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國最近最好的戰爭片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阿納斯塔西婭·米庫爾欽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飾)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兩個空降的德軍計劃要襲擊蘇聯腹地的軍事設施。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索菲婭·列別傑娃 Sofya Lebedeva 飾)、迦爾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飾)、麗達、索妮婭(雅戈尼婭·庫茲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飾)、冉妮婭(葉夫根尼婭·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飾)等五個姑娘。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這些美麗的蘇聯女戰士,不得不在叢林中與人數眾多的敵軍反復周旋……
電影根據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編。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鑒於建築的位置極其重要,極度厭戰的德國軍官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飾)奉命奪回該據點。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
女狙擊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
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
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⑵ 求一電影(也許是電視)線索也許是蘇聯抗戰片,一群孤兒院的孩子,其中一個用的是彈弓,最後被燒死在高塔
俄羅斯其他題材電影可能比較一般,但戰爭類電影還是非常出彩的,有很多經典的戰爭電影奉獻給世界,小編盤點了下,推薦10部這幾年比較經典的戰斗民族的戰爭電影。
T-34坦克 T-34 (2018)
本片講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羅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傳奇T-34坦克從德國人手中成功逃脫,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充滿勇敢、激烈的戰斗、牢不可破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跡的時代。
提起二戰,除了莫斯科保衛戰,閃電戰,最令俄羅斯人驕傲的當屬「坦克戰」。二戰期間,蘇聯和德國雙方共投入了幾萬數量級的坦克沖鋒陷陣,捉對廝殺。雙方通過戰場情況,不斷改良自己的坦克裝備,靠技術競賽,生產速度,對戰斗的轉折和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名聲在外,但一旦提到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所有軍事迷都會暗自稱奇。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阿納斯塔西婭·米庫爾欽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飾)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兩個空降的德軍計劃要襲擊蘇聯腹地的軍事設施。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索菲婭·列別傑娃 Sofya Lebedeva 飾)、迦爾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飾)、麗達、索妮婭(雅戈尼婭·庫茲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飾)、冉妮婭(葉夫根尼婭·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飾)等五個姑娘。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這些美麗的蘇聯女戰士,不得不在叢林中與人數眾多的敵軍反復周旋…… 電影根據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編。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鑒於建築的位置極其重要,極度厭戰的德國軍官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飾)奉命奪回該據點。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
