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考研政治歷史大事記 詳細的
1840—1913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始人倍倍爾
1841 俄、英、奧、普、土等國簽訂《倫敦公約》 保加利亞尼什暴動
1842 馬克思任《萊茵報》主編
1842—1911 法國社會主義者拉法格
1843—1848 羅馬尼亞秘密革命組織「兄弟會」
1844 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會見 《德法年鑒》出版 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法摩(洛哥)戰爭(第一次) 阿爾巴尼亞民族復興運動始
1844—1900 德國哲學家尼采
1845—1846 錫克戰爭(第一次)
1846 英國廢除《穀物法》波蘭克拉科夫起義 美、新(格技納達)《馬利亞里諾—比德拉克條約》簽訂
1846—1847 「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846—1848 美墨戰爭
1846—1849 巴厘戰爭1846—1891 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巴涅爾
1847 伊、土簽訂《愛爾捷魯瑪條約》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賴比瑞亞共和國建立
1847—1848 歐洲經濟危機
1847—1931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
1848.3 西西里起義(第一次)
2 《共產黨宣言》出版 法國二月革命
3 柏林起義 維也納人民起義 米蘭起義 布達佩斯起義
4 英國憲章運動高潮(第三階段) 「科隆工人聯合會」成立
4—5 羅馬尼亞布拉日大會
5 維也納起義
6 布拉格人民起義 羅馬尼亞《伊茲拉茲宣言》發表 巴黎六月起義
10 維也納起義
11 法國頒布《一八四八年憲法》
1848—1849 錫克戰爭(第二次)德國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9.3 德國通過《帝國憲法》
3-6 羅馬共和國
5 土、俄簽訂《巴爾塔—利曼協定》
6—7 德國「殘余議會」
1849 阿爾及利亞反法起義 英國廢除《航海條例》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
1849—1936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1850 美、英簽訂《克萊頓—布爾瓦條約》
1850—1893 法國作家莫泊桑
1850—1932 德國社會民主黨首領伯恩施坦
1851.12 法國路易•波拿巴政變
1851 首次世界博覽會在倫敦舉行
1852 德國「科隆審判」英緬戰爭(第二次)
1852—1870 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
1853.7 美國培里首次率艦抵日本
1853—1856 克里米亞戰爭
1853—1895 古巴民族英雄馬蒂
1854.4. 10 英、法、土締結《倫敦條約》
1854 《日美和好條約》簽訂 美國共和黨成立 美國頒布《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 澳洲尤里卡起義 英、法、奧締結反俄《維也納同盟條約》
1854—1856 美國堪薩斯內戰 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
1854—1938 德國社會民主黨首領考茨基
1855 《英暹條約》簽訂
1855—1935 蘇聯植物學家米丘林
1856 俄與英、法、土、撒丁、普、奧簽訂《巴黎和約》
1856—1857 英波(斯)戰爭
1856—1918 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孟什維克首領普列漢諾夫
1856—1950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1857 歐洲和美國發生經濟危機 美國司各特案1857一1859 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8 法、撒丁簽訂《普隆比埃爾協定》愛爾蘭「芬尼社」成立 維多利亞女王文告發表 美日簽訂《安政條約》
1858一1859 日本「安政大獄」
1858一1862 法越戰爭
1859 法、奧締結《維納法朗加協定》美國約翰•布朗起義 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
1859一1869 蘇伊士運河開鑿通航
1859一1933 日本工人運動活動家片山潛
1860 日本「櫻田門外之變」西西里起義(第二次)加里波第的「紅衫軍」出征西西里
1860一1870 越南張定抗法斗爭
1860一1872 紐西蘭毛利人大起義
1860一1904 俄國作家契河夫
1861 .2.4 美國「南部同盟」成立
3(俄歷2月) 俄國開始農奴制改革 義大利王國成立
10 英、法、西簽訂《倫敦公約》
1861 美國「特倫特號事件」義大利首相加富爾
1861一1865 美國總統林肯 美國南北戰爭
1861一1941 印度文豪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
