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毒太陽2的幕後新聞
該片為榮獲1995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前蘇聯電影《毒太陽》(又譯《烈日灼人》)的續集,仍由前集的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自導自演,耗資5500萬美元,是蘇聯解體之後投資最大的電影。由法、德、俄三國聯合投資,拍攝周期達四年之久,期間遭遇諸多不順,可謂一波三折;0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曾親自到片場探班,以顯示重振俄國本土電影雄風的決心。
《毒太陽2》已作為俄羅斯電影的唯一代表入選第63屆戛納電影節;據悉,影片將於4月22日在俄羅斯本國公映。
⑵ 求 大事件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大事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ztA5MWWMEzaC9q5dW2LIw
《大事件》,俄羅斯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莫斯科,一夥匪徒在搶劫現金時與警方引發激烈的槍戰,然而警方接連受挫遭到重創,正巧有一個電視攝制組人員在現場用攝像機記錄下了整個過程。這一事件經過電視台的報道迅速成為頭條新聞,全市嘩然,令警方形象大大受損。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⑶ 俄羅斯電影的俄羅斯電影簡介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
⑷ 有部電影劇情和俄羅斯版本大事件一樣的叫什麼名字
大事件 Goryachiye novosti (2009)6.4
新聞製造者 | 莫斯科大事件
導演:安德斯·班克 主演:安德烈·馬斯連基 瑪莉亞·馬斯高娃 葉甫蓋尼·塞格諾夫 ...
翻拍自杜琪峰經典警匪片《大事件》,並且這是俄羅斯電影界首次翻拍亞洲影片,一個關於警察、匪徒和媒體三方角逐火並的故事。
大事件 Breaking News (2004)6.5
導演:杜琪峰 主演:任賢齊 陳慧琳 張家輝 ...
杜琪峰採用紀錄電影的拍攝手法和風格,影片兵捉賊的劇情比較簡單,但槍戰場面緊張刺激,人質一場戲更是充滿了黑色幽默。
參考資料
⑸ 蘇聯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6年,法國L.盧米埃爾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開始放映,同時俄國的電影愛好者(如.沙申、.費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攝電影的嘗試。
沙皇俄國的電影生產從20世紀初開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國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國共拍攝了1376部長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歷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後》(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年 8月27日,頒布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志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斗爭1923年,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斗爭。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里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里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志,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獲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志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涌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志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劃》,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部,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斗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斗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斗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勛》(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沖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部,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迴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到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涌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扎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里)、《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堂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里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從