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電影布光技法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布光技法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5-25 03:59:22

A. 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

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光的運用必不可少。影視造型的表達不是用色彩和線條,而是光線。造型中必須充分考慮光照中蘊含的審美因素,情緒表現。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人像攝影照片光調分高調、低調和中間調三種

高調的特點是用大面積的白或淺灰影調來襯托小面積的深色塊,使畫面簡潔、素雅、清新,讓人看了心情舒暢。要注意拍攝對象的特徵,穿深色服飾和膚色過深的人都不宜拍高調人像。拍高調人像時,在曝光上寧過勿少,可比正常曝光略大半級到一級曝光量。

低調照片的光比大,畫面大部分很暗,只有少量的高光,它是以深沉、莊重、肅穆的氣氛感染觀眾。低調人像用光一般是逆光或側逆光,以穿深色衣服的人物為宜。曝光略不足,忌曝光過度。

中間調是介於高調和低調之間的一種常用常見的影調。特點是整幅照片明暗影調分布均勻正常,畫面明暗過渡緩慢,影調柔和,反差不強烈,呈現出極為豐富的中間層次,人像的質感細膩,給人的感覺是賞心悅目、素潔恬靜,適合拍攝任何人物。布光以順光和前側光為主,背景選用灰色調為好,曝光只要按正常的曝光量即可。

二、光型

光型是指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方向主燈光的照射下形成的造型效果。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一)正光型(順光)

正光型布光的臉部基本上都很明亮,僅在鼻下有一小鼻影。用正光拍攝的人物形象,面部光潔清秀,線條正直,形象逼真,層次豐富,是人像攝影中最流行,也是最常用的光型。

( 二)側光型

側光即是來自被攝者的左側或右側的光線。其中又分正側光、前側光和後側光。

正側光型的光源與被攝者形成90°角,投影留在被攝對象的一側,使人的臉上產生比例相等的明暗面,俗稱陰陽臉。使用這種光型拍攝,光線雖然較硬,但人物質感較好,立體感很強。

前側光也稱斜側光,它是從被攝者側前方照射而來的光,與被攝者成45°角使人的面部大部分受光,比較符合人的視覺習慣,特點是受光面大陰暗面小,有利於表現人像造型和皮膚質感。

後側光型又叫側逆光,它的光源來自被攝者的側後方,也可劃入逆光型的范圍。後側光的光線特點是層次清楚,線條明確,能使人與背景不重疊,表現出縱深感。

(三)逆光型

逆光,是從被攝人物後背上方射來的光線,光線被人的身體遮住,使人物大部分處於陰影中,被照射的人體輪廓會產生明暗生動的光影和線條,所以又稱為輪廓光。如果光源左移或右移,從人物的後側方射來,就是側逆光型,它能在其左側或右側勾勒人物的輪廓線,而且能拉大人像的光比,反差極強。

用逆光拍攝的人像,不論是正逆光還是側逆光,都有輪廓鮮明、立體感強、影紋色調美麗等特點。

要拍好逆光型人像,應掌握其基本要領,如:一般以深色背景為好,它能達到突出逆光的特點。適當增加曝光量或加輔助光。

燈光還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的情緒,下文將為大家介紹三種簡單的布光小技巧:1 顯瘦光(short lighting),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這三種不同的燈光賦予了主角三種不同的情緒和感情。這種技巧能讓你在主角剛坐下的時候就知道要打什麼樣的'燈光,賦予主角什麼樣的情緒。然後才是你該怎樣塑造主角周圍的背景燈光。

1 顯瘦光(short lighting)

如果一個人的臉型比較胖,有一個包子臉,那麼你可以試試顯瘦光,或者是緊致光(narrow lighting)。打這種光,首先要把你需要把你的主光源放置在離主角臉比較近的地方,在主角,燈光和攝像機之間創造一個45度角。主角臉上最胖的地方應該是離攝像機鏡頭最遠的地方。在這個比較胖的部位打更多的光能夠讓這個部位顯得更加瘦。

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

想要在鏡頭中加一些喜劇的元素?那就用一些分割光吧。這種照明風格也被叫做“連環畫小人”的風格,因為一些漫畫家喜歡把他們筆下的惡棍刻畫成這樣。打這種光,首先需要把主光源放在攝像機和主角之間呈90度的地方。主光源只把一半的臉給打亮,讓另一半的臉隱藏在陰影中,這種做法能得到非常搞笑的效果。

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蝴蝶光,又稱派拉蒙光(paramount lighting),這種光可以為你的主角增加一種潮流感。對於那些臉偏瘦或者有高顴骨的人來說非常的有效因為在這種光線下臉上很少會有陰影,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光經常應用於女性身上。但是,對於那些臉比較胖的人來說不是非常的適合。打這種光需要把光源放在攝像機後面並且把光線直接照射到主角的臉上。因為光線是向下達到主角臉上的所以你能看到主角臉頰上有一塊類似於蝴蝶的陰影。

;

B.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②、何為「三點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舉一部你認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談它好在哪裡?

