 這是啥電影啊!

昆蟲總動員

《昆蟲總動員》(法文名«Minuscul—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es»)是Cinéart公司2014年上映的一部3D動畫電影。由伊蓮·吉羅擔任導演,托馬斯·斯扎波擔任編劇。該片講述了一隻瓢蟲在人類掩藏下的叢林中遭遇其他昆蟲追趕、參與紅黑螞蟻對戰的故事。該片獲得歐洲電影獎和法國凱撒獎提名。 >>>


高清劇照


高清海報


電影海報

詞條

在線觀看

目錄

1 劇情簡介

2 角色介紹

3 動畫製作

▪ 角色選擇

▪ 製作定位

▪ 故事設定

▪ 職員表

4 獲獎記錄

5 發行信息

▪ 宣傳內容

▪ 上映日期

▪ 票房信息

6 影片評價

基本信息


《昆蟲總動員》(法文名«Minuscul—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es»)是Cinéart公司2014年上映的一部3D動畫電影。由伊蓮·吉羅擔任導演,托馬斯·斯扎波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一隻瓢蟲在人類掩藏下的叢林中遭遇其他昆蟲追趕、參與紅黑螞蟻對戰的故事。該片獲得歐洲電影獎和法國凱撒獎提名。[1]

中文名 昆蟲總動員 外文名 Minuscule: Valley of the Lost Ants 其它譯名 《微觀小世界-迷失的螞蟻谷》 出品時間 2013年 出品公司 法國Futurikon公司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法國 | 比利時 製片成本 €19,700,000 導 演 Hélène Giraud Thomas Szabo 編 劇 Hélène Giraud Thomas Szabo 製片人 Philippe Delarue 類 型 動畫/冒險/家庭 片 長 89分鍾 上映時間 2014年8月22日(中國) 對白語言 無對白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2368672 在線播放平台 PPTV、豆瓣、迅雷看看...

劇情簡介編輯

在一片寧靜的叢林里,在人類的行跡之下,掩藏著一個生機勃勃、熱鬧


電影海報(7張)

非凡的昆蟲世界。一隻瓢蟲遭遇叢林各色蟲類追趕,又闖入紅黑螞蟻的戰爭現場,親身見證一場昆蟲界的「特洛伊攻城」。[2]

角色介紹編輯


新生瓢蟲

演員 --

是一隻七星瓢蟲,年輕的瓢蟲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智不成熟,但是確實十分講義氣,樂於助人,可以做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紅眼蒼蠅

演員 --

森林中的惡霸,成群活動,喜歡以大欺小,經常無所事事在森林中到處散步。


黑螞蟻

演員 --

辛勤的勞動者,主要採集森林中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外出活動時分為10-20隻一組。


紅螞蟻

演員 --

瘋狂掠食者,生活在森林外的戈壁灘中,以掠奪其他昆蟲的食物為生,通常以10-20隻為一組偵查搶奪食物,發現巨大目標時成千上萬只一起行動。


黑蜘蛛

演員 --

生活在山洞裡,以植物果實為食。熱情友好,心地善良,有一隻蟾蜍鄰居。

(表格資料來源:[3] )

動畫製作編輯

角色選擇

《昆蟲總動員》導演鑒於很多觀眾並不十分熟悉昆蟲的世界,他們特意選擇了辨識度最高的瓢蟲、黑蟻和紅蟻做影片的主角。「瓢蟲是動畫作品裡最常出現的昆蟲角色,是因為它的形象比其他昆蟲更加可愛;而黑蟻與紅蟻在顏色上的巨大反差,也使得兩大家族為了爭奪一盒方糖而展開激斗的對壘場面十分搶眼。」托馬斯·占波說。[4]

製作定位

與將動物角色擬人化做到極致的好萊塢動畫不同,托馬斯·占波和海倫·格瑞德既不希望《昆蟲總動員》中的角色太過寫實,也不希望人物過於卡通化。「我們的目標是在兩者之間取得精妙的平衡,既有基於紀錄片的真實特徵,也有設計上的相對簡化。」托馬斯·占波說。

在視聽效果方面,兩位導演也希望影片的風格更接近於紀錄片而不是典型的動畫電影。「真正的昆蟲不會講話,不會微笑、皺眉或者眨眼,我們希望保留這些面部表情的欠缺,避免讓它們太過『人性化' .所以盡管觀眾會看到我們的角色長著動畫人物常見的大眼睛,卻看不到它們極度擬人化的動作和表情。」海倫·格瑞德表示。

故事設定

法國的普羅旺斯國家公園是《昆蟲總動員》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據海倫·格瑞德介紹,影片的製作採用了將動畫人物植入真實場景的手法。「我們首先用膠片拍攝國家公園的真實場景,然後再用電腦動畫製作出昆蟲角色,這些昆蟲形象是在製作後期才通過寫實感的圖像渲染加入到影片當中的。」海倫·格瑞德說。為了更加真實地展現國家公園的美妙景色,影片特別強化了3D視效的處理。「片中有些鏡頭甚至會讓觀眾感覺伸手就能碰到在身邊飛翔的昆蟲。」海倫·格瑞德自信地表示,「將真實的膠片與電腦動畫人物合成在一個3D畫面而非平面中,才能更加突顯微觀世界的宏偉效果。」[5]

