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獨立電影人百度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獨立電影人百度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11 22:51:14

㈠ 獨立電影人的中國獨立電影

阿生—《假日無敵》
阿生—《完美情人》
阿生—《春天別戀》
王超—《安陽嬰兒》
睜開兩眼看嬰兒
真正地面對真正
於曉洋—《迷岸》
汪子祺—《桃花源》《心語文集》《梵天詩集》《子祺詩集》《星星的眼淚》《浮生夢》《半醉半醒》《源代碼》《代號-黑鷹》
呂樂—《詩意的年代》
呂樂—《趙先生》
章明—《巫山雲雨》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 》
王小帥—《扁擔·姑娘》
賈樟柯—《站台》
賈樟柯—《小武》
張雷濤—《人》
法國獨立電影
偷渡者
慈善生意
自顧不暇
懷念我的人請坐火車來
巴西火車站
偽君子
浪子回頭
厄運難逃
愛情無價
愛情·數學與性
房事和聲
賓戈
待價而沽
阿莉絲與馬
美國獨立電影
《大夢小東京》《來早的早晨》《安妮·霍爾》《性愛寶典》《性,謊言,錄像帶》《三人同床》《謀殺綠腳趾》《斯蒂芬尼 戴利》……

㈡ 《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歐陽江河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br3r

書名: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

作者:歐陽江河 編

豆瓣評分:6.6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9-2

頁數:316

內容簡介:

本書為訪談錄,由九篇對話、三篇評論組成,為詩人歐陽江河所編。

本書收錄了中國第六代導演特別是獨立電影導演對自己電影的剖析、對社會與人的價值觀的暢談,以及對自己從事導演生涯的回顧等等。所談之電影,雖然多為小眾、小投資電影,少有上映之作,但堅持獨立電影的理念、不為票房所主導、反映時代特色、個人精神和底層人物生活的觀念,傳達了中國獨立電影獨立之精神。在電影產業欣欣向榮,卻又唯票房、過度商業化的今天,這部書中所訪談的上世紀90年代涌現的這批年輕導演的獨立思考和執著精神尤其讓人欽佩。現在我們已經很難看到這些「小眾」的電影了,書中訪談的年輕導演也不再年輕,正因為如此,記錄下他們的思考、他們的電影理念、他們的電影創作,更加必要。這一批獨立電影人不該被遺忘,他們是中國電影史不可忽略的一筆,這也是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著名朦朧派詩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3年至1984年間,他創作了長詩《懸棺》。其代表作有《玻璃工廠》《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傍晚穿過廣場》《最後的幻象》《椅中人的傾聽與交談》《咖啡館》《雪》等。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事物的眼淚》、評論集《站在虛構這邊》,其寫作理念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壇有較大的影響。

㈢ 獨立電影人superpanda講的什麼

講的是:1990年,沒有得到畢業分配的謝蘭生賦閑一年,受盡白眼。一次酒醉,他說想自己拍電影的故事。
獨立電影」的概念來源於上個世紀中期的Hollywood。當時的Hollywood由所謂「八大電影公司」所壟斷,一部電影拍攝的運作遵循步驟嚴謹的「製片人制度」。這種「製片人制度」的目標完全瞄準市場,期望獲得最大的利潤,因此,盡管這種制度為電影事業帶來的大量資金,但也限制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於是,一批電影人擺脫「八大電影公司」的控制,自籌資金,甚至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拍出了許多與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強的電影,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㈣ 獨立電影人小說講的什麼結局

