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影票房榜上屈居第一位
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一位
(僅限中國內地票房成績,截至2015年5月20日)
國際大片……………………………………國外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排行第一位的是
速度與激情7 Fast & Furious 7
導演: 溫子仁
主演: 范·迪塞爾 / 保羅·沃克 / 傑森·斯坦森
類型: 動作 / 犯罪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中國大陸/日本
發行年份: 2015
總票房:242553萬元 | 上映日期:2015年4月12日 | 發行類別:進口分賬
華語大片……………………………………中國自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排行第一位的是
人再囧途之泰囧
導演: 徐崢
主演: 徐崢 / 王寶強 / 黃渤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發行年份: 2012
總票房:126739萬元 | 上映日期:2012年12月12日 | 發行類別:國產
更多可參考這個頁面:
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歷史排行總榜(截至2015年5月20日)
http://www.hulumiao.cn/html/2015/05/5.html
2. 中國電影票房一年多少億
2011年總票房131億元,年冠《變形金剛》10.7億
2012年總票房171億元,年冠《泰囧》12.7億
2013年總票房218億元,年冠《西遊降魔篇》12.46億
2014年總票房296億元,年冠《變形金剛4》票房19.76億
2015年總票房 441億元,年冠《捉妖記》票房24.34億
2016年總票房 454億元,年冠《美人魚》票房33.86億
2017年總票房 559億元,年冠《戰狼2》票房56.84億
2018年總票房 607億元,年冠《紅海行動》票房36.5億
2019年總票房 641億元,年冠《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億
2020年總票房 203億元,年冠《八佰》票房31.1億
2021年總票房 截止12月1日,已達到443億元,年冠《長津湖》
3.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澳門風雲2》《天將雄師》《狼圖騰》《戰狼》《左耳》《奔跑吧兄弟》《鍾馗伏魔》《重返二十歲》《何以笙簫默》《咱們結婚吧》
4. 票房預測數據來源
中國電影票房數據分析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2月29日下午6時,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已達450.76億,已超過去年票房總成績440億。其實,從2003年至2015年中國電影一直保持平均35%的市場增長率,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市場已經達到441億,過去6年復合增速38.6%。但根據目前的整體票房走勢來看,2016年的票房增速約3%,這也是17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增長最慢的一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首次低於25%截至12月23日,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441億,用時358天才艱難超過了去年440.69億元的全年總票房,與2015年僅用時9個多月就超過2014年電影票房的速率相差甚遠,今年全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將首次低於25%。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均觀影次數來看,近年來我國平均觀影人次逐年攀升,2015年中國人均觀影次數已經達到1.6次;預計2016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將達1.7人次,但距發達國家人均3-4次的觀影次數仍有較大差距。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僅九部電影票房超10億另外,2016年《美人魚》、《瘋狂動物城》和《魔獸》分別以33.9億、15.3億、14.7億元的成績成為今年內地電影票房冠、亞、季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動》、《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和《功夫熊貓》劉部國產片躋身10億元俱樂部,領銜今年華語片票房排行榜。截至目前,今年共有84部在內地公映的中外電影票房過億,其中華語片共有41部過億。不過《擺渡人》、《鐵道飛虎》12月23日剛剛首映,無論口碑如何,相信兩部電影票房過億都毫無懸念。2016年度國內電影票房前十排行榜數據來源:藝恩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截止2016年12月30日)未來預期目前,中國電影進入繁榮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中國電影產量位居全球第三,今年中國電影產量不減,預計年底將突破700部。今年電影市場增長速度減緩,但依然在增長。預計,2016年電影市場或將達到454億,增速3%,增長速度略緩。
