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家庭責任感的說說
關於家庭責任感的說說
1、經過實踐,我理想中伴侶是這樣、責任感強的人與我最相配,認真和意志堅定的人是我最佳人選,如果要結婚,那種對家庭和工作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在公司也很受到上司信賴的人是我的第一選擇,在婚前可能還會很堅持什麼男女平等、提出種種我的原則,一旦結婚之後,就會為了對方和家庭去做任何的事情。
2、不僅僅是分岐,而是對生活對家庭的責任感使然。你要飛,我攔不住你,也就不攔你。我只需尊從內心,保住我能保住的一切,努力過活下去。
3、我現在重感冒,面試前兩天得的,也真是幸運,感謝給我發私信鼓勵過我的人,你應該是很優秀,也很善良的。我終究是拖著自己活的人,精神潔癖重,有摯愛的學問和對精英教育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沒有勇氣同時家庭責任感也很重,終究不曾為自己活過一天。
4、Once《曾經》有一個美好故事,我欣賞著你我類似共同擁有的非凡才華,我諒解了你我錯過卻不可以犯錯的執著。竟然有這部電影,平凡的日子,輕松的友誼,各自帶著責任感和家庭義務的知心。錯過的曾經,錯過也是美好。錯過,比做錯要好。
5、我希望我弟現在以及將來,作為一個男人,能夠有擔當有責任感能夠明辨是非能夠有自己的底線能夠對的起自己家庭社會~嗯,隔兩天給我打電話這個優點,一定要堅持下去~
6、對社會有責任感,對家庭有責任心,能夠時刻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男人要有雄心壯志,有大事之心,能為社會責任之感而驅,男人要關愛家庭,對長尊、對晚輩、對愛人要真誠,能為道德責任感而驅,男人要有追求,要具備勇立於世的人格,能為個人責任而驅。
7、如果將來結婚有一個家,我要營造一個愛的氛圍,坦誠相待,信任有加,不猜忌,不傷害,相互包容,同風雨,共進退,這樣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才會善良快樂,心裡充滿愛,並且具有責任感。一個人看待事物第一眼是善那說明他的成長環境溫馨快樂,如果第一眼是惡,就說明他的成長並不快樂,經歷了太多不美好。
8、現在人更追求個人滿足沒有錯,追求個人滿足就不要隨意結婚生孩子好嗎。畢竟除了個人滿足之外還有家庭責任感這種東西存在。
9、一個人最好,既不用伺候哪個,也不需要哪個伺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一個月一千也是自己花,一萬也是自己花。就是沒有責任感就是沒有家庭感。
10、有了孩子後仍然被老婆深愛的男人,基本上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對孩子的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一點兒不亞於老婆。除此之外基本都會遭到女人的嫌棄。所以婚姻質量以孩子出生為分水嶺,有些更紅火,有些就江河日下。男人如果沒有這個覺悟,天真的以為女人管孩子,自己沒啥事,日子會越來越難熬的。
11、其實我也想像你們一般那麼灑脫,什麼都不顧忌,或許從小家庭觀念比較強家庭責任感比較重沒辦法做到那麼坦然吧。
12、挺佩服我爸的.雖然不想像他一樣天天做家務,但是不得不說,這20多年的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真的深入人心。
13、姐說,他之所以沒有家庭責任感,是因為他小時候失去媽媽造成的。他之所以酗酒是因為覺得諸事不順,自卑壓力大造成。他之所以不尊重,關心,理解我是因為他不懂得如何去愛人的緣故。他之所以找事發脾氣摔東西是因為他想引起我的關注。說假如我去慢慢引導他,教育他,包容他,愛護他,我也會從中收益。
14、愛情不會白頭到老,任何愛情的力量都是短暫的。帶給一個女人的希望不是愛情,而是男人的責任感。帶給一個男人安全的也不是愛情,而是女人對家庭的真心付出。愛情讓兩個陌生人走在一起,想要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並不只靠相愛,唯有轉化成親情。白頭到老的秘訣,男人負責任和女人懂付出。
16、積極的心理品質包括一個人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為,對待別人的寬容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成為一個健康的家庭成員。 幸福與財富無關。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個窮人也可以是很快樂的。積極狀態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樂和樂觀的。
17、男人,可以不用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應有一技之長,無論怎樣,總要養家糊口。男人,要有目標和追求,人也就這一輩子,頭頂的天都一樣,你可以失敗,但不能自甘平庸。男人,要有責任感,無論對事業對家庭,對父母妻兒還是朋友兄弟,都要擔當起自己的職責。自私自利的不是好男人,推脫逃避的不是男人!
18、忽然覺得婚後的生活真的和戀愛不同,更有家庭責任感了,覺得生活更充實了,也覺得更幸福了。
19、內地最佳唱作人邵斯文日前公開新婚現場視頻,浪漫唯美的婚禮場面讓很多人感動,一時間微博轉發率近萬。而他為今生唯一的婚禮特別所做的歌曲《紀念日》,充滿了男人對家庭與愛人的甜蜜責任感。
20、皇上之前說,我們倆的家庭責任感太重了,我猛點頭。每次回家都是媽媽呼我回來,我覺得沒有什麼比陪伴親人更重要了。可是這次回來我真的不怎麼開心。
21、看不起不是因為錢多少,而是因為不負責任,還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沒錯,錯在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家庭,子女,父母沒有責任感,而且那些所謂的努力,根本就是自己想當然,按照異於常人的方向走,難道真的能夠走出康莊大道?其實就算哪天,萬一有錢了,依然不被人看得起,因為你和正常人不同。
22、他這么多年一直和媒體保持友好關系是有道理的。一個對家庭有責任感的男人,對工作專注敬業的男人,非要追著不放人家私生活。不要覺得在娛樂圈炒緋聞炒戀情炒離婚就該是娛樂圈該有的樣子,有些人天天巴望著吃翔並不代表別人也要跟著你一起吃翔,OK?
23、通過今晚的事 在生氣的同時我也檢討了一下自己 不要總把自己定義在"已婚女"的框框里 在一個家庭責任感低於自己的男人面前 何必那麼嚴格要求自己 還是應該做回從前的自己 想要的就全都得到 生命有限 不要辜負 對怨婦、黃臉婆say good bye...
