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際象棋皇後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際象棋皇後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11 23:25:25

㈠ 國際象棋中皇後的規則。

皇後是國際象棋里最厲害的一個,可以無限的斜著走,也可以無限的橫著走,玩國際象棋千萬要保護好皇後

㈡ 一部名叫皇後游戲的關於國際象棋的電影

這部電影其實是叫做「王後游戲」,是法國在09年拍攝的一部電影,這是優酷的在線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4ODU5Mzk2.html(時長97分鍾)這是相關的網路詞條:http://ke..com/view/3070785.htm?fr=ala0_1_1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㈢ 為什麼國際象棋中的「王後」比「國王」厲害

原因是王後這顆棋子比國王棋子更加厲害,在國際象棋中,後的作用也是舉重若輕。所有的游戲中,棋類大概是對現實的模擬程度最高的,象棋也是這樣。

從棋子的功能上講,王後是比國王厲害的,但是從重要程度上講,什麼棋子的重要性都比不上國王,因為國王被吃就輸了。國王的作用相當於大腦或者心臟,本身的能力不強(僅僅勝過小兵)。王後雖然厲害,但是很少能存活到最後殘棋的。

那是因為你的王後厲害,對方的王後也厲害,很多時候需要採用兌子的手段來限制對方的王後,甚至消滅她。越強的棋子就會得到對手越高的關注,越需要消滅它。



相關信息

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並視為一步棋。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記錄時記為「en passant」或「en pt」,法語中表示「路過」。

兵升變:本方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可升變為「後」、「車」、「馬」、「象」,不能不變。這被視為一步棋。升變後按新棋子的規則走棋。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作為王執行的一步棋。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後翼易位,記譜記為0-0-0)和"短易位"(王翼易位,記譜記為0-0)。王車易位是國際象棋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戰略,它涉及王、車兩種棋子,是關鍵時刻扭轉局勢或解殺還殺的手段。

㈣ 最近對國際象棋很感興趣,有沒有朋友能提供些國際象棋方面的知識啊,不勝感激

關於國際象棋方面的知識以上各位已經回答的相當詳細了,下面我就介紹下最近的一個大賽
2009中國(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將於2009年9月27日――10月9日在南京市浦口區珍珠泉舉辦,目前已經簽約的棋手有:保加利亞的托帕洛夫,世界排名第一;瑞典的卡爾森,世界排名第三;亞塞拜然的拉迪亞波夫,世界排名第五;俄羅斯的雅科文科,世界排名第七;匈牙利的列科,世界排名第九以及今年國內國際等級分排名最高的選手王玥。南京成為目前中國唯一擁有國際最高等級國際象棋大滿貫賽事的城市,中國(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也成為世界五強、亞洲第一、中國唯一的國際象棋全球頂尖賽事。目前全球范圍內僅有網球、F1、高爾夫、國際象棋四大大滿貫賽事。國際象棋大滿貫賽事現包括荷蘭維克安澤超級大賽、西班牙里納雷斯超級大賽、保加利亞索菲亞超級大賽、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和畢爾巴鄂總決賽。
2009中國(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近日全面啟動,組委會於6月15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曹勁松主持了新聞發布會。組委會秘書長、浦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偉作為新聞發布人,向在場的2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介紹了大賽籌備進展情況。組委會執行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棋牌中心中國棋院國際象棋部主任、中國國際象棋國家隊總教練葉江川,國家體育總局棋牌中心中國棋院外事部副處長田紅衛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並回答了記者問。
本屆大賽將於9月27日至10月9日在浦口珍珠泉舉行。目前,初步確定參賽棋手為:來自保加利亞的托帕洛夫,世界排名第一;來自印度的阿南德,世界排名第二;來自挪威的卡爾森,世界排名第三;來自亞塞拜然的拉迪亞波夫,世界排名第五;來自俄羅斯的雅科文科,世界排名第七以及今年7月份產生的國際等級分排名最高的1名中國選手。除超級大賽外,還將增設世界國際象棋女子大獎賽,選手為世界頂尖的12名女子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本次超級大賽將採取網路媒體、平面媒體、廣播電視媒體、戶外宣傳等多種媒體相結合的綜合傳播形式,並在國內首次嘗試電視直播國際象棋賽事,將為國際象棋愛好者在金秋時節帶來一場視覺盛宴。目前已有多家媒體主動要求成為大賽的媒體協辦單位,相關戰略合作事宜正在進一步商議中。同時本次大賽加強了市場化運作的程度,將力求實現政府零投入,目前大賽主贊助商已經初步確定,為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提高廣大市民對國際象棋的關注度,本次大賽除開閉幕式及賽程之外,組委會還計劃舉辦一系列有影響力、別開生面的推廣活動,如國際象棋旅遊周,北大、清華與南大、東大的南北大學生對抗賽,青少年國際象棋夏令營,企業家精英賽等,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推廣國際象棋的普及度,進一步提升南京賽事的影響力。
國際象棋大滿貫賽事在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聲譽,有助於提升舉辦城市的世界知名度,帶來經濟、文化等多項促進。組委會希望「以棋為媒」,依託大滿貫賽事,繼續努力實現搭建三大平台的目標:搭建舉辦國際高端體育賽事的運營平台,搭建南京世界形象的展示平台,搭建東西方文化的對話平台。 目前,2009中國(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經過前期緊張籌備現已全面啟動,組委會已經成立,各職能組已經確定,人員正在逐步到位中,框架方案已制定完成,操作方案正在細化。相關事宜正在有序進行中。