另外,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有84部影片過億,相比去年的81部有所提高。觀影人數約在13億,比去年12億也有所增長。而12月下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最新數據,中國電影銀幕已超過4萬塊,躍居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電影銀幕以每天增加26塊的速度遞增,超過了2015年每天增加22塊的速度。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阿里巴巴影業聯合上戲、復星探索影視人才培養新模式。蘋果收購已破產流媒體音樂公司,吸收技術和人才;Instagram也將推出直播功能。這些都反映我國影視傳媒行業市場前景可期。中商產業研究院簡介中商產業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下轄的研究機構,研究范圍涵蓋智能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費、大健康、「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公司致力於為國內外企業、上市公司、投融資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提供各類數據服務、研究報告及高價值的咨詢服務。中商行業研究服務內容行業研究是中商開展一切咨詢業務的基石,我們通過對特定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盈利能力、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全面客觀的剖析當前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競爭格局、進出口情況和市場需求特徵等,對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產銷運營分析,並根據各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各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准確分析與預測。中商行業研究報告是企業了解各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資料。中商行業研究方法中商擁有10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利用中商Askci資料庫立了多種數據分析模型,在產業研究咨詢領域利用行業生命周期理論、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競爭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頓矩陣、國際競爭力鑽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產業評估體系。在市場預測分析方面,模型涵蓋對新產品需求預測、快速消費品銷售預測、市場份額預測等多種指標,實現針對性的進行市場預測分析。
中商研究報告數據及資料來源中商利用多種一手及二手資料來源核實所收集的數據或資料。一手資料來源於中商對行業內重點企業訪談獲取的一手信息數據;中商通過行業訪談、電話訪問等調研獲取一手數據時,調研人員會將多名受訪者的資料及意見、多種來源的數據或資料進行比對核查,公司內部也會預先探討該數據源的合法性,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規。二手資料主要包括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中國海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發布的各類數據、年度報告、行業年鑒等資料信息。
數據來源 數據種類
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公開發布的各類年度數據、季度數據、月度數據等
政府部門 宏觀經濟數據、行業經濟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貿易數據等
行業協會 年度報告數據、公報數據、行業運行數據、會員企業數據等
社會組織 國際性組織、社會團體公布的各類數據等
行業年鑒 農業、林業、醫療、衛生、教育、環境、裝備、房產、建築等各類行業數據
公司公告 資本市場各類公司發布的定期年報、半年報、公司公告等
期刊雜志 在開期刊雜志中獲取的僅限於允許公開引用、轉載的部分
中商調研 研究人員、調研人員通過實地調查、行業訪談、獲取的一手數據
中商的產業研究服務優勢
產業研究優勢 優勢體現
豐富的數據資源、強大數據挖掘能力 中商是中國首家自建資料庫系統的產業研究咨詢機構,公司自主研發的Askci資料庫和CISource中商情報通對各類數據建立中商企業資料庫、全球資料庫、宏觀經濟資料庫、行業資料庫、區域資料庫、調研資料庫等專業資料庫,覆蓋近5000多個細分產業數據。
知名的研究團隊,優質的研究咨詢服務 中商擁有具備專業背景知識和熟悉產業運營的復合型人才, 產業分析師、行業專家及咨詢顧問共計300餘名,在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細分行業及政策法規研究方面具備很強的實力。公司研究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產業研究咨詢服務及個性化的專項咨詢服務。
專門的客服團隊,滿足客戶個性化咨詢服務 公司建立了專門的客服團隊,能夠更為准確的了解客戶的需求並滿足,並且能夠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快速的處理,深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加強員工培訓與業務創新,開創了民營銀行籌建、保險公司籌建等新型咨詢服務業務。
產業大數據平台成就最具影響力行業門戶 公司旗下中商情報網是是國內專業的商業大數據發布和查詢平台,經過多年的發展吸引培養了一批忠實用戶,已成為中國財經領域「最具影響力行業門戶」,為國內外企業、金融從業人員、創業人員、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觀、時效、高價值的商業資訊。
中商的影響力國家政府部門及權威媒體廣泛報道與引用中商產業研究院專業研究結論國內外主流財經媒體及國家政府部門大量引用中商數據及研究結論,如央視財經、鳳凰財經新浪財經、中國經濟信息網、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網)等。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中國電影票房數據分析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分析
