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體育籃球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體育籃球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7-16 14:58:59

A. 來自俄羅斯視角,美麗的體育競技,《絕殺慕尼黑》如何讓人刻骨銘心

這部電影涉及到奧運史上最有爭議的一次勝利,這是一部來自俄羅斯視角的體育傳奇電影。很多人都知道,所有勵志電影的核心都是一個傳奇人物帶領一幫不被看好的失敗者戰勝偏見和自我的冒險旅程,而這部面對爭議和偏見的體育電影做到了。尤其是最後3秒的高速升格慢鏡頭,十分精彩,確實非常戲劇化,但也完完全全是在規則當中,這就是競技體育的美麗之處,一切看起來或已註定,一切也隨時都會發生變化。對他們來說真是一場刻骨銘心又一言難盡的比賽。

很多人看簡介就知道結尾,但仍沒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動人心,到最後不止是拼技術和心理素質更是為報答教練救命/知遇之恩,“為祖國而戰”非但不矯情反而那麼自然動人,總體來說是一部很燃的影片,親情,愛情,友情,愛國之情,都有很好的詮釋。最後的慕尼黑之戰,有幾個慢鏡頭,也狠狠抓住了觀影者緊張的情緒,就像是在影院觀看了一場充滿荷爾,蒙的現場精彩賽事,讓人刻骨銘心。

B. 國外有哪部電影是關於籃球題材的

《傳揚榮耀》 英文名Passing Glory 主演:安德烈�9�9布勞格 威利從神學院出來做了新奧爾良一所中學的歷史老師,學校的籃球隊教練離開了,沒有人願意來帶這個由黑人學生組成的球隊。威利又擔任了教練。他帶領球員進入不肯賣給黑人食物的餐館,他的勇氣贏得了同學們的尊敬。以往黑人球隊無緣參加與白人球隊的較量,這一次,為了爭取與白人球隊擁有公平的機會,威利不遺餘力。他教導球隊靠集體的力量團結一致取得勝利,而不是靠個人出風頭。他們走進耶酥會,和冠軍球隊定下了比賽的時間,在他的統一調動和全體隊員的積極配合下,終於戰勝了一向瞧不起他們的冠軍隊。 本片根據新奧爾良一支黑人高中籃球隊的真實故事改編,史蒂夫·詹姆斯執導,著名黑人演員安德烈·布拉夫赫領銜主演。影片情節簡單卻富有深意。它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運動類的勵志影片,而是通過一名黑人教師為孩子們爭取與白人比賽籃球的事跡反映對平等與自由的憧憬,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A>

C. 外國籃球的電影

體育畫報》評出最好看的5部枝氏絕籃球電影

《印第安納人》
Hoosiers,1986年
故事:教練(哈克曼飾)當了10年海軍後,轉到高中任教。接手64位剛入學的隊員後,他們通過努力成為印第安納州高中聯賽冠軍。本片改編自發生於1952年的真人真事,那一年米蘭高中隊歷史性地獲得了印第安納州的聯賽冠軍。
評價:結構最好的體育電影,突出了團隊的重要性。

《籃球夢》
Hoop Dreams,1994年
故事:兩個來自芝加哥貧民區的黑人少年(蓋茨和阿奇飾)具有非凡的籃球才能,卻只能在街頭籃球賽中大展身手,直到被星控發現,他們的的人生才所改變。
評價:對「精英教育體制」提出批評,這種制度忽視了貧民區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真正的朋友》
Inside Moves,1980年
故事:自殘後的羅里(沙維奇飾)主要泡在酒吧里,當他得知侍應生傑里(摩斯飾)入選勇士隊後,羅里既為他高興也害怕傑里忘了他。
評價:真實地反映了1970年代的NBA生活,而且有勇士隊球員克福德·雷、約翰·盧卡斯等9人參演。

《單挑》
He Got Game,1998年
故事:華盛頓飾演一位初次犯案的囚犯,典獄長稱,如果他能說服拿了全國高中籃球賽冠軍隊的兒子(雷·阿倫飾)加入州政府猛姿指定的大學(州立大學),便有機會得到減刑。本片取材於現尼克斯隊球員馬布里的生活經歷。
評價:華盛頓與阿倫演技驚人。