女狙擊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 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 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煉獄 Чистилище (1998)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里沒有《Black Howk Down》里"Leave no one behind」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老實說,如果本片有美國大片那樣的資金撐腰,絕對可以成就一番票房,至少也決不會1997的片子至今也默默無聞。可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第九突擊隊 9 рота (2005)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 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1987年末,這支奇兵組成「第九突擊隊」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據3234高地,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第九突擊隊保護蘇軍大部隊安全通過,而自己卻彈盡糧絕。血腥而殘酷的戰場上,他們視死如歸的身影顯得異常悲壯。
戰場上的布穀鳥 Кукушка (2002)
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秋天,芬蘭士兵維伊克(威勒·哈派塞羅 Ville Haapasalo 飾)和蘇軍少尉伊萬(克多·貝徹科夫 Viktor Bychkov 飾)都走到了各自人生的盡頭。維伊克因為違反了軍令而被鎖在了一塊巨大的岩石上,而伊萬則因遭到誣陷而坐上了前往審判場的汽車。神秘女人安娜(安妮·克里斯汀娜·朱索 Anni-Kristiina Juuso 飾)的出現成為了兩人最後的希望,她不僅將垂危的兩人從死亡線上挽救了回來,還將他們帶到了自己所居住的,猶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之中。 在那裡,三個語言互不相同的人開始了他們的奇異生活,對於這種平靜而友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樂在其中。停戰的消息傳來了,這意味著三人生活無法再繼續下去,面對心中涌現的感情,依維柯和伊萬再一次的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
⑶ 一部優秀的戰爭影片必需具備哪些因素
戰爭電影,是電影的主要類型之一。人類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戰爭的歷史,戰爭也在不斷打造和開創著新的歷史。身處戰爭中的人們,因生死存亡的考驗而表現出其為人之核心品質,亦因之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內涵產生了最深刻的疑問和探究。戰爭電影,一方面可以重現激烈緊張的戰斗場景,一方面可以對人性的另一面進行揭示和反思,紀錄性、商業性、文化性並存。溫情脈脈的面紗有時可以揭去,有時又不得不披上。
世界各國戰爭電影在創作上顯現出許多方面的一致性,在具體的創作方法上因民族特點、歷史內容、文化傳統、電影技巧、意識形態的不同又存在諸多不同之處。本文在戰爭電影內部提出全景式戰爭電影、人物性戰爭電影、事件性戰爭電影等不同層次,以利於比較研究。
一、 蘇聯戰爭電影
衛國戰爭之後,蘇聯拍攝了一批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全景式戰爭電影,代表作品有《解放》(包括《攻克柏林》等多部分)、《莫斯科保衛戰》、《圍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蘇聯還創作了一批規模相對較小,表現具體戰役的戰爭電影,如《冬季戰爭》、《第三次打擊》、《易北河會師》等。蘇聯的此類作品在世界電影史中首屈一指,它們詳盡地交代了戰爭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原因,描繪了整個戰爭的來龍去脈、戰斗進程,刻畫出敵我雙方以及第三方各個層面的眾多人物形象,突出表現戰爭進程中的重大事件/戰斗,詳細展現戰鬥武器及戰術手段,如教科書般准確、細致。全景式戰爭電影全都涉及重大歷史事件,大多忠於史實,再現當年情景,並不過於憑空編造。這一類電影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投資鉅萬,不少甚至是傾國力拍攝,以求紀念歷史,昭示後人。
蘇聯全景式戰爭電影,在表現層面上一般分為敵我雙方大本營、敵我雙方各級指揮部、基層戰士和普通百姓、敵後戰線幾個部分。在敵我大本營中,領導者的形象得到著重刻畫,主要體現者為斯大林和希特勒,以及朱可夫等軍事主官。敵我大本營因所處空間所限,具體場景往往是「開會」。而各級指揮部則不相同,方面軍、集團軍一級的指揮部相對固定,因特殊情況也體現為行軍途中和臨時指揮所。敵我雙方的的將軍們大多冷靜、善戰,有時也塑造少數懦弱、蠢笨甚至叛變的將軍形象。能夠跳出這個套路的人物往往更顯有聲有色,例如單人乘車前往崩潰前線的朱可夫大將和徒步帶領從中亞趕到的步兵師走上前線的潘菲洛夫少將。前線戰士的戰斗十分激烈,由於衛國戰爭是海陸空同時進行,蘇聯全景式戰爭電影中的戰斗場面顯出很強的觀賞性,有空戰、海戰、陣地戰、坦克戰、登陸戰等等。基層戰士不同的性格形象在影片中大量涌現。普通百姓活躍在支前的戰線上。而敵後戰線一為游擊隊,一為情報員,然則此二者在全景式戰爭電影中出現得較少,而多出現在其他戰爭電影中。作為戰勝國的蘇聯在影片中並不特別醜化對手德國,電影中的德軍官兵大多驍勇善戰,而不是一觸即潰的紙老虎。對德國人的負面描寫,主要集中在傲慢自大和虐殺戰俘等反道德因素上。