⑤、照明在電影中有什麼作用?

⑥、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林格倫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攝對象運動;②攝影機運動;③照明。

波布克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膠片;②構圖;③照明。

他們都有「照明」(即我們通常說的「光」)。可見,照明(光)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攝制組中,人稱燈光師為「燈爺」。

一、照明的種類:

1、按光源劃分:

①、自然光:陽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燈光的照明。

2、按光線的性質劃分:

①、散射光(軟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質劃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攝物的主要光線,它決定著該場景中的總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並且它使被攝物有明顯的陰影;

②、副光:

A、它是輔助主光的光線,它主要用來對主光照明被攝物所產生的明顯的陰影提供適當的照明,(注意不應把陰影全部消除,還應使被攝物的陰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軟光(散射光)。

4、按光位劃分:

①、順光(正面光)優點:易於較完整地交待一個平面形象或者細節。缺點:呆板,無變化。

②、側光:電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這種方法照明,使被攝物富有層次感。

③、逆光:從背面打光。強烈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神秘動人。

④、頂光:頭頂上垂直照下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醜化。

⑤、角光: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顯得殘暴。

二、照明的實際操作

具體拍攝一部電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謂的「三點布光」。

「三點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燈)放在被攝主體的前面,注意它應與被攝主體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後,在被攝主體的一側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攝主體所形成的陰影。

3、最後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攝主體後面的高處,使被攝主體的四周的邊緣有一個光環,使主體富有立體感。

(在傳統電影中,「三點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現代電影中,有時已不用。)

照明的燈具主要有兩類:聚光燈和散光燈。

聚光燈:「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調節的旋鈕。

散光燈:不可調節,用紗網或透明紙。

反光板:(蒙著錫紙的膠合板),在拍外景的時候,往往要用反光板來補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時候,日光與攝影機的水平軸線最好構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體會顯得缺乏層次;日光高了,主體的陰影會過重。

三、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提問:每一個同學講一個你認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講它好在哪裡,並談照明在電影中斷作用。

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電影的底片獲得准確的曝光量,使底片在沖洗之後,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間的畫面根據攝影藝術創作的要求,恰當地呈現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立體感、空間感等藝術效果。

3、構圖作用:照明產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體,並且平衡畫面的構圖,使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戲劇作用:

①、描寫、表現環境:

②、表現人物的心境:

③、塑造、刻劃人物:

④、表現主題:

⑤、 作為重要的情節因素

⑥、 表現獨到的生命體驗

⑦、 渲染、升華、象徵

⑧、 作為敘事主體與核心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布光處理,主要分三種情況。

1、室外布光:

為了更好地表現影片的主題,室外布光多選擇在大晴天,選擇在陽光充足,光線很「透」的情況下拍攝。

屋頂行走:

2、室內布光:

室內布光以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營造和渲染一種溫暖的、金黃色的布光效果。如馬小軍看到「畫中人」照片的米蘭的卧室,如米蘭洗頭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廳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極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頌的人物(米蘭),並且,淋漓盡致地表現馬小軍心中濃郁詩意和美麗愛情。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

鏡頭638:特寫 水壺中的水澆到米蘭的頭發上。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

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特寫鏡頭使我們看到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歌頌一個女孩,贊美一個女孩,電影中的布光和特寫,會表現得如此地激動人心。

如「再見『畫中人』」段落:

鏡頭329:特寫 馬小軍的手輕輕地捋過一根長長的頭發。金色的陽光在頭發上閃爍著。《鄉村騎士》音樂響起。(疊)

金色的陽光在「畫中人」的頭發上閃爍。用頭發上閃爍著的陽光,表現馬小軍心中愛情的浪漫、美好和詩意。

③、 主觀性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人物和環境的主觀色彩更加濃厚。

④、 少年視角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而這種陰陽反差強烈,造型效果鮮明,恰恰是少年馬小軍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視角。這是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布光處理的異常突出的一點。

姜文對環境,對環境與光的關系的感受是異常強烈的。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把姜文的這種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在「初見『畫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畫中人」的房間陰陽分明。段落開始時,馬小軍手舉望遠鏡站在陰影中。後來,馬小軍從望遠鏡中看到了牆上的「畫中人」。馬小軍上前一步,馬小軍從陰影中走到了燦爛的陽光下。用「光」的暗、明變化,寫少年馬小軍內心巨大的激動,和馬小軍神聖而偉大的愛情的覺醒。