莘野回美國,四年後和謝蘭生重逢並破鏡重圓在一起。《獨立電影人》寫了一位電影行業朝聖者的一生,在拍攝電影中找到真愛,並和自己的愛人最終在一起的故事。

㈤ 獨立電影人的日本獨立電影

黑澤清 Kurosawa Kiyoshi
石井聰亘 Ishii Sogo 諏訪敦彥 Suwa Nobuhiro
青山真治 Aoyama Shinji
阪本順治 Samkamoto Junji
多面手的獨立電影導演
冢本晉也 Tsukamoto ShinyA
紮根地方製作電影的導演
中江裕司 Nakae Yuji 矢口史靖 Yaguchi Shinobu
橋口亮輔 Hashiguchi Ryosuke SABU
中野裕之 Nakano Hiroyuki 獨立電影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概念了。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所謂「獨立電影」的稱呼,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游離於該國主流(商業/官方)電影體系之外的電影創作,都可以被歸入到獨立電影的范疇里去。這也就造成了獨立電影在質量上的參差不齊,根據創作者的個人水準,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藝術精品,也有可能是粗製濫造的垃圾。但相對而言,獨立電影最為發達、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區恰恰是商業電影最發達的美國,所以,以美國獨立電影為例,能夠讓我們對獨立電影有一個相對全面和較為深入的認識。當然,單純從概念出發,紀錄片、動畫片都可以被算在獨立電影之列,但在實踐中,獨立電影一般只是指劇情片,在這里,我們也是從劇情片的意義上來指稱「獨立電影」的。

㈥ 誰能告訴哪裡有免費觀看獨立電影人凱文.史密斯的電影耍酷一族 Mallrats(1995)

本-艾弗萊克

生日:1972年8月15日

英文名:Ben Affleck

出生地:美國加州的柏克萊

身高:192cm

主要作品:《愛上了癮》、《心靈捕手》、《世界末日》、《馴鹿游戲》、《珍珠港》
好萊塢不缺大牌明星,但要比起身高來,1米92的本-艾弗萊克當數頂尖人物。鄰家男孩氣的本-艾弗萊克天生一副魁武的身材、俊俏的臉龐,渾身充滿著男子漢的野性魅力,他是近期好萊塢少數幾個冉冉升起的"才子明星"。1997年與童年摯友馬特-戴蒙(Matt Damon)一同編寫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榮獲了當年奧斯卡及金球獎的兩項最佳原著劇本殊榮。相貌英俊且實力不凡的本可以說是星途無限,新千年更是人氣直升,先後被評為新一屆"全世界最美麗的50人"、"新世紀10大偶像明星",成為好萊塢新生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本-艾弗萊克,1972年8月15日生於美國加州的柏克萊,父親是一位走南闖北的攝影師,母親則是一位教師。本-艾弗萊克7歲那年,就在影片《The Dark End of The Street》中扮演了一個可愛的小角色,8歲開始演出冒險連續劇《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 Mimi")。1984年父母親離婚後,本跟著父親搬到了麻州的劍橋市,並在那裡認識了只隔兩條街的童年摯友馬特-戴蒙。相同的志向,使倆人走得很近,在小學及中學時代,倆人就經常一起參加學校劇團及街頭的演出,並規劃著未來事業的發展,夢想著將來一起到曼哈頓試演。本-艾弗萊克高中畢業時家又搬到了紐約,隨後本進了弗蒙特大學,但久久放不下的明星夢,使他才念了一個學期就休學,滿懷著夢想來到了洛杉磯。

1992年,本-艾弗萊克進入了影視圈,參加的首部電影是《校園風雲》("School Ties"),隨後又出演了1993年的《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等片,1995年與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首次合作,參加了其執導的《耍酷一族》("Mallrats")演出。本初期參演的影片多數是小成本的獨立製片,開始的星途並不是很順。1997年本與凱文-史密斯二度合作,在其愛情喜劇作品《愛上了癮》("Chasing Amy")中扮演一人為愛所困的漫畫家霍登,苦苦追愛有同性戀傾向的女友,演釋了一個頗為動人的角色。此片雖為獨立製片,但當年被評為十大佳片,本也因此在美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受到矚目。而真正使本-艾弗萊克名聲大振的不是他狂熱著的演藝,而是他與兒時的好友馬特-戴蒙合寫的劇本----《心靈捕手》。1997年兩人合寫的劇本《心靈捕手》被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相中而搬上銀幕,兩人分別在劇中扮演主角。而該片獲得了奧斯卡九項提名,為他們分別贏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殊榮,少年得志的兩人,剛出道即登上了比利佛山頂,成為當年度最為風光的帥哥組合。這部作品不僅肯定了兩個年輕人過人的才華,還成為他們深厚情誼的見證。兩人從此一起成名,成了"影壇好兄弟",使後來很多人一聽到兩人中一人的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另一個人。好萊塢自此又多了兩位既會編又會演的金童。