蘇聯全景式戰爭電影規模宏大,氣勢不凡,由於蘇聯戰時紀錄片資料的豐富及本國軍事電影的傳統,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動員國力、軍力的便利條件,蘇聯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的規模極其宏大的場面,為世界其他國家所不能及。動員數萬兵員數千裝甲車輛的大會戰,努力按照戰役進行的歷史進程演進,使用復雜的電影設備(常用航拍),真實地再現了當年歷史場景,其觀影效果令人嘆為觀止。此類影片的不足之處是面面俱到,主次欠明,缺少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多少影響了作品的質量。值得重視的是,蘇聯和其他國家的全景式戰爭電影在一段時間以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和真正的紀錄片一起成為歷史文獻,經常在不同的電影電視節目中混用,不免也有電影被誤視為紀錄片的情況出現。
表現歷史人物的人物性戰爭電影有《斯捷潘•拉辛》、《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海軍上將烏沙科夫》、《普通一兵》等。斯捷潘•拉辛是沙俄時代農民起義領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一代開國沙皇、烏沙科夫是俄土戰爭中的海軍統帥、普通一兵馬特洛索夫是黃繼光式的英雄人物。可以看出,蘇聯電影注重表現戰爭中不同階層的英雄形象,這也是世界各國人物性戰爭電影的共同特徵。
在規模超級宏大的全景式戰爭電影之外,蘇聯還拍攝了一大批以戰爭為背景的事件性戰爭電影。其中一部分表現戰爭中發生的局部事件,一部分則是具有人性思想或者反思意味的影片。《戰艦波將金號》、《馬克辛三部曲》、《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帶槍的人》、《她在保衛祖國》、《士兵之歌》、《燕南飛》、《一個人的遭遇》、《第四十一個》、《伊萬的童年》、《自己去看》(白俄羅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狙擊手》、《我是一個俄羅斯士兵》、《一個穆斯林》、《土耳其式開局》、《布穀鳥》等都屬於事件性戰爭電影。
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戰爭片,但卻是一部對於蘇聯電影乃至世界電影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作品。影片中的戰斗場面並不多,卻深刻地揭示了沙俄時代階級斗爭的嚴酷和一場新的革命戰爭必將到來的原因。《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表現了後方高炮部隊女戰士們在和德國空降兵的作戰中英勇犧牲,美麗的生命被戰火無情吞噬,具有人道主義的意味。《士兵之歌》表現了蘇聯紅軍戰士在戰斗間隙回故鄉探親路上的所見所聞,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戰爭中的善良和丑惡。《自己去看》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表現了淪陷區德軍的暴行,激發人們對法西斯主義的警惕。
蘇聯影片中有一大批反思歷史、審視自我的作品。這些影片有的對戰爭的殘酷進行了哲學意義上的思考,有的對由於戰爭中的特殊環境對「自己人」產生的懷疑和傷害進行了反思。《燕南飛》、《一個人的遭遇》、《伊萬的童年》、《第四十一個》都是此類電影的代表作。他們的產生,源自於蘇聯所具有的東歐哲學傳統和蘇聯電影工藝,在完成主題講述的同時,在視聽語言上也為世界電影作出了貢獻。《燕南飛》中的長鏡頭、《一個人的遭遇》中的主觀鏡頭、《伊萬的童年》中夢境的處理,都是視聽語言運用的經典範例。由於特殊政治時期的影響,這些影片大多曾被打入冷宮,但一經解禁,立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近期俄羅斯拍攝的戰爭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戰爭片的影響,無論主題立意、人物定位還是表現形式、視聽技巧,都顯示出西方商業電影的某些特徵。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每一個民族、國家都有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自己的歷史、生活的權力,某些看似國際標準的電影規則,事實上對於其他民族、國家的電影是不適合的,何況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足以使用自己的話語進行電影講述的國家。暫時的經濟、政治困難並不應該導致俄羅斯電影拋卻自己光榮的歷史,轉而使用他者的話語換取所謂的與國際接軌。蘇聯一代代的電影前輩為他們的電影帶來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必將會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再次顯示。
⑷ 求片 有哪些關於俄羅斯車臣戰爭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戰的電影
車臣:
1.《12怒漢》
【影片簡介】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十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5分鍾,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鍾,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2.《煉獄》
【影片簡介】
