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中途島》簡介!急,急,急!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日本在珊瑚海海戰之後的僅僅一個月就已經把中途島擬定為下一個攻擊目標。這不只能報美國空軍空襲東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還能敞開夏威夷群島的大門。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並攻擊日本。日本海軍想藉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殘余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為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艦隊規模甚至超越後來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時的聯合艦隊。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然而由於珊瑚海海戰的牽制,使聯合艦隊少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即受傷的「祥鶴」、「瑞鶴」號,對作戰造成極嚴重的影響。 若日本海軍達到所定下的目標,那美國西岸就會直接遭到日本海軍的威脅。由於美國其餘的海軍軍艦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國在短期內就沒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對日本海軍做出反擊。日本深知美國的軍事潛力。美國巨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一旦完全納入戰爭軌道,日本就很少有獲勝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這種情形出現之前就逼迫美國坐到談判桌前,迅速結束與美國的戰爭。 一些軍事學者也認為,如果日本海軍威脅或者真的攻擊美國西岸的話,便會迫使美國把急需送往歐洲前線的軍事配備轉移到美國西岸,這不但會造成歐洲戰區出現軍需短缺的現象,甚至可能使歐洲戰區再次失守,而讓納粹德國得到最後的勝利。
㈡ 最好看的海戰沒有之一,國內什麼時候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1、《中途島之戰》又名:中途島海戰 一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高度還原中途島之戰,明星雲集,海戰精彩,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是日本海軍運氣和實力的巔峰,電影拍得非常真實,海戰的場面十分震撼,七十年代能夠拍出這樣的高水平戰爭片實屬不易。
2、《獵殺U-571》又名:U-571風暴 2000年喬納森·莫斯托導演馬修·麥康納主演的二戰影片,美國法國聯合攝制,很少看海戰電影,因為戰爭太殘酷了,深海外部環境封閉的艇內空間,外部的高壓力不斷地傳遞給人內心的高壓力,看得驚心動魄,情節跌宕,畫面真實,聲效震撼,值得一看!
3、《從海底出擊》 別名:潛艇風暴 1981年沃爾夫岡·彼德森導演尤爾根·普洛斯諾主演的二戰經典影片,原西德攝制,影片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戰爭的場面渲染得非常真實,把真實的戰爭中殘酷和求生的本質拍攝得非常好,全程緊張刺激毫無尿點。
4、《延坪海戰》 2015年韓國拍攝的一部海戰電影,影片講述的是2002年6月發生在韓國西海海域上發生的「第2延坪海戰」,電影非常精彩,海戰場面慘烈真實,戰斗激烈殘酷,拍得很真實,國產的戰爭片也看過不少,但沒想到韓國拍的戰爭電影竟會如此之震撼,特別值得一看的海戰片。
5、《男人們的大和》又名:男人們的大和號 2005年日本拍攝的二戰大片,故事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日軍噸位最大、戰鬥力最強的戰列艦「大和」號被美軍擊沉葬身海底的壯烈故事。大艦巨炮氣勢恢弘,場面震撼,堪稱史詩級戰爭巨作。
㈢ 求分享《中途島之戰》百度雲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傑克·斯邁特導演的
鏈接:
導演:傑克·斯邁特
編劇:DonaldS.Sanford
主演:查爾頓·赫斯頓、格倫·福特、亨利·方達、詹姆斯·柯本、三船敏郎、哈爾·霍爾布魯克、羅伯特·米徹姆、克里夫·羅伯遜、羅伯特·瓦格納、羅伯特·韋伯、艾德·尼爾森、詹姆斯·繁田、克里斯蒂娜·國分
類型:劇情、動作、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76-06-18
片長:132分鍾
又名:中途島、中途島戰役、中途島海戰
