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魚海棠》在國外獲好評,你怎麼看
《大魚海棠》在國外的好評並非偶然。說實在話,大魚作為一個國漫,客觀評價的話,完全可以說是一個相比較之下的成功作品。
我表哥在國外留學,前幾天發了一個朋友圈。他說他在美國電影院看了大魚海棠,哭了。想想此前我看這個電影時是去年的七月十四日,算是首映吧,相距半年多才剛剛在國外上映。驚訝於時間跨度巨大的同時,我也在想,為什麼我哥會哭?我想不僅僅是感性的問題。
國人們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多數集中於一個詞——「情懷」。何為情懷?所謂的等了十二年,究竟有幾個人真的等了十二年?不說十二年,究竟多少人是跟風而評論?也許真的有期待吧。比如我,十二年前我才剛剛上學,什麼網路什麼國漫我都一無所知。但是在我2014年偶然看到一個介紹時,我就對其念念不忘了。雖然讓我等了兩個雙十一外加大半年,但是最終效果真的沒有那麼不堪。當然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小失望,對於劇情都頗有微詞,可是完全可以算作國漫的優秀作品了。
我的表哥對動漫並不是很感興趣(在我印象中),和多數國人一樣,心裡對於國漫的評價多數停留在「小孩子家家」之類的方向。畢竟有色眼鏡帶久了就難以摘下來。但是外國人不一樣,一個個此前毫不知情卻偶然發現這部電影的國人們也不一樣,無論外國人還是中國人, 他們是最客觀也是最「純潔」的觀眾。
沒有偏見沒有水軍,在異國他鄉看到了一部滿滿中國風的國漫電影,對於遊子而言究竟有多麼寶貴?
另外,中外的文化差異,導致了中外眾多藝術作品中內涵與外在的差異。對於這個將《逍遙游》中晦澀論述里的奇怪論據——鯤,為主題的電影,外國人會不會有一種新鮮感?神秘的東方文學與 歷史 傳說,對於西方人而言當然十分有吸引力。
有人說這個動漫的畫風與宮崎駿老爺子很像。只能說各有千秋,實際上,畫風這種東西根本沒有什麼因為相似所以抄襲的規定。那麼說的話,這個世界上要有多少漫畫家會死在官司上啊。唯美的畫風和描繪鬼怪的百態並非日本人的專利,「先入為主」的思想應當清理一下了。這部動漫最值得稱道的即是畫風,它中國人記起了鄉愁,讓外國人嚮往了中華。況且3D動畫在歐美爛大街,外國人對於亞洲風格的2D起了興趣自然大有可能。細節處理也非常棒,單說這方面的話,在國漫里真的是非常非常優秀了。
最最值得詬病的,也是最容易挨噴的,當屬劇情了。一個小姑娘為了報恩卻差點毀了整個族人,最後備胎開掛把她送往了人間,萬年備胎,湫,雖然沒死,但是成了靈婆,連備胎都不是了。
這種劇情!很容易!被人罵的啊!!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里,少數人犧牲多數人真的是個應當口誅筆伐的事情啊!
但是老外不一定去品味內涵啊。眾多美國大片,特技炫酷,場面宏大,讓人看了熱血沸騰,青春的烈火像朝陽一樣噴薄欲出!
回過頭來看看劇情,打——回憶——打——回憶——現實——好人葯丸——打打打打——完了完了——開掛——壞人死了
要說這劇情,不都一樣屎嗎,可是多數人就是喜歡這種場面啊——看電影就是為了放鬆,為什麼還有搞得那麼內涵卻一點也不爽?
