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每秒多少幀
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極限為每秒55幀,還有研究表明,每秒60幀以上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每秒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所以,採用每秒24幀的畫面頻率符合這一規律,可以使我們察覺不到畫面的中斷。
不過,高幀頻的畫面異常清晰,使畫面所呈現的場景也異常真實,從而也會使電影失去了朦朧的想像美感。
(1)國外電影幀數擴展閱讀:
幀數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過高的幀數相當於同等長度的影片要存儲更多的畫面,因此影片的文件體積就會大量增加。特別是在清晰度高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很嚴重的。
一般中國的電視播放每秒25幀,這個幀率屬於PAL制式,在亞洲和歐洲電視台較為常用,而美國加拿大一般都是NTSC制式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以及廣告製作都是用PAL制式的25幀每秒。
另外,以往的每秒24幀電影看起來也許還行,但事實上其每一幀都會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運動的鏡頭中。如果電影鏡頭快速搖移,圖像就會有抖動(judder)或者頻閃(strobe)。
㈡ 電影的幀數是多少
幀數指靜止畫面的數量,幀數越高畫面越流暢。
我們通常所說的幀數,簡而言之,就是每秒傳輸扒盯的圖片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刷新的次數,通常以fps(Frames Per Second)表談鏈示。
每一幀都是靜止圖像,當這些幀連續快速顯示時,就會形成運動錯覺。高幀速率可以產生更平滑和更逼真的動畫。每秒幀數越多,顯示的動作就越流暢。
(2)國外電影幀數擴展閱讀:
幀分為關鍵幀和過渡幀。
在兩個關鍵幀的中間可能沒有過渡幀(例如逐幀動畫),但是在過渡幀之前和之後必須有一個關鍵幀,因為過渡幀被附加到關鍵幀上;
關鍵幀可以修改幀的內容,但是過渡幀不能修改幀的內容。
關鍵幀可以包含許多類型的元素或元素,如形狀、剪輯、組等。但是,過渡幀中的對象只能是剪輯(電影剪輯、含此孫圖形剪輯、按鈕)或獨立的形狀。
這部電影由連續的圖片組成,每張圖片是一幀,PAL系統每秒25幀,NTSC系統每秒30幀。
㈢ 電影一秒多少幀
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
早期的無聲電影已經規定了每秒16到24幀(fps)的幀速率,但是由於攝像機是手搖的,因此在場景中頻率變化以適應心情。投影儀還可以通過調節變阻器來改變影院中的幀速率,該變阻器控制為投影儀中的薄膜承載機構供電的電壓。
電影公司經常打算讓影院以更高的幀速率展示他們的無聲電影。這些幀率對於運動感度來說足夠了,但它被認為是不穩定的運動。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感知到的閃爍,投影儀採用了雙刀片和三刀片百葉窗,因此每幀顯示兩次或三次,將閃爍率增加到48或72赫茲並減少眼睛疲勞。
(3)國外電影幀數擴展閱讀
現代視頻標准——
現代視頻格式利用各種幀速率。由於電網的電源頻率,模擬電視廣播的幀速率為50 Hz或60 Hz,有時視頻交錯,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廣播帶寬上發送更多的運動信息,有時視頻會在25或30 fps,每幀加倍。
電影幾乎普遍以每秒24幀的速度拍攝,無法以其原始幀速率顯示,這需要下拉轉換,通常導致「抖動」:將每秒24幀轉換為每秒60幀,每個奇數幀加倍,每個偶數幀三倍,這會產生不均勻的運動。其他轉換具有類似的不均勻幀加倍。
㈣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
太燒錢了,燒到什麼程度呢。作為一般普通工薪階層我們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賺個幾萬,厲害點的一年幾十萬(北上廣深城市不算)。然後我們普通人的這一年收入如果要支撐好萊塢的特效,可能只有一秒到三四秒~如果精細到毛孔級別的人臉特效、動物特效,有可能一秒也撐不了。因為一些對質量要求高的片子甚至是按照一幀一幀算錢的。要知道,在電影中一般一秒就有24幀,當然這不是電影的最高幀數,部分對影片有追求的導演比如李安,還曾經把電影拍成每秒120幀。
3、修改費用高昂,所有學過設計的人都知道修改的痛苦,電影行業也是如此。導演不滿意要改,甲方爸爸突然要換方案也要改,有的時候甚至要推翻重建。費用自然而然就更高了。
總而言之,貴有貴的理由。正是因為幕後燃燒的經費,才讓一些大片變得更加精彩。現在,國內的一些電影在特效方面也開始做的讓世界驚嘆。比如,近兩年的《流浪地球》《哪吒》等等,所以,希望以後的中國電影能越來越重視質量而不是流量,能做出更加優秀的電影產品。
㈤ 電影平均幀數是多少
電影平均幀數是24幀,也就是說每秒鍾播放24幅畫面。
求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