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賠錢為何還有大量資本瘋投電影
2012年前六個月國產電影只有兩部基本保本,一部是《綉花鞋》,一部是《黃金大劫案》,其它的都處於賠錢狀態,有一些甚至陪的血本無歸。看到這個消息,我想寫一篇科普文章,既然這些電影都是賠錢的,為何還有大量的資本進駐電影市場,瘋狂的投資電影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科普一下電影分賬的問題(當然,很多讀者都已經非常清楚了)。
最簡單的電影票房分賬方法就是電影投資方、發行方和影院各拿三分之一少一點,少的那一點是給廣電總局的孝順錢,也叫電影發展基金。拿《黃金大劫案》的票房來做例子,它現在賣了一億五千多了,實際上電影的投資方拿到的回報是五千萬上下。一部電影除了賣院線獲得的票房之外,還可以賣電影頻道得到一些(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賣網路版權得到一些。院線的三分之一的票房加電影頻道售賣加網路版權,就是一部電影的最終賣出的錢。
第二段,對於懂行的讀者來說,有點多餘。第三段我加一個小問題,上半年真的是所有的國產院線電影都賠錢了嗎?今天上午微博上流傳的那份資料,是基於最簡單的票房三分之一法則來計算,直接把票房三分之一後與電影製作方公布的成本做比對,低於成本的則算是賠錢。而實際上,國產電影現在很浮華,它們對外公布的成本水分很大,一般都是把真實成本擴大三倍以上向外界公布,以蒙騙觀眾,給人大片的錯覺。所以,按著這個黑幕來看,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賠錢了,只是表面上看賠錢了。
第三段對於懂行的讀家來說,也是多餘的。既然多餘,第四段也再多餘一個問題,哪些電影資方願意說自己賠錢了,哪些又從來不說自己賠錢。那些真個拿電影當做賺錢買賣的,基本上都是賺錢賺的很低調的,從來都是哭窮,說自己沒賺錢。而為何還有一些公司使勁叫喊自己從來不賠錢呢?因為這些公司拍攝電影的資金,都是融資所得,他們自己沒有錢用於電影製作,拿著別人的錢給自己做嫁衣,所以要吹自己從來不賠錢的。若是我的讀者里邊有電影從業者,您以後看到誰說自己玩電影從來沒賠錢的,看看他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融你的資了。
第四段好像也沒有多大意義。第五段真正進入這篇文章的正題。上半年,國產電影沒賺著錢甚至是確實賠了不少,是實情。既然在中國投資電影,於票房上不能賺到錢,為何中國每年的電影數量還是逐漸遞增呢?為何還有大量的資本進駐電影行業呢?我覺得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
藝人包裝的需要。
有些影視公司,拍電影賺錢是其次的,靠賣藝人賺錢才是最主要的。這些公司規模都比較大,旗下藝人很多。幾千萬投資一部電影包裝自己的明星,靠走場代言等活動就可以把電影賠的錢賺回來了。說白了,拍電影就是給這些藝人穿身漂亮衣服罷了。也因此,很多藝人的炒作非常嚴重,而電影質量一直提高不上去。最近,小馬奔騰這家公司開始瘋狂的炒作寧浩導演,說白了,寧浩也只是一個藝人,不久的將來,很可能被小馬奔騰當做明星來賣的。不出一年,寧浩肯定有代言的品牌了,這個是一定的。因此,即使他們投資的電影賠錢了,還是有可以補回來的空間的。
第二、
地方政績的需要。
很多電影其實都是地方的政績電影。咱老馬是河北人,不能拿河北的那些政績電影舉例子,不然,又要有某些組織冒充黑社會威脅咱了。拿去年的《秋之白華》來說,這個其實就是政績電影。像《湘江北去》等等也都是地方獻媚的政績電影。這些電影是不在乎票房的,反正是納稅人的錢。
第三、
一些影視公司不可告人的圈地目的。
這個,我不便明說,只能舉個例子。有一個叫H的省,每年有幾千萬的影視扶持資金,但是,它的要求是,申請扶持的影視公司必須財務干凈,且最近幾年有成熟的作品了。那好,我馬慶雲建立了一個影視公司,花點錢投資了幾部電影,賠點錢,不算什麼,就是為了拿到這個幾千萬的扶持資金。當然,其間有沒有官商勾結,就得看我馬慶雲的本事了。這幾千萬還是小數字,更大的還在後邊。
我拿到這批扶持資金了,因為我最近幾年確實拍了幾部電影,甭管拍的多爛多不要臉吧,反正是拍了,我朝中還有關系,這扶持資金必定是我的了,政策上也說得過去。但是,我不滿足於這幾千萬的資金啊,毛啊,對於有錢人來說,這點兒是個毛啊。我要申請電影產業園項目!黨和政府您的領導英明啊,在您的領導下,俺們的電影事業是蒸蒸日上啊,俺們覺得,好萊塢對俺們的沖擊還是有滴,但是俺們深入學習了您們的指導精神,迎難而上啦,同時,俺們認為,好萊塢之所以能比俺們稍微厲害一點,是因為人家是有產業規模滴,俺們覺得,咱們H省也應該有自己的電影產業園區。領導們您們看啊,俺們申請辦電影產業園區啊!
