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當代美國電影~論文。。。。。。急!!!!!
美國電影中華人形象的演變
從現存的默片《嬌花濺血》(Broken Blossoms)(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執導,1919)算起,美國電影塑造華人形象已有八十五年的歷史。本文選擇六部不同時期的美國電影,歷史地分析、解讀華人形象如何成為美國大眾文化中種族、性別與政治沖突的體現。在二十世紀初,華人曾一度被塑造為熱愛和平、與人為善的形象,如《嬌花濺血》,但由於美國十九世紀末驅趕華人勞工後,「黃禍」意識的延續,好萊塢更熱衷於將華人想像為對白人構成威脅的「野蠻的」他者,如《閻將軍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卡普拉 [Frank R. Capra]執導,1933)。到了中國抗戰及歐美二戰時期,美國宗教救世話語影響下的好萊塢及時推出了《大地》(The Good Earth)(富蘭克林[Sidney Franklin]執導,1937)之類的影片,贊揚中國婦女的勤勞勇敢及對土地的「原始情感」。而冷戰時期持續不衰的東方主義想像又投射出一批如《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奎因[Richard Quine]執導,1960)宣揚西方「白馬王子」超俗愛情、東方女子感恩獻身的神話故事。美國國內60年代起日益劇烈的種族沖突也使華人一時凸顯成「模範少數族群」,「自願」同化於美國主流白人文化,在銀幕上演出了歌舞昇平的輕喜劇,如《花鼓歌舞》(Flower Drum Song)(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執導,1961)。作為難得一見反思西方中心的神話影片,《蝴蝶君》(M. Butterfly)(克羅嫩貝格[David Cronenberg]執導,1993)布下性別迷陣,揭露了西方男人的情感和身份危機,精彩地顛覆了西方冷戰話語及東方主義的敘事模式。
美國電影中的華人形象可以作種種解讀。按學者馬凱蒂(Gina Marchetti)所論1:
好萊塢利用亞洲人、美籍華人及南太平洋人作為種族的他者,其目的是避免黑人和白人之間更直接的種族沖突,或逃避白人對美國本土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裔人所持悔罪及仇恨交加的復雜心情。
馬凱蒂認為好萊塢電影的敘事運作方式是神話般的,利用多種故事模式迷惑觀眾,如:強奸模式、俘虜模式、誘惑模式、救世模式、犧牲模式、悲劇愛情模式、超俗浪漫模式及同化模式等。本文所分析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證了這些好萊塢電影模式經久不衰的影響力。正因為如此,揭示了這些模式的意識形態內涵及其話語運作方式,對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好萊塢有著不可忽略的現實意義。
一 《嬌花濺血》:種族危機與性別體現
《嬌花濺血》講述一位簡稱「黃人」(亦稱「程環」)的中國人離鄉背井到倫敦謀生,暗戀一位屢遭父親蹂躪的英國少女的悲劇愛情故事。影片開頭即明確表現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黃人到中國佛寺進香,祈求遠赴他鄉後的平安,但他一出寺廟,就遇上西洋水兵聚眾鬧事街頭。東方的和平和西方的暴力一方面揭示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另一方面又體現了種族的性別定型。踏上異域後,黃人的行為與價值取向一直呈女性化,從而與愛爾蘭拳擊手巴羅所體現的西方男性化形成二元對立:前者為文弱、溫雅的店鋪伙記,後者為粗暴、強壯的酗酒工人;前者為浪漫的夢想家,沉溺鴉片,醉心審美,後者為施虐的父親,折磨女兒露西而得快感。露西為黃人店中的東方精美物品而陶醉,黃人熱心獻出絲綢衣料,讓露西得到前所未有的「家」的溫暖。這一跨種族的戀情,威脅了西方父權中心的秩序,巴羅一怒之下鞭打露西致死。趕來營救的黃人與巴羅對峙,一槍擊斃巴羅,將露西的遺體抱回店中,放於牀上,燒香超度,然後用匕首刺心自殺而亡。
馬凱蒂指出《嬌花濺血》標題本身透露了影片中「幻想」的施虐及拜物的本質:吉什(Lillian Gish)扮演的露西像一朵嬌花,生長於貧乏之地,雖如期開放,但不可避免地被蹂躪而雕謝夭折2。在影片中,導演格里菲斯為強調東方(女性式的)的溫文細膩和西方(男性式的)的蠻橫粗暴,將黃人的牀鋪同時塑造成一個戰場和祭壇。黃人先是在牀邊細心照料露西飽受創傷的心靈,然後在牀前盡力保衛露西不被巴羅帶回家,最終又在牀邊殉情自殺,完成了現世中不被認同的一段跨種族、跨文化情緣。由於格里菲斯在影片結尾時刻意營造香火縈繞的詩意氛圍和黃人凝視露西遺體和匕首時的跪拜姿態,馬凱蒂等西方學者認為黃人的自殺場景潛意識地表現了一種「戀屍情節」及視覺上的「性快感」,因此更為影片增添慾望和幻想的空間3。影片對這種慾望和幻想的定位也體現在露西身上:作為一個未成年的少女,她代表了一種超越性行為的,因此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純潔女性。
