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逃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逃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3-05-11 13:49:25

⑴ 埃德·哈里斯的演藝經歷

哈里斯剛到好萊塢時,在當地演出,但薪酬很低。他曾數十次到電視台試鏡,但多次被拒,後螞態塵來終於被選中在1976年連續劇《吉博斯維爾》里出演一個小角色。在若幹部電視劇中飾演小角色以後,哈里斯開始涉足電影。
1977年,哈里斯參加了湯米·李·瓊斯主演的電視電影《世紀的男性》的拍攝。1978年,他在《昏迷》里扮演一個小角色,這是他第一次拍銀幕電影。1980年,他出演了由查爾斯·布朗森主演的電影《地獄天堂》,飾演偷渡組織的頭目,這是他第一次擔任重要角色。1981年,導演喬治·A·羅梅羅讓他在《飛車敢死隊》中飾演男一號比利,這使他的銀幕生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83年,哈里斯在菲利普·考夫曼執導的紀實影片《太空英雄》中扮演宇航員約翰·格倫。該片獲得當年奧斯卡的八項提名,並奪得了其中四個獎項 ;又恰逢格倫本人競選總統,《新聞周刊》將哈里斯的劇照作為封面進行報道,哈里斯由此走紅 。
1983年,他還出演了羅伯特·本頓導演的大片《我心深處》。該片於1984年上映,票房突破三千萬美元 。在這部電影中,哈里斯首次在銀幕上與妻子埃米·馬迪根合作。1985年,他和妻子聯手主演了路易·馬勒執導的影片《阿拉莫灣》。
1989年,他在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電影《水手刀》中扮演一個消極沉淪的越戰老兵,獲得了當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同年,哈里斯還參演了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科幻片《深淵》,扮演男主角——鑽井工人隊長維吉爾。由於革命性的視覺特效和演員們的精彩演出 ,該片全球票房達到九千萬美元 。
1992年,在大衛馬梅編劇的商戰片《拜金一族》中,哈里斯與阿爾·帕西諾、傑克·萊蒙、亞歷克·鮑德溫、艾倫·阿金、凱文·史派西同台飆戲。該片入選《福布斯》十佳「金錢影片」 。
1995年,哈里斯在朗·霍華德執導的太空史詩片《阿波羅13號》中,扮演處變不驚的地面指揮官吉恩·格朗茲,榮獲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獎,並獲得奧斯卡及金球獎雙料提名 。這是他第一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
1996年,哈里斯與肖恩·康納利和尼古拉斯·凱奇聯袂主演了邁克爾·貝導演的動作大片《勇闖奪命島》,扮演一位為陣亡士兵討公道的叛國將領——漢默將軍。影片上映後,叫好又叫座:IMDb觀眾平均分7.4(10分制) ,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打出了三星半(四星制) ,全球票房突破三億美元 。該片在中國內地公映,票房高達四千多萬元 。
1998年,在彼得·威爾執導的影片《楚門的世界》中,哈里斯扮演楚門「虛擬世界」中陰沉復雜、掌控一切的天才導演克里斯托弗,因此榮獲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並再次競逐奧斯卡金像獎 。
2001年,哈里斯參演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的戰爭片《兵臨城下》,扮演德國王牌狙擊手康尼少校,與英國小生裘德·洛所扮演的神槍手瓦西里鬥智斗勇。該片全球票房接近一億美元 。同年,他還再度與導演朗·霍華德合作,出演數學家約翰·納什的傳記片《美麗心靈》。他在劇中飾演特工頭目帕徹,與羅素·克勞演對手戲。該片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全球票房超過三億美元 。
2002年,在史蒂芬·戴德利執導的影片《時時刻刻》中,哈里斯扮演了一名絕望哀傷的艾滋病患者。這一角色與他以往的角色反差較大,他的實力獲得業界肯定,因而獲得奧斯卡、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多個最佳男配角提名 。
2005年,他在HBO迷你劇《帝國的崩塌》中擔任男主角,與保羅·紐曼飾演父子。哈里斯的表演為他帶來了艾美獎、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的迷你劇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他還參演了大衛·柯南伯格導演的犯罪驚悚片《暴力史》,飾演相貌恐怖、陰險狡詐的黑幫分子,榮獲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
2007年,哈里斯再度遇上老對手尼古拉斯·凱奇,在《國家寶藏2》中爭相奪寶。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票房達七千萬元 ,全球票房超過四億美元 。
2010年,年屆六十的他再次與彼特·威爾導演合作,在逃亡片《回來的路》里飾演歷經滄桑的政治犯。該劇拍攝條件艱悶禪苦,哈里斯為此得了腸胃病,在拍攝沙漠戲時幾近虛脫,但他依然堅持完成了演出 。該片IMDb平均分7.4 ,爛番茄新鮮度75% 。
2012年,哈里斯在HBO電視電影《規則改變》中扮演2008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奪得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男配角,並獲得艾美獎和美國演員工會獎的提名。該片也榮獲艾美獎、金球獎年度最佳電視電影 。
2013年,他在韓閉激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科幻片《雪國列車》中出演神秘大反派。該片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5% 。同年,他還在阿方索·卡隆導演的《地心引力》里出演休斯頓地面指揮中心的配音。該片獲得奧斯卡十項提名,最終拿下了其中七項大獎 。
2014年,哈里斯接拍了HBO連續劇《西部世界》,飾演大反派機器人。這是他首次主演電視連續劇。同年,他還首次為動畫片配音,出演《飛機總動員:火線救援》刀鋒游俠。該片全球票房超過1.5億美元。
2015年,他與連姆·尼森合作的《暗夜逐仇》在美國上映,並和詹姆斯·弗蘭科連續合作兩部電影《阿德拉爾日記》《勝負未決的戰斗》。 2000年,哈里斯自導自演了人物傳記片《畫家波拉克》,該片講述西方抽象派藝術領袖人物傑克森·波洛克短暫的一生。哈里斯為這部處女作準備了近十年,大量閱讀波洛克的相關材料,並學習模仿他的滴畫技法 。該片應邀參展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紐約電影節 ,他本人也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該片成為其職業生涯中的里程碑,是他引以為豪的作品 。
2008年,經過三年的籌備,哈里斯完成了西部片《阿帕魯薩鎮》的製作。該劇改編自羅伯特·B·帕克同名小說。哈里斯除了兼任編劇、導演、製片、主演以外,多才多藝的他還親自填詞並演唱了片尾曲 。該片榮獲第24屆波士頓電影節最佳電影獎和最佳劇本改編獎 。 除了活躍在銀幕上,哈里斯還醉心於舞台表演。他在加州藝術學院進修時,就已在多部舞台劇中飾演角色。在電影界走紅以後,他仍不忘回到舞台演出。
1983年,他在外百老匯戲劇——山姆·夏普德的《愛情傻子》中扮演一個特地為他編寫的角色,贏得了奧比獎最佳男演員獎 。三年以後,他首次在百老匯演出戲劇喬治·弗斯的《珍貴的孩子》,奪得紐約戲劇委員會獎和國際劇場獎,並獲戲劇年度獎托尼獎提名 。在1993年和2011年,他分別因《傷痕》和《沉沒》榮獲洛杉磯戲劇評論獎 。

