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影評 » 電影鄒碧華資源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鄒碧華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1-11 03:08:05

❶ 公司職員觀看鄒碧華電影觀後感(兩篇)

篇一:

根據公司組織部關於組織觀看電影《鄒碧華》的要求,在我局組織處的安排下,我有幸能夠與其他黨員同志一同觀看《鄒碧華》******勞動楷模電影,進一步了解了鄒碧華愛崗敬業、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這樣一個鮮活的人物,雖然是最後一批次觀看,雖然已經在網上閱讀過相關文章,盡管已在觀後的同事們的口中了解了部分內容,但做為最後一批次觀看的我,通過影院熒幕的直觀感受,對我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受益匪淺。

一、信仰於心,敬業於行

觀影後,我不得不感慨為我們呈現的一個關鍵詞:敬業,影片中的各色人物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我們展現了他們的敬業方式,而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收發室的賀青山,身為法院的一名普通職員,在收發室這一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沒有怨言,卻能准確的說出每年收發報紙、書刊、信訪信件的准確數量,並為那字跡不清的回信內容而與信訪辦主任據理力爭,他做的事很簡單,但像他這樣對每封經手的信件負責和敬業態度真的值得我們學習。而故事的主人公鄒碧華更是如此,熱愛著自己忠誠的司法事業,為中國法制建設,司法事業改革快速發展不斷鑽研,不懈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什麼他們能夠熱愛並敬而行之於自己的事業,我想是因為信仰,是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賀老師對黨和國家事業的信仰,是鄒碧華對人民和中國法制建設的信仰,只有信仰於心,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做的如此腳踏實地。敬業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二、堅持永遠是最堅實的力量

做為司法改革的試點,鄒碧華和全院同志們都在不懈努力,30稿不成,鄒碧華就用拿破崙的法典做比來鼓舞士氣,面對巨大壓力和抱怨仍不斷安慰,與其說這段歷程是奮斗,不如說是堅持,對中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堅持,對敢為人先、敢挑重擔的堅持,對山窮水盡疑無路、必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堅持,這份堅持源於信仰、源於熱愛、源於不懈努力。而對於身處內蒙電力發展浪潮中的我們,面對基層安全生產就應該有一份這樣堅持的決心,對於規程和制度堅持把控不鬆懈,對於安全生產實際堅持紅線不放鬆,對於無法解決的問題永遠要堅持想辦法解決,請收起你偶爾存在的放鬆和惰性,再去努力一點,再去堅持一下,一切終會有辦法,堅持永遠是最堅實的力量。

對於我,一名基層的年輕共產黨員,一名奮戰在技術支援一線的電力職工,我想我和所有電力職工一樣心懷信仰,熱忱並忠誠於自己熱愛的電力事業,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內蒙電力事業發展而拼搏並不斷努力著。最後,想和大家分享一句鄒碧華對賀老師及全院同志說的那句話:「把簡單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簡單」!

篇二:

近日,在單位的組織下,有幸觀看了電影《鄒碧華》。這部電影通過鄒碧華的同事及家人的回憶講述了一名優秀的法官,畢生致力於中國法制的建設、推動司法改革,因勞累過度,英年早逝的感人故事。

觀影過程中,一開始我更多的是惋惜,一個前途一片光明,正值事業、愛情巔峰的青年才俊就這么突然去世了。但當電影褪去帷幕,我對鄒碧華同志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在我心裡的形象也更清晰更加高大了。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滿屋的書,觀影過程中,筆者不禁就對愛人感慨,他怎麼那麼多的書,他的母親在兒子走後,哭著說,好歹你把這些書看完再走呀,讓人動容。

作為電力人的一名,面對日益更新的技術,以及電網安全運行的責任,我們也需要時時刻刻去學習,但很對人面對這世界的各種誘惑、對現在生活條件的滿足,卻不情願去主動學習,我們不能保證像鄒碧華同志一樣有滿屋子的書,我們最起碼應該把《安規》、《兩票》、《標准化》等書籍、事故處理、倒閘操作、設備巡視等基本知識學習到位,這樣才是保證安全生產的第一步。

影片中,鄒碧華在康達生日的時候,為眾人深情地朗誦特蕾莎修女的詩歌《無論如何》的情景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這是對生命和事業至高的理想與熱愛。

有人通常不講道理、沒有邏輯以及以自我為中心;

無論如何,你還是原諒他們吧。即便你是友善的,有人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動機不良;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保持友善。

