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電影《巴克勞》
這部電影有著超強的現實主義,所以能夠輕易地打動人心。
電影有著非常強烈的類型片元素,與導演前兩部電影相比也精彩了很多,風格轉化的非常大。有著很強的寓言性同時還有現實性。
❷ 請問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的電影都有哪些
後殖民主義是一種文化理論,不可能有直接以這個為主題的電影,只能說提出這種理論的人從電影中看出了他們的理論~~
後現代主義的海了去了。王家衛、羅拉快跑、低俗小說、大話西遊。。。
❸ 哪些現當代電影體現了後殖民主義理論
《阿凡達》!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後殖民主義巨作!
❹ 《執著的園丁》影評
《執著的園丁》:風格有成,唯欠雋永
同為涉及國際政治內幕的懸疑片,《執著的園丁》無論在風格還是形式上都顯得新鮮跳脫,「藝術成分」 比早前上映的《翻譯風波》至少「高了三四層樓」,令人大有一見鍾情之感。難怪不少影評人高呼本片為「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盡管奧斯卡的硝煙還沒有興起,他們已經鎖定本片為明年小金人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本片的主線故事挺簡單:在非洲的一名英國女子暴死荒灘,她丈夫千里追查,誓要查出妻子的死因真相,結果發現了他之前根本不願面對的現實……從這條主線來看,影片的故事似乎很老套,觀眾只要靜靜期待最後結果的揭曉好了。如果影片真是以這樣的形式來呈現,那它會和《翻譯風波》一樣欠缺了一部優秀電影應有的神采。
原著小說作者約翰卡爾(John le Carre)一向文風獨特,擅長於把簡單的事務復雜化,本來是直線發展的故事,他也會拆開來排列組合般地講述,不僅造成很強的懸疑效果,由於敘事的非線性化,還變化出許多妙處來。電影版導演費爾南多梅瑞勒斯(Fernando Meirelles)在將文字化為影像時,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卡爾小說文本的特色,同時又加入了自己辛辣大膽的風格,把一個老套的復仇故事,講得暗流涌動、風生水起,極大地豐富了劇情的深度與廣度。
影片以女主角的死亡為開始,非常直接地將觀眾引入懸念中。當觀眾以為導演要循規蹈矩地給觀眾一個說法時,他偏偏不接下去了,反而讓憂傷的男主人公開始回憶兩人的甜蜜往事。在觀眾大致了解了兩人的身份以及性格特徵後,還沒看出這些回憶與女主角之死有何關系,導演的鏡頭又回到了當前,繼續講男主角一個人的孤獨之旅,再往後則是回憶與現實場景交叉並行。除了因有女主人公出現讓人意識到現實與回憶之分別外,場景之間的轉換細膩自然,既讓人捉摸不透,又讓人細想之後好奇心更重。這種頻繁使用「閃回」手法的敘事模式在以往電影中並不陌生,但要控制恰當、進而產生「變而不亂」的效果就不太容易了。本片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每一次「閃回」,好似給素描畫添色加彩,都承擔著豐富故事線索、完善人物塑造的作用。更為可貴的是,導演能將其意圖隱藏在看似漫不經心的敘事模式中,每一段回憶彷佛都是主人公隨心而發,在表現內容上似乎與當前場景關系不大,但到影片最後,觀眾會體會到那些「閃回」是和主角當時的心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最可貴的是,導演憑借卓越的畫面操控力,到整部影片完結時,其內容與形式並沒有因為頻繁「閃回」而出現過於跳躍或唐突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在水乳交融中自然有一番娓娓道來、意韻悠長的味道。簡而言之,影片的形式是自由不羈的,風格卻是含蓄內斂的,可謂瀟灑與優雅並重。當影片結束時,觀眾也許記不清男女主人公愛情故事的來龍去脈,但卻會在心底留下淡淡的憂傷——不僅為影片中發生的故事,還為影片整體流露出的那種氣質。所謂影片的「神采」,正是如此凸顯出來。