《白人跳不高》
White Men Can』t Jump,1992年
故事:一對黑白騙子(斯尼皮斯和哈里森飾)在洛杉磯的街頭籃球大賽,他們遇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挑戰。4年後,白人球員巴里奪得了扣籃大賽冠軍。他本來穿了件「白人會跳」的T恤,後被迫換了衣服。
評價:對種族及成名艱辛等問題都有涉及,而答案卻在觀眾心中。
--------------------------------------------------------------------------------
《卡特教練》:[劇情介紹]

本片根據1999年對於卡特教練和他的常勝不敗的籃球隊的新聞報道改編,薩繆爾·傑克遜在劇中飾演頗具爭議的卡特教練。

里士滿高中籃球隊原本從未在任何比賽中獲勝過,是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這一切在卡特執教之後發生了變化。他相信這支隊伍在他的帶領下可以成為最優秀的籃球隊,所以他要求隊員和他簽訂一個協議,約定如果隊伍不團結或是成績不佳就不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開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但是在1999年舉行的國家錦標賽上,隊員們的表現卻十分不盡人意,這讓卡特教練沮喪不已,他真的關閉了訓練館,禁止隊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此舉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一時成了大眾議論的焦點,有人贊賞他視籃球為生命的品格,但更多的人對他的舉動表示不解,甚至是批評。
--------------------------------------------------------------------------------
光榮之路 :
劇情:籃球場上的奇跡

受訓於籃球名人堂教練,兩度奧克拉荷馬州籃球運動員,大學期間得到全額籃球獎學金,全州最好大學球隊的隊長,大學籃球聯賽的MVP,唐·哈金斯(喬什·盧卡斯)的運動生涯足以讓他聲名顯赫。在退役成為教練後,他率領的高中球隊在198場比賽中贏了157場,率領的大學球隊贏球場次總數占據歷史第四名、甚至獲得了11次季後賽冠軍...

所有這些記錄已經讓他穩步跨進籃球名人堂,然而,真正讓哈金斯成為同時代最偉大教練之一的,卻是1966年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經典戰役--率領最不被看好的平民隊伍、實力很是平庸的隊員,甚至是全輸的對戰紀錄,身為白人的年輕哈金斯率領歷史上第一支全黑人球員組成的德州西部大學隊,在種族歧視之風盛行的年代擊敗另一核局支全白人球隊勇奪籃球聯賽冠軍。從此,美國籃壇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太空大灌籃》:影片簡介:
1973年的某個夏夜,一個皮膚黝黑的男孩兒在苦練投籃,父親對他說:「好好練,你會成功。」幾年後,男孩兒終於夢想成真,他成了NBA的頂樑柱、世界級的超級巨星。這是邁克爾·喬丹的故事。 這個真實的故事在華納公司的攝影棚中卻變得亦真亦幻,那幾年喬丹著魔般迷上了棒球,好萊塢的製片商則著魔般地迷上了外星人,於是他們一拍即合,《空中大摜籃》誕生了。這部耗資1.2億美元的電影盡管不是電影史上最大的製作,但卻是最成功的卡通與真人合演的電影,這種類型的作品之前只有《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值得一提....

《籃球夢》:攝制於1994年的《籃球夢》是迄今最成功的籃球類體育電影。剛一問世就獲得獨立電影的「奧斯卡」聖丹斯電影節大獎。2003年ESPN隆重推薦的20部體育電影中,《籃球夢》位列第13位;2004年美國《體育畫報》甄別百多部體育題材的影片後,把《籃球夢》捧至有史以最好的體育電影第四名。同時,《體育畫報》還推薦了最值得一看的5部籃球電影,《籃球夢》排在第二位。