1862 美國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法越第一次《西貢條約》
1862一1867 墨西哥人民反法斗爭
1863 波蘭發生起義 柬埔寨淪為法國保護國
1863一1874 朝鮮興宣大院君攝政
1863一1875 「全德工人聯合會」
1863一1897 菲律賓民族獨立運動領袖滂尼發秀
1864.9 第一國際成立
1864 普、奧對丹麥戰爭
1864一1870 巴拉圭戰爭
1864一1960 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
1865.8.14 普、奧簽訂《加斯泰因條約》
1865一1877 土耳其「新奧斯曼協會」
1866.6一7 普奧戰爭 義大利對奧戰爭
8.23 普、奧簽訂《布拉格和約》
9.3一8 第一國際日內瓦代表大會 日本倒幕運動
1866一1869 克里特島起義(第一次)
1866一1944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1867 第一國際洛桑代表大會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美國向俄國購得阿拉斯加英國第二次國會改革 巴黎世界博覽會 英國同意加拿大成為自治領
1867一1868 衣索比亞抗英斗爭
1867一1871 北德意志聯邦
1867一1912 日本明治天皇
1867一1918 奧匈帝國
1867一1934 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
1867一1945 德國女畫家珂勒惠支
1868 日本「王政復古」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頒布《五條誓文》 第一國際布魯塞爾代表大會
1868一1869 日本戊辰戰爭
1868一1874 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
1868一1898 古巴三十年解放戰爭
1868一1936 蘇聯作家高爾基
1868一1963 美國黑人學者杜波依斯
1869 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成立 第一國際巴塞爾代表大會 日本「奉還版籍」
1869一1917 美國「勞動騎士團」
1869一1948 印度民族運動領袖甘地 1870.4,22—1924.1.21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
7 「愛姆斯急電」 普法戰爭爆發
9 拿破崙三世色當投降 巴黎爆發革命,法蘭西第二帝國傾覆,國防政府成立
10 法軍梅斯投降
1870 義大利完成統一
1870一1876 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
1870一1940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1.1一1918.11 德意志帝國
1871一1890 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
1871. 法國國防政府向德國投降,訂立停戰協定
3.18 巴黎無產階級武裝起義勝利
3.28~5.28 巴黎公社
5.10 法、德簽訂《法蘭克福和約》
5.21一28 巴黎五月流血周
6 歐仁•鮑狄埃寫成《國際歌》歌詞
8 日本「廢藩置縣」
9 第一國際倫敦代表會議
1871 朝鮮「辛未洋擾」
1872 第一國際海牙代表大會
1873一1876 西班牙卡洛斯戰爭(第二次)
1873一1881 日本「地稅改革」
1873一1903 亞齊戰爭
1874.3 法、越締結第二次《西貢條約》
1874~1889 日本自由民權運動
1875初 「南俄工人協會」成立
5 哥達合並大會 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立,通過《哥達綱領》
1875 朝鮮「江華島事件」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起義
1875一1876 埃及-衣索比亞戰爭
1876.2 日、朝簽訂《江華條約》
7 俄、奧簽訂《萊希斯塔特協定》 第一國際費城代表會議,宣告解散
1876 俄國成立「土地與自由社」 土耳其第一次立憲運動 日本「神風連之亂」 日本「秋月之亂」
1876~1877 君士坦丁堡會議
1876一1911 墨西哥迪亞斯獨裁統治
1876~1916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
1877.1 俄、奧簽訂《布達佩斯協定》
1877 日本西南戰爭 摩爾根《古代社會》發表
1877~1878 俄土戰爭(第九次)
1878.3 俄、土簽訂《聖•斯特法諾和約》
6一7 柏林會議
1878 英國侵佔塞普勒斯 德國通過《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1878~1880 英阿(富汗)戰爭(第二次)「俄國北方工人協會」
1878~1881 阿爾巴尼亞「普里茲倫同盟」
1879.1 埃及祖國黨成立
10 德、奧簽訂秘密軍事同盟條約
12.21一1953 . 3.5 馬克思主義者、蘇聯人民領袖斯大林
1879 南非祖魯人抗英戰爭 「愛爾蘭土地同盟」成立 西班牙社會主義工黨成立
1879~1940 蘇聯托洛茨基主義代表托洛茨基
1879一1955 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1880 法國工人黨成立 法國工人黨通過《勒阿佛爾綱領》 英、法、德、西等國簽訂《馬德里公約》