第 1 頁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2月29日下午6時,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已達450.76億,已超過去年票房總成績440億。其實,從2003年至2015年中國電影一直保持平均35%的市場增長率,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市場已經達到441億,過去6年復合增速38.6%。但根據目前的整體票房走勢來看,2016年的票房增速約3%,這也是17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增長最慢的一年。
票房增長率13年來首次低於25%
截至12月23日,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441億,用時358天才艱難超過了去年440.69億元的全年總票房,與2015年僅用時9個多月就超過2014年電影票房的速率相差甚遠,今年全年票房增長率13年來將首次低於25%。
第 2 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均觀影次數來看,近年來我國平均觀影人次逐年攀升,2015年中國人均觀影次數已經達到1.6次;預計2016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將達1.7人次,但距發達國家人均3-4次的觀影次數仍有較大差距。
第 3 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僅九部電影票房超10億
另外,2016年《美人魚》、《瘋狂動物城》和《魔獸》分別以33.9億、15.3億、14.7億元的成績成為今年內地電影票房冠、亞、季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動》、《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和《功夫熊貓》劉部國產片躋身10億元俱樂部,領銜今年華語片票房排行榜。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84部在內地公映的中外電影票房過億,其中華語片共有41部過億。不過《擺渡人》、《鐵道飛虎》12月23日剛剛首映,無論口碑如何,相信兩部電影票房過億都毫無懸念。
5. 為什麼最近兩年高票房的國內電影這么多
與2014年全年突破296億元的票房成績相比,201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在創造奇跡和突破自我中前行。《捉妖記》、《速度與激情7》等多部電影的接連高票房表現,讓中國電影市場邁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昨晚通報,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創下「十二五」以來最高年度增幅。 綜合新華社電、《法制晚報》
2015年四次單月票房超美國
早在2010年,就曾有不少海外媒體對中國電影票房提出了將趕日超美的預測,並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在2015年達到北美市場一半的量級,在2018年實現對北美市場的超越。時至今日,這個預言早已成真。
從目前的走勢來看,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保底總票房將在550億元上下,按照2015年的增長率,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有望直接沖到640億,單年百億美元票房的目標有望在2016年提前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1月和2月,中國電影市場首次實現了對美國電影市場的單月超越,而且在8月份和10月份將這一情況再度重演。全年有四個月份票房超越美國電影市場,是中國電影市場歷史上的第一次。不少北美媒體也表示,在中國電影市場頻繁實現對北美市場的超車之後,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極有希望形成與北美市場分庭抗禮的局面。
在國產片與進口片的總票房對比上,國產片以年度票房超100億元的絕對優勢戰勝進口片,成為贏家。這,也是歷史上國產片票房增速最猛的一年。
6. 影片沒那麼好《哪吒》15億票房背後中國人在被誘導消費么
我認為截止7月30日14點,上映5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已經斬落驚人的10億元票房。根據貓眼預測,該片最終票房或達22.59億元。此前,中國市場動畫電影票房最高的是《瘋狂動物城》,為15.27億元。
目前已破15億元。
有證券分析師表示,考量光線傳媒不僅參與該片製作亦有發行,如按投資比例為20%計算,本片將為凈利潤貢獻3億元。《哪吒》在微博、新聞平台一片叫好,在文青聚集地,豆瓣,更是收獲了8.8的高分,進入了神片的行列。看起來,《哪吒》是一次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但《大聖》宛如天空的流星。自此之後,似乎再也找不到值得考究一番的作品了。國漫可謂負重難行。此刻,它正緩慢爬行在技術與藝術難以平衡的分水嶺上,且更傾向於前者。
這不是藝術家的選擇,而是市場的選擇。
一方面:2015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及2016 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美人魚》均採用大量CG元素。自2014 年起,奇幻類影片的票房及數量佔比均持續走高,動畫電影的票房增速及數量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
2015 年,動畫影片《大聖歸來》斬獲 9.6 億元票房,居同年票房第7名。2016 年,票房排名前10位的影片中,動畫/奇幻類電影占據5席。在鏈條前端的帶動下,中國的CG影視製作市場空前巨大。