各省的電影產業園,才是一塊肥肉。說是電影產業園,實際上,就是變相圈地,干房地產。房地產才是暴利!一畝地就能賺以前賠的所有的電影的錢。一個產業園,都是一大片的啊!暴利到底有多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吧。幹嘛要拍電影,還不是為了圈地。中國這么多省,除了西藏青海之外,估計都想著要上馬電影產業園區了吧。這么多蜂擁著拍電影的,大多為了這塊肥肉。
……中國電影的崛起,不是干多少個電影產業園區就能起來的,這個沒有任何關系。說到底,中國的電影積貧積弱,根源上就是這幫各懷鬼胎的玩意們在玩票,不是以做電影產業為目的,而是懷著房地產的惡毒心態。電影,哼,電影不過是它們圈地的敲門磚罷了。中國為什麼沒有好電影,因為中國缺少優秀的電影中間環節。中國不缺優秀的電影編劇和電影題材,也不缺優秀的電影觀眾,缺少的是優秀的以電影產業為目的的資金和合理的電影審查體制。中國當下的電影,很多都已經是地產泡沫的一個延伸了,跟數年前的香港電影用來洗黑錢,大同小異。如此看來,中國電影是否有希望?中國經濟何時平穩著陸,中國電影何時才能打通這個一公里的中間環節。
2. 為啥拍的電影賠錢了,虧的都是投資人
因為拍電影都是投資人在拍,但是賺了也是都是人的
3. 有沒有電影是賠了一大堆錢口碑還不好的
這些電影票房太差了,賠了一大堆錢口碑還不好!在好萊塢,拍電影就像做生意,有賺錢的就有賠錢的,如果一部電影不能達到預期票房的話,就會被貼上“失敗”的標簽。
有的人覺得如果一部電影只要錢到位,導演有實力,演員演技好,剪輯特效沒問題,發行公司夠大牌的話,基本上就不會太差。
但即使是精心製作的大預算電影,也會賠一大堆錢而且口碑不好,小編盤點了些,一起看下!
1.《邊城英烈傳》 賠了約1.2億美元
雖然營銷做得很足,但在《辛巴達七海傳奇》上映的時候,居然和《海底總動員》等一系列精品電影撞檔了。
一部是老式的手工繪制動畫,別的都是現代技術製作的完美影片,幾乎所有家長都帶著孩子一窩蜂去看《海底總動員》了,而《辛巴達七海傳奇》卻可憐吧唧的賠了大概1.6億美元!
你還知道哪些票房慘淡賠了很多錢的電影嗎?
