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恩師情深電影在線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恩師情深電影在線

發布時間: 2022-03-13 03:24:57

① 聞玉梅的恩師情深

實驗室的成果與輝煌也是老一輩科學家們培育的成果。聞玉梅一生遇到了3位難忘的恩師:一位是余賀教授,她研究生期間的啟蒙老師;一位是林飛卿教授,教會了她嚴格治學;還有一位是謝少文教授,教會了她如何發揮創造性思維。 談起林飛卿教授,聞玉梅不無感慨地說:「她真是一位嚴師啊!
我一生都感激她!兩年裡,我的講稿,她一字一句地修改,手把手地教我怎樣搞研究,極為嚴格地訓練我。比如,做血清稀釋時,必須規范,每管只能混勻三次,不能兩次,也不能四次,要與機器一樣准確無誤;挑取菌落時,雙肘必須貼桌,對准一個菌落,不許沾邊,以免雜菌混入。」「跟林教授學了痢疾菌研究後,林教授語重心長地說,你跟我學得差不多了,應該換師了。」於是,林飛卿把聞玉梅推薦給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一級教授、中科院院士謝少文做「徒弟」。 謝少文教授要求他的學生,每聽一場學術報告,必須提問,而且不允許重復別人提過的問題,這就迫使學生必須時時在考慮問題。他還訓練聞玉梅打乒乓球,以鍛煉其敏捷。「謝老師一生無子女,我又失去父母,他待我像女兒。我非常敬重他!」聞玉梅深情地說,「在他那裡,我真正學會了創新。」
聞玉梅非常尊重和懷念她的恩師謝少文和林飛卿兩位教授,把兩位恩師的贈物——玉石奔馬和金鑰匙——視為至寶。
在謝少文教授88歲那年,他把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執教50周年時學校贈予他的一對玉石奔馬轉贈給了聞玉梅,並深情地對她說:「我送你,是對你勤奮刻苦的贊賞;送給你,是要你繼續中國微生物學事業。」無獨有偶,林飛卿教授也出於對門生的一往情深,將國際友人贈給她的一把鍍金鑰匙鄭重地轉贈給聞玉梅,並叮囑她:「繼續打開微生物、免疫學的知識寶庫。」
聞玉梅在得到這兩件「寶物」後激動地說:「這兩件禮物對我來說是無價之寶。如有真正合適的接班人,我會將這『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玉石奔馬和『開啟人類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傳下去。」

② 求一篇原創的關於「師恩情深,感謝有你」的原創詩歌

三尺講檯布雲雨
萬畝桃李竟開放
園丁不辭瀝心血
弟子三千成棟梁

③ 恩師情深的詩句

恩師情深的詩句
1、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

3、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

4、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誌不忘。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6、春滿江山綠滿園,桃李爭春露笑顏東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師恩留心間。

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

8、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0、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3、務學不如務求師。——楊雄。

14、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1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④ 校慶對聯

悠悠歲月百餘載恩師情深桃李滿天下,
湛湛青天七彩虹學子義重鯉魚躍龍門。

⑤ 我和老師睡覺

師生戀呀,如果你達到了法定結婚年鈴,而且對老師情深意重的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社會很時尚的~沒有人會說你!