正因為露西的純潔,施虐的父親成為《嬌花濺血》被抨擊的西方男性文化的掠奪形象。格里菲斯在影片中設置了兩個象徵性的「強奸」場面。第一,巴羅手持象徵「陽具」的鞭子,鞭尾從他的腰間向前垂下,正面威脅著摔倒在地、面色驚慌的露西。第二,露西為躲避父親,藏身在窄小的儲藏間門後,而巴羅怒持利器,砸開門洞,破門而入,將露西揪出毆打。兩個象徵的「強奸」場景都表明了傳統女性在西方專橫的父權制度下的悲慘境況,也體現了影片的自虐—施虐的情節結構。
從性別的角度看,黃人所代表的是另一種當時可能令西方女性所傾心的男性美德,但卻無疑是一種在西方被視為「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勒薩熱(Julia Lesage)稱黃人為「浪漫的英雄」,一個傾向自審、謙卑、文弱、被動而終究無能的善良人。格里菲斯正是利用這個美學化的形象來表達一種道德觀:「亞洲的文明及其利他的精神與歐美的非道德和粗糙相比而光彩耀眼。」4為了提高《嬌花濺血》的美學地位,格里菲斯的影片在紐約市首映時,設計了一出由芭蕾舞演出的序幕,因此將影片定位於貴族及中產階級才能欣賞的高級藝術品,而非當年移民眾多的紐約人花五分錢便可觀看的一般默片5。
不可否認,格里菲斯美化種族間的謙讓和互容,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緩減他早年影片《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中對黑人歧視的描寫所造成的不良效果。這里,《嬌花濺血》對東方文明的贊美本來為的是緩解西方社會的種族沖突,希望電影觀眾提高修養,認同高雅文化。但從電影史的角度看,格里菲斯在有意無意之間為好萊塢確定了男性華人在銀幕上的一種典型的女性化形象,從此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 《閻將軍的苦茶》: 性威脅與俘虜情節
當然,另一類眾所周知的好萊塢男性華人形象與黃人的成另一極端——殺人不眨眼的軍閥或土匪。在《閻將軍的苦茶》里,專橫跋扈的閻將軍在中國目視無人,根本不把西方女傳教士玫根的善意勸導放在眼裡,當著玫根的面展示他下令集體槍殺戰俘而毫不眨眼的絕對權威。不過,《閻將軍的苦茶》轉而刻意營造閻將軍和玫根之間曖昧的情感游戲,因此有別於早一年發行的《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斯滕伯格[Josef von Sternberg]執導,1932)。
在《上海快車》中,同樣殺人不眨眼的革命黨首領是一位混血華人,在騎劫京滬快車後,對乘客中紅極一時的西方妓女「上海百合」(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扮演)垂涎三尺。為脅迫「上海百合」就範,他一方面威脅要用火鉗弄瞎英國醫生(「上海百合」以前的情人),另一方面強迫「上海百合」同車廂的中國妓女慧菲與他過夜。《上海快車》因此融合了好萊塢的強奸模式和俘虜模式,強調了華人對西方人的性威脅。按弗洛伊德的理論,瞎眼是男性去勢的象徵,而革命黨首領用火鉗燙傷一個德國鴉片商則意味著象徵性的強暴佔有之舉。
《上海快車》的轉折點是慧菲意外地復仇殺死了強奸她的革命黨首領,從而解救了京滬快車上的「俘虜」,也完成了影片結尾處「上海百合」與英國醫生的愛情夢。在復仇一場戲里,導演斯滕伯格以其特有的神秘場面營造,將華裔影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扮演的慧菲的巨大身影投射到牆壁上,通過撲朔迷離的光影交錯,重現了黃柳霜自《巴格達盜賊》(The Thief of Baghdad)(沃爾什[Raoul Walsh]執導,1924)之後所體現的陰險毒辣、深奧莫測的東方「龍女」或「蜘蛛女」的形象。但是,華人的性威脅一旦解除,《上海快車》即以好萊塢固有的白人之間的男女愛情大團圓結局。
回到《閻將軍的苦茶》,中國軍閥與白人女傳教士之間的愛情則難以在常規的好萊塢模式中發展。影片開頭,玫根初抵中國與她的白人未婚夫相見,不期在兵荒馬亂中落入閻將軍的行宮。與《上海快車》中的革命黨首領相反,閻將軍雖傾心玫根卻不強加己意。相反,他讓玫根盡其福音傳教的義務,自由活動於行宮中,在情感游戲之間證明了最終是誰感化了誰。由於玫根輕信閻將軍之妾,使閻將軍軍事機密外露,軍火列車被打劫一空,從此閻將軍喪盡權勢,眾叛親離。
有趣的是,隨著閻將軍權勢的削弱,他在玫根眼裡的「文明」程度則不斷增加,從一個野蠻的劊子手漸漸變成風度翩翩的紳士。閻將軍的變化在玫根的一場白日夢中充分體現出來。玫根先是夢見閻將軍以毫無浪漫色彩的游俠形象出現,這游俠酷似當時在好萊塢盛行(1926-52年間共出品四十六部)的偵探片系列《陳查理探長》(Charlie Chan)中女性化的陳查理探長,隨後閻將軍又以一副猙獰的、色情的傅滿洲的形象出現,追逐玫根不放,使她從夢中驚醒。閻將軍在玫根的夢中扮演了好萊塢假設的華人男性的兩個極端:其一,善良但女性化或無性威脅的男子,如陳查理或早期的黃人;其二,陰險野蠻的惡魔,如傅滿洲或1936-40年間影片《飛俠哥頓》(Flash Gordon)系列中要征服世界的華人奸臣「無情的明」(Ming the Merciless)。
玫根的夢既表達了好萊塢對華人男子形象二元對立的思維,也揭示了這種對立實際上來源於西方人內心的矛盾,一方面嚮往異國的奇情,另一方面又恐懼他者的威脅。與自己普通乏味的未婚夫相比,在玫根眼中的閻將軍既是性威脅又是性誘惑,等到片尾閻將軍人去財空時,玫根寧願留下來服侍閻將軍。她穿上閻將軍贈送的絲綢中裝,跪在閻將軍跟前,但一切都已太晚了,因為閻將軍此時已服毒自殺,面帶性徵服異族女性勝利後的欣慰而逝,留下玫根一人在遺棄的行宮里哀嘆人世蒼涼,命運叵測。
