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達人亂入,求一部電影的片名!
《俄羅斯方舟》Russian Ark
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urov
主演:亞歷山大·查本Alexander Chaban
大衛·喬比尼David Giorgobiani
塞奇·德瑞登Sergei Dreiden
國別:俄羅斯/德國/法國
劇情簡介:
一位當代電影人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1700年前聖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宮殿里,同時周圍的人都無法看到他。和他有同樣經歷的是一位來自19世紀的法國外交官,這一奇遇使兩人開始了一場歷史的漫遊,目睹了俄羅斯千年來的風雲變幻。
他漫步在宏偉壯麗的宮殿里,見證了彼得大帝用鞭子狂怒地抽打他的將軍,凱瑟琳女皇的個人生活,以及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後的晚餐,還有1913年最後一場輝煌盛大的皇家舞會。
在他們的時間旅行逐漸展開之時,兩人之間也不斷就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問題發生爭執:侯爵秉持西方對俄羅斯愛恨交織的傳統感情,而現代電影人卻反思和質疑著他的國家的過去和現在。
關於導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是當代俄羅斯影壇最重要的導演,認為是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繼承人。雖然這樣的比較多少抹煞了一些索科洛夫的個性,但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不少相似之處:對長鏡頭的偏好,演員的自然表演,以及對於人類存在的本質問題和精神領域的共同關注。
索科洛夫1951年生於西伯利亞的鄉村,畢業於高爾基大學歷史系。19歲時就開始擔任助理電視導演。直到1975年,他一直為高爾基電視台執導電視節目。後來他前往莫斯科進入國立電影學院學習,在此期間他初露崢嶸,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在大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工作。但大部分他的早期作品在製片廠內部遭到了消極評價。改革前,幾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這使他一度轉向紀錄片創作。直到80年代末,他才進入了國際觀眾的視野。先是他於1978年完成的故事片處女作《孤獨人類之聲》在盧卡諾影展上獲獎,此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續的關注。
索科洛夫的影片在前蘇聯曾引起極端對立的意見,有人認為他的新電影語言是現代作者電影的又一個高峰,有人則指責他矯揉做作而又生硬地重復西方先鋒派的電影道路。但他在歐美國家是評論界的寵兒。80年代末,電影製作環境相對寬松以來,他表現得十分活躍。
1989年,他將《包法利夫人》創造性地改編成《拯救與保護》,其作品的典型主題和特徵都出現在這部影片中:宗教思想,靈與肉的劇烈斗爭,對死亡的迷戀,以及細致的心理物理學。同年推出的《日蝕的日子》則以對人類苦痛尖銳凄涼的刻畫令人心驚。兩部影片都具有極端詩意的影像和對人類境遇苦難一面的執著探索。
精神上的壓抑與苦悶在他接下來的三部曲《第二次循環》、《石頭》、《沉寂歲月》中更為明顯。而1996年的《母親與兒子》(Mother And Son)則成為他迄今最受好評的影片。通過濾光鏡和廣角鏡的使用,索科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發揮到了極致。這部幾乎沒有情節的電影以對一位行將就木的母親和其子在她的彌留日子裡生活的描繪,成為導演對生死以及精神問題的象徵性冥思。三年後,索科洛夫延續對人大限來臨之前狀態的表現,這就是他的「死亡三部曲」,均以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為主角。《莫洛赫》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自己個性化的觀念將其塑造為「莎士比亞樣式的現代歷史人物」,視線直抵與政權機器相對立的人性深處,該片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去年他參加戛納的《金牛座》則以列寧為主角,將焦點從政治歷史背景移向人物內心世界空虛的黑洞。
死亡是索科洛夫最感興趣的題材,他迷戀於對人的彌留狀態和對死亡儀式不厭其煩的描寫,通過細膩表現死亡的肉體展示與之相聯系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軀體上,集中體現了人類的孤獨、宿命與傷痛,言語在其面前都顯得多餘。備受磨難的肉體在他的眼中是真理意義的載體。以死亡為背景,索科洛夫的探索始於肉體,終於精神。