職員表

製作人 Philippe Delarue、Sébastien Delloye、Mylène Ollivier

導演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編劇 托馬斯·斯扎波、伊蓮·吉羅

配樂 Hervé Lavandier

藝術指導 Franck Benezech

展開

(表格資料來源:[6] )

獲獎記錄編輯

時間 屆次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4年 第27屆 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提名

2015年 第40屆 法國凱撒獎-最佳動畫片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提名

第11屆 中國動漫「金猴獎」綜合動畫電影獎 《昆蟲總動員》 獲獎[7]

(以上信息來源:[1] )

發行信息編輯

宣傳內容

2014年7月31日,歐洲3D動畫大片《昆蟲總動員》宣布在中國內地正式定檔8月22日,同時還發布了一款中文先導海報和新一批的劇照。

《昆蟲總動員》片方透露,他們在該片營銷費用上的投入幾乎為零,宣傳全靠口口相傳。2014年6月份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昆蟲總動員》受邀作為「法國電影周」的開幕片參加,當時在上海的3場放映就吸引了不少中國本地的動畫導演慕名而來。[8]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China 2014年8月22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2013年12月26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13年11月17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2013年12月26日

匈牙利Hungary 2014年1月2日

越南Vietnam 2014年1月10日

波蘭Poland 2014年1月17日

法國France 2014年1月29日

瑞士Switzerland 2014年1月29、30日

立陶宛Lithuania 2014年2月21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14年2月21日

比利時Belgium 2014年2月26日

拉脫維亞Latvia 2014年2月28日

韓國South Korea 2014年4月10日

土耳其Turkey 2014年4月18日

烏克蘭Ukraine 2014年5月1日

俄羅斯Russia 2014年5月1日

(以上信息來源:[9] )

票房信息

2014年8月22該片在中國上映期間總票房獲得2909.44萬元。[10]

影片評價編輯

這部影片不是沒有對白,他有大量對白,然而不是英語法語


電影劇照(27張)

,而是全世界都能懂的語言:昆蟲語言。以昆蟲的姿態和神情來說話表達,堪稱世界語。(中影評)

雖然從中文名和海報風格上來看這像是一部媽媽陪小朋友們暑期消遣的影片,但對電影進行評估後,網易評影員發現其實它更適合成年人觀看。(網易新聞評)[11]

《昆蟲總動員》是一部很有創意的動畫片,全程沒有一句人語配音全是象聲詞,但是理解起來卻沒什麼難度,這點感覺比較好,很適合學齡前兒童觀影,畫面很漂亮雖然有些誇張的表現手法,但是基本表現出了大自然中各種昆蟲的生活形態,全片的節奏也很緊湊值得一看。(新浪娛樂評)[12]

該片堪稱「一隻瓢蟲的史詩」。它和黑螞蟻經歷艱難困苦,遭遇叢林、海底和空中各種魚蟲追殺,還經歷紅黑螞蟻的宏大戰爭,想像力極富震撼性。(陸芳觀影團評)[13]

影片想像力天馬行空,不斷拋出新的昆蟲物種及各色設計感豐富的道具,在銀幕上走馬觀花,笨拙的蜘蛛、賣萌的瓢蟲、精明的螞蟻,輪番登場,叫人目不暇接。整部影片沒有對白,以3D形式呈現出昆蟲王國的微觀世界,動畫與實景拍攝結合,創造與好萊塢動畫趣味大有不同的法式動畫大片。(四川新聞網評)[2]

電影評價

精彩影評

《昆蟲總動員》想像力的奇妙漂流

近日上映的《昆蟲總動員》,是部除了名字太糟糕以外,一切都值得追捧的動畫佳作。相比「總動員」會讓人習慣性的聯想起山姆大叔在好萊塢流水線上生產的喜劇動畫片,納蘭個人會更喜歡《微觀小世界... 全文 >>

納蘭驚夢 | 影評人、劇評人,專欄作者,影視行業觀察者 | 2016-01-18 17:08

逼格有點高,觀感有點差

本來想著「無對白」這個賣點逼格很高,觀感應該不會差吧,誰知一行三人全部看睡著。特效方面,大鏡頭做出了不錯的寬廣去襯托微觀世界的渺小,昆蟲的細節也算及格,但真景和CG的結合卻露餡顯假... 全文 >>

流川紫芸 | 感性看電影,理性寫影評 | 2016-01-15 23:41

昆蟲 自然 人

文/夢里詩書 電影沒有話語,但那昆蟲之間的聲聲鳴叫,卻是最為生動的台詞,微觀下的昆蟲世界,《昆蟲總動員》用CG動畫和真實的林間美色,演繹了一場仲夏里關乎昆蟲自然與人的生態畫卷... 全文 >>

夢里詩書 | 搜狐新聞、電影網特約影評人 | 2015-02-26 15:04

1 2 下一頁> 尾頁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6)