關注一個再走~
4. 世界上最賠錢的電影是哪一部
《城市與鄉村》Town and country(2001)
投資9000萬美圓,票房670萬美圓
前面提到的第一部電影《伊斯達》里的主演之一沃倫比帝,在14年後再次「成就」了一部巨虧影片,那就是這部《城市與鄉村》 。當時新線電影公司打算擴展一下所拍影片類型的涉及面,想拍一部主流喜劇電影。找來了63歲的沃倫比帝和53歲的戴安基頓。原本想利用兩人原是情侶關系作為本片一個炒作點,可是這個想法被沃倫比帝的現任妻子知道後,去攪的一團糟。於是影片一拖再拖,加上編劇方面也不順利,由於劇本反復被不同的人改,讓影片拍攝停了4次。其他劇組管理方面也極為混亂,又造成了約12次的延期、補拍。這些還不夠,沃倫比帝多次干涉導演的工作,甚至向公司交了一本自己的劇本,不過被拒絕了。
這些事情讓影片整整拖了3年,最後定稿決定重拍時,有10卷膠片居然又在運輸途中意外丟失。
影片拍完公映之後,慕名而來的觀眾看到如此糟糕的電影,只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不僅讓新線公司徹底心灰意冷,而且連其母公司華納公司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5. 中國電影大部分都賠錢,怎麼還有這么多人投資拍電影
賠錢?哪些數據說明賠錢了?相反,正因為中國電影太容易賺錢了,才有中國電影市場繁榮這種虛假的泡沫!蹭IP,蹭熱點,更不用說真人秀電影了,那部不賺錢?但那是電影嗎?相反,不賺錢的反而有可能很好看。商人是逐利的本無可厚非,但影迷的價值觀也需要引導,天天製造一些垃圾還美其名曰市場需要,做一個拒絕垃圾的影迷,你我共勉。
6. 2016十大虧損電影出爐,什麼是壓垮國產電影的最後一根稻草
016年雖然已經過去,但影視行業的多項年度盤點才剛剛開始,比如,近日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電影票房。從各項數字來看,2016年電影市場遇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去年初許下的600億票房目標遠未達成,甚至連年度票房增長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體根據去年電影行業的多項數字,總結出了年度虧損最多的幾部電影。從這份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去年電影市場的虧損數字從數千萬到數億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製作、大導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這些曾經的「票房靈葯」慘變「票房毒葯」?而除了票房之外,發行、營銷渠道是否也應背負虧損的鍋?去年票房虧損的原因究竟在哪裡?高成本動畫?觀眾不買賬從這些電影中,首當其沖的一類就是以《搖滾藏獒》《小門神》和《精靈王座》為代表的高成本動畫電影。這類電影都打著畫面精良的旗號,將大把製作費用投入了前期的製作公司。無論是由美國好萊塢團隊斥資6000萬美金打造的《搖滾藏獒》,還是由7000萬人民幣支撐了三年漫長製作期的《小門神》,在這些漂亮的投資數字背後都是後期上映時巨大的回本壓力。然而,國內觀眾卻似乎並不願意為這類電影買賬。幾部高成本動畫電影在上映後,無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終慘淡收場。如此低回報率的影片,也就註定了前期高昂的製作費用付諸東流。重金並沒有砸出水花,虧損也是在所難免。合拍科幻動作片:披著「洋」皮的國產片而另一類在中國電影市場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動作片了,前文榜單中出現的《勇士之門》和《蒸發太平洋》都屬於這一類型。這類電影在投資、演員、上映地區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聯合,電影類型無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後期特效要求高。然而這類中西合璧的產物卻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顯得水土不服,東方元素與西方科幻的結合差強人意、缺乏誠意,觀眾自然不買賬。《勇士之門》預算4800萬美元(摺合約3.3億人民幣),然而國內上映後票房僅有2283萬,凈虧損預估超過3.2億。《蒸發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萬,但和900萬美元(摺合6000萬人民幣)的投資相比,也損失了至少3700萬。對賭or保底?投資與票房的較量近年來的國產電影市場,出現了「對賭」和「保底」兩項新發行策略。「對賭」往往是資本市場的概念,在電影行業里又被稱為「保底發行」。所謂「保底發行」,即製片方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簽訂的一個對賭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認一個數額,無論影片票房最終是多少,製片方都能提前鎖定一筆高額收益,而發行方則在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的部分,優先獲得額外收入。不過,保底發行雖然贏面大,但也是具有極高風險的,一旦失敗,也需要承擔巨額虧損。《夢想合夥人》就是因保底虧損的一部典型代表。該片由一眾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僅獲得票房8100萬(投資方分賬約3000萬)。這樣一來,為這部電影花了3億保底的福建恆業影業就損失了一大筆錢。據悉該片電影投資9000萬,預估凈虧損6000萬。同樣因保底而慘遭虧本的還有《葉問3》。該片製作成本和發行等費用共計約3億,保底票房為10億,然而最終卻僅收獲了8億票房,因此保底失敗的快鹿投資集團將承擔巨額虧損。