1881 法國侵佔突尼西亞盪 「英國民主聯盟」成立 蘇丹爆發馬赫迪反英起義
1881一1961 美國共產黨領袖福斯特
1881一1973 西班牙畫家畢加索 1882.5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朝美條約》(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
7 朝鮮「壬午兵變」
8 日、朝簽訂《濟物浦條約》
1882 埃及民族起義 英國侵佔埃及 義大利工黨成立 「德意志殖民協會」成立 日本「福島事件」
1882一1898 西非薩摩利•杜爾領導抗法戰爭
1883.8 法、越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
1883一1884 日本「秩父事件」
1883一1885 法馬(達加斯加)戰爭(第一次)
1883一1903 俄國「勞動解放社」
1884.6 法、越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12 朝鮮「甲申政變」
1884 日本「加波山事件」 英國第三次國會改革 英國「費邊社」成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出版 法國廢除《列•霞白利法》
1884一1885 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 德國侵佔第一批非洲殖民地
1885.2 喀土穆戰役 保加利亞秘密中央革命委員會建立
4 朝鮮「巨文島事件」
12 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立
1885 思格斯整理出版《資本淪》第二卷
1885一1886 英緬戰爭(第三次),英國吞並緬甸
1885一1896 越南勤王運動
1885一1900 蘇丹馬赫迪國家
1886 美國勞工聯合會(勞聯)成立
1886一1891 羅馬尼亞-奧匈帝國關稅戰
1886一1944 德國共產黨領導人台爾曼
1887 「印度支那聯邦」組成 埃(塞俄比亞)意
戰爭(第一次)英、意、奧訂立《地中海協定》
1887一1889 法國「布朗熱事件」
1887一1913 越南黃花探領導安世起義
1888 第一次國際婦女大會 「西班牙-菲律賓協會」成立 巴西廢除奴隸制
1889.5 德國魯爾工人大罷工 意埃(塞俄比亞)訂立《烏查利條約》
7 第二國際成立
10 第一次泛美會議
11 巴西推翻皇帝佩德羅二世,建立共和國
1889 英國新工聯運動 「青年土耳其黨」成立
英國創辦南非公司
1889一1890 日本「米騷動」(第一次)
1890.4 「美洲國家組織」成立
7 英、德簽訂《赫爾戈蘭條約》
1890 澳大利亞海員大罷工 倫敦首次五一國際勞動節示威遊行
1891.8 第二國際布魯塞爾代表大會
10 德國社會民主黨通過《愛爾福特綱領》
1891 伊朗反煙草租讓權運動
1892一1897 菲律賓「卡的普南」
1893.1 英國獨立工黨建立
8 第二國際蘇黎世代表大會
1893 印度、阿富汗簽訂《喀布爾協定》 澳大利亞科臘瓦會議 法國「巴拿馬丑聞」
1893一1930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
1894 義大利頒布《克里斯皮非常法》 恩格斯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三卷 法國通過《南特綱領》 朝鮮「甲午革新」 1894一1895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4一1896 法馬(達加斯加)戰爭(第二次)
1894一1906 法國「德雷福斯案件」
1894一1953 日本共產黨創始人德田球一
1895.12 俄國「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建立
1895一1896 埃(塞俄比亞)意戰爭(第二次)
1895一1898 古巴獨立戰爭
1896.1 《英法協議》簽訂,瓜分東南亞勢力范圍
3 阿杜瓦之戰,衣索比亞軍打敗義大利侵略軍
7一8 第二國際倫敦代表大會
10 埃(塞俄比亞)、意簽訂《亞的斯亞貝巴條約》
1896一1897 克里特島起義(第二次)
1896一1898 菲律賓獨立戰爭
1897 土希戰爭
1897.12. 菲、西(班牙)簽汀《破石洞條約》
1898.3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4-8 美西戰爭
6 《英法協議》簽訂,劃分西非勢力范圍
9-11 法紹達事件
12 美國侵佔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
1899.1 《英埃共管蘇丹協定》簽訂
菲律賓頒布《馬洛洛憲法》
菲律賓共和國成立
3 《英法協議》簽訂,劃分東非和中非的勢力范圍
1899 德國佔領加羅林、馬利亞納群島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法國「米勒蘭入閣事件」 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
1899-1900 查德人民抗法斗爭 阿爾巴尼亞「柏薩-柏斯同盟」
1899-1902 英布戰爭
1899-1903 哥倫比亞「千日戰爭」
1899-1906 美菲戰爭
1900.2 英國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更名為工黨)
9 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
