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科幻電影特點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科幻電影特點

發布時間: 2023-05-24 04:36:48

⑴ 如何評價俄羅斯科幻電影

《寂靜嶺》《撕裂人》《瘦到死》《致命ID》《人形師》《幽靈船》《孔雀鎮》《禁閉島》《秘密窗》《斷頭谷》《連體陰》 《黑天鵝》《終結者》《殉難者》《鬼影人》《身後事》《鬼訊號》《創戰紀》《異蟲咒》《恐怖雞》《伐頭嶺》《嚇死鬼》

⑵ 科幻電影的定義是什麼 有什麼共同點

定義: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影片里所謂的科學知識,呈現著假說和莫須有的推測狀態,而不是真正的科學知識。因此,可以說:科幻片是表現假說題材的影片。

⑶ 科幻片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背景多樣但內部邏輯嚴格,對於科幻片來說,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並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換年代,但實際上它要敘述的真正內容所佔據的期限仍然很有限。

2、人物塑造比較簡單,好萊塢科幻片大多希望觀眾將注意力集中於特效和情節,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於其它類型片來說是較為簡單。

3、「激勵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時間的錯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龍公園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應。

4、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義、珍惜人生這樣傳統而永恆的價值。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察爛及經驗性方法,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

(3)俄羅斯科幻電影特點擴展閱讀

科幻片的走進現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科幻片中的事物正在走進現實,納米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一例。1987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驚異大奇航》中,科學家把縮小到幾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的人和飛船注射進人體血管,讓這些超微小的「參觀者」直接觀看到人體各個器官的組織和運行情況。

納米級的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科學幻想,但如今已出現在現實世界。納米機器人(nanorobot)的研發成功,就是這一嶄新技術的完美體現。有關專家預言: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納米機器人將源敗檔漏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

中國科學家和未來學家周海中在1990年發蠢兄表的《論機器人》一文中甚至預言:到21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⑷ 俄羅斯電影《測試》背景音樂特點

感人。俄羅斯電影《測試》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測試的背景音樂選用了《鴻古爾》,《鴻古爾》的作者是妻子去世在身臨其境的難過的情況下創造的這首歌曲是一區非常感人的歌曲。《測試》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本片為科幻電影,講述了人死亡後進行轉世,一個神秘的機構(轉世站)監管著人們正常轉世。

⑸ 56568藍月亮:俄羅斯和中國拍電影有著怎樣的不同

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
就像美國電影,個人英雄主義比較明顯,中國的以國家為中心的多一點,講究的是團隊精神,而俄羅斯的應該是一個多方面的,各個題材都喲涉獵。屬於多元的。

⑹ 求俄羅斯電影欣賞課的結課論文。。。題目是,「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2000——3000字

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以接近真實的故事和情感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文化為精魂,點綴以極具西伯利亞風情的景色和音樂,生動而豐富,扣人心弦。 一、俄羅斯電影中的文化
俄羅斯電影,無論題材如何,時代背景如何,故事情節如何,都無一例外淋漓盡致的表現和還原出了俄羅斯文化的內涵以及俄羅斯這個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說,俄羅斯電影是以文化為標簽的,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品質——博大,寬廣,豪邁奔放,堅毅自強等。下面就結合電影,談談其所體現的俄國文化特徵。 1、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五個女戰士英勇犧牲她們花一樣的生命時,她們每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畏、果敢和光榮,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永遠無法忘懷那一幕,熱妮婭高歌著在叢林中穿梭與德國兵周旋。她直面敵人的勇敢,她倒下時依然揚起的嘴角,為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個人物的偉大的愛國情懷,更是無數俄國人的赤子之心。同樣無法忘懷的還有《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中,貧苦的俄國底層人民在呼嘯的西伯利亞寒風中,一個個跪倒在皚皚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羅斯民族,在彈葯已盡的戰場上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死死逼近敵人。在這一刻,我忘記了政治,激盪胸間的只有俄羅斯人對這個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堅毅自強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卡捷琳娜,在遭受愛情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並沒有消沉。她憑借著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難,終於在邁入中年時,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堅忍並不是個例,而是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堅強的特徵。同樣的品質,我們在《雁南飛》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憫的情懷,風趣幽默的性格,樂觀以及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都能在俄羅斯電影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電影,真實的反映了俄羅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傳播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的媒介,同時也使電影帶上了鮮明的民族特徵。 二、俄羅斯電影的取材
俄羅斯電影的題材十分豐富,如果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其製作的年代,就不難發現,它們中的許多其實就取材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然而盡管如此,電影卻並沒有因其而體現出過多的政治色彩或商業色彩。
如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雖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處在這種模式中的人們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羅斯電影一貫的詩意和隱喻的特徵。