⑵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每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埋扒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有別於柏林、猛液源戛納和威尼斯三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並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而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2015年5月,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2015年9月舉行的第40屆多倫多電影節上,將首次設立名為「站台」的競賽單元。這個單元的名字來自中國導演賈樟柯的代表作《站枝態台》。

⑶ 國際上都有哪些知名的電影節每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是什麼名字

國外知名電影節及獎項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奧斯卡金像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近年來提名較開放,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
戛納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獎項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中國————————————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都將如約而至,帶給您一場盛大的電影視覺體驗。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

中國北京國際電影季(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
中國長春電影節——1992年創辦,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與中國電影華表獎隔年舉辦。
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台北電影節——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獎杯採用天安門華表造型
中國電影童牛獎——系全國電影四大獎之一,專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影片、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
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
中國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始於1996年,每年舉辦一次,
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該獎創辦於1962年,由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每年舉辦一屆。
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國內唯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創辦於2001年,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英國愛丁堡電影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倫敦電影節(London Film Festival):
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The Festival of the 3 Continents):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哥德堡電影節(Gotebo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德國國際婦女電影節(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亞洲國際電影節(Toronto Reel As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Annual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itival):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
美國拉丁電影節(International Latino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美國舊金山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獨立電影節(New York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地下電影節(New York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亞裔電影節(Chicago Asian American Showcase):
美國舊金山國際亞裔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The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韓國釜山電影節(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亞太電影節(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曼谷國際電影節(The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Sydney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迪拜電影節 (Du Film Festival)