24、愛情並不會讓兩個人白頭到老,愛情的力量很有限。帶給一個女人希望的不是愛情,而是男人的責任感。帶給一個男人安全的也不是愛情,而是女人對家庭的付出。愛情讓兩個人走在一起,而想要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並不只靠相愛。白頭到老的秘訣,無非就是兩件事情,負責和付出。晚安,祝各位好夢~
25、男人的擔當和家庭責任感真的是擇偶的首要條件。
26、知女莫若母。我想兩人長久的在一起靠的一定不是愛情,是雙方源自內心的對於家庭的責任感。
27、有了孩子後仍然被老婆深愛的男人,基本上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對孩子的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一點兒不亞於老婆。除此之外基本都會遭到女人的嫌棄。所以婚姻質量以孩子出生為分水嶺,有些更紅火,有些就江河日下。男人如果沒有這個覺悟,天真的以為女人管孩子,自己沒啥事,日子會越來越難熬的。
28、一段有助於你正視愛情的話、愛情並不會讓兩個人白頭到老,愛情的力量很有限。帶給一個女人希望的不是愛情,而是男人的責任感。帶給一個男人安全的也不是愛情,而是女人對家庭的付出。愛情讓兩個人走在一起,而想要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並不只靠相愛。白頭到老的秘訣,無非就是兩件事情,負責和付出。
29、西子來到傳說中的國際之都已經三個月了,隨老公來到這個所謂的魔都本不是自己所願,可無奈乎家庭責任感,只能選擇投身異國他鄉的陣營,一個日本人在上海不算稀奇,可一個美國血統的日本人在中國就很有尷尬點了。傳承美國自由獨創的理念,日本人嚴謹面對人生的態度,不得不說在這個跟國際接軌的都市受用。
30、我們每個人都害怕結婚以後會失去戀愛時的精彩,可是我們經歷的卻是愛情變為了親情,那種戀愛時的稚嫩感都變為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成熟感。
31、以前很少看到孫儷和鄧超一起上節目,結婚這么多年一直很低調。跑男和大本營這兩個節目發現儷姐真的不大愛說話,超哥卻是一個特別活潑的人。感覺兩個真的很互補,儷姐做事井井有條,超哥在外面拼事業風生水起,兩個人又都很有家庭責任感,真的很棒的一對明星夫妻。希望超哥電影大賣,兩個人一直幸福下去。
責任感名人名言
責任感名人名言
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劉易斯
精神不是任何人的仆從。我們才是精神的仆從。我們沒有別的主子。我們生存著是為了傳播它的光明,扞衛它的光明,把人類中一切迷途的人們集合在它的周圍。羅曼羅蘭《先驅者》
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我們製作銷售產品的廣告,但也請記住,廣告負有廣泛的社會責任。李奧貝納
我所享有的任何成就,完全歸因於對客戶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李奧貝納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荀子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魯迅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
凡是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梁啟超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
對培養好幼兒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徐待立
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白朗寧
我的職責是要我說出我認為公平的合乎人道的話。無論這會使別人喜歡或厭惡,那不是我的事情。我知道文字一旦發表了就會自動流傳。我充滿希望地把它們播種在血腥的泥土中。收獲的季節會來到的。羅曼羅蘭《超越混戰》
真正進步的人決不以孤獨進步為己足,必須負起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鄒韜奮
自己無論怎樣進步,不能使周圍的人們隨著進步,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極其有限的,絕不以孤獨進步為滿足,必須負擔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鄒韜奮
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
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馬卡連柯
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為負完全責任。馬克思
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靈魂。這就是考驗,是對文明的至誠。它表現在對整體,對個人的關懷。這就是愛,就是主動。穆尼爾納素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系中也無所不及。托爾斯泰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盪之謂也。朱熹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車爾尼雪夫斯基
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於助人的願望,我們的敬業精神,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英格瓦坎普拉德
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威爾遜
如果他要進行選擇,他也總是必須在他的生活范圍裡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馬克思
現代企業管理的重大責任就在於謀求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兩者的一致。毛仲強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梁啟超
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
先生的責任是教人做人。陶行知
生命跟時代的崇高責任聯系在一起就會永垂不朽。車爾尼雪夫斯基
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馬克思
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高爾基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當一個作家深切地感到自己和人民的血肉聯系的時候,這就會給他以美和力量。高爾基《文學書簡》
真正的責任是信自己。佚名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太陽像一塊畸形的紅炭,比雲堆中射出光來。這一切都懸在森林燕麥田上空。一派歡樂景象。於是我想:不,這個世界不是一場玩笑,不是走向那個永恆天堂的苦難深谷,而是那些美好世界之一,它美麗歡快。我們不僅能夠,而且應當使它更加美麗更加歡快,為了我們的同時代人,也為了以後的世世代代。《托爾斯泰論集》
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有睛天
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西塞羅
真理的發現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會引起我們的歡欣。克羅齊
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任。富蘭克林
要使周圍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應該像蠟燭那樣燃燒。高爾基《蟑螂的故事》
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馬克思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於一種美好事業。愛因斯坦
溫順的青年人在圖書館里長大,他們相信他們的責任是應當接受西塞羅,洛克,培根發表的意見;他們忘了西塞羅,洛克與培根寫這些書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圖書館里的青年人。愛默生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
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紀伯倫
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葛亮
敬字工夫,乃是聖門第一義無事時,敬在裡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朱熹
自由不在於在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又說,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那種能力。恩格斯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維克多費蘭克
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歌德
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阿來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易卜生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
關於善良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親情報答母愛有關逆境與成功的名人名言關於責任感的名人名言
關於責任感的名人名言
1、我無論作什麽,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巴甫洛夫
2、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肖邦
3、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大仲馬
4、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司馬遷
5、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歌德
6、不要過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克雷洛夫
7、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8、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 吳玉章
9、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來
10、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呂坤
11、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裴多菲
12、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巴甫洛夫
13、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羅素
14、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 海涅
15、祖國更重於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聶魯達
16、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斗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阿托爾斯泰
17、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林耐
18、錦綉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朱德
19、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華羅庚
20、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巴金
21、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來
22、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23、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居里夫人
24、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遲鈍。 泰戈爾
25、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為公眾的財產。 傑弗遜
26、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 馬雅可夫斯基
27、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 陳輝
28、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
29、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
30、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
31、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32、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麽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別林斯基
責任感名人名言責任與擔當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大全責任有責任感的個性簽名
1、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於一種美好事業。
2、上天從沒有賦予一個人任何權力,若非同時讓他肩負相對的責任。
3、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擇善固執,據理力爭,勇於認錯,接納指正,不推卸責任的精神。
4、責任是一種心態,一種氣魄,更是一種品質。
5、質量在的心中,名牌在的手中,責任在的肩上,誠信在的言行中。
6、天下事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7、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8、為素昧平生的別人的喜怒哀樂負責,是一種責任感的訓練方式。
9、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10、公司是船,我們是水手,讓船乘風破浪、安全前行,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11、逐漸的明白了責任的重要性,它往往意味著獨自面對。
12、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13、誰和誰的傷疤都無法分享,人生在世,各自擔負。
14、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於一種美好的事業。
15、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16、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17、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把它播種在你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生根發芽。
18、凡是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
19、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20、把責任推卸在別人身上的那一刻起,你還有什麼出息?
