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年電影 » 奧斯卡電影節2015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奧斯卡電影節2015

發布時間: 2023-05-13 20:14:21

Ⅰ 奧斯卡獲獎電影

1、《綠皮書》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無間行者》角色介紹:

比利——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比利和父親在波士頓機場打工,因為沒錢交保護費,父親被波士頓黑街的老大克斯特羅活活打死,比利就決定長大要當個除暴安良的警察,親手逮捕克斯特羅,為慘死的父親報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間行者

Ⅱ 國際A類電影節到底有哪些

國際A類電影節,是指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目前全世界共有15個A類級別的電影節,分別是: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羅加諾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華沙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映畫祭(東京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代表著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和最高評價,因此能夠在A類電影節獲獎的演員或導演都非常不簡單,哪怕只是一個提名,都足以令人自豪。

很多人以為世界電影的最高獎項是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其實不是。奧斯卡充其量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獎項,只不過奧斯卡在世界上比較著名,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奧斯卡是最高榮譽,其實非也。奧斯卡金像獎其含金量等同於中國電影金雞獎。

請大家記住,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是A類國際電影節!不是奧斯卡!

Ⅲ 奧斯卡金像獎歷屆獲獎名單

1,奧莉薇婭·科爾曼,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奧莉薇婭·科爾曼(OliviaColman),出生於1974年1月30日英國諾福克郡諾威奇,英國演員。2016年,出演電視劇《夜班經理》。2019年憑電影《寵兒》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2,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McDormand),1957年6月23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美國女演員、製作人,畢業於耶魯大學。2018年,憑借犯罪喜劇電影《三塊廣告牌》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3,艾瑪·斯通,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艾瑪·斯通(EmmaStone),1988年11月6日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美國女演員。2017年2月,憑借在《愛樂之城》中的表演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4,布麗·拉爾森,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布麗·拉爾森(BrieLarson),1989年10月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美國演員、歌手、導演。2015年,憑借劇情片《房間》獲得第7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5,朱麗安·摩爾,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朱麗安·摩爾(JulianneMoore),1960年12月3日出生於美國北卡羅蘭那州,畢業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美國影視演員。

2014年5月,摩爾憑借《依然愛麗絲》獲得第72屆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2015年2月,摩爾憑借同部影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並成為影史上首位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和奧斯卡金像獎影後大滿貫的女演員。

Ⅳ 懸疑短片《判若雲泥》劇情簡介

懸疑短片《判若雲泥》劇情簡介

《判若雲泥》(Cloud&Mud)由導演董阿成執導的一部懸疑短片,“善惡的因果,人生的輪回。”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善惡因果,人生輪回。逃竄多年的逃犯在逃逸的過程中,飢餓難耐時與一位店主相遇,從而展開了兩人之間的心靈碰撞和人性考量。

演職員表:

制 片 人: 金錢雨

導 演:董阿成

導演/攝影

導演/攝影

編 劇:董阿成

攝影指導:董阿成

剪 輯:董阿成

美術指導:董阿成

原作音樂:韋啟良(良月聯盟)香港

視覺指導:朴相洙(韓國)

聲效指導:趙楠

平面指導:李櫃君

造型指導:王克廣

角色介紹:

角色 演員 備注

逃犯 王宇

人物海報

人物海報

-

店主 王德順

人物海報

人物海報

影片評價: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廈門國際青年微電影節評審團主席金韜在頒獎詞中給予《判若雲泥》高度評價:“它在藝術上、美學上、正能量上、價值觀上所表現出來的精深、精湛和經濟能夠很好地符合我們評審團對於黑天鵝這個獎項的.標准,因此特別獎我們認為是本屆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判若雲泥》代表了我們的美學期望,也代表了我們對微電影這個事業發展前景的美好和樂觀的展望。”

獲獎記錄:

電影節信息:獲獎信息

2014 RHISFF國際短片電影節(澳大利亞):金獎

"2014 Reel health International Film short Festival ":金獎

2014印度電影節(印度):評審團特別獎

“Indian Cine Film Festival-14”---- Special Jury Mention

國際最佳短片競賽獎(美國): 優異獎

“2014 Best short Competition”---Award of Merit

全球電影大賽(美國):優秀獎

Accolade Global Film Competition

第七屆新人電影節(中國)—最佳攝影獎

2014青島國際微電影節(中國):最佳導演獎,綜合獎三等獎

首屆廈門國際青年微電影節(中國)---評審團特別獎

2014成都微電影節(中國)---最佳攝影獎

2014“光影、夢想”微電影大賽(中國):一等獎

最佳剪輯獎

最佳男配角

優秀男演員獎

入圍信息:

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單元

”17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四屆印度班加羅爾國際短片電影節

“4th Bangalor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14”

2014年美國大湖國際電影節(官方選擇)

“GREAT LAKES BEST IN FILM FILM FESTIVAL”

Viewster在線電影節(官方選擇)

“viewster Online Film Fest 3“

2014印度電影節(官方選擇)

“ICFF INDIAN CINE FILM FESTIVAL-14”

2014 RHISFF國際短片電影節(澳大利亞墨爾本)

“2014 Reel healt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成都微電影節---“金沙獎”提名: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第七屆新人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單元

2014澳門國際微電影節(社會組)

首屆廈門國際青年微電影節

提名:最佳公益影片

亞洲短片電影節(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 Asia) 入圍主競賽單元!

{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官方認可的亞洲最大規模的國際短片電影節。最優秀獲獎作品將獲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短片類提名資格}

2015年68屆戛納電影節短片角單元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hort Film Corner

巴塞羅那人權電影節

Barcelona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官方選擇)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短片電影節

3rd INTERNATIONAL CHANGING PERSPECTIVES SHORT FILM FESTIVAL(官方選擇)

卡馬森灣電影節(英國威爾士)

Carmarthen Bay Film Festival(官方選擇)

Magwill電影節(官方選擇)

THESS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國際短片電影節(官方選擇)

EIFF Film Festival (官方選擇)

GBFF Geren Bay Film Fesival(官方選擇)

薩蘭托國際電影節

Salento Int'l Film Festival 2015

埃德蒙頓國際電影節2015

Edmont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IFF)

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2015

12th Jameson Cinefest Miskol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5

羅馬國際電影節(羅馬,喬治亞)2015

12th AnnualRom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me, Georgia)

查爾斯頓國際電影節2015

2015 Charlest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5 Edinburgh Short Film Festival

愛丁堡短片電影節

;

Ⅳ 設立亞洲電影節的目的以及意義是什麼

亞洲國際電影節簡稱AWFF,創立於美國洛杉磯,其目的在於將優秀的亞洲電影作品更好的展現給國際主流電影勸。其意義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優秀亞洲電影被全世界的觀眾所認識和觀看,希望讓大家意識到,亞洲電影也是十分的出色,並不僅僅只是入圍了奧斯卡的才是好片。

AWFF成員國有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50多個亞洲國家,其中參展的電影中更是有我們熟知的電影,例如《刺客聶隱娘》,《燃燒》,《十二公民》,《大唐玄奘》,《一念無明》,《天氣之子》,《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優秀的影片,讓我們在感受了電影魅力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國家電影的崛起,通過展映的電影,也可以給更多的年輕導演人和電影人帶去積極的影響。

Ⅵ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

(6)奧斯卡電影節2015擴展閱讀:

1、雙料主席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同於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學院獎等等頒獎禮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採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評獎。每一個競賽單元均設有獨立的「評委會主席」和「評委會成員」,以主席領導並在10人以下,通常邀請電影圈、文學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將在討論和論證中決定獎項的歸屬。

2、華人評審

截至2015年,擔任過評審團主席(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四位:鞏俐、王家衛、張藝謀、李安;擔任過全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三位:陳凱歌、鞏俐、張曼玉。

