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三大戰役電影國外怎麼評價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三大戰役電影國外怎麼評價

發布時間: 2023-07-07 09:07:20

Ⅰ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觀後感

歷史總在重復,可如何將前人的思考轉為為我們的階梯裂脊?帶著這個疑問我用心觀看了大決戰三部曲。整個電影中要求演員神形俱似,情節高度還原,力求讓觀眾能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這段不朽的歷史。這精心拍攝的鴻篇巨制無疑值得我們反復觀看用心揣摩,這里不僅充滿著戰爭的智慧,更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電影集中突出地展現了各戰役中的謀劃布局、節點難點、人物性格等,使整個戰役過程引人入勝,使人在各個方面均能有所得。當我從緊張激烈的指揮博弈和血雨腥風的拚死沙場中走出來後,彷彿經受了一遍戰爭的洗禮,這場精神盛宴使我受益匪淺。主要的收獲有策略和管理兩個方面的。

戰略規劃方面,蔣介石從一開始就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毛主席的意識上而並非戰場本身,領導人的意識偏差就構成了最大的被動導向,致使國民黨軍整體缺乏進攻性和主觀能動性。解放軍雖然沒有那麼多機動裝備,但是進攻意識、自主的運動戰水平明顯在對手之上,每次都能占據主動權。

反觀解放軍,最先開始的遼沈戰役本身就是共產黨在權衡後做出的最有利於我方,最易掌控主動權的戰略選擇結果。開了一個好頭後,後面環環相扣。在各個戰役中先打哪,何時打,敵我雙方都有誰會參與等等關於時間和空間的主動權都牢牢的把控在解放軍手中。在把控好戰役節奏的同時,解放軍領導人也始終注重思想意識的把控,這一點在遼沈戰役中是否先攻打錦州的問題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毛主席尊重前線將領建議,但強調「不要強調困難,沒有那麼一回事」,要求強調突出所採取行動在主觀意識選擇方面的主動性。上行下效,這一舉措的影響是積極深遠的。

戰役的部署和指揮對於戰役的勝敗至關重要,即主動權的把控主要體現在部署和指揮上。當然主動權的獲得關鍵在於凡事要想在前頭,需要熟練的知識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作為基礎。 當林彪熟練的部署任務時,地圖瞭然於胸,縱、軍、師從容安排,對於敵情的敏銳判斷才使得形勢在可控的范圍內向好發展。還比如「以亂制亂」、「邊匯報邊部署」、「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等策略的運用這些都並不是只要有掌控和主動的意識就能做出的決定。

共識管理,是執行力管理的基礎。毛主席等領導人從建立革命根據地,到戰俘和敵營首領思想動員,再到與各將領的實時電報溝通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了思想,構成了共識下的強大合力。

毛主席說過: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電影也通過多處細節雹源鎮描述展現了這一事實。比如我軍戰士修戰壕時,老百姓挑來了嫁妝木箱當擋板,一位大嬸還將自己的頭巾圍在了一名小戰士頸上。還有一個情節老百姓推著獨輪車運著物資去前線,在荒郊野外遇到敵機轟炸,好多老百姓的親人都被炸死,活著的人戴孝帽穿孝衣繼續行進的堅定步伐和義無反顧的神情和背影深深的感染了我。

淮海戰役敵我雙方的兵力源粗是80萬對60萬,但543萬支前民工,擔負起了各種戰爭物資的運輸和傷員救助轉運工作。有了廣發人民的支援,我方的作戰能力成倍提高。主要得益於我黨我軍的政策對人民有利,並得到了認真的貫徹執行。取得了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是戰役取勝的基本保障。國民黨則顯得失去了民心,將自己擺在一個過高的位置上,又怎能和人民達成一致呢。

對於敵方所做的共識管理在大決戰的過程中也起到了千軍萬馬的作用,比如敵軍一個師長叛變就可導致整個兵團陷入重圍,可導致整個城市快速解放,可導致整個戰役形勢撥雲見日。較為突出的事例為平津戰役中傅作義的女兒就是共產黨,圍著父親做了大量工作,傅作義的朋友馬佔山也在跟共產黨接觸,最後說服傅作義。