其次,一部分俄羅斯電影以著名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題材,再現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我們現在電影中的過分扭曲誇張歷史不同,俄羅斯電影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以《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為例,在講述這個人物的一生時,電影不過分誇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為的加上對這個人物的評價,不過多引導,而只是客觀真實反映歷史,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三、俄羅斯電影的取景和音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中開場那一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鬱郁蔥蔥的針葉林,生機勃勃,讓人頓覺心胸開闊。諸如此類的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景色在俄羅斯電影中不在少數。無論是泥濘冰冷的沼澤,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狂風肆虐的雪地或結冰的伏爾加河,還有寂靜無人的紅場和街邊美麗的白樺樹,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電影情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俄羅斯電影的又一個標簽。
經典的俄羅斯電影除了具有情節真實感人這一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伴隨著十分好聽的音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題曲《亞歷山德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首歌不僅曲子優美動聽,其歌詞也十分貼近電影的主題,為電影博得了更多的喜愛。「萬事並非與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話
語,但相信愛情」娓娓道來的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曲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又一記憶點。 四、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

隨著電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俄羅斯電影追求突破和發展的努力。怪誕的場景,獨具一格的故事,特殊電影手法的應用,血腥的場面,幽默風趣的對話,都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魔幻電影把以往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虛幻的超級都市背景變換成了當代莫斯科的真實景象,同時還加入了伏特加、黑麵包和拉達車之類的俄羅斯生活細節,使得電影又與一般好萊塢影片有所不同。
當然,這只是俄羅斯電影走向復興的第一步。與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羅斯國產影片還是顯得比較稚嫩。情節老套,過於血腥,同時有依靠裝神弄鬼來博取噱頭的嫌疑。然而,不論怎樣,這樣的嘗試,依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有蘇聯經典電影的輝煌為指引,俄羅斯電影會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現出更多帶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好電影。 五、思考與借鑒
反觀目前中國的國產電影,我不禁感慨頗多。中國國產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為何困難重重,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夠中國化。當然,所謂的中國化不是一味的武俠動作,也不是氣宇軒昂的宮殿或昂貴的華服,而應該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過電影完整的表現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這些東西若
能以細節的方式融入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自然會帶上獨特的民族魅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蘇聯電影借鑒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國產電影,商業化氣息太濃。依靠強大明星陣容博取眼球,以扭曲歷史為代價贏得噱頭,斥巨資打造卻內容老套的中國電影始終顯得過於浮誇,明顯後勁不足。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只有當它不再依賴於明星、導演、資金、服飾等一切外在條件時,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為電影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試著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品,創造出像蘇聯電影一樣的詩一般的影片呢?
【總結】無論經歷怎樣多麼漫長的歲月,俄羅斯電影就像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帶著那個年代的特殊味道,在無數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名為蘇聯情節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俄羅斯電影,像普希金的詩,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觸動人的靈魂,給人以思考,歷久彌新。

⑺ 2020年推薦幾部好電影

第一部《狩獵》,一部差點被禁的超級勁爆的動作驚悚爽片,堪稱美版《大逃殺》。不看你絕對會後悔的電影。

《狩獵》是由克雷格·卓貝執導,貝蒂·吉爾平、希拉里·斯萬克等主演的動作驚悚電影。

一群自稱社會精英的人,組織了這場庄園狩獵。這是他們每年的保留節目,而獵物是他們搜集到的「下等人」。

這12個被選中的獵物,由一開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後的為了保命不擇手段。電影全程高能節奏飛快,「狗帶」頻率堪比戰爭片。

