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電影節的歷史
水城威尼斯是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世界遊客心嚮往之的名勝之地,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水面上輕輕搖曳的小船,無不令人流連忘返。而在每年八月底到九月初的兩周里,這座美麗浪漫的水上都市還是世界影壇的焦點,因為威尼斯電影節就在這里舉辦,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威尼斯電影節的歷史。
1932年「開張」的威尼斯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它比戛納電影節早14年,比柏林電影節早19年,三者並列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三大電影節,悠久的歷史讓威尼斯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一開始,威尼斯電影節的主要獎項分為「最佳外國片」、「最佳義大利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結果千奇百怪,連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威尼斯電影節在1943—1945年期間,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而一度停辦,其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1946年重新開辦之後。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國際影片獎」,而此後《曼儂》、《王子復仇記》紛紛獲獎,顯示了電影節不凡的藝術氣息。
1949年,電影節正式將最高獎項「最佳國際影片」更名為「聖馬克金獅獎」;1953年撤了「最佳義大利電影」,增設了「聖馬克銀獅獎」,是威尼斯電影節僅次於金獅獎的獎項,這一改變顯示了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化和藝術化的雄心。
銀獅獎的一個特點是它並非每年都有,有時頒發給角逐金獅獎的影片,有時頒發給最佳處女作電影、最佳短鉛搜芹片和最佳導演。除了金獅獎和銀獅獎之外,威尼斯電影節還設有特別評委會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等獎項。
威尼斯電影節的最大特點,在於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冒險精神,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槐畢准為「藝術性」。威尼斯電影節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做「電影大師的搖籃」,在上世紀30年代—60年代的電影黃金年代,它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漏燃搖籃。
威尼斯電影節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1951年對黑澤明的《羅生門》授獎,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准東方電影。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Ⅱ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
介紹:
1、雙料主席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同於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學院獎等等頒獎禮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採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評獎。每一個競賽單元均設有獨立的「評委會主席」和「評委會成員」,以主席領導並在10人以下,通常邀請電影圈、文學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將在討論和論證中決定獎項的歸屬。
2、華人評審
截至2015年,擔任過評審團主席(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四位:鞏俐、王家衛、張藝謀、李安;擔任過全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三位:陳凱歌、鞏俐、張曼玉。
Ⅲ 8月6日國際電影節的來歷是怎樣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 1932年8月6日,貝尼托. 墨索里尼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創辦,它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通常都設立一個國際評選委員會,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接、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設立的最佳導演獎——金獅獎 早期類似的國際電影節還有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電影節日漸增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946年法國創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捷克斯洛伐克創辦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另外,在40年代先後創辦的還有義大利的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英國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 進入50年代,國際電影節更加引人注目、迅速發展起來,從歐洲擴展到北美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由40年代的幾個,猛增到50多個。 到了60年代末,國際電影節又增加了一倍,總數超過了 100個。70年代是高峰時期,十年時間又翻了一番,達到200多個。 80年代以來,又增設了50多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過各種名目繁多的國際電影節 300多個(其中包括國際電影周、國際電影展、國際電影比賽等)。而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 目前分布情況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又是重點地區。現在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超過200個,約佔全世界總數的60%。在數量上居世界的首位。其中義大利、法國、西班牙3個國家占歐洲總數的一半以上,成為歐洲的重點。 其次是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舉辦了4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18%,居第二位。美國雖然從50年代才開始舉辦國際電影節,比歐洲晚一些,但後來居上,發展很快。30多年來,美國先後在20多個城市舉辦過30多個各種不同形式的國際電影節,其中主要集中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現在美國是世界上舉辦國際電影節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亞洲雖然不如歐洲和北美洲,但至今也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舉辦過20多個國際電影節。另外,還有60個國家和地區雖未單獨舉辦國際電影節,但參加了輪流舉辦的一些國際電影節。亞洲舉辦的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9%。 拉丁美洲和亞洲一樣,發展得很快。有10多個國家共舉辦了2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7%。 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舉辦8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2%。 非洲雖然發展得慢一些,但也在迎頭趕上,已有8個國家先後舉辦過16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4%。
希望採納
Ⅳ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它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4)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哪一年建立擴展閱讀:
獎項設置
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整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49年開始設立,用以獎勵每年最優秀的電影長片)、「銀獅獎」(非正規獎項,通常頒發給最佳導演或者最佳短片)、評審團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新演員將等;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最佳短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
此外還設置了終身成就獎和「未來之獅」的獎項,前者用以獎勵世界范圍內為電影事業奉獻終身並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後者則為「最佳處女作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Ⅳ 威尼斯電影節的來歷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2年,但此後間隔1年,於1934年舉辦了第2屆.1943年-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辦.1969年-1978年,電影節雖仍在舉辦,但未評出正式大獎,其中1973年、1977年、1978年停辦。第34屆(1969年)取消評獎、第35屆(1973年)取消評獎。1973年,電影節更名為「義大利電影評論日」,1975年又改名為「雙年電影節」,1979年恢復正常舉辦,1980年恢復「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共有20多部影片參展,共設7個獎項,包括最受喜愛女演員獎、最受喜愛男演員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最佳導演獎、最感人電影獎、最有趣電影獎和最佳技術獎。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是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沒有固定的評委會。
從1934年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趨於穩定,並於每年的8月底9月初舉辦。但威尼斯電影節曾一度被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所控制,獎杯叫「墨索里尼杯」。也因此緣故,威尼斯電影節從1938年到1942年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
40年代的威尼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成長了起來。1943年到1945年,威尼斯電影節因戰爭而停辦。威尼斯電影節在1946年重新舉辦,也開始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法國著名導演讓·雷諾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影片獎」。1949年,「聖馬克金獅獎」正式設立,法國導演魯佐憑著《曼儂》一片捧走了第一個頒發給最佳影片的金獅獎。
50年代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向國際化發展,有日本和印度等國家的電影參展。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奪得金獅獎,這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准東方電影,,對黑澤明本人和亞洲電影都具有重大意義。
1961到1961年之間,威尼斯電影節已經成為了新興和優秀影片展示的平台,隨後,「金獅獎」的含金量也有所提高。然而到了60年代末,威尼斯影展又遇到了波折,因為政治因素及其他原因,使得原本影片獎賞制度遭到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盡管如此,每年世界各地仍然有很多優秀作品參展或是被邀請參加影展。
1971年和1972年的金獅獎分別頒發給了約翰·福特和卓別林。同時,1971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也第一次有了中國影片的出現。1974到1976年,在Giacomo Gambetti的倡導下,電影節開始尋找新的影片,出現了一些懷舊的題材和其他的新穎題材。1978年,電影節停辦一年。
8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又恢復了頒獎制度,並且其宗旨是成為「電影作家的影展」。參與評審的委員多是國際上深負重望的知名導演,這是威尼斯影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它與戛納影展、柏林影展,並稱歐洲三大影展的原因!