當你取得一些成就,你將同時獲得一些虛假的朋友、以及一些真實的敵人;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去取得這些成就。即使你是誠實和率直的,還是有人可能會欺騙你;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堅持這種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努力建立起的東西,或許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去建立。

……

這樣的一首詩,值得我們所有人共勉。它讓我的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堅持初心,假如你是一個清潔工,無論如何你都要義務忍受垃圾的氣味,但是你是否在整天抱怨呢?而我們作為電力部門的年輕一員呢?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我們肩負的責任呢?是不是因為烈日下勞作就退縮呢?是不是因為寂寞的守侯就抱怨呢?我們給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有了責任,無論如何,我們把青春的汗水灑在了建設光明的途中;因為有了責任;無論如何,將守侯光明的寂寞變成了一項神聖的事業。

一部《鄒碧華》教會了我很多,何其幸運欣賞這樣一部電影,感恩!

❷ 《鄒碧華》:無論如何

下午,看了一場電影,《鄒碧華》。

這不是一部悲情的電影,還是幾次落了淚,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深深地觸動。

看到法學院的校園和操場,法庭、法袍以及堆在桌上厚厚的卷宗,這些事物里,有太多過往的記憶和熟悉的情分。曾經,對於它們幾乎熟視無睹,在分離很久之後再見,卻猶如見到初戀。

我在想,那段生活於我而言是什麼?

沒有刻意的求取,卻單純真摯。那段生活里,有懵懂入職的莽撞和挫敗,也有被鼓勵的肯定和欣喜,還有和這段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很多人事:刻板單調又簡單快樂的行政工作;一年半的派出法庭遇見不同的人事;有一些年的民事工作,在自己婚姻初始卻聽了無數的離婚案子,對於當事人有著抗拒,又有同情……

今天,藉由這部電影,把留在記憶里的情感再次喚醒。有一段時間,真的沒有在看,而是就在電影中,讓那些事物和我內心的細節一一印證重疊。

有三個場景,被深深打動,是鄒碧華對於別人的「看見」。

一個是年輕的女法官陳陽,因為案子當中的一些糾葛,有了情緒,在向鄒院長要求續假的時候,鄒碧華說:我知道,當事人的不理智行為讓你受委屈了!就是這一句,陳陽的表情立刻有了動容,我感覺到她內心的抗拒中有了縫隙。鄒碧華接著對她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和要求,她也接受了。

第二個是一位看著蠻老的聾啞當事人,因母親在失火中死亡而起訴物業。鄒碧華用手語和他說:你有母親,我理解,我也有母親,你相信我(大意)。當事人當即潸然。

第三個是負責收發的老法官老賀。鄒碧華看到他的認真和努力,把他請到全院幹警面前,對他說:你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簡單。

看見別人並不容易,看見了,還能用合適的方式表達,更不容易。

這是一個好大的標題,我取一個很小的角度。

鄒碧華作為上海司法改革的設計師,想從全局的角度,從司法的大走向進行設計,目標是組建一支精英的法官隊伍,推動國家的法治進程。在這個角度,一切圍繞這個目標的舉措和設計都沒有問題,甚至一些人事都需要圍繞這個目標去增刪。但是,改革勢必牽涉人,在這場改革中,涉及切身利益的人怎麼辦?有老法官說,我們辦案幾十年,如果讓我們考試上崗,怎麼考得過年輕人,難道辦了幾十年案子的人就不再是法官了?有年輕法官說,我們就是因為優秀,才從基層辦案的業務崗位,被調到高院的行政崗位,這樣我們就當不了法官了?就是緊隨鄒碧華司法改革的中堅力量康達,也因為做了改革工作,沒有辦案量,因此不可能入法官員額。

這個矛盾,也是我現在的工作中一直會碰到的一個問題。

改革為了什麼?或許,改革那個當下,會牽涉到利益分割等很多復雜的理由,但是大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讓社會發展不斷向前,讓民眾的生活不斷改善。

想到劉慈欣的一個短篇,一位採煤的改革者,為了改變現有採煤工人的惡劣環境,想讓煤在地底直接液化,為此,進行了一個實驗。實驗總體是成功的,但在最後關口,一個小環節上的不慎引發全城大火,最後人們不得不整體遷徙,而火勢真正撲滅用了十幾年。但一百多年後,後代享受到了這項改革的成果,他從當初畏罪自殺的罪人變成了改革的英雄。

作為看客,理解意義非常簡單,而且很容易感動;但是身在其中的切身利益者,確實會有很多矛盾和掙扎。無意評說這種矛盾,改革最好的姿態,或許就是找到最佳平衡點吧。

讀過紀實體《鄒碧華傳》,所以影片中的康達,應該是劇情需要塑造的形象,但也是一個現實中提取的群像吧。

法學院的高材生,海歸精英,受領導器重,能力不言而喻,對於法律的信仰不是一朝形成的,也不會一夕剝奪。內心深處,對法官職業怎會沒有深愛,對法律事業怎會沒有執念?