身高192公分的本-艾弗萊克,在《心靈捕手》走紅之後,受到動作片導演的青睞,開始扮演拯救地球的英雄人物。1998年的動作片《地心駭客》("Phantoms")是他首次出演動作大片,在劇中扮演對付地底怪物的科學家,但未引起太大的反響。同年,本在著名導演邁克爾-貝(Michael Bay)的災難動作大片《世界末日》("Armageddon")中扮演拯救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的超級英雄之一,與布魯斯-威利斯、麗芙-泰勒聯袂出演。年輕矯健的本-艾弗萊克釋放出獨有的光芒,為影片增色不少,使該片成為當年全美票房賣座影片,為他贏得了更多的聲譽。緊接著,一部令本-艾弗萊克聲望大增是榮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戀愛中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In Love"),此片雖然未為本-艾弗萊克帶來什麼獎項,但由於他的精彩表演卻為女友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贏得了第71屆奧斯卡影後獎杯,二人並由此確定了戀愛關系。1999年,被譽為"好萊塢新生代天才影人" ----本-艾弗萊克和馬特-戴蒙,終於自《心靈捕手》後又一次聯袂主演,出演老搭檔凱文-史密斯的宗教題材的黑色喜劇片《怒犯天條》("Dogma"),兩人在劇中扮演一對被上帝踢出天堂的墮落天使----巴托比和洛奇。這是一部關於天堂、凡間和兩者之間沖突的黑色喜劇,兩位"才子金童"的精湛演出,使該片備受各界關注。同年,本-艾弗萊克又主演了兩部愛情片,先是與好萊塢當紅女星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主演了愛情喜劇片《觸電之旅》("Forces of Nature"),這是一部浪漫喜劇,本在劇中扮演循規蹈矩、老實厚道的本,面對風情萬種的性感女郎薩拉(桑德拉-布洛克飾)是否能經受住愛情的考驗?影片揭示的主題是"自然中最偉大的力量是愛情"。接著又主演了莉莎-布萊蒙-加西亞(Risa Bramon Garcia)執導的言情片《愛情萬人迷》(200 Cigarettes),描寫了人們對80年代縱情享受、胡做非為的除夕夜的懷念,此片受到了青年人的喜愛。

2000年,本-艾弗萊克與南非性感女星查莉茲-塞隆(Charlize Theron)聯袂主演了約翰-弗蘭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執導的警匪片《馴鹿游戲》("Reindeer game")。本在劇中扮演汽車盜竊犯魯迪-鄧肯,冒名與獄友的女友阿什莉(查莉茲-塞隆飾)交往,但卻沒曾想陷入了一個搶劫賭場的陷阱之中。此片上映後,票房收入不錯。美國影評界普遍認為,影片劇本雖不出色,但本俊朗的外型和敏捷的身手,還是吸引了眾多的觀眾,成為本-艾弗萊克的代表作,令他的演藝事業開始上升,並為他贏得了"湯姆-克魯斯接班人"的美名。有的影評家甚至認為他極可能成為湯姆-克魯斯、基努-里維斯等好萊塢頂尖明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接下來,本-艾弗萊克在唐-魯斯(Don Roos)執導的浪漫輕喜劇《緣來是你》("Bounce")中,扮演一個成功的廣告公司代理人巴迪-艾馬羅,自信、瀟灑,生活始終陽光燦爛。但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節之夜,原本屬於巴迪的死劫卻被老實的格里格撞上,這讓巴迪感到萬分的懊悔和內疚。一年後,巴迪帶著贖罪的心情來到了格里格的家,但巴迪竟然愛上了格里格的遺孀艾比(格溫妮絲-帕特洛飾)。面對自己心愛的女人,到底還要不要講出她丈夫慘死的原因呢?本所演釋的巴迪既展現了感性的一面,又刻畫了一個真正男人思想深處。這是一部好萊塢式的浪漫愛情劇,格溫妮絲-帕特洛力邀前男友本-艾弗萊克主演此片,兩人默契的配合令導演唐-魯斯也贊不絕口,反而更加深了朋友之情。