Ⅶ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概況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於北京時間2015年2月23日上午揭曉,之前以9項提名領跑的《鳥人》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而它的競爭者《少年時代》,在6項提名中僅拿到最佳女配角一個獎項。本屆奧斯卡的結果雖有意外,但著實有些乏善可陳,倒是影帝影後的歸屬成就一段佳話:出演《萬物理論》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成為寬橘影史上第一位80後影帝;而朱莉安·摩爾憑借《依然愛麗絲》中的表演順利封後,這也使得她成為影史上第一位兼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影後和奧斯卡影後4項的女演員,成為首位實現歐洲三大電影節加奧斯卡影後四大滿貫的女演員。 。
(* 首位實現歐洲三大電影節加奧斯卡影帝四大滿貫的男演員是傑克·萊蒙)
在藝術、主流、商業之間搖擺不定
本屆奧斯卡有多乏味,看看大家對獲獎名單的預測有多相似、命中率又有多高便能明白。每一年的頒獎前後,影評人和資深影迷都免不了要對保守又溫情的奧斯卡小金人吐槽一番。導演傾向「苦行僧」多過「頑童」,大衛·芬奇哪怕部部叫好,也難獲小金人的青睞,而林克萊特以12年的努力,卻足以憑「新人」身份在奧斯卡露臉;演員要不計形象為藝術「犧牲」,埃迪·雷德梅尼因扮演身患盧伽雷氏症的霍金摘得影帝,朱莉安·摩爾則出演了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展現了從意氣風發到憔悴頹廢的心路歷程。
有好事者列出奧斯卡五大潛規則七大定律,證明了這些評審的口味有多麼好摸清,難怪影評人約翰旁拆·格林批評:「鄉村俱樂部都比它多元化。」
《消失的愛人》在奧斯卡的「遇冷」,著實讓不少人叫屈。這部影片對美國中產階級婚姻、生活,以及傳媒大眾皆有所反思,有著大衛·芬奇一貫的冷峻風格,IMDB用戶評分高達8.5,卻僅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雖然票房高達5.5億美元,引發了一場科學大討論,但也只拿到最佳視覺效果獎。
體現對好萊塢娛樂工業的深度反思
此次成為大贏家的《鳥人》中,長達2個多小時的「偽長鏡頭」和戲里戲外主演相似的人生經歷,早就成為影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除此以外,它還有一個更打動人的精神內核,那就是對運巧棗好萊塢和百老匯娛樂工業的深度反思。電影中,昔日的超級英雄扮演者遭遇中年危機,企圖以一部「文藝」戲劇來咸魚翻身,卻未能如願,事業陷入絕境之時,卻憑赤裸上身迷失街頭的視頻意外走紅。如今,當藝術水準不再成為電影和戲劇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的花邊新聞和商業炒作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奧斯卡把「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統統給了《鳥人》,可謂用心良苦——在對於藝術的定義和當今電影工業的反思中,《鳥人》和奧斯卡評審有著相同的見解。
盡管獎項落空,耗時12年拍攝的《少年時代》的6項提名也足以證明奧斯卡對其的尊重。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愛在」三部曲之後,以更長的跨度,展現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瑣碎,惹人唏噓:時間都去哪兒了?在這個技術能夠實現一切的年代,仍然有這樣一批電影人,堅持最原始的電影夢。而85後導演的作品《爆裂鼓手》盡管場面「爆裂」,讓人心驚肉跳,仔細追究,用的卻是非常正統的手法。所以,相比於影片的「創新」之舉,莫若說評審更看重的是對「傳統電影」尊嚴的維護。
同樣的審美旨趣也體現在最佳外語片的獲得者《修女伊達》之上,片中修女伊達在尋找親人的旅途中,逐漸揭開了家族的悲劇,作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波蘭電影,影片繼承了歐洲電影的傳統美學,將「優雅」發揮到了極致。而講述「棱鏡門」主角斯諾登真實故事的《第四公民》奪得最佳紀錄片獎,影片高度還原事件始末。拍攝這樣一部紀錄片,更像是親歷一個歷史性的事件,難免遭受爭議,但奧斯卡還是用專業肯定了女導演羅拉·柏翠絲的勇敢——《第四公民》的誕生,本就是一種宣言。

Ⅷ 近五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有哪些

截止2021年,有以下電影:

1、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2020年2月9日(美國時間))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金基澤成天游手好閑,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金基宇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的家應征家教,兩個天差地別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的意外事件之中的故事。

2019年,該片獲得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最佳影片。2020年,該片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Ⅸ 濟南奧斯卡是誰開的

您好,濟南奧斯卡悔亮是由濟南市政府主辦的一個大型國際電影節,旨在促進濟南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升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國際影響力。濟南奧斯卡電影節首屆於2018年4月20日在濟南舉行,由濟南市政府主辦,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濟南奧斯卡電影節的宗旨是: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碧鬧寬,提升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濟南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彎渣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濟南市文化

Ⅹ 奧斯卡每年頒獎時間都是什麼時候

奧斯卡電影節
這是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芹塌殲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

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1979年已是第五十一屆。

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

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柏林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

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嫌沖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衫跡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於1946年,如今已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電影節之一。她旨在展示和提高將電影作為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戛納國際電影節通過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能立即介紹給世界觀眾,還提供了電影創作者與買主接觸交流的機會。
電影節的內容由電影節理事會在外國影片、法國影片和短片三個委員會的幫助下確定,由10位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影片評獎.

每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都要選出大約50部故事片和20多部短片,分為參賽影片、非參賽影片、短片、"某種關注"四類進行展映。

從1978年開始,設立"金攝影機獎"獎勵參加展映的最佳處女作。1998年又新增了"電影基金獎"和"職業:製片人"獎兩個獎項。

非參賽影片通常是曾經獲過戛納獎的導演的作品,他們不希望再參加競賽。非參賽影片還包括要求作特別安排如作午夜場放映的影片。

"某種關注"類屬於正式入圍的非競賽單元影片。在這個單元展映的處女作影片可以競爭"金攝影機獎"。

金棕櫚短片獎授予兩部15分鍾以內的優秀短片。

戛納國際電影節1998年開始推出名為"電影基石獎"的新獎項,旨在發現和鼓勵全球范圍的青年電影製作者。

"電影基石"單元

將推出大約20部學生電影作品(短片中等長度的虛構作品或動畫片),通過單獨的一個由5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來評獎,最後獎勵4部最佳影片。首次獲"電影基石獎"的獲獎者將有幸保送其第一部故事片參加戛納國際電影節。

199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推出了"職業:製片人"單元來表達對製片人的敬意。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中國香港的11位對電影藝術給予極大支持的製片人獲得褒獎。他們的30部電影在"職業:製片人"單元展映,影片的導演和演員也一並出席。

於1978年設立的"金攝影機獎"獎勵范圍包括參加戛納國際電影節所有展映的處女作影片,並由特設的"金攝影機"評委會選

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史稱「國際電影節之父」。每年8月至9月在義大利威尼斯市利多島舉行,為期兩周左右。

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最有娛樂性影片、最感動人影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雙年節杯」等。1949年增設了「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中國於1988年8月首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11大主要電影節之一。

電影節定於每年秋天舉行。

電影節為電影作品提供競賽的舞台,以期從中發現和創造未來的電影天才。從一開始,電影節就非常關注並授獎給下一代的年輕導演,支持他們為電影所做的創造性的工作。每年電影節都會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競賽,最新最熱的電影

,日本很少看得到的亞洲電影,日本最新的電影以及日本經典電影回顧等等。除了一些官方的活動之外,還有許多令人激動的活動,東京國際荒誕電影節,國際婦女電影周等等。

創始時間:東京國際電影節始於1985年,每兩年舉行一次。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主辦單位: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

所頒獎項:"金櫻花獎"

詳情:兩年一屆。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目的在於藉助電影節的影響促進日本電影市場的發展.

其中青年導演電影周具有比賽性質,只有年齡不起過40歲、拍攝影片來過6部的導演的未在日本放映的影片才能參賽。設大獎、最佳導演獎、評委會獎三個最高獎及其它小獎。在第2屆東京電影節上,我國影片吳天明導演的《老井》獲大獎和東京都知事獎、男主角張藝謀獲最佳男演員獎。1933年寧瀛導演的《找樂》獲青年導演競賽的金櫻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