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里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斗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和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197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①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②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佔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里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③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沖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反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沖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里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於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7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工作者還創作出一些其他題材和樣式的作品,如史詩片《西伯利亞頌》(1978,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劇片《辦公室的故事》(1977,導演梁贊諾夫)和《秋天馬拉松》(1979,導演達涅里亞)、兒童片《童年過後的一百天》(1975,導演C.索洛維約夫)和《無權轉交的鑰匙》(1976,導演.阿薩諾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和《潛行者》( 197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古典文學改編作品《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1976,導演米哈爾科夫)和《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1979,導演米哈爾科夫)以及表現革命前喬治亞人民生活的詩電影《願望樹》(1978,導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來蘇聯紀錄電影也有不少成績。如20集大型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1965~1978,總導演卡爾曼) 反映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全貌。《礦工們》、《秋明王國》、《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國內的建設。此外,還有一些為蘇聯對外政策服務的紀錄片。在科普片、美術片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績。 8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積極向主題的深化,新題材的開拓以及樣式多樣化方面發展。從1981~1985年,蘇聯共拍攝了750部故事片。在戰爭題材方面,除了繼續創作史詩性作品如莫斯科保衛戰(1985,導演奧澤洛夫)、《勝利》(1985,導演.馬特維耶夫)以外,電影藝術家主要致力於表現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導演.西連科);研究法西斯產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導演克利莫夫);從今天的角度思考戰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如《岸》(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有的作品通過對蘇聯軍人形像的塑造力圖把人道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如《小亞歷山大》(1982,導演.弗金)。在道德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究在復雜的生活矛盾中,人的處世態度以及因此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如《願望的年代》(1983,導演萊茲曼)、《沒有證人》(1983,導演米哈爾科夫)、《後記》(1983,導演胡齊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內心世界,表現關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時努力深化人道主義的主題,如《生活、眼淚和愛情》(1984,導演古賓科)、《稻草人》(1984,導演P.貝可夫)、《冬天的櫻桃》(1985,導演.馬斯連尼柯夫)。在生產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題,注意表現經濟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第二梯隊開始行動》(1984,導演.雅桑)、《從工資到工資》(1985,導演A.瑪納薩羅娃)。在革命歷史題材方面,1981年拍攝的《列寧在巴黎》(導演尤特凱維奇)通過新穎的藝術手法把過去和現在聯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寧思想的價值。1982年拍攝的《紅鍾》(導演邦達爾丘克)1985年拍攝的《霧中的岸》(導演.卡拉西克)都再現了20世紀革命歷史的發展。80年代蘇聯還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傳記片,如《列夫?托爾斯泰》(1984,導演.格拉西莫夫)、文學改編作品如《瓦薩》(1983,導演潘菲洛夫)、《殘酷的羅曼史》(1984,導演梁贊諾夫)、驚險片《密探》(1981,導演.弗金)及《為胡狼准備的陷阱》(1985,導演.馬赫穆多夫)、諷刺喜劇片《青山,或不可思議的故事》(1984,導演.申蓋拉雅)及《騙術》(1984,導演.特列古勃維奇)。
