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戰爭與和平》或《安娜·卡列尼娜》或《復活》的片段內容和感受
我很喜歡《安娜·卡列尼娜》,記得電影中是這么寫到:我時常夢到自己慢慢地等待死亡的降臨,安娜·卡列尼娜也有同樣的恐懼。在書中作者為我們刻畫了誠實、善良、溫柔、真誠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只有兩個願望:做一個好母親和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可是命運給她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她喜歡的人卻不是孩子的爸爸。在愛情和親情自己她不斷地掙扎,可她放棄親情時,愛情也離她遠去。因為缺少兒子的陪伴,安娜感到空虛不安,所以她想要更多的愛。但男人在意的不只有愛情,還有事業、前途、名譽。我只能說在那樣的背景下,這樣的愛情註定不能被人接受。我們在面對愛情是也要慎重。
㈡ 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
俄蘇戰爭電影漫談
內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羅斯電影誕生;蘇聯蒙太奇學派崛起;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輝煌成就
1908年俄羅斯電影誕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二月革命後的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1917年十月革命, 電影產業國有化,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鼓動電影」
20年代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形成,三位大師的先鋒主義理論及其代表作:
愛森斯坦 雜耍蒙太奇與理性蒙太奇 《戰艦波將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敘事 《成吉思汗的子孫》
杜甫仁科 銀幕上的詩 《兵工廠》
聲音的出現與「音畫對位法」
1934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確立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陽》(1934)
30年代中後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創作高潮:
《馬克辛三部曲》
《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帶槍的人》
蒙太奇大師將藝術探索精神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思想相結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的蘇聯電影;戰後初期的戰爭題材電影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電影製片廠遷移,電影工作者的艱苦勞動,鼓舞鬥志的「戰斗電影」
戰役紀錄片--《戰時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爾孟克的宴會》
紀錄片《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
《在蘇聯的24小時戰斗》
《烏克蘭保衛戰》
戰略反攻階段的紀錄片
戰爭故事長片 《她在保衛祖國》
戰後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蘇聯戰爭電影:英雄主義主題「紀念碑」電影
《青年近衛軍》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紀念碑」電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凍」時期的蘇聯電影「新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電影傑作
1954年「解凍」,1957年蘇聯戰爭文學第二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
「蘇聯電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飛》 燦爛奪目的「銀幕上的詩」
《一個人的遭遇》從肖洛霍夫到邦達尓丘克
《士兵之歌》 純潔清澈的心靈,人道主義的悲歌
《伊萬的童年》 被炮火摧毀的童年的夢
其它優秀作品:
《臨風而立》
《生者與死者》
《士兵的父親》
60年代後期--「停滯」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蘇聯「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的出現;七、八十年代繁榮多樣的蘇聯戰爭電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蘇聯軍事題材文藝創作進入新的階段,戰爭文學「第三浪潮」與「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
「全景戰爭」電影
《解放》
《圍困》
《莫斯科保衛戰》
「戰壕真實」電影
《一寸土》/《永遠19歲》
婦女與戰爭
《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記著的和我熱愛的》
《狙擊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作家及小說創作背景,導演及其獨特的電影語言
兒童與戰爭
《受傷的小鳥》
《幼兒園》
《自己去看》 蘇聯最後一部戰爭題材「詩電影」,詩的藝術與紀實內容完美結合
「改革」時代的喧囂與躁動;「改革」時期的蘇聯電影
插入語: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蘇聯戰爭電影
《苦難歷程》三部曲 知識分子與十月革命
《靜靜的頓河》 頓河悲歌 哥薩克農民與十月革命
《戰爭與和平》人民英雄史詩 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文學名著改編電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體後的「新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未完待續)
解體,電影體制變化,電影性質變化 泥沙中金光閃爍
(一) 對現實的思考:車臣戰爭
冷漠(《戰爭》)
沉痛(《高加索俘虜》)
現實(《急行軍》)
(二)對歷史的認識:
淡化(《太陽灼人》《小偷》)雖然不是軍事題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後期戰前蘇聯國內形勢,後者描寫戰後的艱難生活
寓言(《布穀鳥》)
顛覆(《無窮無盡》)
懷念(《我是一個俄羅斯士兵》-未列入名冊)
繼承(《星》)
參考書目:
《蘇聯電影史綱》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編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第一、二、三、四編 俄蘇電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於培才,李小蒸,孟廣鈞,王德勝 等
《蘇聯戰爭文學評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敬詠
《世界電影史》 (法)喬治-薩杜爾
《電影藝術辭典》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主編:許南明 副主編:沈善
《泥沙中金光閃爍--近年來的俄羅斯電影掠影》 戴光晰
《外國電影史》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 鄭亞玲 胡濱
《戰火中永生--蘇聯戰爭影片賞析》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時光》 (俄)塔爾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選集》(蘇)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戰爭影片》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蘇聯部分撰槁人 連秀鳳
《俄羅斯藝術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光宣
《俄羅斯文化一千年》 東方出版社 孫成木
《蘇聯網路辭典》等
㈢ 俄羅斯電影《爆破》講述的是那次戰爭的事跡
俄羅斯電影《爆破》,該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以84人對戰兩千人,雖然以放棄告終,但是他們的精神和對軍人責任的理解,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他們知道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們是戰士,在需要的時候必須無私的付出甚至是犧牲。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部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㈣ 求一部電影的名稱!