1991年,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參展威尼斯電影節,不過卻沒有捧得金獅。9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已經成熟,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導演匯聚與此參加影展。不過,由於電影製作主導思想的變化和世界電影商業化趨勢愈見明顯,威尼斯影節的質量有所下降,被商業化運作的戛納影節超越。
Ⅵ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些
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而創辦,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以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為宗旨。柏林國際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辦,為期兩周。
(6)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哪一年建立擴展閱讀
歐洲三大電影節「三大滿貫」獲得記錄
1、最高獎大滿貫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夜》柏林金熊(1961)、《紅色沙漠》威尼斯金獅(1964)、《放大》戛納金棕櫚(1966)。
羅伯特·奧特曼:《陸軍野戰醫院》戛納金棕櫚(1970)、《西塞英雄譜》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點》威尼斯金獅(1993)。
2、最佳導演大滿貫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戛納最佳導演(2002)、《血色將至》柏林最佳導演(2008)《大師》威尼斯最佳導演(2012)。
3、二等獎大滿貫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1964年《馬太福音》威尼斯評審團大獎、1971年《十日談》柏林評審團大獎、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納評審團大獎。
張藝謀: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威尼斯銀獅獎、1994年《活著》戛納評審團大獎、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柏林評審團大獎。
4、最佳男演員大滿貫
傑克·萊蒙:1979《中國綜合症》戛納影帝、1981《奉獻》柏林影帝、1982《大失蹤》戛納影帝、1992《大亨游戲》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兒》戛納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員大滿貫
朱麗葉·比諾什:1993《藍》威尼斯影後、1997《英國病人》柏林影後、2010《合法副本》戛納影後。
朱麗安·摩爾:2002年《遠離天堂》威尼斯影後、2003年《時時刻刻》柏林影後、2014年《星圖》戛納影後。
6、終身成就獎滿貫
讓娜·莫羅:1992年終生成就金獅獎、2000年終生成就金熊獎、2003年終生成就金棕櫚獎。
7、主演最高獎滿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納金棕櫚獎、1961年《夜》柏林金熊獎、1962年《家庭日記》威尼斯金獅獎。
鞏俐:1987年《紅高粱》柏林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戛納金棕櫚獎。
Ⅶ 威尼斯電影節具體有哪些獎項電影節的由來有何歷史
Ⅷ 世界四大電影節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Ⅸ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分別在哪個國家
1.歐洲三大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是「金獅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於l939年。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而創辦,最高獎是「金棕櫚獎」。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是第一部「金棕櫚獎」華語電影。
(3)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最高獎是「金熊獎」。l998年張藝謀《紅高粱》獲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是首部「金熊獎」華語電影。
2.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
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是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被稱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
Ⅹ 什麼是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又被稱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首屆威尼斯電影節於1932年8月6日至21日舉辦,屬於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1895年由一群威尼斯當地知識分子創辦的威尼斯雙年展起初並沒有電影環節。
雙年展從1930年開始,先後引入了「音樂」「電影」「戲劇」「建築」和「舞蹈」。由此可見,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藝術領域最新發展趨勢後來引入的內容。可以說,威尼斯電影節的誕生就是創新的產物。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10)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哪一年建立擴展閱讀
不同時期的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威尼斯電影節不斷受到來自法西斯政府的壓力,草草舉辦的幾屆電影節參展影片幾乎全部為義大利和德國的電影,政治傾向不言而喻,且一度將獎項命名為「墨索里尼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法西斯政權的倒台,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回歸到電影藝術的本質上來,取消「墨索里尼杯」,並於1949年首次用威尼斯的標志「聖馬可金獅」命名最高獎項。
盡管後來在不同歷史時期,威尼斯電影節仍曾遭遇各種挫折,但始終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特傳統:聚焦於各國電影領域的優秀實驗者和開拓者,鼓勵採用新的藝術手法、技術手段和創作技巧拍攝形式新穎、獨具一格的影片。這些影片或許並不完美,但只要有所創新,都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