21、用好手中的權力靠的是責任,帶好身邊的人員靠的是品行。
22、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的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23、您的信任就是我們的責任,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對得起您的信任!
24、在上級面前,可以為你副手的過失承擔責任,但關起門來一定讓他知道你的厲害。
25、一件事堅持做九十九天,它會變成一種習慣,百天就是一種責任。
26、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27、事事有責任心,人人有擔當,世界還會有丑聞嗎,世界將更加完美。
28、從對方的錯誤當中找出自己的責任,是彼此相愛的最好方法。
29、責任並不是你的負擔,而是一種你應具有的信念,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吧。
30、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31、當勞動是種快樂時,生活是美的;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
32、責任,既是束縛,也是向導,是一種牽引力。
33、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為負完全責任。
34、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實現目標就意味著奉獻。
35、歷史的責任都是要由我們活著的後人承擔的,你總不能讓前人或死人負責吧。
36、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37、這世間,唯有愛不可辜負,而這顆愛人之心,即是永恆。
38、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39、責任和權利是雙生兒,想要享受權利,那麼就勇於承擔責任吧。
40、過分的愛別人,就等於不負責任的傷自己。
41、近些年來,許多專家學者著書立說,表達了對責任保險發展的關注。
42、一人做事一人當,男子漢應該有的就是責。
43、友誼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它只有嫁接在彼此熟識,互相敬愛的枝幹上才會枝繁葉茂。
44、原來每個人的路都承載著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牽動著愛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45、我與你素來無怨,你怎能含血噴人,把自己該負的責任推到我頭上來呢?
46、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
47、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48、我所享有的任何成就,完全歸因於對客戶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
49、要想取得做人的權利,必須盡到做人的責任。
50、對於新人而言,使別人願意教你,是你的責任。
51、他為了逃避法律責任,編了一大堆理由,沒想到欲蓋彌彰,反而露出馬腳。
52、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著它,就是扛著自己生命的信念。
53、我們不能允許自己對它漠不關心,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54、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任;對同事謙遜,是一種禮遇;對部屬謙遜,是一種尊貴。
55、如果一個人有了責任心,那麼他會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
56、我們製作銷售產品的廣告,但也請記住,廣告負有廣泛的社會責任。
57、提出目標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實際上這是他的主要責任。
58、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
59、我們都有獸性的一面,作為人類,我們的責任是成為馴獸師那樣的人。
60、每個人天生都有責任心,只是在後天受環境教育性格等影響,責任心的強弱各不相同。
61、好好地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解脫,才能成就。
62、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Ⅱ 哪位演員在影視劇中的演技可以稱之為炸裂
章子怡。電影《夜宴》中,她飾演的皇後最後被暗器射中,不到1分鍾的時間里,章子怡的演技堪稱炸裂,可以說每一秒她的表情都不一樣,都暗含著不同的情緒。這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堪稱演技炸裂的5位演員,你看過幾部?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電視劇《嘿,老頭!》中,李雪健老師有一個長達兩分四十五秒喝酒的長鏡頭。這個鏡頭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演技。沒有一句台詞,僅僅靠動作、神態和一缸酒就撐起了一段表演。呆滯的眼神、顫抖的步伐和雙手,完美的表現出了一個患有「阿茲海默症」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這種境界足夠讓後輩的小鮮肉們頂禮膜拜了。這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堪稱演技炸裂的5位演員,你看過幾部?
《潛伏》中飾演李涯的祖峰。有一場戲余則成自證清白後,在走廊里打了李涯一記結結實實的耳光,李涯瞬間就被打懵了,但還不忘稍稍低頭向余則成示意道歉。隨後在辦公室,李涯流下了難說何種情緒的熱淚。為什麼說李涯這場戲的演技堪稱「炸裂」?這「炸裂」的背後其實是李涯難以言表卻又異常豐富的內在情緒波動。這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堪稱演技炸裂的5位演員,你看過幾部?
鄧超,烈日灼心,尤其是注射死亡的那段,據說導演都以為他真死了。鄧超演的烈日灼心裡的辛小豐,讓我們重新看到了超哥的演技,他臨死前的表現,那是一種看過之後渾身戰栗久久不能平靜的代入感,辛小豐做到了,鄧超做到了,並且做到了極致。這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堪稱演技炸裂的5位演員,你看過幾部?
萬茜,萬茜在影視圈出了名的人美戲好,多部作品都有不菲的成績,讓我震驚到的是她在《你好!瘋子》里的表現,她作為一個人格分裂者,面對鏡頭接近五分鍾的「分裂」表演。表情、聲音、肢體、面部控制等等,萬茜就像是一把刀子,就這些人的細微之處分割成自己的一部分,讓銀幕外的人看得雞皮疙瘩眾生,這就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啊。這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堪稱演技炸裂的5位演員,你看過幾部?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作為娛記,接觸過很多演員,也在片場看過很多演員演戲,有很多演技驚艷的演員在熒屏留下了動人的一幕,譬如:
張譯:在《士兵突擊》 里,退伍前跟高成去看天安門那段,幾乎成為經典,抑制不住的淚水,含著大白兔奶糖痛哭的場景是真的炸裂。張譯確實是個演技派。他在《親愛的》裡面警察局發飈那種撕心裂肺,最後慶祝黃渤尋回兒子宴席上,那種替友歡喜卻悲憤自身的感覺……都讓人驚嘆,不得不服!
馮遠征: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里猙獰的表演,我當時在看的時候,真的以為馮遠征瘋了,他不是那種惡狠狠的打,而且他乾瘦的身子從心裡流露出的可怕,就真的好像是我們見到過的慘烈家暴場景!演活了!後來確實馮遠征不敢出門,一出門就被人罵。
金士傑:看過《剩者為王》 中他對舒淇說的那段愛情觀嗎?「一個女孩不應該為父母結婚,不應該在外邊聽見什麼風言風語想要結婚……」只是一段獨白就惹人淚崩。他表演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眼神非常抓人。不過萬萬想不到的是金士傑也曾飾演過《楚喬傳》中那個殺人成性的宇文席,果然是演什麼像什麼。
侯勇:一部《人民的名義》 將不少優秀的演員重新推到觀眾們眼前,達康書記更是憑借表情包大火,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劇中最吸引人的片段是侯亮平貪污的錢被扒出之後的那段,滿滿一屋子的錢看得人心慌,出演趙德漢的侯勇在處理這一段的時候整個人物是很跳躍很有層次感的,本以為逃過一劫的欣喜和被抓包後的驚恐接連涌現措手不及的樣子,真的絕了!
