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盛開的紫金花電影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盛開的紫金花電影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48:58

A. 廣州沿路萬株紫荊花盛開,紫荊花盛開的景象是怎樣的

廣州沿路萬株紫荊花盛開,紫荊花盛開占滿兩排街道,非常的壯觀。

花兒是春天的一大美景,迎春花枝,青花黃搭配著很協調,泛著幽香,嬌柔的花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非常的可愛,遠遠望去紅彤彤的一片,彷彿太陽的余暉一樣。這五顏六色點綴著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春天紫荊花盛開,廣州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春暖花開,到處飄散著芬芳的花香。這就是春天,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是最美麗的季節,廣州也是許多人開始奮斗的地方,當人們下班之後,拖著疲憊的身軀行走在路上,當紫荊花的花香迎面撲來,讓人的精神氣爽。

B. 紫荊花的圖片與資料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紫荊花又叫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 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洋紫荊這種花朵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羊蹄甲屬植物品種繁多,喬木、灌木、攀緣植物凡數百種。所有品種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都是蘇木科羊蹄甲屬植物。洋紫荊的葉和花都跟宮粉羊蹄甲極相似,但開花時便很易識別。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 【生長習性】 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 【繁殖方式】 洋紫荊不易結籽,宜用無性繁殖,方法如下: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荊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枝條萌芽能力強,採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壯健枝條,進行快繁。採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長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應在芽眼上1cm處,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莖節部,這樣有利於生根,也好識別上、下端,不至於極性倒置。用300—500PPM濃度的生根粉劑液,加沾土混勻攪成糊狀,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狀泥中,沾上糊泥漿後快繁於智能苗床.1個月後洋紫荊的離體材料下切口處有白色小點,這就是根尖,約再過半個月須很長出。平均成活率達70%以上。 紫荊花又名紅花紫荊,花瓣長達五至七厘米,四季開花,花期長,花朵艷麗,開花後即無法結果,因此紫荊花以播種、扦插、分株、壓條等方式繁殖。 扦插以一二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下口要斜剪切,上口要平整,如果用生根劑浸泡後生根效果更好,於春夏之交時節進行,將枝條上的小花去除,插於河沙或蛭石中生根快,注意保溫保濕,最好用塑料薄膜覆蓋,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初次要澆透水,以後要根據基質的干濕度合理澆水。溫度偏高時要通風降溫,濕度低時要噴水,當然扦插環境要以半陰為宜,不能全陽或全陰,否則不利於生根 【園林用途】 洋紫荊樹冠雅緻花大而艷麗,葉形如牛、羊之蹄甲,極為奇特,是熱帶、亞熱帶觀賞樹種之佳品。宜作行道樹、庭蔭風景樹。該花單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長達近半年,洋紫荊花以行道樹在香港地區廣為栽培,該花具有花期長,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鮮花香濃五大特點。現在紫荊花已成為香港的象徵 。 【植物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 香港的象徵紫荊花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種變種 ,nov. (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復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局限,這解釋了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C. 紫荊花什麼時候開花

每年11月份至來年3月開花。紫荊花原產於中國。性喜歡光照,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櫱性強,耐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葯,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

紫荊先花後葉,花色艷麗可愛,常常被種種於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叢植觀賞。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供傢具、建築等用。

(3)盛開的紫金花電影資源擴展閱讀

花卉傳說

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

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D. 香港紫荊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香港紫荊花的象徵意義是香港永遠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象徵香港同胞熱愛祖國。

1997年7月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旗及區徽,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關系,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改成白色。

(4)盛開的紫金花電影資源擴展閱讀:

洋紫荊早於1965年獲被定為香港的區花,當時的市政局選用洋紫荊作為標志,寓意香港這個遠東海港,有如該棵於1880年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一樣唯一和珍貴。

1990年代香港教育電視中學英文科片頭以花卉系列為主題,其中中學二年級版本為洋紫荊(Bauhinia Series)。

1993年發行的香港硬幣,因為香港主權即將移交,過往一直印有英國君主頭像的香港貨幣需要更改設計,作為香港象徵的洋紫荊,被選為取代伊麗莎白二世頭像成為印在香港硬幣的圖案。於同年成立的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採用洋紫荊作為標志。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寓意「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E. 紫金花是一種什麼花