3、曝光過度: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光效處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製作者有意使膠片的曝光過度。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的後面,在米蘭的房間中拍攝米蘭。

鏡頭668:近景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目光如錐,凝視著馬小軍。突然,米蘭笑了。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胸前黑黑的辮子使白衣更加潔白。

一方面,使用顆粒反差強烈的特殊膠片,進行高調攝影。同時,強烈的布光,使被攝主體米蘭曝光過度。高調攝影和曝光過度,使米蘭的黑發、白衣更加突出、強烈,更加增加米蘭的美感和不真實的成分(「畫中人」)。

總之,通過曝光過度表現拍攝對象的美好,和馬小軍的愛情的迷狂及馬小軍特殊的心態。

(有顏色的彩色光的運用,為了講述的方便,我們將在後面的色彩一節中講述。)

四、電影創作中的照明處理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運動、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個重要內容。)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1、總的照明風格:

根據影片的風格確定照明的風格。

A、紀實風格:

①、多用自然光,陽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內,那麼它的光就應該是該室內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燈光)所發出的光。(盡管這一點在實際拍攝中較難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軟光)。

③、如果使用「三點布光」,那麼,主光、副光、逆光之間的對比不要生硬和明顯。

④、場景中的主光的方向應與該場景內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陽光;室內是室內發光的燈具。

B、浪漫、誇張、表現主義風格:

在用光上沒有一定之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絢麗誇張。

C、商業片:

①、布光應使被攝主體清晰可見。它不能象紀實風格的影片那樣,為了接近生活,被攝主體有時會若隱若現、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作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④、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戲劇化特徵。

2、具體人物的照明處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須要有他的照明處理方案。如《法國中尉的女人》:薩拉,查爾斯,安娜,邁克,未婚妻等。

3、具體場景的

C. 摳拍攝全身的的影片, 怎麼布光

簡單的摳像(如果不考慮與合成背景之間的光線關系的話),用大兄握罩量柔光燈將背景(藍幕或綠幕)均勻布光即可,注意演員身上不能有與幕布相同或相近顏羨鬧色的衣物皮岩、飾品等。

D. 攝影打光技巧

基本沒有全黑環境,夜晚房間一般都會在窗外補光,模擬自然光從窗投射,另外還會用一些小燈在需要補光的地數旁方,用遮擋、反射等方式營造視覺不容易看的光束到但實際是有光補充的漫反射光,還有就是在這種環境,一般都是超大光圈鏡頭。還有許多不太講究的方法就是後期製作的時候調黑,加上運動跟蹤、遮罩蒙版等方式保證被拍攝物體薯枯橡的輪廓有足夠的視覺效果,將背景相對調黑。第一張圖是藍色的?也有一種拍攝方法是加ND鏡,減少進入鏡頭的光亮,來模擬黑環境,這種拍攝的好處是物體的細節保留,光照度降低。

第二張圖,是在人物右側補了光,從背景看的話場景內人物右側是沒有強光源的,人臉的光比較突兀,這種補發大多是反射補,在另外一個角度投射光,用反射、漫反射的方式將光源消減到與場景相比配的照度,再投射到人物上,從人物右側脖子的陰影可以看到,這個補光的面積不大,主要是針對臉部,而且高度應該高於人物身高,另外判斷在人物左側也有類似的補光,但照度更小,面積更聚焦在人物頭部,看脖子的明暗與肩部對比,另外在人物的上方靠後應該也有補過光的,看頭發兩邊的光照,但是人物左肩沒有光,但是人物背包的帶子後敗猜側是明亮的,所以這個光是模擬路燈的,比正常路燈的光照要小許多就是了。而且估計攝影機的背後,會有一大塊漫反射光板,用來實現漫反射及削弱部分光到人物的正面。其實電影拍攝之後,都要後期的,所以不一定能布出很逼真的光,只要光照足夠,後期是可以調整的。

拍電影的布光跟攝影布光是兩個概念,前者是盡力模擬自然環境,需要將環境各個角度都考慮進去,而後者是為了凸顯拍攝主體,布光與環境的融合度一般不太考慮。

E. 燈光攝影技巧

燈光攝影技巧

在人像攝影燈光照明中,不同的布光方法可以營造出各種氣氛的效果。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燈光攝影技巧,希望你會喜歡!