綜上,我認為大魚在國外的好評原因:1:有在外華人的祖國情節,而沒有所謂的「十二年情懷」。2:水軍勢力小,而且其中的中國特色對於外國人吸引力很強。3:畫風很好,對於普通人的審美觀點很契合。4:劇情的短處已經被覆蓋了,因為這部片子的中國風真的很爽。
首先,我超級喜歡這個電影,從第一次被它感動到一遍又一遍的看它,我已經看了不下20遍了,它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電影,很多細節都能很好的體現它。只是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一點。
在椿被漁網困住時,鯤用刀給她割漁網,其實他也不小心割到了椿,到後來椿回到海底世界從水裡出來時,她是捂著受傷的手臂的。到後來畫面跳轉到整個圍樓時,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一個小小的身影從房頂下去,椿立刻海底世界時湫站在房頂等她,足足等了七天,直到椿回來了他才從屋頂下來。
再說湫吧,不知道有沒有人這樣覺得,其實湫就是神,在夏天飛雪的時候,他問椿:
椿說不相信。
椿說:
另外,這個電影里對湫身份的最直接的一段是湫醉酒那段:
也能說明湫的身份。
還有就是三手擺渡者的區別對待,對椿,他僅僅只是對椿招了招手,而對於湫,他則是脫了帽子對他行禮。
至於故事情節,很多人都覺得女主是個綠茶婊,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試問你在害死一個救你的人之後,有誰能夠理智的逃避自己良心的譴責。但女主得知能夠復活鯤時,她的選擇確實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選擇。因為當時靈婆和她說會有報應,可是又沒說清是什麼報應,所以她就認為報應僅僅是針對她一個人的,如果她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會連累所有人,她也許就不會再去復活鯤了。
劇中的靈婆,在我看來她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實際上她幫助椿就是為了能夠找到一個接班人,她從椿身上也沒有拿走一半的壽命,而是整個靈魂,椿的靈魂是一朵海棠花,而她拿走了一整朵,然後僅僅只是掰了一片花瓣喚醒了鯤,只是一朵花瓣並不會發生什麼,可是她卻和湫說椿的命已經和鯤連在一起,如果要把鯤送走就要把椿也一起送走。然後愛著椿的湫就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靈魂給了靈婆換走椿的靈魂,並且再也不能見到椿,其實事情原本並不會這么絕,而是靈婆一手造成的,而椿和湫都是她計劃的犧牲者。
其實之前也有預兆,靈婆和椿說人死後所有靈魂都在她那裡,而鼠婆卻和椿說好人死後變成魚歸靈婆管,壞人死後變成老鼠歸她管,這和靈婆所說的不符。
至於鯤,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做為人時的本命,但其實電影裡面也有寫,靈婆翻那個本子第二次時上面寫著:李胤傑卒因溺水壽終十七。
希望大家能帶著我整理出來的這些再把這部電影再看一遍,也許還會有很多驚喜,畢竟這是12年的沉澱,在我看來,它是我們文化的一種體現,無論是建築還是情節人物都很中國風。
在國外能獲好評,在中國就不行,只是所謂的十年情懷,好歹算是個資深漫迷,就動漫中外的評價標准不說差異大,但應該達不到一邊倒。雖說國內的水軍佔了很大比重。 以下個人看法 勿噴
大魚放映前我真是一點都不了解,所以沒什麼所謂的情懷,不要說我寡聞,我對動漫有關的都有接觸,國內外經典辣眼幼齡的都有涉獵 ﹏
說大魚 個人是不喜歡的,首說女主配音,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反正有幾段我聽著挺尷尬的,雖然超過國內很多同類,但與一些國外電影的中配有差距的,既然打情懷,不要光搞畫面嘛。
大魚,從看到現在也只記個大概了,人物名,這方面不錯但感覺沒啥用,只是逼格感覺高了點,從另一方面講,三個主角色的名字倒是成功讓人記住了。
劇情 是我愛情觀的問題嗎,還受評論的影響,椿喜歡鯤?(神話里的女孩真好,救一下以身相許)我咋一點都沒感覺,在我看難道不是還救命恩的,湫對椿是喜歡吧,樓上好像有個說全劇湫沒對椿說過,你們不要亂加上湫喜歡椿的設定T_T我好迷茫,是我看的動漫太多,已經與你們脫節了嗎。還有湫被蛇咬,爺爺的死(沒死?)我歸類到椿和鯤身上應該沒啥毛病吧,說沒死人的是不是眼瞎,最後因為愛情(報恩)對抗一村人,這女孩紙的愛情觀真可怕。
總之是部槽點滿滿的動畫了,做的也是蠻成功的,對我這種見過各種設定的少有接受不了的動漫,椿鯤在一起的設定。額我是不追劇的,這種男二犧牲成全的不是挺大眾的 _
順應國內潮流( 3 )
我是僅僅等了8年《大魚》的人
我不敢大舉著自己是元老粉絲的旗幟來說這是一部對不起12年等待的動畫。 我只想說,我看得很爽,音樂美,畫面美,配音美,至於劇情我想豎著中指問那些說這是個綠茶婊的故事的人致敬! 你到底看懂了嗎?如果沒看懂也沒關系,請不要裝作自己很懂的樣子從什麼中國的人文道德來評價它!
