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韓國電影國際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韓國電影國際

發布時間: 2022-04-16 04:28:57

⑴ 談一談對於韓國電影發展現狀的認識

韓國電影現狀

??? 1999年,整個90年代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韓國電影業在悲壯的「光頭運動」之後,終於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姿態,而這一股新浪潮一直延續至今。

韓國電影委員會(KOFIC)發表的《2002年電影市場回顧》中顯示:2001年韓國電影產業的市場銷售額為10350億韓元,電影觀眾超過1億人次,觀看韓國電影的觀眾達4469萬名,韓國電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創紀錄的46.7%,而這種旺盛的態勢一直延續到今年,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績。

韓國每年引進的外國影片有300部之多,而國產影片僅60部左右。可是數量雖少,含金量卻高。據統計,近幾年來,韓國的年度票房冠軍多數都是國產片,甚至出現了2001年票房前四名全是韓國本土電影的局面。《生死諜變》、《我的野蠻女友》、《朋友》、《武士》等等,大量製作精良的商業電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本土的票房佳績。

同時,韓國電影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大獲成功,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韓國藝術電影也是大放異彩,《醉畫仙》、《綠洲》、《共同警備區》、《薄荷糖》等等影片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韓國電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令全世界電影人刮目相看,這個「世界第一發展速度」從何而來呢?韓國電影的動力從何而來呢?下文會為你一一道來。

2 電影振興委員會

該會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電影促進會。1999年5月重組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是韓國非官方性質的最高電影主管機構。

委員會主要資金來源含電影票稅收及政府預算,每年約有4200萬美金的預算。振興協會下設秘書處、漢城綜合影城和韓國電影學院3個主要單位,其下再分成9個委員會,主要執掌有政策擬定、提振產業、輔導金審核執行、人才培育、教育研究和國內外行銷推廣等業務。

90年代初,委員會以協調政府和電影人之間的矛盾而威望大漲,韓國獨立導演金東園、趙成豐因為放映電影《紅色》被抓,正是其出面協調才得以出獄並促成了韓國取消電影審查制度。

3 電影輔助金

該項資金是政府交給電影振興委員會分配的用於輔助電影的資金。其輔助金主要發放對象是電影學院學生和進行獨立電影製作的導演,用以進行實驗短片、紀錄片和藝術獨立電影的製作,最高可申請4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270萬)或製作費30%的輔助金,資金無須歸還,也無需以獎項和內容上的附和為回報,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年輕的電影人成長學習的機會。一般商業電影則無輔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請無息或低利率融資貸款的方式「借」錢。

4 屏幕配額制

screen quota:即屏幕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8天的本土電影;全國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國產電影。韓國政府內部對此制度一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我們會通過強制手段來保證韓國國產電影在上映檔期上的配額,並給予專門發行韓國國產電影的發行公司和專映韓國國產電影的影院以稅收上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將持續到韓國國產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0%。」

現在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盡管在全球化日益迫近的今天,取消配額的危機隨時可能落在韓國電影業頭上,但韓國電影人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40%的市場份額達到49%的高度,全面抵抗好萊塢的入侵已經不再是幻想的神話。

5 《生死諜變》

韓國特工組織奉命調查多宗政府官員被殺案件,懷疑焦點集中在一名朝鮮女特工身上。在另一起事關液體炸彈的案件中,發現朝鮮特別部隊正准備偷去液體炸彈作為統一韓國的武器。韓國特工忽然發現自己的女友就是多年來尋找的朝鮮女殺手……

韓國導演姜帝奎1999年根據南北分裂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是一部描述韓國與朝鮮特工的間諜動作片,盡管該片從動作、場面、特技上講都是當年韓國電影中的最強製作,但影片所描述的民族之痛、家國之情,以及題材解禁之後的新奇感導致了影片的瘋狂賣座。