另一方面。有人如此打趣國漫:關鍵時候喊口號,天空大地放特效。人物塑造單薄、情感表達單面。CG不像是為情節服務的技術,反而就是電影本身的目的。以《哪吒》為例,片中設置了一個花了大量筆墨描繪的「一鏡到底」段落。但當觀眾聚焦情節的時候,卻發現,這段「精彩」對於情節、情感的推動,沒什麼意義。
「特效套路」,為中國動漫電影在短期內贏得了市場。但梳理電影作品的發展方向,對技術的沉溺,既是國漫的崛起的墊腳石,又是國漫崛起的絆腳石。我們似乎再沒有機會看到一個純然用心的想像世界、一個中國的《千與千尋》了。
02
從作品的角度,發燒友看到了中國漫畫電影十幾年來的巨大困局。從商業的角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影片背後,出品、投資人光線傳媒,看到的是中國國產電影發展的巨大機會。
2016年,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轉折之年。這一年,靠著兩部引進動漫《瘋狂動物城》《功夫熊貓3》,票房整體水平突破了70億元。近5年來,國內動畫電影的平均票房約處於45億元左右,佔到全年總體票房的10%,已經形成了規模相當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產動漫與引進動漫的票房差距正在縮小,在2018年上半年,二者已經能夠打成平局了。
而如果再仔細觀察:國產動漫的票倉,往往聚集在二三線城市。並且,每每出現好片,就會有大量的一線票倉增量。
有趣的是,每年穩定發電影版的動漫《熊出沒》成績一直很穩定,去年甚至以6.05億元,斬獲了去年的動漫票房冠軍。
這里,小編沒有不尊重《熊出沒》的意思。但是一切都指向一個答案:國產動漫在中國有極為巨大的市場潛力。而且,整個市場實在是太缺乏爆款、缺乏好片了。
在引進與製造動漫電影方面,光線傳媒,毫無疑問是國內影視企業中的先行者。
去年六月,光線旗下,專事布局國漫領域的孫公司——彩條屋影業,發布了2019國產動畫片單,並曝光一組先導概念海報。這也是相繼與國產動畫「三大」系列(《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合作後,彩條屋再一次公布三部國產原創動畫。它們分別是國產動畫「神話三部曲」:《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鳳凰》。
7. 中國電影票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自2015年來,中國電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走上質量提升、產能優化的新階段,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特別是國產影片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和觀眾歡迎。
與往年電影市場的表現不同,2015年高票房電影層出不窮。《速度與激情7》以24.26億元改寫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之後,不到半年,《捉妖記》以24.38億元將這一成績再度改寫。
8. 影片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8)2015年全國電影票房分析擴展閱讀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9. 內地票房排行榜實時票房
內地票房排行榜實時票房:
1,誤殺,上映44天,累計11億。
2,穿過寒冬擁抱你,上映30天,累計9億。
3,汪汪隊立大功,上映16天,累計6000萬。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81部票房過億的電影中,國產電影佔了47部。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9年12月31日發布數據,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 66 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 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 27 億。
2021年電影票房:
截至2021年12月8日,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和銀幕數量穩居世界首位,全國銀幕數達81317塊,巨型銀幕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過去5年,中國電影生產總量超過4000部,觀影人次超過80億。
10. 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我們可能真的等到了...
我們離國產科幻電影還有多遠?
從2014年,我國電影票房和300億只差一步之遙的時候,好多電影人就預言2015年是國產科幻電影的元年,那時候中影集團手握《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微紀元》三部科幻片,游族影業宣布自己的《清叢三體》計劃、寧浩擔綱《鄉村教師》的編劇、張藝謀也宣布籌劃自己的首部科幻電影《長城》。
形勢看上去一片大好。
這兩年間,我國電影票房不斷飆升,然而原定今年7月上映的《三體》跳票,無限期地推遲上映;《蒸發太平洋》和《不可思異》打著國產科幻片的旗號,收獲了一片罵聲;號稱「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可能」的《九層妖塔》,票房和口碑也雙雙撲街。
這時我們不禁疑問,我們真的拍不好科幻片嗎?
從硬體上看,科幻電影由於製作成本都較高,國外優秀的科幻電影投資動不動就過億,國內科幻電影遲遲沒有發展,曾經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錢。
2015年我國電影票房440億,其中國產電影的票房為271億,大量的資本湧入到電影行業。
網傳星爺的《美人魚》投資3億,《盜墓筆記》的投資也在2億以上,如果真的有好的項目,資金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我國的特效產業也並沒有落後美國多遠,所有能用錢買到的軟體硬體我們都有,中影懷柔數字基地里的設備,無論硬體還是軟體,都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
那既然是這樣,那我們究竟差在哪?