燈光攝影技巧

1. 一個柔光燈

A:柔光燈

這是最簡單的布光方式,也是我自己最常用的,只需要一個柔光燈就可以。放到模特的左、右任意一側即可,柔光燈要放到比模特高一點,從上方45度角方向打下來。

2. 加亮

A:柔光燈,B:反光板

如果覺得只用一個柔光燈太暗的話,可以放一個反光板在主燈的對面。折射部分光線,讓需要突出的細節部分拍攝得更清晰,將整個主體加亮。

3. 加強對比

A:柔光燈,B:黑色反光板

使用反光板的目的是增加亮度,而使用黑色反光板則相反,枝術上來說它的作用不是反光,所以你也可以稱之為「減光板」或「吸光板。使用黑色反光板的原因是要降低主體一側的亮度,讓照片的對比效果更突出。

4. 背光式

A:柔光燈,B:背燈

如果想為照片加入一點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背燈,突出模特頭發的層次,同時高光也可以突出模特的身材。

5. 側光

A:柔光燈,B:側光

柔光燈的強度應該比側光強,側光可以為模特正面補光,減少明暗對比度。

6. 三燈

A:柔光燈,B:顏色側燈,C:顏色側燈

在模特身後加上兩個不同顏色的燈光可以為照片做出特別效果,非常適合拍攝時裝時使用。

實用攝影燈光技巧

觀察光源

現實生活的照明光源大體上可以劃分為自然光和人光燈兩大類。自然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太陽光。人工光中有鎢絲燈、日光燈、公路上的水銀燈。

在影視燈光領域中,影視場面有必要明確和設定「光源」環境。特別是人工光源的場合,是鎢絲燈還是日光燈?不同的設定所產生的氣氛完全不同。

我們來看這個場景(下圖1.2)前景有三條馬路,兩側馬路是藍色的,中間的馬路是黃色的。選在這個地方拍攝,如果光源不確定,稀里糊塗地拍攝一個一個鏡頭,連接起來會亂七八糟,發生跳光現象。

色溫

色溫是一種表達「有色光」的方法。

最通俗的解釋,色溫就是「光的顏色」。低色溫是紅色的,高色溫是藍色的。

最通俗的解釋,色溫就是「光的`顏色」。低色溫是紅色的,高色溫是藍色的。

生活中的光線都具有偏色特徵,稱「有色光」,只是人們已經養成習慣把「有色光」看成「無色光」。任何人都無法看攜御到「有色光」,即使戴上有色眼鏡,一旦佩戴時間長了,適應後也會感到沒有顏色,對這個世界的光影仍然「感到正常。

我們拍電影需要一個穩定的」有色光」,不然拍到影像一會紅顏色,一會藍顏色,沒法欣賞。一般我們選擇穩定的「有色光」,有高色溫光源5500k和低色溫光源3200k這兩種。於是製作燈泡的商人就製造了用於拍攝電影的兩種燈泡。隨著影像文化的普及,高色溫光源5500k和低色溫光源3200k作為兩個標准也漸漸普及,成為影視常識,並且利用這個「常識」可以玩弄一番「光色」,給影像添加味道。

高色溫光源5500k

太陽光直接照射的情況下,大約是5500k的色溫度。這種光叫「日光」,所謂「陽光直射」、是太陽直接照射時的色溫度。多雲天氣,日光通過雲層時,色溫溫度大約達到6000k以上。

低色溫光源3200k

鎢絲燈的光源的基本色溫是3200k,但猜隱旁是燈泡長時間使用會老化,其色溫就會降低一些。

實際生活穗橡中的光源很微妙。日光燈可分為白色、晝日色。在影視製作中那些比較專業的日光燈,以A的數量來評價熒光管,AAA表示級別高,稱為3A熒光管。其色溫比較好,大約是4500-4800,這些色溫值,因燈管壽命和清潔等因素會有所變化。

正常光源的概念

攝影的「正常光源」概念,是指通過校正「有色光」,可以正確還原物顏色的光源。例如數碼攝影機能在自動白平衡設定之後可以把「有色光」自動校正成為「無色光」。

玩弄色溫度(WB)

在數碼攝影中可以利用色溫特徵來再現特定的光源,這是色溫運用的技法。具體作方式是在調整白平衡時,用偏暖色的白紙作為「白標准」來拍攝,攝像機會偏向冷色調,同理,用偏藍的白紙作為「白標准」來調整「白平衡」,攝像機會偏向暖色調。也可以在製作後期通過電腦來調整畫面的顏色。