李雪健: 作為老戲骨他幾乎是演什麼像什麼,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角色大概是他出演的軍人形象,比如說 《少帥》中的張作霖 ,這一點得益於張作霖從小就是在文工團成長的,很小的時候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團後來又進入了中央實驗話劇班,演技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的練出來的,李雪健的表演都是被當時典範來模仿的。
王硯輝:《烈日灼心》 最後那一段,在我不認識王硯輝之前,我一直以為那是一個采訪的紀錄片,絲毫沒有表演痕跡。而且我問過好多人,都和我走同樣的感受,演技真的做到了不露痕跡!
王寶強:《你好樹先生》 里的演技讓我徹底顛覆對王寶強的形象。整部電影都是演技炸裂的瞬間,抽煙,走路,說話,每一個神態,表情,特別是王寶強迷茫含糊不清的眼神,真的是絕了!
段奕宏:《我的團長我的團》, 在這部劇里,老段演的角色叫龍文章,坑蒙拐騙拉著一桿隊伍來到抗戰第一線。有一場訓話戲,段奕宏沒什麼補給,又擔心別人不願意跟著打仗,那種糾結矛盾,甚至有點狡猾的心理,真的演的淋漓盡致。整部片子都是演技在線,看了一遍就不敢輕易看第二遍,太過沉重!
其實,沒有多少演員的演技可以稱得上「炸裂」。倒不是演員沒有「炸裂」演技的實力,而是「炸裂」屬於可遇不可求……
說到「炸裂」,我首先想起了《潛伏》中飾演李涯的祖峰。有一場戲余則成自證清白後,在走廊里打了李涯一記結結實實的耳光,李涯瞬間就被打懵了,但還不忘稍稍低頭向余則成示意道歉。隨後在辦公室,李涯流下了難說何種情緒的熱淚。
為什麼說李涯這場戲的演技堪稱「炸裂」?這「炸裂」的背後其實是李涯難以言表卻又異常豐富的內在情緒波動。
李涯的心裡只有「工作」,哪怕被他懷疑的人是副站長或站長。可這種危險的「以下犯上」一旦失誤,李涯就會陷入被動。當他費盡腦力找到蛛絲馬跡甚至是「有力證據」時,余則成卻化險為夷……
李涯被打後的表情體現了他內心的真正「聲音」,是什麼?是尷尬、屈辱、無奈,是競爭對手之間競爭失敗後的絕望。
而在辦公室落淚,李涯則產生了自我懷疑。不是懷疑這個「案子」對錯與否,是在「鐵證」面前對自己的敬業內心和工作態度產生了嚴重懷疑。
正是這些豐富的前因後果,也就是所謂的「可遇不可求」,造就了李涯這個段落的「炸裂」演技。再一次把掌聲送給飾演李涯的祖峰老師。
兩個片段,一個是片中張譯妻子再次懷孕醫院要求辦長子的死亡證才能拿到准生證;還有一個是黃渤兒子找到後,張譯在酒桌上唱歌,失落又無奈的說我肥了這么大力氣,結果找到了你的兒子。
前者意味著努力了這么久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了尋找兒子的希望,制度如此,就像之前新聞說要開證明證明你媽是你媽一樣荒謬。你知道他還活著,卻不得不為了另一個更有可能更接近的希望而證明他死了,又荒謬又現實。
後者沒什麼好說的,桌上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幸運的實在太少。
演技炸裂的部分在結尾的長鏡頭,最終殘忍報復了殺死未婚妻的兇手的李秉憲,大仇得報的輕松,失去目標的平靜,意識到自己也變成禽獸的崩潰,臉上的表情一點點變化,演技不得不服。
赤焰翻案時,林殊和梁帝的對話真的是兩個人都演技炸裂。梁帝從最開始的暴跳如雷不肯相信,到固執己見堅持為自己辯解開脫,再到一瞬間頹然老去。演活了一個剛愎自用疑神疑鬼的皇帝。
萬梓良在《英雄好漢》里的表演給我的影響非常深刻,演技堪稱炸裂。雖然周潤發是該片第一男主角,但萬梓良的戲份比他還多,還出彩,類似於《黑金》中的梁家輝和劉德華。在這部片中萬梓良連虐柯俊雄、周潤發、劉德華、楊群四大影帝。
第一段 ,萬梓良飾演的鄧家勇被柯俊雄飾演的朱老大數落罪行,要懲辦他,勇哥面對三支槍面不改色,因為他也是有備而來,做好了造反的准備,看這陰險的小眼神。
隨後他拿著一瓶酒往朱老大頭上砸去,用破碎的酒瓶將其殺死,殺完之後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看這兇相畢露的表情。
飾演朱老大的柯俊雄,絕不是等閑之輩,兩屆金馬影帝,台灣影壇絕對的大佬。
第二段 ,周潤發找來警司作陪與萬梓良講和,卻被萬梓良一番指責加羞辱;萬梓良氣場全開,氣焰逼人
而周潤發氣勢全無,完全是一個落魄的老大,被萬梓良死死壓制。
第三段 ,劉德華飾演的弟弟阿國來找萬梓良,幫周潤發求情,萬梓良恩威並施,顯示讓他跪下敬茶。
劉德華將要跪下的時候勇哥馬上面色一變,笑嘻嘻地將他扶起,並擁抱。
阿國在他面前就是弟中弟。
第四段 ,鄧家勇老爸來找他,質問人是不是他炸死的,他抵死不認,並關切老爸,叫他吃火鍋。
這時,手下說見他老爸和劑哥、阿國一起,他表情立馬變了,兩眼放光,逼他老爸說出兩人的下落,並說出了他放炸彈的事。
極度憤怒之下,他命令手下打他老爸,真的是狠起來連自己老爸都打啊。
而飾演他老爸的楊群也是香港資深藝人,兩屆金馬影帝,也是最早的西門慶扮演者。
雖然說片中每個演員的表演形象與角色設定有關,但片中萬梓良確實貢獻了的極其出色的表演,他在片中情緒飽滿,表演收放自如,將一個囂張跋扈、心狠手辣、咄咄逼人的壞蛋塑造得活靈活現,讓人看得拍案叫絕。
我覺得馮遠征是其中之一。
馮遠征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中飾演的安嘉和,馮遠征飾演的這個角色不僅被評為90後童年陰影第一位,而且馮遠征這個人也被一些不理智的觀眾記恨了十幾年,甚至有人專門去扎他的車胎,以至於馮遠征很久一段都不敢上街上溜達,等待他的不僅有謾罵還有臭雞蛋,真的是比容嬤嬤還冤枉的一個演員。
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征飾演的安嘉和,是一個外科醫生,在外人眼中安嘉和是一個絕世好男人,但是回到家的他,卻是一個有著家庭暴力傾向的丈夫。馮遠征將這種反差轉換的非常自然,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轉身都會讓人不寒而慄。 而且他在飾演這個角色時的轉變是毫無預兆的,前一秒還好好的,後一秒就開始對妻子進行毒打,完全預料不出下一秒他是溫和還是暴力。即使他拍的不是恐怖片卻完全達到了恐怖片的效果,記得我小時候看到他打人的畫面還被嚇哭了,彷彿他已經瘋狂到下一秒就會從電視機里鑽出來打人,不得不佩服馮遠征精湛的演技。
馮遠征的演技不僅只體現在一部電視劇中,在電影《非誠勿擾》中,馮遠征飾演一個娘氣十足的同性戀,讓觀眾們跌破了眼鏡。 在電影中,當馮遠征扭著屁股翹著蘭花指走出來的時候我就彷彿聞到了一股騷氣,除了造型,馮遠征說話的語氣強調都透著一種女人的氣息,特別是他看向葛優時那種幽怨的眼神,我一個女生都自愧不如!