2001年,本-艾弗萊克的新片是好萊塢新一代導演邁克爾-貝(Michael Bay)的愛情戰爭史詩巨片《珍珠港》("Pearl Harbor"),這是兩人的第二次合作。影片《珍珠港》是根據1941年太平洋戰爭期間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突遭日軍偷襲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就是在這段歷史背景下發生的一段愛情故事。雷夫(本-艾弗萊克飾)和丹尼(喬什-哈奈特飾)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朋友,二戰爆發後,他們一起參加了美國空軍部隊,並同時愛上了戰地醫院的女護士伊雯琳(凱特-貝肯賽爾飾)。珍珠港事件發生後,雷夫加入了敢死隊,丹尼則在珍珠港戰斗,3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也在戰火中接受了考驗。此片是好萊塢近年來少有的大成本、大場面、大製作影片,整部影片迪斯尼電影公司的拍攝投資預算達到1.4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最昂貴的電影。拍攝此片時獲得了美國軍方的大力支持,動用了眾多戰機及航空母艦,並且將運用著名ILM電腦科技公司的數碼技術,再現當年日軍轟炸珍珠港的震撼人心的空襲景象。該片將於2001年5月25日陣亡將士紀念日在全世界上映,預計《珍珠港》將會刷新《泰坦尼克號》創下的驚人票房紀錄,也許還將成為明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贏家。

本-艾弗萊克接下來片約不斷,除了即將上映的戰爭巨片《珍珠港》。目前正在加拿大拍攝系列驚險片《恐懼的代價》(TheSumOfAllFears),出演中央情報局幹探傑克-萊恩(JackRyan)。並計劃再次與導演凱文-史密斯聯手拍攝喜劇片《Jay and Silent Bob Strike Back》。業內評論人士稱,本-艾弗萊克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21世紀集編、導、演於一身的超級明星。

本-艾弗萊克名聲大了,緋聞也不斷。拍《戀愛中的莎士比亞》時與古典美人格溫妮絲-帕特洛假戲真做,產生戀情,一時被譽為完美的情侶。在拍攝《觸電之旅》時又與桑德拉-布洛克傳出緋聞,招致格溫妮絲的不滿。作為本的前女友,格溫妮絲始終沒告訴人們:本-艾弗萊克最吸引她的原因?又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明明已經分手,又仍然互稱對方是最好的朋友?其實除了格溫妮絲,許多女明星都對本贊不絕口。查莉茲-塞隆曾說:"本是我見過的皮膚最好的人"。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愛情萬人迷》)也曾稱:"本笑的時候,連眼睛都在笑"。丹尼斯-理查茲(Denise Richards,《第三支輪子》)則盛贊:"他的笑聲可以感染整個屋子的人,他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本-艾弗萊克對自己的評價是"我就是聰明又能夠傾聽女人吐露心聲的男人",去年還被評為好萊塢"最慷慨大方的男星",難怪本受到眾多女星的愛戴。

雖然本-艾弗萊克是孤身一人,但情歸何處始終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去年底甚至傳出與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女兒切爾茜(Chelsea Clinton)的緋聞。作為新世紀一線男星的本-艾弗萊克有著新世紀明星素質,眼前的星路坦盪寬廣,但他是否能借《珍珠港》一片成為新生代的領軍人物,讓我們試目以待。