影片上映22天後打破韓國電影有史以來最賣座紀錄,上映57天後,打破《泰坦尼克號》在韓國的電影票房紀錄和226萬人進場觀看的紀錄。影片最終吸引了超過600萬名觀眾,賺進了3500萬美元的票房,約相當於七倍的製作費用,為韓國電影注入一支強心劑,吸引了國人對本土電影的熱情,此片使得進入韓國電影院看國產電影的觀眾從原來的15%增加到37%,直接導致了韓國電影重整旗鼓。

由於影片是光頭運動之後第一部大型製作影片,被視為「帶動了韓國百年影業邁向新里程」,也被看成是光頭運動勝利的標志,是screen quota制度繼續存在下去的動力。

李昌東:

「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李昌東2003年3月在韓國文化界的共同推舉之下,出任韓國文化部部長,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導演身份出任文化部長的人。他的上任,被看成是韓國電影的勝利,肩負著維護screen quota制度和比例的重任。

李昌東原本以小說成名,出版多部著作,1992年曾獲得韓國日報的文學創作獎,其作品甚至被選入韓國大學的教材。直到後來成為著名導演,他還是拍攝電影的間歇擔任著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學院教授的職務。

今年八月曾率韓國藝術團來到北京慶祝中國抗擊非典成功。

大企業投資電影業

韓國國家政策對電影事業的傾斜,還有一個重要結果,那就是通過以大幅減稅為主的種種政策鼓勵國內大公司大企業對電影事業進行直接投資。大企業把電影事業當作一種「准製造行業」,並採取了一種精明而漸進的投資方式,從最初的錄影帶版權經營,到投資電影院建立院線,再到直接對電影作品投資,穩妥的方式和政府的支持使大投資商們逐漸看到了良好的前景。盡管90年代中後期由於好萊塢電影大規模入侵一度導致韓國電影業的萎靡,但很快恢復強勁走勢的韓國電影給了所有投資人更強烈的信心。

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動員起來,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給韓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遂決定繼續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本國電影的政策。光頭運動成功之後,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

電影等級制度:

1998年韓國取消「電影剪閱制度」,以電影等級制度代替。

該制度在法律上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

全民可以觀看

12歲以上可以觀看

15歲以上可以觀看

18歲以上可以觀看

限制放映

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對色情、恐怖、政治等題材也不再限制。

釜山電影節:

1996年,金大中競選韓國總統的施政綱領中提出「支持發展韓國電影的宣言」,並將之列入競選白皮書中,其中第五條便是「籌備釜山等各式國際影展,爭取國際認同、促進交流」。釜山電影節到今年已經舉辦了第8屆,雖然名義上是「國際」電影節,實際上是為本國電影的向外擴張搭建良好平台。釜山電影節為韓國獨立電影等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附帶的Pusan Promotion Plan活動也是亞洲重要的電影市場交流活動。

獲獎紀錄:

2002年憑借《綠洲》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語錄:

我一直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說韓國社會存在問題,那每個韓國人都逃脫不了這種責任。尤其是我這一代人,我們造成了現在社會這個樣子,現在我老了,我開始思考這些奇怪和不可信的事情,所以我在想要批判社會首先得批判我們自己。

韓國人有這樣一種特徵,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爆發出力量,而在平時則比較安靜;看上去過著輕松的日子,但是,當困難來臨的時候,韓國人就會涌現出越來越大的凝聚力。這些特徵構成了韓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寫小說、創作電影的時候,對韓國人的生活狀態、觀念比較關注,要表現出韓國人的獨特情趣和經常發生的思想變化。我的作品力圖表現韓國文化的獨特性或者是整體性,反映出韓國人生活的本質。我的作品也可以算是「韓流」吧。

韓國社會經歷了很多變化,在深刻快速的變化裡面,變化的趨向是什麼?怎樣變化才是對的?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韓國的文學作品、電影或者是電視連續劇里,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反思或者是意識。