8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致力於題材和樣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傳統的分類界限,使影片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1984年製作的《戰地浪漫曲》(導演.托多羅夫斯基),既從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討戰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戰爭事件展示人物之間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德黑蘭1943年》(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把政治樣式和驚險樣式結合起來,突出國際政治斗爭的內在緊張性。喜劇片《兩個人的車站》(1984,導演梁贊諾夫)中糅合著悲劇的因素。《機組人員》(1981,導演.米塔)把情節??作了嘗試。《宇宙檢閱》(1985,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達傑)通過半童話半寓言的樣式對人生價值進行哲理性思考。 蘇聯電影家協會成立於1965年(籌委會成立於1957年),各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外)均有自己的協會。
培養幹部的最高學府為全蘇國立電影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電影學校,幾經演變,自1934年起用此名)與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照相與照相技術高級學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養藝術創作人員,後者培養技術人員。基輔戲劇學院自1968年起設有電影系,此外,國家電影委員會還和影協聯合主辦一個電影編導二年制高級培訓班(自1964年起),專門培訓各加盟共和國和製片廠選送來的進修人員。研究機構有全蘇電影藝術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蘇電影與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蘇藝術理論研究所(1944年成立,屬文化部建制,所內設有電影研究部門)。新聞電影的正負片由中央國家電影與照相資料檔案館保存,其餘片種正負片均由蘇聯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負責影片進出口業務的是蘇聯影片輸出輸入公司。主要電影刊物有《電影藝術》(1931年創辦,月刊)、《蘇聯銀幕》(1925年創辦,雙周刊),以上兩刊均由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影協合辦;《電影放映員》(1937年創辦、月刊)、《蘇聯電影》及《電影與電視技術》等。 蘇聯舉辦的電影節有:全蘇電影節,始於1958年,初不定期,後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舉行,為國產片電影節;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始於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全蘇影協和烏茲別克共和國電影委員會與影協聯合主辦,是亞非拉國際電影展覽,屬非競賽性,群眾團體可向不同影片授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始於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舉辦一次,是國際上大型競賽性電影節,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和影協主辦。
蘇聯國內設有電影評獎制度,最高榮譽是列寧獎金。1959年以來,先後獲得過列寧獎金的電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還有蘇聯國家獎金、俄羅斯國家獎金、列寧主義共青團獎金電影部分等。
⑹ 俄羅斯電影《美人魚的眼淚》求影評
現如今,每每有人看到這部片名為「我的人魚女友」的影片,立即會形成思維定式,並持不屑一顧狀:首先她是一部韓國片兒,其次應該又是一部類似於《我的野蠻女友》或者《我的機器人女友》之類的毫無懸念且想依靠成功模式打造出來的卻沒趕早的一部自己看也不會看,聽著名兒都覺得有些多餘的影片。
筆者也只是在2009年初,某個百無聊賴的日子在某視頻網站首頁上瞅到了這部影片,於是無意的點了鏈接,才有了如上感受,總的說來就是:濫俗的名兒,可貴的里兒。
《我的人魚女友》(以下簡稱《人魚》)是一部非典型的俄羅斯電影,以往中國觀眾對俄羅斯電影的記憶還停留在前蘇聯時期,往往極具教育意義和英雄愛國主義情懷。而《人魚》這部實際上風格迥異的影片,實實在在的被庸俗的片名淹沒了。
之所以認為《人魚》有著可貴的里兒,這「可貴」源於她的「別有用心」之處。當一部電影,傳達出她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能讓你細細體會,有無窮盡的感受,那麼她的「別有用心」就發揮了作用。無論是通過劇情,拍攝技法,畫面或者其他。
當筆者以打發時間的心情看這部電影時,卻被其開頭吸引住。一部電影有了吸引人眼球的開頭,就有了繼續看下去的理由,在快餐時代的今天尤是。哪怕看電影對於大眾來說是消遣,人們也不願意花上一會兒的功夫看根本不吸引自己的影片。
影片開頭,我們看到的是動畫形式的天,海,魚,接著畫面緊緊跟隨那條小魚,隨後很自然的由動畫過渡到實體,同樣是碧綠的海水和那條魚,只不過變成了一個婦人(也就是女主人公Alisa的母親),穿著花裙的臀部特寫。雖然由動畫轉成真實場景,並非這部片子首創,但有趣又適宜的用在了影片開頭:一來比較新穎有趣;二來,放在這恰到好處,小Alisa在一開始的獨白中說自己原本是條魚,她的父母也因大海而結緣。