第二部《隱形人》,導演雷沃納爾,溫子仁團隊的御用編劇和執行製作人。開發過《電鋸驚魂》和《升級》。

女主經歷的一切暴虐和折磨,似乎皆是看不見的前任在作祟。一切的恐懼來源於未知。

第三部《飢餓站台》,》是由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馬薩戈、佐里昂·伊圭里奧爾主演的驚悚片。

該片是一部風格奇特的驚悚科幻片,在未來的反烏托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對決的牢房裡,每天一大桌美食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

如果你不幸被分到最底層,只有兩種結果,吃掉別人或者被吃。2020年,該片獲得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

第四部《異界》,開頭跟動畫《異度侵入》神似,戰斗民族最新科幻片,號稱戰斗民族的「盜夢空間」。

一開篇就有一種游戲的質感,空間設計的感覺特別像愛麗絲瘋狂回歸? 總體的特效,場景設計和清除者的設定都挺好。

俄羅斯電影科幻電影一般擁有歐美的大場面,卻有中國電影的短路劇情敘說能力。

所以,在俄羅斯以往的大片中,能做到場面和劇情相匹配的大片真心不多。此部《異界》給人的觀感很好。

影片中男主在一個奇異世界裡蘇醒,這個世界建立在民眾的記憶之上,而民眾們卻處於深度昏迷之中。

第五部《逃離比勒陀利亞》,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電影講述的是1978年的南非,當時正值種族隔離的非常時期,黑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兩名南非的白人因為參加反種族隔離,為爭取黑人平權而被抓入獄。

男主是由哈利波特哥(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扮演。他拍了不少影片,而且各種不同風格,比如,《腰間持槍》 《瑞士軍刀》等。

「哈利波特」化身階下囚,用自製的木頭鑰匙開啟重重枷鎖,逃出生天。影片專注於男主機智越獄的整個過程。

⑻ 俄羅斯科幻片電影的特點  美國科幻片電影的特點

俄羅斯
的多以與黑幫交涉為主。美國的多以「獨行俠」的主角人物為主,一般是寫未來、
動作
、諜戰等為主的
科幻片
,這都是從我看的總結的,僅供參考。

⑼ 俄羅斯好看的科幻片

1、《停電》

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科技已經變得為十分發達,但是與此同時對於科技的依賴也變得越加強烈。沒有彗星撞擊地球,沒有恐怖分子威脅世界,沒有核戰爭摧毀家園,但是因不明原因,全球大停電,世界上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突然被破壞了,只有東歐一個環形區域還存在電力,據說在這里出現了外星來客,軍隊在這個圓環區域之外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場景——屍橫遍野!到底是什麼在摧毀人類,以及人類最後的陣地能夠堅守多久?

從預告來看,影片的場面非常宏大,並且有不少人類軍隊與「外星軍團」進行戰爭的場面,不過外星人的真面目卻並未出現,從影片曝光的一款片段中,主角一行人似乎進入到了外星人巢穴之類的地方,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冷凍倉一樣的東西,隔著半透明的玻璃罩似乎能看到其中有著人形的物體,所以或許影片中的外星軍團實際上是被外星人改造之後的人類?又或者外星人只是某個恐怖組織的煙幕彈,他們借著黑科技意欲統治全球?不管怎麼說,人類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

2、《莫斯科陷落2》。

前些年,一部科幻大片的預告在國內火了,一艘奇特的外星人飛船墜落莫斯科,特效令人驚嘆,再配合著個性的背景音樂,給許多科幻迷帶來了一些新鮮感,這部俄羅斯科幻大片叫《莫斯科陷落》。

然而電影最終出來之後卻讓人大失所望,電影並不像預告那樣以火爆場面為噱頭,電影本身其實一個外星人與人類女子相愛的故事。所以,原本的期待化為失落,導致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低,其實這就是俄羅斯電影的一些毛病或者說風格,我們都說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比較硬核,但是硬核的性格中卻擁有一顆溫柔的心,無論什麼電影,他們都喜歡整出一些文藝腔調的東西,而愛情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其實如果抱著看劇情片的希望去看《莫斯科陷落》,也沒那麼天雷滾滾。而片子在俄羅斯本土的票房表現似乎不錯,因為現如今第二部要出了,影片前不久也曝光了預告。第二部的故事承接第一部,發生在三年後,男女主的感情依然飽受考驗,特別是男主必須在自己的外星種族的命運和女主的性命之間做出選擇。

