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誰有勒阿弗爾LeHavre(2011)由阿基·考里斯馬基導演的百度雲資源,求分享
《勒阿弗爾》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84XxGzrJLhNlZOr5gd7LQ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
編劇:阿基·考里斯馬基
主演:安德烈·維爾姆斯/卡蒂·奧廷寧/讓-皮埃爾·達魯森/布隆丹·米格爾/葉琳娜·薩羅/埃弗利娜·迪迪/小鮑勃/皮埃爾·埃泰/讓-皮埃爾·利奧德
類型:劇情
官方網站:lehavre.pandorafilm.de/
製片國家/地區:芬蘭/法國/德國
語言:芬蘭語/法語
上映日期:2011-05-17(戛納電影節)/2011-11-09(芬蘭/德國)
片長:93分鍾
又名:溫心港灣(台)/心靈港灣(港)
馬塞爾(安德烈·維爾姆斯AndréWilms飾)曾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可是,熱愛自由的他厭倦了作家高高在上的枯燥生活,於是來到了勒阿弗爾,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快樂的擦鞋匠。勒阿弗爾可愛而又熱情的居民讓馬塞爾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在這里,馬塞爾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平靜而又安定的生活。一個非洲男孩的出現打破了馬塞爾規律的生活,出於同情和本能,馬塞爾收留了這個被警察追得到處跑的可憐男孩。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此節骨眼上,馬塞爾的妻子阿勒提(卡蒂·奧廷寧KatiOutinen飾)患上了惡疾需卧床休養,一邊是凶神惡煞的警察,一邊是病危的妻子,馬塞爾一下子被推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❷ 那些電影中的異域風情:一鏡一色,各有韻味
將於本周五上映的電影 [天才捕手]
隨便翻開一張劇照都頗具時代感
電影中的男性統一佩戴寬邊帽
對時代標志性飾物的准確把控
也成為本片一大看點
▲[天才捕手]中對於電影場景的還原,如做舊的紙張、人物身著復古大衣,都為觀眾暗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與背景
毫不誇張的說
丟掉故事本身來說
這每一幕畫面
都美到令人陶醉
觀眾彷彿重回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紐約街頭
▼
除了[天才捕手]
電影中的 異域風情 還有很多
視覺的背後都暗藏著
每個國家不同的風土人情
同時進一步加強故事可信度
微觀上以一些別致的
道具/服裝設計 為主
宏觀上則表現在
大范圍的色彩對比 上
先從微觀著手,我們如何了解一個人物?或者是一組群像?
通過他們 日常生活的瑣碎瞬間 就能窺見一番。
比如,日本電影大師 小津安二郎 ,用「低角度,攝影機的極低運動量,硬切」取代淡入淡出,塔塔米的布景」拍出了最具日本特色的庶民電影。
小津電影的整體美學特點都是 延緩,剋制 。這一點恰恰符合日本民族文化的特徵,低調、內斂、規整。
▲小津將自己「低機位」的拍攝手法看作是一種親民的表現,同時也體現出日本人自身謙遜的品質:習慣「仰視」他人
▲[浮草]中由遠及近的家中陳列,以低視角映入眼簾,這一角度的安排會增進一種親切感,觀眾更易被代入其中
小津的美術設計師浜田辰雄曾解釋到
他的場景布設大多是日本式的,但他很注意屋外布景,樟紙經常打開,柵欄可以看得見,普通人家都有木障子,從底部到頂部,便宜的在下面有孔的,上層人家有竹欄,越富有的人家竹子越薄(註:這是一種潛在的日本傳統等級制度觀念的表達)。
這也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何小津的電影中充滿了各種 「格子」 ,偏長方形的格子,偏正方形的格子,以及點、線、面的結合使畫面異常豐富。而格子正是代表著一種規整感。
▲[早安]中充斥著大量灰色系建築,以及橫豎對比形成的房屋結構
灰色調的整體色彩 把控使得小津的電影 優雅不失格調 ,再加上日本傳統的生活方式,形式與內容上達到完美的統一。
電影中除了陳列道具可以彰顯民族意識,還有 服裝設計 可以錦上添花。這一點同樣可以在日本電影中尋找的信息。
「和服」 之於日本人的作用,就像「旗袍」之於中國人一樣重要。在大多數人的思維中,和服隱藏了太多女性身體之美,但殊不知正是因為這層隱蔽的外殼,愈加挑動出色情的意味。
[天城峽疑案] 中就展現出和服的情色氣息,在小男孩眼中的妓女是他性啟蒙的參照物。
▲[天城峽疑案]:鏡頭留戀著妓女潔白的脖頸,和服獨特的設計將女人性感的身體展露出來,她如仙鶴一般令人莞爾。硃砂紅唇,赤腳翩行,眼波流轉,暗潮湧動。令人動容不已,這是終極的性感與佔有
除了道具、服裝的主觀設計,導演還會利用 攝影本身的色調 去營造不同的地域質感。
在電影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中,攝影師利用西北人特有的大色塊為我們建構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中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可能看大圖並不能欣賞到整幅攝影的特色,但當你虛起眼睛來看就會發現大色塊的黃色,與零星點綴的人物相得益彰,整體畫面偏向黃色調,畫面底部的陰影起到了控制畫面基調的作用,鏡頭中出現的磚瓦紋路與樓梯的線條對於粗獷的畫面風格起到了一定的協調,使整體粗細有秩
以上我們看到了中國西北的地貌特徵,而在去年上映的電影 [長江圖] 中,攝影師李屏賓直接利用「長江」這條母親河做背景,在這廣闊到無邊的畫布上,肆意揮灑著傲人的才華。
[長江圖]的整體色調都是大氣沉穩的深色系,與其庄嚴而宏大的主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長江圖]的水墨版海報中,畫面形若女人的軀體,一葉孤舟在她體內航行。長江是眾所周知的母親河,而[長江圖]的主題之一也是女性之愛。畫面上小船的逆流,似乎是回歸母體,一葉扁舟逡巡於畫面中心,逆流之上,厚積薄發,暗喻了一場對故土的思念與回鄉之旅。
了解了東方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後,我們再來感受一下西方人的審美風韻。
如果用一種顏色形容 阿莫多瓦 的電影,我想可以是 濃烈的紅色 ,這種紅色讓觀眾感受到西班牙人特有的 激情與野性 。
▲阿莫多瓦「招牌紅」:[關於我母親的一切]、[情迷高跟鞋]、[回歸]
▲在阿莫多瓦近期上映的電影[胡麗葉塔]中,美術設計師可謂煞費苦心。為了達到導演「最好每一幕都要出現紅色」的藝術要求,布景師、服裝師需要時刻與攝影師溝通,在保證不破壞畫面美感的基礎上加入紅色元素。而這些紅色也恰恰在影射人物心境的變化
如果說阿莫多瓦是濃烈色彩的代言人,那麼 阿基·考里斯馬基 則更追求 「性冷淡」 風格,這與他身處的地域不無關系,生長在芬蘭的阿基所拍攝的電影也透著一股 冰冷 的感覺。