電影海報(7)


電影劇照(27)


高清劇照(19)


高清海報(1)

1/2

3. 華沙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沿革

1985年,華沙市的電影俱樂部"Hybrydy"創立電影節,起初名稱為華沙電影周(Warsaw Film Week)。電影節創辦者羅曼·古特克(Roman Gutek)為第一屆主席。

1991年,斯塔凡·勞丁(Stafan Laudyn)成為新一任主席,並將電影周改名為"華沙電影節"。

1995年,電影節由華沙電影基金開始承辦。

2000年,電影節獲得國際製片人協會認證,並更名"華沙國際電影節"。

2005年,國際製片人協會在華沙國際電影節上頒發獎項。

2009年,國際製片人協會獎華沙國際電影節的競賽資格認證,與柏林、坎城、威尼斯、洛迦諾、聖塞巴斯蒂安、卡羅維發利、馬爾特拉塔、蒙特婁、莫斯科、東京、上海、開羅一起成為A類競賽國際電影節。

2018年5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設定單元

國際競賽單元--亦是主競賽單元,全球影片參賽 1-2競賽單元--處女作或第二部電影競賽單輪廳元 自由競賽單元 紀錄片競賽單元 短片競賽單元 大師接觸單元 探索單元周末家庭影院單元

歷屆回顧

第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1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0屆臘首隱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7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8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29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1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2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3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5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第36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歷屆名單

Year

Film

Director

Country

2011年

《火玫瑰》ROSE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波蘭

2010年

《焦土之城》Incendies

丹尼斯·維倫紐瓦

加拿大、 法國

2009年

《盧爾德》Lourdes

傑西卡·豪絲娜

奧地利、 德國、 法國

2008年

《尤里的一天》Yuri's Day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

俄羅斯、 德國

2007年

《樂隊造訪》The Band's Visit

艾倫·科勒林

Year

Film

Director

2011年

《另一則沉默》Another Silence

聖地亞哥·阿米格瑞納

Year

Film

Director

Country

2017年 《殺瓜》 高則豪 中國

2011年

《火玫瑰》ROSE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波蘭

2010年

《噪反城市》Sound of Noise

烏拉·西蒙森、喬安·史特賈恩·尼爾森

瑞典、 法國

2009年

《黑暗之家》The Dark House

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

波蘭

《非法入境》Wele

菲利普·里奧雷

法國

2008年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Waltz with Bashir

阿里·福爾曼

以色列、 德國、 法國、 美國

2007年

《樂隊造訪》The Band's Visit

艾倫·科勒林

以色列、 法國、 美國

2006年

《興奮》Euphoria

伊萬·維雷帕耶夫

俄羅斯

2005年

《亞當的蘋果》Adam's Apples

安德斯·托馬斯·詹芹櫻森

丹麥

2004年

《飛躍迷宮》Kontroll

尼莫洛德·安塔爾

匈牙利

2003年

《兄弟》Buddyl

莫騰·泰杜姆

挪威

2002年

《他傻瓜誰聰明》Elling

彼特·納斯

挪威

2001年

《初級義大利課程》Italian for Beginners

羅勒·莎菲

丹麥、 瑞典

2000年

《寂寞者日記》Loners

大衛·昂德利克

捷克、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1999年

《小鞋子》Children of Heaven

馬吉德·馬吉迪

伊朗

1998年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羅伯托·貝尼尼

華人相關

影片《尋找智美更登》 導演萬瑪才旦

2008年電影《夜車》導演刁亦男

2011年 競賽單元 電影《麻局》 導演:李明航

2013年

《愛拼北京》《狗十三》《制服》等8部故事片、卡通片和紀錄片獲選。

相關人物:

北京國際電影季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國際電影節主席精彩對話集錦

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主席史蒂芬-勞丁談中國電影 中國的電影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有可能在幾年之內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北京國際電影季有希望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主要的電影節之一。這一切都使北京國際電影季處於一個非同凡響的起點上。最終他以一首歌的歌詞,表達了他對中國對北京電影業的厚望。歌詞大意是:"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我相信世界會變得不同"。十年、二十年之後,一些曾經來過北京的人會說,這個城市有著如此大的變化,中國電影和電影界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國導演入圍獲獎情況:

影片入圍情況

4. 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歷屆情況

2009年6月8日至13日,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在法國東部城市昂西舉行,德國受邀出任了本屆動畫電影節主賓國。澳大利亞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以及美國動畫影片《鬼媽媽》共同摘得本屆電影節最佳長篇動畫電影桂冠。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講述了一個胖乎乎的澳大利亞小女孩與一位患有肥胖症的紐約人之間的友誼,被看做是導演亞當·埃利奧特的半自傳式影片。而動畫電影《鬼媽媽》則使用3D術講述了一個黑色的精神分析故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藝術總監塞爾日·布龍貝格指出:「由於兩部影片難分伯仲,評委會只好決定取消2009年的長篇動畫類特別鼓勵獎,而將電影節最高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同時授予兩部影片。」共有10部作品參加了2009年昂西動畫電影節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的角逐,除兩部獲獎影片外,還包括夢工廠3D動畫片《怪獸大戰外星人》以及曾亮相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動畫新作《小村嚇嚇叫》和《拉斯卡爾》等。 2011年6月11日, 2011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圓滿落幕。主辦方CITIA宣稱,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1922份作品,來自70多個國家、超過7000人參加了動畫節。
本屆動畫節共有42部短片、37部電視系列片、21部動畫廣告、59部學生作品等172部作品入圍競賽單元的終評名單。經過為期數天的激烈角逐,法國動畫導演安東尼·德勒斯瓦和尤安·史法拍攝的動畫片《猶太長老的靈貓(The Rabbi's Cat)》摘得了長篇動畫類的最高獎項「水晶獎」,日本動畫導演原惠一執導的長片《意外的幸運簽(Colorful)》則同時獲得了長篇動畫類另外兩個獎項——「觀眾獎」和「特別獎」。
短篇動畫類最高獎同樣由法國作品獲得,獲獎作品《像素:復古游戲(PIXELS)》是一部描寫紐約郊區被8位電子游戲機中的角色「襲擊」的有趣影片,片中引用了樂高玩具以及《太空侵略者》、《吃豆》、《俄羅斯方塊》等經典游戲名作的要素;而用壁畫形式講述生命起源的短片《宇宙大爆炸,生命大繁榮(Big Bang Big Boom)》則為義大利藝術家布魯帶來了昂西評委會特別獎。
電視片方面的獎項由歐洲的三部動畫獲得,最佳畢業作品的殊榮則頒發給了法國青年人羅南·科恩的畢業作品《柏拉圖(Plato)》,該片也同時收獲了青年評委會大獎。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皮克斯公司的短片《月亮》則一無所獲。
2011年的影片上映會上,除一些動畫大片外,主辦方還放映了皮克斯的《月亮(La Luna)》、迪士尼的《尼斯湖小怪(The Ballad of Nessie)》以及華納兄弟的《大土狼與兔騎士(Coyote Falls and Rabbit Rider)》等名廠製作的短篇動畫新作。此外,本次昂西動畫節也吸引了中國的很多動畫公司、廠商參展。其中,我國與日本合拍的影片《藏獒多吉》還入選了長片動畫競賽單元。
2011年9月22日晚,有著動畫界「奧斯卡」美譽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獲獎作品影展在廣西桂林甲天下廣場隆重開播,吸引了近萬名中外遊客和市民前來觀賞。此次獲獎作品影展是第三屆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國際動漫節的一項重要內容。期間,還將舉辦昂西動畫電影節、動畫學院、動漫企業特裝展、法國專家講壇以及動漫交流懇談會等活動。
2011年9月23日,「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國際動漫節」與具有51年歷史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簽約,建立友好節會合作關系。雙方表示,通過兩個節慶間一系列的真誠合作,必將推動中法兩國的文化交流。 在廣西桂林召開的動漫產業高峰論壇上,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主席多米尼克·畢督邀請中國大學生及動漫愛好者將更多的動漫作品投送昂西,並表示根植於中華文化血液的作品更有世界前景。 並表示中國的動漫從業者可以著眼於中國本土元素,尋找中國故事,創作出真正本土化的作品。 2012年6月4日,世界四大動畫電影節之一的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開幕。主辦方正式公布了本屆動畫節的最終活動計劃及日程,大約500部動畫作品將在6天展期里進行展映。
主辦方公布的信息顯示,2012年動畫節的核心活動包括法國動畫大師帕特利斯·勒孔特(Patrice Leconte)的作品《自殺專賣店(The Suicide Shop)》的展映,迪士尼短篇動畫《紙人(Paperman)》的巡演會,美國動畫《勇敢(Brave)》和《老雷斯的故事(Dr. Seuss' The Lorax)》的製作記錄影像上映等。實物展覽方面有《冰河世紀(Ice Age)》系列及《自殺專賣店》的資料展等,內容同樣非常豐富。
本屆動畫節中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企劃展示項目,叫作「《神秘的黃金城》的三十年:1982-2012」。《神秘的黃金城(Les Mystérieuses Cités d』Or)》是一部由法國和日本於1982年聯合製作的電視動畫,該動畫以十六世紀的南美洲為舞台,講述了少年埃斯特邦和同伴們一起為尋找傳說中的「黃金城」而展開冒險的故事。該片在法國播出後反響強烈,成為長年受到法國兒童喜愛的名作。
據悉,為了紀念《神秘的黃金城》誕生30周年,法國電視台TF1將於2012年推出該系列的新作。在新作中,成功找到南美「黃金城」的主人公們為了尋找新的「黃金城」而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途。這部新作的預告片也將在本屆昂西動畫節上公開。

5. 尚雯婕的個人資料

尚雯婕(LaureShang)1982年12月22日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法語系畢業,華語電子唱作人。

2006年,獲得湖南衛視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全國總冠軍;2007年發行首張EP《夢之浮橋》專輯《在梵高的星空下》《關於我們》;2008年舉辦全國巡迴演唱會。

