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電影革命同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電影革命同盟

發布時間: 2022-04-14 08:14:37

❶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調查表明,1/3以上的老兵都有嚴重的「阿富汗綜合症」,需要心理幫助,其具體表現是:易怒、兇狠、罪感、失眠、有自殺或殺人傾向,等等。這種「綜合症」會在戰爭結束半年或幾十年後發作,因而是一種心理上的「定時炸彈」。比起肢殘者,他們是些心理殘疾者。75%的「阿富汗人」離婚或家庭矛盾尖銳;2/3的「阿富汗人」對工作不滿意,經常跳槽;50%到70%的「阿富汗人」隨時准備重返阿富汗;許多人用酗酒、吸毒來舒緩緊張心理。一些「阿富汗人」似乎已適應了和平生活,但是「阿富汗綜合症」會隨時爆發,帶來毀滅性後果。 「阿富汗人」曾積極捲入蘇聯的政治斗爭。1991年8·19事件中,格拉喬夫指揮的空降兵成為兩派政治力量爭奪的對象:是倒向葉利欽還是「緊急狀態委員會」,成為決定斗爭結果的關鍵;1994年車臣戰爭爆發,許多「阿富汗人」毛遂自薦,參加了車臣戰爭。 俄羅斯警察部門曾對「阿富汗人」敞開大門,但是,這些「阿富汗人」當上警察之後,會將戰場上的做法帶回,動輒行凶、施暴,成為某種社會公害。媒體曾報道,1995年2月,已娶妻生子多年的「阿富汗人」弗·謝甫琴科與警察同事們一起打獵,突然對其同事開槍掃射。事後他敘述:他恍惚間感覺自己又身處阿富汗,其狙擊手的本能突然復甦,周圍全是敵人。阿富汗戰爭以另一種方式在俄羅斯社會延續。 大量「阿富汗人」充當僱傭軍,到境外參加武裝沖突;也有人當了公司保安;還有不少人甚至加入了犯罪團伙。 戰爭的惡果還不止於此。1989年蘇軍撤離後,阿富汗迅速陷入殘酷的內戰,戰火燒到塔吉克等國,在短期內,阿富汗「崛起」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產國(佔全世界毒品生產總量的90%),使俄羅斯深受其害。有數字說,俄羅斯每年因阿富汗毒品而死去的人數,是蘇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死亡人數的兩倍。與吸毒、販毒相聯系的,還有賣淫、艾滋病、有組織犯罪等。俄羅斯社會因阿富汗戰爭而遭到了嚴酷報復。 未被吸取的教訓美國在朝鮮、越南付出巨大代價,留下「綜合症」;蘇聯蹈覆轍,使阿富汗成為自己的「越南」;2001年10月,美國又匆忙步蘇聯的後塵。看起來,所謂教訓總是具有事後性,所謂教訓也並非總是被吸取。同樣,阿富汗的傷痛未愈,俄羅斯又患了「車臣綜合症」——在那場內戰中,俄羅斯付出了不小於在阿富汗的代價。 美國曾拍攝越戰題材的系列電影(如《第一滴血》),塑造了蘭博這樣的越戰英雄,意在美化侵越戰爭,消除罪惡感,療治「越南綜合症」,做「為了忘卻的紀念」。俄羅斯對「阿富汗綜合症」曾經無所作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其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從1990年代末開始,俄羅斯即不再一味譴責阿富汗戰爭的非正義性、渲染傷痕,而是強調蘇聯對阿友好援助、出兵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蘇聯出兵是對阿富汗的「友好援助」,且依據了蘇-阿條約第四條。一位俄政要在訪談時認為,所謂「阿富汗綜合症」源於反俄勢力的誹謗,要醫治這種心理疾病,必須放棄認為蘇軍在阿富汗是侵略、甚至犯罪的自虐觀念。 2005年,俄羅斯電影《九連》塑造了一群俄羅斯的蘭博們,其功能與《第一滴血》相似,意在消解「阿富汗綜合症」(以及「車臣綜合症」)。 2007年6月,美國導演泰倫斯·亨利采訪了俄羅斯的瓦·伊·瓦倫尼科夫將軍,後者證實,並非美國的「毒刺」導彈決定了戰爭結果,而是「我們自己離開的」;蘇軍進入阿富汗也並非侵略,而是應阿政府一再請求出兵的。阿富汗人民曾把蘇軍當作保護者,用鮮花來迎接;送別時「不但有鮮花,還有眼淚」。 據說,所有徵服者在阿富汗都失敗了,唯獨俄羅斯是例外。有論者證實,1925年、1929年、1930年,蘇聯曾三次對阿富汗成功用兵。而當年的蘇軍指揮員格羅莫夫將軍曾寫道:1979年底,蘇軍不受阻礙地進入阿富汗,與美國(在越南)不同,蘇軍在「阿富汗完成任務後,有組織地返回了祖國」。 令一些政界和學界人士扼腕的,已不再是1979年的入侵,而是1989年的撤軍;而1991年後俄羅斯放棄支持阿富汗政府,被認為是短視的外交政策。2009年2月,俄學者尤里·克魯普諾夫在接受訪談時表示:20年前從阿富汗撤軍非常愚蠢,蘇聯在那裡付出很多,卻最終放手,使原來的投入付諸東流。 今日美國在阿富汗又走到十字路口。美國似乎已看到前景渺茫,在宣布增兵的同時,開始重視蘇軍的經驗:2009年9月,曾參加阿富汗戰爭的阿烏舍夫將軍(印古什共和國前總統)被請到白宮,為美國人當「顧問」;美國甚至建議俄羅斯「擴大對阿富汗民主化進程的參與」,邀俄軍共同對付塔利班。12月16日,北約請俄方援助其駐阿軍隊。鑒於蘇聯的往事,俄羅斯對類似建議的態度非常謹慎(有學者指出,這又是一個陷阱);而如果說,阿富汗將是美國的噩夢,俄羅斯正可隔岸觀火;何況,讓美國深陷阿富汗,顯然有助於減少其在高加索、東歐方向對俄羅斯的壓力。 阿富汗至今仍像是中世紀的「准國家」(時間在阿富汗似乎停滯),只因其重要的戰略位置,而一再被有野心的大國覬覦。在阿富汗,所有前赴後繼的侵入者都不乏軍事進展,但最終都被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摧垮了意志,被迫一再重復這樣的故事:高調進入-留下創痛-倉皇退出。會有人能超越這一模式嗎?我們拭目以待。

❷ 1905年的中國歷史發生一些什麼重要的事

日俄戰爭的結束、抵制美貨運動、革命黨人成立同盟會、廢除科舉、袁世凱練成北洋新軍等。

一、1905年1月1日日俄戰爭:駐守旅順的俄軍向日軍投降。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日俄戰爭以俄國的失敗、日本的慘勝而告終,戰爭暴露了俄國的弊端,導致了俄國1905年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日本經過戰爭跨入列強的行列。這次戰爭地區跨度極大,橫跨整個西伯利亞。許多高科技發明被應用於戰爭。

二、1905年8月20日 中國留日學生在東京正式成立同盟會。

1905年7月,在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牽線下,孫中山返回日本東京,倡導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赤坂區頭山滿提供的民宅二樓榻榻米房,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中國同盟會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並而成),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黃興等任庶務;

其機關刊物是《民報》。孫中山為其總理,黃興為副總理。會上通過了孫中山起草的《中國同盟會宣言》、《中國同盟會對外宣言》以及由黃興等起草的會章。會章共30條,以後經過修改、成為24條。當天,還選舉了總部的主要幹部。孫中山被一致推選為中國同盟會總理。黃興被推為負責執行部的庶務。中國同盟會的本部設在日本東京。

三、廢科舉興學校

1905年8月31日,由直隸總督袁世凱領銜,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湖南巡撫端方等一批地方開明重臣聯名會奏,請清廷痛下決心,廢除科舉取士制度。

在客觀局勢的壓力和眾多重臣的推動下,清廷終於下定決心,在眾大臣上奏僅僅兩天後,即1905年9月6日發布了停廢科舉的上諭:「諭袁世凱奏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並妥籌辦法一折……欲廣學堂必先停科舉等語,所陳不為無見。著即於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四、抵制美貨運動