但是,現實是什麼?影片講了兩層,一是因為過多進行行政工作,沒有案件辦理量而無法入額。無法入額代表什麼?就是不再是審判席上的法官,也有待遇收入上的較大差距;二是即使是法官,有魔都房貸的壓力,有生活品質的追求,骨感的現實如何去撐起豐滿的理想呢?而此時正好有百萬年薪的合同,辭職這個詞很容易從心動變成行動。

最後,康達撕碎了辭職書。或許,這也是劇情需要。

現實中,很多康達都拿著辭職書走了。理想是遠方和詩,現實是鞋和路,就是再渴望遠方和詩,在沒有合腳的鞋以及暢通的路的時候,怎麼去到達遠方和詩呢?

另外,還有個關於夫妻債務的案子。

影片開場不久時的一個案子,關於神秘離奇的200萬元借貸。原告訴被告欠款200萬,案件審理階段,被告正和妻子辦離婚。法官猜測是原、被告惡意串通,被告藉助原告讓不存在的借款變成夫妻共同債務。

最高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於今年1月18日施行,其中的關鍵一條就是: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此條司法解釋,對於夫妻共同債務有了很明確的除外條款,就是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除非債權人可以證明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等,否則不予支持。舉證責任分配給了債權人,對於不知情的夫妻另一方有了保護。

案子最後藉助舉證技巧,讓事實清晰,而這條司法解釋,是此類案件的明確依據。法律的發展,一直在向前走。

影片中,鄒碧華朗誦了一首他很喜歡的詩,特蕾莎修女所作的《無論如何》:

人們往往不理智,缺乏邏輯性並以自我為中心;

原諒他們吧,無論如何。

如果你善良,人們會指責你懷有自私和不良動機;

仍舊善良吧,無論如何。

如果你誠實和坦率,人們會欺騙你;

仍然誠實和坦率吧,無論如何。

……

也以此作結,個人也好,社會也好,無論如何,總是一路向前。

❸ 電影《鄒碧華》的觀後感

《鄒碧華》根據法官鄒碧華生前事跡改編,講述了他公正為民、敢於擔當的好乾部形象,以及為了自己的事業鞠躬盡瘁的故事。下面給大家分享《鄒碧華》的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鄒碧華》的觀後感1

看完《鄒碧華》這部影視作品,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電影講述了一名法官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短暫而又不短暫的一生。

作為一名法官,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法官這個神聖而庄嚴的職業,正如影視作品的他說的一句話:對於一個法院,一年要處理成千上萬個官司,而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一輩子可能也就打那麼一個官司,如果判錯了,對於他們是莫大的絕望。鄒碧華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一上任就親自接待前來上訪的群眾,親自走訪有困難的群眾,用心聆聽他們的絕望,用法律帶給他們光明。

他能緊跟時代潮流,走在行業前沿,為了能提高法官隊伍的整體水平,他勇於進行改革,聽取多方意見,不斷加工整理,沖破重重阻力,開發了一套法官信息考評系統,用數據說話,提高了法官考評的效率和公正性,更重要的是,為法官隊伍今後的良性建設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征程。

他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十八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司法工作首當其沖,在危難時刻,他能不辱一名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帶領法官們重溫黨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為法官們堅定了理想信念。

他是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也有對家的依戀,他也深深的愛著他的家人,可是他的這種愛,還沒來得及釋放,還沒來得及表達,就突然走了,他的親人哭的那一刻,我的眼眶也濕了。

鄒碧華走了,我們心中充滿了惋惜,正因為這樣,更顯鄒碧華的無私與奉獻,鞠躬盡瘁。

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他為中國的司法注入了畢生心血,他為人民交上了一份又一份公正的審判,這就是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所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寫照,正是一群像鄒碧華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推動了我們時代的進步,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想,作為一名黨員,我們需要向鄒碧華學習,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他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愛崗敬業、務實奉獻的高貴品質,在工作中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以鄒碧華精神來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提高自己的黨性覺悟,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力量。