⑷ 世界九大A類電影節分別是那幾個

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4)逃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類:

1、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2、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3、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⑸ 有這樣一部外國電影,就是有一些人被困在一個類似由格子組成的房子里,格子里全是機關,

片名:《異次元殺陣》

《異次元殺陣》是由文森佐·納塔利執導的驚悚、劇情類電影,妮可·德波兒、大衛·休萊特參加演出。該故事講述主角一覺醒來,發現獨處高度精密且結構繁復,地下甚至天花板也是由一個個正立方體切成的,沒有食物、飲料,身上穿了囚犯般的簡陋衣服,心亂如麻的你四處試探,試圖逃出生天的故事。

(5)逃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一、劇情簡介

警司昆廷、監獄專家兼感測器專家倫尼斯、醫生霍洛韋、建築師沃思、數學系的大學生利文和身患孤獨症的學者卡贊,六個素不相識的人,一覺醒來後發現一同身處於由一個個形狀相同的立方體組成的結構復雜的高度精密迷宮中!

他們唯一的出路只有逃離這座迷宮,然而,一個個立方體盡管外貌相同,然而裡面的機關卻各不一樣,復雜異常。依靠利文數學知識的推理,他們終於以為發現迷宮的運行規律,憑此一次次解開各個機關,迷宮的邊緣近在眼前。

當他們正欲合力逃出迷宮之際,意外發生了。試想像當你一覺醒來,發現獨處高度精密且結構繁復,地下甚至天花板也是由一個個正立方體切成的,沒有食物、水,身上穿了囚犯般的簡陋衣服,心亂如麻的你四處試探,試圖逃出生天。

機關找到了,推門進去,是沒完沒了的密室。終於遇上黑人警察,繼而是更多受害者。繼續逃亡,他們發覺各人獨有的特殊技能可以幫助他們離開這迷宮。人性的丑惡和自私在這生死邊緣間顯露無遺。

二、角色介紹

1、凱特 演員Kari Matchett

精神科女醫生,其實是軍火商派來的間諜。但是心地善良,一直想解救所有人,但是混亂之中只完成了任務,醒來之後卻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被殺死。

2、賽門·格瑞迪 演員Geraint Wyn Davies

私家偵探,尋找為軍火商艾桑工作的助手楊貝琪。卻因身處立方體精神緊綳,由於持有武器,是所有人的威脅,崩潰之後大肆屠戮,最終被凱特殺死。

3、莎夏·雅莉珊卓 演員Grace Lynn Kung

起初作為無辜的盲女被凱特救下,但之後愈發冷靜看著逐一死去的眾人,其實身份是駭客兼迷宮設計師艾利克斯,為了躲避軍火商艾桑的追擊不得已躲進了虛擬的思維夢境,本以為可以帶著設計同歸於盡,最後還是被賽門扭斷脖子,被凱特偷走了設計。

⑹ 求一部美國電影,有六七個人被關在某個密室裡面逃不出去.其中有一個是內奸!結局很出人意料!

《九人禁閉室》講述了一個神父,一個警察,一個舞蹈演員,一個作曲家和他的妻子,一個時裝設計師,一個網球明星,一個犯人,一個黑人。

9個人被抓到了一間封閉而沒有出口的屋子裡,並被告知,願與不願都要互相展開一場人性游戲大戰。唯一活著的人,意味著先要殺死其他的8個人;這樣,他不僅會走出這間屋子,還會有機會獲得500萬美元的獎金。

(6)逃亡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9人禁閉室》(英文名:House of 9),由史蒂文·R·蒙若爾執導,丹尼斯·霍珀、艾時利·沃特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幾個毫不相關的人之間發生的人性游戲大戰。

《九人禁閉室》的最大特點就是片中9位主人公代表了社會各階層,封閉的建築物基本上等同於一個小型社會。而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縮小的空間也無限放大了人性中陰暗面,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明爭暗鬥被暴露無疑。

盡管起初大家都在警察叔叔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尋找出路,不但避免了自相殘殺,甚至歌舞昇平,但當發現有人是內奸後,不安的苗頭開始涌現,歇斯底里的殺戮游戲終於開始。