也許正由於整體風格的含蓄,影片的懸疑性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強。從表現形式來說,雖然「閃回」手法貫穿始終,但影片前後的視角還是有一次微妙的轉變。影片前半段時間是以「非限制性」敘事模式來展開情節,而後半段則逐漸轉到以「限制性」敘事為主。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觀眾與片中人物所了解故事情節的多寡。「非限制性」敘事中觀眾看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劇中人物很可能茫然無知;「限制性」敘事則把觀眾與角色的認知趨同,劇中人物不知道的觀眾也暫時無法知道。全知型敘述有助於觀眾了解背景,而限制性敘述往往能帶來好奇與驚訝。本片以「非限制型」敘事直接描繪女主人公的死亡,的確有交代懸案的作用,這樣當後面轉到以男主人公的視角為主時,觀眾會和劇中人一樣對真相沒有完全的把握,從而激起對以下情節的預期。而有預期就有驚喜,對於懸疑片而言,最緊要的就是牽制觀眾的預期、進而製造「出乎意料」的驚喜。可惜對本片而言,最後的事實真相並沒有起到一錘定音或畫龍點睛的作用。主要原因就在於在前半段的全知型敘事中,已經透露了導致女主角死亡的原因。雖然剩下來仍有「如何發生」的問題可以解決,但觀眾的預期等於已經基本落到實處,任它過程如何變化,再難引起較大的驚喜了。事實證明,死亡背後的「陰謀」,也真的沒有脫離一般觀眾的猜測。這樣以來,在事因早已知曉、過程又不見新鮮的情況下,影片情節的張力,就似乎不太令人滿意了。而影片本來——至少是順帶著——是想表達某種強烈的社會意識的,敘事張力的減弱,使觀眾對故事本身興趣消退,難免不影響到批判的力度。
按照原著小說的描寫,片中「黑幕」的製造者們還有很多細節化的准備動作的。這些描寫並非瑣碎,而是在精心建造一種「可信度」,讓讀者在細節中積累對整個陰謀的震撼與仇恨,到最後陰謀粉碎、黑幕曝光時,積累的正義之情的宣洩正好可以激發對故事整體的滿意感。就現實批判性而言,《執著的園丁》可算是卡爾近十年來最「憤青」的作品,在其原作中恨不得對「草菅人命」的肯亞政府和英國外務省高層破口大罵。電影版的故事在前因後果上承襲了小說的構架,但是抽去了很多細節因素,同時也收斂了鋒芒,彷佛只是就事論事地發了一通脾氣算了。原著小說中的批判,直指整個西方社會對非洲的「後殖民主義」行為;而電影版中的壞事,只是幾個腐敗分子合謀的結果,沒有將矛頭捅得更深,更沒有無情揭露西方列強們虛偽的面紗。曾有評論稱贊梅瑞勒斯在電影中改變了原著的西方視角,變得更傾向於「第三世界」了。不過在筆者看來,梅瑞勒斯很可能是過於「草根」了,因而只突出了表面上的一些看得見的矛盾,對非洲人民「任人欺凌」的根源卻沒有深究下去,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造成這一遺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影片大部分在肯亞拍攝,要照顧當地政府情緒;還有可能是本身是第三世界出身的梅瑞勒斯,太過於義憤填膺,反而難以冷靜地剖析現實。這樣做的結果是,雖然觀眾在看完本片後也為非洲人民的悲慘命運唏噓不已,但仔細一想想,又覺得沒有一個根本而實在的現實可供憐憫,到頭來還只不過是滿足了一部分「好心腸」西方白人們的「救世主」情結而已。
當然,影片「批判現實」部分的弱化,也可能是導演有意的,為的是配合影片的核心情節和別樣風格。從影片首尾銜接的「宿命感」,到大部分瑣碎回憶的甜蜜描寫,可知梅瑞勒斯真實想講的,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無論是懸疑的構架也好,非洲人民受騙受苦的支線也好,似乎都是作為背景來烘托男女主人公與眾不同的愛情體驗一般。
《執著的園丁》的起點很高,大有直追《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的架勢。片中處於戀愛地位的兩位主人公,其實是屬於水火不相融的兩個類型:年紀少長相差較大自不必說,性格差異更幾乎是兩極之分,還有在人生的抱負與理想方面,皆有不小的分歧。以「火」與「冰」來形容二人不同的性格可能稍微過了,但至少是有「水」與「火」之間的差別的。這樣的兩個人之間的愛,很自然地讓人衍生出關於愛的「無因」、愛的「無常」、愛的「無悔」之感嘆,真乃天生好材料。事實上,影片揭示所謂真相的過程,與其看作是揭露國際葯業巨頭與政府高層腐敗的黑幕,還不如說是以此為過程展示兩顆陌生的心逐漸合二為一的神奇。男主人公在回憶與探尋的過程中,終於對妻子、對他們之間的關系、最後對自己都有了新的了解與認識,這種心靈層次的檢視與發現,恐怕才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主旨。