⑽ 俄羅斯電影主要特點是什麼 急需哦 要長點點的 作業啊

簡述俄羅斯類型電影的探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然而,在沒有做好預測的情況下,蓋達爾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療法」及私有化,不僅沒有創造出市場經濟,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們期待的潘朵拉盒蓋打開了,然而釋放出來的卻是惡性的通貨膨脹。從1991年到1998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了49.4%,可以說是喪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俄經濟幾乎跌到崩潰的邊緣。
在全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中,俄羅斯生產滑坡,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整個社會混亂無序,這給經濟市場化的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場經濟在俄羅斯依然只是一個誘人的「期待」。而在這種期待中,俄羅斯的電影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放映幾乎全線崩潰。不過,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電影,在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在好萊塢高科技和純娛樂性緊緊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壓力中,俄羅斯電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緩慢地鋪延著

1、「類好萊塢」電影:舶來品,找不到落腳點
俄羅斯取消對進口影片的限額規定後,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外國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蜂擁而至。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快餐」,美國電影及時有效地佔領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俄本土電影的創作者們帶著不同的目的,紛紛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借鑒或仿造。這其中,許多影片粗製濫造,少有藝術價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著創作者的思想和個性,既能吸引觀眾,也不失藝術水準。
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表現主題。俄羅斯電影創作者在「移植」好萊塢愛情片的模式時,雖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觀眾眼球點擊率的純娛樂性場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藝術品位,印帶著俄羅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維·納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導演1991)是一個現代版的希臘神話。影片讓年輕的女音樂工作者和歸國的中年音樂家在未解的謎團中相識、相愛,直到謎團解開。影片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傳統,流露出一種人受不可知命運擺布的痛苦。1998年,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的《愛情三重唱》放棄了對時代的思考,把表現的觸角伸向了當時時髦的三角戀愛上。作者雖然調用了俄羅斯式的懸念、諷刺、幽默、抒情等各種手法,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水平卻遠遠不及作者以前的《戰地浪漫曲》,以致「不知為什麼,觀眾對影片沒有反應」。[1]影片《12月的音樂》(德霍維奇內依導演1996)同樣出於商業考慮,描寫了一個出國僑居的男子回國後同一對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糾纏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後的悲劇結局似乎從一個側面透露出了俄羅斯人當前的陰郁情緒,但陳俗的愛情模式卻把本來就心情不好的觀眾給趕走了。
黑社會勢力是好萊塢電影常用的表現素材。在俄羅斯,影片審查制度解構後,一大批表現俄社會動盪的黑社會片開始興起。1992年,導演甫·普洛特金拍攝的影片《為了活下來》,講述了一個退伍軍人在擔任登山營主任期間同黑社會勢力斗爭的故事。影片既借鑒了好萊塢影片驚險緊張的打鬥場面,也繼承了俄羅斯電影細致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優良傳統。雖然情節簡單,但影片表達手法多樣化,既有紀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運用,也有兒童電影的特徵,發行情況比較好。1997年,阿列克賽·巴利班諾夫的《兄弟》同樣以復員軍人同黑社會的斗爭為背景。影片主人公達尼拉為了救哥哥同黑社會勢力展開生死之戰,最後達尼拉幹掉了黑社會分子,拿了他們的錢,分給他認為需要的人,然後便坐車離開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但達尼拉由一個朴實無華的小夥子變為冷酷的殺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幫匪題材同表現黑社會勢力的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但在俄羅斯,這一類效仿好萊塢模式的電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觸角伸向了現實社會。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羅斯輪盤賭》把美國電影《邦尼和克萊德》的情節模式借鑒過來,真實准確地表現了俄現實社會動盪、混亂的情狀。影片中許多格鬥、槍戰的場面驚心動魄,極近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難怪有些俄羅斯影評人稱它為「當代俄羅斯的邦尼和克萊德」。1998年,瓦·托多羅夫斯基的《聾人之國》通過兩個女孩的前途命運再次觸及到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現實。影片故事情節簡單,但情節設置上運用了現代電影的諸多元素:愛情、友誼、金錢等等。敘事方式上,黑社會、毒品、脫衣舞等調料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盡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現實的嫌疑,但卻典型地代表了俄羅斯「第二浪潮」電影創作者的風格和趨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煉金術電影公司」推出豪華電影《黑幕》。該片在普通的偵探、幫匪情節中加入了隕石墜落、日蝕等宇宙的天災的自然現象,以適應美國大片培養起來的新的消費群體,不過影片在藝術上沒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導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該片可以劃歸到恐怖片的范疇中去。創作者想以一個移植人體器官的秘密場所的殺人行徑來製造恐怖氣氛,但影片因為過於暴露的商業目的和迎合傾向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導演的最新影片《綴滿鑽石的天空》比較受歡迎,但整體上處理的略顯粗陋平庸。2000年,亞歷山大·澤利多維奇對昆延·塔倫蒂諾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較好,但同真正的美國商業片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總體看來,俄羅斯的「類好萊塢」電影在樣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會問題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觀眾方面,卻不盡人意。除了還沒有掌握樣式電影的特點和規律之外,或許根本問題在於,好萊塢模式化的電影在俄羅斯的傳統中根本找不到落腳點。所以,好萊塢模式要確立自己在俄羅斯的牢固地位,還需要真正的時間。