《鄒碧華》的觀後感2

9月6日上午,我滿懷崇敬的心情隨同事一起來到米高梅國際影院,觀看了教育片《鄒碧華》,非常感動,記錄如下。

我們是接到縣委宣傳部通知統一買票去觀看電影《鄒碧華》的,除了放映前、放映後各單位集體合影留念外,放映中,大家用心觀看,鴉雀無聲,被鄒碧華的真實感人事跡所吸引,也為主演《鄒碧華》的演員演技點贊!大家都說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鄒碧華生前的工作與生活片段,值得看、值得思考。

電影《鄒碧華》,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鄒碧華參加美國法庭審判案例的場面,展示了中國法官在國外法庭中的高大形象。隨後出現了「2014年12月10日下午,鄒碧華在赴徐匯區法院參加司法改革座談會途中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的畫面。當天起床是在他的妻子海琳的幾次呼喚中起來的,平時都是鄒碧華喊妻子起來的,這一點說明鄒碧華由於勞累身體狀況不好了。同時,這一天又是鄒碧華的兒子生日,他只能在車上跟他的兒子說一聲「兒子,祝你生日快樂」一揮手,他就永遠離開了這個家。……

結尾,又再現了鄒碧華生前最後一刻下車「透透氣」的情景,他逝世後成千上萬人前來哀悼他。前後呼應,緊扣主題,突出了鄒碧華的一生都是撲在工作和事業上,為了司法公正,鞠躬盡瘁!

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法幹部要以鄒碧華同志為榜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鄒碧華》影片中令我們感動和難忘的畫面很多,例舉如下:

一是鄒碧華擔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院長的第一天,有很多人堵在法院門口喊冤鬧事,鄒碧華就把這一天當作院長接待日,請大家排隊進入法院內面對面跟他交談。他就是對人民負責的好法官、好領導。社會上有不少機關或單位,總是採取逃避的態度,不準老百姓鬧事,又沒有耐心坐下來跟老百姓談心,久而久之,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下降了。只有像鄒碧華一樣,敢於面對現實,站在人民中間,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為維護公平正義嘔心瀝血,才能贏得民心,避免假案、錯案、冤案的發生。

二是鄒碧華院長親自帶隊深入民間調查一起民房起火案件的原因時,鄒院長用手勢、眼神和面部表情跟聾啞老人交流,說出法院沒有判錯案,老人聽懂後失聲痛哭、手足無措、跪拜在鄒院長面前,鄒院長立即扶起老人並把老人擁入懷里。隨後,鄒院長與相關部門聯系,幫助老人解決了實際困難,免除了老人住房的隱患。這種把老百姓當親人,體恤老百姓疾苦的法官難得啊!「人民法院」是為人民服務的,不管原告被告的地域、職業、經濟狀況如何,法官應一視同仁,用良心做事,同時用法律維護人民的利益。只要實事求是,秉公執法,就能讓老百姓口服心服,安居樂業。

三是一位在法院收發室工作二十多年的老信訪員(賀青山),很多人不知道他姓名的情況下,鄒碧華利用跟員工講話的機會,走下講台,拉住老信訪員的手,喊一聲「賀老師」,請賀老師站在他和大家的面前講出賀青山的名字及經歷時,賀老師老淚縱橫,向鄒碧華行軍禮。無論是法院還是其他單位,各級領導或幹部都應該像鄒碧華一樣平等待人、胸懷寬廣,不要高高在上瞧不起老百姓。只有放下架子,去掉官僚主義習氣,才能接地氣,與普通老百姓交朋友,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或工作,成為人民信賴的好領導好乾部。

四是對待身邊的知識分子康達,鄒碧華像兄弟一樣愛惜他。鄒碧華調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之後,把康達也調到了自己身邊。他愛惜人才,與員工共患難,為康達過生日,與員工一起喝咖啡。當得知康達辭職的真正原因時,他又不得不忍痛割愛——在康達的辭職報告上簽字。沒想到簽字後的鄒碧華與康達永別了!康達痛失鄒碧華這樣的兄弟之後,醒悟了!把辭職報告撕毀了!還有什麼比真情更感動的?鄒碧華一心撲在法院工作和事業上,忘了家人和自己,甚至連生命都付出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只顧個人的享受?人心都是肉長的,真心換真心,患難見真情,鄒碧華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他「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精神鼓舞著身邊的同事及法學界、乃至全中國全世界的人們。他未完成的事業,還有他帶出的團隊在,還有千千萬萬個像他一樣敬業的法官在。