當然,影片對這段愛情的表現得非常含蓄,甚至有點隱晦;然而,這正是我喜歡該片的原因,正是這種含蓄使影片中的感情充滿細膩的動感和可以長久品味的質感。梅瑞勒斯在表現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時,非常恰當地把握了「細節」與「留白」的尺度,從而營造出一幅「密不容針,疏可跑馬」的寫意畫卷來。導演花了很多的功夫來表現主人公之間的瑣碎生活,這些描繪是真實而充滿生活情趣的,不過也的確是瑣碎到觀眾可能忘記具體細節。對一些關鍵性的因素,梅瑞勒斯偏偏不做出說明,例如女主人公的具體工作、和同事以及老公上司「關系」的歷史等,都只是大致勾勒一個簡單的結果就行了,其餘的留給觀眾去想像。這樣一來,一則可以豐富影片的節奏,該表現細節的時候緊,該誘發聯想時松,最後給觀眾的結果可能充滿辨正的歡欣:細節不一定記住了,留白的意蘊反倒讓人津津樂道、無法忘懷。活用「細節」與「留白」的另一大好處,就是使影片整體呈現出「平中有奇,奇而不驚」的格調,淡雅而不失回味的空間。
可惜的是,梅瑞勒斯還是由於控制力的原因,致使影片在餘味的雋永程度上,尚難達到《英國病人》那般水乳交融的境界。特別是到了影片的後半部分,導演在批判現實與烘托愛情兩者之間搖擺不定的原因,從鏡頭的比例來看,無疑是表現非洲苦難現實的場景多得多,但梅瑞勒斯偏偏要硬往愛情主題上扭,難免產生一些生硬的感覺。這也是我為什麼很難容忍影片的結尾的原因:那樣的結局太「戲劇化」了,太「有力」了,反而擾亂了影片大部分時間精心營造的含蓄風格。不過,也許浪漫主義分子會分外喜歡那個結局,因為可以讓他們有很多多愁善感的傾訴。但是,個人認為,越是自然平淡的東西,越具有雋永的魅力;矯柔造作的抒情或高潮,只會敗壞自己的格調。《英國病人》里戰爭與感情兩條線融合得天衣無縫,且都帶有同樣的淡淡的悲憫,令人自發產生對戰爭、對人生、對愛情的無盡感慨,那種看似淡淡的感動才能長留心間。《園丁》差一點點就做到了,很遺憾被導演有點過於「急切」和「熱情」的手法所拖累。
不滿歸不滿,其實影片中給風格帶來不利影響的,主要是敘事方面的因素。影片的畫面與音樂,表現出驚人的控制力,不只是烘托影片的整體風格,甚至是影片大部分「格調」與驚喜的塑造者。看過《上帝之城》(City of God)的讀者,肯定對梅瑞勒斯那類似記錄片拍攝手法但更具沖擊力的鏡頭印象深刻。在《園丁》中,梅瑞勒斯的鏡頭更沉著冷靜了,看似沒有以前那麼有爆發力,其實是為了營造影片淡雅含蓄的氣氛,是更成熟了。以題材而論,揭露國際黑幕這種內容大可以用《上帝之城》一般的鏡頭,將該片拍得如《毒品網路》(Traffic)般令人震撼,但那就完全是為了「批判現實」的功能了;上文已經分析過影片的主要目的,還不在於「批判」,而在於「發現」。發現的過程本應該是、而且的確也是驚險不斷的,但恰恰要使這個過程呈現出相反的「清淡」氣息,才可凸顯出類似作者電影的獨有風格,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導演完全是憑借自己對影像的把握能力,來打破觀眾預期,塑造全新的觀影體驗。
具體而言,雖然梅瑞勒斯這次仍然大量採用手提鏡頭,但晃動的幅度和頻率明顯下降了好多,讓人感覺他的鏡頭具有了某種充滿動感的彈性,簡單而有力量。在對西方世界的描述和非洲土地的展示上,也採用了不同的後期色彩處理方式:城市的、「文明」的世界是冰冷灰暗的,非洲的土地則是經過特別加濃的超飽和色彩,顯示出後者貧窮、落後但仍然生機勃勃的一面。可以說,本片中肯亞的風景,是近十年來電影中最美麗的非洲。更難得的是,在梅瑞勒斯冷靜而不失激情的鏡頭下,非洲土地也頭一次變得這么既真實又親切。這樣的畫面表現,比起《靈魂教父》(Ray)中同樣色彩飽和的非洲場景要高明得多了。在拍攝人物的時候,梅瑞勒斯採用了很多近景的大特寫,攝影機以略低於水平線的角度對准人物的臉,既充分捕捉到表演細節,又通過視覺的壓迫感,造成一種緊張情緒,暗示和闡釋人物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拉近了觀眾的心理距離。相對而言,《執著的園丁》比《上帝之城》更應該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影片中的音樂也非常動聽,勘稱今年最好的電影原聲之一。與之前大部分表現非洲的影片不同,本片很少採用女聲哼唱的配樂方式,只是加強了鼓聲的作用,那一聲聲簡單而收發自如的鼓點,更是與同樣張力十足的畫面配合得妙到毫巔。