1904年底,《中美會訂限制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款》,不平等條約期滿。中國人民特別是旅美華僑強烈要求廢除條約。在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改約要求。但美國政府悍然拒絕,蠻橫無理地要求續約,抵制美貨運動,由此激發起來。1905年運動正式爆發。但是隨著清政府的不斷鎮壓,運動10月後漸漸平息。

五、袁世凱練成北洋新軍

1905年5月,北洋六鎮新軍全部練成,共計兵額近7萬人。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派長蘆鹽運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聘德國人為教官,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12月8日,榮祿決定改派袁世凱到小站督練新建陸軍。袁世凱接任後,將「定武軍」進行擴編,加募步隊2000人、馬隊250人,湊足7000人;並陸續加聘德國譯員至10餘人。

這支新軍完全按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用新式武器裝備,擁有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各級軍官大多由武備學堂畢業生充任;對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國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定。鎮壓義和團時,新軍擴充到1.7萬人。

1903年袁世凱任練兵處會辦大臣,新軍大加擴充。日俄戰爭爆發後,袁世凱建議在全國成立新軍36鎮。他先將北洋「左」、「右」兩鎮募足兵員,正式成立北洋軍第一鎮、第二鎮,派王英楷、吳長純分任統制,隨後又將巡警營擴編為第三鎮,派段祺瑞統制。又將原來的武衛右軍、南洋自強軍編成北洋第四鎮、第五鎮,派王士珍、吳長純分任統制。1905年5月14日,「京旗常備軍」也擴編成鎮,以鳳山為統制。至此,北洋新軍六鎮練成。

❸ 好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按照影片里的時間線來推薦:
二戰之前:
1、經典之作《戰爭與和平》,動用了10萬人實景拍攝,場面十分宏大;
2、19年的俄羅斯電影《救國同盟》,反應的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次武裝革命——十二月黨人起義。
3、《無畏上將高爾察克》,講述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被沙俄推舉為領導人的高爾察克生平。
二戰經典戰役:
1、經典之作,《解放》系列,一共5部。講述了二戰時蘇聯從被入侵到抵抗再到反攻柏林的戰爭歷史,算是完整記錄了二戰中的蘇德之戰。
2、《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堅守巴普洛夫大樓的英勇事跡為原型拍攝的作品。
3、《決戰要塞》,講述的是蘇軍堅守布列斯特要塞的戰役,那句著名的話:「將軍,現在您知道一俄里是多遠了吧?」就出自其中。
4、《潘菲洛夫28勇士》,講述的是一對在莫斯科郊外阻擊德軍的英雄事跡。
人物篇:
1、《女狙擊手》,講述的是蘇聯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的傳奇故事,背景是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柳德米拉是蘇聯的王牌狙擊手,狙殺戰績為309人,是名副其實的王牌。
2、《安娜的戰爭》,通過講述安娜的人生反應蘇德戰爭。
藝術改編加工篇:
1、《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由同名小說改編,是和西方《西線無戰事》齊名的存在,都是從小人物所經歷的一個無損大局的小事件來反映戰爭的故事。
2、《烈火戰歌》,講述了二戰期間,幾個好朋友之間友情愛情在戰爭中所經歷的考驗,堪稱蘇聯版的《珍珠港》。
現代篇:
1、《煉獄》算是冷門的經典,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幾個普通士兵的經歷,以慘烈的場景反應戰爭的殘酷。
2、《穿越火線》,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期間發生的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爆發的戰爭,通過一個尋找孩子的母親視角講述了戰爭的歷程。
以上就是其中一部分值得一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望採納。

❹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首先發生在俄國的原因

俄國是帝國主義陣線中政治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經濟落後的國家比較容易首先引起革命,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落後的經濟不能支持它與德等國家進行長期的戰爭,而一戰更加引起了俄國國內對俄統治者及落後經濟的不滿,所以它成為第一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
1.1861年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2.壟斷組織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俄國的帝國主義帶有明顯的軍事封建
色彩,對外國資本的依賴性大,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3俄國無產階級的力量壯大:有較成熟的布爾什維黨的建立;還有革命同盟軍-佔全國大多數人口的貧苦農民.
4.沙皇俄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

❺ 誰能幫我把七年聖戰的羅馬音翻一下

愚者問、土地的利益,戰爭,為什麽?)
哪位智者回答,在軍隊的包圍突破和包圍著,主要是活動只能出擊
1756年(直到公元七年マリア・トレシーシア女王,戰爭的外交中法通過同盟的俄羅斯革命裡面
奧地利和匈牙利薩克森瑞典同盟計劃包圍普魯士奪回シュレジェン)
我是你提供幫助的是南方真正
心高貴的雙頭鷹前進!我們是連合軍
相對比較普魯士和英國的同盟普魯士先發侵略薩克森
紅色的戰場,漆黑的旗鼓相當洛杉磯巴赫的英雄們進行現在我們勇敢的人
(1759年8月戦役道夫拉斯庫與裡面領導法學專門噸俄羅斯8萬多名參加道夫拉斯庫存不足
腓特烈二世領導普魯士軍等4萬5千人北上的渡オーデル川攔截俄羅斯軍)
時,在我身邊明尼蘇達狂野隊的颶風還有燃燒的熱夜晚,閃電著火的憤怒世界大聲告訴這是動搖的勇氣是普魯士的驕傲
在激烈的戰爭不是狂熱的議論的土地和你的堅強的心從久遠的祖先的時代開始崇高的使命背負歷史的奧地利詞彙
鮮紅的戰場撤出的士兵狙王已經漸漸逼近敵軍立刻拉動被套牢充其量不過是個飛奔而出的槍內部腔的子彈擦了一下王的軍裝落馬的表現出來的一個男子的聲音,被王的疾病突然速開白刃振猛相對的兩個人
普:你是我重要的王,又有什麼用呢?」
裡面:我是重要的內容還沒有回來,我跟你說,因此出現了一些
普:蟲了,一個人的力量是什麼也幹不成?
不想潰爛:奧運說教的侵略、背叛、軍國的普魯士
普:一個人呆著,也要戰斗,你這個王
裡面:等一下,你總有一天,連合軍對抗
普:現在從這里撤兵吧。不要忘記你的人的姓名,打倒
一次又一次輪回,同樣的錯誤是人類能學到什麼奪回第一次被奪去了到周圍黑暗中的

❻ 俄羅斯女人的性格是什麼樣呢

真正的愛情並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
而是相愛的人彼此心靈的相互契合
是為了讓對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獻
這份愛不僅溫潤著他們自己,也同樣溫潤著那些世俗的心
真正的愛情,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
真正的愛情,是在無法愛的時候,懂得放手
因為,放手才是擁有了一切……
請在珍惜的時候,好好去愛
真愛是一種從內心發出的關心和照顧,沒有華麗的言語,沒有嘩眾取寵的行動, 只有在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那樣平實那樣堅定。反之發誓、許諾說明了它的不確定,永遠不要相信甜蜜的話語。用心去感受吧

❼ 俄羅斯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新年、東正教聖誕節、祖國保衛者日、謝肉節、憲法日。

1、新年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歷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歷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2、東正教聖誕節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3、祖國保衛者日

祖國保衛者日(俄語:День защитника Отечества)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法定假日,為每年的2月23日,全國放假一天。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原來俄國屬於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於交戰狀態,為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協約國拒絕後,便與同盟國的德國進行和平談判。

4、謝肉節

謝肉節 (俄文:Ма́сленица,英語:Maslenitsa)又稱送冬節,烤薄餅周,是一個從俄羅斯多神教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傳統俄羅斯節日。

後來由於俄羅斯民眾開始信奉東正教,該節日與基督教四旬齋之前的狂歡節發生了聯系。現在謝肉節的開始日期為每年東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復活節前的第8周,例如2009年的謝肉節從2月23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

5、憲法日

12月12日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國家節日之一——憲法日。

1993年俄羅斯舉行了全民投票正式推行現行憲法。自那時起,就確定了這個節日。在此之前,1918年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1924年通過了第一部蘇聯憲法,並鞏固了社會主義在蘇聯取得的勝利。之後又於1936年、1977年變更了憲法,並一直實施至1991年。