2、喜劇片:本土品,讓人笑不起來
據調查,目前在俄羅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是喜劇片,這或許契合了俄羅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點,也或許是因為沉重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對喜劇樣式有所鍾愛。但是,現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中卻少有純粹的喜劇片,導演們每當涉足喜劇時,總會流露出一種陰暗的底色或是含淚的笑。
1991年,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自編自導的《天堂》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了一群被時代遺忘的藝術家和不幸的老人們的艱難生活。影片最後,在外星人的幫助下,這群人乘坐一輛奇特的火車飛上了天。影片獲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獎。但導演失去了他一貫的幽默感,影片中醜陋荒誕的環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讓觀眾產生厭惡感。1996年,梁贊諾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當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卻給人一種沒有生活根基的感覺。看來,有才華的梁贊諾夫面對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沒有了笑的慾望。
1995年,亞歷山大·羅果日金的《民族狩獵的特別之處》很是吸引觀眾,電影票房以及錄相帶發行的收入都達到了與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羅斯的傳統愛好:喝酒與狩獵融為一體,通過狩獵過程中的各種奇遇製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著輕松歡笑聲的《特別之處》同樣不是純粹的喜劇,影片透著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進行戲謔。1998年,羅果日金的《民族垂釣的特別之處》則把意猶未盡的伊沃爾金將軍一幹人帶上了更加熱鬧的垂釣之旅。影片大膽杜撰了一些離奇的情節,讓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軍事演習中的軍艦上和非法侵入鄰國水域的潛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顯,影片向純喜劇的方向進了一大步。
1994年,俄羅斯第二浪潮的中堅人物謝爾蓋·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鐮刀與錘子》。該片講述了通過改變性別將一個普通人變成時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誕故事。影片是對斯大林時期文化與政治的滑稽調侃,充滿了尖刻與機智,但卻極端陰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劇才華的尤里·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現了俄羅斯人在出國大潮中的心態。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探索了一種能夠表現俄羅斯人對國外生活復雜心態的藝術結構:通過在牆上開個窗戶,讓夢想去巴黎的人開開眼界,再回到現實中的俄羅斯來。該片獲得當年「震盪」電影節導演獎。不過,牽強附會的情境和並不可笑的打鬧卻使影片質量大大受損。1995年至1996年奧塔爾·約謝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傳》。其中《匪徒列傳,第七章》是一部結構很好、充滿憤怒和嘲諷的電影。影片敘述自中世紀以來到蘇維埃政權時代直到今日這個槍械泛濫、黑幫橫行的污濁社會中人類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發笑的東西,但這種笑是板著面孔咬牙切齒的笑。
此外,一些本來很好的喜劇或情節劇由於過分沉溺於鬧劇手法而遭到損害。比如巴德爾·隆金敘述一個礦工小鎮里好人與壞人「斗爭」的《婚禮》(2000),弗拉基米爾·緬紹夫描寫1983年莫斯科的《眾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爾·福金講述一座房子里住過幾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當前的俄羅斯,喜劇電影的創作還沒有真正步入到純喜劇樣式的軌道上來,許多影片無論是揭露過去蘇聯時期的風習或是譏諷當前的社會現實,創作者不是要我們發笑,而是使我們感到一種刺痛。而且當前俄國人對荒誕美學的熱衷太過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劇越來越趨向概念化。可能是現實太沉重了,電影工作者高興不起來,廣大的人民也同樣不能純粹地「喜劇」一回。目前,俄羅斯喜劇樣式的電影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遠遠沒有形成規模。

