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中國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演員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演員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27:39

⑴ 戛納電影節中國哪些明星去了

2018戛納電影節明日就開幕了,你們一定好奇2018戛納電影節有哪些中國明星,此次電影節中國明星李宇春,范冰冰,王麗坤,關曉彤,奚夢瑤,王源,黃子韜,王麗坤,關曉彤,奚夢瑤,張震,秦奮,韓沐伯等齊聚戛納。

《江湖兒女》與《地球最後的夜晚》之外,王兵導演長達八小時的紀錄片《Culture Revolution》入圍展映單元。

中國90後新銳電影導演閆坤業執導的短片《病》入圍短片角單元。《病》是由導演閆坤業與曾製作《小黃人》、《藍精靈》的好萊塢音樂製作人徐賽斯 (SETH TSUI)聯手打造的短片,劇情主要圍繞「夢境」展開,講述了畫家莫多克的女兒安妮薇在八歲生日當天意外離世,莫多克無法接受這一事實,陷入詭異噩夢無法掙脫的故事。

⑵ 第74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幕,都有哪些中國明星現身紅毯

因為它每年都在法國夏納舉行,所以命名為法國夏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就已經開始舉辦,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舉行。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我國有多部電影入圍過競賽單元,也有多部電影獲得過獎項。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採用符合標準的原料進行製作,具有環保意義,它的外形設計也獨具匠心,有五位大師花費40個小時以上時間進行手工雕琢,是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獎項。

法國迦納電影節雖然有延遲,但是能夠順利開展也說明疫情在法國以及國際上其它國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全世界人民還是應該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控疫情。

⑶ 中國有哪些演員獲得過世界三大電影節的影帝或影後

到目前為止,得到過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後桂冠的兩岸三地影人有:
1.鞏俐(大陸)/《秋菊打官司》/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女主角(1992)
2.張曼玉(香港)/《阮玲玉》/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1992)
3.葛優(大陸)/《活著》/第四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1994)
4.夏雨(大陸)/ 《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五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1994)
5.蕭芳芳(香港)/《女人,四十》/第四十五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5)
6.梁朝偉(香港)/《花樣年華》/第五十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00)
7.張曼玉(香港)/《清潔》/第五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04 )

⑷ 中國哪些演員拿到過戛納電影節的表演獎

第47屆(1994年):男演員獎:葛優《活著》。

第53屆(2000年):男演員獎: 梁朝偉《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中國香港 )。

第57屆(2004年):最佳女演員獎:《清潔》(Clean)(法國) 張曼玉。

華語電影獲獎名單:

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1994年《活著》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獲戛納影後

2004年,張曼玉憑借法國電影《清潔》斬獲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2005年,鞏俐獲得「戛納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特別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註定》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5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布,「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

2018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短片《延邊少年》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⑸ 中國拿過國際電影獎項的明星有幾個,在國際上出名一點的有哪幾個

一:鞏俐
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邁阿密風雲》,《少年漢尼拔》等好萊塢大片更是奠定了其國際巨星的地位。
二:章子怡
因《卧虎藏龍》而揚名世界,短短幾年時間,遍與名導合作,迅速躥紅,風頭一時無雙,成為繼鞏俐之後在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華人女星。她被稱為「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下一個百年的開啟人物。憑借《藝伎回憶錄》中出色的表現入圍美國金球獎影後,成為首位入圍美國最高電影獎演員類獎項的華人女星。當年她還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三:張曼玉
《阮玲玉》使她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成為第一個在三大國際性影展中獲得影後桂冠的中國演員。2004年,她主演前夫阿亞薩斯的《清潔》,又成為第57屆戛納國際影展影後。她是我國獲獎最多、演技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四:湯唯
憑借著一部《色戒》走紅國際影壇,她也成為在國外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女星之一,目前處於封殺風波的湯唯,盡管還沒有新作品問世,但絲毫不影響她的國際知名度,同前幾位女星相比,湯唯最缺的就是有影響力的新作品!
有人會說范爺,但她沒什麼代表作啊,炒作居多吧。

男的比較少,就成龍一個混的還行。

望採納

其實在國外混的特別好的真心沒有,外國人都有排外心理,憑什麼人家要來崇拜你一個弱國的明星,而且文化差異也擺在這里。明星的宣傳營銷其實韓國做的比較好,你看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在中國騙口飯吃。

那我也補充一下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然是李小龍,沒有之一。真正的世界明星,你看美國的星光大道就知道了。然後除了成龍,李連傑也還可以。姚明因為NBA也是世界級的體育明星,劉翔的話在亞洲蠻火的。非的說世界級的那就是李小龍,成龍,姚明。女的就是鞏俐(但鞏俐已經不是亞洲國籍的了)。就這樣了,其它的也就是去躺美國歐洲然後照點照片回來,然後讓你感覺在國外這么牛B,其實誰會理他啊,你像周傑倫自以為了不起,出了亞洲還有誰認識他。

哦對了,漏了一個導演吳宇森,也是世界級的。周潤發的話也是國外混的不太好。這回真沒了。

⑹ 新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第一位演員是

石聯星(1914-1984)。1949年因在《趙一曼》中扮演女主角趙一曼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優秀表演獎」,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

⑺ 有哪些中國演員及導演在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含金量毋庸置疑。它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同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駕齊驅,並稱為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舉辦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電影的藝術水準,因此電影的藝術性就成為了角逐獎項的重要評判標准。

