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羅斯戰爭電影排行前十名
俄羅斯戰爭電影排行前十名如下:
1、《白色虎式》:帶有靈異色彩的戰爭電影,拍攝手法也相對意識流,是當代俄羅斯導演對衛國戰爭、以及民族關系的解構。
2、《斯大林格勒》:電影聚焦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個小隊,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至此,五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殘酷的戰爭中相濡以沫,愛情也在他們當中產生。
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女性視角的戰爭電影,如果說戰爭是毀滅人性,那麼電影中以麗達為首的女兵則是喚醒人性,控訴戰爭的佐證。導演是以她們不同的生活經歷、文化素養、愛與恨等在述說這場戰爭,也是在還原這場戰爭的殘酷與真實。
4、《女狙擊手》:這是一部俄羅斯與烏克蘭合拍的電影。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這位狙殺309名德軍,36名德軍狙擊手的烏克蘭女英雄,被兩國電影人合力搬上銀幕。
5、《潘菲洛夫28勇士》:以莫斯科保衛戰時期著名的英模群體「潘菲洛夫28勇士」為題材的作品。
6、《獵殺T34》:演義類型的戰爭片,電影翻拍自1965年前蘇聯電影《鬼戰車T-34》,單純過癮。電影知名度很高,也被引進國內。
7、《勒熱夫戰役》:前不久風靡一時的俄羅斯戰爭片《天空》的導演伊戈爾·科皮洛夫成名作,該片當年也是頗有爭議,看劇情就知道了。
8、《最後的前線》:又一部莫斯科保衛戰為題材的作品,與上邊《勒熱夫戰役》的觀念完全相反,這是一部俄羅斯人拍攝的蘇式主旋律電影,傾向偏左,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當今俄國觀眾的雜糅口味。
9、《紅色幽靈》: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俄羅斯游擊隊的故事。
10、《天空》:片單里唯一一部當代戰爭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有些常規了,但戰斗場面不錯。
❷ 有關前蘇聯二戰的電影一共多少部,有哪些
前蘇聯拍攝的二戰影片應該有1000多部
推薦5部:
1、《一個機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1942年,為竊取一份重要情報,蘇軍一小分隊被空投到敵占區,在公路上截得一輛德軍車輛,於是便冒充德軍軍官打入敵軍情報中心,掀起了一場空前激烈的鬥智斗勇的攻心戰·······
2、《偉大的轉折》:《偉大的轉折》是由李培健編劇,胡培奮導演,於祥國作曲,洪濤、齊克建、鄧小鷗、趙嶺、任傑等演播的廣播劇,共3集。影片講述了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晚年在一連串的政治挫折和軍事失敗後,面對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分裂,痛定思痛,尋求新的政治力量的思想轉變過程。
3、《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俄語: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語:Schlacht um Moskau)又稱莫斯科戰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性戰事的總稱。[1]
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此次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
4、《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攝制的12集電視劇。
該片被人們譽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慣於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歷史進行對照的人,也不由得傾倒於影片的魅力。」編導出色地把紀實手法與藝術虛構融合在一起。
影片的故事情節以施季里茨調查法西斯上層人物與西方秘密談判媾和為核心,卻又以他與德國黨衛軍的周旋以及黨衛軍內部的斗爭為線索,剝絲抽繭、層層推進,全片不見「歷史瞬間」的快速閃過,而是以慢節奏細膩展現主人公的斗爭歷程,使紀實性、戲劇性、歷史性得以完美統一。
