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後感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部電影,以修建紅旗渠為線索,講述了發生在修渠人石天林身上的感人故事。當年他修紅旗渠的時候,為了救人而被困;為了修渠而失去心愛的姑娘;老年時隨兒子移居海外,聽聞楊貴書記逝世消息而歸心似箭,回到家鄉,重走紅旗渠的故事。
觀影時,我聽到了一句讓我十分心痛的話:林縣人一輩子, 只洗三次臉,出生時洗一次,成親時洗一次,死後再洗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細細一想,又恍然大悟!這不正真實地反映了林縣人民當年缺水、盼水的情景嗎?
人定勝天,楊貴老書記高瞻遠矚,引漳入林,帶領大家擺脫了缺水的窘況。雖然現在的我們都有水了,水在大家的眼中已經不再稀缺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為了修渠付出的鮮血和汗水,在此我提倡:珍惜每一滴水,從我做起!
觀影過程中我好幾次落淚,其中一位英雄的共產黨員楊書記,在百姓的生死面前,拋開了修渠、拋開了進度,只為了「生命無價」那個初心。
在當代,李市長在別人說你是領導你別上鷹見愁時,她堅毅地說出了:「生命無價,共產黨員就意味著對百姓的奉獻和犧牲。」正是不忘人民這個初心讓兩代共產黨員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人民的生命,老書記的淚水、李市長的堅毅讓我看到了共產黨員對林州這片土地熱烈的愛!」
新時代的紅旗渠的精神是什麼?那就是奉獻和犧牲!作為紅旗渠的傳人,我將繼承先輩們的精神,講好紅旗渠故事,傳承好紅旗渠精神!
(1)電影紅旗渠2017擴展閱讀: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是根據王獻青小說《大國工匠》改編。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一錘一釺一雙手,歷時十年,從太行山腰懸崖峭壁開鑿了長1500公里引漳入林的人工水渠「紅旗渠工程」,被後人贊頌為偉大的「人工天河」。
在當時艱難的施工條件下,林縣人民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於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 。
他們用十年的青春和汗水創造了中國的驕傲,世界的奇跡。他們不僅僅引來了珍貴的水源,更是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現實里的紅旗渠解決了林州地區的水源問題,紅旗渠工程更是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林州人創造的奇跡。
❷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 高清下載
《歸來仍是少年》根據王獻青小說《大國工匠》改編,以「追夢」為主題,以巍巍太行、壯美紅旗渠為元素,以「重走紅旗渠」為線索,講述了垂暮老人石頭為了追憶參與修建紅旗渠的難忘歲月,決定帶孫子騎行重走紅旗渠,並探訪當年修渠老友,然而他們在路上卻遇到了來自各方面的重重障礙,為實現心願,他們克服了一切困難,終於完成了追夢之旅的過程。這是一部有關紅旗渠題材的勵志電影,對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為電影拍攝現場
編劇王獻青介紹稱,紅旗渠這么偉大的工程需要有一部電影,紅旗渠流淌了五十多年,需要用電影藝術表現出她的精神和魅力,太行大峽谷、滑翔基地這么好的景色需要告訴天下人,而要宣傳出去迫切需要有一部電影。如今由咱們自己寫的紅旗渠之《大國工匠》,又由咱們改編成的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問世了!希望大家是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的參與者,更是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的傳播者!
❸ 《紅旗渠》中的李縣長是誰扮演的
紅旗渠李縣長扮演者是郭曉明,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榮獲2011年第二屆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獎,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三釵》、《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煮海》、《先結婚後戀愛》等。
曾經擔任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總編劇的王獻青全過程推動了電視劇《紅旗渠》的創作與拍攝,對這部電視劇感觸更深,寫了一篇觀後感《電視劇〈紅旗渠〉評彈》。昨天下午,他對記者說:「時代呼喚紅旗渠精神,用藝術方式展示紅旗渠魅力,讓更多的人受教育,是破時代之問、解時代之題的極好方式,電視劇《紅旗渠》就是在唱響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孕育誕生的。近年,以紅旗渠為題材的話劇、豫劇、史詩、電影、小說相繼問世,電視劇《紅旗渠》無疑也是盼望已久的,是又一部精品力作。昨晚觀看的前兩集有多個淚點,觸動了人的靈魂。」他相信,電視劇《紅旗渠》餘下30集也會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引領人們重溫修渠的難忘歲月,守望太行之巔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