❽ 以史為鑒 根據對近代史的學習,談談近代史對於當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借鑒意義

以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為例:

十月革命給予中國先進分子一個啟示即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以新的平等姿態對待中國,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廣泛發動並由此贏得勝利的事實昭示中國先進分子以新的方法開展革命。

十月革命後,中國思想界產生了一批贊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8)俄羅斯電影革命同盟擴展閱讀:

俄國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917年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故稱「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革命推翻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為1918年—1920年的蘇俄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奠定開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月革命介紹

❾ 推薦幾部軍事類的電影,國內外不限

哈特的戰爭
在《哈特的戰爭》一片中,由於父親的政治夙願,法律專業二年級學生湯米-哈特(Tommy Hart,科林-法雷爾飾,Colin Farrell)中尉作為一名軍官的助手,從軍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哈特被俘並被投入德國戰俘集中營時,集中營內戰俘軍銜最高的威廉-麥克納馬拉(William McNamara,布魯斯-威利斯飾,Bruce Willis)上校指派他為一名被指控謀殺了白人同伴的黑人戰俘----林肯-斯科特(Lincoln Scott,特倫斯-霍華德飾,Terrence Howard)中尉辯護。
哈特必須設法拋棄他過去曾享有的特權,證明他是個真正有信譽的人,對得起他的軍銜。在准備為他的「當事人」辯護的過程中,湯米-哈特無意間知道了一個密謀,並迫使他在國家、自我道德准則和自身生命中作出選擇。

莫斯科保衛戰
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曾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片從德、蘇雙方的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衛戰。該片最經典的台詞:「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贖罪
《贖罪》改編自得過普立策文學獎的小說,以1930年為背景,描述名叫Briony的女子跨時空追尋她的姐姐及其男友羅比涉及的一件犯罪案。女童星Saoirse Ronan、少女演員蘿瑪拉?嘉瑞(Romola Garai)和資深女星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分飾三個不同年齡的Briony,《末代獨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的男主角詹姆斯?麥卡沃伊(James McAvoy)飾演羅比,《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女主角凱拉?奈特利演她的姐姐。
《贖罪》神秘吊詭的劇情被喻為是二次大戰時期的《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太陽之淚
這次,剛剛在《哈特的戰爭》中塑造了一名二戰軍官的布魯斯?威利斯再次披掛上陣,飾演一位忠誠英勇的美國海軍下屬「海豹」特種突擊隊的隊長沃特斯。由於出色的軍人素質和對命令的絕對服從,沃特斯被海軍秘密授予了一項使命——率一支精乾的「海豹」分隊前往奈及利亞的叢林,營救一位支援當地醫護工作的美國醫生萊娜?康德里克斯(莫妮卡?貝魯奇)。

在沃特斯的帶領下,海豹小分隊順利地在非洲叢林腹地搜尋到了正在為當地難民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的萊娜醫生,就在突擊隊員們按照命令營救她回國時,計劃突然生變,萊娜堅持要把正在她照看下的70位難民一起帶出邊境,否則她誓死也不會離開這里。

看著堅定地選擇了和自己的病人生死與共的女醫生,沃特斯不得不面對他軍人生涯中第一次命令和良心的沖突,是奉命強行帶走萊娜醫生一個人去復命?還是讓自己的部隊帶著這幾十個老老少少身染疾病的難民、走入叛軍盤踞、且充滿著種種未知危險的原始叢林?當軍人的天職和道德發生矛盾時,哪一個更重要?

硫磺島的家書
2006年,在硫磺島地下發現了數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這個島上作戰的將士們留給家人最後的一點東西--寫給家人最後的訣別信。這些沒有寄出的信寄託著他們的希望……
1944年6月,戰爭處於白熱化階段。陸軍中將——栗林忠道(渡邊謙飾)憑借自己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經驗,一直指揮著軍隊作戰。本土防衛的最後階段,硫磺島的命運全都寄託在這個男人的身上。栗林經歷過多次戰役,對士兵們幾近苛責。在這個彌漫著惡臭的硫磺氣體灼熱的小島上,食物和飲用水都極為短缺,栗林指揮大家挖掘地下要塞。
曾經留學美國的栗林中將在軍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隨意體罰下屬,這些做法招來了守舊將領的不滿,卻為絕望中的士兵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栗林中將利用硫磺島的地理特點設定出一套以拖延為目的的作戰方案,在他麾下,有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馬術金牌得主西竹一中校(伊原剛志飾)、只懂正面作戰的頑固派伊藤中尉(中村獅童飾)、剛從憲兵隊調來的清水(加瀨亮飾)、在妻子懷孕時出征日夜思念著家人的西鄉(二宮和也飾)等等二萬多名官兵,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擁有絕對制空權,人數近四萬的強大美軍。
1945年2月19日,美軍在經過幾個月對硫磺島的狂轟濫炸,以及艦船炮擊之後,開始進行硫磺島登陸作戰,開始的計劃是5天之內拿下該島,但是,這場戰斗卻持續了36天。把名譽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栗林命令士兵們「誓死搏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刻,為了自己家鄉的親人,他們又監守了一天。
這些經過了漫長的61年歲月的信。那一張張樸素的面孔,讓硫磺島的心變得明朗起來……

父輩的旗幟
1945年2月,歐洲戰場上的硝煙已漸漸隱去,但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炮聲仍在升級。其中最關鍵也極血腥慘烈的一場當屬硫磺島戰役,短短一個月里先後有22000個日本人和26000個美國人戰死。 2月19號之後,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佔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岩洞中。

為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冒著險象環生的槍炮不斷,六名美國士兵將美國國旗插上了硫磺島最高點。那一刻,美聯社攝影師按下了快門,18個小時後照片傳到紐約,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為了舉國英雄!海報、圖片、巧克力、甚至連草莓蛋糕上都鋪天蓋地地有了這張照片的影子,可謂家喻戶曉、人人崇拜。

因為照片的轟動影響,在戰爭中倖存的3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調回了美國。對於急切需要財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們更該做的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而是頂著「英雄」頭銜來往巡迴於全國,推銷戰爭債券以籌集款項。扮演著「完美的英雄」,發表著感人至深的演講,這群並無意成為英雄且永遠也無法擺脫死難戰友陰影的 18,9歲孩子們,人生徹底改變......

1945年2月,歷經七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遙遠的歐洲戰事已經迅速地進入尾聲,但是拚命頑抗的日本依然在廣闊的太平洋上與強大的盟軍做著最後的掙扎。尤其是美日兩軍在硫磺島上的戰役最為慘烈。甚至在某些陣地上都出現了殘酷之極的面對面的肉搏戰。是役,美軍陣亡近5000人。而21000名守島日軍在最後也只有3千人左右生還。

就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激烈戰爭中,海軍士兵約翰?布拉德利(雷恩?菲力普)與戰友艾拉?海耶斯(亞當?比奇)、雷內?加儂(傑西?布拉德福德)以及另三位不知名的戰友共同沖上硫磺島的制高點蘇利班奇峰,並且六人合力將一面美國國旗插了上去。美聯社戰地記者喬?羅森塔爾將六名士兵奮勇舉旗的場景拍攝下來,並將照片發回國內,此照片已經流傳大大鼓舞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最終為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六位美國士兵也立刻成為國民英雄。

但其中三位很快便倒在了這塊被戰火燒得炙熱的黑土地上,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將因此而不朽,而最終在勝利之後活著回家的三位,對自己被當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卻毫無興趣,也從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只希望能夠跟那些沒有享受到絲毫榮耀、在戰火中壯烈犧牲的兄弟們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戰爭永遠不要再有。

黃石的孩子
《黃石的孩子》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的背景是1930年末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電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講述了一個英國人喬治,帶領60個孤兒踏上不平凡的征程。他們為了最終到達安全的蒙古沙漠,走過將近1000英里的險途,穿越了六盤山的終年冰封。在這過程中,他開始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勇氣。