如果想再現月光的味道,可以依靠照明來表現,照明光線比攝像機「白基準」色溫提高1000-2000K、顏色會發藍。畫面帶有藍的色調,可以明白地表達夜晚氣氛。

如果你想要再現愛迪生電燈泡那種橘黃色的感覺,例如場景為飯店、酒吧等這些場所的布光,可以把「白基準」色溫降低500k左右。如果設定場景為商品展現廳也要降低色溫。事實上,許多高檔商店內部安裝調光設備,把照射商品的照明降低一些色溫來吸引顧客的眼球。專家認為:用橘黃色光線作為記憶色來展現商品其效果最好。

布光本意

打光是保證必須的光亮

在光亮不足的環境下不能隨心所欲拍攝。燈光可以提高環境的亮度,保證必要的感光度。

打光是促使顏色鮮艷

影像的顏色和拍攝時充足的光照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要是沒有充足的光亮,無法指望顏色飽滿。要是暗處沒有基本光照,所拍出的影像就會黯然失色。

打光是視覺創意

導演對光效的設想是一種場面調度,稱「視覺誘導」,光線的安排是不可缺少的。燈光可以改變所拍攝的事物,並且讓觀眾對現有的生活印象由燈光來決定的。

;

F. 【干貨】炫技!如何在Maya中實現好萊塢電影里的各種布光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影片里,我們都離不開光線。光線不僅可以使我們看清事物,還為我們照明,而且 不同的光線還可以使我們從視覺傳達的直觀認識轉入形象思維的心理感應。

「三點照明」分為主光KeyLight、補光FillLight、輪廓光BakeLight,是傳統的布光方式。

一、主光KeyLight

主光的面積大小在臉部形成的陰影是不一樣。面積小的燈光會在臉部形成較硬的陰影,會顯得被攝對象輪廓分明,一般用在男性角色上。面積大的燈光會在臉部形成較軟的陰影,會顯得被攝對象比較柔美,一般用在女性角色上。

接下來,我們說說主光(KeyLight)的位置:

蝴蝶光 ,又稱派拉蒙光(paramount lighting),這種光可以為你的主角增加一種潮流感,對於那些臉偏瘦或者有高顴骨的人來說非常的有效。因為在這種光線下臉上很少會有陰影,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光經常應用於女性身上的原因。

倫勃朗光 是一種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依靠強烈的側光照明使被攝者臉部的任意一側呈現出倒三角形的亮區。

想要在鏡頭中加一些喜劇的元素?那就用一些分 割光 吧。主光源只把一半的臉給打亮,讓另一半的臉隱藏在陰影中,這種做法可以得到非常搞笑的效果。因為一些漫畫家喜歡把他們筆下的惡棍刻畫成這樣,這種照明風格也被叫做「連環畫小人」。打這種光,首先需要把主光源放在攝像機和主角之間呈90度的地方。

二、補光(FillLight)

補光(FillLight) 的作用,主要是給人物的暗部補光。Arnold的間接照明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還有需要補光的地方酌情添加就好,但記住過猶不及。

三、輪廓光Bake Light

輪廓光(BakeLight) 是對著攝像機方向照射的光線,呈現逆光效果。輪廓光有著勾畫被攝對象輪廓的作用。當主體和背景影調重疊的情況下(比如主體暗,背景亦暗),輪廓光起分離主體和背景的作用。在用人工光照明中輪廓光經常和主光副光配合使用,使畫面影調層次富於變化,增加畫面形式美感。

G. 影樓人像布光技法

室內單色背景用光多種多樣,更可以隨著拍攝的主題的不同而「千變萬化」。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幾種單色背景的用光方法,探討如何通過光線的設計使畫面更加契合主題薯畝缺,表達攝影師的創作意圖。下面一起來看看!

在單色背景中,單燈的使用是比較普遍的,並且可以說得上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當然不同的主題使用的單燈手法——柔光、硬光、閃射光、持續光等,以及使用的燈具——柔光箱、雷達罩、蜂巢等都是不同的。這里我們會從簡至繁,逐步分解燈光的用法。