電影通篇給人一種絕望的氣息,用最極端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揭開了人類虛偽的面紗,從齊心到互殺,在絕望的密室中拷問人性,答案只有一個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人禁閉室

⑺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人民選擇獎:《為奴十二年》(美國)
人民選擇獎(午夜瘋狂單元):《地獄為何惡劣》(日本)
人民選擇獎(紀錄片單元):《The Square》
最佳加拿大影片:《When Jews Were Funny》(紀錄片)
最佳加拿大處女作:《Asphalt Watches》
最佳加拿大短片:《Noah》
國際影評人發現獎:《The Amazing Catfish》(墨西哥)
國際影評人特別獎:《艾達》(波蘭)
Grolsch電影發現獎:《所有錯誤的理由》(美國)
亞洲電影振興組織獎:《Qissa》(印度) 人民選擇獎:《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人民選擇獎亞軍:《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人民選擇獎季軍:《St. Vincent》
人民選擇紀錄片獎:《安東諾夫的律動》(Beats of the Antonov)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吸血鬼生活》(What Do We Do in the Shadows)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亞軍:《圖斯克》(Tusk)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季軍:《瑪格麗特,帶吸管》(Margarita, with a Straw)
電影節評審團特別介紹影片:《Time Out of Mind》
評審團評論獎:《幸福的淚》(May Allah Bless France!)
最佳加拿大影片:《菲利克斯和梅拉》(Felix and Meira)
加拿大最佳處女影片獎:《Bang Bang Baby》
最佳國際短片:《A Single Body》
最佳加拿大短片:《The Weatherman and the Shadow Boxer》
主展映
《黑與白》(Black and White) 麥克-賓得爾(Mike Binder) 美國
《伸冤人》(The Equalizer) 安東尼-福魁阿(Antoine Fuqua) 美國
《星圖》(Maps to the Stars) 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 加拿大/德國
《新女友》(The New Girlfriend) 弗朗索瓦-歐容(Francois Ozon)
《棄卒》(Pawn Sacrifice) 愛德華-茲威克(Edward Zwick) 美國
《騷亂俱樂部》(The Riot Club) 羅勒-莎菲(Lone Scherfig) 英國
《桑巴》(Samba) 奧利維-那卡什(Olivier Nakache)&艾力克-托蘭達(Eric Toledano) 法國
《守喪七日晴》(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 肖恩-利維(Shawn Levy) 美國
《走出荒野》(Wild) 讓-馬克-瓦雷(Jean-Marc Vallee) 加拿大
《法官老爹》(The Judge) 大衛-道金(David Dobkin)
《狐狸獵手》(Foxcatcher) 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
《海霧》(Haemoo) 沈成寶
閉幕片
《小混亂》(A Little Chaos) 阿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特別展映
《99 Homes》 拉敏-巴哈尼(Ramin Bahrani)
《在我走之前》(Before We Go)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
《心花路放》(Breakup Buddies) 寧浩
《美國劫案》(American Heist) 薩里克-安德亞斯揚 (Sarik Andreasyan)
《蛋糕》(Cake) 丹尼爾-巴爾茲(Daniel Barnz)
《歸來》(Coming Home) 張藝謀
《死亡之地》(The Dead Lands) 托亞-福萊瑟(Toa Fraser)
《親愛的》(Dearest) 陳可辛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莫騰-泰杜姆(Morten Tylm)
《危險藏匿》(The Drop) 邁克爾-羅斯卡姆(Michael R. Roskam)
《伊甸園》(Eden) 米婭-漢森-洛夫(Mia Hansen-Love)
《遠離人類》(Far From Men) 大衛-奧霍芬(David Oelhoffen)
《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 魯本-奧斯特倫德(Ruben Ostlund)
《大門》(The Gate) 雷吉斯-瓦格涅(Regis Wargnier)
《Good Kill》安德魯-尼科爾 (Andrew Niccol)
《美麗謊言》(The Good Lie) 菲利普-拉法迪約(Philippe Falardeau)
《尋找幸福的赫克托》(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彼得-切爾瑟姆(Peter Chelsom)
《The Humbling》 巴瑞-萊文森(Barry Levinson)
《飢餓的心》(Hungry Hearts) 薩維里奧-克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
《先知》(Kahlil Gibran's The Prophet) 羅傑-艾勒斯(Roger Allers)等
《保管室》(The Keeping Room) 丹尼爾-巴伯(Daniel Barber)
《最後的五年》(The Last Five Years) 理查德-拉-格拉文斯(Richard LaGravenese)
《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
《愛與憐憫》(Love & Mercy) 比爾-波拉德(Bill Pohlad)
《破碎之角》(Manglehorn) 大衛-戈登-格林(David Gordon Green)
《男人,女人與孩子》(Men, Women & Children) 傑森-雷特曼(Jason Reitman)
《瑪麗-科姆》(Mary Kom) 歐蒙-庫馬爾(Omung Kumar)
《朱莉小姐》(Miss Julie) 麗芙-烏爾曼(Liv Ullman)
《透納先生》(Mr. Turner) 邁克-李(Mike Leigh)
《可愛老女人》(My Old Lady) 以色列-霍洛維茨(Israel Horovitz)
《Ned Rifle》霍爾-哈特利(Hal Hartley)
《夜行者》(Nightcrawler) 丹-吉爾羅伊(Dan Gilroy)