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主演的巨星包括: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米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當時還是新人的湯姆.塞萊克也露臉演了一個小角色。
㈣ 《決戰中途島》百度雲高清資源下載鏈接
《決戰中途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決戰中途島》作品簡介: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豐川悅司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參戰士兵和飛行員等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㈤ 《決戰中途島》觀影掃盲 看電影前先解下真實的歷史
2019年11月8日上映的美國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五天來票房1.3億,豆瓣也有7.7分的評分,可以說是近期的熱門影片了。故事主要講述日本偷襲珍珠港半年後,美日海軍主力在中途島發動決戰,美國海軍以弱勝強,此戰成為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徹底撲滅了日本法西斯的囂張氣焰,給盟軍大反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決戰中途島 影片雖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場面也對得起美國大片的水準,可是在還原史實這方面,還是遭到了一些觀眾的批評。那麼,真實歷史上的中途島海戰是怎樣的過程呢?不管您是否已經看過電影,還請聽文史君跟您仔細說說。 決戰中途島 一、中途島之前日本法西斯的氣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了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日本以山本五十六為聯合艦隊司令負責整個偷襲,而具體率領航母等戰艦去第一線偷襲的則是南雲忠一。此次偷襲共摧毀、擊傷美軍飛機300多架;擊沉、重傷包括當時的美海軍太平洋艦隊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在內的大型戰列艦8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3艘、輔助艦艇8艘,應該說奇襲比較成功。 但美國航母僥幸躲過了此次奇襲,沒有受到損傷,美國航母編隊完整這一存在一直是山本五十六的心腹大患。中途島作戰亦因此而起。 日軍依靠珍珠港BUFF加持,乘勝追擊,半年時間攻佔、入侵了馬拉西亞、緬甸、新加坡、菲律賓、關島、威克島等歐美老牌殖民地。 日本侵略勢力頂峰 二、美國的反應 近代白人自視優秀種族,高其他種族一等,但是珍珠港事件以來,歐美軍隊可以說屢戰屢敗,東亞西太平洋、中太平洋的殖民地都快丟光了。 太平洋上的島嶼多為雨林環境,日軍習慣了這種島嶼環境,他們可以隱蔽撤退、埋伏公路、炸毀橋梁,一旦和盟軍正面沖突太過激烈,馬上採取忍者方式的撤退,遁入山林,化整為零(其實就是游擊戰、運動戰嘛),這種戰法加上環境的惡劣讓美軍(其實也有少部分澳大利亞軍)很不適應。而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記者就要抓拍與眾不同的新聞博人眼球,在輿論上,這些記者誇大宣傳一下什麼戰爭不容樂觀,什麼美軍一敗塗地,什麼日軍不可戰勝,所以可以說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政界的社會壓力很大。 中途島上空之戰 中途島之前美國是靠宣傳中國的長沙會戰(長沙保衛戰,在中國軍隊付出巨大犧牲下,成功挫敗了日本的陰謀,打擊了國際法西斯的囂張氣焰),但那畢竟是外國的事,美國還是需要一場自己的勝利來鼓舞士氣。1942年4月18日,美國發動了奇襲日本本土的攻擊,16架轟炸機降臨東京,雖然僅僅是16架,給日本的損傷也不大,但這是政治象徵,日本所鼓吹的神國永不被外寇所侵的神話破滅了。此次的轟炸機就是在美國航母上起飛的,這又堅定了日本必須要徹底摧毀美軍航母的戰略目標。 三、中途島戰略 中途島位於進攻夏威夷美國海軍的必經之路上,是日本進攻夏威夷的前哨,得到了中途島,就可以加大日本戰機的作戰半徑,能對中途島1200海里以內的海域保持警戒,更重要的是奪取中途島後,美國不可能放任中途島落入日本手裡,肯定要組織力量奪回,由此可以引誘美國海軍決戰。因為日本是個小國,不論是侵略中國,還是和美國開戰,這兩國都是大國,人力資源豐富,所以日本總是幻想殲滅對方主力,迫使對方投降,總之絕不能和對方打持久戰。一旦殲滅美國太平洋海軍主力,進而攻佔夏威夷,美國兩洋戰略的一洋就沒了,這樣就可以爭取最有力的條件議和,然後就是集中力量侵略中國。 日本海軍將領 日本海軍做出了中途島作戰計劃,該計劃分兩部分,即實際的中途島作戰和誘敵的阿留申群島作戰。 計劃用南雲忠一指揮由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這六艘日本海軍的家底航母組成的機動艦隊攻擊中途島的東島和沙島,主要目的就是摧毀這些島嶼上的機場,把美軍飛機扼殺在搖籃里,然後地面部隊登陸;登陸後,工兵修復機場,作為己方之用,用中途島的機場作為中轉加大轟戰機作戰半徑,打擊美軍其他島嶼。 