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布登勃洛克一家電影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布登勃洛克一家電影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6-23 12:49:19

『壹』 德國哪些文學作品被拍成電影

德國文學名著
《格林童話》
《西利西亞織工》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
《浮士德》/歌德
《陰謀與愛情》/席勒
《海涅抒情詩選》/海涅
《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尼采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馬斯·曼
《西線無戰事》/雷馬克

『貳』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人物介紹

托馬斯·布登勃洛克還在幼小的時候,人們就預感到他將是布登勃洛克一家未來的主人。人人都誇獎他「誠實」,是一個「商人」的材料,他祖父臨死時給的囑咐是「幫助你父親」。托馬斯沒有辜負長輩的期望,小約翰死後,他便挑起生活的重擔。他上台的時候,家庭的事業雖已盛極而衰,表面上總還算牢固。他表現出比祖父和父親更有魄力,在活動上既能進取又很穩健。他在社會事業和市政建設方面興趣廣、野心大,因而成為市長的「左右手」。他在競選議員時還擊敗了勁敵哈根施特羅姆。
托馬斯以全副精力投入經商活動,凡事以家業為重。他感情的激昂和振奮,心境的憂慮和沮喪,都是和家庭的利益直接關聯的。他並不是沒有內心矛盾,例如同安娜的戀愛,但他能自覺地剋制個人的好惡,服從家庭利益。在他的身上,沒有對他的家業說來是沒有意義的言論和行動。他的階級本性和個性特徵相輔相成,結合得如此緊密,去掉一方面,另一方面便不復存在。
然而,作品主題思想的深刻性正表現在這里:像托馬斯這么精明能乾的商人,發家致富的思想滲透到每個細胞,還是挽救不了這名門望族沒落的命運。根本原因就在他所繼承的祖傳的經商思想和方式不能適應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發展。我們記得,被一家人視為「窩囊廢」的克利斯蒂安一生中倒也說過一句正確的話:「認真研究起來,哪個買賣人都是騙子。」這句話引起托馬斯無比的憤怒:這不但褻瀆了商人的稱號,而且污辱了以經商「誠實」著稱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可是,客觀情況的發展逼著他思考:為什麼哈根施特羅姆公司欣欣向榮,而自己的公司日見蕭條呢?當外部矛盾日益尖銳、公司連遭失敗的時候,他回味克利斯蒂安的話,不禁動搖起來,決心做一次冒險買賣。也就是說,他准備放棄他的「商業道德」,企圖適應新的環境,雖然這無異於承認經商就是欺騙。可是,由於他舉棋不定,猶豫動搖,這筆「暴利」生意也失敗了。這個時候,家庭內部的矛盾也達到了高潮:托馬斯個人幸福幻滅,弟弟越來越成為敗家子,兒子沒有希望繼承家業……托馬斯這才深切地體會到他一生活動的空虛,思想上爆發了總危機,只能用一點剩餘的意志力勉強維持自己毫無意義的生存。
作者通過這個人物從信心十足到幻想破滅,深刻地表現了布登勃洛克一家沒落的歷史命運。 安冬妮是資產階級婦女的一個頗為真實的形象。 她的性格具有多方面的表現: 驕傲、 自負、 天真、 坦率, 主要特徵是愛虛榮。
我們一開始就從她對待自己婚事的態度上認識了她這個人。她不喜歡、甚至討厭格侖利希,恰巧在他求婚期間,她遇見了大學生莫爾頓,於是兩人真摯地相愛了。她對於莫爾頓的自由、平等思想是不了解的,從她的社會地位分析,她本人早已享有莫爾頓所攻擊的那個社會集團的種種特權,因此無法體會這些名詞的全部內容。只是由於在婚姻問題上不夠自由,她才覺得「自由」這個名詞是「偉大的」,雖然同時也是「朦朧的」。那時候,資產階級的習俗似乎還沒有徹底熏陶這個天真的姑娘,她第一次領略到「自由」的空氣。只是這種空氣像海濱的空氣一樣,她感到是這樣的新鮮,又是這樣的陌生。
但是,安冬妮畢竟是一隻長期禁閉在金絲籠里的鳥兒。她稍微吸了一點新鮮空氣,就感到不如呆在籠里來得舒服,便又乖乖地回到金絲籠里去了。榮華富貴是她不能拋卻的生活理想,她接受了她父親的訓詞:「我們是一條鎖鏈的許多環節。」她心甘情願當一個「環節」,放棄個人自由,撕毀與莫爾頓的誓約,在滿載榮譽的記事簿上親手添上了一筆賞心樂事。