此外,《葉問3》上映期間還爆出了虛假排場(鎖定座位、幽靈場等)的黑幕,涉及虛假票房3200萬。因此《葉問3》到底虧損了多少錢,除了投資方心中有數外,外人恐怕無法算清這筆糊塗賬。古裝武俠IP:市場盡失,春天不再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武俠電影,近年來逐漸失去了其在電影市場的地位,《三少爺的劍》票房滑鐵盧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部由博納和爾冬升打造,原著為古龍的大IP電影,上映之後卻因口碑不佳,最終票房收益不足1億,凈虧損達6300萬。而另一部同樣命運的是《封神傳奇》。這部由中國星主控,博納、阿里巴巴、愛奇藝等聯合投資的影片,雖然眾星雲集,但無奈觀眾對這類噱頭大卻不會講故事的電影早已失去興趣,上映後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終電影票房僅以2.84億草草收場,投資方能獲得分成約1.1億。如果成本按4億算,凈虧損達2.9億。意外虧損:李安效應失靈、主旋律沒市場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意外反響不佳,最終以3093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收場。雖然李安這面金字招牌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同凡響,上映後在豆瓣和時光網的評分分別達到了8.6和8.0,但該片在美國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評分只有7.2分,爛番茄新鮮度45%。因此在最終的總票房上,美國市場僅收益174萬美元,占總票房的5.6%。海外已經在中國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丹麥、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1.63億元。另一部反響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選的歷史大片《大唐玄奘》。這部影片在題材上貫徹了中央「一帶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黃曉明也憑這部片連續獲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和長春電影節兩個影帝。然而觀眾卻對這類題材興趣不大,豆瓣評分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萬,這讓投資過億的中影集團虧損預計達到8800萬。賀歲檔:口碑票房雙撲街眼看2016票房目標無法達成,不少人將目標盯緊了年底的賀歲檔,期望能最終發力,讓慘淡了一年的票房迎來最後一次爆發。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國師張藝謀的大旗,《長城》依然沒能讓去年的電影大盤起死回生。不僅如此,賀歲檔上映的四部大片還尷尬「領銜」了年度票房虧損榜。賀歲檔集體虧損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報率。以《長城》為例,預算為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如果僅算國內票房,要達到近26億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剛剛突破10億,遠未達到預期。《鐵道飛虎》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這部主打精美特效製作的動作喜劇,前期投資成本高達2.5億,加上後期營銷、發行等費用,總投資約3億。雖然微影時代總裁林寧曾信誓旦旦給《鐵道飛虎》保底8億票房,不過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經過了聖誕和元旦兩個假期後票房尚不足6億,日後若要完成這8億目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虧損的另一方面原因則是來自電影口碑的集體撲街,無法激發觀眾貢獻票房的意願。無論是萬眾期待的《長城》,還是明星雲集的《擺渡人》,又或者是成龍領銜一眾鮮肉的《鐵道飛虎》,上映後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卻又因為其題材太過文藝、宣傳缺少熱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羅曼蒂克消亡史》總投資在1.5億,最終票房落在1.19億,虧損高達1億。綜上而言,去年電影市場的大范圍虧損與影片類型、天價投資額、保底分賬形式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影視行業表面看似風光無限,不斷有資本湧入,然而從這些虧損數字背後卻也看到了市場的殘酷。若單從票房的角度看,觀眾逐漸回歸理性、明星效應不斷減弱、惡意炒作難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較於五花八門的炒作和營銷途徑,拍一部真正好看的電影或許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7. 2016年電影圈最火的十大事件是什麼
(本文由劇透社公號原創:jutou321)
這一系列尷尬,讓它們在口碑和票房之間,也僅完成了一半任務。
眼下,影視投資風潮愈發強勁,影視從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中國電影產業正在面臨一場抉擇。
商業就一定不會產出好的藝術么?