⑥ 師恩情深感謝有你作文400

《師恩情深,感謝有你》
那還是我上五年級
時的事,那時我們新換的班主任,為了調動當時班裡的學習氣氛,鼓勵我們建立日常積分,
所謂積分
就是指根據每個人當天
的學習與日常表現的情況,由同桌為給予打分,並且每到期末,老師就會選出班裡面積分最高的前十名,在家長會
上表揚嘉獎。這對於當時成績平平的我來說,更顯得尤為重要。
記得一天臨放學時,我忽然想起當天積分的事。也許是因為忙著處理各種各樣的雜事給忘了,於是我連忙去找我的同桌,讓她給我加積分。
我拿著積分本對同桌說:「請你幫我加今天的積分好嗎?」,「什麼,今天的積分?」,她邊將書一本一本的裝進書包,一邊不屑的應著。「是啊,今天的積分,我因為忙,忘了請你幫我加了,請你現在幫我加上好嗎?」我沖她嚷著,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焦急,於是擺出一副更加傲慢的神氣說道:「是你自己不注意的,和本小姐有什麼關系,今天的積分你就別想加了,也算是給你這個不長記性的人一個教訓。」說罷便揚長而去。「喂!等等……」,我已近乎哀求,可是早已無濟於事。
委屈的淚水在我的眼眶裡打轉,我竭力阻止不讓它流出來。我本能的想起老師,於是便背起書包走向老師辦公室,她是這所學校里最有權威的老師,我相信她一定會給人一個公道。
站在老師
旁邊,等老師忙完手頭的事情,我便向老師如實的說出了整件事情的經過,老師聽我敘述完這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說:「孩子,天已經不早了,你該回家了,這件事日後我想你會明白的。」我不得不點點頭,無奈地回家了。
這事早已經過去,我始終沒有得到一個令我滿意的公道,為此,我心中不止一次的埋怨老師。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幾年來,我也曾經受了許多成敗與得失,現在我才恍然明白,當年老師的良苦用心!
她讓我快點回家,她在我因得不到積分而懊惱的時候勸我快點回家,因為我確實應該這樣做。如果我任由自己賭氣,我可能一輩子對此事耿耿於懷,無法釋然。生活本來就有好多我們想要的東西卻無法得到,我們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滿足呢?老師這樣做,其實是想讓我學會堅強--當生活不能如願以償或者不盡如意時,不是一味地計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操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對待生活。
我知道,命運給予我們的磨難將遠不止是失去一次積分;我同樣知道,對待磨難也並非按時回家這么簡單,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諦就在於此--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能不氣餒,不自怨自艾,永遠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永遠向前看,終有一天,我們能用生命的帶子系住幸福
絕對原創!希望能幫上你的忙!o(∩_∩)o~