近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令人欣喜的是,繼侯孝賢、張藝謀、李安、賈樟柯等大導演之後,此次中國又有三位導演斬獲重要獎項,極大地鼓舞了中國電影的士氣。

中國女導演趙婷才華橫溢,此前執導的《哥哥教我的歌》、《騎士》等作品得到各大權威電影節的肯定,備受矚目。這次趙婷身兼導演、編劇、剪輯、製片等職位傾力打造的《無依之地》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高獎項金獅獎,再度證明了自己的耀人才華。

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中國三位導演力挫群雄,滿載而歸,這也反映了中國電影進一步走向世界的趨勢。希望國內的電影從業者們保持初心,再接再厲,為觀眾呈現更多震撼佳作,讓中國電影繼續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⑻ 除了梁朝偉之外,有哪些演員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過

還有在第47屆(1994年)戛納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的葛優,作品《活著》;

中國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最早的獲獎影片是 1934年由蔡楚生導演、王人美和韓蘭根主演的《漁光曲》,該片當時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19年5月14日至25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戛納舉行。評判團主席則由墨西哥導演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尼亞里圖擔任。

中國參加72屆戛納電影節的影片是《南方車站的聚會》主創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鞏俐、章子怡、李宇春、吳彥祖、馬思純、劉濤、景甜、朱一龍、娜扎、關曉彤等華語明星也受官方贊助商邀請出席本屆戛納電影節。

擴展材料: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和張藝謀《活著》(評委會大獎)、《鬼子來了》(評委會大獎)獲得過有分量的大獎。

第71屆戛納電影節於2018年5月8日至19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戛納舉行,澳大利亞影星、奧斯卡影後凱特·布蘭切特出任評委會主席 。

⑼ 中國都是哪些演員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獲過獎

1.黃宗霑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華裔美國電影攝影師)
2.吳漢1984年憑《殺戮戰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在《殺戮戰場》中飾演了一個小角色,從而由柬埔寨華僑醫生而進軍好萊塢)
3.蘇聰1987年憑《末代皇帝》獲奧斯卡最佳配樂原著獎
(中國電影作曲家)
4.張藝謀1990年憑《菊豆》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5.張藝謀1991年憑《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6.陳凱歌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7.顧長衛1993年憑《霸王別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8.李安1994年憑《喜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9.李安1995年憑《飲食男女》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10.李安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1.譚盾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12.鮑徳熹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13.葉錦添2001年憑《卧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14.張藝謀2003年憑《英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15.趙小丁2005年憑《十面埋伏》獲最佳攝影獎提名
16.李安2006年憑《斷臂山》獲最佳導演獎,這是中國導演第一次獲此殊榮
同年由章子怡,鞏俐,楊紫瓊主演的歌舞片《藝伎回憶錄》獲四項提名
17.旅美華裔導演楊紫燁2007年憑《穎州的孩子》獲最佳記錄短片導演獎
18.奚仲文2007憑《滿城盡帶黃金甲》獲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同年由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由香港導演劉偉強的《無間道》所
改編的《無間行者》獲多項奧斯卡大獎
由以上的清單我們都可以得知,撇去提名不算,我們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真是寥寥可數。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由李安執導的影片〈卧虎藏龍〉在奧斯卡頒獎上斬獲四項大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中國外語片在奧斯卡上的突破,也算是中國電影在奧斯卡獎上的里程碑。因為這使國人逐步認識奧斯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中國影片幾乎都與奧斯卡沾上了邊,這無不使中國影片在世界影壇上大放異彩。2006年,李安因〈斷臂山〉一舉拿下了最佳導演的稱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年資都已經到了吧。」他說這話時謙虛而不失自信,這正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符號。同年章子怡以一身阿馬尼黑色長裙驚艷亮像奧斯卡,以頒獎嘉賓的身份讓奧斯卡見識了一回什麼叫做真正的「中國美」。但是很多人卻不以拿奧斯卡為豪,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圍著一個外國獎項轉,也有很多影人認為過度看中奧斯卡沒有意義,這就有了鞏俐口中的「奧斯卡不過就是中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和章子怡的「我沒有好萊塢夢」以及「中國影片是拍給外國人看的嗎?」的種種說法,但是中國影片頻頻亮相國際各大電影節並獲得多個大獎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也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了解中國電影,這又何樂而不為呢?2006 年南非裔女演員查理茲塞隆斬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被封為與南非總統曼德拉齊名的民族英雄;2007年韓國女演員全度研一舉拿下了嘎納影後桂冠,被韓國政府封為「民族英雄」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了中國人對待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各大國際電影獎項,我想說,難道我們就不能正視中國電影的現狀,李安說的一話讓我們深思:中國電影的一百年和美國電影的一百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必須接受中國電影的缺陷,正視中國電影頻繁參加各大電影節的現狀,這不僅是讓中國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渠道,它為積極宣傳中國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中國的迅速崛起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速度」,而中國電影也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現在與其說是中國在適應世界,不如說是世界正在慢慢適應中國。今年的奧斯卡讓人很吃驚,因為最佳男女主角都頒給了非美國裔演員,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當然,這還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⑽ 有哪些中國人在戛納電影節當過頒獎嘉賓

中國人中頒過獎的只有鞏俐,章子怡,李宇春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

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

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