《閻將軍的苦茶》在一些細節上回應了《嬌花濺血》,玫根身著絲綢中裝與露西相仿,而閻將軍的自殺更與黃人相似。從象徵意義來看,這兩部影片——加上《上海快車》中革命黨首領的遇刺——都證實了好萊塢敘事模式對華人男子至少是要象徵性「去勢」的慾望,即從銀幕上根本除去華人對西方女子的性威脅。不難想像,好萊塢從此很少再編織華人男性與西方女性的愛情故事,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白馬王子征服東方美女的演繹不盡的纏綿情愛(如本文第四節將述)。
三 《大地》:農婦土地與原始情感
馬凱蒂推測《閻將軍的苦茶》將中國描述成「一個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奇異、危險、混亂的地方」,為的是轉移當年飽受經濟蕭條之害的美國觀眾的注意力6。這一推測也許言過其實,但數年後《大地》對中國災荒和貧窮的渲染,的確可能給美國觀眾一種高人一等的自豪感:美國社會已經進入了現代化,而中國人卻還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美國觀眾的自豪感還可以來自他們宗教救世的信仰:中國農民像美國建國初期的拓荒者一樣,本著對土地堅定不移的信念,克服天災人禍,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大地》改編自在中國生長的美國傳教士後裔賽珍珠(Pearl S. Buck)的同名英文暢銷小說,其中的基督教關聯自然不言而喻。
《大地》中的中國農婦勤勞勇敢的形象,被稱為是美國電影史上的突破,一改早先刻板的華人形象(如鴉片病鬼、滑稽廚師、洗衣店員等配角,及前文所提陰險妖女和野蠻軍閥等主角)。影片描述一位農婦歐蘭歷盡千辛萬險,生兒育女,勤儉節約,默默地幫丈夫種田持家,在荒年也堅決不肯賣地,而寧願沿途乞討到南方,維護了立家的根本,最後又為丈夫納妾安度晚年。影片結尾,歐蘭悄然病死,丈夫望著窗外的桃樹,緬懷妻子而感嘆:「歐蘭,你就是土地。」厄爾林(Richard Oehling)認為影片中中國農民對土地的熱愛是西方人無法想像的,只有在「原始的」中國才可以理解。厄爾林進一步指出,「《大地》使中國農民的形象變得真實可愛,成功奠定了後來40年代戰爭片中中國農民形象的塑造。」7誠然,另一部改編自賽珍珠小說的影片《龍籽》(Dragon Seed)(康韋[Jack Conway]與比凱[Harold S. Bucquet]聯合執導,1944)同樣渲染中國農民對土地的熱愛,為了不讓日兵收獲糧食,他們自願放火燒毀田園農庄,進山避難,讓兒女加入游擊隊保衛土地。
《大地》代表的形象突破與時局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日本的入侵使中國成為美國的盟友;另一方面,好萊塢接受《上海快車》和《閻將軍的苦茶》等片在中國屢遭抗議而禁演的教訓,在《大地》拍攝時邀請中國官員預審劇本,到中國購買道具,又在洛杉磯動用眾多華人自願者參與攝制8。雖然中國官方對完成的影片不盡如意,但雷納(Luise Rainer)扮演歐蘭的成功,使她榮獲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大獎。值得說明的是,時至40年代,好萊塢明文規定男女主角不得由少數族群人扮演,使得白人演員為「扮黃臉」而化妝得奇形怪狀,面目全非,絲毫談不上甚麼真實或美感。
四 《蘇絲黃的世界》:白馬王子與超俗愛情
到了放映《蘇絲黃的世界》的60年代,「扮黃臉」現象已經結束,女主角已由華人扮演。這部東方主義色彩濃厚的愛情片描寫美國白人畫家羅伯特到香港尋求自我,愛上蘇絲黃小姐,克服種族、階級和文化的鴻溝,有情人終成眷屬。蘇絲第一次在輪渡遇見羅伯特即以不標準的英文宣稱自己是「美琳」,一位富家「處女」。羅伯特進入九龍城,街道兩側擁擠的貨攤、行人和車輛組成一幅東方主義視野中典型的雜亂無序的第三世界城市景象。這一景象令人回想起《上海快車》片頭京滬快車被北京古城的行人和動物阻擋的景象,而時隔近三十年,兩個景象都表示西方文明的視野對第三世界落後的無奈。然而無奈並不等同無能,在《蘇絲黃的世界》里,羅伯特即肩負起改變東方落後無知的責任。他在所住旅店的酒吧里發現「美琳」原來名叫蘇絲,是當地頗負盛名的舞妓。潑辣、迷人的蘇絲,在羅伯特面前展示自己性感的身體。為了拯救蘇絲「墮落」的靈魂,羅伯特請蘇絲作模特兒,挖掘她所體現的東方美,從而逐漸改變了她個人形象的藝術品味。
《蘇絲黃的世界》依據東方主義的典型話語模式,讓羅伯特代表西方文明的視野重新解讀「愚昧的」東方,創造出東方人所「不能理解」的「新」意義。一天,羅伯特驚訝地發現蘇絲穿了一套在街上買來的昂貴的歐式服裝,責怪她「沒有任何美感」,裝扮得像「下賤的歐洲街頭妓女」,進而將蘇絲脫個半裸,在銀幕上演了一出脫衣舞。諷刺的是,羅伯特從來不曾為蘇絲作香港街頭妓女的中國服飾提出異議。更諷刺的是,他讓蘇絲穿上他為她購買的中國古裝行頭,將她裝扮成西方人想像中的「東方公主」。這里,羅伯特重新「創造」東方,為的是強調自己的主體性:是他讓西方的「藝術品味」在不知自身價值的東方女性身上「體現」出來。他將作為古裝公主的蘇絲繪入畫中,從此創造出另一個比現實「更美」的蘇絲,而絲毫不顧蘇絲本人是否認同這種「美」的體現。