第九突擊隊
繼《守夜人》、《土耳其開局》後,另一部俄羅斯電影《第九突擊隊》(9 POTA)刷新了國內票房紀錄,它自9月29日上畫以來,在首個周末收得770萬美元票房,至少180萬觀眾入場觀看,成為俄羅斯歷來開畫票房之冠(《守夜人》首周票房僅500萬美元),截至10月16號,它累計票房達1900萬美元,已突破《守》(1600萬)、《開》(1800萬)兩片的紀錄,成為俄羅斯歷來最賣座的國產片。

集結號
戰爭,猶如一場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戰場,就等於隨時准備獻出寶貴的生命,然而對於穀子地來說,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就是屬於九連47個弟兄的崇高榮譽。他用盡畢生的時間去尋找死難的戰友們,無論如何都要將榮譽歸還給這群年輕的英烈。
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斗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座廢棄的舊窯場里,47名戰士奮勇廝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穀子地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是穀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讓穀子地帶著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產生了分歧。穀子地此時發現友鄰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內疚之下,他攜帶炸葯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
穀子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在後方的醫院里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46個弟兄都將被視為失蹤者……穀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穀子地的腦海里,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鵬,姜茂才,呂寬溝……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與穀子地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指導員王金存的妻子。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蒙受冤屈的兩人有著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穀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斗,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當他們終於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采而面目全非。除了穀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著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穀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冷山
在美國南北內戰的時候,連年的戰爭令一個名叫英曼(裘德?洛飾)的南部士兵疲憊不堪,在最近的幾場戰斗中,英曼身受重傷倍受折磨。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多,毅然決定拖著病弱的身體逃離部隊,想趕回千里迢迢遙遠偏僻的故鄉冷山,只為了見上心愛的妻子艾達一面。

英曼就此踏上了漫長艱險的回家路。與此同時,英曼的妻子艾達(妮可?基德曼 飾),在家鄉冷山也正遭受著殘忍的煎熬,於生活的最底線痛苦的掙扎。原來,艾達原本是當地山區傳教士的女兒,內戰爆發後,父親離開人世,奴隸們起來反抗,連她唯一棲身的庄園也被燒毀。柔弱的艾達面對被生活無情拋棄的痛苦,只能把一切希望寄託在等待戰爭結束,丈夫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邊。

可是丈夫一走多年歸途遙遙,艾達還得帶著出生不久的孩子,一個人掙扎在艱難的鄉村,境遇凄慘使她不免痛苦彷徨。好在這時艾達遇上了山區女孩露比(蕾妮?齊維格 飾),露比因為戰亂四處流浪,卻有著鄉下女孩特有的勇敢和堅強。在露比的幫助下,艾達漸漸學會了與周圍艱難環境抗爭,發誓要重建家園,等待丈夫的歸來。

艾達和露比,兩個女人就這樣在戰亂的冷山相互取暖,艱難而快樂的生活下去。長途跋涉憔悴不堪的艾達丈夫英曼,每每隻能遙望家鄉那座冷山,回想家鄉思念妻子,在艱苦的環境里,期待重逢的那一刻。

愛國者
本片是梅爾?吉卜森主演又一部具有史詩背景的影片,創作人員陣容強大,劇本由《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羅撥特?路戴執筆,導演則是《獨立日》《酷斯拉》的羅蘭德?伊馬利奇,是今年好萊塢的一部重頭大片。

影片在南北戰爭中的一些真實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其中男主人公本傑明?馬丁以及他的兒子等人物都在歷史上卻有其人。梅爾?吉卜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南北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爭中。梅爾?吉卜森自己透露,原來他父親早年也是個反戰份子,因打過仗深知戰爭的慘烈,所以為了避免梅爾吉勃遜捲入越戰,才舉家遷往澳大利亞,因此在詮釋這一角色時自然有切身的體會。飾演梅爾吉勃遜的大兒子傑布列的是曾在《關於你的10件事》(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挑大樑的新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我們曾是戰士
簡介:

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若德?摩爾和記者約瑟芬?蓋爾威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王(菲利普)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利斯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乃夫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佔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講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中途島戰役
有許多部電影以中途島戰役為題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1976年由捷克?史邁特導演的《中途島》。這部電影詳細及准確地道出了整個戰役的經過。
英文名:Midway
中文名:《中途島之戰》
出品國:美國
導演:傑克?斯米特
主演: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米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
上映年份:1976年
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略顯保守,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

亞瑟王
亞瑟是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大和號》是為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拍攝的,講的是「大和」號戰艦的故事。據記載,「大和」號戰艦1941年12月完工,隨即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序列。這艘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火力配置極強,還有裝甲厚、防護能力強等特點。從完工之日起,「大和」號戰艦就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大戰爭工具。1945年4月7日,象徵日本「帝國精神」的「大和」號被美國海軍擊沉於西太平洋,隨艦的3000多名官兵也葬身海底。

血鑽
《滴血鑽石》以1999年內戰中的獅子山為舞台,意欲揭示走私鑽石行當的骯臟內幕。非洲大陸長期以來流傳著一句俗語:「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想要長命,別碰鑽石,可見,璨然生輝的正八面體背後,掩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與鮮血淋漓的罪惡。

片名Blood Diamond並不是為拍這部電影而起的名字,這個詞早已有之。英文還有Conflict Diamond、War Diamond等同義詞,特指在戰爭地區,用來購買武器組織叛軍,對抗合法政府或濫殺無辜,為這些「專項用途」而開采販賣的走私鑽石。因此,是先有這個詞,後有電影取用現成的名詞作題目。影片中有個情節,科奇上校(Arnold Vosloo飾演)抓起一把紅土,說這是多少代非洲人的血浸染而成。而全片牽動眾人命運的那顆巨鑽,隱隱泛出淡紅色,似也經鮮血染過。《血鑽石》的故事,發生在1999年,世界在關注美國總統的拉鏈門事件,獅子山處在內戰。鑽石走私者丹尼?阿其爾(迪卡普里奧飾演),偶然得知一個名叫索羅門?萬迪(吉蒙?休斯飾演)的苦力,在叛軍「革命同盟陣線」(RUF)掌控的鑽石場里,私藏了一顆巨大的鑽石。這顆鳥蛋大小的粉紅鑽石,苦力要藉助它找到妻子兒女,全家團圓;走私者要憑了它做成最後一樁買賣,擺脫早已厭倦的走私生涯遠離非洲;上校要用它繼續他的軍火生意;叛軍首領要拿它作引子報復私藏珍寶的苦力;女記者要追蹤它的去向揭露珠寶商的黑暗交易。最後,有人得償所願,有人魂歸黃土,這顆多少人生命所系的石頭,則鎖進了地下室的一隻編號箱。世間事原本許多荒唐,更何況,這是非洲!

天軍
韓國和朝鮮共同隱秘製作的核武器「飛激震天雷」被定為轉讓到美方。對此不滿的朝鮮將軍江民吉挾持了核物理家金秀燕,並且想把「飛激震天雷」帶走。這時,433年以來第一次經過地球的彗星剛好通過朝鮮半島的上空。江民吉一行人和追捕的韓國長官朴正宇一行人在鴨綠江對持中,與突然颳起的旋風一起消失了。
旋風消失以後,他們睜開眼看到的是女真族的殺戮現場。他們本能的拿起了槍,看到現代武器的女真族被嚇跑了。一行人躲到了山洞裡,當天晚上有個人來偷他們的武器。他就是落榜以後過著放盪生活的李舜臣。這時傳開了天軍從天而降的消息,他們來到的是1572年的朝鮮邊防村莊。
在與女真族的戰斗中丟失了「飛激震天雷」,朝鮮軍人為此離開。同時,朴正宇對李舜臣非常失望想再次訓練李舜臣,不過李舜臣堅持不肯學。此時村裡的一個少女被女真族殺害了,這時李舜臣逐漸顯示出了英雄本色。奪回「飛激震天雷」以後女真族對村莊開始了進攻,這時金秀燕找到了回到未來的方法,現在他們要決定的是回去還是留下來與李舜臣一起對抗女真族……

韓國與朝鮮共同研製的核武器「飛擊震天雷」決定轉交給美國,朝鮮上校姜敏吉(金勝宇 飾)對此不滿,他為了阻止核武器移交而綁架了核物理學博士金秀燕(孔孝珍 飾),再從研究所偷出「飛擊震天雷」准備逃跑。此時,每隔433年與地球相遇的特大彗星正通過朝鮮半島上空,逃跑的姜敏吉一行和追蹤而來的韓國上校朴政宇(黃正敏 飾)同被龍卷風捲走,消失得無影無蹤。
清醒後,兩隊人馬突然發現,迎接他們的竟然是——女真族的斧頭。原來,他們在彗星帶來的龍卷風中,穿越時空回到了1572年。女真族被他們用槍打跑,晚上躲在一個山洞,想不到竟被當地的一個名叫李舜臣(樸重勛 飾)的年青人把武器全偷走。陷入困境中的這些現代人,在武器被盜的情況下,是否能打敗女真族的斧頭,並返回現代社會呢?