2009-2010年發行專輯《時代女性》《全球風靡》;2011年發行原創專輯《Nightmare》、《in》;2012年發行原創專輯《OdetotheDoom》;2013年發行原創專輯《Graceland》,登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一季舞台。

同年擔任2013年快樂男聲評委,發掘並力挺華晨宇成為冠軍。

2016年擔任超級女聲總決賽評委;12月18日,發行全創作唱片《Black&Golden》,並啟動SingleBoyPARTY全國巡演;2017年,首演真人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奇幻空間》票房破5億,唱作電影中英文主題曲;發行十年電子唱作特輯《TheGoldenCollection金選》包含28首原創作品。

2011年至2014年,六次受邀出席巴黎、紐約國際時裝周。

2013年獻唱中法國宴;2014年與合夥人聶心遠成立「黑金經紀BGTalent」,打造了曾舜晞、迪瑪希、侯明昊、蔣佳恩等多位年輕實力派偶像,成立電商品牌「mapuce」,轉型為娛樂產品投資人。

2015年獻唱中比國宴和第四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

同年獲封「中英、中法文化交流大使」。

出道至今,尚雯婕致力於「尚學路上」、「螢火行動」等多項愛心公益事業。

2017年4月9日,尚雯婕獲得「最佳女歌手」大獎。

(5)2017廣州法國電影周擴展閱讀

天賦初綻

尚雯婕1982年12月22日出生於上海普通家庭,是弄堂里長大的孩子。

初一前便自學完《新概念英語》前三冊;在初中擔任班長且成績長居年級第一。

1998年考入上海市重點中學——進才中學重點班就讀。

作為文藝委員的她組織參加各種歌唱比賽、演出,舞台劇表演和劇本改編以及自學架子鼓。

由於沉迷愛好忽略了課業,其學習成績在高二時一度滑落到班級倒數。

進入高三後意識到升學壓力,尚雯婕利用暑假刻苦自學補習,住校一年沒有回家,終在高三月考中得到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

復旦才女

2001年,以優秀畢業生身份考入復旦大學法語專業。

大一的尚雯婕熱心於學生社團和文藝活動,在外文學院聖誕晚會的演出驚艷全場;參加復旦現代舞協會苦練hip-pop;在法國領事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法語歌曲大賽上獲得第二名,從而得到一次去法國游歷一個月並參加拉羅謝爾音樂節的機會。

法國之行讓尚雯婕發現自己法語水平的不足,從此退出社團,專心學業(一度每日學習法語15小時以上)。

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大學本科法語的學習要求。

第二外語德語和第二專業新聞學也成績優秀,並獲得了復旦大學一等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

尚未畢業的尚雯婕就跟隨老師出席APEC會議、上海國際電影節等重要場合,擔任同聲翻譯和首席翻譯;還參與了許多資料書籍的筆譯工作。

此外,尚雯婕曾在大三赴法實習於《法蘭西西部報》;二三年級起兼職翻譯和法語老師,並在法國著名詩人訪問撒嬌詩院時為其擔任翻譯。

職場精英2005年大學畢業的尚雯婕因為不喜歡做一個只能復述別人語意的傳聲筒,沒有按照老師的期望從事專職法語翻譯工作,而是選擇進入一家代工奢侈品牌的法資企業。

任職僅十個月連獲三次漲薪,並成為老總的得力助手和私人密友。

6. 請問:「世界八大紀錄片節」分別是哪八大呢

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
法國陽光紀錄片節
波蘭克拉克夫紀錄片節
加拿大DOC TALK電影節
加拿大熱門(HOT DOCS)紀錄片節
澳大利亞AIDC國際紀錄片大會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

這是法國陽光記錄片節的一點點資料

法國陽光那面紀錄片節
(2006/06/26---2006/07/02)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的開會地點在法國的一個西部港口城市--La Rochelle,我們先到巴黎,然後坐火車去的拉羅謝爾。

La Rochelle是一個不大的小城市,火車站很老,是那種典型的歐洲城堡建築,房頂上還掛著一口大鍾,站在小小的廣場上,內心雀躍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異國浪漫情緒。盡管是旅遊季節,但火車站人跡稀朗,偶爾在站樓下晃過的背包族,讓人遠遠看著內心有些異樣的溫暖,他們是我常態生活之外一份深藏的嚮往。

因為和導演一起出來,對方是精明的未雨綢繆一族,只要身邊有活物,我又開始慣性的不帶腦子,結果被接車的拉錯地方,一氣給拉到了一個孤島上,check in之後發現不對,導演氣得要死,只差把我腦袋給擰下來,後來只好打了一車回來,花了50多歐元,雖然迷糊,數字還是看得明白,狠狠的心疼了一把。

第二天到了會場才知道,主辦方給中國來的客人還設了一個展台,我把我們訓練營的招生海報帖到了上面,看的人還不少,可能是中國字不認識的緣故吧。這次到法國的中國人有:老何兄弟倆、我和導演,還有香港人黃先生,他們都有各自的玩樂和公幹,最後就我老老實實在那站了三天台,也可能是第一次有中國人出現在展台,過來詢問的人一直不斷。