風暴之門 片名:風暴之門 俄文名稱:ГРОЗОВЫЕВОРОТА 年代:2006年 國家:俄羅斯 主演:安德烈·卡拉斯科(《土耳其式開局》、《第九縱隊》、《俄羅斯大亨》) 米蓋爾·普萊切科夫(《第九縱隊》) 米蓋爾·葉弗里莫夫(《第九縱隊》、《國家顧問》) 丹尼爾·斯塔科霍夫(《情迷彼得堡》) 類型:戰爭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車臣(Chechnya)叛亂時期,由陸軍上尉多洛寧(Doronin)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士兵們希望這次任務一切都能順利,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職務,一些作著隨時離開的打算,另一些人則期盼著愛人的來信……沒料到由泰姆拉茲率領的叛軍達到1000人,並很快地進入了他們所在的陣地,沖突迅速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這些俄羅斯戰士們能否堅持信念,與十倍數量的叛軍戰斗到最後一口氣嗎? 我想大家都看過風暴之門吧。的確這部電影很感動人啊。因為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90名俄羅斯空降兵在車臣烏魯斯。克爾特地區與其撤退的車臣武裝分子3000多人激戰3天3夜。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90 名俄羅斯空降兵視死如歸。軍官身負重傷仍指揮戰斗。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士兵的子彈打光了。手握最後一顆手榴彈投入敵群與非法武裝分子同歸於盡。當黑壓壓的敵人沖上陣地時候。連長高呼向我開炮。整個俄羅斯被英雄的壯舉所震動。 根據證實有700人消滅。700人啊。什麼概念。2個營啊。一個興盛的民族的背後必定戰立著一支強大的軍隊。無論是在面對責任的考驗在面隊國家的利益需要。他們沒有退縮。即使在已方火力覆蓋時候。依然堅守在戰斗崗位。3月出俄羅斯大地,依然白雪剴剴。寒氣襲人。但人們無法安坐在溫暖的家中享受溫馨。他們的眼睛在流淚。心在流血。他們為祖國的英雄自豪。在為失去鋼鐵般的勇士悲哀。在空降兵的駐地。居民們自發的組織起來祭奠英靈。普京總統親自簽署命令授予21名勇士俄羅斯英雄稱號。其餘69人榮獲勇敢獎章。雖然榮譽不能挽回勇士最好的肯定。他們的英明與俄羅斯大地同子。 一個強大的國家之後是一支軍隊 註:故事原型中的那支90人的部隊,為俄軍當代哥薩克部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沙俄時期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是一種軍事組織,而非一個單一的民族)
㈤ 蘇聯電影有多高成就,這八部電影告訴你
蘇聯,一個讓人有很多回憶的詞。
一個讓人感慨萬千的時代。
蘇聯電影,同樣也獲得了很高成就。
不誇張地說,中國現代很多老一輩電影人,都是從蘇聯那裡學來的本事。
而以下這八部電影,幾乎可以代表蘇聯電影的最高成就。
《青春禁忌游戲》,9.2高分,浪漫喜劇代表作,講述四個學生給老師慶生,中途偷偷換出期末考試試卷的故事,輕松幽默中不乏人性展露,蘇聯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㈥ 俄羅斯電影歷史
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對於俄羅斯的電影給予了額外的關注,除了有一部俄羅斯電影入選競賽單元之外,還首次設置了一個完全專注於蘇俄時期電影的平行單元。
「俄羅斯電影秘史」包括18部在1934年到1974年之間拍攝的影片。8月初,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在對莫斯科進行短期訪問時宣布了這一單元的設置,事實上,穆勒本人也曾經參與合拍過好幾部俄羅斯電影,例如亞歷山大·蘇古諾夫的《太陽》。
這一單元的設置是為了向人們展示蘇維埃電影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而這個階段在西方幾乎是不為人所知的。這一單元既包含經典的、幾乎每個俄羅斯電影愛好者都知道的作品,例如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的《快樂的傢伙們》(1934)和《伏爾加河-伏爾加河》(1938),也包含相對不那麼有名的Ivan Pyryev的一系列作品,如《拖拉機駕駛員》(1939),《養豬人和牧羊人》(1941),《戰後傍晚六點鍾》(1944)和《庫班河的哥薩克人》(1950)等。