似乎單讓羅伯特在藝術上「拯救」蘇絲還不夠,《蘇絲黃的世界》又讓羅伯特在影片高潮時演出了英雄救美的驚心動魄場面。蘇絲與羅伯特同居後經常不辭而別,消失幾天後才重返。心懷疑惑的羅伯特跟蹤後發現原來蘇絲有個私生子,寄養在山上的貧民窟里。適值香港大雨傾盆,山洪暴發,危及貧民窟。蘇絲為救孩子,沖破警察的阻攔,冒雨奔向山腰。羅伯特緊跟其後,在釘蓬被洪水沖垮前救出蘇絲,但孩子已不幸身亡。影片結尾時,蘇絲在廟宇燒香為孩子的亡靈超度,答應同羅伯特移居美國,因此滿足了白馬王子的心願。如果說電影中的孩子一般代表將來,那麼蘇絲的孩子代表的便是第三世界沒有前途的將來。所以,作為第三世界貧困、落後的記憶標志,這位無辜的私生子就在好萊塢的超俗愛情故事裡輕而易舉地一筆勾銷了,因為影片要觀眾憧憬的是蘇絲脫離第三世界後與白馬王子在西方世界的幸福前程。
五 《花鼓歌舞》:移民故事與文化異同
如果說西方中心的意識形態在以上分析的電影中都以主流話語的形式出現,《花鼓歌舞》則通過華裔移民主動認同美國文化的同化模式,表現西方中心的無所不在。這部改編自暢銷百老匯歌劇的電影全部由華人扮演,通過愛情三角的價值設計和兩代移民的觀念沖突,既贊美了孝順、賢惠等傳統中國美德,又支持華人接受主流文化、享受現代文明的意願。香港在影片中是美麗和她父親非法移民的出發地,他們躲在船艙的木桶堆里漂洋過海來到舊金山。美麗自幼許配給他人,此行正是為踐婚約。父女初到舊金山,人生地不熟,幸虧美麗靈機一動,在唐人街唱一曲花鼓歌,讓有心人帶見夫婿(一位開餐館的花花公子)。但花花公子傾心舞女琳達,而琳達又愛慕吉姆。花花公子介紹美麗到吉姆的父親家暫時居住,賢惠的美麗打動了吉姆恪守中國傳統的父親,使他有心為吉姆拉線,從而使吉姆陷入兩難的三角戀。一次吉姆與琳達驅車郊遊,琳達親吻吉姆,讓他享受「美國式的」愛情表示,但如同《蘇絲黃的世界》中的羅伯特,內向的書生吉姆在咄咄逼人的新女性面前頗不自在。
《花鼓歌舞》不僅掩蓋了當年美國日益劇烈的種族沖突,抹煞歷史,粉飾太平,而且還設計了一個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傾向中國傳統美德的吉姆和美麗與沉溺西方物質生活的花花公子和琳達終成眷屬,表示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可以容納各種趣味、各種理想。這一「融合」主題在另一首歌曲〈大雜碎〉中得以展示:美國社會就像美國人發明的中國菜「大雜碎」,蔬菜、肉類樣樣都有,而且味道不錯。眾人高唱〈大雜碎〉這首歌的場合是吉姆的姑姑宣誓加入美國籍的日子,其用心不言而喻。作為美國「新發現的」模範少數族群,華裔似乎避免沖突而追求融合,因此成為好萊塢同化模式的最佳選擇。
不可否認,《花鼓歌舞》中歌舞昇平的唐人街只是好萊塢自欺欺人的掩飾。在西方主流文化里,唐人街如同軍閥混戰時的中國,是暴力和危險的象徵。唐人街這種惡劣的形象到了80年代仍未消解。《龍年》(Year of the Dragon)(奇米諾[Michael Cimino]執導,1985)即將紐約的唐人街描述成黑社會壟斷、暗殺成風地獄般的社區,唯有一位改姓「懷特」(White意指「白人」)、願為美國越戰戰敗而「復仇」的白人警探孤軍奮斗,對唐人街開戰。受西方中心與東方主義話語的雙重鉗制,懷特先在一次餐館槍戰中「英雄救美」,但不久就強暴了美麗的華裔電視台女記者,進而肆意佔用她的公寓進行反黑幫活動。懷特的行為再次證明「佔有異國女人即佔有異國土地」的殖民心態,只是《龍年》的異國就在紐約,而這「異國論」又進一步揭示,美國主流文化從未將唐人街視為美國本土社會的一部分。應該注意的是,80年代的美國華裔社會已漸漸成熟,華人社團聯名向好萊塢抗議影片辱華,逼使《龍年》在公映時不得不在片頭加上「純屬虛構」之類欲蓋彌彰的遁詞。
六 《蝴蝶君》:性別迷陣與身份危機
對西方中心的神話進行最徹底顛覆的影片之一是《蝴蝶君》。影片的故事在兩條重迭的線索中發展:一是冷戰時期東西方之間錯綜復雜的間諜戰,二是東方主義話語中典型的西方男子征服東方女子的愛情游戲。這里說「游戲」,是因為東西方之間猶疑不定的性別—政治迷陣的最終結局,是東方仍然是謎一樣地不可思議,而西方到頭來自欺欺人,意欲征服他人卻無情解構了自己。
影片開始,法國駐北京使館外交官加利馬爾在一次音樂會上被宋麗玲演唱義大利歌劇《蝴蝶夫人》的美妙歌聲感動,愛慕之心油然而生,主動追求宋麗玲。宋麗玲不無嘲諷地提醒加利馬爾,歌劇《蝴蝶夫人》之美是西方人幻想出來的美,不一定被東方人所認同。這部歌劇贊頌一位日本女子因美軍情人離別後哀訴其思念之情,數年後發現情人已娶白人太太而痛苦不堪,殉情自殺,以完成一種堅貞不移的理想。然而,加利馬爾無法從東方主義這種刻板的單向思維中自拔,自認是一位西方男子氣十足的白馬王子,理所當然地要征服才貌雙全的東方美女。加利馬爾幾經周折後如願以償,佔有了宋麗玲的身體,在文革中回法國後又驚喜地得知宋麗玲像《蝴蝶夫人》故事所述為他生了個孩子。當他們離別多年在法國重逢後,加利馬爾驚訝地發現過去的一切都是騙局,宋麗玲原來是中國間諜,兩人因此雙雙入獄。更驚人的是法庭宣布宋麗玲是位男性,丑聞公開後一時成為頭條新聞。