◆◆◆◆◆◆
電影產業發展的差距
科幻電影幾乎自電影誕生之時,就已出現。
1895年12月28日,電影第一出現在大眾視野中,1902年,電影大師梅里埃就已經拍出了《月球旅行記》,電影講了一群科學家坐著大炮飛到了月球上,和月球上的小怪獸鬥智斗勇好不容易才又回到了地球。
雖然這部短短十五分鍾的電影現在看來幼稚可笑,可是卻代表了當時電影的最新技術。
1927年,德國表現主義大師弗里茲·朗的《大都會》就已構建出了一個宏大的反烏托邦童話,這這部電影里,未來的大都會分為兩個階級,整個城市依靠資本家建造的巨大機器生存……
《大都會》是史上最昂貴的無聲電影,其2001年的修復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獻遺產。
隨著電影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幻電影也在不斷的發展。從最初惹人眼球的B級片到對科技的深刻反思,再到現在的炫技大片,科幻電影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電影類型,已經發展出了自己成熟的電影產業。
【特效合成前後對比(五角大樓地下廚房段落)PS:幕後拍攝時,快銀腳下是跑步機(總共有高低兩台,一綠一藍),前方則是大功率風筒,身上綁威亞則是為了保持平衡。】
庫布里克在 1968 年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
斯皮爾伯格在 1982 年拍出了《E.T.》
而我們從馮小剛 1997 年的《甲方乙方》開始,才擁有了真正的商業片。
1997 年電影史上的另一個傳奇,是《泰坦尼克號》。
由於電影產業的差距,整個科幻電影行業的成熟度以及從業人員的教育、經驗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好萊塢在十年以前就出了特效製作的官方白皮書,提出了特效製作的統一的方法和統一格式,製片人和導演也早已對如何運用特效了如指掌。
而我們獨立操作過科幻片的工作人員都很少。
這個差距基本等同於《甲方乙方》和《泰坦尼克號》在技術層面的差距。
科學觀念的差距
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小說是1818年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818年正處於工業革命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時期,只有當科學技術開始塑造人類生活,深刻影響人類未來時,才會促使人們用科學幻想這樣一種新形式去思考科學化的明天和未來將是什麼樣的景象。
此時我們的清政府已經閉關鎖國61年了。肢正廳
自從文藝復興開始,人的理性思想從蟄伏中蘇醒並不斷成長,逐漸形成了理性的鮮明特色——審視與反思,歐美是工業社會下成長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在與自然的斗爭中使社會繁榮,創造價值。
他們所追求的是「 人化的自然 」。
相比之下,中國作為古老的農耕社會,對科技並沒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現在去鄉間看一看,會發現現在的農耕工具與幾百年前相比,並沒有很大的進展。
在對於自然的態度上,我們追求的是「 天人合一 」。
雖然劉慈欣、王晉康、何宏偉、郝景芳等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不斷在國際科幻小說領域嶄露頭角,為科幻電影提供了優秀的原創故事,但畢竟本土的科幻小說還很有限。
自文藝復興起,幾百年的思維歷隱鴻溝需要時間來平復。
◆◆◆◆◆◆
我們還能不能拍科幻片?
依託特效的科幻片製作周期很漫長,平均後期製作周期在一年半到五年之間。
詹姆斯·卡梅隆用5年時間製作出了《阿凡達》,郭敬明用一年半做出了《爵跡》,雖然質量天差地別,可是中國的投資方會更青睞《爵跡》。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等待一部作品,大部分還是想賺快錢。
歐美的科幻電影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
以《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為例,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卻沒有特效的運用。整個電影的場景集中在男主人公的家,故事發展通過對話推動,但是卻絲毫沒有讓觀眾覺得厭倦,相反,觀眾緊跟著主人公的思緒,相信主人公所說的話,在影片結尾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的人生觀被顛覆。
這類科幻電影的「科幻」二字只是背景,「創意」先行,才能揚長避短。
另一方面,網大也許是孕育中國科幻片的另一個溫床。
雖然網大發展的前期出現了一批粗製濫造的搶眼球的作品,但是目前的網大門檻在一點點提高,已經有大量作品涉獵科幻題材。
如《全金屬裂痕》、《超能外星女友》、《黃金十二宮》等,已經上線,為科幻片探路。
講述中國版E.T.故事的《東方寶典》也將在春節期間上線。
網大受限制較少,不依賴明星造勢,使想像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不管其他類型的電影發展得多好,科幻片總能給人驚喜。成功的科幻電影不在於成本有多高、有多少明星,而是腦洞的驚喜。
國內的這些號稱自己拍的是科幻片的導演們(《九層妖塔》、《蒸發太平洋》、《不可思異》,不要左顧右盼,說的就是你!),在硬科幻上死磕的成效不高,就拜託在軟科幻領域多下下功夫,總跟著別人後面燒錢也沒什麼意思,不是么?
中國的科幻電影能走多遠,能有怎樣的成績,一切都是未知數。
科幻電影,永遠在路上 。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殺死爛片。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