索科洛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現影像,一個很小的場面可以被無限的放大、拖長、細節化。典型的索科洛夫式的視覺魔術是從靜止或移動速度極其緩慢的超長鏡頭,以及精細的光影設計下凝練出來的詩意和夢幻般氛圍。
關於影片製作:
這部影片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實驗。影片連續不斷地在聖彼得堡的一座著名宮殿里一次性拍攝90分鍾,從而使拍攝時間與電影時間完全重合。整部影片由一個鏡頭完成,索科洛夫反復強調了他的這部作品中將沒有一次切換,算是把他偏愛的長鏡頭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另外這是第一部直接拍攝在硬碟上的故事片,並使用高清晰度數碼攝影機。這是一項浩大而復雜的工程,攝制場地包括35個宮殿房間,850多名演員參加演出。影片橫跨四個世紀,掃視了俄羅斯歷史的動盪風雲。對於導演來說完成拍攝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甚至可以說是冒險。影片不採用同期錄音,每一個場景細節都必須精確地計算、安排,後期製作將對色彩、光線等畫面效果作出調整,而不進行剪輯。索科洛夫和他的攝制組從4月開始准備,12月23日進行實地拍攝。
影片將盡可能准確地重現發生在這座宮殿里的歷史事件,尤其是通過現代先進的媒體技術。觀眾將跟隨著攝影機進入到古老的宮殿中,遇到彼得大帝,陶醉在歡快的舞會中;將參加尼古拉斯一世迎接外國使者的招待會;和著名藝術家在他的作品前聊天。歷史,政治,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將完美地融合到影片中。索科洛夫稱影片是多種藝術形式的混合體:劇情片,紀錄片,音樂劇。宮殿是歷史的見證人,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象徵
② 介紹前蘇聯在哈薩克核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波拉特》與真實的哈薩克
1990年代,哈薩克電影和前蘇聯許多國家的民族電影一樣,首先是在認清自己獨立的新形勢,其次是彌補失去的一切,並且——最主要的——重塑民族歷史。結果 是,我們以對待前帝國的態度同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劃清了界限,電影似乎在自我封閉中尋找民族認同。正是在這種浪潮中,最近十到十五年間創作出了哈薩克最優秀的藝術影片:謝里克·阿普雷莫夫的《阿克蘇阿特》( 1998)和《獵人》( 2004 ),達米爾·馬納巴耶夫的《蘇爾熱克——死亡天使》( 1991 ),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奧特拉爾的覆滅》( 1991 ),達列讓·奧米拉巴耶夫的《心電圖》( 1995)和《殺手》( 1998 ),阿米爾·卡拉庫洛夫的《溫和的撞鍾人》( 1995)和《日拉瑪》( 2000 ),博拉特·沙里普的《扎曼奈》(1998),魯斯捷姆·阿布德拉舍夫的《復活島》( 2004 )。以上影片及其他一些影片參加了大量國際電影節,證明了哈薩克電影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藝術水平。但是隨著新千年的來臨,情況很明顯,已經到了從這種雖然聲名在外、但終究固步自封的藝術電影圈子裡走出來的時候了。 此外同樣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的哈薩克形象已經樹立和穩固。國家從總體上開始重新自我定位:一個有著堅定目標的國家——「進入五十個世界發達國家行列」。打開國門,以新的方式展現自我成為一種渴望。
雄心勃勃的突破嘗試——《游牧人》
創作影片《游牧人》的構思正是由此而來,這是一部歷史巨片,希望通過偉大 的歷史向世界講述哈薩克是什麼樣子。構思在哈薩克總統的關懷下得以實現,影片獲得了37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從一開始影片就沒有打算用哈薩克人擔任創作者。為什麼?因為在1990年代也曾有過幾次藉助國內力量拍攝大製作歷史片的嘗試。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阿拜》、卡諾·卡瑟姆別科夫的《江布爾的青年時代》(1995)、波拉特·卡雷姆別托夫的《塞爾達爾》(2003)等相繼拍攝完成,但所有這些影片都沒有達到大總結的高度,作者們繼續在「自由——不自由」的概念框架內反思。好萊塢的規模以及克制反思——這是影片所需要的。由此才產生了邀請美國人的想法。米洛什·福爾曼獲邀成為製片人,經他推薦,伊凡·帕瑟擔任導演。項目從1990年代末就開始進入討論,直到2005年才完成。
③ 卡開頭的歐美電影五個字
卡拉馬佐夫,卡諾亞罪犯,卡托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