和國內電視節特別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展廳既不豪華,也不超大,從這邊一眼可以望到那頭,人群穿梭但並不喧嘩,比起我們那種「騾馬大會」般的嘈雜,這里有一種特別的樸素和安寧。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主要分成三大塊內容:1,來自全世界的紀錄片內容提供商和發行商的展台式展覽2,各種主題論壇(包括預案銷售、主題研討和主題放映) 3,觀片室Video Library

和HOTDOCS的DOC SHOP有點不一樣的是: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的Video Library,高科技含量更高,他們把所有收集的片子放在後台,有專門的分類和標號,每個進去看片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密碼,輸入進去之後,點擊你想看的片子標號,看完後如果覺得片子不錯,直接在電腦界面上留言並點擊發送,你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在一分鍾內完成了,這套系統對於時間金貴的買家而言簡直是太有效率了!Video Library只對買家開放,我是強人所難硬找他們給我換了一張卡才加塞進去的。如果你是內容提供方的話,門口的管理電腦上還有一份資料,你如果需要了解你自己的片子有那些買家瀏覽或觀摩過,直接從那裡頭可以免費列印出這些資料,有專門的志願者會義務為你服務。
Video Library每天19:00關門,因為在的那幾天都很忙,所以我都是插空跑到樓上快速的瀏覽了一部分片子,然後直接在電腦上把我的EMAIL地址發送給了每個片子的製片方,回到北京的時候收到將近100多封反饋過來的郵件,我回完它們差不多花了一個月時間。

片子看太多了,人也傻了,最後一天在La Rochelle的時候,從旅館出來碰到一人,面孔看起來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來了到底是誰,站在咖啡館門前,跟我搭訕:
--Is it a nice day?
-Sure!
--La Rochelle is a sunny city!
--Yeah, but I have to watch films in video library today, it is my last day here .
。。。。。
回來的路上想起這些,覺得特別悲哀:在繁雜不斷的工作中人已然變成了一具僵屍!

La Rochelle
La Rochelle 是個名副其實的Sunnyside city ,早上4、5點鍾天就已經大亮,到夜裡12:00還跟北京夏天的傍晚一樣。最後一天Video Library下午5:00就關掉了,出來以後一個人在大街上閑逛到夜裡11:00多才回去。

到La Rochelle第一天最強烈的感受:這里才真的是一個適合人或者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回望我們的環境,彷彿多年渾然不覺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中,今天一睜眼,才知道原來我們是在豬圈裡!

空氣在La Rochelle是完全透明的,那感覺好像你只要一伸手,天邊的雲彩就可以摘過來似的,在你和天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物!!地面的干凈更不用說的,走在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的木製浮橋上,腳下那些其實很有年頭的木板紋理清晰可見!

街道上也有汽車駛過,但全然沒有北京的喧囂和張狂,開車的也不全是年輕人,你會經常看見銀發素裹的老人緩步從車里出來,然後手挽著手往酒吧走去,這些不經意撞見的場景會讓疾走的你忽然內心怦然一動。

酒吧也是La Rochelle的一景,在避風港臨街的一隅,酒吧一個接著一個,成排的桌椅都整齊而緊密的擺放在門口,逗留酒吧的更多是一些中年人的面孔,人不少,但也是同樣的不喧嘩不張揚,在各種不同的表情背後你會看到同一種東西:鬆弛和閑適。

La Rochelle的房子都很老,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城垛,還有那些藏在民居背後的老教堂, 和陽光下那些交錯著的白色桅桿一起構成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歷史在這里一直是活著的,在狹窄的街中里穿行,你甚至可以聽到或者觸摸到它們的呼吸聲。

在La Rochelle,歷史是有生命的,這生命來自人對歷史本身的敬意和溫情,那些建築就像一段凝固的時光,讓任何一顆不太堅硬的心都能感受到它的溫暖。這種在人群中鮮活著的歷史更像一隻溫良的老貓,站在暗處,始終沉默,始終不語,靜靜地看著時光之手掠過人類的額頭。

中國的歷史似乎總是少些煙塵氣, 這除了我們不說人話之外, 我覺得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失去了歷史應該有的承載物,我們拆掉了太多的東西!少有的那些拆不了的東西就束之高閣,遠離人群, 圈在黑暗和不見光的地方, 歷史本身帶著的余溫在人長久的背棄中也漸然涼寂,然後是忘卻,然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記憶空白。
歷史是有生命的,如果我們能把它揣在懷里,或放在人群中,停留在記憶里,它才有可能活起來,伴隨我們一起冥想、呼吸。

反思和觸動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是歐洲最大的一個國際紀錄片節,今年已經是第17屆了,意味著快20年了,這個舞台根本不曾有過中國人的身影,我們這次的出現對他們而言更像一個點綴,那感覺就好像是今天談中國是另一種世界時髦似的。
其實人家壓根就沒帶你玩過,在所謂真正的全球化游戲中,今天,我們在文化輸出和文明分享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更糟糕的是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我們自己把自己關在一個狹長的黑管子當中,望著頭頂上有限的泛著光亮的空間,還在無比的自鳴得意中呢,以為我們是天下第一!