不知為何,這明明已經有正確選項的問題,
如今,卻讓人答不出來。
- END -
微信搜索關註:劇透社( jutou321)
每天牛逼一點點!
8. 周星馳最賠錢一部電影,賠了2千萬港幣公司破產,你知道是哪部嗎
說起周星馳應該是個很有名的人物了。他在喜劇方面一直很有天賦,所以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導演,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愛。人們時不時的還會重溫他的經典電影,可見星爺的作品在觀眾心裡的地位。
不得不說星爺的電影是超前的,不管在什麼時候看都不會覺得過時,他的喜劇給觀眾帶來了太多的歡笑。不知大家最喜歡周星馳的哪部電影呢?歡迎留言!
9. 一部電影賠錢了,投資商和導演是怎麼承擔的
賠錢與否與導演有何關系?導演就是個打工的,幹完活拿完工錢就走人,至於你的片子賠與賺,那是出品公司自己的事兒了。
10. 影史上最賠錢的電影排行榜
好萊塢史上最賠錢的電影
一說起「好萊塢電影」,好象大家首先想到裡面身價千萬的大牌明星,過億的投資,滿宇宙取景,留下經典影片無數...可是無論八大電影公司的老闆,還是知名大導演都有犯混的時候,如果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選擇錯誤的人拍了一部錯誤的電影,那...那後果將是觀眾以及他們自己的一場災難!
下面我們就來悉數一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好萊塢賠錢影片——
《伊斯達》Ishtar(1987)
投資4000萬美圓,票房1437萬美圓
人們總是過分相信影帝、影後的票房號召力,不過這部電影絕對是個反面教材。
此片由法國凱撒獎影後伊莎貝爾阿佳妮、奧斯卡影帝達斯丁霍夫曼、沃倫比帝主演。而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像個環球旅行,從新加坡、摩洛哥到巴林、里約熱內盧,一行人等轉一圈下來已經花掉了2500萬美圓。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洛哥,購買拍攝需要的單峰駝居然遇到了當地的強盜,劇組求助於當地政府保護也沒什麼結果,然後就是接著和恐怖分子遭遇...這些使從導演、明星到下面的工作人員都無法專心工作,搞得人人身心疲憊。
事情遠沒結束,影片好不容易拍完,可當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CEO卻對此片的部分很不滿意,要求身兼製作人的沃倫比帝重新剪輯,但是後者根本不當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於是兩邊開始為此片無休止的爭論。結果可想而知,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都一塌糊塗。最後此片「榮幸」的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100個最糟糕的主意之一。
《艷舞女郎》Showgirls(1995)
投資4500萬美圓,票房2200萬美圓
很難想像這樣的一部有失水準的爛片居然出自大導演保羅范霍文之手。而且本片中有大量的裸露場面,最後被定為NC-17級(限制級,17歲以下不準觀看),但製作公司米高梅卻讓它上映了。
在此片之前,保羅范霍文導演的《本能》以4900萬的預算獲得了3億5千多萬的票房神話,於是又打算稱勝追擊。可導演和電影公司一直存在分歧,加上影片本身的理念受到當時評論界和觀眾的批評,票房自然殘敗。在16屆金酸莓獎(美國一個專門評爛片的獎)上,竟獲得9項提名,贏得7項大獎。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那在這里簡單說一下——
美國電影被分為五級,G、PG、PG-13、R和NC-17。G是所有人都可以觀看的,也就是老少咸宜的普通級;PG是有一些內容不適合孩子,屬於警告級,由家長決定孩子是否可以觀看;PG-13是13歲以上青少年需輔導觀看,13歲以下孩子不適合觀看;R是17歲以下青少年需父母陪伴觀看;NC-17是17歲以下青少年禁止觀看。)
《凱德警長》The Chase(1966)
投資570萬美圓,票房270萬美圓