⑦ 葉良輔的人物成就

他主張地質工作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野外與室內工作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他重視野外調查研究,但也注意室內岩礦鑒定和綜合研究工作,他的火成岩的研究成果居當時國內之首,1925年著《中國接觸變質鐵礦區閃長岩之岩性研究》,概述了閃長岩的礦物成分、岩石種類、產狀及侵入時期,尤著重與鐵礦關系的研究,他研究的礦區包括山東金嶺鎮,江蘇利國驛,南京近郊鳳凰山、靜龍山、蔣廟,湖北大冶、鄂城,安徽當塗、銅官山,湖南武安的紅山等,對各處鐵礦的開發也發揮了指導作用。
他於1930—1931年連續發表了《浙江沿海之火成岩》,《中國東南沿海區流紋岩及凝灰岩之礬石化及葉臘石化作用》及《中國東南沿海火成岩之研究》。他研究的區域包括浙江永嘉、瑞安、平陽、青田、玉環、樂清、黃岩等縣,研究的內容有火成岩的種類、分布、侵入岩時代及產狀等,並根據顯微鏡下研究,確認「明礬石乃流紋岩及凝灰岩變質而成的次生礦物」,「筆臘石(即葉臘石)則為塊狀流紋岩或凝灰岩經熱液作用變質而成」。他的研究方法對後人提供了示範性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一直為浙江地質工作者和岩礦鑒定工作者所學習和利用,並視為寶貴資料。
1934年他與喻德淵合著之《南京鎮江間之火成岩地質史》發表,據作者自述「本篇研究除野外之觀察外,特重於室內顯微鏡下之研究與化學成分之分析,凡所有岩石之分類系以尼格里氏之分類法為本,而以礦物與結構為輔」。作者共製成薄片1500餘塊,加以觀察研究,對寧鎮山脈火成岩的分布、期次、種類、岩漿類別及岩漿循環等均有精詳的研究,並論述火成岩侵入或噴出的影響,本區有接觸變質岩的產生及礦產的沉積。1938年張兆瑾曾作書評,謂「此書為研究經濟地質及變質岩者所不可不讀,歐美各國對於火成岩之研究甚早,獨我國對於此類之研究殊屬罕見,此篇為著者3年心血之結晶……」本文在當時為我國研究區域火成岩的傑作和指南,曾受到中國地質學會的特別獎勵。
我國地貌學開創者之一
他在初期著作中就重視地貌的研究,如《北京西山地質志》就專列地文一章,他以構造地質學、岩石學為基礎,從事地貌學的研究。
1925年與謝家榮合著發表了《揚子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質構造與地文史》。該文以地質構造為基礎研究地貌。作者對長江三峽的成因和鄂西地文期有獨創的見解,明確提出長江三峽的形成,首先由於河流劫奪,而後是復幼深切的論斷,並倡議建立鄂西期准平面,山原期壯年地面和峽谷期的3個著名地文期。後來許多學者如李承三、沈玉昌、楊懷仁等調查研究所得結論都和他一致。近年來並陸續證明,這3期地貌在雲貴高原上皆有發育。據南京大學教授楊懷仁稱:「巫山以下地文期之研究論點發表後經60餘年之考驗,不僅地貌上可靠,而且更得到地球物理性質上的證實」,這篇著作對今日長江三峽的開發研究,也具參考價值。
1932年葉良輔與喻德淵合著發表了《山東海岸變遷之初步觀察及青島一帶火成岩之研究》。該文以岩性為基礎研究地貌。葉良輔在研究工作中,從不迷信專家和洋人。他指出膠州灣與青島一帶地貌之構成主要受花崗岩、火山岩的岩性影響,並就唐縣期侵蝕面的研究,否定了日本學者所謂海岸上升的論點。
1943年著《瀚海盆地》,初由浙江大學石印問世,1948年由正中書局重印。此書主要依據C.P.勃克(Berkey)與E.K.毛里士(Morris)《蒙古之地質》和20多種地質地理文獻,提煉精華編寫而成。本著沿19條路線進行地貌特寫,敘述岩石和構造,從而進一步認識地貌,是一份極其重要的區域地質學和地貌學教材,也是我國乾旱區地貌中一本劃時代的佳作。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趙松喬稱:「我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考察,差不多到過內蒙古自治區的每個旗(縣)以及中蒙邊界的大部分地方,《瀚海盆地》一書均成為不可缺少的基本參考書」,趙松喬曾發表很多篇有關內蒙古自治區的調查和研究著作,均大量引用《瀚海盆地》中資料,可見《瀚海盆地》的重要價值了。