影片圍繞1945年3月在瑞士伯爾尼和洛桑進行的談判即英美盟國背著蘇聯與法西斯單獨媾和的「日出行動」進行。
5、《圍困》:《圍困》是米哈伊爾·葉爾紹夫執導,Yuri Solomin、Yevgeni Lebedev等參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遭受德寇圍困的九百天,列寧格勒軍民克服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飢餓,轟炸,疾病,寒冷——保衛了這座「英雄城」並最終打破了德寇的圍困的故事。
拓展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❸ 《俄狄浦斯王(1967)》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ywT0__KCq-IJqdfIU0AhVg
提取碼: hudd
《俄狄浦斯王 Edipo re(1967)》
導演: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編劇: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索福克勒斯
主演: 弗蘭科·奇蒂、西爾瓦娜·曼加諾、阿莉達·瓦利、卡爾梅洛·貝內、Julian Beck、盧西亞諾·巴托利、Francesco Leonetti、Ahmed Belhachmi、Giovanni Ivan Scratuglia、Giandomenico Davoli、尼內托·達沃利、勞拉·貝蒂、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Isabel Ruth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摩洛哥
語言: 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
上映日期: 1967-09-03(威尼斯電影節)
片長: 104分鍾
又名: 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
克林多斯的一名牧羊人將一個遭人遺棄的嬰兒救下後,將他獻給了沒有子女的國王,時光荏苒,嬰兒長大成人,被喚名俄狄浦斯(佛朗哥齊蒂)。某天,女巫將阿波羅神話講給俄狄浦斯聽,說他將來會親手殺死生父並和生母結婚,聽後,俄狄浦斯決定外出流浪。
途中,他與一群人發生毆斗,失手將一名老者打死,其人正是他的生父。接著,他繼續流浪到了提北國,將那裡的人面獸身怪物打死後,與王妃依娃卡絲蒂(西爾瓦娜•曼諾迦)成親成為該國新國王,而該王妃正是他的生母,阿波羅神話靈驗。遂即,提北國開始蔓延一種疾病,為了消滅這種病,該國人民四處尋找殺死老國王的兇手,俄狄浦斯終於知曉所有真相。
❹ 蘇聯電影推薦
蘇聯電影推薦:
1、《士兵之歌》
豆瓣8.8分,蘇聯經典現實主義喜劇片,導演梁贊諾夫是世界級電影大師,影聚焦一個辦公室里的人物關系、愛情、利益糾紛,堪稱一代喜劇片典範,絕不輸於同時代法國和美國的喜劇。
❺ 俄羅斯影視作品
俄羅斯經典電影:
1、《太空救援》
2015年,中國版《十二公民》在國內熱映,即便是在《復聯2》的「排擠」下,仍然票房口碑雙豐收,可見這部影片的故事和情節的設定,是多麼的「驚心動魄」。其實這部電影還有另外兩個版本,分別是1957美國原版《十二怒漢》和2007俄羅斯版《十二怒漢》。
俄羅斯版《十二怒漢》,故事內容和情節與《十二公民》大致相同,但相較於美國原版,更增加了當代的社會問題,包括種族沖突等等。這一版堪稱是三個版本中最「人性」的一版,可以說中國版《十二公民》受這版的影響比美版更大。
❻ 求~俄羅斯電影的發展史
俄國文化:俄羅斯的電影發展史概述
電影是最年輕的藝術種類,同時它早已被公認為一種最重要的藝術形式。電影製造並駕馭輿論,所以它不僅吸引觀眾,也會引起當局的密切關注。
拍攝電影所需的各項技術在電影出現以前就已經具備了,但是必須把這些技術變成一種有效的體系,1895年盧米埃爾就做了這項工作。很快在巴黎放映了首場電影。電影的傳播速度非常快: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1896年也舉行了首場放映。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了俄國的電影工業。俄國的首批電影公司是1908年出現的。俄國在電影發展中的傑出作用是,它很快就意識到了電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首批出現的藝術片都是為民歌和俄國經典著作配畫。1911年至1913年,俄國攝制了頭一批篇幅較長的動畫片。導演弗拉基米爾·加爾金拍攝了電影《貴族之家》(1915年)。他還同雅科夫·普羅塔扎諾夫一起執導了影片《娜塔莎·羅斯托娃》(1915年)。