主要影視作品:
Gone, Baby, Gone (2006)
Smokin' Aces (2006)
Truth, Justice, and the American Way (2006)
Man About Town (2006)
Feast (2005)
煎熬聖誕節/誰來陪我過聖誕 Surviving Christmas (2004)
華氏911 Fahrenheit 9/11 (2004)
澤西女孩/新澤西愛未眠 Jersey Girl (2004)
Turning It Over (2004)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Going Upriver: The Long War of John Kerry (2004)
記憶裂痕/空頭支票 Paycheck (2003)
鴛鴦綁匪/擦槍走火 Gigli (2003)
夜魔俠/夠膽俠/超膽俠 Daredevil (2003)
放手一搏 The Battle of Shaker Heights (2003)
"Project Greenlight 2" (2003)
The Curse of the Bambino (2003)
恐懼的總和 The Sum of All Fears (2002)
變線人生/命運交錯/連鎖導火線/逆行風暴/生死交關 Changing Lanes (2002)
"Push, Nevada" (2002)
Speakeasy (2002)
"Secrets of Superstar Fitness" (2002)
孩子夢天堂 Stolen Summer (2002)
撞翻姻緣路 The Third Wheel (2002)
傑伊與鮑伯的回擊 Jay and Silent Bob Strike Back (2001)
2001年《珍珠港》("Pearl Harbor")
2000年《第三支輪子》("The Third Wheel")
2000年《緣來是你》("Bounce")
2000年《鍋爐房》("Boiler Room")
2000年《馴鹿游戲》("Reindeer Games")
2000年《Daddy and Them》
1999年《愛情萬人迷》("200 Cigarettes")
1999年《觸電之旅》("Forces of Nature")
1999年《怒犯天條》("Dogma")
1998年《戀愛中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In Love")
1998年《世界末日》("Armageddon")
1998年《地心駭客》("Phantoms")
1997年《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1997年《Going All the Way》
1997年《辦公室殺手》("Office Killer")
1997年《愛上了癮》("Chasing Amy")
1996年《Glory Daze》
1995年《耍酷一族》("Mallrats")
1994年《Body to Die For: The Aaron Henry Story》
1993年《Against the Grain》(電視)
1993年《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
1992年《僵屍終結者》("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1992年《校園風雲》("School Ties")
1991年《Daddy》(電視)
1987年《陌生人的手》("Hands of a Stranger",電視)
1980年《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 Mimi",電視)

我覺得《珍珠港》和《心靈捕手》比較好看

㈦ 跪求一種類型的電影

死神精度
片名:死神精度/ 死神的精度/ 死神的精準度
主演:金城武,小西真奈美,富司純子,光石研,石田卓也,村上淳,Erika Okuda,Mitsuru Fukikoshi
首映:2008-03-22
片長:90分鍾
類型:幻想 恐怖
死神精度劇情簡介
黑衣服、黑領帶、白手套,跟著一隻會說話的黑狗,這是"死神"千葉的標准裝束。
和人們想像的不同,這個死神並非面目猙獰、也不帶鐮刀,而是一個絲毫不嚇人的大帥哥。千葉的工作是審判,對於即將意外死亡的對象,他會在其死前進行為期七天的觀察,最終決定是實行死亡還是放生延命。千葉對人類沒什麼好感,在他手下從來沒有獲得放生的幸運者。不過,千葉非常喜歡音樂,認為這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對他來說,在干凈利落地處理完工作之後走進CD商店戴上耳機傾聽音樂乃是至高無上的享受。
千葉這次的對象是27歲的公司職員藤木一惠。藤木一惠個性陰沉,並不招人喜愛,不少人因她而死,她卻無動於衷。千葉和往常一樣變裝來到人間,和往常一樣又碰到下雨。看到一惠帶著疲憊的神情下班走出公司大樓,千葉跟了上去。此時的他還不知道,有著某項特殊才能的一惠將會改變他對人類的看法。
當死神作出不同於以往的判斷時,超脫時空的命運之輪開始了轉動……
人物背景介紹
英俊溫柔的金城武版死神
裁斷生死的死神因一念之差放了一名女子一條生路,沒想到就此引起連鎖反應,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遺症,不老不死的他依然冷漠地旁觀著人世的流變,內心卻泛起了漣漪,他開始理解人類的感情,嘗試去體會人生的滋味。《死神的精度》是一場跨越1985、2007、2028三個年代的旅行,它有一點靈異,卻並不故弄玄虛,在跟隨死神遊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途中,你或許會站在別樣的角度審視生活,獲得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動。
本片改編自暢銷作家伊坂幸太郎的同名短篇小說,這部小說曾經捧得第5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不僅深受出版商青睞,也很被電影製片人看好,以他的小說為藍本的《快樂幫派玩轉地球》、《鴨子和野鴨子的投幣式自動存放櫃》等片都獲得了成功。據說有許多製片人有意將《死神的精度》搬上銀幕,但都被伊坂幸太郎一口回絕。然而聽說這次安排了金城武來演主角之後,伊坂欣然點頭同意。
由於主演了電視劇《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金城武在日本也相當人氣,其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並不亞於本土演藝明星。金城武出演"死神"的消息剛一傳出,就成了粉絲們議論的熱點。金城武版的死神英俊帥氣,溫柔而冷漠,帶著出塵的神秘氣息,可以說是本片最大的看點。
此外,夢幻美女小西真奈美和老牌大女優富司純子亦加盟本片,她們和金城武之間的構成的互動也相當有看頭。
年輕導演挑戰娛樂片
指導本片的筧昌也導演剛過而立之年。他是影像製作科班出身的青年英才,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系。筧昌也在學期間製作的兩部電影都是"夕張國際幻想電影節"的參展作品。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動畫製作公司工作,不久後辭職成了獨立電影製作人。讓筧昌也嶄露頭角的是六十分鍾的奇幻愛情片《美女罐頭》,該片獲得了2003年"夕張國際幻想電影節" 外劇場單元的頭獎和匹亞電影節的策劃獎。由於成績出色,影片於次年公映。
此後,筧昌也活躍在影視兩個領域,他執導過深夜系列恐怖片《怪談新耳袋》、電視片《Girl's Box》等,並為電影《戀愛瑪多利》創作故事大綱。算起來,《死神的精度》是筧昌也導演的第一部長篇商業電影。他究竟會如何處理原作的娛樂元素,如何發揮大牌明星們的魅力?這位年輕的導演或許會為日本影壇帶來新的刺激。
死神精度下載地址
http://www.min-xin.com/zuixindapian/4245.htm