1938—1940年,葉良輔發表了《科學方法之研討》(譯文)、《科學研究指要》和《科學方法與地學研究》等3篇論文。他以地貌現象為例,闡明科學研究方法,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是專講科學方法論的珍貴著作,長期以來為地貌學研究生和地貌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他指出「求真為科學之精神,科學方法乃求真之途徑」,「臆說與精細之分析,合而為用,實為求得准確之工具,亦為科學研究最善之保障」,「科學之精神,非科學家所特有,亦非科學家所盡有,但為科學家所應有,其所養成之習慣,為公正、謹慎、坦白、溫柔、誠實等諸美德,其影響於吾人處世之態度,遇事之方術者至大,故吾人之所以研究地學也,其目的為真理,其副產品為道德之修養,與其他科學之研究,固無異也」。葉良輔本人治學中所堅持的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及道德情操,正是吾人學習的典範。
地質學會創始人之一
他是中國地質學會26位創立會員之一,也是永久會員。中國地質學會於1922年成立,他任第1屆評議會編輯,第2屆、第3屆編輯主任,自第2屆至第6屆(1923—1928年)任評議會評議員,第7屆(1929年)任評議會副會長。學會自第9屆起,將評議會改稱理事會,會長改稱理事長,評議員改稱理事,葉良輔自第9屆至15屆(1938年)連任理事,並在第12屆(1935年)時擔任理事長。學會自第20屆(1944年)起增設監事會,葉良輔連任監事,直至1949年逝世為止。
葉良輔一生中在中國地質學會擔任重要職務,為學會做了大量工作,在學會活動和中國地質學科的發展上,葉良輔是貢獻心力的,也是今日中國地質學會會員們所難以忘懷的。
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他早期在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任教,時間都不長。自1938年到浙江大學任教後,就一直沒有離開,他除擔任研究生導師外,曾先後開設過自然地理學、普通地質學、歷史地質學、經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及高等地形學、地形學等課程,還為土木系開設工程地質學。他長期肺病纏身,一直是帶病上課,聲音低弱。但同學們專心聽講,安靜無聲,均以聽他講課為快。1946年他攜家隨浙江大學由遵義遷返杭州,以後他的體質更加衰弱,聲音嘶啞。同學們不忍心他從佑聖觀巷家中走到學校上課,勸他在家中講課。他執意不肯,同學們只得請他在課堂里坐著講授,但他經常咳不成聲,有時要連續咳喘幾分鍾才稍安靜,但又接著講課,同學們既為他的嚴重病情擔憂,又為他的崇高工作態度所感動。
他教育學生,要求德才兼備。他曾向同學們介紹原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老一輩人的為人之道:「他們自有其特點,奉公守法,忠於職務,虛心忍耐,與人無爭,無嗜好,不貪污,重事業,輕權利,所以地質調查所內部頗富於融融和睦與實事求是的風氣,從未有恭維迎合,明爭暗鬥,偏護猜忌的那種衙門惡習,後進人才,也跟了同化,這是大有助於事業進步的一個因素。」他的教育思想,在舊社會確乎是難能可貴的,即使在今天,也有實際教育意義的。
葉良輔熱情關心年輕人的成長,辛勤培育了很多地學人才,他在工作中先後指導和幫助趙國賓、李璜、張更、喻德淵、陳凱、丁驌、孫鼐、劉之遠、趙松喬等人,他們後來都成為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貌學家或地理學家。丁驌稱葉良輔為恩師,「恩者,是……承他相遇,在公私兩方面鼓勵與資助,使我能發奮、堅毅,度過我一生中最艱苦的時代;師者,他並不曾教過我的書,卻在短短2年中,為我憂、為我樂,一個微笑,一句簡單的言辭,都含有指示,因此我在出國留學之前,拜他為師」。
孫鼐於1946年應騁到浙江大學接替葉良輔開設普通地質學,葉良輔當時教授地形學,為了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以及研究普通地質學的教學方法等問題,他經常給孫鼐以指導性的幫助。孫鼐在浙江大學教學上的成功,很多方面實獲益於葉良輔。
劉之遠在浙江大學時是葉良輔的助教,負責礦物岩石實習和野外實習,實習的內容和要求都是葉良輔幫助他擬定的,實習後,葉良輔經常征詢同學們意見,幫助劉之遠改進教學。
趙松喬在回憶中說:「葉師曾一度失音,他命我代授普通地質學這門課,在病榻中,他仍嚴格幫助我備課,幾乎要備上三四個小時,才能講授一課,這也是葉師對我進行嚴格訓練的一種方式。」