紫日
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里,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日軍殺害。悲憤的楊和娜佳憤怒地沖向殘余的日本法西斯匪徒,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刺馬
陳可辛重新演繹《投名狀》
本片翻拍自老牌導演張徹的經典之作,《投名狀》原型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講述三位結拜兄弟因女人反目成仇的故事。當年是由姜大衛、陳觀泰、狄龍與井莉主演。整個故事圍繞三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反目成仇,血腥剛烈。當年張徹的影片色彩很用力,該片不僅橫掃第11屆台灣金馬獎,還被奉為導演張徹和動作指導劉家良合作的典範。
時隔多年,由陳可辛重新搬上銀幕的《投名狀》,片中三位男主角將換成李連傑、金城武與劉德華。李連傑飾演由正轉邪的馬新貽,劉德華飾演被奪妻並遭殺害的黃縱,金城武的角色則是最終完成「刺馬」的張汶祥。
本片的背景為清朝,劇中男演員都得剃頭上陣。此次《投名狀馬》將走寫實路線,除了三大男主角之外,其他演員「一定要很男人,一定要不帥」,拍攝中也將「風餐露宿」。金城武一改以往英俊瀟灑的形象,以鬍子拉碴的造型出鏡。
改名事件
耗資四千萬美金,集結三大華人男星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與女星徐靜蕾的史詩戰爭片《刺馬》,確定正式更名為《投名狀》。本片自去年底開拍以來便備受媒體矚目,雖然導演陳可辛曾表示此次所拍故事是全新內容與觀點,然則各界媒體總不斷指本片是重拍舊版邵氏《刺馬》,為避免混淆,經導演欽點決定正式改 名為《投名狀》。

新木馬屠城記
影片簡介: 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馬修?馬斯登 飾)被通靈的姐姐預言,如果長大成人必將給特洛伊帶來滅頂災難。國王派人把他扔到山上,但卻意外被牧羊人收養。帕里斯長大後英俊瀟灑,三個女神下凡讓他說出誰最美麗,愛神答應給他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倫(希艾娜?蓋爾利 飾),得到了金蘋果。之後,帕里斯回到特洛伊,重新當上王子。特洛伊國王派帕里斯出使斯巴達,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

星條旗永不落 Home of the Brave (2006)

本片真實的反應了美國的現實,講述了關於3名從伊拉克戰爭中執行任務回國的軍人的故事。傑克遜飾演一名醫生,為他們進行戰後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士兵們回到家,他們的妻子卻發現自己的丈夫好像變了一個人,她們的心理難以承受這種改變。事實證明這些人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治療。
本片不但是好萊塢首部以美伊戰爭為故事背景的片子,同時也是好萊塢電影工作者首度嘗試以幾位從伊拉克戰場回國後適應不良的士兵為主角的大銀幕作品。
故事發生在河北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裡,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本來答應好了八天以後來取人,結果此後再就也沒有音訊……

❿ 十月革命前後俄國內的形勢及革命具體過程

揮不去的歷史陰影——略談俄國十月革命真相
俄國在一戰爆發前,從亞歷山大二世開始到後來被推翻的尼古拉,一直在進行 和緩的資本主義改革,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諸如解放農奴,召開國家杜馬(國 會)等。戰前俄國經濟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的起飛階段,根據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異議學者 的統計資料,戰前十年俄國的經濟增長是俄國有史以來最快的,後來蘇聯從未達到那個速 度。

一戰爆發時,俄國人民對沙皇無限崇拜無限敬仰,在宣戰當天群集皇宮前,高舉聖像,高 唱國歌。但當戰爭打了三年後,前線接連失敗,後方經濟破產。尼古拉忙著指揮戰爭,朝 政讓他的德國老婆弄得烏煙瘴氣,因為皇儲害血友病,幾次瀕危,全靠一個文盲農民大氣 功師拉普斯丁救活,她便縱容他如魏忠賢般胡作非為,使得人民紛傳皇後是德國間諜,前 後方的一切重大災難都是這個俄奸搞出來的。當戰爭帶來的災難使人民忍無可忍時,二月 革命便爆發了。沙皇本可鎮壓,但還是和平退位了。

二月革命爆發後,列寧大喜若狂,決定立刻回國。但他在瑞士,要回國必須穿過德國領土 和德軍佔領的地區。德國當時正在兩面作戰,很希望把列寧放回去從後方搞垮俄國,讓他 們把兵力從東線調到西線去(這一策略後來被日本人沿用。日本右派黑龍會幫助孫中山組 成同盟會,後來日人識破了張國燾身份卻照樣放行,都是試圖顛覆削弱大清和民國、陷人 民於血海的毒招)於是便主動提供專列,讓列寧和他的同志們穿過戰線回國去。列寧生怕 被人民當成奸細,便想出了個自欺欺人的花樣,把專列從外頭封了起來,盡管如此,他還 是一路提心吊膽,幾次跟同志們說,只怕火車一進俄境,他們就得讓人家抓起來。

不料一路無事,火車進了彼得堡的芬蘭站,車門從外面打開後,列寧驚喜地發現外面竟然 有一大群歡迎的人。他當即發表了演講,提出了和平與麵包的口號,主張立即無條件與德 國媾和。當時臨時政府承擔沙皇與協約國的協議,堅持對德作戰,而且大片領土淪於德軍 之手,單方面媾和不但要嚴重損害國家利益,而且違反了國際義務,將來要受到協約國的 制裁。列寧的演說完全是叛國言論,雖然引起了許多聽眾的義憤,但毫未受到政府的追究 ,因為臨時政府是民主政府,保障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列寧充份利用了這種俄國人民剛剛得到的自由,用德國人源源送來的金錢,一下子就辦了 四十多種刊物報紙,拚命鼓吹和平與麵包,主張立即停戰與德國議和。這行為引起了協約 國的注意。法國反間機構便著手調查,發現有大量的德國馬克轉到布黨手中。他們拿到了 過硬證據,便把它提供給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於是下令通緝列寧這個德國間諜,嚇得他化 裝後逃到了剛剛取得獨立的芬蘭去(芬蘭原屬俄國),在邊境地區過了一段提心吊膽的日 子。據當事人回憶,列寧給嚇得要死,完全不是後來蘇聯油畫上邊烤火,邊寫《國家與革 命》的那副瀟灑樣。

此前列寧就一直在鼓動同志們起來武裝奪權,但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覺得那是輕舉妄動。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居然把他們的反對意見登在公開報紙上,讓列寧火冒三丈,以為 要遭到政府的鎮壓了,然而白痴臨時政府就是毫無動作。此時列寧被通輯,布黨是德國間 諜的醜事曝了光,再沒法混下去了,這才鋌而走險。他們把中央分成兩個班子,由擔任總 指揮的托洛茨基率領一個班子搞暴動,另一個班子(包括當時還是個二流角色的斯大林) 則置身事外。那樣的話,萬一失敗了,黨也不至於被人家一網打盡,因為臨時政府那個民 主政權不像後來的共黨極權,講究公平審判,不興無罪株連。

