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個國外關於青年在學校比賽敲鼓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好像屬於行軍鼓
2002年上映的《樂鼓熱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個黑人男孩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校內優秀的鼓手並在樂隊比賽中得到冠軍的故事;2014年上映的《爆裂鼓手》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貳』 有一個外國片是在講一個敲鼓男孩勵志的故事
這部電影叫《爆裂鼓手》,劇情介紹請參考http://ke..com/link?url=1YQr37MDG4n6m95XqJLkiwG-L86d12oe4TIrwHh-xScsC1zKR0fya1_-
『叄』 有一部電影,不知道那個國家的,主角是在打鼓的,樂隊叫尿不濕 急 美國電影 小屁孩日記 1,2兩部
Kitty_張:風行,暴風影音上都查得到,叫做《小屁孩日記》和《小屁孩日記2》。
『肆』 有一部美國音樂電影是一個男孩在學校學鼓手
爆裂鼓手
Whiplash
(2014)
導演:
達米安·沙澤勒
編劇:
達米安·沙澤勒
主演:
邁爾斯·特勒
/
J·K·西蒙斯
/
保羅·雷瑟
/
梅麗莎·貝努瓦
/
奧斯汀·斯托維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4-10-10(美國)
『伍』 一個男孩在一個山谷敲鼓引起共振,石頭下落阻止了軍隊,是什麼電影
一個男孩在一個山谷敲鼓引起共振石頭下落阻止了軍隊是1979年的德國電影鐵皮鼓裡的劇情。
講述了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惡,決心拒絕長大,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個人反抗史。
《鐵皮鼓》以史詩般的恢弘格局展現了德國戰時小市民的眾生相,是一部以小見大的影片。
雖然說影片中充滿了惡趣味的描寫,但是這些下三路的片段並沒有讓人難過和不適,而是帶上了一層荒誕的反諷效果。盡管評論界對原著小說褒貶不一。
但是對這部電影,評論還是一致稱贊的影片被認為是一部擊中納粹德國要害的政治電影,是當代德國電影的突破,也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納粹主義電影之一。
《鐵皮鼓》不是一部情節電影,它具有強烈的批判和反思傾向。影片利用荒誕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觀眾感受導演對命運所作的深層次思考,從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種哲理。
《鐵皮鼓》的人物表演極端誇張,整部影片充滿了類似的場景這種荒誕誇張的表演和情節讓影片顯得極端豐富。
『陸』 請問你找的一部小孩擊鼓的電影找到了嗎叫什麼
鐵皮鼓 The Tin Drum (1979)8.3 錫鼓 拒絕長大的男孩 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 主演:安吉拉·溫科勒 大衛·本奈特 馬里奧·阿多夫 ... 《鐵皮鼓》是倫勃朗式的田野風景、以及典型的德國街道、人員吵鬧的家庭背景下構建的個人反抗史。小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惡,決心拒絕長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內心式的,於是在他那侏儒的身材上扛著一架鐵皮鼓,整日... 這部嗎?
『柒』 國外的電影,一個小孩敲鼓的,反抗侵略的,以少勝多,小孩敲鼓嚇退了了敵軍的,是電影什麼名字
。。。應該是1979年的德國電影《鐵皮鼓》
『捌』 找一部拿破崙時期,被佔領國人民反抗法國佔領軍的電影,好像還有一個很小的小鼓手。
電影名字好象叫《擊鼓少年》,根據小說《小鼓手》改編的。
『玖』 關於架子鼓的電影
影片名稱:《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Whiplash)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由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2014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
《爆裂鼓手》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
劇情簡介---以傳奇樂手查理·帕克為目標的音樂學院新生安德烈,在加入競爭激烈的校爵士樂隊之後,面對魔鬼導師弗萊徹近乎地獄般的訓練,憑借對"偉大"的堅定追求和對音樂的無上熱愛,刻苦堅持追求音樂乃至不瘋魔不成活
『拾』 一個小孩敲鼓 德國的嚴肅儀式變成了舞會 是什麼電影
是德國電影《鐵皮鼓》。 外祖母安娜還未婚的時候,一個叫約瑟夫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捕鑽進她的大裙子下,而成為了奧斯卡的外祖父。母親阿格內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愛,但由於近親不能結婚,只好嫁給商人阿爾弗萊德。奧斯卡出生了,但誰是他真正的父親也許只有母親阿格內斯知道。 奧斯卡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了一個"鐵皮鼓"作禮物,他高興的整天掛著它。他在桌子底下玩,發現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媽媽的私情,他覺得成人的世界裡充滿著邪惡和虛偽,他決定不再長大。他從樓上跳了下來,結果他真的就不再長高,停留在三歲的高度。一次,爸爸搶他的鼓,他大聲的尖叫,結果發現,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從此沒有敢再搶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後,父親加入了納粹黨。母親還是頻頻和舅舅幽會,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沒完沒了的吃起了魚,結果由於過量而死去。母親死後不久,舅舅也被納粹殺害了。外祖母帶了一個女僕瑪利亞回來,奧斯卡和父親都佔有了她的身體,並且生了一個孩子。奧斯卡認為孩子是他的,但瑪利亞成為了自己的"母親",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蘇軍攻佔了但澤,父親被殺,他埋葬了父親,也埋了伴隨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頭砸了他腦袋,這時候發現,奧斯卡恢復了生長…… 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鐵皮鼓》,導演施隆多夫忠實了原作荒誕、諷刺的基調,通過奧斯卡的視角,看到一個誇張和醜陋的世界。為了達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奧斯卡的視點,片中有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甚至達到了荒誕的程度。這一切更像一個想像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人是怪誕的提線木偶,他們有過分誇張的企圖和言過其實的慾望。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這一道具在影片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實它和奧斯卡所具有的的特異功能一樣,蘊含著顛覆醜陋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