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英語翻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英語翻譯

發布時間: 2023-07-08 07:30:01

1. 戛納電影節的英語發音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kæn ˌɪntəˈnæʃnəl fɪlm ˈfestɪvl]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1)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英語翻譯擴展閱讀: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電影節,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第2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讓·呂克·戈達爾沖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2. 戛納電影節是jiana 還是gana 我在看電視的時候這兩個讀音都看到過 這是怎麼回事

正確的讀音應該為[gā nà],因為[gā nà]這個音更接近「Cannes」這個法國城市,如果就音譯的准確性而言,應為「嘎納」為好。「戛」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只有一個讀音jiá,而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為了尊重影迷和媒體習慣,把「戛納電影節」的「戛」字的注音加了gā。所以戛納這個地名的正確讀法是[gā nà]。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3.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什麼意思求陳凱歌的資料,詳!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金棕櫚獎」乃是戛納電影節至高無上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必須說明的是,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長片)。
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縱觀其歷史,「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國)、比爾·奧古斯特(丹麥)、今村昌平(日本)、艾米爾·庫斯圖里卡(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達內兄弟(比利時)。(這里計算的「雙金棕櫚」成員,不包括「金棕櫚最佳短片獎」。)
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德州巴黎》(維姆·門德斯)、《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特利爾)、《鋼琴師》(羅曼·波蘭斯基)、《華氏911》(邁克爾·摩爾)等,均為金棕櫚大獎得主。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中文名:陳凱歌別名:陳皚鴿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8月12日職業:導演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主要成就: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十三屆華表獎代表作品:大閱兵,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無極

4. 戛納國際電影節 和 金棕櫚獎 用英文怎麼講謝謝

戛納國際電影節: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金棕櫚獎:The Golden Palm Award。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是戛納電影節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4)第5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英語翻譯擴展閱讀: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婦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1960年,《倩女幽魂》入圍「金棕櫚獎」。

1962年,《楊貴妃》入圍「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3年,《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04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范《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戛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第一部「金棕櫚」大獎華語影片),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洩》入圍主競春光乍洩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戛納最佳導演)。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薔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邊幾點》獲戛納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哭泣女人》獲「一種注視」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清潔》(法國電影)摘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2005年,鞏俐獲得「戛納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註定》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7年,中國導演邱陽《小城二月》獲短片金棕櫚獎,這是中國電影自陳凱歌之後的第一座金棕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