拍攝電影不能說就是變身。不論是寫小說還是當導演,都是在講述故事。只是因為媒體的不同,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我依然是在講故事,我們都要通過故事學習並認清現實。我把故事搬到電影上的原因是現在是「日常時代」,因為在日常,小說失去了同更多人講故事的魅力,對於表現日常,電影更占優勢,更方便。

好萊塢電影總在說一些遠離生活的故事,越來越讓觀眾忘記現實,電影應該有反映現實的一面。我的電影則希望提供一種平衡,所以我寧願更多關注現實而不是忘掉現實。

⑵ 韓國電影《國際市場》中國上映

絕對不可能上映,戲中主角老家在北方,北方老百姓為了躲避中朝軍隊哭著喊著登上美國軍艦,而美國將軍扔掉了坦克軍車,讓南韓平民登船,也太歌頌美軍,首先就否定了韓戰,對本朝政治不正確;其次還有越戰,戲中越共游擊隊首先在西貢搞了恐怖行動,然後對南越平民肆意屠殺,夷平了主角救走了村民的村莊,又是狠狠扇了在背後支持北越的土狗一個狠狠的大嘴巴子,廣電總局要是能讓這種片子在中國公映,除非他們吃錯葯了。另外戲中韓國從53年停戰的時候,主角不能相信韓國能生產汽車和船舶,但到70年代韓國就可以造大型船舶,直至片尾韓國人已經以消費國貨為榮,盡量少用進口產品的劇情,更是對本朝上台後幾十年不幹人事的諷刺,對比今日中國人以消費西方產品為榮的德行,這戲不可能拿到中國來公映。

⑶ 韓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13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
獲獎名單
新浪潮獎
《稻草人之地》(韓國)
《Naked of Defenses》(日本)
最值得關注影片

《二東》(中國)
《葬禮的成員》(韓國)
短篇影片獎項
《兒子的女人》(韓國)
《Andong》(韓國)
紀錄片影片獎項
《Old Partner》(韓國)
《Mental》(日本)
PPP計劃最高獎釜山大獎
張元《死刑花園》
Rising star最佳男主演
何正宇《追擊者》
Rising star最佳女主演
秀愛《您在遠方》
Rising star最佳新人
鄭麗媛和鄭京浩
第1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各單元獲獎名單

新浪潮獎(New Currents Award):《檳榔》(楊恆)、《愛情征服一切》(陳翠梅)

韓國電影功勞獎(Korean Cinema Award):Martial Knaebel、Terawaki Ken

今年的亞洲電影人獎(Asian Filmmaker of the Year Award):劉德華

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Fipresci Award):《愛情征服一切》(陳翠梅)

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Netpac Award):《最後的晚餐》(盧景泰)

KNN電影獎(KNN Award):《白絲裙》(Huynh Luu)

Sonje獎(Sonje Award):《吹風》(李振宇)、《畢業電影》(尹成浩)

Woonpa獎(Woonpa Award):《過河的人們》(金德哲)、《我們學校》
只找到這些 ,抱歉。

⑷ 煽情家庭電影《國際市場》,不僅是潸然淚下,更是勵志生活

初看片名並不吸引人,影片反應的是老一輩長兄如父的責任感,辛酸和無奈。不是潸然淚下,而是哭出聲來。《國際市場》對於老一輩人而言很有代入感,這不僅是一個男人的一生,也是一個國家的現代史。正是因為一個個像男主角一樣的人的犧牲和奉獻,成就今天的韓精神。這樣的電影,太具凝聚力和煽動性,比任何意識形態宣傳都高明!總體來說雖然有點刻意煽情,但是不失為一部好電影。

大時代下命如草芥式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命運多舛,男主內心充滿著對遺失妹妹的愧疚和對父親信守著諾言,努力掙扎著生存、養家,捨去任何自己內心的追求。從朝鮮戰爭到現代,電影從一個普通家庭的角度,以善良男主一人悲慘卻又美好的醫生,反應了從朝鮮戰爭到南北韓親人相認,50多年間的韓國的時代變遷。全片的苦難都沒有難到樂觀的男主,並且他也獲得了真正的幸福,這也是對韓國現狀的最佳展現吧。