本片導演斯蒂夫·詹姆斯最初只想通過對兩個來自於貧民區的籃球新秀進行追蹤拍攝,完成一部約30分鍾的短片。然而,隨著拍攝工作的深入,他發現,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題材,30分鍾的長度遠遠不夠。於是用6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優秀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來自芝加哥貧民區的黑人少年威廉姆·蓋茨和亞瑟·阿奇的成長歷程。他們具有非凡的籃球才能,卻只能在街頭籃球賽中大展身手,直到被一名星探發現,他們的人生由此改變。兩個人的經歷與前活塞隊著名後衛「微笑刺客」托馬斯十分相像:靠著天賦和努力從貧民區中一步一步地奮斗,最終獲得成功。從這個角度講,該片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運動紀錄片。與此同時,影片還探討了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問題,指出現存的「精英教育體制」忽視了貧民區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向人們展示了年輕的黑人為生存而奮斗的艱苦。
《像邁克那樣》(like mike)。
2002年出品的《像邁克那樣》(like mike)。此片由13歲的饒舌神童利爾·鮑·沃主演。講述的是身材矮小的卡爾文整天夢想成為一名眾人敬仰的NBA球員,直到有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一雙破舊的、據說是喬丹穿過的23號籃球鞋。於是卡爾文戲劇性地成為一名NBA職業球員,並像喬丹那樣,成為隊中精神領袖並帶領一支在困境中掙扎的NBA球隊一路走向勝利……影片內容風趣,又有艾弗森、諾維茨基、麥克格雷迪、韋伯、基德、納什等NBA巨星助演,首周創下2000萬美元的票房

籃板球:
簡 介
在輸掉一場大學聯盟比賽、威望徹底垮台之後,籃球名教羅伊·麥考密克(馬丁·勞倫斯)面臨著信任危機。同時,羅伊向來的火爆脾氣也讓人倍感頭疼,聯盟要求他表示出順從和屈服才讓他重新執掌球隊,不服的羅伊只好等待法庭來裁決。羅伊等到的裁決結果是一份來自高中球隊"熔煉工"的潦草傳真。這次輪到他這個教練降級了,任務就是執教一隻屢戰屢敗的高中球隊。盡管羅伊本人十分不情願,但是他知道這一次只可成功,不許失敗,因為成功才能幫他挽回點顏面,重新回到原來的職位。

但是當羅伊真正開始執教這支隊伍的時候,他才知道原來當初他的設想是多麼的天真和簡單。教慣了大學專業隊的他發現這些高中生似乎對籃球根本就沒有什麼概念,他們基本上沒掌握多少運動技巧,對籃球的基本理論知識也是一無所知,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他的第一堂課時看著孩子們輸掉109分,而且似乎這還不是最壞的。
羅伊只能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教起,過人、搶籃板球、漏球、投籃,他似乎帶給這個球隊很多魔力,熔煉工球隊也在他的帶領下越打越順,而羅伊也在教授這些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籃球帶給他的那種久違的快樂。
影片並不是憑空捏造出羅伊教練這樣一個火爆人物,事實上,馬丁·勞倫斯扮演的這位脾氣桀驁不遜的教頭在美國也是有原型的。這位籃球教練的原型就是在美國家喻戶曉的鮑比·奈特(Bobby Knight),他出名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好教練,不是因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帶領球隊贏得了800多場比賽,3次NCAA冠軍,9次BIG TEN冠軍和4次年度最佳教練,甚至不是因為那塊1984年奧運會的金牌,而是因為他出了名的壞脾氣,蠻橫、易怒,甚至有些暴力傾向,無論是在法庭外還是法庭內,比好萊塢的西恩·潘的名聲可大多了。