除了變態和同性戀,馮遠征還演過一個精神病患者,在電影《百花深處》中,馮遠征飾演一個活在過去的瘋子,不斷地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尋找自己失去的家園。 雖然是個神經病,但是卻勾起了影迷的無限心疼。特別是他單薄的身影站在廢墟中,讓人覺得寂寞又蒼涼,看得想為他掉眼淚。
總的來說,我認為馮遠征飾演對角色把握的精準到位,而且眼光獨到非常會挑劇本。我認為他是我心中最適合演技炸裂這個詞的演員,畢竟不是每一個演員都能飾演一次變態就能被觀眾當成變態幾十年的,他可以說是為了角色犧牲了自己,不得不令人佩服!
一、萬茜
萬茜在影視圈出了名的人美戲好,多部作品都有不菲的成績,讓我震驚到的是她在《你好!瘋子》里的表現,她作為一個人格分裂者,面對鏡頭接近五分鍾的「分裂」表演。
表情、聲音、肢體、面部控制等等,萬茜就像是一把刀子,就這些人的細微之處分割成自己的一部分,讓銀幕外的人看得雞皮疙瘩眾生,這就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啊。
二、李雪健
李雪健老師也是位老戲骨,在《少帥》中飾演大軍閥張作霖,將一個囂張跋扈的,性情乖張的張作霖演的是入木三分,角色光芒直接壓過了主角文章。
在片中,李雪健老師用誇張的表情,沙啞的聲線,和出神的演技,將這位在 歷史 書上的大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虎虎生威。
尤其是身亡那場戲,看著圍繞在自己身邊哭泣的女眷們,他一句「媽了的巴子」。讓人立刻感受張作霖對於世事的頑劣和看淡。
三、鞏俐
鞏皇的戲就不用多說了,她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塑造力,既能演風情決絕的藝妓,又能演被時代碾壓下的頌蓮,她的演技精髓在於她的沉穩,參透了角色的精髓之處,在不顯山露水的形式下,藏著一股直穿人心的力量。
千萬人中,只能找到一位鞏俐。
(壹條電影編輯部:輯一)
這里我想提一下郭京飛,一個科班畢業但總是不溫不火的男演員,在最近熱播劇《都挺好》中飾演蘇明成。
蘇明成,一個典型被母親慣壞的「巨嬰」,從小他就被母親捧在手心裡,家務活不會干,自己的衣服還要妹妹幫忙洗,除了一張會哄人的嘴以外,其他樣樣差勁,工作之後照樣「啃老」,不但結婚買房是父母拿的錢,就連每個月的零花錢也是討好母親換來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媽對我好,我花點她的錢怎麼了」。
郭京飛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把「蘇明成」演活了,「作妖」「啃老」「媽寶男」是蘇明成的代名詞,可以這么說,你越討厭他演的這個角色,說明他成功了,他成功把這個角色演繹的深入骨髓了。
在最新劇情中由於「作妖」老爹蘇大強的挑唆,讓大哥蘇明哲知道老二蘇明成在「啃老」,為了盡快能搬出二兒子蘇明成的家,他居然搬弄是非,關起門來說兒媳婦朱麗和二兒子蘇明成給他臉色看,有的沒的亂說一通,這讓老二蘇明成著實委屈。
推門進來就開始他積攢已久的話,是的,老大蘇明哲出國十年之久沒回來看過父母,女兒蘇明玉已經和蘇家斷了關系,只有老二蘇明成能夠陪伴父母,而工作家庭兩邊顧的蘇明成,現在依舊是個小職員,沒有太多的經濟來源,所以會覺得母親愛自己,才會給自己錢,現在母親走了,自己就成了一事無成的廢物。
妻子朱麗為了早日還完蘇大強的錢,每天加班努力工作,下了班還要回來研究菜譜,給公公做飯,這些蘇父避而不談,所以蘇明成覺得委屈,他在說這些的時候,眼睛含淚,那種委屈和無助,只有自己知道,最後那一聲「唉」伴隨著雙手捂眼的動作,真實不做作,讓我們這些身處在家庭事業兩邊跑的「打工狗」感同身受。
說實話,郭京飛的演技一直在線,從《失戀33天》到《龍門鏢局》《解密》《暗黑者》《約會專家》等作品,他都有令人驚嘆的表現,尤其是電影《二代妖精》中那個畫著煙熏妝的大貓咪,性感妖嬈起來也是絲毫不遜色。
(影控傳媒編輯部 昕昕)
《古惑仔之隻手遮天》 張耀揚飾演的烏鴉
張耀揚自出道飾演的大部分都是反派角色,那 囂張跋扈 , 目中無人 的形象每次塑造的都很 傳神 ,而烏鴉這個角色無疑是最經典的一個。 2
也因為烏鴉的存在,讓這部古惑仔也成為了最經典的一部。
烏鴉一出場,那 神經質的形象 就讓人眼前一亮,劇情中常常做出一些出乎常人的舉動,把人弄得一驚一乍的。
有段戲,烏鴉跳著舞射殺小結巴, 變態的樣子 讓觀眾肝火大動,若是其他演員來演這段,估計那場景會讓人感覺很尷尬吧。
這部劇我相信有2個經典鏡頭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個就是 掀翻桌子 ,第二個是 踩碎關公 ,這二段戲都把其 狂放不羈,喜怒無常,兇殘暴戾 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其中還有一段演技最炸裂的地方,全劇中烏鴉都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 風頭 處處 壓過陳浩南 。
唯一吃的二次癟是洪興老大和東星老大帶來的,在受辱後,一句話不說的烏鴉,利用表情把 不服,怨恨 表現的 入木三分 ,也為後面殺掉2個老大埋下了伏筆。