影評人過度貶低自家動畫
《大魚》當年口碑兩級分化,確依舊拿了不少獎,它的優點是不可否認的。那些自以為頭腦清醒的影評人,故意地過度打擊這部國產,表面上是要傳達「希望中國動畫認識到路漫漫其修遠兮,還要繼續努力。」卻就是不肯承認《大魚》做得出彩的地方。添油加醋得說什麼對不起12年情懷,我想問你是等了12年的人嗎?還說劇情毀三觀,女主綠茶婊,我又想問你看懂了嗎?
《大魚》劇情你看懂了嗎?
許多人可能習慣了充滿激情,勵志,向上的動畫片,而大魚卻是在平靜的挖掘人性。影片的劇情上運用了許多留白藝術,所以總讓大多數人看完後只能體會到前面我說的淚點吧,也只能感覺這是一場「三角戀」悲劇……但這恰恰是編劇想要的效果,要想一遍就看懂的必定是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的……所以這部大魚是部可以伴隨我們的成長而有不同解讀的!有以下兩個合理推理你看懂了嗎:
1.整個故事其實是靈婆的一場自我救贖!——他是整個故事的操控者。
2.湫是天神,墮落到椿的世界的神。
美圖來一波
雖然《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口碑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但是這並不影響它遠播國外,讓久久沒什麼表現的國漫重新煥發出光彩,重新讓世界看到國漫的努力和進步。
1.畫面精美,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傾向。
2.東方特有的鬼怪元素令畫面從滿靈動和神秘之感。濃濃的中國風元素滿足了外國觀眾了解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的慾望。
3.在外華人的祖國情結,對中國風的元素有天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4.畢竟外國人很少接觸到中國動漫,處於一種新鮮的狀態,而且基本上沒有帶有什麼精神負擔,所以就是很自然地看了場電影而已。
對比國內情況,我們應該可以發現兩者給出的評價為什麼截然不同的原因。
國內觀眾在電影上映之前就因為被媒體大肆宣揚的「十二年的等待」弄得太有精神負擔了,或者說,很多國內觀眾是懷著過多的期待走進影院的,有種老闆驗貨的感覺,自然就不太能夠全身心地觀看了。加之國內水軍力量太強了,而很多普通觀眾又容易人雲亦雲,所以就導致了不少評論跟著所謂的「白等十二年」的輿論走了。
其實,拋開所謂的「十二年的等待」不說,因為其實很多的普通觀眾根本就沒有在等,這個說法只是水軍的一個為了奪取眼球,山洞觀眾情緒的一個說辭而已。《大魚海棠》確實是近年來國漫的一次發奮之作了。首先耗時長就讓我們看到了這支製作團隊的耐心。另外,製作精良,畫面精美,配樂應景等等,這些都是許多浮躁的國漫製作團隊應該學習和效仿的榜樣。
《大魚海棠》是國漫走向世界的成功一步,我們要做的是勇敢地邁出下一步,而不是畏畏縮縮,作繭自縛。
實話說,大魚海棠我沒有看,至今我在電影院看過的動畫也只有一部《你的名字》。人們對中國動漫的不認可已經根生,這也確實是因為中國動漫一直低水平造成的。一部動畫如果用心去做,用愛去做,被認可也是理所當然。如果只是想著怎麼能有票房,怎麼能有口碑就算火這一時又能怎樣?