同時,北邊的阿留申群島作戰由另一支航母編隊組成,雖然名為航母編隊,但當時的日本海軍真正的正規航母就那6艘,別的輕型航母能起降的飛機太過有限(如,鳳翔號航母僅能載飛機15架和5架補用機),當然阿留申作戰主要是牽制美國海軍,做疑兵之用,一旦海軍進攻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另外就會有一支兩棲部隊佔領西阿留申群島。 日本海軍將領 四、決勝中途島 眾所周知,美國破譯了日本電報,所以日本的部署美國一清二楚。1942年5月4-8日,爆發了珍珠港後第一次日美大海戰——珊瑚海海戰,日本仗著珍珠港BUFF擊沉了美軍正規航母列剋星敦號,重傷了約克城號航母,而日本僅沉沒了祥鳳號輕型航母(艦載機27架,加3加補用機),但翔鶴號大破只得回國維修,瑞鶴號的航空隊則損失殆盡也退出了即將到來的中途島作戰。 而當時的美軍太平艦隊就四艘正規航母,珊瑚海一戰列剋星敦號沉了、約克城號大破修理,所以能用的就剩大黃蜂號和薩拉托加號了。美日航母對比仍是1:2,日本還是占據優勢。但因為航母是靠艦載機攻擊,加上美軍知道日本的戰術,所以當時的美國太平洋海軍司令尼米茲加強了中途島的防空。 更意想不到的是,偷襲真珍珠港的時候,日軍居然沒炸毀船塢,如果沒有船塢,就無法修理船隻,那麼大破的約克城號就得回本土修理,來回也得幾個月,但因為船塢的存在所以約克城號可以在夏威夷修理,修理人員積極維修,僅三天後約克城號就能重返戰場了。 飛龍號 6月4日5點52分日軍偵察機報告中途島狀況,而後南雲命令按計劃進攻中途島,但中途島防空戒備森嚴,日軍成果不大。同時間10架美國陸軍飛機則從東島起飛,7點10分向日本戰艦發動攻擊,但沒有戰果。南雲缺乏雷達報告,不知道美軍戰機已經出現在艦隊上空,自己艦隊的位置已經暴露,所以當南雲得到第一次攻擊成果不大的報告時,打算動用剩下的本是用來攻擊美國艦隊的飛機來進行第二次中途島轟炸,但是轟炸需要的是炸彈,而攻擊艦船是需要的是艦載機魚雷和穿甲彈,所以要臨時更換炮彈,為了加速拆卸,就把拆下來的炮彈堆積到了艦船甲板上。此時,偵察機發來信息,說的極其曖昧,好像發現了神秘目標,但這個目標是啥,不知道,所以南雲疑惑到底該干什麼,於是採取兩分法,7點45分又讓部分飛機換裝回魚雷和穿甲彈,另一部分進行第二次中途島轟炸。8點09分偵察機報告,有美國艦船,但沒航母。 蒼龍號 在日本搗鼓該裝什麼炸彈的時候,美軍一方發起了新攻勢,14架陸軍戰機從2萬英尺高空向日本航母投彈,但沒命中(吐槽一句,這么高,完全是隨緣嘛)。此時日本偵察機又報告了,說是發現了1艘航母,南雲又蒙了,此時日本航母上空還盤旋著等待降落的飛機,下邊的飛機還要起飛,怎麼辦。於是南雲決定先讓上邊的飛機下來加油換彈,再去和美軍廝殺。但就在日軍飛機返回時,美軍真正的大規模航空攻擊開始了。 換彈葯的日軍 9點15分,大黃蜂號的飛機編隊, 15架魚雷機第一次進攻蒼龍號航母,但美軍僅一人生還,魚雷未命中目標。接著,企業號14架飛機,約克城號12架飛機發起了第二次、第三次攻勢都沒有命中。之後,美軍發起了大攻勢,企業號的32架艦載機前仆後繼攻擊加賀號,加賀號被擊沉;另外3架艦載機則進攻赤城號,一枚1千磅的航空炸彈擊中了赤城號,赤城號大破,之後因無修復可能,日軍選擇自沉;約克城號的17架艦載機進攻蒼龍號,因為堆積的魚雷、炸彈,所以命中蒼龍號之後,蒼龍號發生了大爆炸,很快失去了戰斗能力,等待沉沒;大黃蜂號的部分艦載機也攻擊了日軍的其他艦船,日軍損失頗多。飛龍號的艦長加來止男比較聰明,利用跟蹤返航的美軍艦載機找到了美軍航母,日軍艦載機轟炸了約克城號,約克城號大破。之後,美軍艦載機找到了飛龍號,對飛龍號一通報復,6月5號飛龍號沉沒。約克城號則在返航途中被日軍潛艇I-168號擊沉。 美軍艦載機攻擊日本戰艦 這樣歷史性的一幕終於結束了,日本海軍遭受了巨大損失,中途島成為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大日本帝國的美夢開始破滅了。 文史君說: 中途島一戰日本損失了4艘主力航母,精銳航空隊基本損失殆盡,日本海軍只剩下了空架子,剩下僥幸未沉的日本戰艦,因為沒有了艦載機的護航,遲早會被美軍擊沉。此戰也給日本海軍高層一個警示,未來戰爭再也不是一戰以前那種口徑既正義的時代了,現在是超視距作戰,所以日本海軍高層不撞南牆不回頭,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開始大力發展航母,航母決勝論,可日本資源少啊,但那也要發展,把未造成的戰列艦改了,下盤是戰列艦,上邊改成航母,很是奇葩。一度還出現了大鳳號裝甲航母,1943年3月竣工,6月被擊沉。更慘的是信濃號大航母,竣工出港僅17個小時就被美軍潛艇擊沉。 參考文獻: 1. 陳冰《芻議中途島之戰》,《中國海洋報》2019年11月 2. 宮春科《珊瑚海海戰:誰是最後的勝利者》,《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5年7月 3.董文靜《日軍中途島海戰失敗原因》,《軍事歷史》2015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㈥ 有關於中途島的電影
1、《中途島戰役》(《Midway》)是1976年由傑克·斯米特執導,Donald S. Sanford編劇,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三船敏郎等主演的一部電影。