所有入選影片中年代最近的一部是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於1974年拍攝的《戀人曲》。他在評論「俄羅斯電影秘史」這一單元時說:「作為全球電影歷史的一部分,蘇維埃時期的電影是不可磨滅的,對這個時期的影片進行回顧會讓世界意識到這一點。它將會顯示:盡管處在最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蘇維埃的電影仍然是真正的藝術。」
影片名單:
《手風琴》(1934) by Igor Savchenko和Evgenij Sneider
《快樂的傢伙們》(1934)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馬戲團》(1936)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富有的新娘》(1938) by Ivan Pyr』ev
《伏爾加河-伏爾加河》(1938) by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拖拉機駕駛員》(1939) by Ivan Pyr』ev
《音樂故事》(1940) by Aleksandr Ivanovskij和Gerbert Rappaport
《SVETLYJ PUT'》(1940)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養豬人和牧羊人》(1941) by Ivan Pyr』ev
《戰後傍晚六點鍾》(1944) by Ivan Pyr』ev
《春天》(1947) by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庫班河的哥薩克人》(1950) by Ivan Pyr』ev
《Scedroe leto》(1950) by 鮑里斯·巴爾涅特
《狂歡夜》(1956) by El'dar Rjazanov
《我們善良的醫生》(1956) by ?aken Ajmanov
《莫斯科上空的歌》(1956) by Gerbert Rappaport
《拯救溺水者》(1969) by Pavel Ars?nov
《戀人曲》(1974) by 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1903年1月23日生於俄羅斯的葉卡特琳堡。9歲的時候他就成了葉卡特琳堡歌劇院的送報員,他還在那裡當過助理化妝師、電工、油漆工和助理導演等。他在葉卡特琳堡的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和鋼琴,並於1917年畢業。1917-1920年的蘇俄內戰期間,他是紅軍第三隊「東部前線」劇院的場道經理。內戰結束後,他從葉卡特琳堡工人劇院的導演課程結業,並被任命為葉卡特琳堡地方政府的藝術檢查官。他的工作主要是監管劇院,並選出與新意識形態一致的電影。
阿萊克桑德在1921年遇到了愛森斯坦。1921-1924年間他們合作製作了幾部話劇,並於1924年聯合創作了他們早期的電影《罷工》(1924)和《波坦金戰艦》(1925)的劇本。1927年,他們編劇並執導了宣傳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影片《十月》。1929-1933年期間,阿萊克桑德夫和愛森斯坦都被派往好萊塢學習和工作。回到蘇聯後,阿萊克桑德夫受斯大林的命令拍攝一部美化其形象的電影《International》(1932)。據說斯大林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1933年,斯大林命令阿萊克桑德為蘇聯人民拍攝一部喜劇,《Veselye Rebyata》於1934年製作完成。強硬路線的蘇聯評論界最初抨擊該片缺少對革命的宣傳,影片被禁映了。幾經周折,馬克希姆·高爾基讓斯大林看到了這部片子,斯大林對其非常喜愛,下令解禁。《Veselye Rebyata》在俄羅斯取得了票房上的大成功,並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該片的演員Leonid Utyosov和Lyubov Orlova也因此一舉成名。阿萊克桑德的喜劇深深影響了好幾代蘇聯影迷.