此片明星雲集而且全是當時的一線,如馬龍白蘭度、羅博特雷德福、簡方達等。可是馬龍白蘭度過於隨意,在剛拍攝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受了傷,導致拍攝延期。可馬龍白蘭度自己卻在養傷期間夜夜笙歌,回到片場還是帶著醉意,根本無法進入狀態。麻煩遠不止這些,此片拍攝期間,在拍攝地加州發生了黑人暴亂,劇組也遭到重創,損失上百萬美圓。
影片拍完後,又一場「災難」開始了——製片人和導演各自為主,導演剪輯完後,製片人居然又重新剪輯一篇,當導演發現時,影片已經開始准備上映了。最終的效果就是公映的影片從頭到尾讓觀眾不知所雲。《紐約時報》的評價是:讓觀眾看不懂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起來演員們也不明白劇情。
《棉花俱樂部》 The cotton clab
投資4700萬美圓,票房2590萬美圓
雖然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因《教父》系列而在好萊塢名聲雀起,但因拍攝另一部經典電影《現在啟示錄》時負債近5000萬美圓。於是科波拉打算和當時《教父》的製片人一起拍一部能賺錢的電影,就打算拍攝此片。當時的預算為1300萬,可劇組為了在皇後街區重建「棉花俱樂部」就花了100萬,而且工期超時,每超一周的時間,就得多花14萬。科波拉本人則越拍越有感觸,邊拍邊改劇本,又將原劇本中加入了很多不想及的東西在裡面,這些因素導致預算和拍攝成本一再的增加,為了完成電影,製片人是想盡了辦法,滿世界的找投資,只要肯投錢,來者不拘,甚至包括中東軍火商、義大利後裔的黑手黨、南美的毒販子,這些因素導致拍攝途中麻煩接踵而來,最後影片花掉了4700萬,只可惜此片並沒有讓科波拉和製片人賺到一分錢,相反,而是徹徹底底的讓他們墜入一窮二白的深淵里。
《長征萬寶山》Paint your wagon(1969)
投資3160萬美圓,票房1450萬美圓
大導演希區柯克說過:「電影圈裡出現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出現了《音樂之聲》這樣刺激所有人去拍高成本製作的影片。」這話里所指的「所有人」其中就包括當時號稱「零件大王」的查爾斯布魯多恩。這位以機械零部件起家的電影門外漢當時剛剛吞並了「派拉蒙」公司。在他的眼中好電影就是「有眼淚、有歡笑、還要有美女!」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預見到後面的事情了吧...
本片前身是百老匯大受歡迎的歌舞劇,當時的派拉蒙花了15萬找編劇名家把它改成了歌舞電影的劇本,又找來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李馬文來演。有意思的是,劇組居然沒有給兩位主演請舞蹈指導老師,而且李馬文經常在排戲期間喝得大醉。加上劇組為了場面的需要,花了240萬建了一座城市,又以每公里1萬的造價修了一條公路。可惜這一切換來得是令觀眾慘不忍睹的影片和令投資人沮喪的票房收入。
《上海驚奇》Shanghai surprise
投資1700萬美圓,票房231萬美圓
本片劇本原名《法拉第的鮮花》,影片的製片人是前「甲克蟲」樂隊的吉他手喬治哈里森,他是打算用此片來力捧麥當娜的。可當時麥當娜剛剛和西恩潘結婚,正在蜜月期的二人根本捨不得分開。於是只好讓西恩潘當了男主角。至於拍攝期間所發生的節外生枝的事情簡直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恐怕就是現在讓喬治哈里森回憶,可能還是一場噩夢。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這樣評價此片:《上海驚奇》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獨享整個影院。公映期間,電影院里門可羅雀。從此,麥當娜不但成了「票房毒葯」,還把西恩潘也拖下水了。
《城市與鄉村》Town and country(2001)
投資9000萬美圓,票房670萬美圓