中國(南京)國際象棋超級大賽
時間:2009年9月27日-10月9日
地點:中國•南京•珍珠泉
主辦:南京市人民政府
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
承辦: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政府
南京市體育局
獎金:25萬歐元:

㈤ 為什麼國際象棋裡面皇後那麼厲害國王卻不行。

關於國際象棋中的皇後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後(英文:Queen) 是國際象棋棋局中實力最強的一種棋子。後可橫直斜走,且格數不限。吃子與走法相同。後在開局和中局階段相當於兩個車或者三個象的實力,在殘局階段略遜於兩個車的實力。後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少掉一個後往往意味著棋局告負,此時失去後的一方通常會投子認輸。

後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王室自皇後娘家借來的援軍,因此後是棋盤上最具威力的一子,代表外來援軍的強大。

(2)後 棋子之一。為威力最大的棋子,與車並稱為「重子」,與車、象同屬「遠射程棋子」。用字母Q表示。走法為每步不限格數,橫、直、斜向進退皆可。在空棋盤上,後在盤角可攻擊21格,在中心區域能攻擊27格。開局階段不宜過早出動,以免因被對方輕子(象、馬)或兵攻擊而失先。後的高度通常僅次於王,頂戴後冠。後是三軍主力,但從前卻是最弱的棋子。直到公元1475年,著法的重大改變使其威力驟增而成為「瘋後」(義大利語rabioso)。它的起源為阿拉伯語的大臣或宰相(firz或firzan),而歐洲語言對它的性別也改男為女。鑒於把位於棋盤中心線上兩個棋子配對的需要,這一威力最大的棋子便成了價值最高的棋子——王的配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㈥ 國際象棋的來歷是什麼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nga)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 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誤讀為「恰特蘭格」(chatrang)。不久,古波斯國被阿拉伯人佔領,因阿拉伯語的字母中沒有這一詞的第一個字母,也沒有它的最後一個字母,於是「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hatranj),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幾個棋手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義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和現在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後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 在沙特拉茲時期, 皇後這只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字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象」只許斜進2格,類似今日中國象棋里的象,但無「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間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過。象的這種允許越子的走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5世紀,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後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後,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著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可能互有影響。直到今天,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則也類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飾有「琴棋書畫」圖案的織錦,表示棋的是一個8×8 格的黑白格相間的棋盤,和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圖3);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國際象棋在中國是新項目,1956年起列入國家體育項目,1957年首次舉行了國際象棋的全國比賽。1965年,中國年輕的國際象棋優秀選手曾戰勝來訪的蘇聯特級大師和象棋大師。1977年11月,中國棋手首次參加亞洲國際象棋團體賽,獲第2名。1978年底中國棋手第1次參加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23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賽,在65個國家的66個隊按積分循環制進行的比賽中,獲得第18名。1979年11月,中國國際象棋隊在新加坡舉行的第3屆亞洲國際象棋團體賽中再次獲得亞軍。1980年2月,中國選手劉文哲和梁金榮在馬爾他舉行的第4屆國際象棋等級賽中,並列第3名,同獲國際大師稱號,成為中國第1批國際大師(圖4)。1980年3月,中國兩名女選手參加在法國耶爾舉行的女子國際象棋賽,18歲的四川姑娘劉適蘭勝3名國際大師,平2名特級大師,以11局棋中得8.5分的優異成績獲第3名。1980年12月,中國國際象棋女隊在第24屆奧林匹克賽中,戰平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蘇聯女隊,最後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隊並列第5名。 1981 年又有 4名中國棋手由國際棋聯批准,授予國際等級稱號,戚驚萱、李祖年為國際大師,劉適蘭、安艷鳳為女子國際大師。 從1977年起,中國每年一度的國際象棋全國比賽,在個人賽以外,又增加了團體賽、女子賽和少年賽等項目。
[編輯本段]起源研究