兩部紀錄片
《極致喬丹》:1998年NBA季後賽是上天賜給好萊塢的最好劇本。20世紀福克斯公司與NBA娛樂公司2000年合作製作了這部名叫《極致喬丹》的影片,並成為當年票房前10名的作品,成為體育紀錄片的奇跡。影片講述的是喬丹在1998年季後賽的傳奇故事。通過許多轉播中看不到的場邊境頭,展現了喬丹的不同側面。精心處理的聲效以及電腦特技的運用使《極致喬丹》被譽為體育人物紀錄片的經典。特別是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從芝加哥聯合中心球館拉出到一個全景,許多小孩子在露天的籃球場上鬥牛——意味深長,且極其漂亮。
與普通紀錄片不同的是,《極致喬丹》有一位最偉大的編劇——喬丹。如果沒有喬丹傳奇的職業生涯,此片就沒有故事性;如果沒有喬丹那個賽季持續而出色的表演,影片就沒有過度;如果沒有最後那麼偉大的一投,《極致喬丹》就沒有高潮!
《姚明年》: 影片以姚明的翻譯科林·潘的視角為切入點,記錄了姚明在美國幾年來的生活和他在NBA的「發家史」:從克服語言障礙,到賽場上與大鯊魚奧尼爾一決雌雄等等。從初次上場過度緊張以至摔倒,到後來在NBA初步站穩腳跟,得到隊友和球迷的信任,與大鯊魚奧尼爾對決成為影片高潮。片中還揭示了不少秘聞,諸如美國著名主持人巴特利在電視上公開打賭姚明得分不會超過19分,而最終輸掉不得不在銀幕上當場親吻驢屁股的鏡頭,以及奧尼爾在比賽前對姚明出言不遜,甚至發表對姚明進行人身攻擊的言論等。該片是數字院線引進的首部人物傳記電影,並不是單純的紀錄片,也有很強的情節線索。對籃球迷來說,這部影片的上映能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偶像。

一部國產片:《女籃五號》
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著名導演謝晉正是從這部影片開始顯露其導演才華,成為人們關注的導演界新秀。

影片描寫了一對戀人、同時也是籃球員的故事:他們曾經傾心相愛,因為環境的阻撓,被人拆散,各奔天涯。直到十八年後,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一對戀人之間久經壓抑的感情,才得以重生。它把這對戀人的經歷和悲歡離合與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結合在一起,不但題材新穎,角度也有獨到之處,已經顯露出後來謝晉電影中一貫的「個人命運和大時代背景」緊密結合的特點。

在藝術上,影片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充沛的青春的氣息。在主要演員中,除劉瓊、秦怡是有豐富經驗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外,其他多是新人。片中飾演「女籃五號」的曹其緯及其餘隊員都是生活中的運動員,是第一次在水銀燈下演習。她們素樸而真實的表演,使影片增添了清新的色彩。影片的拍攝手法清新,鏡頭語言簡練,節奏明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影片的鏡頭語言也以簡潔細膩體現出謝晉的追求。如對解放前田振華所住的運動員宿舍的環境描寫,低矮、狹窄的閣樓和陰暗破敗的樓梯的刻畫十分細膩,而這一簡陋的環境中擺放的林潔送來的蘭花形成鮮明對比,渲染出主人公之間純潔的愛情。又如林潔投籃未中,場外的田振華向她做了一個手勢,林潔點頭會意,切入投籃得分。沒有一句對話,只有幾個簡潔的動作,就把他們兩的特殊關系和感情基礎都交待清楚了。

影片於1957年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1960年又獲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D. 《絕殺慕尼黑》為何評價很高

這部絕殺慕尼黑的電影,在豆瓣網上評分是8.3,可以說已經不低了。

他之所以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所認可,滿足了家庭主婦,產生了一種心理,有很多最後一次檢查過程中,把你開心的作者告訴我們,誰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畫一個大餅給大家,無疑是在那個時代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普通的球隊也可以戰勝大神的球隊,戲劇性的轉折讓自己成為了奇跡的創造者。

我是一個崇尚英雄的地方,他們有很多英雄主義,小人物大夢想,有很多電影都是以這種為題材。

E. 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 1972年蘇聯籃球隊險勝美國(魔性改編)

最近在中國上映沒幾天的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想必許多人已經去影院中看過了,許多人至今還在懷念電影中的劇情,這部電影是根據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改編的,雖然電影劇情沒什麼問題,但它最開始因為魔性事實改編,而遭到了當事人的反對。

電影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

《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是在2019年6月份在中國上映的,而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男子籃球隊在決賽中,以1分險勝美國隊奪得金牌的故事。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其導演就這部電影稱之為還原祖國英雄們的偉大壯舉的電影,可謂是十分的自信。