▲[勒阿弗爾]:大片的天藍色飽和度被無限降低,窗外的風景也似乎沒有了顏色,但恰恰是這種大面積的冷色調處理才能凸顯出角落中暖色調的花朵,這與阿基電影的一貫主題保持吻合:生活不易,但結局終歸是溫暖美好的
[一一]中有一句經典台詞:電影將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倍,這並非子虛烏有。
因為觀看每一部電影就相當於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這再次證明了電影的空間性,當我們感受到不同的風土人情,就好似一場環球旅行,這也是電影的另一番魅力所在。
❸ 法國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馬賽,里昂,圖盧茲,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爾等。
1、馬賽
馬賽 (Marseille),是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
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 (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
馬賽西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2、里昂
里昂(Lyon),是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首府和羅訥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區位於羅訥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匯處,其主城區以河流為界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西側為富維耶山,老城區位於兩河之間的半島上,新城區則主要集中在東部。
里昂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機械、電子、化工、重型汽車、計算機等產業實力雄厚,擁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常被認為是法國的第二大都市區。
里昂也是法國乃至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以絲綢貿易而聞名,在羅馬時代就相當繁榮 ,1998年裡昂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里昂也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和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城市。此外,里昂還是國際刑警總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樂部也位於里昂。
3、圖盧茲
圖盧茲(Toulouse) 法國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區(Midi-Pyrénées)上加龍省(Haute-Garonne)省會。人口約935440,包括郊區1312304(2013年),是法國第四大城市。
圖盧茲的城市建築始終保留著玫瑰紅磚瓦的特色。舊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築物已拆毀,建起現代化的商業中心,與較古老的建築風格很不協調。
為急劇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舊聖西普里安區西南新建城鎮,取名米拉(意為「奇跡」)。該市是空中客車的總部。
4、尼斯
尼斯(Nice),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Région Provence-Alpes-Côte-d'Azur)濱海阿爾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會和該省最大城市。
位於法國東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區北部為尼斯-阿爾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屬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南邊緣;南側則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線曲折復雜,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城鎮沿海岸線呈帶狀分布。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數量在法國排名第五,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旅遊城市,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濱度假聖地之一,每年到訪尼斯市區的旅客數量超過了400萬,是這座城市本身人口數量的近10倍。
尼斯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帶,終年溫暖,蔚藍的地中海與巍峨的阿爾卑斯山是這座城市永恆的地標。神聖的古羅馬歷史文化、普羅旺斯薰衣草田散發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帶有異域風情的地中海美食。無論從哪個角度,尼斯都是法國人心中絕對的度假天堂。
5、南特
南特(Nantes),法國西部最大城市和法國第六大城市,盧瓦爾河大區(Région Pays de La Loire)首府和大西洋盧瓦爾省(Loire-Atlantique,44省)省會。
城市主體坐落於盧瓦爾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爾河(La Sèvre Nantaise)、埃德爾河(L'Erdre)兩河與盧瓦爾河的交匯點,距入海口約50公里。
南特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濕潤,降水分布均勻,氣候非常怡人。南特歷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區歷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對法國宗教歷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時代雜志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獲得歐盟委員會頒發的「歐洲綠色首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