兩種簡單實用的單燈布光法

一是硬光單燈拍攝,一是柔光單耐談燈拍攝。燈具使用了雷達罩和柔光箱兩種。顯而易見,利用不同的光質可以表現時尚及柔美兩種不同的人物數辯情緒。

使用雷達罩在拍攝時,人物盡量靠近背景,這樣就能減少燈光照射人物時在背景上產生的陰影面積。

燈光則盡可能離人物遠一些,建議距離在6米左右,目的是為了使背景大面積受光。這樣布光畫面更干凈,人物面部的塑造也更顯立體。

雷達罩的高度盡量高於被攝人物,光位要和鏡頭在一條直線上,並至於相機的後方,這樣就可以把人物的投影面積減少,更利於拍攝。

採用此種光線拍攝的好處是:人物和背景處於一個光場下,光線更干凈,人物有更好的質感表現。缺點則在於:人物面部光線造成的投影略硬。

柔光箱的單燈拍攝方法和使用雷達罩其實是一樣的,區別在於光質不同導致投影的變化。柔光箱下的投影更柔和,過渡更自然。

使用雷達罩拍攝

光圈:f/4.5,速度:1/125s,ISO:200,焦距:85mm

使用柔光箱拍攝

光圈:f/5.6,速度:1/160s,ISO:200,焦距:70mm

減小光比的單燈布光法

在單燈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做一些調整,使背景以及人物的光線更干凈、更柔和,簡而言之就是減小光比,一般只需要在背景旁再加兩盞燈即可。

背景旁的兩只燈對整個畫面的光比控制至關重要,光值強則背景顏色淺,光值弱則背景顏色深,而投影強。

布光要點:

背景旁的兩只光建議用柔光箱,這樣光質更柔和。燈光的方向是打到背景兩邊的牆上,讓光線再反射回來,均勻地照射在整個背景以及人物身上。

背景和人物的光比控制在1:1或1:2,這樣整個畫面的光線會更顯干凈柔和。人物身上以及面部的光線投影過渡流暢。

光圈:f/4.0,速度:1/160s,ISO:200,焦距:85mm

白色背景的單燈布光法

白色背景也是我們在拍攝主題時經常使用到的,布光方法有很多,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我比較喜歡的形式:兩只背景燈和一塊泡沫反光板。這種布光既通透又柔和,很便於拍攝。布置好光場後,燈光不用跟著人物面部的轉向變化而變化。

1.布置主燈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物離背景最好有3米左右。把一隻燈置於和背景平行的一角,作為主燈。盡可能把這只燈的位置升至最高,燈頭向下45度照射於人物後方與背景的區域。

主光的光線盡量不要掃到人物身上,因為主光是硬光,如果照射到人物身上就會增強整個人物高光區和暗部的光比。這樣很難控制高光和暗部的細節,暗部也很難補光達到和高光區一樣或接近的光比(這里說的是使用泡沫反光板補光的情況)。

2.布置輔燈

主光布置好後,我們就可以布置輔燈。輔燈放置於和背景平行的另一角,所不同的的是燈頭朝向天花板。

輔燈的高度不要太高,離天花板要有一定距離,這樣輔燈打到天花板反射回來的光線區域就會更大。主輔燈光線配合,基本就把整個畫面的光比控制好了。

主燈打曝背景以及營造出人物的輪廓光,輔燈彌補人物暗部的區域光線。

3.反光板補光

這時還需要一塊大的泡沫反光板置於人物前方的地板上,為人物正面補光。整個畫面的光效是一種彌漫的夢幻效果。

光圈:f/2.2,速度:1/160s,ISO:200,焦距:85mm

光圈:f/2.8,速度:1/160s,ISO:200,焦距:85mm

幾種反射光應用單色背景

在單色背景拍攝中,大多數攝影師都喜歡把閃光燈直接照射到人物身上拍攝,但是我更喜歡柔和唯美的`漫射光線,它更具神秘感,適合表現恬靜、內斂的人物情緒。下面我再給大家分享幾種反射光在單色背景上的運用,光線通過漫反射照射到人物身上,質感柔和,有自然光的效果。

1.前側漫射光

兩塊大的泡沫反光板置於人物前側45度角,離人物要有一定距離,至少3米。因為離人物越遠,反射回來的光線面積就越大。

在反光板的前方放置一隻帶柔光箱的閃光燈,這里要注意燈和反光板的距離。如果燈離反光板太近,反射回來的光就容易變成點光源。閃燈離反光板越遠,反射回來的光線面積相對越廣,光質也就越彌漫。

同時主燈燈頭的上下角度以及燈的高低,也直接影響了反射到人物面部的光線效果。如果燈頭太低,反射回來的光線就會變「鬼光」。如果燈頭抬得太高,那麼反射回來的光線強度會減低。所以要多嘗試,並根據人物的姿態(站或坐)來調整燈的高低。

在人物的另一側,也要放置一塊泡沫反光板補光,目的在於減小光線的反差。主燈的強度盡可能減弱,這樣可以使用更大的光圈值來拍攝。

光圈:f/2.2,速度:1/160s,ISO:200,焦距:85mm

2.高位漫射光

漫射光也是有方向性的,也可以打出光比,關鍵是我們怎麼去控制光線的強弱以及光的方向。接下來介紹的布光形式其實和上面一種相同,不同的是光的入射角度,即應用從人物側上方照射過來的光源。