五是在「司法改革」方面,鄒碧華身為上海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加班加點,關心員工,卻忘了自己。通過法官員額如何配置、績效考核方案三十多稿了都還在想方設法如何達到更公平合理——「鄒碧華參與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先後召開了15次座談會,歷經34稿。法官員額制是此輪司法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法官比例壓縮至33%,意味著有一批現任法官進不了法官序列。怎麼改?鄒碧華力主避免兩個"一刀切"--不按資歷、行政級別"一刀切",要科學考核,給年輕人留有機會;高院、中院、基層法院的法官比例不能"一刀切",要給一線法官更多機會;要讓真正有能力、有水平、能辦案的法官進入到員額中來。在經過大量數據測算與分析後,鄒碧華發現,助理審判員在實際工作中承擔的工作量很大,而有的審判員已常年不在辦案崗位。因此,他堅持按照新的法官入額辦法對現有法官進行考核、考試和遴選,以保證所有入額的法官都是辦案骨幹。」(由於筆者法律方面的專業術語記不清,只有引用網路上的資料說明電影中再現的畫面。)……

上述這些典型畫面,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也將印刻在所有觀看《鄒碧華》電影的觀眾腦海里,並內化於行動。

觀看《鄒碧華》電影之後,我認為鄒碧華是一個實幹家。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關乎人民利益的事,他就會親力親為,通過親自實踐來體驗、總結工作經驗,撰寫論文和書籍。……他的著作《要件審判九步法》,為了讓妻子海琳理解,甚至用跳舞的方式來向妻子解釋辦案程序化的重要性,這九步缺一不可。

觀看《鄒碧華》,就是要學習鄒碧華對知識如飢似渴,對待工作像「鐵人」一樣說"沒事,我不累";"你們先去忙吧";"沒事,有我在就行",做有理想有追求的燃燈者,相信"改革這種事情一直是一點一點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點點進步就是成功!"。……把人民裝在心中,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鄒碧華》的觀後感3

都說好人鄒碧華,其實我非常不願意把人定義為好人和壞人。好人的帽子,戴不起!在生命的終點,被總結為好人,鄒院長是戴得起這頂帽子的!他一生正直無私,精專低調,有擔當有責任有愛心。好人的評價用在他身上,不覺得虛偽,反而加深了我對好人的理解。

近日,我有幸觀賞了電影《鄒碧華》。影片中,鄒碧華院長幾經修改,受到跳水比賽的靈感,增加權重系數,敲定司法改革方案。可以說,員額制的目的是實現檢察官法官精英化,讓入員額的人真正到辦案一線去。

片中,有的行政崗位上的同志,擔心人員分類後成了二等公民,再就是老同志考試考不過年輕人,如果沒有入額,也會不滿。歸納起來,這場本意很好的改革似乎幾面不討好。然而,既然決心要改革,而且改革的方向正確,就不能畏手畏腳。

鄒院長說,法官職業生涯中辦理的案子數不勝數,但是老百姓或許一輩子只打一次官司,如果有冤假錯案,他就會恨人民法院。因而,為了提升司法公信力,鄒院長力挽狂瀾,推行司法改革。最後司法改革辦公室的康達同志卻因為多年從事信訪工作,沒有辦案子,而未入額。

聯想到我們車輛分公司近來推行的維修部管理改革,我想或許在實行過程中也有不少困難和阻力。正如鄒院長說的,所有的改革都是一點點往前拱的。但是,只要認准大方向,我們就要迎難而上。

有人說,鄒碧華太累了,人無論如何要懂得體恤自己的身體!話不錯,鄒院長有那麼多事那麼多牽掛,對於一個有使命感的人,怎麼可能放下。最後,鄒碧華院長倒在了他所熱愛的崗位上,這帶給了我們無限的遺憾。