㈧ 什麼叫獨立電影和獨立電影人

獨立電影起源於美國上世紀中期,當時電影行業差不多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壟斷了,從資金到編劇到製片人都是一套流程下來,這樣的好處是更規范、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商業化更快,後來有一批電影人為了脫離八大電影公司的圈子,自籌資金甚至自編劇本自己導演,為了就是表達跟制式片不一樣的文化或思想或內涵,很明顯公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創造價值、盈利,有利潤才能維持公司運轉,而獨立電影人拍電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票房,而是為了表達,可能是表達情感、思想、現實或者電影人本身的觀點等,所以最早他們製作電影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㈨ 獨立電影人講的什麼

獨立電影人講的是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的電影人故事

小說中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導演,一個是演員,時間跨度比較長,從1990到2015,所以篇幅也比較長,其中還能見到電影的發展以及電影人的堅持。

1990年,沒有得到畢業分配的謝蘭生賦閑一年,受盡白眼。一次酒醉,他說想自己拍電影。滿座皆驚:「你瘋球了!只有國營廠才能拍!你這叫作地下電影!」

一年後,謝蘭生對純天然的男主角束手無策:「這個角色層次較多,最好能用專業演員,越專業越好,比如莘野。」

眾人無奈:「謝導,別做夢了,首個『三大』華人影帝,哪會來拍這種東西。」「這位影帝美國長大,穿著打扮洋氣到了滿大街人圍著他看。咱們劇組需要低調。」

《獨立電影人》小說總體完成度很高,這三十年的歷史也寫得非常真實,是個有好好做功課的作者,值得一看。

㈩ 什麼叫獨立電影和獨立電影人

獨立電影起源於美國上世紀中期,當時電影行業差不多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壟斷了,從資金到編劇到製片人都是一套流程下來,這樣的好處是更規范、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商業化更快,後來有一批電影人為了脫離八大電影公司的圈子,自籌資金甚至自編劇本自己導演,為了就是表達跟制式片不一樣的文化或思想或內涵,很明顯公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創造價值、盈利,有利潤才能維持公司運轉。
而獨立電影人拍電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票房,而是為了表達,可能是表達情感、思想、現實或者電影人本身的觀點等,所以最早他們製作電影的目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