《帕索里尼》(Pasolini) 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鳳凰》(Phoenix)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
《The Reach》讓-巴普蒂斯特-萊昂內蒂(Jean-Baptiste Leonetti)
《闖入者》(Red Amnesia) 王小帥
《回到伊薩卡》(Return to Ithaca) 勞倫-岡泰(Laurent Cantet)
《第二次機會》(A Second Chance) 蘇珊娜-比爾(Susanne Bier)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理查德-格拉澤(Richard Glatzer)、沃什-威斯特摩蘭(Wash Westmoreland)
《萬物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詹姆斯-馬什(James Marsh)
《被遺忘的時光》(Time Out of Mind) 奧倫-穆弗門(Oren Moverman)
《前五》(Top Five)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
《玫瑰香水》(Rosewater) 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
《青春年少時》(While We're Young) 諾亞-鮑姆巴赫(Noah Baumbach)
《爆裂鼓手》(Whiplash)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野蠻史》(Wild Tales) 達米安-斯茲弗隆(Damian Szifron) 觀眾選擇獎
第一名:房間(Room)
第二名:憤怒的印度女神(AngryIndianGoddesses,印度)
第三名:聚光燈(Spotlight)
觀眾選擇獎(午夜瘋狂)
第一名:硬核(Hardcore,俄羅斯)
第二名:綠屋子(GreenRoom)
第三名:終極女孩(TheFinalGirls)
觀眾選擇獎(紀錄片)
第一名:燃燒的冬天(WinteronFire:Ukraine』sFightForFreedom,烏克蘭)
第二名:這改變一切(ThisChangesEverything)
第三名:阿爾珀迪曾在這里(AlPurdyWasHere)
多倫多電影節歷年獲獎影片(*號為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2015房間(Room)
2014模仿游戲(TheImitationGame)
2013為奴十二年(12YearsaSlave)*
2012烏雲背後的幸福線(SilverLiningsPlaybook)
2011我們現在去哪WhereDoWeGoNow?(2011)
2010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2010)*
2009珍愛Precious(2009)
2008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Millionaire(2008)*
2007東方的承諾EasternPromises(2007)
2006貝拉Bella(2006)
2005黑幫暴徒Tsotsi(2005)
2004盧安達飯店HotelRwanda(2004)
2003座頭市Zatôichi(2003)
2002鯨騎士WhaleRider(2002)
2001天使愛美麗Lefabuleuxdestind』AméliePoulain(2001)
2000卧虎藏龍Wohucanglong(2000)
1999美國美人AmericanBeauty(1999)* 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為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大獎項,多倫多電影節並未設置有評審團,也沒有像其他電影節的競賽項目,該獎項是由參加電影節的觀眾票選出最高票的電影獲得。
觀眾票選獎歷屆得獎名單 年國家譯名原名2013年美國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2012年美國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1年黎巴嫩人妻沖沖沖Where Do We Go Now?2010年英國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2009年美國珍愛人生Precious2008年英國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7年美國英國加拿大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2006年美國墨西哥美好的瞬間Bella2005年南非黑幫暴徒Tsotsi2004年英國加拿大南非義大利盧安達飯店Bella2003年日本座頭市Zatōichi2002年紐西蘭德國鯨騎士Whale Rider2001年法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2000年台灣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1999年美國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1998年義大利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1997年加拿大迷情花園The Hanging Garden1996年澳大利亞鋼琴師Shine1995年荷蘭安東妮雅之家Antonia's Line1994年英國神父Priest1993年愛爾蘭嘮叨人生The Snapper1992年澳大利亞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1991年美國奇幻城市The Fisher King1990年法國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1989年美國大亨與我Roger & Me1988年西班牙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1987年美國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1986年美國美國帝國淪亡錄Le Déclin de l'empire américain1985年阿根廷官方說法La historia oficial1984年美國心田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1983年美國大寒The Big Chill1982年美國暴風雨Tempest1981年英國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1980年英國性昏迷Bad Timing1979年美國好孩子Best Boy1978年加拿大女朋友們Girlfriends