⑸ 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哪個做得好些哪個在國際上拿得獎多

你說哪種電影?
如果是文藝性電影的話,中國電影水準高很多,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日本電影是一個水平線上。比如《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鬼子來了》。。。。這些電影韓國拍不出來。而這些電影在國際上電影人這個行當里的影響力還真不小。這些就是電影的文藝性電影而不是商業電影。
如果是商業電影的話,國內的商業電影確實差了韓國一點。
韓國的商業電影很爛,不過中國的爛的水平更低一點而已。
不過等韓國能拍出一部老馬丁看得上的黑幫片再說吧,中國有一部就是《無間道》
我們在國內能看到的韓國電影都是韓國上映過反響不錯的電影,其實韓國每年出產電影幾十部,大部分都是爛片在國內反響不好,所以才沒法出口而已。
但是就是這些在韓國反響不錯的電影比如《新世界》《辯護人》《黃海》《舞後》。。。。。。其實我個人看來水平也不怎麼樣,商業性可以,但是文藝性太差。很多地方邏輯不通,BUG太多了。編劇的水平太次了。
國內對韓國電影的愛好主要就是基於「別人家的孩子」這種心態,我們國內導演擅長拍動作片 武俠片 劇情片 戰爭片 古裝片。。。而因為制度的原因不能拍一些現實主義的片子,比如批判zhen fu的一些片子。所以國內很多人就是感覺韓國的好。再一個韓國的電影擅長做場面 煽情催淚。。。這招對年輕人很有用,所以現在國內網上哈韓一族對韓國電影很熱愛。
韓國電影場面做的還可以,確實有點好萊塢的味道。
註:這還不算上香港電影。香港電影和大陸電影不一樣,大陸這邊偏文藝性,香港那邊偏商業性,曾經的港片極為輝煌。現在韓國也超越不了曾經的香港電影。
韓國是把文化輸出當成國策來對待的,因為國家小資源少人口多,所以需要多創造工作崗位和拉動經濟提高影響力,才把電影工業文化產業當成國策。
中國地大物博,我們的工業 高科技 軍工 。。。等等各方面都在快速增長。國家暫時沒精力也沒必要去大力發展電影工業。

⑹ 如何評價電影《國際市場》

從去年開始就期待這部號稱韓版阿甘的電影,雖然顯得有些流水賬和刻意煽情,但依舊感動了我。韓國影壇,每年年底如約而至的重磅催淚彈。取自導演父親名字的男主尹德秀作為一個普通人,縱有抱負理想卻沒有為自己真正地活過,為了家人和對父親的承諾犧牲了一生,拼搏了一生。小人物帶領我們展開歷史大時代的圖卷,隨著德秀的腳步,我們幾乎看到了韓國的半部近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史稱625事件,其實戰爭並非這一天正式爆發,這么稱呼只是為了規避各種歷史問題。
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這就接上了電影開始的興南大撤退。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我們稱作抗美援朝戰爭。
12月13日,德秀一家在碼頭登上美軍戰艦,其父親和妹妹失蹤。
1951年初,德秀一家來到了釜山的國際市場投奔開店的姑姑,並在此度過了其勞累的一生。
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議》,朝韓雙方正式停戰。此時,德秀和逗比基友達九正在大街上擦皮鞋,補貼家用。
其後的十年間,德秀一直在碼頭當搬運工,扛起了撫養家庭的重任。1963-1977,韓國興起礦工護士赴德潮,緩解韓國的失業難題和賺取大量外匯,為韓國經濟的崛起付出了大量的血與淚。
1964年,德秀為了考上首爾大學弟弟的學費而陪著達九奔赴德國挖煤,在那裡展開了一段幸福的初戀喜劇,結識了護士英子。
1966年,瓦斯爆炸引發礦難,德秀的達九九死一生,渡過難關。12月21日,第一批赴德礦工回國。
1967年3月,英子回國找德秀,奉子成婚。
1973年秋,德秀通過自身的努力拿到了海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離自己當船長的夢想近了一步。但為了妹妹的嫁妝和買下姑姑過世後留下的花粉之家小店,德秀不顧母親和妻子的反對拉著達九遠赴越南戰場做工人,又是大難不死。
1975年4月30日,越戰結束。德秀跛著腳和達九回到了韓國,妹妹結婚。其間他們買下了姑姑的小店,一直經營至今。
1983年夏,首爾認親活動,重磅推淚彈,兄妹相認,淚如雨下。
首尾呼應,德秀放下了一生的執念,放棄了用來等父親的花粉之家,從而和家人幸福地生活下去,並繼續見證韓國的歷史。
自古受中國儒家影響的韓國也對家國觀念尤為看重,長兄如父,德秀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的重擔。承載了太多歷史的釜山上空飄著的那一紙錄取通知書和飛著的那一隻蝴蝶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
秉承著韓國電影的慣性,又是笑中含淚,哭中帶笑。或許因為是歷史和文化都跟我們休戚相關的韓國,我們更能感同身受。歷史中總有驚人的相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國家的繁榮昌盛總會犧牲幾代人的幸福。希望真的能像電影中說的那樣:「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實是甜的。」