其實,這一聳人聽聞的間諜案取材於法國真實的故事,影片改編自黃哲倫的同名暢銷舞台劇。徹底顛覆西方中心神話的高潮設在影片結尾,此時宋麗玲被法國驅逐出境,乘機回國,而加利馬爾則在監獄里自演一出《蝴蝶夫人》後在極端痛苦中自殺。加利馬爾的自殺場景意韻深遠。他一邊用錄音機播放一曲哀怨的《蝴蝶夫人》,一邊以蝴蝶夫人的扮相粉墨登場,面對走廊上觀看的囚犯宣布:「我,加利馬爾,就是蝴蝶夫人。」然後用破碎的化妝鏡片自盡,而不知就裡的觀眾還在為他精彩的表演熱烈鼓掌。加利馬爾自殺表演時的誠懇自白揭示了西方想像中的東方美女最終不過是一個幻想,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這個概念促使西方男子追逐幻想中的東方,最後意識到這個終生期待的幻想不在異國,而在自身的表演中!加利馬爾最精彩的自身表演也是他自我終結的時刻:他不再幻想佔有蝴蝶夫人(他原先佔有的蝴蝶夫人宋麗玲早已無情地欺騙了他),因為此時此地他自己已經成為蝴蝶夫人(一個永遠不會欺騙他的「她」)。
加利馬爾一生所竊取的間諜情報中沒有任何一條比他生命終結時所發現的事實更真實:東方主義的完美男人(白種人)和完美女人(東方人)歸根結底都不過是西方話語製造出的幻想。周蕾因此指出,加利馬爾死心塌地地按這種幻想生活,以致走向極端而自戀自身(即自己的幻想)而死13。好萊塢故事的迷惑模式在影片《蝴蝶君》中繞了一大圈後回頭顛覆了自己:西方男性(加利馬爾)—東方美女(宋麗玲)—蝴蝶夫人(宋麗玲)—蝴蝶夫人(加利馬爾)。換成性別表述,他(西方男性)所幻想的她(蝴蝶夫人)最終不過是幻想本身(他和她的一體性),西方中心內在的身份危機由此揭曉。
顯然,影片《蝴蝶君》對西方中心的顛覆是從西方男性身體(自我中心)開始做起。蘇內爾(Asuman Suner)認為,現代主義意義上的男性主體性表現在身體對自然的完全控制,一旦經歷變化、變異後身體失控,男性就因邊界的模糊或瓦解而恐慌,其主體性也瀕於崩潰,所以《蝴蝶君》不妨作為後現代的恐怖片來解讀14。由此看來,加利馬爾—蝴蝶夫人二者的可互換性從根本上瓦解了東西兩方和男女性別的界限,顛覆了西方冷戰和東方主義的雙重話語,對西方觀眾造成「恐怖」效果。影片《蝴蝶君》精彩地解構了「殖民女性」(既對女性的殖民和被殖民者的女性化)這一西方話語策略,出其不意地來一個男性殖民者(西方)自身的女性化,而且將後者作為西方殖民幻想的本質。顛覆的結果是,西方中心本身是空洞乏味的,西方(男性)的主體性是危機重重的,靠幻想東方離奇、美妙的故事(如《蝴蝶君》及其他本文分析的影片)來充實自己嚮往擴張的殖民和佔有的慾望。
影片《蝴蝶君》表明,對西方而言,東方終究是不可知的。西方想像出的華人形象宋麗玲主動向西方中心交還了東方主義所要的幻想:完美的女人(東方情人)和蝴蝶夫人(悲劇美),但他(她)同時也讓西方看到西方所不願面對的冷戰事實:「背信棄義的」中國間諜和危機重重的西方主體。宋麗玲因此同時體現了西方視野中東方的迷人(愛情)和危險(死亡),二者合力摧毀了加利馬爾(自大、自負而自欺的西方代表)。不可否認,華人形象的這種雙重性正是長期以來驅使好萊塢敘事慾望的一個動力:幻想他者,編造愛情,滿足觀眾,擴張自我。在好萊塢的想像中,華人就像隱藏在奇觀的面具背後謎一般的東方女人(華人男性因此必須女性化,從黃人到宋麗玲皆如此設計),既誘人銷魂落魄又危及生命安全。但這奇觀的面具本身也是好萊塢的虛構之一。面具背後並沒有甚麼隱藏的真實,因為這面具本身就是好萊塢的真實,或真實的好萊塢:一個奇觀的造夢機器,不停地在種族、性別與政治的交錯層面間虛構自己的故事。
並不是很完整,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❷ 有什麼電影和美劇是可以用合作原則寫論文的
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和美劇《神盾局特工》
《神盾局特工》的劇情一次連接《美國隊長2》,一次連接《復仇者聯盟2》。如果不看電影,《神盾局特工》的劇情就連接不上了,是否可以看做是美劇為電影留了「扣子」呢?
❸ 求推薦比較好看的英美國家電影,畢業論文參考。
一.准確得體
要求論文題目能准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
常見毛病是:過於籠統,題不扣文。如:'金屬疲勞強度的研究'過於籠統,若改為針對研究的具體對象來命題。效果會好得多,例如'含鎳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勞強度的研究',這樣的題名就要貼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鐵基高溫合金中鋁和鈦含量對高溫長期性能和組織穩定性能的影響的研究'這樣的論文題目,既長又不準確,題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義,令人費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體積比?金屬牌號?或是其它什麼,請教不得而知,這就叫題目含混不清,解決的辦法就是要站在讀者的角度,清晰地點示出論文研究的內容。假如上面的題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內文中說明,不必寫在標題中,標題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這一事實即可。可參考的修改方案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對高溫性能和組織穩定性的影響'。
關鍵問題在於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或論文內容民論文題目要互相匹配、緊扣,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准則。