通過此次學習吳克華將軍率領的四縱守塔山的過程我可能會忘記,但這種使命拼搏精神已永遠的刻在了我的心裡;塔山守衛戰在整個戰役中的重要性原因我可能會忘記,但「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的目標大局管控意識將永遠指導著我;整個三大戰役的過程我可能會忘記,這其中所承載的精神和智慧價值將永遠的指引著我。

Ⅱ 三大戰役紀錄片的觀後感一千字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革命軍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濟南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這一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Ⅲ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評價如何

其實三大戰役里,拍得最經典的就是淮海戰役,雖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瑕疵,比如過於突出鄧公在戰役中的影響力減輕了粟裕的描寫,其實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據當時的主創人員回憶,本來是想以尊重歷史已粟裕大將為主線,但後來因為當時的政治背景的原因,拍了一部分無法進行下去了,只好以第二野戰軍和劉鄧為主,主要突出鄧公的影響。

但瑕不掩瑜,無論陳鄧還是粟裕劉伯承元帥,他們都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歷史不能埋沒粟裕大將的卓越戰略謀劃和戰役指揮才能。如果不是當初第三野戰軍對濟南戰役的勝利,也不會有後來淮海戰役的構想,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粟裕大將卓越的戰爭藝術造詣。

電影對戰爭的宏達場景的描繪,對戰士,對國共高級指揮員以至於領袖人物的刻畫,簡約不簡單,恰到好處,精闢到位,沒啰爛。戰爭進程也是真實還原,此後的戰爭電影,再無超越的了。豆瓣評分7.4,不中肯,缺乏客觀性。在中國戰爭電影史上,至少9分,再無比他高的了。

Ⅳ 戰火無情人有情!細數10大經典戰爭電影都有哪些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小成本戰爭片,《我不是王毛》和《捍衛者》也都非常不錯。

未來的國產戰爭片,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導演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執導的最新戰爭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國戰爭片又一個高峰。

更多關於戰爭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Ⅳ 有哪些好看的打戰片最好是中國的

國內的電影就推《集結號》了,電視劇譬如像上世紀90年代的《三大戰役》、最近的《亮劍》、《紅日》還算可以。
國外的就比較多,也比較好看,電影方面譬如美國的《拯救大兵瑞恩》、《追風戰士》、《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家書》、《黑鷹墜落》、《兵臨城下》等等,德國上世紀90年代一部《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及韓國反映韓戰的《太極旗飄揚》也是不錯的。電視劇如兄弟連等都不錯。

Ⅵ 《三大戰役》電影影評 大一歷史作業

三大戰役是我國解放以後軍事題材電影之最,氣勢磅礴,場面宏大,人員、部隊、器材、武器等等,動員之多,資金消耗之大,都是天文數字。今後恐怕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估計不會重拍。

三大戰役對於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淮海、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 遼沈戰役是第一個戰役。遼沈戰役從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沖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其「西進兵團」出動後,也遭到解放軍3個縱隊的阻擊,進至彰武、新立屯一帶後,未敢繼續南進。10月9日起,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攻擊。

經過激戰,於15日攻克該城,全殲守敵10萬餘人。隨後,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於10月17日起義,新編第七軍也放下武器投誠。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11月2日,直下沈陽、營口。遼沈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在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2萬餘人。

淮海戰役是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庄圩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

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斗,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平津戰役是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1月29日發起。從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1949年1月15日,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以3.9萬人的傷亡為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

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三大戰役環環相扣,緊密關聯,波瀾壯闊,高潮迭起,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我人民解放軍連續殲敵154萬餘人,使蔣介石賴以發動反革命內戰的精銳部隊基本上歸於消滅。中共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指揮了一場國共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決戰,就在這由遼沈、淮海、平靜三大戰役一環緊扣一環組成的戰略大決戰中,僅4個月19天的時間,共殲敵154萬餘人,徹底打垮了國民黨的軍隊。中共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十個多月,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

Ⅶ 觀電影《三大戰役》有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範文如下:




在星期六的晚上,我在家中看了一部電影:《三大戰役》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9.18」事變後,我國清朝腐敗無能,被日本帝國侵略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在戰爭中,中華人民死傷無數,他們盡自己所能哪怕犧牲掉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衛祖國,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誓死將敵人趕出全中國。