1995年格羅茲尼之戰,激烈的巷戰有如當年的斯大林格勒,俄車雙方死傷慘重,就連美國軍方也驚嘆「打不起這樣的城市戰」。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現實就是現實,雖然是模糊的畫面、單調的機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憐的特技,但這些絲毫不能阻止本片向我們展現一場血淋淋、赤裸裸,充滿死亡與歇斯底里的車臣戰爭。這里沒有攻克冬宮一樣豪邁的沖鋒,卻有坦克碾壓著戰友的屍體迂迴前進;沒有馬恩列斯光輝思想的指導,卻有兩個專打男人下身的變態的匪幫女狙擊手……本片顛覆了太多東西,又塑造了太多東西。
3.《爆破》
【影片簡介】
本片以2000年2月29日至3月3日的真實事件改編,介紹的是一隻俄羅斯軍隊的英勇事跡,他們以一百人對戰兩千人,戰斗雖然以放棄告終,終於但是他們的英勇的獻身精神,為本片增添了很多壯烈的色彩.主人公雖然最後都沒能與親人團聚,但是他們的事跡經歷了6年,由電影人重新講述,為的是頌揚這種對國家忠貞,無私的熱愛甘願犧牲和勇敢的精神。本片首映是在克林姆林宮進行,而且普京欽點的消滅車臣叛亂分子的統帥Dmitri Kozak出席了這次盛大的首映。
要去探究戰爭的本意是很困難的,正義或邪惡,這世界真不能截然分開。但終於職守者總是應該獲得尊重,這俄羅斯時代拍攝的影片和蘇聯戰爭片一樣,充滿悲情、壯烈。
4.《倒計時》
【影片簡介】
《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5.《戰爭vojna》
【影片簡介】
英國人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份子擄獲,而艾雲是戰俘,他們跟眾人被囚禁在一起,其後約翰及艾雲被釋放,但恐怖分子要約翰付兩百萬鎊贖金,否則奸殺他的未婚妻。約翰向英國及俄國領事館求助,但被拒絕。最後英國電視台願意資助約翰救出其未婚妻,但要把過程拍攝下來。約翰最後得艾雲相助,闖入恐怖分子陣營救出瑪嘉烈和俄國軍官,但恐怖分子繼續追殺他們,幸得俄軍戰機協助才能脫險。
6.《我們的榮譽》
關於俄羅斯傘兵的4集200多分鍾的電視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2000年2月末的真實事件,在車臣在阿爾坎地區發生。104 空降師VDV團第6分隊的士兵與20倍於己的恐怖分子正規部隊作戰。每個空降兵成員都無所畏懼,他們沒有撤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對匪徒攔截 國家杜馬這樣評價他們:傘兵們把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在打死超過700名戰士之後,仍然不願撤退!
7.《車臣不相信眼淚》紀錄片
該片在鳳凰衛視播放過,由俄羅斯戰地攝影師在第一線拍攝車臣戰役的全部真實鏡頭。將心比心的話,我站在車臣人這一邊,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願接受曾給自己帶來深重災難的異族統治。但車臣武裝那些極端殘暴的恐怖活動也讓我反感,加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本性必然會給周邊各國帶來災難,因此俄羅斯還是博取了我更多的同情。
那些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看著被炮火摧毀的城市,被炮彈搭打得千窗百孔的建築,俄軍被伏擊的時的情景和一排排死去的年青俄軍戰士屍體被大雪掩埋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媽在一坐廢虛邊哭泣,還有一名俄軍戰士剛沖進一坐建築物的門就中彈到地槍也摔了出來。體會到的只有毀滅
先去吃飯,一會再給你補充~
⑸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推薦如下:
1、《暴動小貓樂隊:朋克祈禱》:這部關於審判造反貓咪樂隊3位成員的紀錄片,由MikeLerner和 Maxim Pozdorovkin導演。
2011年冬天,經過一次具有爭議性的選舉後,弗拉基米爾·普京再次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成千上萬的居民自發地聚集起來反對普京制定的法律條款。在這些人中間就有著名的激進女性朋克樂隊-造反貓咪。
她們頭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身穿緊身夏裝,沖入莫斯科最有名的教堂內,大唱「聖母瑪利亞,請趕走普京!」現在,她們已經成為一次作秀公審的犧牲品。
2、《我的改革》:Robin Hessman的電影將鏡頭對准5位俄羅斯人,講述了他們在俄羅斯過去這激盪喧器的20年裡的生活百態。
這部電影是在五年的研究和拍攝過程中創作的,以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生活的近十年為基礎,富有詩意地將家庭電影、蘇聯宣傳片以及與五位同學的親密接觸交織在一起,歷史為新中產階級的俄羅斯人提供了一幅感人的畫像,描繪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從未想像過的生活。
俄羅斯電影發展史:
俄羅斯電影必須先說前蘇聯電影。前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發展歷史一樣。前蘇聯電影導演愛森斯坦作品《戰艦波將金號》都是電影學科的教學片。
前蘇聯電影強調主旋律、宣揚正能量,但又能在正能量中深挖人性內核。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電影開始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里。
俄羅斯影展又讓我們欣賞到一些優秀的俄羅斯影片。俄羅斯電影發展到,依然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傳統。
⑹ 蘇聯的一部二戰題材電影,時長大約七小時。
莫斯科保衛戰