葉良輔自浙江大學任教後,嘔心瀝血地培養人才,他指導研究生的過程是:指定必讀書刊,按時審閱論文報告,注重啟蒙式教育,引導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葉良輔為研究生擬定畢業論文,修改畢業論文,有時還要帶病親自到野外指導,最後他們畢業了,還要為他們的工作籌劃和推薦,他的研究生莫不深感「恩師情深」。他先後指導的研究生9人,即嚴欽尚(與任美鍔共同指導)、丁錫祉、沈玉昌、楊懷仁、施雅風、蔡鍾瑞、陳述彭、陳吉余和李治孝等,他們專攻地貌學或地質學某個方面,在新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中起了骨幹作用,並開拓了若干新領域。其中以嚴欽尚的第四紀沉積研究與地貌教育,丁錫祉的區域地貌學,沈玉昌的河流地貌學,楊懷仁的第四紀地質環境變化研究與地貌教育,蔡鍾瑞的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研究,陳述彭的遙感應用、地理信息與地貌制圖,施雅風的冰川研究,陳吉余的河口與海岸研究與教育,李治孝的浙江地質礦產方面的研究、應用和地質教育,均卓有成效。施雅風和陳述彭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良輔教導過的學生中還有原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海洋學家毛漢禮,地理學家楊利普,美國匹茲堡大學地理學教授謝覺民,台灣文化大學董事長張鏡湖等,今日葉良輔的學生們很多是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和教授。
葉良輔平時教育學生是言教與身教並重的,他主張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很重視野外實習,但自患肺病後,長期不能出野外,他極為遺憾。1944年初夏,他不顧病體,毅然帶三四年級學生去雲貴高原西部考察,不料天氣突變,就引起了嚴重感冒、咳嗽不停,使同學們都極為感動;他認真的工作態度,更使同學們深受教育。他從不吹噓自己的成就,記得他在上歷史地質學第一課時,首先開列一些參考書籍後,就特別說明自己對古生物學沒有很好研究,希望同學們著重參考A.W.葛利普(Grabau)所著《StratigraphyofChina》中的古生物部分。他公開承認自己的弱點,虛懷若谷,實事求是的精神,令人備加敬佩,並受到教育。
他對學術研究從來是實事求是的,1947年李四光在杭州提出九溪十八澗一帶的「之江層」(盛莘夫以後命名)為冰川沉積物,葉良輔為了研究其可靠性,竟不顧身體病弱,專程帶同學們到現場進行詳細觀察,確定這是古九溪的洪積物,從而否定了冰磧物之說。他的科學求是精神和研究方法,從實際活動中教育了學生。
葉良輔的學生們都說他如嚴父慈母,師生關系是非常融洽的。謝覺民在《吾愛吾師》一文中說:「當年我們這批流亡學生,遠離江南富饒之地,深入內陸,來到了貧瘠的山區,既無家庭的溫暖,又受顛沛流離,前途茫茫;更加上抗戰艱苦,物質尤其缺乏,吃的是「八寶飯」(飯中多砂子與石粒),穿的是「空前絕後」(所穿襪子是前空後缺的),既恨日本人的殘暴侵略,又氣漢奸的卑鄙無恥。20歲左右的青年,滿腔怒火,無處發泄。而葉師平正通達,情真意切,我們的牢騷,他總是靜心的聽,慢慢的解釋與開導。
他的家中實是學生們的第二課堂,也是學生們的第二家庭,他家中的常客就是他的學生,他們的話題,可以從具體的學習問題到研究方法,從國家大事到史地系分家,從個人思想到個人生活、前途等,范圍廣泛,無所不談;而每次談話後,總使同學們有所啟發,有所收益。久而久之,同學們更感到葉師可親可敬了。
葉良輔愛護學生的事例是很多的,1942年浙大學生「倒孔運動」中,國民黨特務將逮捕王天心同學,他從湄潭逃到遵義,由施雅風將王帶到葉良輔家中,葉師招待他晚飯,安排他住宿,為他籌慮,徹夜不眠。次日王天心脫險,離開遵義,葉師才露出笑容。此外在「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學生運動中,反動派在浙大校園內散布了黑名單,筆者也名列在內,我曾向葉師傾訴胸中的憤恨,他熱情地表達了對學生運動的同情,並對反動派表示無比厭惡。他叮嚀囑咐我行動小心,免遭禍害。他的慈母般溫暖情意和他的崇高正義感,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不會忘記。1949年5月杭州解放,葉良輔心情振奮,不久擔任了浙江大學地理系系主任。當時歷史與地理分家,新建地理系工作十分繁重,加以政治學習和會議很多,他均盡力參加。終於支持不了,肺病加劇,1949年9月14日下午2時,溘然長逝,終年56歲。
(作者:李治孝)