⑺ 以現在韓國電影的發展速度,再過多少年能趕上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獲獎數

其實韓國電影的質量也是很不錯的,並不會很遜色於中國,像《釜山行》等電影都是評分挺高的電影,但是韓國電影也是很大的進步空間。

韓國電影近幾年在戛納風頭正強勁,2016年非競賽單元的《哭聲》與《釜山行》,2018年創造史上場刊最高評分的《燃燒》,都是當年戛納的爆款電影,同時綜合這幾年韓國電影的發展勢頭,無論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都佳作頻出,在中國也出現一批韓國電影的擁躉。

近20年來,韓國電影的發展時國際影壇不容小覷的力量,但在獎項上卻沒有得到重視,目前韓國仍沒有一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杯,在三大電影節上,雖然有柏林與威尼斯,但戛納這座國際電影節里的最高獎杯仍沒拿到。

那麼,這次的《寄生蟲》會創造韓國電影零的突破嗎?

《寄生蟲》的導演是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在如今的韓國影壇,奉俊昊可謂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令他揚名立萬的是著名的《殺人回憶》。

⑻ 韓國電影《國際市場》在韓國票房有多少韓元

國際在線專稿: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電影《國際市場》在北美地區上映僅5周,便輕松斬獲20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

希傑娛樂美洲法人於10日(當地時間)表示,截至9日《國際市場》在北美的票房突破200萬美元。

在北美地區上映的韓國電影中,《國際市場》的票房僅次於《鳴梁》、《春去春又來》、《怪物》,位居第四位。

⑼ 中國和韓國電影(影視)在國際上有什麼影響

中國
1905年 譚鑫培主演,任景豐拍攝的《定軍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
1913年 亞細亞影戲公司出品、由鄭正秋、張石川拍攝的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新新舞台上映。
1913年3月15日 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
1953年11月5日 上海電影製片廠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就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演員和電影!
<<漁光曲>>參加了蘇聯電影工作者俱樂部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並獲得「榮譽獎」。
是中國第一部獲獎電影!
1910年韓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廢除「大韓帝國」政府,設立「朝鮮總督府」.歷年的4月11日,才在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現在上海都還有遺址!有興趣可以去看下!
而韓國,在1948年5月10日,才正式與朝鮮劃分"三八線! 才有意義上的獨立!
而他們的電影史才開始於1919年!第一部電影是<<正義的復仇>>是由金陶山導演的。這是一種所謂的動態戲劇,為的是舞台表演結合起來。不知道算不算是一部真正的電影!
由於《阿里郎》獲得很大成功,韓國影片的攝制數目增加到每年大約十部,直到日本殖民政府在1930年扼殺電影業為止。那時影片攝制數目下降到一年只有兩三部。第一部有聲電影《春香傳》是由導演李明雨在這個時期攝制的,這部電影是以一個古老的同名愛情故事為根據的。