不過電影上映之後,就遭到了原型故事主角的親屬們的不滿,紛紛指責其與真實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對於真實故事情節進行了大量的篡改,甚至有些故事情節完全都不符合當時的情況,可謂是分分鍾打臉的節奏,那電影有哪些情節是得到了篡改的呢?下面就來具體的看看吧。

電影的一個主線就是蘇聯主教練“加蘭任”拿獎金給兒子治病,教練把原本給兒子治病的錢,最後拿去拯救患重病的弟子小別洛夫,球隊贏得金牌後,全體球員都把自己的獎金都交給教練,而真實情況是,教練帶隊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祖國、為了榮譽而戰,並不是所謂的拯救兒子的生命,所以後來主教練原型的遺孀,將導演告上法庭。

還有就是電影中出現了精彩的“扣籃”得分的鏡頭,這如果要是放在今天本不沒有什麼錯,但是在當時的蘇聯籃球界,扣籃被認為是一種不尊重對手的動作,同時在1976年以前,NCAA明文禁止球員在比賽中扣籃的,所以電影中蘇聯籃球隊員是不會因為扣籃而得分的。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還出現出現了許多的與真實事實完全不相符的情節,有些情節甚至被認為是一種低級錯誤,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在俄羅斯卻獲得了本土電影票房冠軍,不過還是要說的是,電影中有藝術添加,這本無可厚非,但過於注重其藝術效果,而缺乏事實,對於電影本身來說就是一種錯誤。

F. 《絕殺慕尼黑》,你看過這部電影嗎怎麼評價這部電影

熱血和理想是兼具的,這部上映就9.3分的電影沖破了名字的老套,激盪起對運動的理解和熱愛。連續30年的美國大滿貫讓其它國家的運動員,根本沒有一戰之心。然而一個不服輸的教練出現了,他面對的是一盤散沙的隊員和僅少的運動資助,以及整個國家的不看好。但是一年後,這支隊伍以一分之差打敗了美國的常勝籃球隊。

一個小時的鏡頭都是用於還原真實的籃球比賽,每個球員都經歷了近乎半年的籃球訓練。從頹廢到熱血,從失望到找到希望,到了最後連報效國家這句話也顯得不矯情了。這才是真正的籃球比賽,不畏懼王者不看回頭路,非常值得看。

G. 如何評價電影《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的真實事件是什麼

《絕殺慕尼黑》是改編自歷史上的真實事件: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上,前蘇聯隊在最後的三秒鍾憑借一記投籃絕殺,以51:50戰勝36年未嘗敗績的美國隊,是一部表達堅忍不拔精神的劇作。

(7)俄羅斯體育籃球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絕殺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東·梅格迪契夫執導,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約翰·沙維奇、馬拉特·巴沙羅夫、謝爾蓋·加爾邁什、伊萬·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傳記類劇情電影。於2017年12月28日在俄羅斯上映,於2019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會籃球錦標賽的決賽中,在比賽結束前三秒鍾,美國隊以一分優勢領先,已經開始提前慶祝比賽的勝利了,因為他們相信比賽結果已成定局。然而,蘇聯國家隊在最後的三秒里拼盡全力,最終使比賽結果發生逆轉。

H. 求一個老電影,一個美國干籃球教練因為各種原因來到俄羅斯(好像是)教橄欖球

《棒球同志》

1992 年,一位失業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經理受邀前往棒球運動不發達的俄羅斯,為這個國家組織並訓練當年奧運棒球比賽的國家代表隊。到蘇聯後發現該隊什麼正式裝備都沒有,於是通過翻譯(兼代理人)用自己的美元在黑市換取盧布購買裝備。用克科駁的熊皮大衣做成接球手套。那年春天,這位教練帶著他的俄羅斯國家隊回美國,讓他們與大聯盟球隊打友誼賽。起初,這支屢戰屢敗的球隊被當成笑話看。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越打越好。在最後一場球賽,大聯盟球隊已經感到相當大的威脅。連美國隊也像是打季後賽般拚命,就怕輸給原本看不起的俄羅斯國家隊,最終俄羅斯隊贏得了尊重。
另外片中蘇聯棒球隊隊員都是從其他職業被國家臨時安排到棒球隊的。