⑧ 關於愛班級愛老師愛同學的詩朗誦.

我的學校
你是教育我的母校
這么多年來
你一直培育著我們
用那顆無微不至的心
養育我們這些
對世界還陌生的孩子們
我的母校
你裝載了多少學生的心聲
你裝載了多少離別的眼淚
你裝載了多少教師的成功
你是一個美麗的
永久的
唯一的
一個留在學生
教師
心間的期望

贊美老師的詩歌

我願做一片綠葉

「您是根,為葉的繁茂,您不停地延伸,
為果的豐收,您不辭辛勞,
彎彎的旅途,是您頑強的開拓,
累累的果實,是您譜成的金色樂章。

您是枝,托著葉片,托著花蕾,
托著果實,托著豐收,
您懷著誠摯的愛,親切地撫摸著那一片綠葉

您是葉,有您,生命才如此旺盛
有您,花朵才如此嬌艷
有您,世界才如此美麗
哦,綠,您是綠,綠的化身,綠的使者,綠的希望。您把我的希望孕育在無限的綠色之中。」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老師是園丁,
默默無聞育出桃李滿天下,
拳拳有志造就棟梁興中華.
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
他們用甘甜的露水,
滋潤著我們,
讓我們茁壯成長;
老師是航標燈,
在黑暗的大海里,
能讓我們找到方向;
老師是
妙筆生輝作文本上灑心血
忠誠可鑒心靈深處勤耕耘
老師是
量杯量桶怎能量老師情誼
捲尺直尺何可測先生胸懷
老師是
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數含辛茹苦
平行直線,交叉直線,異面直線,線線意切情深
老師是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滴滴汗水誠滋桃李滿天下;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
點點心血親育英才澤神州
老師是鋪路石,
他們把我們帶向成功之路……

我的學校
你是教育我的母校
這么多年來
你一直培育著我們
用那顆無微不至的心
養育我們這些
對世界還陌生的孩子們
我的母校
你裝載了多少學生的心聲
你裝載了多少離別的眼淚
你裝載了多少教師的成功
你是一個美麗的
永久的
唯一的
一個留在學生
教師
心間的期望

留 戀
幼苗茁壯栽心田,
辛勤耕耘在校園。
鬢角黑發染粉霜,
老驥伏櫪無怨言。

講台上,最留戀,
滿堂紅紅小臉蛋。
黃口雛鷹爭待哺,
轉眼展翅翔藍天。

台燈下,更留戀,
眼前本子畫紅線。
晚風寧靜蟬息鳴,
傾聽心潮波浪翻。

可喜教壇花紅遍,
由衷發出聲聲嘆。
征塵老馬蹄不歇,
留戀校園美驛站……

好象還有,等等~~
當你在紅磚與綠草間漫步

當你在現代化國際會議廳聆聽

當你在寬大的客廳里放鬆你疲憊的身心

當你目送孩子推開幼兒園漂亮的大門

當你在公車上目睹乘客對外國語學校的嚮往之情

當你被校長超越時代的宏偉藍圖感召的心潮難平

你是否以你是一名外國語學校人而感到自豪,感到滿足?

你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是不是油然而生?

你是否意識到了你肩上的責任?