片頭,鄒院長上班前,對兒子說了聲,生日快樂。兒子略顯生分地笑了笑。雖然在兒子的記憶中,父親的印象不多,但是兒子理解父親的事業。可能,不是每一個英雄人物都能做到忠孝兩全,我們也無從苛責。在這部片子中,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有點浪漫的認真的鄒碧華院長。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本職工作做好,就是我們要樹立的信念。鄒碧華院長是這么教育法官同志們的,他也是這么踐行這個承諾於自身工作中的。我相信只要堅定這個信念,每個人都能從平凡的崗位中獲得尊重和認同。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無論如何,總是要愛他們;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無論如何,總是要做善事;

誠實和坦率使你易受傷害,無論如何,總是要誠實和坦率……

——泰蕾莎修女

《鄒碧華》的.觀後感4

看完《鄒碧華》我內心感受頗多,集中國司法改革的「燃燈者」,中國優秀的法官於一身的共產黨人為自己的事業鞠躬盡瘁,處處為人民,處處為司法的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離開了我們。劇中值得我們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有很多,下面請聽我一一道來。

算來我入黨的時間已經有3年了,記得我剛成為預備黨員之前,學校黨組織召開了黨員轉正大會,黨支部書記會問我:你為什麼入黨?我記得我當時說:因為我要為人民服務,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仔細想想現在我算做到了么?答案是肯定的,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無償幫助殘疾人家庭子女輔導功課,在校認真學習,在單位中認真工作,唯一的缺點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選擇退縮,這不和電影中飾演陳陽一角的法官剛開始的橋段如出一轍么。鄒院長和陳陽的一段對話中更是點醒了陳陽,意思大致為:不忘初心,牢記為人民服務的使命!不要因為一點困難就選擇逃避退縮。因為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電影中,有不少感人至深的地方,比如有一位老伯家因為火災,起訴物業公司一案敗訴後一再上訪,鄒院長知曉情況後,來到當事人家中實地查看,黑漆漆的牆壁,凌亂的傢具,可見大火肆虐後的痕跡。聾啞的老人用手語像鄒院長闡述內心的失落,而當鄒碧華說出他會幫助他們的時候,老人痛哭不止。他們的眼淚觸動了每一位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心。

法官能力有多大,身上的責任就會有多重!每一名法官都要辦無數個案子,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一件案子就影響他們一生。認真負責,為民辦案是鄒院長始終堅守的原則。法律不僅僅是嚴酷的,更是有溫度的。在有一幕鄒院長和老人擁抱哭泣的場面中可以看出,法官不是冰冷的司法機器,而是為民謀公正的司法武器。

法官陳陽在跑步機上揮灑汗水的身影讓人不免同情,我們也得知了法官在現實生活中不但要承擔無數的案件帶來的壓力,更要經受網路暴力所帶來的困擾。在經過鄒院長的一番入黨初心之話的點撥之後我們又看到了一個依靠智慧完美化解困局的法官。她的經歷告訴了我們,生活本來不完美,但正因為它的不完美才需要我們更加努力的去面對生活,遇到困難絕對不要退縮,用智慧去化解困難,追夢路上荊棘遍布,但我們要堅信我們可以到達終點。

《鄒碧華》電影中的賀老師在工作中恪盡職守,認真踏實的工作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資料收發室工作的他會仔細核對每一封信件,校驗信件的地址、信息等等,一年查閱數萬件,糾錯查出數百件的信件,為法院節省一定的資金費用。就像鄒院長所說的,雖然這筆錢對於法院來說是九牛一毛,但是賀老師的工作態度卻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人需要學習的無價之寶。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人都會同情弱者,卻只是追隨贏家,不管怎樣,還是要為弱者奮斗......這是鄒院長在同事生日上對大家表演的一段詩句。這樣的一首詩,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反思,要時常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牢記在心。

鄒碧華為思想改革和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這部影片給我們帶來了內心的觸動,告訴我們作為一名黨員,無論何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不被困難所打倒。不忘初心,堅守使命!

❹ 鄒碧華演員表有哪些

1、《鄒碧華》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出品,史鳳和執導,佟瑞欣領銜主演,劉小鋒、陳虹池、何琳、洪洋主演的人物傳記片。
2、該片根據法官鄒碧華生前事跡改編,講述了他公正為民、敢於擔當的好乾部形象,以及為了自己的事業鞠躬盡瘁的故事。

❺ 觀《鄒碧華》有感

《鄒碧華》這部電影通過展現鄒碧華為百姓服務、司法改革、家庭生活、同事之情等一系列日常生活場景,為我們講述他那璀璨而短暫的一生。觀影後,我深受感動,覺得應從以下三方面向他學習。