3、「新俄羅斯人」電影:新生兒,長大還需時間
「新俄羅斯人」電影是在俄羅斯新貴現象產生之後應運而生的。所謂「新貴」,就是那些在蘇聯解體後利用種種渠道迅速發家、過上優裕奢華生活的商人,他們多居住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羅斯人」影片以他們為主要表現對象,通過他們生活的場景及其經歷折射出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狀況。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達澤導演的《一個乘客的劇本》,比較類似於「新貴電影」。該片虛構了兩個社會形象:法官和被審判者。年輕人在蘇解體前被牽連入獄,蘇解體後,他出獄並躋身於新貴之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看到了曾經審判過他的法官(現在成為列車員)。於是他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然而最後,死去的卻是年輕人。影片主要表現了一種報復心理。雖然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銀熊獎,但在國內卻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虛構太過於一廂情願,人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會好的》給人們編織了一個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話:一個發了財的俄羅斯新貴回到故鄉要建設一座娛樂中心;他的兒子獲諾貝爾獎並回國,還愛上了一個將要結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幾對年老、年輕的戀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影片是應時之作,因為過分地迎合「新貴」老闆的心思,過分地美化他們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藝術質量大打折扣。雖然影片比較好看,但卻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沒有迎合「新貴」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鋒芒對准了他們。在影片中,「可愛的」新貴們無聊空虛的形象被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羅斯》可以劃歸到「新貴」影片中去。該片意在描寫俄羅斯經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美國神話找到了西部片這一類型來表現自己200年的歷史,銀幕上出現了誠實的行政長官與狂暴的匪徒鬥法。而俄羅斯的電影創作者們在探索中也試圖打造自己的類型品牌——俄羅斯新貴電影。美國的西部神話通過善與惡的沖突,迸發出了民族文明和社會規范的火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成為美國電影的標識。而俄羅斯新貴影片卻全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他們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時候,不自覺地走了兩個極端:要麼把「新貴」們美化得一塌糊塗;要麼把他們醜化得面目全非。這些影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情狀,但卻由於缺乏客觀的描寫、冷靜的思索以及足夠的耐心,整體質量不高,「生長」還需呵護。

4、等待「後蘇聯」類型電影神話
在俄羅斯,除了30年代的喜劇電影以及60年代蓋達爾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沒有類型電影的傳統。因此,「以那種魅力四射的壞蛋為主人公的類型電影及恐怖電影在我們的電影中沒有根基。近年來有人企圖嘗試這些類型,但多以失敗告終。」[2]俄羅斯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似乎不太贊成民族電影走類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輕一代的導演們卻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別捷夫(1991年推出處女作《蛇泉》)說,「在今天的情勢下,類型電影的製作應該從零開始」。[3]對此,教師А·米塔似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最近幾年俄羅斯觀眾變化很大。十年前只有專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現在每天都在電視上放映。 從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們的觀眾已接近歐洲觀眾。 年輕人喜歡美國電影,他們偏愛不具俄羅斯特色的槍戰片、恐怖片。興趣愛好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因此,「俄羅斯電影必須先達到世界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掌握嚴格區分電影的類型原則,然後才能考慮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羅斯電影「國家定貨」的時代已經消亡,「蘇聯電影」以及它的「貢獻」也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遺產和復雜無序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態狀中,俄羅斯電影能否走上類型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繹前蘇聯電影的神話,我們不做預測,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