在我們知道或者掌握很少信息量的時候,我們會自負的以為自己就是天下,以為我是世界坐標的原點,以為世界以我為半徑為中心,很多事情只從自己出發,去考慮,去思維。。。
忽然當你把自己從脆弱的雞蛋殼里,擰出來,換一個位置或者多走一步路,再去看原來的生活或者世界,你發現: 即使不是顛覆性的翻轉,至少你會目睹從前你根本無法察覺的很多嚴重錯位。空間緯度的改變會打破日益慣性的常態思維,換一個場景,跳出來,走走、看看,你忽然發現:坐標的原點在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第一次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

外面另一個真實世界的存在讓我知道:地球上人類生活的區域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我們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無論是外在的物化的東西,還是內在的精神層面、文明或者文化層面的,我們的祖先也許從前發出過很強的聲音,用他們創造的璀璨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但今天,離開那個臆想的原點,回到那個我們該呆的角落,我已經強烈的感受到那種衰落。而且今天的我們對於這個所謂的全球或者地球,也更難看到會有新的或有價值的精神財富產生或者留下,過度的商業和物化,讓這個民族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人了,越來越遠離人本了。

這種全國人民一個聲音的大背景下,對於內容創作者是一種更大的挑戰。今天我再去看中國紀錄片的問題時,對於內容創作本身而言,我覺得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我們的基本功太差,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和技術掌握上,我們離要完美表達的那個東西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當然這樣簡單埋怨導演的見識短淺基本功薄弱其實絲毫於事無補,這趟法國之行,給我最大的清醒是:我們急於建設的應該是真正意義的製片體系和製片人。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製片人從哪裡來?理想意義的製片人又在何方?

一個圓滿意義的製片人,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一個理想形象:
1,他不乏普世的仁愛之心,但是又在事情操作層面相當理性;他善於思考,但不可以只是沉湎於形而上的理想,他需要有創業、創新和奔跑的實務能力。
2, 他諳熟商業之道,但又不世俗不功利,而且對內容和藝術卻有相當的敏感,有足夠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3, 他能讀懂人心,善於與人溝通,同時又能享受做幕僚和觀眾的樂趣。

但是,這樣一個有著高超的思考和操作能力的完美形象會在哪裡呢?!

選題聯想
看著那樣多形式各異的好片子,我覺得大腦受刺激:紀錄片的題材其實是多麼的寬泛,我們的導演什麼時候可以更貼近地面更貼近皮膚說些好玩的有趣的人話和故事呢?!
我們有那樣多的事情可以做,那樣多的題材可以去拍:

生育的故事和話題 中國人口這樣多,真的是毛澤東的一個愚蠢政策導致的嗎?!我覺得未必 比如采訪83歲外婆 60歲的媽媽 還是35歲的女兒 每個人的生育觀、生育感受以及生育故事一定是不一樣的 同樣年紀的女人 城裡的和農村的又有怎樣不一樣的故事和命運呢?。。。。選擇好對象,裡面一定有辛酸 有痛苦 但一定也有快樂 有幸福 這快樂和幸福又是什麼?

中國千人一面的城市 一樣的高樓 一樣的白色瓷磚 一樣的蘭色反光玻璃 一個的品種的草籽 一樣高低的草坪。。。。。可以采訪城市生活居民的感受 外來者的觀感 還有設計者的本意和當下的態度 我們都不用去振臂高呼民族想像力這樣的空洞詞彙 各個讓我們無法明辨地區差異的死板面孔足夠讓我們每個人無地自容: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缺乏創意和想像力!

菜市場 城市是誰的城市 菜市場的商販來自何方 他們有著怎樣共同的辛酸和樂趣。。。在昆明的菜市場 度量單位是公斤 你要買一斤酸菜 賣的人會告訴你只需要買三兩就夠了。。。但在北京 度量單位卻是10元 5元 什麼東西都是 10元3斤 或者 5元2斤 你只打算要2斤東西的話 最後對方一定會賣給你比5元 10元更多的東西。。。一個城市和一個城市的不一樣在這些細節中便一覽無余

音樂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位置 哪些人在聽音樂 在透過什麼方式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我們在聽中國的音樂,還是聽外國的音樂,是古典的還是現代,我們透過何種渠道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音樂,中國有無真正的樂迷,真正的樂迷「痴」到如何的一個狀態 。。。。每一個小切面展開 都會有無數讓製作人自己或觀眾意想不到的故事鋪展開來

詩歌去了哪? 當下的中國社會有誰在關注詩歌?他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關注詩歌?寫詩的是誰?讀詩的又是哪些人?他們又會在什麼樣的場合讀詩?。。。詩歌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什麼時候輝煌過,是怎樣的輝煌?它又在什麼時候隕落?它又是如何隕落到今天的缺失狀態?