12 列寧創辦《火星報》
1900-1903 世界經濟危機
1901 「諾貝爾獎金」設立 日本社會民主黨成立 美國強迫占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
美國社會黨成立 美、英簽訂《海-龐斯福特條約》
1901-1902 索馬里人民抗英斗爭
1902-1921 英日同盟
1903.7 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和全塞職工聯合會成立
8 保加利亞人反對土耳其統治的伊靈頓起義、普列歐布拉茲赫尼起義
11 巴拿馬事變,《美巴運河條約》簽訂
1903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3-1904 伊朗飢民暴動
1903-1933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
1904.4 《英法協約》簽訂
8 第二國際阿姆斯特丹代表大會
1904-1905 日俄戰爭
1904-1907 非洲赫列羅族起義
1904-1974 智利詩人聶魯達
1905.1.22
(俄歷1.9)俄國「流血星期日」
1-2 德國魯爾礦工總罷工
6 挪威、瑞典簽訂分離條約,各自成為獨立王國 俄國「波將金」號起義
9 日、俄簽訂《朴次茅斯和約》
10 全俄政治總罷工 《阜姆決議》 《孟加拉分省法令》頒布 《韓日協約》(乙巳保護條約)簽訂
12 俄國十二月武裝起義
1905 愛爾蘭「新芬黨」成立
愛因斯坦建立「狹義相對論」
1905-1906 摩洛哥危機(第一次)
1905-1907 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 越南東游運動 印度人民反英斗爭
1905-1911 伊朗資產階級革命
1905-1924 俄國立憲民主黨
1905-1980 法國作家、哲學家薩特
1906.6 埃及「丹沙微事件」
10 法國總工會通過《亞眠憲章》
1906 俄國第一屆國家杜馬「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 「印度教大會」成立
1906-1911 朝鮮義兵運動
1907.3 越南東京義塾
6 俄國「六三政變」
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
7 第一次《日俄協約》簽訂
8 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 《英俄協約》簽訂,協約國正式形成
1907 俄國第二屆國家杜馬 羅馬尼亞農民起義 埃及(新)祖國黨成立
1907-1912 法摩(洛哥)戰爭(第二次) 俄國第三屆國家杜馬
1908.10 奧匈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1 日、美締結《盧特-高平協定》
1908 印度尼西亞「至善社」成立 美國聯邦調查局建立 日本「紅旗事件」 「阿格拉姆叛國案」 印度孟買總罷工
1908-1909 土耳其第二次立憲運動
1909.8 雅典起義
1909 英國國會通過《莫萊-明多改革案》
1910.7 第二次《日俄協約》簽訂
8 《日韓合並條約》簽訂
8-9 第二國際哥本哈根代表大會 第二國際社會黨婦女代表大會
1910 日本「大逆事件」 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建立
1910-1911 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
1910-1917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1 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法國侵佔摩洛哥 摩洛哥危機(第二次)
1911-1912 意土戰爭
1911-1914 摩洛哥人民反法斗爭
1912.3 「巴爾干同盟」成立
4 俄國「連拿慘案」
5 布爾什維克的《真理報》創刊
7 第三次《日俄協約》簽訂
11 第二國際巴塞爾非常代表大會,通過《巴塞爾宣言》
1912 法、摩(洛哥)簽訂《非斯條約》 越南光復會成立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聯盟」成立 《布加勒斯恃和約》簽訂 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1912-1913 巴爾干戰爭(第一次)
1912-1917 俄國第四屆國家杜馬
1913.6 希臘和塞爾維亞締結反保加利亞同盟條約
6-7 巴爾干戰爭(第二次)
1914.6.28 薩拉熱窩事件
7.28 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8 德國對俄、法宣戰 德軍侵入比利時 英國對德宣戰
9 馬恩河戰役(第一次)
10 土耳其參戰
11 俄國對土耳其宣戰
12 薩帕塔和比利亞率軍進占墨西哥城
1915.3 伯爾尼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
4 伯爾尼國際社會主義青年代表會議
5 義大利對奧匈宣戰
7 英軍進佔德屬西南非洲 美軍佔領海地
9 齊美爾瓦爾得會議
10 保加利亞參戰
1915-1947 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
1916.2-12 凡爾登戰役
4 愛爾蘭反英起義 昆塔爾會議
5 日德蘭海戰
7 第四次《日俄協約》簽訂
7-11 松姆河戰役