你的笑臉告訴我,你驕傲

你的皺紋告訴我,你鍾情

你奔波的身影告訴我,你深知肩上有多重

你說:祖國的復興在教育,教育在我手中

你說:百年樹人,是梯子就要發揮作用

你說:通往藍圖的路很艱辛,我願做基石,讓道路延伸

你說: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唯一,我別無選擇,只有一路前行

你說:我要用汗水把教師的名字擦洗的光彩奪目

你思考,你爭論,你面紅耳赤,

你借鑒,你總結,你追趕旭日

你畫對勾,你寫批語,你一絲不苟,

你關心,你鼓舞,你慈祥如夕陽落下帷幕

你眺望,目光深邃如漆黑的夜空

你行走,步伐矯健如飛奔的流星

你沉思,江河不行,流雲不走,萬籟無聲

你憧憬,六月藍天,捷報飛傳,碩果滿樹

你和啟明星比誰起的更早

你與夜班工人比誰把馬路走的更寬,誰把夜色走的更濃

你毅然把稚嫩的呼喚關到外屋,讓午夜的燈光把第二天的課堂照的生動

你在醫院與教室之間奔波,用鏗鏘的講解把悄然冒上的親情征服

你忘記了愛人的生日,只為了點亮一名學生的生日蠟燭

你用牽掛戰勝冬日的冷風,為沒有暖氣的宿舍送去春天的問候

你遲遲不去復查,只因為期末考臨近

你本不蒼老的年華,卻過早的爬滿了皺紋

你開朗的笑臉,常常因學生成績不理想而籠罩著陰雲

你三句話離不開學生,

你關上了家門,卻永遠關不掉你對學生的關心

你的字典里詞彙越來越單調,你的生活少了亮度

每每看到你疲憊的背影,每每聽到你無盡的叮嚀,
我的感動都會如春水泛濫,一發不可收
我的休戚與共的兄弟姐妹
我的同舟共濟的戰友
你們辛苦了!我所能做的只有向你們道一聲珍重,
前方還有一段並不好走的路程,
坎坷,荊棘,與艱難的攀登
保重身體,一路走穩。

這個;

我知道,夢想的火焰也曾無數次映紅你亮晶晶的額頭
(不為明天的一節作文講評課展轉反側,難以入睡
不惦記早晨6點鬧鍾會不會出問題
不去計劃下一周該找幾個學生談話
不為班裡的某個學生成績降了一個名次而憂慮)
只要有夢,就讓床陪伴到10點,12點,甚至下午的隨便哪一個時辰
只要電視劇精彩,就和劇中人物同喜同悲,直到電視台休息
只要有興趣,就一鼓作氣把連連看進行到底
只要有朋友邀請,就去把馬路壓寬,把服裝店的門檻蹋底)
去學游泳
去練太極
去登名山
去訪遺跡
去躺在隨便的一條鄉間小路上,和大自然親密
和密友暢談,從日出東山,到日落桑榆
走進某位哲人的心靈深處,采擷智慧的蜜果,直到睡眠掩上書扉
轉轉花市,為卧室添一盆紅紅火火的生機
翻翻菜譜,給家人整一桌熱騰騰的新奇
我更知道
每當這時,就會有一輪太陽從你心底升起
像火一樣燃燒的太陽,
像宇宙之初一樣靜穆的太陽,
像十字架一樣神聖的太陽,
虔誠的,堅定的,徐徐的
上升, 上升
終於,這輪光芒四射的太陽被托舉到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
呼吸停止了,
世界安靜了,
風躲到了崇高的背後。
為了心中這輪人生的信念
我們走來了
朝氣蓬勃,無怨無悔
為了心中這輪世紀的理想
我們走來了,
意氣風發,風雨兼程,
為了重點率的百分之55這輪共同的期盼,
我們,高二年級的全體教師,走來了,
英姿颯爽,風流倜儻,攜手並肩,步伐整齊,目光堅定
我們是播種的農人
每一穗豐收,都將點亮我們的雙眸
我們是辛勤的園丁
每一次盛開,都將美麗我們的笑容
我們是大廈的建築工人
每一堵紅牆,都是我們的汗水澆注
我們是執著的水手
每一次抵達,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我們是開天的盤古
我們是逐日的誇父
我們是治水的大禹
我們是移山的愚公
我們是外國語學校的主人
神話在我們手中誕生,
奇跡還將由我們刷新
彼岸在望
船長已經下令
讓我們齊心協力
乘風破浪
開動外國語學校這艘世紀的巨輪
前方,一輪紅日生起