二.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於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並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於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
常見了繁瑣題名如:'關於鋼水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這類題目中,像'關於'、'研究'等詞彙如若舍之,並不影響表達。既是論文,總包含有研究及關於什麼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題目便可精煉為:'鋼水化學成分的快速分析法'。這樣一改,字數便從原21個安減少為12個字,讀起來覺得干凈利落、簡短明了。
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准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如?quot;(主標題)有源位錯群的動力學特性--(副標題)用電子計算機模擬有源位錯群的滑移特性'。
三.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於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
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如:'對農村合理的全、畜、機動力組合的設計'這一標題即存在邏輯上的錯誤。題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壯年,也可以是指嬰兒、幼兒或老人,因為後者也?quot;人',然而卻不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顯然不屬於命題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當。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豬,試問,哪裡見到過用羊和豬來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屬於外延不當的錯誤。其中,由於使用'勞力'與'畜力',就不會分別誤解成那些不具有勞動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對象。
論文題目雖然居於首先映入讀者眼簾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因為題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其產生的效果是相距甚遠的。
正文是一篇論文的本論,屬於論文的主體,它占據論文的最大篇幅。論文所體現的創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結果,都將在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這一部分內容充實,論據充分、可靠,論證有力,主題明確。為了滿足這一系列要求,同時也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人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自然段。每一邏輯段落可冠以適當標題(分標題或小標題)。
❹ 哪些電影可以拿來寫英語論文
《冰雪奇緣》、暮光之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其實具體要看你寫什麼方向,如果翻譯方向,任何一個國外的電影都可以用來分析。
❺ 求推薦可作為議論文材料的電影名!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2013年美國巨制3D奢幻愛情電影,2013年8月30日在內地上映。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凱瑞·穆里根主演,巴茲·魯赫曼執導。電影改編自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前夕的糾葛。通過一個名叫尼克·卡羅維(Nick Carraway)的窮人,親眼目睹並講述大富翁傑伊·蓋茨比(Jay Gatsby)的個人感情經歷,為「爵士時代」送上了一曲輓歌。2014年榮獲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
很多人論文都寫這個的
❻ 一部外國電影 我只記得結尾是女主角好像在進行她的文學論文答辯