2、《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的電影。講述了中途島1942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後在南太平洋爆發,美國海軍在中途島環礁成功擊退日本帝國海軍艦隊的攻擊,獲得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這場戰役被歷史學家視為戰爭的轉折點。
3、《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東映映畫製作發行的141分鍾傳記影片。該片由成島出執導,役所廣司主演,玉木宏、瀨戶朝香、香川照之、田中麗奈等共演,於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反戰」軍官山本五十六在處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惱,以及想方設法盡早結束戰爭的故事。
(6)2017中途島海戰電影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
中途島,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里,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唇亡齒寒。
最終美軍以僅損失一艘航母「約克城」號的代價擊沉日本「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取得初步扭轉太平洋戰局的勝利。
㈦ 電影《決戰中途島》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7.8。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由伍迪·哈里森、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
影片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
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在海空軍力大幅弱於日本的情況下,美軍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
此次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格局,為二戰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7)2017中途島海戰電影擴展閱讀:
歷史原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後3個多月里,日本佔領了東自威克島、馬紹爾群島,西至馬來半島、安達曼和尼科巴各島,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獲得了重大勝利,但美國航空母艦當時不在港內,一艘也沒有受到損失。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決心摧毀美國航母艦隊。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要拿下位於夏威夷群島東北方的美國重要航空基地——中途島。
雖然攻擊中途島的計劃被列為日本最高機密,但美國海軍情報局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緊密合作,於1942年5月——中途島海戰打響前夕——成功破解了日本海軍通訊系統部分密碼,並判明了日本下一步的行動目標。
依靠這一情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大黃蜂」號以及因為參與珊瑚海海戰而正在珍珠港進行大修的「約克城」號,再加上約50艘支持艦艇,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方向,伏擊前往中途島的日本艦隊。
戰斗過程驚心動魄,攜4艘航母之威來襲的日本航母編隊與以逸待勞的美軍航母編隊展開激烈對決,數百架戰斗機、魚雷機、俯沖轟炸機交錯攻擊。
然而,擁有情報優勢的美國人笑到了最後,中途島戰役美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陣亡307人;而日本卻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2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
美國海軍首腦評價道:「中途島戰斗是日本海軍350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
參考資料來源:豆瓣——決戰中途島 Midwa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