小說前半部寫了她是怎樣的性格,發掘了形成她這個性格的社會原因,接著便寫她的性格特徵在各方面的表現。我們看到,名門望族的虛榮感是這樣深入到她的靈魂:對哈根施特羅姆一家人因妒忌而不屑一顧,為托馬斯競選議員表現出無比的熱忱,為她富於離婚的法律知識而到處誇耀……
和托馬斯一樣,她也是獻身於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事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她更為懷念往日的光榮,對於未來充滿更大的信心,這是因為她閉起眼睛、不肯正視現實的緣故。如果說,托馬斯臨終之前認識到布登勃洛克一家劫數難逃,安冬妮則至死也不省悟。她是布登勃洛克家族滅亡的殉葬者。
安冬妮的一生正處在家庭走向衰落的最後幾十年,她自己境遇也是同家庭衰落分不開的。然而這並沒有使她灰心。處境越不幸,她的虛榮心越不容侵犯。她不是誇耀現在,便是追緬往昔的榮華。眼前能誇耀的東西越來越少,對過去榮華的追緬就越發頻繁,到後來她的誇耀是那樣空洞,那樣可笑,使人感到她簡直是在諷刺布登勃洛克一家了。最後她竟吹噓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說什麼托馬斯出殯那一天「很多人淌眼淚一直淌到硬鬍子里」,而實際上「並沒有這回事」。但是,只要這樣說能滿足她的虛榮心,有沒有這回事有什麼相干呢? 本書的人物描寫有時採用性格差異的手法,關系越近的人性格差異越大。克利斯蒂安是一個與他的兄妹性格十分不同的資產階級人物。比起托馬斯來,他是誠實的、直率的,也沒有那麼多的心計。可是,他活在世界上從來沒有關心過別人,也沒有想過自己對家庭有什麼責任。他只關心一個人:他自己。他的全部注意力沒有超出他身邊的事情,尤其念叨他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病症。他同托馬斯一樣,也是個有才能的人。不過他的才能不是施展在家業上,而是模仿別人的姿態與聲調,再有就是說廢話。對於家庭的事業,他是個多餘的人;對於促進這門望族的瓦解,倒可以說是個「功臣」。
作者著重描寫他精神生活的貧乏和空虛。這是他的寄生性的集中表現。任何一個剝削階級的家庭都有它的寄生性,這是敗家子產生的物質基礎。如果說,分析到最後,布登勃洛克一家人都是社會的寄生蟲的話,那麼,克利斯蒂安的寄生性表現得最為明顯、最為突出。 漢諾也是小說著重描寫的人物。他的悲劇在於社會環境與個人志趣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作為布登勃洛克一家唯一的繼承人,他的責任是重振家業。這是社會在他未出世之前就已經給他規定好的任務。但是,他氣質敏感,秉性懦弱,不適應也不喜歡這種明爭暗奪的商業生活。他只喜歡音樂,希望家裡人不要干擾他。然而他的父親沒有放過他:經常檢查他的功課,灌輸商業知識,帶他去參加商業活動……這一切有沒有使漢諾「潛移默化」呢?恰恰相反,托馬斯的壓力越大,漢諾越是內向,越是陶醉於藝術,陶醉於一件不會給布登勃洛克公司增加任何利潤的東西。漢諾對於學校生活,也像對於商業生活一樣地害怕。
漢諾看穿了爾虞我詐、相互吞噬的商業界,也看破了把威信、責任、權力、事業、普魯士的紀律嚴明的精神奉若神明的生活。為了克服精神上的空虛和痛苦,他只有鑽進音樂的天國。他認為那是一個「溫柔、甜蜜、庄嚴而又能無限慰藉的音響的國土」。但是音樂藝術只能安慰人,卻不能給人以希望,甚至會消磨人的生命意志。他感覺到音樂是美好的,但是這美好的東西「會吞噬一個人平凡地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厭惡他所生活的現實環境——包括商業環境和學校。本是為增強他的體質的海邊度假,卻使「他的心變得比以前更柔軟、更任性、更敏感、更富於夢想了」。他過著毫無希望的生活,既不給別人希望,也不給自己希望;即使是在音樂方面他也只是一味地享受、消費,沒顯出要當什麼家的苗頭。這也是典型頹廢派的一個標志——無創造力和逃避庸俗的生活。他對生充滿了厭惡,只是一心沉浸在具有頹廢意味的瓦格納音樂世界裡,希望「用藝術的行為去克服自己心中的虛無」。他所熱愛的瓦格納音樂就像一個不祥之兆,一團死亡的陰影,給他帶來的只是生存意志的消磨。