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基本簡介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有別於柏林、坎城和威尼斯三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並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而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民意調查,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這方面固然有地域性的偏愛,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卻是不爭的事實。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取向,由好萊塢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都兼容並蓄,亦未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所作貢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幾大國際電影節之一。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愛好者、電影導演、電影從業人士和全球媒體都可以在為期十天的電影節上觀賞到電影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

多倫多電影節共有17個競賽單元。2008年,共4209部電影報名參賽,電影節期間共播放了來自64個國家的312部影片。每屆電影節,有超過1000家國際注冊媒體進行報導,組織方為每部受邀影片安排兩場公映、至少一場媒體放映。該電影節每年吸引了數千名加拿大和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人士參加。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多倫多電影節一直致力於為電影製作設立標准,將全球各地的電影人才和電影大師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另外,多倫多電影節也是各地電影藝術家交流自己的電影故事的極好的平台。在全球觀眾的支持下,它以成為電影人努力的目標;多倫多電影節正尋求以電影為媒介的技術手段和文化探索發展的平台。

多倫多電影節保持著獨一無二的普及度。熱情的觀眾和導演通過對電影藝術和電影產業的交流促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溝通。

加拿大電影業中的後起之秀對國際電影業有著空前的洞見。全球各地的媒體在電影節上濟濟一堂,掀起了人們對電影和幕後電影人的關注和熱情。同時,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以從大量電影放映和專業的電影節目製作中進行選擇,這樣就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月做出明智的商業抉擇。另外,多倫多電影節還為業內人士和購買商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路。

從多倫多電影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高效工作和奉獻,到它為多倫多這座城市的文化經濟帶來的貢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經為其在國際電影圈內贏得了持久的良好聲譽。

歷屆回顧

第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1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華語作品

首映作品

2004年

周星馳執導、主演電影《功夫》

2007年

陳奕利執導電影《天堂口》

2010年

烏爾善執導電影《刀見笑》

2011年

魏德聖執導電影《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日語)

2018年

姜文執導《邪不壓正》、張藝謀執導《影》

中國參展作品

2006年

馮小剛執導電影《夜宴》許鞍華執導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07年

李康生執導電影《幫幫我愛神》

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主演電影《色,戒》

2008年

林書宇執導電影《九降風》

2013年

蔡明亮執導電影《郊遊》

其他首映作品

2004年

在奧斯卡獲獎的《雷之心靈傳奇》(Ray)

2006年

《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

⑼ 多倫多電影節哪個獎項為特別獎項

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為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項。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每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

多倫多電影節不同於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展映+評獎的電影節類型),不重復其它電影節的模式,以展映新片為主,不評獎。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多倫多電影節入圍展映單元的影片質量也越來越高,很多電影在奧斯卡獎上也屢屢斬獲大獎。

多倫多電影節也是電影佳片的交易平台,很多非好萊塢電影,或者是美國非商業電影,都在這里找到了合適的發行方,成為一個促進電影交流和發展的良性平台。

2020年4月22日,電影節執行董事喬納·文森特表示不會推遲本屆電影節,受疫情影響,2020年多倫多電影節考慮轉戰線上,具體細節正在商議中,預計在6月中旬公布最終決定。

2020年9月10日,為期10天的第45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正式登場。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本屆電影節在舉辦方式上不得不作出很大調整。該電影節的展映活動首度採用實體影院與線上播映結合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