紫荊花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紫荊花又叫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 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目錄簡介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湛江市的市花清華大學的校花香港的象徵——紫荊花簡介 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 湛江市的市花清華大學的校花 香港的象徵——紫荊花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有兩種常見花卉都可稱為「紫荊花」,請後來添加資料的朋友注意區別! 一:豆科紫荊花 【學名】Cercischinensis Bunee 【特徵】花小而密,先開花後長葉,初春開花,多分布在北方。 二:蘇木科紫荊花 【學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 【特徵】花大而艷,常綠喬木花葉同在,深秋開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別是嶺南。編輯本段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花卉名稱】紫荊花 蘇木科紫荊花(洋紫荊)【英文名稱】Hong Kong Orchid Tree 【中文別稱】紅花羊蹄甲、洋紫荊、紅花紫荊、艷紫荊、香港櫻花、香港紫荊花 【拉丁學名】Bauhiniablakeana Dunn 【科屬分類】蘇木科(另一分類為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 【產地分布】首先發現於我國香港地區,現分布於滇、桂、粵、閩、海南等南部省區,台灣省也有栽培。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 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洋紫荊這種花朵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羊蹄甲屬植物品種繁多,喬木、灌木、攀緣植物凡數百種。所有品種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都是蘇木科羊蹄甲屬植物。洋紫荊的葉和花都跟宮粉羊蹄甲極相似,但開花時便很易識別。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 【生長習性】 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 【繁殖方式】 洋紫荊不易結籽,宜用無性繁殖,方法如下: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荊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枝條萌芽能力強,採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壯健枝條,進行快繁。採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長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應在芽眼上1cm處,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莖節部,這樣有利於生根,也好識別上、下端,不至於極性倒置。用300—500PPM濃度的生根粉劑液,加沾土混勻攪成糊狀,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狀泥中,沾上糊泥漿後快繁於智能苗床.1個月後洋紫荊的離體材料下切口處有白色小點,這就是根尖,約再過半個月須很長出。平均成活率達70%以上。 紫荊花又名紅花紫荊,花瓣長達五至七厘米,四季開花,花期長,花朵艷麗,開花後即無法結果,因此紫荊花以播種、扦插、分株、壓條等方式繁殖。 扦插以一二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下口要斜剪切,上口要平整,如果用生根劑浸泡後生根效果更好,紫荊花於春夏之交時節進行,將枝條上的小花去除,插於河沙或蛭石中生根快,注意保溫保濕,最好用塑料薄膜覆蓋,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初次要澆透水,以後要根據基質的干濕度合理澆水。溫度偏高時要通風降溫,濕度低時要噴水,當然扦插環境要以半陰為宜,不能全陽或全陰,否則不利於生根 【園林用途】 洋紫荊樹冠雅緻花大而艷麗,葉形如牛、羊之蹄甲,極為奇特,是熱帶、亞熱帶觀賞樹種之佳品。宜作行道樹、庭蔭風景樹。該花單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長達近半年,洋紫荊花以行道樹在香港地區廣為栽培,該花具有花期長,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鮮花香濃五大特點。現在紫荊花已成為香港的象徵 。 【植物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 香港的象徵紫荊花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種變種 ,nov. (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復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局限,這解釋了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湛江市的市花紫荊花也是廣東省湛江市的市花。編輯本段清華大學的校花紫荊花和丁香花是清華大學的校花,但由於紫荊花與校旗、校色的顏色一致,在校慶日前後盛開,故常指紫荊花。 清華大學校花丁香[1]香港的象徵——紫荊花洋紫荊又稱紅花羊蹄甲,國外稱之「紅花駱駝蹄樹」,屬蘇木科羊蹄甲屬喬木。樹高可達10米,枝條開展下垂。花朵大,可達10至12厘米,花瓣倒卵狀矩圓形。每朵5瓣,其中4瓣分列兩側,相互對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襯,而另1瓣側翹首昂頭於上方,花形有些像蘭花狀,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香港蘭花樹」。紫荊花性喜溫暖,易於繁殖,加上許多香港人把它視作「繁榮、壯觀、奮進」的象徵,因此被香港同胞廣為栽種。每逢春暖花開季節,樹上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燦若紅霞。 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國租借,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送給香港的紫荊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語是:中國希望中國能與香港,就像紫荊花一樣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難分離。 洋紫荊能夠代表香港,是因為它的獨特歷史背景。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 金紫荊雕塑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志。由於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香港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緊密的關系,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而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期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