那股 變態和狠勁 在 娛樂 圈真想像不出還有誰能做到,憑借著烏鴉的角色,也使得張耀揚的風頭完全蓋過了主角鄭伊健飾演的陳浩南。
張耀揚也是唯一一個被傳出吸毒,大家沒感到 絲毫意外 的明星。
而張耀揚現實的生活卻是養養花,種種草,性格很 靦腆 ,和他相處也會感到 很親切
總結來說張耀揚讓烏鴉這個角色有了靈魂,稱之演技炸裂名副其實。
演技炸裂這個形容有點主觀,在小鯨看來所謂的演技炸裂,大概就是讓觀眾感同身受到角色身上的開心、恐懼、害怕、悲傷……而不是因為音效、背景、或者其它因素而影響。
在小鯨記憶中,比較認可的一幕「炸裂」般的演技,是國產電視劇《都挺好》中姚晨飾演的明玉,在逼迫二哥,念道歉信時候的真實反映,至今都印象深刻。
蘇明成因為老婆辭職的事情暴打蘇明玉,使明玉根本站不起來,而蘇明玉將蘇明成告了,蘇明成坐牢了,所有人都求明玉放了哥哥,沒有人關心她的傷勢。看到這兒小鯨是心疼明玉的。
雖然明玉最終答應放了哥哥,但需要蘇明成讀一封道歉信。而這一段便是兩個人甚至整部劇的演技炸裂時刻。
蘇明成接過明玉的道歉信,一開始是拒絕的,明玉不僅讓蘇明成親自讀出來,還要錄下來,讓他永遠記住這一刻。兩個人這段演技飆的太精彩了。郭京飛從一開始的拒絕,到被逼無奈的讀出來,再到氣憤的一字一句的念稿子,最後哭著讀不下去。
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非常到位,頃刻間撥弄著觀眾的心結,代入感極強。而此刻的姚晨也絲毫不遜色。
雖然一遍錄著手機,但內心的波動,在郭京飛念信,念不下去的時刻,瞬間爆發。那麼多年被欺負卻無人問津,那麼多委屈憋在心裡卻無人理解。一個人撐著一大家子,還總是被誤解。
在郭京飛哭泣的瞬間,姚晨的也開始宣洩性的逼迫對方繼續念下去。從內心上,觀眾能體會到來自姚晨心底的恐懼,從表情上,也能看出她強忍著心底的不服和委屈,故作鎮定卻又激動的樣子。
Ⅲ 女老闆關起門來安慰是什麼電影
一天零一夜
7.4分
主演:阮楠斌黃曉玲孫媛王雨桐
導演:范鵬宇
類型:驚悚懸疑
時長:91分鍾
年代:2017
地區:內地
簡介
Ⅳ 日本恐怖片《來了》:比妖怪更可怕的,是人心
這兩天把日本恐怖電影《來了》的原作小說讀完了,後勁挺足,沒太看懂電影的可以來看這篇解析,我會從 四個關鍵問題 依次展開——
1. 魄魕(ji,第二聲)魔是什麼?
2. 為什麼魄魕魔會纏上男主田原秀樹?
3. 魄魕魔與田原家的淵源為何?
4. 魄魕魔被消滅了嗎?
魄魕魔原名並非魄魕魔(bogiwan),而是坊偽魔(bougima)或撫偽女(bugime)。江戶時代末期,紀伊國的小杉哲舟在其隨筆體著作《紀伊雜葉》中記載, 紀伊國山村裡流傳有一種妖怪,會把人擄進山裡。
紀伊國屬南海道,俗稱「紀州」,紀伊國的 三重縣 南部及 和歌山縣 ,古時稱「木之國」,因「木之國」之音變長,713年正式名為紀伊。
而三重縣K地區,便是秀樹的爺爺田原銀二的老家,K地區當地居民、包括銀二,從小就被教育,如果魄魕魔找上門,絕對不能回答,也不能讓它進來。要是來到玄關,鎖起門來別理會就好,但要是來到後門,萬一後門沒鎖,就會被抓到山上。
若你讀過諸如《百鬼夜行全圖鑒》《日本妖怪大全》這類作品,不難發現, 大部分妖怪都是由人的怨念幻化而成的 ,即妖怪是為一個人或一群人強大怨念所生,怨念越強則妖力越強,魄魕魔也不例外。
K地區過去是農村,絕對稱不上富足,即使輕微的氣候變化,也會導致農作物歉收,往往造成毀滅性打擊。糧食短缺,且沒有補充和支援,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下,使得K地區實行過「強制減少家中人口」的舉措,即是 把老人和小孩,貢獻給棲息在山中的妖怪魄魕魔 。
這便形成了一種「默認」,若家中窮到揭不開鍋,則叮囑小孩、說服或強制老人,在門口聽到有人呼喚他時一定要響應,便能被魄魕魔帶走,繼而解決家中糧食短缺的問題。
人和妖怪在飢荒年代,便如此「和諧共存」下來。
那些讓妖怪帶走自己孩子的父母,甚至會幻想孩子沒有死,只是被妖怪帶去好地方了,吃著想吃的食物,幸福地過著日子, 這般虛無、僅能安撫自己良心的幻想,便形成了一個概念——子寶山 ,流傳至後世,殘酷的事實被掩埋,對孩子的美好期許被留下,後人甚至在當地開發了天然溫泉「子寶泉」,供夫妻來此處寄託生子的願望。
多麼諷刺。
為什麼魄魕魔會纏上男主田原秀樹?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魄魕魔和中世紀歐洲的吸血鬼一樣,都屬於「不被邀請就無法進入家門」的話,為什麼它會纏上秀樹呢?
時間回到昭和時代尾聲,當時,秀樹還是個六年級的學生,悠閑的暑假,他一個人去往位於大阪老街區的外公外婆家看漫畫。正一本接一本地看得停不下來,門鈴響了,他望向三米外的玄關,凹凸不平的玻璃格子門上映出一道矮小模糊的深灰色影子。
當時,家中僅有秀樹和因腦溢血卧床不起的爺爺銀二,秀樹原本不打算應門,但灰色影子以一個女聲說道:「打擾府上了」。用了如此古老的說辭,又問:「有人在家嗎?」使秀樹不自覺便說出了:「來了。」
這句「來了」,成為了糾纏秀樹長達二十五年的噩夢的起點 ,正和上作品名《來了》,一旦吐露這兩個字,招來的便是極致恐怖的死亡。
這一問題實則能牽扯出本作立意,即——
存在裂縫的家庭,會被妖魔鬼怪侵入。
那麼,什麼叫「存在裂縫的家庭」呢?