中國的雕塑 各個城市廣場的雕塑出爐背後,早期爆發戶庭院內維納斯塑像,新式社區內雕塑的來龍去脈,798工廠內各類冠以藝術之名的雕塑。。。。還有西單廣場和去十渡路上一個叫韓村的馬路上那些塑料椰子樹也算上的話,所有這些一一展開,中國人的群體審美的水平和個體審美的差異都一覽無余了。

結婚證的故事 結婚證產生於何時?在每一個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有怎樣的作用和功效?中國的結婚證生效范圍?是咱們自己給自己生產的「合格證明書」還是在更遠范圍內也同樣有效?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中國結婚證產生過哪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介紹信的故事 介紹信產生於何時?為什麼會有介紹信?最早產生此物的背景是什麼?介紹信在多大范圍內有效?在有效范圍之外使用介紹信時出過哪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因介紹信出過的千奇百怪的笑話、締笑姻緣的官司。。。。

戶口的故事 中國為什麼會有戶口?戶口制度起源於何時?一個沒有戶口的人在中國如何生活?因為戶口普通中國人經歷了怎樣的悲歡離合?今天的戶籍又有怎樣的變異?這種變異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中國人到底怎麼學英文 英文到底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一個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怎麼學?一生要花多長時間去學?學習的障礙和誤區到底在哪裡?對於英文程度的測試,一個普通中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個門檻才可以算作合格?全世界關於英文水平的認知到底有多少?。。。關於英文的學習和英文的考試在中國催生了多少個企業?這些企業為中國的「雞的屁」增加了多少貢獻。。。。。。。

中國老人的社交生活 中國的老年人在干什麼,除了在大馬路上扭秧歌以外?他們的社會公共生活到底在哪裡?他們在跟誰一起生活?如何生活?他們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眼花繚亂的世俗生活背後到底演繹著怎樣的故事?。。。。

粉絲是誰?誰是粉絲? 粉絲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為什麼會成為粉絲?各種粉絲用怎樣的方式追逐他們內心的偶像?粉絲個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他們如何生活?靠什麼為生?他們如何面對周圍的目光和質疑?他們在短暫狂歡之後又是如何返回到他們常態生活?

17歲孩子讀什麼? 在日益成人化的媒體社會中孩子們到底在消化怎樣的精神食糧?他們是否還在讀書?他們讀怎樣的文字?他們如何獲得他們的信息渠道?許多過早來自成人社會的知識和信息對他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他們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誰在關心他們?又是以何種方式被關注?他們和成人社會有沒有溝通?如何溝通?

中國人的周末如何度過? 除了KTV和郊區游 中國人還有哪些其他的周末的玩法?和誰一塊玩 如何玩。。。。

中山公園何其多 中國有多少中山公園 怎麼出來這樣多中山公園 又是哪些人在中山公園里消磨時間 他們以什麼的方式在公園里渡過 公園管理中問題有哪些 有多少是全國都一樣的?同樣的問題各個城市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中國幼兒園孩子的接送 誰接 用什麼工具接 什麼時候接 什麼時候送 一路上要闖多少關口。。。。。因為這種接送 有過多少尷尬 無奈 以及有趣 好玩的故事。。。

中國人的城市公交 公交線路 公交站牌 如何設置 每個城市都不一樣 有多少民主路 中山大道。。。。

中國大學的門 中國大學到處都是門 正門 東門 南門 還有西門和小西門 這些門都建於何時?最老的大學大門在哪裡?門口都站著誰 大學門口的小商販都在賣什麼?冰棍、文憑、圖書。。。還有別的什麼?

中國的廣告牌 城市裡的廣告牌以商業的居多,稱為戶外廣告 鐵路旁邊、城鄉結合處還有農村的廣告以及各種標語口號 誰寫的 什麼狀態和背景下寫上去的 寫給誰看的。。。我覺得把它們羅列到一起,會非常有好玩和有意思。。。。。。。。。

鄭瓊 寫於2006/09/03

DOC TALK其實是一個規模很小的紀錄片大會,非常加拿大化,整個會議也就兩天,一共才13個提案,全部來自加拿大本土的製作公司,買家也以加國為主,零星有二個來自美國電視台和相關機構,可能是因為他們靠得比較近的緣故

資料真的很少,去了一些英文的網站也是寥寥無幾,看來規模真的不大

7. 在好萊塢影視圈很受歡迎的華人演員有哪些

3月13日,60歲的楊紫瓊在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憑借主演的影片《瞬息全宇宙》奪得奧斯卡影後,她也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亞裔女性

楊紫瓊的獲獎意味著長時間在國際語境慶桐睜下「失語」的亞裔族群,終於有機會能夠站在國際舞台去表達自己的一些內心想法。同時,楊紫瓊的獲獎還說明,女性,即使已經大齡,依舊能夠做很多事,而不是被社會淘汰,被男性不看重。引用楊紫瓊的話來說,「各位女性,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們做不到,我們做得到」。


除此之外在好萊塢受歡迎的華人演員還有章子怡、鞏俐、甄子丹等人,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在此也希望當下國內的演員們能夠向他們看齊,不是說非要進好萊塢,而是要學習他們的敬業、專業和謙遜,拍攝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