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我國首部資源稅法電影武打片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我國首部資源稅法電影武打片

發布時間: 2023-02-11 18:35:01

①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功夫電影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功夫電影是1928版《火燒紅蓮寺》。

相關介紹: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故事講述了位於湖南瀏陽、平江兩縣交界處的趙家坪,是歷史上有名的械鬥之地。瀏陽縣地方把頭陸風陽在一次械鬥中吃了虧,便託人介紹,讓兒子陸小青拜昆侖派大師學習武功。

(1)我國首部資源稅法電影武打片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火燒紅蓮寺》誕生在1927年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後,其時國民黨屠殺昨日的同盟者共產黨人的屠刀,令社會充滿了血腥和失敗的氣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緒也在社會上彌漫。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之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燒紅蓮寺

② 內地首部票房過億的經典武打影片是什麼

《少林寺》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於1982年1月21日上映,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的電影票房約為1.6億,是我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武打電影。該片講述的是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曇宗救出,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取名覺遠,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的故事 。

但是巨大的成就的後面總是伴隨著巨大的艱辛,李連傑在《少林寺》拍攝期間,右腿內側韌帶、兩根十字韌帶和外側半月板斷裂,他忍了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 。在李連傑執掌導筒的《英雄》拍攝期間,更是七根肋骨全部摔斷,隨後便是他演藝生涯的迸發期。1998年,更是以《致命武器4》作為敲門磚,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就而蹴的,成功的背後總是隱藏無盡的辛酸和汗水。

③ 香港武俠電影歷史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的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很多外國人知道中國電影都是從武打片開始的。第一部在美國1000家影院同時做商業放映的中國電影是中國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導演:鄭昌和、主演:羅烈),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俠女》(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

說起武打片,歷史可就長了,咱們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嘗不可,因為裡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裡面的一個武打場面。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最賣座的類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們這輩人都沒緣一看的《火燒紅蓮寺》,一共拍攝了18集,要不是因為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愛國之士對這種所謂精神鴉片不滿,武打片還會繼續成為當時賣座電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國的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復興,1949年,香港導演胡鵬拍攝了第一部以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為主人公的電影,此後歷經近50年,黃飛鴻成了中國武打片的一個著名品牌,前後有關德興、李連傑等十餘位影星在近百部此類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扮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有胡鵬、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拍攝過這個題材,其中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拍攝了近80集。在整個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象黃飛鴻之類的民國裝工夫片,一種是神怪類武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動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仿裡面的武打招式,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1964年,香港鳳凰公司拍攝的《金鷹》(導演:陳靜波,主演:高遠、朱虹),在內蒙古實地拍攝,裡面展示了摔交、套馬等傳統民族功夫,還有蒙古草原的壯麗風光。是一部創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導演:張鑫炎,主演:傅奇、陳思思)則是在武打片的演職員表裡面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術指導正式成為武打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還有幾個台灣導演和他們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張曾澤於1971年導演的描寫民國時期俠客殲滅土匪的功夫片《路客與刀客》(主演:楊群、孫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現了鐵頭功和辮子功等奇特的武術招式,頗具傳奇色彩。還有丁善璽導演、楊群、甄珍主演的《落鷹峽》,結合了美國西部片的槍戰拍攝手法和中國式的武打,也很有看頭。以上兩部影片都在台灣金馬獎獲得了重要獎項。
中國武打片在70年代開始走向了國際市場。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小龍使外國人認識了中國功夫,其實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不過倒是李小龍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只拍攝過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還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戲》,但是在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讓人看後精神振奮。他自創的截拳道功夫威力無窮,流傳至今。好萊塢許多硬漢明星如史蒂夫·麥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龍門下學過功夫。李小龍離奇暴斃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呂小龍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後期,港台武打片開始走下坡路,這段時間,各種武打片的內容無非是門派斗爭、學藝報仇之類。胡金銓屬於慢功出細活,數年沒有新作。張徹也在不斷的重復自己,作品漸無新意。到了1978年,終於出了幾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影片,出現了幾個現在馳名國際影壇的人物。成龍,曾在羅維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卻一直半紅不黑,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為思遠公司執導《蛇形刁手》,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盡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開創出一個武打片的新片種——諧趣功夫片,成龍充分發揮了他在於占元的京劇戲班裡學到的京劇北派功夫,成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後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劉家良,正宗南派武術——洪拳的傳人,在張徹手下擔任武術指導多年,他於1978年導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他導演的《中華丈夫》、《18般武藝》都是當時比較賣座的影片,他導演的《長輩》讓女主角惠英紅成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成龍的師兄洪金寶在70年代也已經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並主演了喜劇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賣座片。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武俠片《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 「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邪神》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

④ 中國第一部武打片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武打片是《神秘的大佛》(1981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
主演:劉曉慶
葛存壯

⑤ 中國第一部武打片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武打片是《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劇情簡介

位於湖南瀏陽、平江兩縣交界處的趙家坪,是歷史上有名的械鬥之地。瀏陽縣地方把頭陸風陽在一次械鬥中吃了虧,便託人介紹,讓兒子陸小青拜昆侖派大師學習武功。

自幼多病的陸小青學成後返回家鄉,後父母去世,便再次離家出遊尋師。某日,陸小青至紅蓮古寺借宿,發現殿中許多鬼影向佛像禮拜,走近一看,蓮座後面有一深穴,惡臭逼人。

(5)我國首部資源稅法電影武打片擴展閱讀:

《火燒紅蓮寺》的影響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

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銀幕上的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等種種絕技,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的惡名。