I. 《絕殺慕尼黑》:賽場之外,蘇聯隊靠什麼擊敗了未嘗敗績的美國隊

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蘇聯隊對陣美國隊,此前的奧運賽場上,美國隊憑借著國內強大的籃球底蘊,只是派出他們的大學生聯隊就取得36年不敗的佳績。

不過,一切的輝煌,1972年在德國慕尼黑遇到蘇聯隊就被終結了。

整場比賽可謂一波三折,蘇聯隊一直保持著領先,結尾美國隊反超了蘇聯隊一分,但在最後三秒又被蘇聯隊絕殺。

面對強大的美國隊,蘇聯隊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換來了這場難能可貴的勝利?

《絕殺慕尼黑》便是根據這場比賽改編的電影,2017年,它在俄羅斯本土上映後就獲得了俄羅斯歷史票房最佳的成績。

電影雖然存在著一些民族主義,可藝術離不開渲染,在渲染之外,電影以最大程度尊重了史實。

本文也將從比賽場上的故事和賽場之外的事實這兩方面來向大家展示,蘇聯隊憑什麼拿冠軍?

一.同一個團隊,同一個家庭

原蘇聯隊的總教練戈梅爾斯基因政治原因被迫下課,領隊謝爾蓋·巴什金找來了教練加蘭任。

加蘭任剛上任不久後就對著媒體發表了一番很狂的言論:「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

這引起了記者們的嘲笑,領隊謝爾蓋·巴什金也認為加蘭任腦子是不是壞掉了,美國隊可從未輸過,他憑什麼誇下海口,要知道牛皮被吹破的話,可是會連累到自己的!

加蘭任教練一上任,就重新制定了訓練規則,重新擬定了球員的名單,有不少球員沒能進入備戰奧運的名單中,但其中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別洛夫的中鋒被選中了。

他事後特地去感謝了加蘭任教練,教練只是笑著說:「你就像我兒子。」

這句「你就像我兒子」並不是一句空話。

在美國時,亞歷山大·別洛夫心臟病發,加蘭任教練拿出了他所有的錢來替他治病,而這些錢,本來是要給他兒子做手術的。

不止是對亞歷山大·別洛夫,加蘭任教練對每一個隊員都像對待自己的兒子那樣。

隊員薩坎傑利澤要回喬治亞去參加他妹妹的婚禮,他的理由無法讓人辯駁:「我只有一個妹妹,奧運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而我終身都要和我的家人待在一起。」

加蘭任教練沒法說服他,於是就 帶著整支球隊前往喬治亞參加薩坎傑利澤妹妹的婚禮。

教練喝了大部分的酒,而隊員們面對啤酒只是小酌一口,因為明天還要參加訓練!

當時的蘇聯發生了很多文體名人出逃的現象,來自立陶宛的球員保勞斯卡斯有意趁著在國外時溜走。

加蘭任對保勞斯卡斯說:「如果你計劃好了什麼,你現在就該去做。」

加蘭任真正站在了球員的那一側替球員考慮問題,生命中什麼最重要?家!