同理,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大的投射面積,那麼就要注意光線與反射源的距離:距離遠,反射回來的面積就大。如果我需要更大的漫射光面積,那麼可以使用兩只柔光箱,並置於人物的一側。兩只柔光箱之間也要拉開距離,進一步擴大照射面積。

兩只燈同時對著天花板,使光線從人物側上方漫射下來,營造出既有柔和光比,又有很強方向性的光線效果。

在人物的另一側放置一塊泡沫反光板對暗部補光,因為光線是從人物頭頂漫射下來,所以人物各區域的細節表現都很理想。

光圈:f/2.8,速度:1/160s,ISO:200,焦距:125mm

光圈:f/2.8,速度:1/160s,ISO:200,焦距:85mm

光圈:f/2.8,速度:1/160s,ISO:200,焦距:160mm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是幾種單色背景拍攝時的布光運用情況。拍攝時要注意背景與人物的光比,以及處理好光線的方向。充分理解光線的反射原理,也就可以在單色背景的拍攝中做到游刃有餘,並舉一反三。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對大家的室內拍攝所幫助。

H. 那位高手知道電影布光光線造型中的「三光 五層次」是什麼意思

布光,就是布置燈光,即根據電視節目的內容、主題,選擇採用某些燈具及阻光工具,在整個拍攝場景中產生某種光線效果。這種光線效果要具備四個功能:

1.滿足攝錄技術上所需的照度、色溫、亮度對比。

2.完成畫面形象的造型,要化畫面的平面結構,為視覺上的立體結構,表達物體的質感、立體感和畫面的空間透視感。

3.利用光的方向、強弱、軟硬及色調的配置,契合電視節目的主題、內容,幫助表達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4.形成一種意境,或造成一種特殊藝術效果。

布光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布光所採用的方法。由於沒有清晰的符合電視照明藝術規律的分類原則,因此許多燈光師對布光方法的語義感到有些模糊和模稜兩可。在電視節目製作中,提起布光的方法,會有很多。例如:三點布光法、總體布光法、多主布光法、連續布光法、分區布光法、自然光效法、傳統布光法、夜景布光法、虛擬布光法等等。我們認為,這些布光方法實際上可以分為具體方法和宏觀方法兩類。具體方法就是布光時為達到一個具體目的而採取的一些技巧和手段。如連續布光法、分區布光法、夜景布光法、。宏觀方法則是從節目的整體出發,為達到一種意境或審美效果而選擇採用的設計思路。在電視照明藝術中,作為其物質支持的照明技術和某些技巧性很強的具體布光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具備審美價值的布光設計才是其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決定因素。本文論述的布光方法是具有審美意義的宏觀層面上的布光方法。

二.分類

從宏觀的層面分析,或從接近美學的視點觀察,布光方法應分四種:三點式布光法、大平光布光法、虛擬布光法和裝飾性布光法。

1.三點式布光法,是一種經典的布光方法。它用主光,副光,逆光對被攝者進行布光,有意識地在被攝者的面部造成陰影,使之有明暗變化,但整體影調並不超出攝像機的動態范圍,而且還能使被攝者與背景明顯區別開來。這種布光方法在具體使用中並沒有把三種光固定在某個位置,它是按被攝者的臉型來確定主副光的位置,而且實際上在三種光之外還使用一些修飾光來掩飾或突出某種特點。這種布光法適合給單個主持人布光,便宜的攝影設備,被攝者一增多,光效不好控制。

2.大平光布光法,是指所有的燈不分主次,一律打向被攝者及背景,使被攝者及背景表面形成均勻的亮度,不突出同時也不掩飾被攝者及背景的特點,讓觀眾一覽無余。這種布光法適合被攝者相貌身材比較好或化妝服裝很考究的拍攝情況。優點是基本上一次布好光,以後就不用再動了,而且可以較好地去掉陰影。缺點是光線沒有層次感,沒有光與影的韻味。

3.虛擬布光法是主要利用演播室的燈具和各種阻光工具模仿自然界某一種天氣或社會生活中的某種光線,造成一種與自然模擬,雷同的效果,也可稱為模擬布光法。這種布光法在電影和電視劇中應用最多。虛擬布光法的特點是:

(1)有唯一的主光方向。整個場景只有一個主光。當然,這個唯一的主光常常是由多個燈具造成,很少用一個燈具。

(2)不論主光、輔助光、逆光、效果光、修飾光,都有其現實依據,即都能在場景中找到光源。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光線;有什麼樣的光線,就必然有產生這種光線的環境。