1931年,鑒於武俠神怪熱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極不相符,國民政府下屬的電影檢查委員會下令查禁包括《火燒紅蓮寺》在內的所有宣揚怪力亂神的電影,這一波武俠神怪片熱潮戛然而止。

⑥ 新中國首部武打片《神秘的大佛》,劉曉慶主演,男主為何默默無聞

【千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16)——《神秘的大佛》】

說起新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公認的是1981年上映的電影《神秘的大佛》。對此,著名演員劉曉慶也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介紹:「中國電影新時期第一部武打片,是我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我扮演的夢婕擅長使鞭子及『鷹爪拳』,過招葛存壯、管宗祥……」

1979年撥亂反正後第一個電影豐收年之後,第二年,面向市場的商業化電影就以 娛樂 片的形式悄然出現,代表作如《神秘的大佛》《紅牡丹》《黃英姑》《白蓮花》《黑面人》等影片,但真正稱得上是武打片的,則主要是《神秘的大佛》。

《神秘的大佛》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張華勛執導,劉曉慶、張順勝主演,1980年上映,講述了1949年四川解放前夕,歸國華僑司徒俊在四川樂山,與以夢婕、海能法師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保護價值連城的佛財的故事。

劉曉慶飾演的夢婕為報殺父之仇,以家庭教師身份打入沙舵爺府。她表面上是家庭教師,其實武藝高強。雖受沙舵爺指使跟蹤司徒駿,但實際上,她一直在暗中幫助司徒駿,保護佛財。在司徒駿面臨生命危險時,夢婕率眾趕來,打死了沙舵爺、鄭翰……

張順勝飾演的司徒駿是一位愛國華僑,他受一封神秘信件的約請,由東南亞回國來到樂山凌雲寺。當年,司徒駿的父親為維修樂山大佛,籌集了一大筆錢財,因而被軍統特務所害。回國後,他從海能法師口中得知了有關佛財的往事,為了保護佛財,他陷入了十分危險的境地……

管宗祥飾演的海能法師是司徒駿的親叔叔,隱姓埋名出家為僧。法師化名安康,把司徒駿叫回國內,就是希望司徒駿能繼承父親的遺志,利用佛財重修大佛。最終,海能法師領著司徒駿、夢捷等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佛財——一座金佛。

葛存壯飾演的沙舵爺是當地惡霸、商會會長,他心狠手辣,一直對傳說中的佛財垂涎三尺。司徒駿的父親為維修大佛籌集錢財,最後與夢婕的父親石匠么哥身死特務和沙舵爺之手。沙舵爺見司徒駿來到樂山,便馬上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

江庚辰飾演的翁劍鳴是司徒駿的老同學,一個有正義感的國民黨下層警探。海能法師被挖去一隻眼睛,他秘密察訪,險遭怪面人殺害……

王彪飾演的鄭翰雖是翁劍鳴的部下,但兇殘惡毒,曾跟隨其父、軍統特務鄭浩逼司徒駿的父親交出佛財。後來,鄭翰與沙舵爺沆瀣一氣,共謀炸毀大佛,奪取佛財。

其他演員,李連生飾演小和尚,曹增銀飾演文泰和尚,程學欽飾演小吳,封順飾演賴猴,范青山飾演錢糧先生,成傳銳飾演夢石匠,李亦非飾演沙小姐,張世純飾演武和尚,王金寶飾演另一位武和尚,陳小藝飾演小芸(少女夢婕)等。

不過,光陰似水,42年過去了,許多老藝術家已離我們遠去,如葛存壯、曹增銀、封順等。

對於女一號演員劉曉慶,大家十分熟悉。她的代表作很多,如《小花》《瞧這一家子》《婚禮》《芙蓉鎮》《原野》《春桃》《武則天》等,她與李秀明、張金玲並稱為「北影三朵金花」,更是金雞獎、百花獎影後。也正是在拍攝這部電影期間,劉曉慶正式從四川調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

但大家對男一號演員張順勝的默默無聞十分不理解,按說,作為一部十分知名的電影的男主角,玉樹臨風、帥氣儒雅,卻為何人們一點印象也沒有呢?

原來,張順勝並不是專業電影演員,而是一位芭蕾舞演員,他當時工作於中央芭蕾舞團。導演之所以選中張順勝,是因為他的長相、氣質與男主人公十分契合,最終便大膽啟用了他。

但後來,張順勝並沒有繼續參拍電影,這也是他名氣不是很大的重要原因。

其實,拍完《神秘的大佛》一二年,張順勝就和同為中央芭蕾舞團演員的妻子項秉華到了澳門,1982年在澳門創建了項秉華芭蕾舞學校,張順勝既是該校創始人,也是該校藝術總監。顏值高,長得帥,沒能紅起來甚為可惜。

《神秘的大佛》集驚險、風光、武打於一體。這部電影公映後,拉開了80年代大陸武俠動作電影創作的浪潮。從此,更有影響力的武打片如《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等如雨後春筍般,很快形成了一個武俠電影的拍攝熱潮……

⑦ 經典國產武打老電影

經典國產武打老電影有《少林寺》《武當》《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林志》《少林小子》《南拳王》《木棉袈裟》《少林俗家弟子》《南北少林》《無敵鴛鴦腿》等。

1、《少林寺》

對少林寺精神和功夫的認識均來自於這部電影,40年前的片子,時間過的真快,但是情節幾乎還歷歷在目,無論是打鬥場面,還是人物表演,無論少林精神,還是大愛小愛,都處理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