隊里有一個明星球員:謝爾蓋·別洛夫。

當時的比賽總分一般在50分左右,謝爾蓋·別洛夫是場均能拿30分的男人。

明星之所以能成為明星,在於他背後大量默默無聞的付出。

剛贏了比賽,大家都在小酒館慶祝,謝爾蓋·別洛夫就開始在街道上練習了。

等所有隊員都回宿舍休息了,他一個人背著一個常人提都提不起來的種書包默默練習運球。

正是這股子拼搏勁,讓謝爾蓋·別洛夫成為了籃球明星,也讓他充滿了傲氣。

「不是所有的球隊全是像你這樣的球員。」加蘭任對他說。

「我想,是的,你運氣不錯。」謝爾蓋回應道。

今年NBA,擁有五個全明星的球隊金州勇士隊在總決賽相繼傷了杜蘭特、湯普森,剩下的隊員沒能挺住,輸了球,沒能衛冕達成三連冠。

全明星球員,也是會受傷的,包括謝爾蓋。

在一場比賽中,謝爾蓋的膝蓋受傷了,主教練加蘭任在沒有謝爾蓋的情況下通過各種調度最終贏得了比賽,這也使得謝爾蓋開始打心底里敬佩起這個主教練。

當他得知主教練為了亞歷山大·別洛夫的病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錢時,頗受感動。

在贏得了總決賽後,助教像往常一樣拿了一疊錢過來獎賞大家,是謝爾蓋帶頭把獎金貢獻出來給加蘭任教練治療兒子。

我就是看到這個場景開始眼眶濕潤的,主教練和球員之間,真正凝聚成了一個家。

在賽場之外,他們正是靠著這份愛,靠著彼此的信任,贏了美國隊。

二.故事之外的真實背景

電影之所以感動、好看,是因為它的渲染做得到位,不過真實和現實有些偏差,若用理性的視角來看,則會發現絕殺慕尼黑的背後,除了球員們的熱血拚搏,教練的無私奉獻,還充斥著大量的政治因素。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

這張鐵幕後面坐落著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

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圍的人口全都位於蘇聯勢力范圍之內,全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不僅落入蘇聯影響之下,而且越來越強烈地為莫斯科所控制。」

——溫斯頓-丘吉爾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正式標志著冷戰的爆發。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蘇美兩國之間的交鋒越來越激烈,70年代初,蘇聯出現了大批名人出逃的案子。

時任蘇聯國家隊助教練戈梅爾斯基成了重點被懷疑的對象,因為國家隊難免要出國比賽,所以要逃很容易,為了防止他逃跑,蘇聯索性讓他下課了。

冷戰時期的蘇聯雖然在一些領域很強大(比如航天領域),但在別的許多領域實際上是相當落後的,國內許多物資因為不進行對外貿易,變得十分稀缺、昂貴。

在電影中,難得出一趟國的國家隊小夥子,過海關時都帶著許多特色物品。

毛線、收音機、皮帶,堂堂國家隊,弄得像走私犯。

明星球員謝爾蓋·別洛夫膝蓋受傷,要向美國隊借止痛葯,隨隊醫生在德國慕尼黑時,私自購買了很多葯品。

隊醫除了搞點走私,還有別的活要做,那就是竊聽。

看小夥子們在國外有沒有想要逃跑的意圖。

是主教練加蘭任一手提拔了隊員亞歷山大·別洛夫。

但是這個小夥子在慕尼黑奧運會期間並沒有被檢查出患有心臟病,他在1972年比賽時還很健康,他在1976年才被檢查出心臟有問題,並於1978年去世,年僅26歲。

當時的蘇聯隊並沒有電影中表現出來的那麼弱,他們的陣容不亞於全明星。

蘇聯得益於國域遼闊,擁有中歐、東歐各個國家的人才,所以早在1947年冷戰開始時,蘇聯隊已經是歐洲第一強隊。

電影中有一句經典對話,隊長保勞斯卡斯對著謝爾蓋說:「當我打球時,整個立陶宛的街道都沒有人,他們希望讓他取代我?」

謝爾蓋說:「 事實上,當他打球時,整個白俄羅斯都要休假一天。 」

在1952年至1972年間的四屆奧運賽場上,蘇聯隊都未曾贏過美國隊,但他們的成績均為第二名,可謂是無冕之王。

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蘇聯隊的主教練加蘭任是一個極其懂得變通的老狐狸一樣的人物。

而年近七旬的美國隊主教練伊巴則真的只是老,他的戰術體系還停留在三四十年代沒有進攻時間限制的緩慢籃球。

但伊巴教練也有他的殺手鐧,在進行奧運集訓時,他極其強調球員的身體對抗。

電影中在這一塊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史實,許多蘇聯隊被肘擊、被打得流血的現象,均與實際相符。

比賽開打前,加蘭任教練在得知美國隊的陣容後,做出了臨場的調整,他派上了百米跑11.7秒的薩坎傑利澤。

以快制慢,就好似以柔克剛,蘇聯隊在一開場就獲得了領先5比0的夢幻開局。

除了「快」這個絕招,蘇聯隊的隊員還有極強的中投能力,謝爾蓋·別洛夫場均能拿30分,這個男人後來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沒打NBA就進名人堂的國際球員。