這樣一部「以人為本」的電影,是離不開優秀演員的演繹的。兩位主角演得都非常精彩,相對而言,拉爾夫費恩斯(Ralph Fiennes)飾演的男主角層次更復雜微妙些。這樣一個溫和、斯文、靦腆的英國紳士形象,似乎是為他量身訂做的。費恩斯的表演真可說得上是「洗盡鉛華」,分外自然生動,生動到可愛起來。特別提請注意他和女主角在表現日常生活場景中的演繹,朴實而立體,就像畫面一樣簡單有力,同時又隱含微妙。本片也是蕾切爾薇姿(Rachel Weisz)最為自然的一次表演,盡管她的角色形象先天有些偏執,她還是以富於細節化的演繹使人物變得更飽滿。在幾乎清一色「英國派」的演員中,配角們很遺憾地發揮不大,只能說是老戲骨們各自接了本色活,演起來如魚得水,但無法留下深刻印象,相對較好一點的是比爾奈伊(Bill Nighy),他屬於總是能搶鏡的那種人。
總的說來,梅瑞勒斯在《上帝之城》之後,又貢獻給影迷們一部優秀電影。尤其是影片在攝影和表演上的非凡表現,是絕對奧斯卡級的。只不過由於對於敘事控制的小遺憾,使之達不到「偉大電影」的境界。在這方面,它與《英國病人》有不小的差距,以至風格有成,唯欠雋永,這不禁讓我更期待梅瑞勒斯的下一部作品。
原載於《看電影》
❺ 誰能推薦關於殖民戰爭的電影
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巨片
蘇格蘭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
在刀光劍影的殘酷爭戰中,纏綿著盪氣回腸的鐵血以柔情
《勇敢的心》又名《驚世未了緣》,它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本片是由好萊塢著名影人梅爾·吉布森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在為人們展開一幅氣勢恢宏、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創造電影奇跡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常常為蘇格蘭那絲手帕延的山脈、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凄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他最喜歡的一首詩也流傳至今——
告訴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許多事值得爭取,/但,自由無疑是最重要的。/永遠不要帶著腳鐐,過媽隸的生活。
700年前的一位英雄,700年後的一部電影,激勵著自人類有思想以來,每一位為了自由而戰的英雄以及凡人。
《勇敢的心》是一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吉布森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美國《人物》雜志
《勇敢的心》不愧為一部優秀的電影,看過的人都這么說,認為它是從小到大看過的最好的、最有人情味的愛國主義影片。影片一改正義者總是勝利和一貫定律,在結尾處是一個悲劇,一聲催人淚下但又振奮人心的「自由」給整個影片畫上了個圓滿的句號。盡管斗爭沒有勝利,但斗爭還在繼續,華萊士的死已經判定了這場戰役的勝負。
——影評 柳五