㈦ 韃靼人搶走女人,後來成了皇後是什麼電影
《最通俗易懂的烏克蘭史(9):哥薩克的崛起》。
羅克塞拉娜,她是一名來自烏克蘭的女奴,華麗轉身成為帝國最具權勢的皇後。羅克塞拉娜原來是奴隸,韃靼軍隊襲擊東歐的一個小地方,擄得一批人口,其中包括一名女童,這名女童就是羅克塞拉娜,這女孩可能先是被韃靼人賣到了克里米亞半島的卡法(當時奴隸貿易的中轉站),後來轉賣到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輾轉進入蘇萊曼的後宮。
哥薩克人其實是一個有多種標簽的人群。他們曾經是在基輔南方草原上活動的小股漁民和獵人。後來成為一個嚴密的軍事組織。
㈧ 問一部電影的名字
片名:東歸英雄傳
導演: 塞夫
主演: 哈斯高娃 巴雅爾圖 巴桑
劇情介紹:
渥巴錫汗,蒙古族,1742年出生於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從小在其父興學改革思想的影響下,受到很好的正規教育,直到大學畢業。他從小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故鄉中國。1761年繼承土爾扈特部汗位,不堪忍受俄國沙皇政府日益加重的民族壓迫,為求民族生存,於1771年1月率領全民族人民起義抗俄,歷盡千難萬險,於1771年7月才回到祖國懷抱,起義時的17萬人眾,最後只剩下7萬餘人,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史詩。
回歸祖國後,清朝廷給予了很好地救濟和安置。1775年1月,渥巴錫不幸死於天花,臨去世前給西蒙古人民留下遺言:「安分度日,勤奮耕田,繁育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禱。」
公元1771年1月5日,是土爾扈特歷史上最光輝的紀念日。這天,渥巴錫向全體牧民歷數沙俄殘暴統治的滔天罪行,號召大家:只有奮起抗俄返回祖國才是唯一出路。頓時,伏爾加河遼闊的草原上發出了氣壯山河的呼聲:「我們的子孫永遠不做奴隸,讓我們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渥巴錫率領三萬二千帳十七萬人組成的浩盪大軍,消滅了數千沙俄官兵,燒掉了帳篷、帶不走的東西和渥巴錫汗的木製宮殿,拔營起寨,驚天動地踏上了艱難險阻的萬里歸途。成千上萬的婦孺和老人乘著馬車,駱駝和雪撬,在躍馬橫刀的勇士們護衛下,離開了白雪皚皚的伏爾加河草原,一隊接一隊地迤邐前進。俄國女皇聞訊後驚恐萬狀,大發雷霆,立即派兵數萬進行追擊和阻截。沙俄政府對未能走脫的伏爾加河左岸土爾扈特人,採取了更加嚴密的防範措施,至使這部分蒙古族牧民未能跟隨渥巴錫返回故鄉。
踏上征途的土爾扈特人,在前有哥薩克攔截,後有俄軍尾追的緊急形勢下,渥巴錫把起義大軍組織得井井有條,一支精銳部隊作為開路先鋒,接著是婦女、老弱、車輛牲畜等輜重隊伍,再次是渥巴錫率領的二萬騎兵殿後。他們只用了八天時間,就到達烏拉爾河,把尾追之敵遠遠地拋在後面。先頭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了烏拉爾河上的俄國據點,使大隊人馬安全地從冰上過河,順利地踏上了大雪覆蓋的哈薩克草原。在長征途中,土爾扈特人在渥巴錫的率領下,英勇克敵,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在他們踏上哈薩克草原不久,一支外翼隊伍遭到了哥薩克的突然襲擊。這是一次慘絕人寰的戰斗,由於土爾扈特部以分散的隊形趕著大批的牲畜前進,在受到襲擊時還沒來得及集中力量,便展開了白刃搏鬥,致使九千名戰士壯烈犧牲。
新疆各族人民和清朝政府對土爾扈特部返回祖國表示熱烈歡迎。將其安頓在今天的博爾塔拉和巴音郭楞地區。這段歷史也被《東歸英雄傳》搬上了銀幕。電影以東歸歷史為背景,講述了東歸行動前期策伯克多爾濟、巴木巴爾、達什敦克多等人與沙俄軍周旋戰斗,保護東歸線路圖的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最後沙俄犬牙得到了線路圖,但那是張假圖,真正的東歸路線圖被刺在了主人公的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