所謂十月革命只是一隻小部隊乾的活,無驚無險,幾乎沒放一槍就順利拿下了彼得堡城內 的各要害部門。所謂攻打冬宮是個神話,事實上臨時政府根本沒有抵抗就投降了,天亮時 全城已入共黨掌握。共黨於是順利接管了各大城市。當時二月革命給人民的思想帶來極大 沖擊,造成的混亂還沒有過去。臨時政府一旦做了俘虜,全國便群龍無首,任人宰割。如 果臨時政府的官員們當初有布黨的億分之一的堅強和狡猾,只需在通輯列寧的同時,從前 線調只部隊回來保衛首都,亂事就決不會發生。我想,那些部長們做夢也沒想到,世上竟 然會有共黨這種心狠手辣的歹徒,利用他們的寬大仁厚起事得手後,馬上就把他們斃了。

布黨一掌權就露出了流氓嘴臉。當時和布黨合作的,還有一兩個政黨如左翼社會革命黨。 列寧在革命前的口號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主張把權力從國家杜馬中和平奪過來。此 時這些人便發夢,以為布黨要通過蘇維埃搞民主了,欣欣然去參加蘇維埃會議,輕而易舉 地便在議會中取得多數。殊不知列寧二話不說就派兵把這些代表抓了起來,以後又讓契卡 的皮夾克把他們統統斃了。

布黨掌權既沒給人民帶來和平,也沒有帶來麵包,又胡亂殺人。前線接連打敗仗,後方經 濟困難更因革命而加深,於是人民就起來反抗。從一開頭,布黨就是以一小撮人的鋼鐵意 志,靠鐵腕鎮壓,用大規模屠殺來嚇唬全國人民就範的。列寧親手簽發了組建契卡的手令 ,派捷爾任斯基那個殺人魔王作頭子,不經審判便大規模槍決「反革命」。那血腥情景, 連蘇聯的正統讀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都有所描繪。書中角色朱赫來參加了行刑隊, 每天大批斃人斃到神經快要錯亂的地步。電影《列寧在1918》上也有高爾基勸列寧不要濫 殺知識分子的情節。世上除了效法十月革命的國家,又有哪個國家出過這種事?

列寧還下達了組建余糧徵集隊的命令,他在命令中說得清清楚楚:要把農民的糧食搶光, 用飢餓來迫使他們屈服,這一策略果然奏效,後來被斯大林在更大的規模上實施,造成烏 克蘭等地餓死幾百萬人的人造大飢荒。列寧還發明了集中營,把起來反抗布黨統治、以罷 工捍衛自己權益的工人階級投入其中,強迫他們從事奴隸勞動。布黨還解散了所有的工會 ,代之以御用工會。世界上只有蘇聯式的「工人階級的天堂」的工會只管發電影票、送花 圈,根本不管工人利益。不但俄共第一代領導班子里只有一個工人出身的成員,而且工人 階級在共黨國家的實際地位,遠沒有資本主義國家的高。共黨國家從來沒有過罷工的現象 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布黨的血腥統治激起了幾乎全國人民的反抗,內戰席捲全國,這是在法國大革命中根本見 不到的景象。農民紛紛拒絕向城市供應糧食,頓河哥薩克大規模暴動,和紅軍血腥拉鋸, 雙方那種原始的野蠻、殘忍和血腥,在蕭洛霍夫《頓河故事集》、《靜靜的頓河》中得到 了體現。那還是官方容許的正統讀物。高爾察克、鄧尼金等前白軍將領率領的起義隊伍, 一度幾乎推翻了布黨的統治。一個政權初生便激起幾乎全部人民的反抗,這在世界史上還 找不到第二例。

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布黨採用了兩手,第一是請求德國人援助。德國人怕布黨垮了,還 得兩線作戰,便慷慨給予大量的金錢。據協約國的調查,他們先後資助了布黨兩百多萬馬 克。布黨還和德國人片面媾和,割讓了幾乎整個烏克蘭(後來這部份領土在德國戰敗後又 給俄國人佔領了)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布列斯特和約。如果不是德國戰敗,布黨便是俄國歷 史上最大的賣國賊。

第二手是組建紅軍去鎮壓人民起義。紅軍總司令是布黨中才幹最傑出的托洛茨基(這是列 寧遺囑上的評價)。他的絕招是把前白軍將領的家屬關起來作人質,再派出忠實可靠黨員 作政委,監視著將領們去率領紅軍打仗。全靠這種流氓手段,布黨才建起了一隻職業軍隊 ,陸續盪平了各地的反抗。但共黨的傳統手段是兔死烹狗,鳥盡藏弓,不但這些將領後來 統統給斯大林斃了,就連總司令托洛茨基也讓斯大林的特工在墨西哥暗殺了。

等到斯大林上台後,無窮無盡的人間慘劇便從此拉開序幕。國家的組織方式賦予了他史無 前例的為所欲為的權力,他不但變成了空前的大獨裁者,而且干出了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 的瘋狂罪行:將全國富農流放到西伯利亞去;將日爾曼、吉卜賽等多個少數民族全族流放 ;用人造飢荒餓死烏克蘭幾百萬農民的同時大量向國外拋售穀物,以此來迫使農民屈服, 加入集體農庄;搞大清洗,槍斃了所有的老布爾什維克和紅軍全部高級將領,槍斃了80% 以上的16大代表,90%以上的中央委員,從肉體上消滅了所有加盟共和國的中央委員會; 把數千萬忠於他的公民抓到「古拉格」中去,強迫他們從事類似建造金字塔的大規模奴隸 勞動,承擔開挖北海運河、伏爾加-頓河運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吞並了東波蘭後,槍 斃了人家的所有軍官(officer corps); 戰爭爆發前夕還把德國共產黨員送去給希特勒 屠殺,以維護蘇德友誼;在衛國戰爭中驅使勞改營里的囚犯上前線作戰,戰後又把倖存者 投入黑牢,哪怕是立下累累戰功者也不寬恕;把盟軍解放並送回來的全部被俘蘇軍官兵和 蘇聯間諜(例如著名的「紅色樂隊」領導人)統統投入監牢……。

揮不去的歷史陰影——略談俄國十月革命真相 發表於 : 2004-08-26 12:24:52 來源:BBS.TONGJI.NET

作者:無間道之孤魂游弋

在「新」中國長大的人,沒有一個思想深處不被官方宣傳深深地打上幾乎是終生難以消除 的烙印。不久前,在《海納百川網》上的《罕見奇談》論壇上,網友們曾就如何評價暴力 革命進行了激烈辯論。某位著名網路作家以法國大革命為論據,證明十月革命是偉大的社 會實驗,說它雖然不幸失敗了,但「成功是金,失敗也是金」。根據這位先生,「1789年 發生的法國大革命,確立了西歐國家的近代民主體制」,因此,「盡管發生了這些駭人聽 聞的罪行,法國仍然是個偉大的國家,法國大革命仍然值得歌頌,作為一種偉大的實驗, 它仍然值得其它國家人民效法」。據說,十月革命也是這樣。

關於法國大革命是否「確立了西歐國家的近代民主體制」,網友徐仰葯先生已經在《法國 大革命的啟示》中作了極為精彩的駁斥。其實,提出這種說法的網友忘了或是不知道一個 起碼的事實:早在法國大革命之前,英國就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那場革命雖然也算是暴 力革命,但從未製造出法國大革命那樣的血腥恐怖,付出了遠比後者小得多的人命與社會 進步代價,此後的社會發展也相對順利得多,是西歐最先「確立近代民主體制」的國家, 從沒像法國那樣在革命爆發數十年後還在漩渦里打轉。

更重要的是,在我看來,法國大革命和俄國的十月革命完全是兩回事。哪怕前者是偉大的 ,也決不能自動證明後者也是偉大的社會實驗,因為後者除了「砸碎了一些壇壇罐罐」( 也就是毀滅了兩千萬蘇聯人民的生命)之外,唯一「確立」了的不是什麼「近代民主體制 」,而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反動、最黑暗、最**的社會制度。

身居海外的自由知識分子中還有這種糊塗觀念,說明黨文化的遺毒是何等深重。不破除這 些黨從青少年時代就強行植入我們大腦深處的腐惡教條,未來的中國還要卷進暴力革命的 慘禍之中。有鑒於此,筆者不揣鄙陋,根據近年來在國際上披露的前蘇聯機密檔案,在此 談一下法、俄革命的重大區別。