1995年的影壇幾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佔領,梅爾·吉布森成為該年度的最大贏家。《勇敢的心》一興起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並席捲全球,所向披靡。在當今影壇娛樂片盛興,技術電影一味追求消遺、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時,《勇敢的心》大膽創新,起用了沉重壓抑、憂郁憤悶的歷史題材,將公元13世紀的蘇格蘭人民大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搬上銀幕,以宏偉壯闊的氣勢為影片贏得了史詩巨片的稱號。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同時也為古裝歷史片贏得了更大的市場
——佚名
威廉·華萊士於1272年生於艾爾德斯萊,父親是蘇格蘭貴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農,叔叔是教區的神父。
當時的蘇格蘭王約翰·巴里奧爾橫征暴斂,很失民心,全國各地都有暴動事件發生。巴里奧爾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求助,將君權雙手奉送。愛德華一世接管蘇格蘭後,以殘暴高壓的手段控治局勢,製造了數起大屠殺。蘇格蘭人不但要忍受高額的賦稅,還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每當新娘出嫁時,初夜權屬於英格蘭總督,這些暴政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貴族、農民們紛紛拿起武器,與英國人作戰。
華萊士的父親組織了一個秘密抵抗組織,他帶領手下人奮勇征戰,打擊英格蘭侵略者。可是沒過多久,父親就被英國人處死了,華萊士也被叔叔帶走了,告別了這個令人悲傷和恐怖的家鄉。從此,華萊士被叔叔撫養成人,叔叔不但教給他很多知識,還教他學習武術。
光陰似箭,20年後,華萊士長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他回到家鄉,又一次見到了故鄉那如詩如畫的山水和童年的夥伴。他與鄰家的女孩繆倫相愛了,在雨天的高原上,他們倆騎在一匹馬上漫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終於在一個晚上,他們秘密結婚了,華萊士希望同妻子從此過上安定和諧的生活。
可是上天卻不成全他們,英格蘭人的暴行從未停止過,他們仍然到處肆虐,危害人民。在英軍的一次襲擊中,繆倫被一名英國軍官看中,欲行非禮,她奮力反抗,卻被殘忍的英軍當眾割斷了喉嚨。
國仇家恨使華萊士終於爆發了,他孤身一人闖進英軍駐地,殺死了多名英軍。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華萊士屢戰屢勝,威名日盛,引來眾多人民加入義軍。
蘇格蘭貴族羅伯特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他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打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護國公。然而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
英王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兒媳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愛德華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愛德華想匯合愛爾蘭軍和英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於是,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特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備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