(3)環境與光線融為一體,就象自然界或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場景,真實而自然。因此在實際節目製作中,燈光師與美工聯系非常緊密,燈光師要參與景片設計,或者美工要參與燈光設計,倆人都要考慮布光的可能性虛擬布光法也適合談話節目、虛擬演播室等。

4.裝飾性布光法,指利用某些燈光設備,在畫面背景上產生抽象的圖案,或者在場景中創造可以連續變幻的空間立體的「光」的造型,使之不僅產生照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成為拍攝場景的構成或裝飾元素。這種圖案和造型一般與電視節目的內容沒有直接關系,主要起裝飾、渲染氣氛的作用。方法有:

(1)利用幻燈機或帶圖案板的聚光燈,在紗幕、幕布或煙霧中投映圖案。

(2)利用各種各樣的電腦燈、激光燈,在景片或空中投射二維或三維光線造型。

(3)在拍攝場景中有意識地擺設和布置燈具,不僅使它發出的光束造型成為舞台的構成或裝飾元素,而且它本身的外形或群體燈具的擺放造型也成為舞台美術場景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筒子燈燈牆」。

現在電腦燈的種類越來越多,光束造型的花樣越來越多,燈具本身做工也越來越精細、美觀,所以裝飾性布光法用得越來越普遍。但是裝飾性布光法採用的圖案或造型必須具備一定的美感,並且與電視節目的內容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種間接的、內在的、深層次的吻合,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否則,就成了畫蛇添足。裝飾性布光法一般不單獨使用,而要在其它布光法的基礎上運用。

三.各布光方法之間的聯系

以上四種布光方法都分別代表了一種審美風格。

三點式布光法是從倫伯朗的油畫中演變而來的,能最大限度地美化被攝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被攝人物的形象不太好時),反射光,畫意感很強。

大平光布光法不會對拍攝場景進行任何的修飾和改變,可以讓觀眾完全感覺不到燈光的存在,產生一種簡潔、清爽的照明效果。

虛擬布光法最接近自然生活,它使畫面中每個人的光線都不一樣,但整個場景的光線卻是統一的。這樣畫面影像自然產生一些變化,象一首曲子一樣,有高音,有低音,有短音,有長音,婉轉流暢,鏗鏘悅耳,給人美的享受。

裝飾性布光法突出燈具和光線本身的造型和布置,現代感很強,用燈光增加景深,它讓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還享受到機械所帶來的精神愉悅。裝飾性布光法是一種與工業化時代相適應的藝術語言和設計語言。

幾種布光方法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截然分開,而經常是互相交融、互相滲透的。但這種交融和滲透一般不會影響節目布光效果的整體審美取向,而只是一種局部的修飾或補充。

比如,新聞節目中,現在普遍使用冷光源燈。冷光源燈具有亮度高、光線柔和均勻的特點,很適合大平光布光法的運用。國外用冷光源燈都是用「環形布光法」,也就是本文中的大平光布光法。國內的燈光師在此基礎上把三點式布光法的概念用進去,形成一種柔和均勻、層次豐富的布光效果。這是三點式布光法和大平光布光法的融合使用。這種光線效果實際上接近高清電視系統中所需要的光線效果。順便提一下,冷光源燈的發光特點很適合高清電視的需要,那麼冷光源燈和高清電視系統的同時發明是一種偶然還是必然?

專題、談話類節目中,一般採用三點式布光法布光。這種布光方法確實可以使被攝者的形象完美無缺,但是使用過多又確實讓人對它的千篇一律、五光俱全感到厭倦。如果用虛擬布光法來布光,則會給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虛擬布光法雖然是模仿自然光,但並不是模仿一切自然光。大自然的光線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現有的燈具條件,選擇大自然中富有表現力的並適合電視特點的光線來進行「虛擬」。隨著電視技術和燈具技術的發展,我們選擇的范圍會越來越大。那麼燈光師的頭腦里平常有很多關於大自然及現實生活的光線效果的儲存,究竟選擇哪一個效果來進行「虛擬」呢?這就需要一種長期培養的美術鑒賞能力。這種能力也包括用三點式布光法美化人物的藝術思維能力,便宜閃光燈。

綜藝晚會的布光比較復雜,因為節目種類多,不可能一光到底。我們必須根據每個節目的性質、特點、主題、內容選用不同的布光方法。各個節目的布光效果不一樣,但晚會整體光線效果又必須協調統一。晚會的燈光設計除了要在三維立體的空間達到一定要求,而且還要在第四維——時間的連續發展中使觀眾保持觀看的興趣並得到觀看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布光方法會被燈光師充分利用,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視覺審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