上映年份:1985年
劇情:
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面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面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面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曾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片從德、蘇雙方的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衛戰。該片最經典的台詞:「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⑺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有《烈日灼人》、《兄弟》、《西伯利亞的理發師》、《俄羅斯方舟》、《回歸》、《守夜人》、《孤獨之島》、《我是怎樣度過這個夏天》、《上帝難為》、《郵差的白夜》。
1、《烈日灼人》
《烈日灼人》由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影片講述了這位革命家在鄉下的田園生活,他和他的家人在那裡度過了一個慵懶的夏天,遠離了那個時期可怕的戰爭。
⑻ 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
俄蘇戰爭電影漫談
內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羅斯電影誕生;蘇聯蒙太奇學派崛起;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輝煌成就
1908年俄羅斯電影誕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二月革命後的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1917年十月革命, 電影產業國有化,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鼓動電影」
20年代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形成,三位大師的先鋒主義理論及其代表作:
愛森斯坦 雜耍蒙太奇與理性蒙太奇 《戰艦波將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敘事 《成吉思汗的子孫》
杜甫仁科 銀幕上的詩 《兵工廠》
聲音的出現與「音畫對位法」
1934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確立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陽》(1934)
30年代中後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創作高潮:
《馬克辛三部曲》
《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帶槍的人》
蒙太奇大師將藝術探索精神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思想相結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的蘇聯電影;戰後初期的戰爭題材電影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電影製片廠遷移,電影工作者的艱苦勞動,鼓舞鬥志的「戰斗電影」
戰役紀錄片--《戰時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爾孟克的宴會》
紀錄片《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
《在蘇聯的24小時戰斗》
《烏克蘭保衛戰》
戰略反攻階段的紀錄片
戰爭故事長片 《她在保衛祖國》
戰後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蘇聯戰爭電影:英雄主義主題「紀念碑」電影
《青年近衛軍》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紀念碑」電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凍」時期的蘇聯電影「新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電影傑作
1954年「解凍」,1957年蘇聯戰爭文學第二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
「蘇聯電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飛》 燦爛奪目的「銀幕上的詩」
《一個人的遭遇》從肖洛霍夫到邦達尓丘克
《士兵之歌》 純潔清澈的心靈,人道主義的悲歌
《伊萬的童年》 被炮火摧毀的童年的夢
其它優秀作品:
《臨風而立》
《生者與死者》
《士兵的父親》
60年代後期--「停滯」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蘇聯「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的出現;七、八十年代繁榮多樣的蘇聯戰爭電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蘇聯軍事題材文藝創作進入新的階段,戰爭文學「第三浪潮」與「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