前面提到的第一部電影《伊斯達》里的主演之一沃倫比帝,在14年後再次「成就」了一部巨虧影片,那就是這部《城市與鄉村》 。當時新線電影公司打算擴展一下所拍影片類型的涉及面,想拍一部主流喜劇電影。找來了63歲的沃倫比帝和53歲的戴安基頓。原本想利用兩人原是情侶關系作為本片一個炒作點,可是這個想法被沃倫比帝的現任妻子知道後,去攪的一團糟。於是影片一拖再拖,加上編劇方面也不順利,由於劇本反復被不同的人改,讓影片拍攝停了4次。其他劇組管理方面也極為混亂,又造成了約12次的延期、補拍。這些還不夠,沃倫比帝多次干涉導演的工作,甚至向公司交了一本自己的劇本,不過被拒絕了。
這些事情讓影片整整拖了3年,最後定稿決定重拍時,有10卷膠片居然又在運輸途中意外丟失。
影片拍完公映之後,慕名而來的觀眾看到如此糟糕的電影,只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不僅讓新線公司徹底心灰意冷,而且連其母公司華納公司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割喉島》Cutthroat island(1995)
投資9200萬美圓,票房950萬美圓
當時獨立製片公司卡洛克連續製作票房火暴的〈終結者2〉、〈絕嶺雄風〉〈全面回憶〉和〈本能〉,這讓此公司信心大增,決定再次出巨資,大製作來拍電影。於是公司的首席製片人集資上億交給了一個拍恐怖片起家的新手導演。光此片的海盜船就價值500萬美圓!為了畫面達到理想效果,全部使用水上實景拍攝,演員也全部親自完成驚險的鏡頭。可由於原來的劇本過於粗糙,拍了開頭居然就拍不下去了,只好再臨時找人重寫,製作人得到此消息後,一心急就找了4個編劇一起寫,結果4套劇本又開始扯皮,使影片製作時間長達2年零10個月,最後花掉了9千2百多萬,可上映後反響其差,成了史上最賠錢的電影之一。後來製作公司卡洛克自己也賠了進去,被米高梅聯藝公司全盤收購。
《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1995)
投資1億7500萬美圓,票房8800萬美圓
此片絕對是大明星凱文科斯納的噩夢!於1994年8月開拍原定96天完成前期拍攝。地點選在了夏威夷,單在離陸地400米的海上建造的重達2000噸的廢墟城堡就花費500萬美圓,不過夏威夷多變的天氣,加上潮汐不定,主景多次被海水淹沒,成本很快追加過億了,長期的海上生活也是劇組人員和演員們無法適應,很多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等166天拍攝結束時,總共花了1億7千500萬。這還沒完,後期製作時,主演凱文科斯納還對導演的工作橫加干涉,導致他們倆最終決裂。影片上映後只獲得投資一半左右的票房,〈紐約時報〉評論:此片猶如一個殘疾人,與之共舞的凱文科斯納「精神可嘉」。
《埃及艷後》Cleopatra(1963)
投資4200萬美圓,票房2400萬美圓
終於說到了這部被評為「有史以來最賠錢的電影」。在1963年創下了1800萬美圓(以當年的物價和經濟發展水平相比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的巨額虧損,差點讓21世紀福克思公司關門大吉!至今仍被無數人當成好萊塢最大的笑柄。
1959年,當此片的製片人力排眾議,堅決起用26歲的伊麗莎白泰勒為女主角時,泰勒還在和她的第四任丈夫在度蜜月。此時,泰勒得到消息,根本無心接片,於是開出了200萬的片酬,想以此婉拒。誰知居然被福克思公司一口答應了下來。泰勒只好帶著他的丈夫來到英國拍片。公司方面,為了拍攝此片,在英國耗資100萬美圓建造了一座雄偉的「羅馬城」。影片終於在1961年的9月25日開拍了,可是噩夢才剛剛開始——第一天,因為英國本土發型師罷工,什麼鏡頭也沒拍。開拍後僅17分鍾,泰勒又「奇跡」般的病倒,飛回美國療養去了。劇組等到了第2年才重新開始拍攝,結果沒多久,泰勒再次病倒,又是停拍。因為泰勒就這樣病來病去,此片拍了4年,也因幾年來身材的變化,戲中她的黃金戲服先後做了6套之多,每套都價值近3萬美圓。有意思的是,在拍攝此片的4年中,泰勒又和男主角理查德波頓日久生情,最後成就了他倆長達12年的兩次婚姻。
除了泰勒的因素外,其他劇組人員也是麻煩不斷。4年間,有2位攝影師離開,導演也中途換過,剪輯時也是導演和製片、製作公司吵的不可開交...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的最終結果會是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