別有用心之二:無處不在的廣告牌,電子看板標語。在Alisa生活的各個角落,廣告牌被導演放置在十分重要醒目的位置。它不僅是城市特有的氣息,更結合著劇情表達著導演的生活態度和這個城市的精神所在。隨著Alisa的行走,奔跑,甚至出現在她莫斯科住處的窗外。「順著你的渴望」「是你的抉擇」「你形形色色的慾望」「明天會更好」「未來要靠你」「你很特別」,這些標語不下30處。標語快速集中的出現在片中有兩處:一處出現在影片37至38分,Alisa十分渴望上大學繼續學習,可復試後的錄取名單里沒有她,就在她心中默念:我要讀書,我要讀書。一位已經被錄取的學生發生車禍,校方通知做為候補第一名的Alisa被正式錄取了。Alisa不敢相信是自己堅定的意志導致了那位學生的遇難,飛快向外跑去,一串諸如「順著你的渴望」之類的標語快速隨著Alisa的奔跑閃過。另一處集中出現在影片的結束,Alisa在成功勸阻自己愛著的Sasha不要坐上將會失事的飛機時,很快樂滿足的在莫斯科街頭疾走,標語再次集中出現「跟著星光走」「明天會更好」「未來要靠你」「你很特別」……
導演更是通過另一種方式,直述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對這城市的感受,那就是通過Alisa的內心獨白以及與Sasha的對話中章顯。Alisa剛來到莫斯科時,內心獨白說到:莫斯科向我展現了它的強大,美麗與險峻。畫面配以Alisa臉貼著擁擠的公交車的畫面;夢境里,Sasha對Alisa說自己不喜歡人群;在與Sasha合作拍攝完「月光女孩」廣告後,Sasha為對Alisa慶祝,當兩人走在路旁,Alisa問拿著酒瓶的Sasha為什麼有人買月球上的土地。帶著醉意的Sasha說:「那是想要逃難的時候有個可以去的地方吧」「那你在月球上也有住的地方么」「我不用逃難,因為這里已經夠糟糕了」這里體現出導演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擔憂,是的,我們的生活表面上是方便舒適了,而實際上呢?我們的生活環境又怎樣了;關於城市裡的孩子:Sasha與廣告片導演在尋找飾演「月光女孩」的最佳人選,當挑選大人無果後,導演建議考慮一下孩子,聞訊的家長紛紛帶來自己的寶貝,都說自己的孩子是最適合的,台下家長們爭論得不可開交,坐在月球模型上的孩子卻一直笑不起來,大人只顧著讓自己的孩子笑,卻不會關心為什麼孩子笑不起來。導演無奈的對Sasha說:在這個國家無法拍攝孩子了。看到這,我會心的一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太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夢想得不到實現,想把自己的遺憾在下一代得以實現。或者深感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認為孩子要有多一些的特長,恨不得孩子這也會那也會,卻很少關心什麼是孩子真正喜歡與適合的;關於城市的實質精神:Alisa問Sasha怎麼可以賣自己不擁有的東西?Sasha怎麼可以賣月球上的土地?月球不屬於任何人啊?Sasha:也沒有人擁有地球。但是土地已經售出。有人擁有了的東西,任何人就可以接手。親愛的,這是一個大城市,只要有天份有能力的人,就可以生存下去。
之三:關於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尤其是還未走入社會之前,夢想尤為強烈。Alisa在六歲時夢想當一位芭蕾舞者,在影片以後她所有關於這個夢想的執著,追求與挫折,會讓每一個人都產生共鳴,之後是會心一笑,太熟悉了不是么?生活盡管有許多不如意,當為了追求那生命中的美好,我們也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哪怕現在你離夢想的距離是近還是遠,或者反方向……當個人的夢想被父母附加上一層社會含義時,是不是就不再輕盈,只成為我們身上重重的殼。母親不顧女兒的想法,只因為離家近,圖自己的方便,送Alisa進入了合唱隊。合唱隊教室外有一幅巨大的廣告牌:我們讓你夢想成真。成人的世界,有許多的自以為是,哪怕合唱隊做的再好,與Alisa無關,更與她的夢想無關。片中出現在Alisa在合唱隊唱歌的畫面,鏡頭一步步推入,兩個工人在搬運一塊木板,暫時阻擋了我們的視線,預示著Alisa夢想被阻擋,但並沒有被磨滅,這些都是暫時的。一直到成年後遇到Sasha,男人只當她是清潔婦,她還是強調自己是個舞者。她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哪怕生活所迫,在莫斯科從事的是與芭蕾多麼不相關的工作。她仍堅持:一個大人物的履歷,你常常可以發現有段時間他是當服務生或碼頭工人,就像每個人成功之前的一段過渡期。什麼時候夢想不再是夢想。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關於夢想,關於奮斗的電影,也不全然。就像美人魚可以為心愛的王子犧牲生命一樣。有著特異功能的Alisa,時常默默保護著Sasha,Sasha因為對莫斯科,對生活的厭惡情緒,偶爾跳橋或酗酒後在車流洶涌的路上游盪,Alisa都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保護著他。不管他是否記得住自己的名字,他是否在意自己,是否,喜歡自己。雖然片中並沒有明示Sasha是否喜歡Alisa,但聽說Alisa從沒吃過莫斯科新鮮的鳳梨,他拉著Alisa滿大街的尋找,為了滿足Alisa的小小心願,偷運輸車上的鳳梨給她;他倆玩讓死人笑游戲,Alisa堅持不出聲,不笑,他以為Alisa真的出事了,緊張的叫來救護車;在Alisa撒謊說自己的祖母死在Sasha家裡,勸阻Sasha不要搭乘當天即將失事的飛機,看到新聞的Sasha突然明白些什麼,又是滿大街尋找那個綠頭發,花裙子的女孩時。我相信,Sasha是喜歡Alisa的。哪怕這樣的喜歡悄無聲息,沒有結果。
別有用心之四:關於那一抹綠。Alisa為了引起Sasha的主意,染綠了自己原本金黃的頭發。這是海洋一般碧綠的顏色,那月光女孩特有的綠。Sasha在莫斯科街頭尋找Alisa,他注視著曾經陪伴著自己的熟悉而神秘的一抹綠,我們也隨著Sasha看到了出現在街頭的種種綠色:綠色的帽子,衣服,綠色的球和花束,綠色的玻璃壁紙。這讓我想到片中出現的另一個極其放大的元素:紅。那位對紅,尤其是鮮艷的紅十分偏愛的有錢婦人。這些,當然都是導演的有意安排,這色彩多麼濃烈,多麼純粹。如果愛,請深愛。
之五:關於音樂。影片的配樂也是及其出彩的。由於本人不懂俄文,關於這部影片的詳細介紹少之又少,我甚至不清楚裡面的配樂名稱和作曲者名字。有些遺憾,今後會繼續關注,以待補遺。這些音符更增添了影片的靈氣和清新。
另外,片中還有一些細節十分有趣。穿插的Alisa的夢境;Alisa穿扮上手機外套,從手機里看世界,以及這其中遇到的中國遊客請她代為拍照;Alisa在鎮上和在莫斯科所穿衣服的色調,一個偏冷,一個偏暖;由海灘上的氣排球打到母親的臀部接入全景這樣有趣自然的調度……
雖然這部影片畫面流暢,配樂出色。最為吸引我的卻是其中的真誠。真誠的情感,真誠的夢想,真誠的追求,真誠的愛著愛的人,真誠的生活。這些是在浮躁與忙碌的城市日漸遺忘與陌生了的。
哪怕最後一幕的出現,我們也並不感到悲傷。當車輪重重的從身上碾過,夢想依然立體輕盈。
——摘自豆瓣網友rovin (2010-01-21 2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