「全景戰爭」電影
《解放》
《圍困》
《莫斯科保衛戰》
「戰壕真實」電影
《一寸土》/《永遠19歲》
婦女與戰爭
《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記著的和我熱愛的》
《狙擊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作家及小說創作背景,導演及其獨特的電影語言
兒童與戰爭
《受傷的小鳥》
《幼兒園》
《自己去看》 蘇聯最後一部戰爭題材「詩電影」,詩的藝術與紀實內容完美結合
「改革」時代的喧囂與躁動;「改革」時期的蘇聯電影
插入語: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蘇聯戰爭電影
《苦難歷程》三部曲 知識分子與十月革命
《靜靜的頓河》 頓河悲歌 哥薩克農民與十月革命
《戰爭與和平》人民英雄史詩 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文學名著改編電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體後的「新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未完待續)
解體,電影體制變化,電影性質變化 泥沙中金光閃爍
(一) 對現實的思考:車臣戰爭
冷漠(《戰爭》)
沉痛(《高加索俘虜》)
現實(《急行軍》)
(二)對歷史的認識:
淡化(《太陽灼人》《小偷》)雖然不是軍事題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後期戰前蘇聯國內形勢,後者描寫戰後的艱難生活
寓言(《布穀鳥》)
顛覆(《無窮無盡》)
懷念(《我是一個俄羅斯士兵》-未列入名冊)
繼承(《星》)
參考書目:
《蘇聯電影史綱》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編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第一、二、三、四編 俄蘇電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於培才,李小蒸,孟廣鈞,王德勝 等
《蘇聯戰爭文學評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敬詠
《世界電影史》 (法)喬治-薩杜爾
《電影藝術辭典》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主編:許南明 副主編:沈善
《泥沙中金光閃爍--近年來的俄羅斯電影掠影》 戴光晰
《外國電影史》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 鄭亞玲 胡濱
《戰火中永生--蘇聯戰爭影片賞析》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時光》 (俄)塔爾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選集》(蘇)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戰爭影片》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蘇聯部分撰槁人 連秀鳳
《俄羅斯藝術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光宣
《俄羅斯文化一千年》 東方出版社 孫成木
《蘇聯網路辭典》等
⑼ 有部二戰電影,裡面提到蘇軍中尉、雷來佐夫和阿凡納西,是什麼電影
俄羅斯2022年電影《最後的前線》,是由瓦季姆·舒梅列夫執導,瓦季姆·舒梅列夫、Igor Ugolnikov編劇,Artyom Gubin和盧博夫·康斯坦丁諾娃出演的動作片,講述了1941年10月,波多爾斯基軍校學員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納粹,保衛莫斯科的故事。軍校生是國家未來的軍隊精英,但在莫斯科保衛戰時把軍校生派往前線,說明這場戰爭已經到了白熾化的程度,俄羅斯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由於寡不敵眾,這些年僅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一場持續近兩周的戰斗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⑽ 求有關車臣戰爭的電影
1,《煉獄》
《煉獄》是一部由Aleksandr Nevzorov執導,Alexandr Baranov、米特里·納吉爾夫、Sergey Rost等領銜主演的戰爭片。該片講述了在車臣戰爭中俄軍與車臣武裝分子爭奪格羅茲尼一所醫院的故事。
2,《兄弟》
《兄弟》是一部由阿歷克塞·巴拉巴諾夫執導的犯罪劇情類電影,小謝爾蓋·波德洛夫、維科托·斯佐夫等主演。
3,《車臣大營救》
《車臣大營救》是由謝洪導演執導的歐美戰爭片。該片講述了在運送貨物時一隻伊斯蘭的武裝組織不幸被外國人囚禁後發生的故事。
4,《風暴之門》
《風暴之門》是由АндрейМалюков執導,安德烈·卡拉斯科、米蓋爾·普萊切科夫等主演的劇情戰爭劇。本劇講述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一次戰役的故事。該劇於 2006年11年02日首播。
5,《第九突擊隊》
《第九突擊隊》(《9-ya rota》)是Fyodor Bondarchuk執導,Fyodor Bondarchuk、Aleksei Chadov等領銜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5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