畢業論文答辯是一種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有鑒定的比較正規的審查論文的重要形式。為了搞好畢業論文答辯,在舉行答辯會前,校方、答辯委員會、答辯者(撰寫畢業論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備。在答辯會上,考官要極力找出來在論文中所表現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學生不僅要證明自己的論點是對的,而且還要證明老師是錯的。
答辯前的准備,對於校方來說,主要是做好答辯前的組織工作。這些組織工作主要有:審定學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資格,組織答辯委員會,擬訂畢業論文成績標准,布置答辯會場等。
(一)審查學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資格
凡是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是:
1.必須是已修完高等學校規定的全部課程的應屆畢業生和符合有關規定並經過校方批准同意的上一屆學生。
2.學員所學課程必須是全部考試、考查及格;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學員必須獲得學校準許畢業的學分。
3.學員所寫的畢業論文必須經過導師指導並有指導老師簽署同意參加答辯的意見。
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只有同時具備了上述三個條件的大學生,才有資格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另一方面,具備了上述三個條件的大學生,規定要進行論文答辯的除了個別有特殊情況經過批准者外,只有經過答辯並獲得通過才准予畢業。
(二)組織答辯委員會或答辯小組
畢業論文的答辯,必須成立答辯委員會或答辯小組。答辯委員會是審查和公正評價畢業論文、評定畢業論文成績的重要組織保證。
答辯委員會由學校和學校委託下屬有關部門統一組織。答辯委員會一般由三至五人組成,其中應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具有高級或中級職稱,從中確定一位學術水平較高的委員為主任委員,負責答辯委員會會議的召集工作。
❼ 關於歐美電影的論文咋寫
給你幾篇文章範例
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藍
"藍"在英文還有一個意思是憂郁,以藍色作為總體基調的影片似乎總被藍色這樣一種意向所暗示.藍色通常象徵透明干凈,同時也顯的溫情脈脈,但有透露出一股無奈悲涼.直射出整個故事的情節人物的性格.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步曲之一<藍>.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的那個女人外剛內柔.那張著名的<藍>海報.她顯現在一片藍色的背景中間,微仰著頭.目光渙散卻有勁,強烈沒落貴族氣質表露無疑.
我記得影片中她神經質般的拿起又放回的葯瓶...老房子中透出的氣味似乎有止不住的悲哀.一個想忘卻過去的女人就從那裡搬了出來.去租房的路上,她把捏緊的拳頭放在碎石累成的牆上.用急促的腳步聲拖著拳頭,從牆的一側劃到另一側.
我當時有點不敢看下去,就低下了頭,再次抬起頭時,只看見她面無表情地吮吸這受傷的關節.但我分明聽見她急促的心跳聲.猜測著她是在恨自己,還是死去的丈夫,或是那個叫奧利維的男人.
後來在租來的破房子中,她被幾只老鼠嚇得手足無措,一個要好的女鄰居幫她搞定.兩個職業身份都存在巨大差異的女人卻惺惺相息,我們不得不嘲弄塵世的無常.
說藍是溫情的,原因是導演讓比諾什一直處於一種非常的冷靜的狀態.而且冷靜的可怕.得知原本深愛的丈夫另有所愛,她找到了那個女人.並無條件的照顧了他們.原因是她愛丈夫,丈夫又愛那個女人.宿命的悲劇往往就是這么可怕.它朝你撲過來時,你連反抗的資本也沒有.
欲哭無淚是基氏後期的最殘忍的一面.那種殘酷不需要太悲劇的情節,也不要演員無休止的掩面痛苦.只要幾句話,幾個眼神,幾聲嘆息.就能讓我們墮進思緒的萬丈深淵.
藍有個相對完美的結局.但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卻傷的更深了.
2<對她說>
女人的沉睡,男人的獨白
一個憂傷的故事被阿莫多瓦編織的更加絢濫.兩個男人愛上了同為植物人的兩個女人.波瀾不驚的情節,平和的畫面氛圍,漫不經心的對白都一一掠過心間,被激起的波紋盪漾開來,感覺有潮又嗆.
馬克先失去了相戀多年的妻子,然後又失去了相處不久的女鬥牛士麗締亞.男護士貝倪諾一直照顧暗戀多年的阿謝麗,最後得知再也無法照顧她,獄中自殺.馬克喜歡流眼淚,但只流在心底,從來不懂對她說.單純的貝尼諾愛的很執著,也很願意對她說.但女人總在沉睡,什麼也聽不見.
一個愛說.一個不說,但導演的重點明顯沒有放在兩個人的比較上.作為同性戀者的阿莫多瓦.以前的片子總愛描述困境中的女人,這次表現的卻是男人.其實不管男女.在情感經歷的問題上總是相通的,人物性格終將決定整個啟始.
片子的開頭結尾都出現了大段的舞蹈.她們表情陰冷,動作僵硬,似忽被什麼力量左右.咄咄逼人逼人的氣質賦予了一種極端的美感.舞蹈中的女人是主角,男人是配角,他們神情緊張的幫女人推開障礙或在半空中撐起她們.沒有交流.