關於醫學
我們的大腦被形形色色的
公式、分子占據著
所以我們沒有美麗的
言辭,優雅的文字

我們的時間被各種各樣的
課程、實驗充斥著
所以我們沒有精美的
飾品,時尚的裝扮

甚至於為了科學
我們要放下心中的膽怯
用兇狠殘忍的方法去對待
那些善良溫順的小動物

………
我們本來也不想這樣的

………
我們也會偶爾的浪漫一下
卻發現已經找不到
可以產生浪漫的細胞

我們也會偶爾的裝扮一下
卻發現原來自己
根本就不會化妝

我們也想養一隻小兔
也想放青蛙一條生路
但是這些都是不可能辦到的

…………
這就是專業的需要
也是將來更多人的需要

於是
所有的困惑都不再是困惑
所明白的就只有一條: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我們就要好好地走下去
不管多苦、多累

………
祝福你!!!!

⑨ 關於恩師情的作文

恩師情深
從小學到大學,教過我的老師有許多:其中有年輕漂亮,能歌善舞的音樂老師;有英俊瀟灑,口若懸河的化學老師;有秀麗端莊,伶牙俐齒的英語老師;有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的語文老師;有慈眉善目,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政治老師;但是,最使我難忘的卻只有他——劉校長,我們的數學老師。

望著浩瀚的夜空,我的心又回到了中學時代,又飄進了你那風趣的課堂,曾多少次被你那生動而精彩的講解所吸引,把我們個個都帶入知識的殿堂,自習課上,勞累了一天的你又在我們中間穿梭著,一雙銳利的眼神又在尋找「食物」,看到哪位同學的臉色不對,你就會悄悄走過去,看到他實在做不出時,你便彎下腰,小聲地為他講解。直致弄懂為止,多少個日日夜夜,經過時間的摧毀,你頭發白了,皺紋也多了,背也陀了。然而你卻毫不在乎,在乎的是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生活。

老師,你有太多太多的事跡得我回憶。只要有你身影的地方,便有一個難忘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波動著我的心扉,讓我感動不已。

忘不了多少個夜晚,你總是披著一件單薄的睡衣,顧不上是嚴寒還是酷暑,都親自為我們鋪訂蓋被,關好門窗,看著我們熟睡的臉,你鮮微的笑了,而你卻感冒了,可為了不影響我們的學習,第二天,你又站在了講台上,帶著沙啞的聲音為我們講課。你卻毫無怨言。

忘不了那次因我們考砸了,使你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可為了不打擊我們的鬥志,你沒有罵我們,卻在苦中作樂,教我們唱起了:「汗水濕透衣裳背」,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在歌詞中,彷彿98年的洪水就在我們心中澎脹,接下來,你給我們講起了你的滄桑人生,一路風雨兼程,挫折連綿不斷,而你卻把它當作人生的一塊塊基石攀登無限,

忘不了,中考前夕,為了放鬆我們那顆綳緊的心弦,你親自帶我們去爬山,可是天空不作美,半路上便下起了蒙蒙細雨,這時,你又教我們唱起了《風雨無阻》。希望我們這支長勝將軍不管遇到什麼狂風暴雨,都永往直前,歌聲在山林中久久回盪,彷彿聽懂了我們的心聲。

曾記得,在畢業聯歡晚會上,你與我們淡笑風聲,三年來,你從來沒有這樣輕松過,對酒長空,你又給我們講起了最後一課,它不是書本上的內容,卻包含著離別的話語,你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道:「不管你們將來何去何從,都應該活得瀟灑,千萬不要被生活所累。你們是我們閉關弟子,應該要有我的氣志。為迎接明天的曙光,奮斗吧!

突然,一顆流星劃破夜空,我趕緊閉上眼睛,許了個已久心願,願遠方的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開心,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時時快樂,幸福,美滿伴你一生。

⑩ 深刻的故事/恩師情深女主角叫什麼

一絲絲記憶勾起了一串串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