F. 紫荊花代表哪個城市

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能夠代表香港,是因為它的獨特歷史背景。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紫荊作為市花, 金紫荊雕塑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志。由於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這就是紫荊花代表什麼意思的另外一個說法了。而且香港區旗的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 中興旺發達,象徵香港同胞熱愛祖國,引用

G. 紫荊花的簡介

紫荊花的簡介:

紫荊花又稱滿枝紅,國外稱之「紅花駱駝蹄樹」,屬豆科羊蹄甲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15米,枝條開展下垂。花朵大,可達10至12厘米,花瓣倒卵狀矩圓形。每朵5瓣,其中4瓣分列兩側,相互對襯,而另1瓣側翹首昂頭於上方,花形有些像蘭花狀,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香港蘭花樹」。紫荊花性喜溫暖,易於繁殖,加上許多香港人把它視作「繁榮、壯觀、奮進」的象徵,因此被香港同胞廣為栽種。每逢春暖花開季節,樹上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燦若紅霞。

H. 紫荊花開在什麼季節

花大而艷,常綠喬木花葉同在,深秋開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別是嶺南。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

紫荊花葉片為圓形,頂端裂為兩半,似羊蹄甲,花色有紫紅、粉紫、粉白,花形如翩翩蝴蝶,艷麗可愛。暮冬時節,當葉子還沒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象停落無數的彩蝶。紫荊花具有花期長,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鮮和花香濃五大特點。單株的紫荊花,滿樹繁花可自成一景,而成行成片的紫荊花,更是蔚為壯觀,燦若雲霞,可媲美櫻花。與櫻花驚鴻一瞥的驚艷相比,紫荊花的花期長達幾個月,直到時節進入初夏,枝頭的花朵依舊笑臉迎人。落英繽紛的時候,隨風飛揚的花雨,洋洋灑灑地飄落,地上鋪滿花瓣,車輛開過,都會掀起片片粉色的花浪在馬路中飛舞。


I. 紫荊花的介紹

紫荊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比較喜歡光照,而且有一定的耐寒性。能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健康的成長,如果土壤中水分過多的話就容易被淹死。皮果木花都是比較好的葯材,紫荊的種子有毒。紫荊這種植物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

紫荊花紫紅色或粉紅色,一般一束花有2-10朵,簇生於老枝和主幹上,大多數花束,也就是大多數花都長在主幹上,上部的幼嫩枝條部分的花就會比較少越,花朵開的時候葉很多時候還沒有開,但嫩枝或幼株上的花則與葉同時開放,花長1厘米左右;花梗長3-9毫米不等;龍骨瓣基部有深紫色斑紋;子房是嫩綠色的,花蕾期的紫荊花子房是光亮無毛,慢慢長大以後則密被短柔毛,有胚珠6-7顆。

J. 廣州自駕游去哪玩的好呢有沒有介紹啊

粵西:賞清明花開 嘆祭祖舊俗

三天行程:廣州-廣寧-懷集-德慶-肇慶-廣州

推薦理由:位處廣東西北部的懷集,清明祭祖的習慣風俗保留得相當完整,當地人除會奉上燒豬祭奠祖先,還會製作傳統美食「發較糍」。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清明花,享受踏青的樂趣。

D1:廣州-肇慶廣寧,看點:竹子之鄉嘗春筍

行程:從廣州出發走廣佛高速,再轉廣三高速,經四會上廣賀高速,廣寧出口下,
S263省道-X559鄉道-竹海景區,車程不到2小時。廣寧縣是中國著名的十大「竹子之鄉」,竹子面積位居國內第二,竹筍多達100餘種。清明前後正是春筍破土的季節。走進廣寧竹海,綏江一河兩岸的百里竹廊讓人驚嘆,油綠、青綠、嫩綠、碧綠、黛綠……可以體味春天的安逸。

盡享春光

廣寧竹海有竹子品種238種,其中可供食用的竹筍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大筍、文筍、毛筍和苦筍。大筍味道不及其他品種,有廣寧山珍之稱的文筍才是竹筍中的極品。文筍當造期前後不過40餘天,脆而不韌口感好,特色菜式有文筍三坑鵝、文筍燜竹林雞、文筍煲豬肚、蒜蓉炒文筍。苦筍則有些特別,一般用來滾肉片湯,入口感覺苦還帶了點澀,過後帶著甘涼的鮮味從舌根透出來。