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幾種說法: 國際象棋①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來排遣郁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餘,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麼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然而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關於國際象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製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斗;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斗便結束;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棋子裡面比王還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於指揮,使兵深入敵壘,走到對方的底格時,兵就可以變成最強的棋子。這就是第一盤象棋的產生,並很快就傳播開了。它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國際象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②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國際象棋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號的《蘇聯棋藝》上發表文章,根據他的研究,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的思想:64格,對應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對應陰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專家學者的反駁文章。可以認為,切列夫考博士「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思想」的觀點,在世界上已經站住了腳。 大約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國出現了8x8的線圖(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土彩陶繪圖)。在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可以斷定已經有了「六博」這種古棋。公元前5世紀六博經過改革而成「塞戲」。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這句話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圍棋。史料記載公元6世紀(南北朝後期)北周武帝發明的「象戲」(公元569年)和唐代於地下發現的「百寶象棋」基本相同:8×8盤(64格),立體子,棋子擺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 至遲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象戲進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戲」和「類象戲」進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圖朗茲」,進入中東形成了「沙特蘭茲」。恰圖朗茲和沙特蘭茲譯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實物根據是8世紀以後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關於「四色棋」的文字記載是公元九世紀的克什米爾史詩《拉特納卡爾》。「沙特蘭茲」後來演變成「波斯象棋」並傳入歐洲。大約在15世紀木定型為今天的現代國際象棋。 「印度起源說」產生於英國人,最好也是由英國人來否定「印度起源說」。198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上,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還說是印度或中國,而且重點介紹印度起源說。但是,2003年在英國出版《國際象棋中國學派》英文版時,在英國最大出版集團編輯撰寫的簡介中,一上來就已經有了這樣一句話:「雖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國際象棋是在遠古的中國被發現」。要讓英國學者改變觀點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今天人們探討國際象棋的起源,是通過傳說、假說、考古和邏輯這四種方式,來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假說指明考古論證之方向,傳說補充考古邏輯之不足。畢竟國際象棋產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歷史一樣,真實的再現要經過極為漫長的過程。不過,從整體方面看,關於起源問題,有兩點得到世界的公認:1、國際象棋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走棋。 此外,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第八,對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對此可以這樣來解釋:在現實世界中,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時間可以創造歷史,時間也可以消滅歷史。從這種邏輯出發,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最初的發明者」。只好無奈地滿足於「社會的產物,智慧的結晶。」實際上,從許多方面看,國際象棋更象電影。 ③關於國際象棋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國際象棋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因為人們今天熟悉的國際象棋是在波斯發展起來的。國際象棋里「戰車」一詞就源自波斯語。
詳情請見網路.