你或許已經理解到, 秀樹所捏造的「完美奶爸」只是個人設,真實的他既自私又愚蠢 。
想要孩子的時候,信誓旦旦地對香奈說:「孩子出生後,我絕對不會推給香奈或母親照顧。我這個父親也會幫忙帶小孩。夫妻一起努力養育小孩吧。」
女兒知紗真的出生以後,他繼續信誓旦旦:「恭喜你,我們兩人一起養育這個新生命吧。」
實際如何呢?
如果你讀過《來了》原作,就會發現第一章「來訪者」和第二章「當事者」之間存在巨大的裂縫。
在「來訪者」一章中,以秀樹為第一視角切入,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他對家庭的重視、對成為好爸爸的期待,多到刻意。他只顧著對自己的「責任心」沾沾自喜,卻幾次在想起如何粗暴對待妻子香奈、不耐煩對待女兒知紗時戛然而止。
他活在一個由自己所編織的謊言的世界,自顧自地沉醉。
所以讀到他被魄魕魔一口咬掉半個腦袋、半張臉,我覺得簡直大快人心。
在「當事者」一章中,香奈成了主角,通過她的敘述,我們才發現原來她過得多麼壓抑、痛苦。
秀樹死後,香奈不覺得有多悲痛,反而覺得——
我的心情反而可說是舒暢、開朗。因為秀樹已經從這個家消失。我可以不必再配合他養育小孩了。
香奈遭遇了什麼呢?
知紗出生時,香奈痛得幾近暈厥,好不容易在午後生下孩子,秀樹晚上才趕來,因為看到她正對著護士微笑,就簡簡單單來了一句: 「啊啊,生孩子很輕松嘛。」
讀到這里我已經血壓升高了,繼續讀。
香奈繼續回憶,其實在同居時,就該察覺到決不能和這個人結婚的。
當時她得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一整天,做飯、衛生都顧不上了,餓了一天,還以為秀樹會給自己帶飯回家,結果他晚上十點姍姍來遲,回來以後沒有問過香奈一句好不好,而是說: 「不會自己煮來吃哦?你沒打掃房間嗎?」
婚後的生活我們都知道了,香奈受夠了秀樹在親朋好友、網友面前扮演「好爸爸好丈夫」的角色,她的心已經死了。如果要分開,憑什麼是她被掃地出門呢?就因為房子是秀樹的嗎?在香奈看來,就該是秀樹出局,她和女兒繼續生活才對。
魄魕魔會模仿獵物身邊的親朋好友的聲音,以此來引誘獵物應門, 香奈聽到的,都是秀樹說過的——虛假的承諾、自作主張的決斷、過錯的托詞…… 她很容易就被激到回應,魄魕魔乘虛而入,擄走了知紗、逼瘋了香奈。
實際上,秀樹的「渣」屬於遺傳。
秀樹的母親澄江和奶奶志津,經常受到秀樹爺爺銀二的保留對待,毆打、澆熱水,都是家常便飯。
銀二是一家的支柱,在家中頤氣指使,稍有不順心便打罵家人,全家人只能忍氣吞聲。銀二甚至打死了澄江的姐姐秀子,全家人還要幫他隱瞞,說秀子是跑著跌倒撞到頭死的。 這又是一個存在巨大裂縫的家庭。
澄江的哥哥久德對這樣的家庭忍無可忍,沖出家門想要前往鎮上,穿過大馬路時被車撞死了。
也就是說,奶奶志津親眼看著自己的一兒一女被丈夫銀二逼死,如此深沉的怨恨像墨水一樣浸透了她的心,她親手製作魔導符放入袋中,聲稱這是護身符,在她死後仍好好地收在家中。
事實上, 這壓根不是什麼護身符,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詛咒 ,藏著對丈夫銀二深深的怨恨,因此引來了魄魕魔。
只是她沒想到,邪惡無比的魔物不僅盯上她的丈夫,連她自己、孫子、曾孫都緊追不舍。
志津的召喚、秀樹本人對家庭的傷害,雙重原因作用下,魄魕魔越發猖狂,接連帶走了銀二、志津、秀樹,若不是驅魔師姐妹琴子和真琴鼎力相助,知紗也會被帶走去山上。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保留看待,盡管琴子「消滅」了魄魕魔,但它是 滅而不盡的 ,不幸會召喚不幸,如果香奈和知紗母女倆不能相親相愛,彼此依靠著心連心地活下去,魄魕魔依舊有可能找上門來。
下次當門鈴聲響起,想說「來了」的時候,先看一眼門外來人的模樣吧。
Ⅳ 《電影旬報》公布年度十佳,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水平
日本最具權威的電影雜志《電影旬報》,於12日公布了2009年度十大佳片(第83屆旬報十佳)以及電影人獲獎名單。是枝裕和門下弟子、青年女導演西川美和的最新作品《親愛的醫生》,位列日本電影十佳第一位。
電影旬報的十大佳片與個人獎項,由電影評論家、日本電影記者俱樂部成員等擔任評選人,從電影業內來講,電影旬報是真實反映了一年之中日本電影界的實際水平,是值得信賴的日本電影獎項。
Ⅵ 想看(房間)這部電影怎樣搜索到
鏈接:
《房間》是由蘭納德·阿伯拉罕森執導,布麗·拉爾森、雅各布·特瑞佈雷、威廉姆·H·梅西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6年1月15日在愛爾蘭上映。該片改編自愛瑪·多諾霍的同名原著小說,講述了一個女孩被鄰居所騙,之後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里長達七年之久的故事。
Ⅶ 太快確定關系的戀情會不會長久呢
太快確定關系的感情會不會長久?
Ⅷ 找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小時候看的
好早的電影了,記得那時侯是學校組織看的!絕對不是《媽媽再愛我一次》。是內地拍的。那個兒子叫小飛吧!