一、 時代背景完全不同

法國大革命爆發前是路易15、16的封建統治。當時法國社會的統治階級是貴族和教會,大 部份土地為貴族與教會霸佔,貴族階級和僧侶階級權傾朝野,不但不從事生產勞動和貿易 ,而且享有種種特權,將稅收的重擔完全壓在新興的資產階級(所謂第三等級)身上。連 續多年的災荒和對外支持北美獨立戰爭,引起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在危機深重時國王還想 一如既往地把財政負擔轉嫁到第三等級頭上,因而引起官逼民反,導致國民議會成立。國 王路易16雖然一度屈從民意,宣誓效忠憲法,但一有機會就想變天,最後竟然想逃出巴黎 去投奔他的奧地利堂兄弟,引外國軍隊來鎮壓革命,從而激起民憤。人民處死了國王,大 革命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與此相反,俄國在一戰爆發前,從亞歷山大二世開始到後來被推翻的尼古拉,一直在進行 和緩的資本主義改革,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諸如解放農奴,召開國家杜馬(國 會)等。戰前俄國經濟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的起飛階段,根據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異議學者 的統計資料,戰前十年俄國的經濟增長是俄國有史以來最快的,後來蘇聯從未達到那個速 度。

一戰爆發時,俄國人民對沙皇無限崇拜無限敬仰,在宣戰當天群集皇宮前,高舉聖像,高 唱國歌。但當戰爭打了三年後,前線接連失敗,後方經濟破產。尼古拉忙著指揮戰爭,朝 政讓他的德國老婆弄得烏煙瘴氣,因為皇儲害血友病,幾次瀕危,全靠一個文盲農民大氣 功師拉普斯丁救活,她便縱容他如魏忠賢般胡作非為,使得人民紛傳皇後是德國間諜,前 後方的一切重大災難都是這個俄奸搞出來的。當戰爭帶來的災難使人民忍無可忍時,二月 革命便爆發了。沙皇本可鎮壓,但還是和平退位了。他這樣做的結果,是害得全家後來讓 列寧下令謀殺了。

與十月革命完全不同,二月革命是真正的自發的人民革命。臨時政府上台後實行民主改革 ,開放黨禁報禁,釋放政治犯,召開被沙皇在戰爭中關閉的國家杜馬,著手建立民主國家 。這樣一個進步的民主政府,根本就沒有理由去推翻它。

二、 性質完全不同

法國大革命是自發的人民革命,那時根本就沒有後來那種革命黨去組織人民。攻打巴士底 獄是暴民的自發行動,處死路易16是國民議會的決定,體現了多數民意。除了個別地區曾 由外國陰謀家煽起騷亂外,革命得到大多數人民擁護,後來組成軍隊是為了抵抗神聖羅馬 帝國的武裝干涉,是人民自報奮勇參加的,並沒有革命黨組織操縱。因為是從未受過訓練 的外行們去打仗,他們便本能地使用散兵線去對付敵人訓練有素的方陣,反而因此大獲全 勝,這點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論》中提及。革命基本上是由被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們的雄辯 煽動起來的暴民去進行,根本不是後世那種由一個嚴密的核心組織經過周密策劃後組織、 發動、操縱群眾來執行首腦命令的陰謀行為。

相反,十月革命是一小撮黑社會匪徒搞出來的反動軍事政變。在此以前,哪怕後來恩格斯 、考茨基組織的社會民主黨也是類似西方議會政黨的鬆散組織。列寧對國際共運乃至所有 暴力革命的最大貢獻,是他首次發明了俄共那種特地設計出來顛覆國家政權的極權組織。 1905年,俄國爆發了自發的人民革命。這場革命失敗後,列寧總結了它的歷史教訓後認為 ,由於社會生產力和技術的進步,統治者對人民的控制和鎮壓能力極大地增強了。在新的 歷史條件下,真正的人民革命已經不可能獲得勝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革命決不能通 過人民去製造」(「Revolution can never be made through the people」), 只能由 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士(所謂「職業革命家」)去製造。為此,他組建了俄共那種世界 歷史上第一個嚴密組織、高度集權、實行鐵的紀律的黑社會陰謀組織,並在瑞士開辦了世 上第一所訓練「職業革命家」的秘密學校,教會學員們怎樣利用社會危機,躲在群眾後面 去煽動、教唆、組織他們起來用暴力反抗當局。

盡管如此,因為當時俄國的政治經濟形勢不錯,俄共的革命事業不可避免地處於低潮。在 一戰爆發前,列寧根本就沒有預見到未來會有革命高潮的出現,曾悲觀地預言:「我們這 一代人大概是看不到革命爆發了」。等到戰爭爆發後,他主張失敗主義,要革命黨人不遺 餘力地破壞搗亂,導致國家打敗仗,從中漁利,由此導致他與孟什維克和第二國際社會民 主黨人的決裂。布爾什維克黨人因此在國內外被普遍視為人人可得而誅之的俄奸國賊,眾 叛親離,聲望跌到了最低點。

二月革命爆發後,列寧大喜若狂,決定立刻回國。但他在瑞士,要回國必須穿過德國領土 和德軍佔領的地區。德國當時正在兩面作戰,很希望把列寧放回去從後方搞垮俄國,讓他 們把兵力從東線調到西線去(這一策略後來被日本人沿用。日本右派黑龍會幫助孫中山組 成同盟會,後來日人識破了張國燾身份卻照樣放行,都是試圖顛覆削弱大清和民國、陷人 民於血海的毒招)於是便主動提供專列,讓列寧和他的同志們穿過戰線回國去。列寧生怕 被人民當成奸細,便想出了個自欺欺人的花樣,把專列從外頭封了起來,盡管如此,他還 是一路提心吊膽,幾次跟同志們說,只怕火車一進俄境,他們就得讓人家抓起來。

不料一路無事,火車進了彼得堡的芬蘭站,車門從外面打開後,列寧驚喜地發現外面竟然 有一大群歡迎的人。他當即發表了演講,提出了和平與麵包的口號,主張立即無條件與德 國媾和。當時臨時政府承擔沙皇與協約國的協議,堅持對德作戰,而且大片領土淪於德軍 之手,單方面媾和不但要嚴重損害國家利益,而且違反了國際義務,將來要受到協約國的 制裁。列寧的演說完全是叛國言論,雖然引起了許多聽眾的義憤,但毫未受到政府的追究 ,因為臨時政府是民主政府,保障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列寧充份利用了這種俄國人民剛剛得到的自由,用德國人源源送來的金錢,一下子就辦了 四十多種刊物報紙,拚命鼓吹和平與麵包,主張立即停戰與德國議和。這行為引起了協約 國的注意。法國反間機構便著手調查,發現有大量的德國馬克轉到布黨手中。他們拿到了 過硬證據,便把它提供給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於是下令通緝列寧這個德國間諜,嚇得他化 裝後逃到了剛剛取得獨立的芬蘭去(芬蘭原屬俄國),在邊境地區過了一段提心吊膽的日 子。據當事人回憶,列寧給嚇得要死,完全不是後來蘇聯油畫上邊烤火,邊寫《國家與革 命》的那副瀟灑樣。

此前列寧就一直在鼓動同志們起來武裝奪權,但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覺得那是輕舉妄動。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居然把他們的反對意見登在公開報紙上,讓列寧火冒三丈,以為 要遭到政府的鎮壓了,然而**臨時政府就是毫無動作。此時列寧被通輯,布黨是德國間 諜的醜事曝了光,再沒法混下去了,這才鋌而走險。他們把中央分成兩個班子,由擔任總 指揮的托洛茨基率領一個班子搞暴動,另一個班子(包括當時還是個二流角色的斯大林) 則置身事外。那樣的話,萬一失敗了,黨也不至於被人家一網打盡,因為臨時政府那個民 主政權不像後來的**極權,講究公平審判,不興無罪株連。