普羅塔扎諾夫則執導了由著名演員伊萬·莫茹欣主演的《黑桃皇後》(1916年)和《謝爾蓋神父》(1918年)。由出名的美人薇拉·霍洛德娜婭和薇拉·科拉利主演的《人世戲劇》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蘇聯時期意識到了電影(尤里·熱利亞布日斯基和列夫·庫列紹夫拍攝的電影)的宣傳作用。私人攝影室拍攝了根據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的劇本改編並由其參與製作的電影《小姐和流氓》(1918年)以及由伊萬·莫斯克溫主演的列夫·托爾斯泰的《波利庫什卡》(1919年)。從1922年起電影業由國家電影局主管。國家組建了電影製片廠,為電影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自由,這收到了震撼世界的效果。謝爾蓋·愛森斯泰在《戰艦「波將金」號》、《罷工》和《十月》(1925年,1927年),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在《母親》(1926年根據馬·高爾基的作品拍攝)、《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後裔》(1929年)等影片中塑造了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新的藝術形象。形成了以描繪生活的各個側面而見長的電影藝術學派。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攝制的影片中,突出的有普羅塔扎諾夫的《第四十一》(1927年)、弗里德里希·埃爾姆列爾的《帝國的廢墟》(1929年)、尼古拉·艾克的《生路》(1931年)和鮑里斯·巴爾涅特的《邊區》(1933年)。
斯大林時期拍攝的影片急劇減少,國家對電影的監督嚴格化,每拍一部電影都需動員大量資金。新片的上映成了大事。在這種氣氛下,出現了瓦西里耶夫弟兄的《夏伯陽》(1934年)、亞歷山大·扎爾希和約瑟夫·海菲茨的《波羅的海代表》(1937年)和米哈伊爾·羅姆的《列寧在十月》(1937年)等影片。音樂劇成為電影藝術的另一個重要門類,它在當時的社會屬於一種大眾文化。音樂劇代表作品有格里戈里·亞歷山德羅夫導演的《快樂的人們》(1934年)、《大馬戲團》(1936年)和《伏爾加啊,伏爾加》(1938年),伊萬·佩里耶夫導演的《拖拉機手》(1939年)和《養豬女和牧羊郎》(1941年)。當時還拍攝了歷史史詩影片:愛森斯泰導演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伊凡雷帝》。
20世紀60至80年代,戰爭成了電影藝術的主題,這方面的影片有: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飛》(1957年)、格里戈里·丘赫萊伊的《關於一個士兵的敘事詩》(1959年)、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1962年)和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年)。
20世紀60年代的問題反映在米哈伊爾·什韋采爾的《陌生的親戚》(1956年)、羅姆的《一年中的九天》(1962年)和瓦西里·舒克申的《有這么一個青年》等影片中。格奧爾吉·達涅利亞的《我闊步在莫斯科》(1964年)和埃利達爾·梁贊諾夫的《小心汽車》(1966年)等喜劇片反映的都是生活問題。這一時期,許多文學作品被搬上銀幕,如科津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1964年)和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導演的《戰爭與和平》(1966至1967年)。
20世紀70年代是導演-哲學家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安德烈·魯布廖夫》、《鏡子》和《思鄉》)和格奧爾吉·達涅利亞的創作高峰期。馬克·扎哈羅夫和埃利達爾·梁贊諾夫拍攝的大多數影片也集中在這一時期和隨後的10年。費奧多爾·希特魯克和尤里·諾爾施泰因創作了動畫片的精品。
20世紀80至90年代的經濟動盪摧毀了原有的電影生產和發行體系,但是對電影的需求並沒有下降。列昂尼德·蓋達伊、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埃利達爾·梁贊諾夫、格奧爾吉·達涅利亞和安德烈·孔恰洛夫斯基等導演在困難的條件下繼續進行創作探索。
這期間出現了不少新人。導演·索庫羅夫、巴拉巴諾夫、羅戈日金和托多羅夫斯基等人拍攝的影片在俄羅斯國內外均受到觀眾的好評。
網路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