在幾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終於將敵人趕出了中國。革命烈士們為成立新中國,為中華人民未來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幾場戰役中,有傑出的將士們沖鋒陷陣,拚死突圍敵人的包圍圈。

戰士們冒著生命拚死包圍敵人,敵人被圍成一團,之後便被四周夾擊起來。敵人被打的哭爹喊娘,狼狽不堪,最終舉手投降。您還聽說過「狼牙山五壯士」嗎。

在日本軍隊圍剿狼牙山的時候,有五位英雄誓死阻擊敵人,那幾位英雄占據了有利地形,隨著敵人的不斷進攻,他們又沒有什麼增援力量,就靠著他們已有的武器儲備和險峻的地形消滅了許多日本士兵。

但敵人仍在源源不斷的進攻,英雄們在沒有子彈的時候,奮力拚搏。之後他們有用山上的石塊砸向敵人,但由於眾寡懸殊,他們只有等待敵人到近處的時候,採用肉搏的方式殺死敵人,在敵人冒出頭的時候,他們用尖銳的石頭往敵人頭上砸、扔。

在一段時間的拼搏後,狼牙山五壯士全都犧牲了。他們是革命的一面鏡子,鼓勵著我們為國家的繁榮而獻出自己的力量。

看了《三大戰役》這部電影後,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得到了極大的啟示:落後就要挨打。我們的戰士們在抗日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我們的戰士們總能化險為夷。

我們要學習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品質,我們學習時遇到了困難,必須學會在逆境中不能悲觀消沉,而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從而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

Ⅷ 《三大戰役》觀後感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間進行的。第一階段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於10月15日打下錦州,殲敵10餘萬,俘敵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范漢傑。截斷了北寧線,封閉了東北與華北的陸上通道。長春守敵動搖,一部起義,一部投誠,長春順利解放。第二階段從10月20日開始至28日,進行了遼西會戰,東北野戰軍全殲了妄圖重占錦州,奪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團10萬餘人。第三階段從10月29日至11月2日,東北野戰軍解放了沈陽和營口,東北全境得以解放。遼沈戰役共殲敵47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連同其他戰場的勝利,人民解放軍上升為300萬人,國民黨軍隊則下降為290萬人。全國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鞏固的具有一定工業基礎的戰略後方,並擁有了東北野戰軍這支近百萬的戰略預備隊,為以後解放平津與華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

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6日發起,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月6日至22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在徐州以東碾庄地區,圍殲敵人黃伯韜兵團,擊斃敵兵團司令黃伯韜。敵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中共地下黨員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3000人在賈汪、台兒庄地區起義。從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主要作戰目標是殲滅由豫南趕來增援而孤軍突擊的黃維兵團。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一部的配合下,全殲敵第十二兵團於雙堆集地區,生俘兵團司令黃維。在此期間,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撤離徐州,被華東野戰軍主力合圍在陳官莊一帶,孫元良兵團被殲滅。第三階段從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擊斃兵團司令邱清泉,生俘副總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這次戰役共計殲敵55.5萬人,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的地區。國民黨統治的心臟地帶京、滬一帶完全暴露於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之下。

平津戰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間進行的。平津戰役第一階段從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確定的對平、津、張實行圍而不打或割而不圍的作戰方針,人民解放軍完成了對平、津、張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任務,使敵人失去南逃或西竄的可能,造成了解放軍從容殲敵的態勢。第二階段從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軍按照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作戰方針,先殲滅新保安之敵兩個師,接著殲滅由張家口突圍之敵七個師,並於1月14日總攻天津,全殲守敵13萬人,生俘敵警備司令陳長捷。第三階段從1月16日至31日,在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和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有力地促進下,經過談判,傅作義率部25萬餘人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整個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達52萬人,華北基本上獲得解放,並使華北、東北這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群眾勝利地完成了與敵主力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共進行了142天,殲滅敵人173個師,共計154萬多人。連同在此期間其他地區的作戰,人民解放軍共計殲敵182萬人。這意味著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滅殆盡。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