在韓國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得到解放以前,韓國的電影活動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裡。從1919年到1945年一共攝制了140多部電影,多半是宣傳性質的。在解放後電影得到了新生。第一部彩電影片棗洪性麒導演的《一個婦女的日記》棗是在1945年攝制的。韓國戰爭(1950-1953)使剛剛建立的電影業受到嚴重打擊,在這個時期只生產了少數戰爭紀錄片。

1955年,為了促進電影業的進一步發展,政府對國內所有電影製片商都實行免稅。這使得電影製片商人數迅速增加,帶來了電影的黃金時代。在50年代末拍攝的影片數目達到每年將近100部,在60年代達到每年大約200部.
但,在1986年放開了對引進電影市場進口外片的的限制後!國外電影迅速佔領了韓國市場!
導致韓國本土電影大受打擊!那應該就是韓國電影的低迷時期!
真到1999光頭運動取得勝利以後!screen quota制度得以繼續.
1999年由姜帝奎拍攝的<<生死諜變>>不僅打破了本地電影的最高紀錄,而且在<<泰坦尼克號>>風靡全球的時候!也沒能打破它的紀錄!

中國
1950年11月 《大眾電影》刊發《掃清美帝電影影響 滌除媚美恐美心理》一文,將解放前一直壟斷中國市場的好萊塢踢出局。
1994年 中影公司每年可以通過票房分賬的方式進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1995年 中國以分賬形式引進第一部進口大片《亡命天涯》。此後雖然每年僅有10部進口大片,但卻占據了國內總票房的60%至80%。
1999年 全國電影票房從1998年的14.5億元陡降到8.4億元,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大片被停映5個月。
2002年 中影公司從每年引進10部大片增加到每年引進20部。
2003年8月8日 第二家擁有進口影片發行權的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中國的20部進口分賬大片將終結已有10年歷史的中影集團獨家發行局面。

電影獲得國際認可的方面,中國無疑比韓國早了很多步,早在1935年的《漁光曲》便為中國獲得了第一個國際獎項,1955年黃宗詹就以華裔身份成為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項的中國人。張藝謀的《紅高粱》在1988年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成為了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際A級電影節最高大獎的人,韓國獲得第一個A級電影節最高大獎則是在2002年,林權澤憑《醉畫仙》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我找了這么多資料!認為,中國電影在近幾年的發展呈平穩上升趨勢!
而且中國電影比韓國電影發展年份久,在電影的製作方面也比韓國電影成熟多些!當然,在亞洲的電影市場上面.中國的市場份額佔了較大的一塊!

⑽ 經典的韓國電影有哪些

《我人生中最多彩的一周》、《我的野蠻女友》、《悲傷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老男孩》。

《我的野蠻女友》是由郭在容執導,車太鉉、全智賢主演的一部韓國愛情電影。影片是根據韓國一部頗為流行的網路小說改編而成。

講述了既美麗又野蠻的女主與大學生牽牛之間發生的有趣而又浪漫愛情故事。

影片評價

該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塑造了一個在以前影片中少有的「野蠻女友」角色,「女人打男人」也成了該片的最大噱頭。如果說「野蠻」是青春活力的外在迸發,柔情蜜意則是「女友」的本質。「野蠻女友」與其它女孩一樣擁有一顆童心———有趣而充滿愛意。

正是她具有溫柔、善良的一面才使被她折磨得不成人樣的犬友死心塌地去治療她的「悲傷病」並深深地愛上了她,這或許也是觀眾喜歡這個瘋狂得有點變態的辣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