『叄』 《布登勃洛克一家》主要講了什麼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國作家托馬斯·曼於1901年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標題是《一個家庭的沒落》,它通過一個資產階級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歷史,揭示了德國資產階級的頹敗和資本主義社會由自由資本向壟斷資本的過渡,以及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所顯現的資本主義沒落。

小說寫了布登勃洛克一家4代人,由他們的鼎盛時代落筆,逐層揭開其一代不如一代的沒落趨勢與結果。小說一開頭寫老約翰·布登勃洛克率兒孫搬進寬敞、華麗的大房子,顯出一派紅火景象。這位靠拿破崙戰爭中向普魯士軍隊供應糧食而發大財的資本家,是呂貝克城的一代天驕。他的「約翰·布登勃洛克公司」有地產、車船、糧棧,資產雄厚、生意興隆。他一家三代,人丁興旺,賓客如雲,氣勢不凡。

老約翰死後,他兒子小約翰繼承父業,為人嚴謹、辦事精幹。雖不能進取以成更大事業,但守住已得家業,也還維持得可以。但此時德國已由自由資本主義開始步入壟斷資本時代,呂貝克城出現另一位大資本家哈根施特羅姆。這位暴發戶比狐狸還狡猾,他在競爭中略高一籌,常常挖走布登勃洛克公司的生意而自肥。在這位不顧死活排擠他人的強敵面前,小約翰顯得一籌莫展。別人在蒸蒸日上,而布登勃洛克家的事業卻停滯不前。也由於他女婿破產,他受不來梅案件牽連,再加時局動盪、戰亂困擾,於是他家江河日下。小約翰只好乞求上帝保佑,陷於宗教迷信之中。

小說重點寫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第三代。小約翰有兩兒一女。小兒子克利斯蒂安好逸惡勞,放盪不羈,他精神空虛,思想頹廢,既不能讀書上進,又對事業毫無興趣。只是飽食終日,向女演員獻花,把金錢揮霍在妓女身上。這位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敗家子,到頭來成為陰謀的犧牲品,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余年。女兒安冬妮愛慕虛榮,總回顧祖父時代的顯赫。她又傲慢之極,對哈根施特羅姆家不屑一顧,她哥哥托馬斯當了市議員,她更是趾高氣揚。她幻想同富貴人家結親,但卻命運多舛,在家庭包辦下,嫁給了市儈商人格侖利希。丈夫買空賣空,徹底破產,安冬妮離開他回到娘家長期寄住。嫁了第二個丈夫是個卑劣傢伙,又回到娘家,本寄希望於女兒,但女婿又因商業欺騙下獄。連連打擊使安冬妮在空虛絕望中了此殘生。

第三代托馬斯是布登勃洛克家中興的台柱。他自幼聰明伶俐,是個商人材料。父親死後,他挑起大梁。強力振興家業,積極參加議政活動。他愛上花店姑娘安娜,但為門第而斷絕感情,同富家女蓋達爾結婚以增加資本。這位強人也難脫厄運,他受到競爭者排擠,政治失敗,事業不振,家庭分崩離析,陷於絕境。他的兒子漢諾,自小無能,體弱怯懦,沉於幻想。全家寄希望於他,他卻怕上學,怕約束,厭惡商業,只陶醉於音樂之中,不久也夭折。

小說以一個家庭的興衰為線索,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圖畫。又以哈根施特羅姆的上升對比著揭示壟斷資本的得勢。作者學習托爾斯泰手法,刻畫了諸多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衰落,內中含有作者自己家族的影子,行文之中不免對資產階級家庭的沒落流露出惋惜之情。作者既然看不到工人階級力量,在小說中表現出悲觀主義情緒,也是自然的。但從展示真實社會生活圖畫講,它確是德國的一部傑出批判現實主義力作。

『肆』 如何評價托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家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

托馬斯·曼,德國文豪,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死於威尼斯》,是他的代表作。

托馬斯·曼家境富裕,二十多歲成名,54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篇小說《在威尼斯之死》還被搬上銀幕之後,可謂作家中少有的幸運兒。《布登勃洛克一家》被中國人譽為德國版的《紅樓夢》,那麼托馬斯曼就是德國的曹雪芹了(可曹雪芹比托馬斯曼可潦倒多了)。可惜我沒有看過,我只看過《死於威尼斯》,語言的優美、情緒的控制堪稱大家。

《布登勃洛克家族》基本上是托馬斯?6?曼本人的寫照,這和《死於威尼斯》相似。作家豐富的閱歷和高深的學問功底,奠定了他創作的作品每一步都富有深度和廣度。這部史書巨著中,人物多達400多個,書信、票號,宴會的情景,甚至是窗簾的材料都做了嚴謹地描寫,與《紅樓夢》異曲同工。

死於威尼斯

我主要想說一說《死於威尼斯》:中年作家去威尼斯休養,在那裡遇到一個俊美的波蘭男孩。作家觀察他,尾隨他,和男孩保持著較遠的距離。盡管是不倫之愛,可這份愛,愛得痴狂愛得虛幻,作家唯恐過於靠近而打碎這份純粹的愛。瘟疫來臨,作家不肯離去,在海灘邊的躺椅上,凝望著心中的美的化身死去。

整部小說里作家阿申巴赫一個人,關於愛、慾望和死亡,其哲思的深度也令人久久不能平靜。

《魔山》則被評論界稱為「德國現代小說的里程碑」、「劃時代的交響樂性質的傑作」。我雖然沒有看過,但基於對《死於威尼斯》的高超藝術手法和美學價值的初淺認識,有理由相信這本重量級的巨著也不會浪得虛名。

『伍』 為什麼說《布登勃洛克一家》是當時德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當時德國社會的一個縮影。作者在這部小說里全力揭示的正是「具有文學意味的」崩潰。作者通過一個家族的沒落和一個家族的興起,表明資本主義的競爭已經是從自由競爭時代進入壟斷競爭時代。而作者通過布登勃洛克家族的興衰史又揭示了德國資產階級的靈魂變遷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