靠著掩護和極強的中遠距離投射能力,謝爾蓋·別洛夫幫助球隊取得了10分的領先優勢,這也是 美國隊第一次讓對手取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

到了下半場,美國隊也玩起了他們的強項:對抗。

防守的時候撞一下,搶籃板的時候張開大肘打一下,在帶著各種小動作的身體對抗下,蘇聯隊隊員的體能逐漸不支,兩隊比分迫近,最後甚至因亞歷山大·別洛夫的失誤而反超一分。

就在最後的三秒鍾,發生了體育史上的重大懸案。

第一次 ,因為裁判沒反應到蘇聯隊已經暫停,因此進行了第一次的重新比賽,判給蘇聯隊三秒鍾。

這三秒內蘇聯隊沒能進球, 第二次 ,蘇聯隊再次要求重來,因為計時器上是從53秒到50秒,而不是3秒到0秒。

雖然我不懂這兩者有何差別,但前者顯然違背了程序正義。

於是,第二次再次判給蘇聯隊三秒鍾,正是第二次的三秒鍾,蘇聯隊完成了配合,由亞歷山大·別洛夫將功補過,完成了最後的絕殺。

賽場上的裁判最初是要判給美國隊贏的,但是蘇聯隊的領隊一直不服,朝著技術台大喊大叫。

就在這關鍵時刻,坐在看台上的一名名叫威廉·瓊斯的大佬走出來講話了,他先後兩次支持蘇聯代表隊的請求。

該大佬是FIBA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當時的FIBA主席,大佬一發話,裁判立馬支持大佬的建議,跟著大佬走就對了。

事後他回憶,他那樣做只是為了履行程序正義,他也沒想到蘇聯隊會在三秒內完成絕殺。

有意思的是,這位大佬是蘇聯代表隊成員尤里-奧澤羅夫的老朋友。

因為疑點太多,當天晚上,FIBA內部五名高管對最後的結果進行了投票,結果蘇聯隊以3:2勝出。

有意思的是,這三名支持蘇聯的投票者分別來自波蘭、匈牙利和古巴,都是蘇聯老大哥手下的小老弟。

賽後美國隊很不服氣,在頒獎典禮上,他們甚至拒絕領銀牌,並且告訴後人也不要領,所以這塊銀牌至今仍孤獨地被遺留在瑞士的奧林匹克博物館里,無人認領。

因為 美國人認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被主辦方給欺負了。

一枚籃球項目的奧運金牌,上面承載著運動員無數的汗水,我們可以看到謝爾蓋在大家都去睡覺時一個人默默練習,在大家都在慶祝時他默默練習,整支球隊在喬治亞參加隊員的婚禮不敢喝酒,抽空默默練習。

歷經千錘百煉,才可換來比賽場上的英姿颯爽。

教練、隊員之間的真摯情感,才換來球場上超強的凝聚力。

電影展現給我們一種靠著熱血和愛相混合便可以取得勝利的幻覺,作為一個小個體,這樣的幻覺是美好的。

可是,這場比賽可不是光只有籃球隊的幾個小夥子們在參加,賽場之外,還有影響力的滲透,綜合國力的角逐。

體育比賽的成績,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實力。

這是一場復雜的勝利,它可以成為激勵我們向上的振奮劑,也可以成為我們認識歷史的鏡子。

以上~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請允許我們,再次,隆重的向您推薦:《絕殺慕尼黑》」,鐵打江山

[2]:「不含劇透,分享這部電影背後的一些小故事」,安妮毛毛

J. 俄女籃高中鋒一氣之下舉起裁判按到籃框里是什麼時候的電影

2005年《籃板球》是一部2005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運動片,由斯蒂夫·卡爾執導,馬丁·勞倫和溫迪·羅賓遜等主演。該片講述了脾氣火爆的籃球名教羅伊在在輸掉一場大學聯盟比賽後被迫降級,去執教一隻屢戰屢敗的高中球隊後發生的故事。類型,喜劇、運動,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