㈦ 國際象棋中的王後是什麼走法

「後」可橫直斜走,且格數不限。吃子與走法相同。後在開局和中局階段相當於兩個車或者三個象的實力,在殘局階段略遜於兩個車的實力。後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少掉一個後往往意味著棋局告負,此時失去後的一方通常會投子認輸。

後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王室自皇後娘家借來的援軍,因此後是棋盤上最具威力的一子,代表外來援軍的強大。皇後只管「吃子」。當遇見可以吃的棋子時,就馬上沖上去吃掉棋子。當然,她橫、豎、斜都可走一或七步,可進可退。不管怎麼說,她最容易做的就是「將軍」。

(7)國際象棋皇後電影擴展閱讀:

其它棋子走法——

1、王

又稱為「國王」。王是整個棋中最為重要的棋子,它是不能被吃的。走法是橫、直、斜走均可,但每次只能走一格。另外,所走到的位置不可有對方棋子的威脅,否則會被視為「違規移動」。吃子與走法相同。

2、車

又稱「城堡」,一如中國象棋,車的走法是橫走或直走,格數不限,但不可斜走,也不可越過其他棋子。吃子與走法相同,另外有一種特殊的走法,稱作「王車易位」。

3、象

又稱「主教」,象只可斜走,格數不限,但不可轉向,也不可越過其他棋子。吃子與走法相同 ,象有時也會分成白象與黑象 ,其原因為兩只象棋一個只能走白格子
,一個只能走黑格子 。

4、馬

又稱「騎士」,馬的走法和中國象棋相同,同樣是走「日」字,或英文字母大寫的「L」形:即先向左(或右)走1格,再向上(或下)走2格;或先向左(或右)走2格,再向上(或下)走1格。不同的是,國際象棋的馬沒有「絆馬腳」的限制,故馬可越過其他棋子。吃子與走法相同。

5、兵

兵的走法是,第一步向前可走一格或兩格,以後每次只能向前走一格,不可向後走,或越過其他棋子。但吃對方棋子時,則是向位於斜前方的那格去吃,另有一種特殊走法「吃過路兵」。

㈧ 為什麼國際象棋裡面殺傷力最強的是皇後

皇後(英文:Queen)是國際象棋棋局中實力最強的一種棋子。後可橫直斜走,且格數不限。吃子與走法相同。後在開局和中局階段相當於兩個車或者三個象的實力,在殘局階段略遜於兩個車的實力。後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少掉一個後往往意味著棋局告負,此時失去後的一方通常會投子認輸。皇後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王室自皇後娘家借來的援軍,因此後是棋盤上最具威力的一子,代表外來援軍的強大。( )皇後棋子之一。為威力最大的棋子,與車並稱為「重子」,與車、象同屬「遠射程棋子」。用字母Q表示。走法為每步不限格數,橫、直、斜向進退皆可。在空棋盤上,後在盤角可攻擊 格,在中心區域能攻擊 格。開局階段不宜過早出動,以免因被對方輕子(象、馬)或兵攻擊而失先。後的高度通常僅次於王,頂戴後冠。後是三軍主力,但從前卻是最弱的棋子。直到公元 年,著法的重大改變使其威力驟增而成為「瘋後」(義大利語rabioso)。它的起源為阿拉伯語的大臣或宰相(firz或firzan),而歐洲語言對它的性別也改男為女。鑒於把位於棋盤中心線上兩個棋子配對的需要,這一威力最大的棋子便成了價值最高的棋子——王的配偶。皇後比國王厲害

㈨ 跪求一部老片子

你還再找這部電影嗎?你搜集的第一個影片的口述者就是我,不過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這部電影。

㈩ 國際象棋皇後怎麼走

王後的走法其實很簡單,橫、豎、斜都可以走,它就相當於一個車和一個象的合並體。呈現出「米」字型的幅射區域。

王後橫、豎、斜線都能走,不限格數,不能越子。它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棋子,因此下棋時應該把它放在攻守兼備、最有力的格子上。

(10)國際象棋皇後電影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2)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