住宿:晚間可以夜宿竹林小屋。美食:春筍等。

D2:廣寧-懷集-肇慶,看點:品清明美食 賞清明花

行程:後沿S263省道前往懷集縣,再轉S265省道,經過X424鄉道前往燕岩景區。懷集的燕岩景區里漫山遍野的「清明花」相當有特色,當地人把這些小黃花叫清明花,每年清明前後一個月開得漫山遍野。盛開的清明花花瓣十分飽滿,像吸足水分的嬰兒的臉般討人憐惜,雖然不屬「驚艷」,卻有鄰家女孩的清新氣息。一路自駕,山峰秀麗,有駱駝峰、雙乳峰、皇冠山、元陽石等景觀。其岩洞也極為奇異,以燕岩、風洞、朝岩、黑洞為代表的岩洞尤其壯觀。此外,霧岩、紅月岩、低寨岩、潭傍岩、蓮岩等溶洞亦各具特色,可謂「天然的岩洞博物館」。

中午品嘗特色清明食品。「發較糍」是懷集獨有的古食俗,有甜和咸兩種口味,黏黏的糯米混著滿口芝麻、花生香味,十分有嚼頭。不能錯過的還有當地的天然燕窩,花茶包、玉米粉、靈芝、木耳、竹筍、靈芝也是懷集的特色產品。

傍晚沿S265省道,經德慶,轉G321國道,前往肇慶市區,車程約2小時。

住宿:可住星湖或鼎湖山周邊。

美食:晚餐可以順路前往肇慶西江邊河鮮一條街。

D3:肇慶——廣州,看點:綠道

行程:
早餐後前往星湖。這里有號稱廣東最美的湖景綠道環星湖綠道,在此租車騎行。線路全長19.1公里,沿線環繞岩峰挺秀、碧波盪漾。星湖綠道串聯牌坊廣場、波海公園(廣東綠道1號線起點)、伴月公園、伴溪公園、東門廣場,你可騎車或漫步,行游山水湖畔間,體會「人在畫中走」的意境。徒步在星湖西堤路段,沿線觀賞盛開的紫荊花,是星湖綠道中景觀最美的一段綠道。之後,到當地品嘗裹粽等,之後沿G321國道上高速,約1.5小時返回廣州。

粵北:賞春花爛漫 摘春茶青青

三天行程:廣州-廣清高速-英佛公路—英德—佛岡-京珠高速-廣州

推薦理由: 要想一次性賞春花,品春茶,非清遠莫屬。除了清遠雞、溫泉和漂流聲名遠播,近年來三、四月間盛開的禾雀花也吸引不少遊人慕名前往。

今年牛魚嘴的野生禾雀花可謂漫山競放,幸運的話還能撞見罕見的紫色禾雀花。而英德的油菜花也進入最佳觀賞期,還能體驗採摘春茶的樂趣。

D1:廣州-清新看點:禾雀花

行程:從廣州驅車約45分鍾到達清遠市區,再往附城方向驅車約10公里可達牛魚嘴景區。這里是禾雀花的天堂,在牛魚湖裡則有豐富多彩的水上活動。

住宿:條件較好的是清新花園酒店、玄真假日酒店等。

美食:清遠北江邊河鮮一條街嘗應季河鮮。

D2:清新-英德

看點:油菜花、溫泉

行程:從清新經銀盞轉入銀英公路即可看到清晰指路牌,約1小時車程可到達寶晶宮。寶晶宮至大湖岸油菜花海,以山林為背景形成特色景觀。之後前往英德市區,再轉253省道前往奇洞溫泉,住樹上別墅,品特色長湖魚,泡溫泉。

美食:午餐在英德市區長湖周邊魚庄吃河鮮,晚餐在當地溫泉品嘗九龍豆腐、英德走地雞、擂茶粥、沙螺等。

D3:英德-廣州,看點: 春茶

行程: 返回英德市區,前往西郊茶趣園品嘗春茶。在茶田聞香,觀摩採茶姑娘植茶、採茶和炒茶。喝茶前先吃擂茶粥,再品紅茶,神仙般的滋味。

品茶賞景之後,經英佛公路、京珠高速,北二環轉機場高速或華快,返廣州,約2.5小時車程。

注意事項

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全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降雨的空間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趨勢。
洪澇和乾旱災害經常發生,台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以上就是52農家樂網為你提供的兩條自駕路線,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