8 羅馬尼亞向奧匈宣戰
1916 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
1917.2 德國開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 墨西哥頒布憲法 美軍侵入古巴
3(俄歷2月) 俄國二月革命 俄國臨時政府成立
4 美國對德國宣戰
6 希臘參戰 德國海軍起義
7 俄國「七月事件」 《科孚島宣言》簽署
8 列寧《國家與革命》出版
9 俄國科爾尼洛夫叛亂德國祖國黨成立
11.7(俄歷10.25)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
11.8 蘇維埃政府通過《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11 美、日簽訂《藍辛-石井協定》 《貝爾福宣言》發表
12 芬蘭脫離俄國宣布獨立 蘇俄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1917-1922 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
1918.1 德國工人一月大罷工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綱領
1-4 芬蘭革命
3 《布列斯特和約》簽訂
7-8 馬恩河戰役(第二次)
7-9 日本「米騷動」(第二次)
9 保加利亞投降
10 南斯拉夫獨立 匈牙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上耳其投降
11.3 德國基爾水兵起義爆發
11.9-1919.5 德國十一月革命
11.11 《康邊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
② 馬赫迪起義的起義經過
1881年8月,馬赫迪的宣傳讓蘇丹總督非常惱怒,他立即命令艾哈邁德到喀土穆解釋自己的行為,遭到了他的斷然拒絕。蘇丹總督怒不可遏,馬上派出兩百多人的討伐隊前去阿巴島抓捕馬赫迪。馬赫迪沉著機智,當即帶著一支由農民、漁民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三百多人的起義隊伍撤出村莊,在村外的一片樹林里隱蔽起來。1881年8月12日,當討伐隊大搖大擺地進入伏擊圈,馬赫迪一聲令下,手持棍棒、石頭的起義者勇猛出擊,打得討伐隊潰不成軍,丟下一百多具屍體,殘余的敵人落荒而逃。
馬赫迪首戰告捷,揭開了全國武裝起義的序幕。但是,他的頭腦非常冷靜,他深知起義軍的力量還很弱小,要避免與強敵過早地交鋒,因此,他果斷地指揮起義隊伍,向西部的卡迪爾山區轉移。那裡群山連綿,地形險要,周圍的窮苦百姓紛紛前來投奔起義軍。
馬赫迪在起義後,率領群眾迅速轉移到科爾多凡山區。以此為基地,積蓄力量,訓練隊伍,接連戰勝前來討伐的政府軍,並於1883年1月攻佔科爾多凡省首府烏拜伊德城。英國以埃及政府名義,派遣前英國駐印度上校軍官W.希克斯率軍鎮壓。希克斯與蘇丹總督阿拉丁率軍1萬於1883年9月從白尼羅河上的杜懷姆出發,11月5日在歐拜依德南部的希甘附近的烏拜伊德地區,遭到馬赫迪軍的伏擊,經過一上午的鏖戰,敵軍除了二百五十人逃生外,其餘全被殲滅,希克斯上校和所有的軍官都被當場打死。希甘之役(也叫烏拜伊德戰役)後,起義軍聲威大振。12月,達爾富爾省省長、奧地利人R.von斯拉丁投降,赤道省省長、德國人E.施尼策爾退至中非地區,起義者直逼蘇丹首府喀土穆。 1884年1月英國政府決定派戈登固守喀土穆,以便等待時機,卷土重來。2月,戈登到達蘇丹首府,他先後發布法令、公告,許諾解放奴隸、減稅和自治,以圖收買人心,另外以英援軍即將到來進行恫嚇。他還用高官厚祿誘降馬赫迪,允諾委任馬赫迪為科爾多凡省的統治者,還隨信送去了一份委任狀和一套華貴的長袍。但被拒絕。與此同時,戈登在喀土穆開挖戰壕、修建城牆,在城市周圍樹起鐵絲網,並派武裝汽船巡航,加強防衛,以待援軍。3月,喀土穆與開羅間的聯系中斷,4月加扎勒河省省長F.M.勒普頓投降,5月起義軍佔領北部重要城市柏柏爾,1885年1月26日,馬赫迪率軍攻下喀土穆,擊斃戈登。兩天後,英援軍被迫撤出蘇丹。
經過4年的武裝斗爭,起義軍已佔領了蘇丹的絕大部分土地,攻下喀土穆之後,以馬赫迪為元首,建立起新的馬赫迪派國家——馬赫迪王國,設首都於恩圖曼。在馬赫迪之下,任命三大哈里發(繼承人之意)。三大哈里發各擁有標志不同的軍隊,而以哈里發阿卜杜拉權力最大。此外,還設有金庫總管及大法官各一名,負責財政及司法事務。為促進經濟繁榮,在蘇丹歷史上第一次發行貨幣。 1885年6月22日,馬赫迪突然逝世。臨去世前,他指定哈里發阿卜杜拉作為繼承人。阿卜杜拉統治時期(1885~1899),對內粉碎哈里發沙里夫的奪權陰謀,清除政敵在各地的殘余勢力,成為全國唯一的哈里發,並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還仿照西方國家制度,建立了參眾兩院制國會,兩院國會;對外則堅決抵禦外敵入侵。在國家連年戰爭、飢荒時疫頻繁的情況下,捍衛民族獨立達13年之久。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國殖民軍再次向蘇丹發動進攻,在1896年9月的棟古拉戰役和1898年9月的喀土穆戰役中,起義者戰敗。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殘部退守科爾多凡省,繼續進行游擊戰,直至戰死。
1899年英國和埃及簽訂英埃共管蘇丹的協定,蘇丹再次喪失獨立地位,馬赫迪派教徒轉入地下活動,成為秘密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