刺激貝尼諾喪失理智的是一部默片,一切銜接看似那般的漫不經心,但都指明了交流的無用性.麗締亞彌留的時候.即使馬克也會對她喃喃不休,她還是走了.貝尼諾深愛的那個姑娘最後醒了.但她什麼也不知道.也許她早就忘卻了有個叫貝尼諾的小夥子幫她撿起掉在地上的錢包.所有的交流都是徒勞.
3<畢業生>
青春的奠曲
六十年代末的奧斯卡影片<畢業生>以那個特定年代青年的困惑.直射出所有青年的迷惘疑慮.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是一個特定的時期.反戰浪潮,女權運動,性解放...舊觀念被否定.新觀念層出不窮.這樣的一個大背景自然也影響了整個時代的人們.他們認生命是空虛的,未來是無望的.
影片中的本傑明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沉魔寡言,家境富裕.長像清俊.第一感覺是本傑明的迷惘,畢業後不知道何去何從.全部東西都需要別人代替安排.片子中有一首很著名的主題曲<沉默之聲>
在不安的夢中,我獨自前行/在圓石壘成的狹窄道路上/整潔街燈的光環/我在陰冷潮濕中豎起
領子/霓虹燈的亮光刺著我的雙眼/它把黑夜撕裂/觸摸到沉默之聲/裸露在燈中/我看見無數的
人們/他們在沒有言語的交流/人們在沒有聲音中聆聽....
------<沉默之聲>
歌曲的演繹者保羅.西蒙想必也和本傑明一樣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但都缺乏一種直接發泄的
方式.即便在精神上他們也毫無寄託,玩事不恭.寬裕的生活給予了他們物質上的保證,他們無所恃事,胡思亂想也不會被困窘的生活打攪.這樣的情形導致了越想越浮燥,那種失落悲觀又驗證他們先前的某些想法.這樣一輪接一輪的惡性循環不停的左右了他們的全部.
長期單調乏味的生活.使他們心生倦意.選擇一種未有的刺激符合和青春期的某種暗示.但在瘋狂之後,他們平心靜氣的思索,想到了什麼?後天良好教育得到的理性氣質又把他們從邊緣拉了回來.
但大圓滿的結局只是影片一個光鮮的結局.
更多的人會沉溺在一種不為人知,不為己知的連綿狀態中.他們從悲傷走向哀怨.漠然地面對...
鬱郁而終.沒有犯什麼錯誤.卻失去了所有.給青春留下了一條辛酸的尾巴.
達明96年的演唱會上,黃耀明說.這個世界對有青春的人好殘酷.而有青春的人對這個世界亦好殘酷.
4<海上鋼琴師>
碧波上的隱者
托那多雷的片子<海上鋼琴師>塑了1900這樣一個音樂天才.他很像我們身邊的朋友,離我們這么遠,又那麼近.透過他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矛盾,歡快.悲哀.桀傲.自卑.原則.慾望...各種矛盾在無奈的軀體下得到統一.
1900喜歡對著大海發呆,神遊每個地方.他對外面的世界有著無盡的渴望.但又害怕跳過甲板去看那些地方.
很多時候1900在衡量船艙和陸地.物質和精神,情感和音樂.到底哪個重要.上岸是為了尋找船上沒有的,和金錢名譽完全無關.留在船上是因為對外界的恐懼.他怕迷失自己,怕在那個無邊無際的世界中鬱郁寡歡.迷失並非只是指紙醉金迷,酒池肉林.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落差.客觀的世界總影響著我們.想逃離,只有隱身於世界的莫一角落.岸上的音樂也許更有靈感,但一種與身俱來.矢志不渝的信念也將隨之破碎,而這破碎了的對於1900來說又是何嘗的珍貴,用什麼也改變不了,甚至死亡.
1900用一種清晰冷峻的態度看自己和世界.他對自己並不確定,因此他怕這個世界.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天才,本身有一種凌人的氣勢.他能像控制80多個鋼琴鍵盤一樣輕易的控制整個世界嗎?那種俱來的傲氣絕對不允許他平庸.而殘酷的世界只會讓他事於願違.與其這樣不如孓然一身,過一種一開始就習慣的生活.生活經驗的匱乏,異於常人的思維早就註定他將在海上漂泊.
天才在某方面弱於常人的缺陷往往是最致命的,但也是他們最打動人的地方.我們熱愛1900就是因為
他到死都沒有跨出過船艙.
一個自戀到死的靈魂隨著眼前的巨大的紅光永遠消失了,他沒有出生證明,不是名人.他只是芸芸重生中的一員,縱使他才華橫溢.
更多請見http://blog.mdbchina.com/reshipment/post_1082535/?cid=113676
希望對你有說幫助
❽ 能否推薦一部歐美電影,適合寫組織行為學的論文
推薦電影:《小蟻雄兵》(Antz,1998)
電影主題:工作中的
行為
世界
思考問題:電影展示了哪些與工作有關的主要問題,你所要的「工作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推薦電影:《尖峰時刻》(Rush
Hour,1998)
電影主題:國際多元化
思考問題:影片中給出了那些國際多元化的例子?他們之間的差異是如何導致相互之間的緊張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