所謂十月革命只是一隻小部隊乾的活,無驚無險,幾乎沒放一槍就順利拿下了彼得堡城內 的各要害部門。所謂攻打冬宮是個神話,事實上臨時政府根本沒有抵抗就投降了,天亮時 全城已入**掌握。**於是順利接管了各大城市。當時二月革命給人民的思想帶來極大 沖擊,造成的混亂還沒有過去。臨時政府一旦做了俘虜,全國便群龍無首,任人宰割。如 果臨時政府的官員們當初有布黨的億分之一的堅強和狡猾,只需在通輯列寧的同時,從前 線調只部隊回來保衛首都,亂事就決不會發生。我想,那些部長們做夢也沒想到,世上竟 然會有**這種心狠手辣的歹徒,利用他們的寬大仁厚起事得手後,馬上就把他們斃了。

布黨一掌權就露出了流氓嘴臉。當時和布黨合作的,還有一兩個政黨如左翼社會革命黨。 列寧在革命前的口號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主張把權力從國家杜馬中和平奪過來。此 時這些人便發夢,以為布黨要通過蘇維埃搞民主了,欣欣然去參加蘇維埃會議,輕而易舉 地便在議會中取得多數。殊不知列寧二話不說就派兵把這些代表抓了起來,以後又讓契卡 的皮夾克把他們統統斃了。

布黨掌權既沒給人民帶來和平,也沒有帶來麵包,又胡亂殺人。前線接連打敗仗,後方經 濟困難更因革命而加深,於是人民就起來反抗。從一開頭,布黨就是以一小撮人的鋼鐵意 志,靠鐵腕鎮壓,用大規模屠殺來嚇唬全國人民就範的。列寧親手簽發了組建契卡的手令 ,派捷爾任斯基那個殺人魔王作頭子,不經審判便大規模槍決「反革命」。那血腥情景, 連蘇聯的正統讀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都有所描繪。書中角色朱赫來參加了行刑隊, 每天大批斃人斃到神經快要錯亂的地步。電影《列寧在1918》上也有高爾基勸列寧不要濫 殺知識分子的情節。世上除了效法十月革命的國家,又有哪個國家出過這種事?

列寧還下達了組建余糧徵集隊的命令,他在命令中說得清清楚楚:要把農民的糧食搶光, 用飢餓來迫使他們屈服,這一策略果然奏效,後來被斯大林在更大的規模上實施,造成烏 克蘭等地餓死幾百萬人的人造大飢荒。列寧還發明了集中營,把起來反抗布黨統治、以罷 工捍衛自己權益的工人階級投入其中,強迫他們從事奴隸勞動。布黨還解散了所有的工會 ,代之以御用工會。世界上只有蘇聯式的「工人階級的天堂」的工會只管發電影票、送花 圈,根本不管工人利益。不但俄共第一代領導班子里只有一個工人出身的成員,而且工人 階級在**國家的實際地位,遠沒有資本主義國家的高。**國家從來沒有過罷工的現象 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布黨的血腥統治激起了幾乎全國人民的反抗,內戰席捲全國,這是在法國大革命中根本見 不到的景象。農民紛紛拒絕向城市供應糧食,頓河哥薩克大規模暴動,和紅軍血腥拉鋸, 雙方那種原始的野蠻、殘忍和血腥,在蕭洛霍夫《頓河故事集》、《靜靜的頓河》中得到 了體現。那還是官方容許的正統讀物。高爾察克、鄧尼金等前白軍將領率領的起義隊伍, 一度幾乎推翻了布黨的統治。一個政權初生便激起幾乎全部人民的反抗,這在世界史上還 找不到第二例。

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布黨採用了兩手,第一是請求德國人援助。德國人怕布黨垮了,還 得兩線作戰,便慷慨給予大量的金錢。據協約國的調查,他們先後資助了布黨兩百多萬馬 克。布黨還和德國人片面媾和,割讓了幾乎整個烏克蘭(後來這部份領土在德國戰敗後又 給俄國人佔領了)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布列斯特和約。如果不是德國戰敗,布黨便是俄國歷 史上最大的賣國賊。

第二手是組建紅軍去鎮壓人民起義。紅軍總司令是布黨中才幹最傑出的托洛茨基(這是列 寧遺囑上的評價)。他的絕招是把前白軍將領的家屬關起來作人質,再派出忠實可靠黨員 作政委,監視著將領們去率領紅軍打仗。全靠這種流氓手段,布黨才建起了一隻職業軍隊 ,陸續盪平了各地的反抗。但**的傳統手段是兔死烹狗,鳥盡藏弓,不但這些將領後來 統統給斯大林斃了,就連總司令托洛茨基也讓斯大林的特工在墨西哥暗殺了。

等到斯大林上台後,無窮無盡的人間慘劇便從此拉開序幕。國家的組織方式賦予了他史無 前例的為所欲為的權力,他不但變成了空前的大**者,而且干出了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 的瘋狂罪行:將全國富農流放到西伯利亞去;將日爾曼、吉卜賽等多個少數民族全族流放 ;用人造飢荒餓死烏克蘭幾百萬農民的同時大量向國外拋售穀物,以此來迫使農民屈服, 加入集體農庄;搞大清洗,槍斃了所有的老布爾什維克和紅軍全部高級將領,槍斃了80% 以上的16大代表,90%以上的中央委員,從肉體上消滅了所有加盟共和國的中央委員會; 把數千萬忠於他的公民抓到「古拉格」中去,強迫他們從事類似建造金字塔的大規模奴隸 勞動,承擔開挖北海運河、伏爾加-頓河運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吞並了東波蘭後,槍 斃了人家的所有軍官(officer corps); 戰爭爆發前夕還把德國共產黨員送去給希特勒 屠殺,以維護蘇德友誼;在衛國戰爭中驅使勞改營里的囚犯上前線作戰,戰後又把倖存者 投入黑牢,哪怕是立下累累戰功者也不寬恕;把盟軍解放並送回來的全部被俘蘇軍官兵和 蘇聯間諜(例如著名的「紅色樂隊」領導人)統統投入監牢……。

綜上所述,所謂十月革命完全是一小撮黑社會匪徒發動的軍事政變,它推翻了民主臨時政 府,腰斬了本來大有希望的俄國民主改革,用血腥鎮壓將人民的大規模反抗勉強鎮壓下去 ,使蘇聯從此變成了各族人民的大監獄。在這種黑暗社會制度下,人民喪失自由到了空前 絕後的地步,哪怕抱怨兩句就可能送命,國民中十個里就有一個倒在了這個反動政權的屠 刀下。這種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倒退,根本就不能與法國大革命同年而語。它連**革命 都不如,後者畢竟還騙取了大部份人民的擁護。

三、後果完全不同

法國大革命雖然先導致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瘋子派上台,用斷頭台來治理國家,後來 又把國家引入了戰亂,最終導致大**者拿破崙上台,但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 畢竟寫進了人類歷史,啟發、鼓舞、感召了後來人起來爭取民主自由。由法國大革命產生 的一系列先進的價值觀念,後來部份寫進了《拿破崙法典》,在帝國范圍內一體通行,客 觀上在歐洲普及了這些觀念。而且,拿破崙帝國雖然是**政體,但它是一個法治國家, 畢竟比被推翻的波旁王朝要先進得多。

十月革命則完全是對俄國二月革命的反動,斷送了俄國本來大有希望的民主改革凡八十多 年,製造出來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反動、最**、人民喪失自由最徹底的極權怪物。如 果說法國大革命留給人類的遺產是「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那麼十月革命留給人類 的遺產就是「無產階級**」(按:dictatorship是**的意思,被御用學者們翻譯成了 好聽的「專政」),那就是:在革命前秘密結成組織嚴密、高度集權的黑幫會,使用一切 陰謀手段、流氓伎倆(包括故意給國家民族造成巨大災難、割讓領土、勾結敵國並接受資 助等無恥行為)來奪取政權,在掌權後使用大規模屠殺、人造飢荒等手段實行恐怖統治壓 倒反抗,徹底剝奪人民最起碼的自由和人身權利,從根本上消除了他們選擇別的生活制度 與政權的可能。十月革命留在人類歷史上的恥辱烙印,就是大規模謀殺平民、秘密警察、 思想管制、奴隸勞動那些令人發指的滔天大罪,它再充份不過地顯示了,一小撮意志如鋼 、心狠手辣、組織嚴密的歹徒利用人民的崇高名義能幹出什麼樣的壞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