一、對信仰的.忠誠

鄒碧華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用法律保護弱者,對司法改革充滿執著和擔當。我們作為最基層的黨員幹部,更要忠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信仰,以人民為中心,增進群眾獲得感。

二、愛崗敬業的精神

鄒碧華為了工作嘔心瀝血,最終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愛崗敬業精神,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高標准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三、不斷學習的精神

鄒碧華家中那麼多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也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專業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從書本中學,從實踐中學,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與能力。

❻ 鄒碧華1080p百度雲資源

鄒碧華這部電影挺不錯的
值得大家去看們支持。

❼ 資助中心放什麼電影

電影《鄒碧華》。
電影《鄒碧華》以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生前事跡為藍本,在銀幕上再現了一位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乾部的生動形象,真實再現了鄒碧華同志光輝而又短暫的一生,展現了一名好黨員、好乾部、好法官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的崇高精神。

❽ 查看電影《鄒碧華》中主人翁簡介

電影不知道,電視劇倒是有一個,不過是男配角
姓名:齊大勝
簡介:齊大勝是文章導演,文章、馬伊琍等主演的電視劇——《小爸爸》中男角色名字。由劉歡飾演。

❾ 《鄒碧華》觀後感

xx月xx日下午,我觀看了電影《鄒碧華》。影片中,鄒碧華在康達生日聚會上背誦了特蕾莎修女的《無論如何》。這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詩,他且用行動詮釋了無論如何。

一、無論如何都要做好社會的這桿公平秤的法官。

他說:「我們每年要經手上萬起案件,數量很大,而每個家庭一輩子也許就這一件,如果因為我們的失職造成了冤假錯案,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越來越多的人就不會相信我們的法律了,那我們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呢?」

二、無論如何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的法官。

他深入火災事故現場,做起走訪調研,他用手語與訴訟當事人老伯伯進行交流。他那句動情的':你有母親,我也有母親……融化了多少人的心。

三、無論如何都會尊重他人的好乾部。

作為幹部要學會尊重。鄒碧華到長寧區法院任職的第一天,遇到面對上訪群眾而有所怨言的法院信訪辦主任康達,對康達講的一句話:你這個人民是吃過法條的人民,我們要把法條與面條攪拌在一起,讓當事人吃法條與吃面條一樣順暢。在全院幹警會上,鄒碧華讓賀青山走上台前,尊稱他為賀老師。一句「賀老師」,闡明了平等尊重。

四、無論如何都會關心下屬的好領導。

陳陽在審理一起糾紛案中,原告無理取鬧甚至在網路上造謠,陳陽在跑步機上無言的身影讓人心疼,鄒碧華為他支招,用智慧教他如何通過審訊撕破虛假訴訟人的嘴臉。

五、無論如何都要做一個好爸爸。

可能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因為讀博,沒能親自迎接兒子的降生;因為工作忙,不能陪兒子過生,只能在匆匆離去的車里探出頭對兒子說一聲「生日快樂」。他通過視頻給兒子留言,工作再忙他也還是想做一個好爸爸。這一幕讓我感受到敬業的力量,明白了大局的含義。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對本職工作的認真負責也是對黨的忠誠。

在全院幹警會上,鄒碧華請賀青山上台講一講他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賀青山對收發的信函如數家珍,他認真、敬業、負責,每年為法院糾正了許多錯發的信件。鄒碧華問他從事的這項工作可能與職稱、職務的晉級並沒有太大聯系時,賀青山說:「想一想那些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連長、班長,還有那些好兄弟,我能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幸運的,組織上關心我,把我安排在法院工作,讓我每天一抬頭就能看見國徽,就好像無數犧牲的烈士們在看著我,我只有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對得起他們。」賀青山同志的話讓我淚崩了,一個顫抖著標準的軍禮詮釋了什麼是忠誠。

鄒碧華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非常不簡單。」聽到這句話,我不禁陷入沉思,平凡工作中的一幕幕在眼前閃過。我想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不一定要干出一番多麼大的事業,但我要干好本職工作,堅定理想信念,用「無論如何」的態度攻破難關,砥礪前行。

❿ 求 鄒碧華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分享鏈接:https://pan..com/share/init?surl=oG7pT663oyJb7B0kH4v1bw

提取碼:kpq7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相關簡介:鄒碧華是上海的一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法官,他為了自己的事業鞠躬盡瘁,上影集團根據他的先進事跡創作拍攝電影《鄒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