這不是單親家庭,母親是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教育才孤身帶孩子到好一點的地方學習,父親的話則在老家拚命賺錢。城裡的生活很艱難,他們靠糊紙盒維持,但是母親還是想方設法讓孩子每天有雞蛋吃。
兒子很爭氣,每次都考第一,母親也很自豪。一次不知是期中還是期末考試,他差幾分只得了第二。而母親則一直堅信自己的兒子是第一,兒子把成績單折成紙飛機而忘了把它收起來。結果被母親發現了,關起門來狠狠的揍他,最後把他壓在了一大堆紙盒的下面。就這么把兒子的命給斷送了。
在法庭上,律師們為她辯護說那時她可能精神失常,但是她否認了,她清楚的知道一切,但是這個後果是她不願也是不曾想到的。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還很小,但是卻記憶猶新,哭的一塌糊塗。
可是題目實在是不記得了。
本人提供以上詳細信息,望哪位還記著的提個醒吧!
Ⅸ 有一種關系 叫發小
文:清說
微信公號;清說清語
01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有一種關系在漸漸消失,那就是「發小」。
不信,問問你身邊的年輕人和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他們咋一聽什麼叫「發小」,也許會流露出疑惑的眼神。
什麼是發小?
發小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關系的稱謂。通常指父母都很熟,或在同一單位,孩子之間是一起長大的玩伴。
之所以稱之為發小,就是從出生開始到幼兒園一起長大,到中小學一起學習,一直到高中畢業,各奔東西。
發小大都共同生活在同一環境或同一大院里。尤其是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發小,他們小時候一起捉迷藏、玩蛐蛐、彈溜溜球,滾鐵環。一起踢毽子、跳繩、玩沙包和旗子 游戲 等等。
發小不僅是一起長大的,發小的父母們還在同一單位,甚至幾十年過去了,發小之間連玩伴父母的名字都張口就來。
對於如今已年過半百的發小們來說,他們見面,大都不叫大名叫小名、甚至連發小的外號都張嘴就來。
發小之間那種特殊的 情感 ,終生難忘。
02
前幾天,我們十幾個發小約伴同游,今年已是第三年。
發小約伴同游,不只是單純的 旅遊 ,更多的,是在同行同游中,同吃、同住、同聊的氛圍和感覺。與發小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能找回兒時的記憶,回到兒時純真的年代。
回憶回憶小學時的某某老師,回憶回憶兒時難忘的記憶,總有回憶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趣事。
期間,令兩位發小最難忘的,是在高中時,她倆參加了學校的女子籃球隊,並在全區進行的中學生籃球聯賽中,她倆以主力的角色參加了全程比賽。最終,我們學校女子籃球隊力壓群芳,一舉奪冠。代表區參加了市裡的比賽。
曾經這么輝煌的成績,而我卻未曾記得。聽她倆說起來時,又彷彿有點記憶。
那時,我是那種最頭疼上 體育 課的學生。記得,只要趕上 體育 課是下雨天, 體育 老師就拿著厚厚的《福爾摩斯探案集》講給我們聽,伴著外面的陰雨天,每次都聽得津津樂道,許多同學比聽數理化聚精會神多了。
後來,上 體育 課時,我最關心的,就是今天有沒有雨。
雖然我不喜歡 體育 課。但是,小學時,在某一屆運動會上,增加了60米環繩跑。那次,我跑了第一名,首創了這個項目的記錄。好像第二年吧,就有學妹打破了我的記錄。
中學時,鞍馬達標,我們班只有幾位女生不敢跳。其中,包括我。後來,在一次次練習中,終於被老師馴服壯膽。到現在還記得,我跳過鞍馬的那一瞬間。
「蹭蹭蹭」助跑,然後,雙腳使勁一登,胳膊用力一撐,雙腿自然分開,跳起,身體隨著慣性,一躍而過,原來鞍馬不過如此。
這不正是應驗了那句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對任何事情都一樣。只要喜歡、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沒有學不會和做不到的。
03
我們這些發小,從小生活在同一所大院里。從上托兒所到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彼此間都見證了相互的成長。
在那個年代,我們國家還未改革開放,物資匱乏,生活水平落後,購買許多東西都需要憑票。盡管這樣,感覺大院里的生活還是很豐富的。有學校、有醫院、有托兒所、有食堂、有百貨商店、有蔬菜公司、有小市場、有俱樂部、有糧局、有洗澡堂。做衣服還有成衣局。
那時,單位時常會邀請一些劇團來演出。曲藝、歌舞、話劇、戲曲等,業餘生活還挺豐富的。新電影,俱樂部都是在第一時間就放映。老電影,會定期的在大院食堂前面的廣場上露天放映。有看正面的,有看反面的。反正,熒幕兩面都有觀眾。
買糧食的話,就拿著糧本去糧局。有粗糧、有細糧。粗糧就是玉米、豆面之類的。哦,記得那時大米也算粗糧。細糧就是小麥、面條之類的。
小時候總聞著大院食堂的炒菜那麼香,而且香味那麼濃,似乎現在還記得食堂燒菜的香味。家長上班工作忙,時常,我們都是憑飯票,拿著布兜去食堂買饅頭,拎著小桶去食堂打稀飯,自己家做菜,生活非常簡單又方便。
相對現在來說,那時卻吃的很 健康 、很放心。
04
大院里分了一區、二區、三區,應該是便於管理。我們都住在一排排平房裡。家家都沒有院子,一排大概十幾戶人家,從東頭到西頭一目瞭然。
大院以當地人居多,也不乏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公用的水管、公用的廁所,打熱水還有熱水房。現在想想,還挺熱鬧的。
後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院里開始在後面的空地處蓋起了樓房。家家陸續搬進了樓房。慢慢地,大院還是那個大院,可大院里的平房都銷聲匿跡,不見蹤影,拔地而起的是一幢幢樓房。
盡管這樣,大院依然保留下來了大院的特點。它不同於其他的樓房,人與人之間似乎關起門來各過各的,對門鄰居都各不相干,甚至不知道一個單元里住的,都姓甚名誰。
所以,我們在童年結下的發小之情,是今天許多孩子們體會不到的。
發小之情,少了功利,多了真誠。少了拘謹,多了隨意。發小之情是純潔的,真摯的,大家在一起,沒有那麼多客套和世故,相互之間感覺更多的,是那種無需設置防線的踏實和隨性。
所以,與發小在一起,無需偽裝、無需面具,每個人都是最童真、最真實的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孩子們成為「發小」的概率將越來越少。
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發小」這個稱謂會漸漸淡出人們的腦海。因為,如今的 社會 ,鄰居間相互串門走動的越來越少,你家送一盤餃子,我家送一碗雞湯的更是少之又少,孩子間又怎能像我們那個年代一樣,成為發小呢。
無論如何,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會忘記,世界上有這么一種關系:與你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耍。無論相距多遠,無論你在哪裡,無論多久不見,彼此都會記得,一直到老。
這種關系就是: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