當然這些話不是在說《大魚海棠》,畢竟我沒看也沒資格評論。我只是想說中國動漫現在不論好壞都會被有色眼鏡去看,只有做的更加用心,並且堅持下去才能夠使國人改觀。
至於外國人對大魚海棠的評價可能更加客觀吧,畢竟他們對國產動漫情況也不了解。
沒有給出題目的答案很抱歉。
我不知道《大魚海棠》是否在國外受到追捧,但我想就大魚《大魚海棠》的故事和人物說一說。
1、大魚海棠在講故事上面講的不夠出色,這毋庸置疑,一部分原因在於大魚海棠的預告片彷彿已經把故事的整體框架講完了,說實話,我在看周深的《大魚》mv和陳奕迅的《在這個世界相遇》的mv時有的前段甚至讓我險些哭出來,然而看完整個電影,我發現淚點好像幾乎在mv里說過了,可能因為我看這兩個mv看得有幾遍,再看電影就沒那麼容易淚奔。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編劇和電影時長的問題,因為《大魚海棠》想要構建了一個世界框架,所以你發現見面有很多傳說人物甚至人類祖先,比如嫘祖、句芒等,其中打醬油的角色比較多,性格不夠鮮明。在我看來如果《大魚海棠》這些打了醬油的角色如果不是用的傳說人物,我不會要求這么高,性格不鮮明也沒關系,然而用了傳說的人物就另當別論,何況《大魚海棠》是要構建一個世界框圖,因此《大魚海棠》羅列了很多傳說人物,卻沒有給相應的靈魂。相反靈婆和鼠婆子到充實一些,但這畢竟是我平常沒聽過的傳說人物。而且必須要知道每個人物都是為整個故事服務了,你不能想要展示中國元素而忽略對人物的把握,造成生搬羅列的現象。
所以電影不好請找編劇和預告的剪輯人員。
2、女主是你們口中說的白蓮花么?我認為不是,你們認為白蓮花一部分是由於季冠霖(配音羋月,羋月被稱了白蓮花),聲音所帶來的印象是起了一些影響的,一部分是你們忘了青春期的女孩的心裡,你們忘了年輕時候的樣子。不提繁重的學業,有大部分女生未成年時不都幻想,哪怕背叛全世界,也要奮不顧身愛一個人,就算與整個世界為敵,那又何妨,可能年紀大一點的當初年輕時沒有這種心情,然而新世紀的孩子不都曾想過么?何況古代也有不顧一切私奔的。青春期的孩子有多叛逆你們記得么?何況保護自己的救命恩人有錯么?
還有白蓮花會真的犧牲自己么?不會吧。但《大魚海棠》的女主因為給族人帶來了災難,真的犧牲了自己,連她自己也沒想到能活過來。她給族人帶來災難你以為她願意么?如果你們父母在你們年輕時告訴你們做什麼事情會受到懲罰,你們會怎麼做?你們會相信虛無縹緲的懲罰么?還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當然聽話的孩子例外,然而為什麼要做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3、一部分人說抄襲《千與千尋》,我只能說,人物確實借鑒的中國《山海經》和古代傳說。然而我覺得鼠婆子和靈婆性情挺像《千與千尋》裡面的湯婆婆和什麼婆婆的,至少看到鼠婆子和靈婆我會想到湯婆婆。
終語:就這些了,《大魚海棠》只要在故事上再完善相信是個好動畫電影。
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國產動漫,不過豆瓣評分6.5,剛剛及格,個人覺得有些低了。
《大魚海棠》講述了居住在「神之圍樓」里的女孩「椿」,十六歲生日那天變作一條海豚到人間巡禮,被大海中的一張網困住,一個人類男孩因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為了報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幫助男孩的靈魂,讓他成長為比鯨更大的魚並回歸大海的故事。歷經種種困難,男孩死後終於獲得重生,但這一過程卻不斷地違背「神」的世界規律而引發種種災難的故事。
電影里有很多細節細細想來都是有關竅的,我也是看過兩遍電影後又看了很多關於電影的深度解析才略知一二的。「不得與人類世界接觸」,是椿世界裡的天規, 當椿、鯤一起玩耍的時候,仔細看他們周圍的場景,四季發生了極速的更迭,說明冬夏已經亂了套。湫去找靈婆,試圖改變命運,又再一次違背了天規,為後來的海水倒灌埋下伏筆。電影里椿三人被雙頭蛇襲擊,是違背天規的一次警告;鼠婆、靈婆的出現以及幫助都有他們的目的,她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有蘊含的深意。海水倒灌,是違背天規的懲罰,也是一切重新開始的意思,是洗去腐朽思想的意思。還有很多的細節值得推敲,慢慢看就會發現他門的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極致中國風色調,滿屏的中國紅和藍色,卻不俗不土,反而呈現的很飽滿、很柔和,真的太美了!還有這部電影的配樂,是 吉田潔的配樂,和畫面很融和沒有很突兀,周深的《大魚》,陳奕迅的《在這個世界相遇》,和影片完美融合 。
所以沒有看過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下,看過的朋友們可以去再推敲一下他的很多細節。
對於這個事情,拾部君只能說,這事中國文化的勝利,由此,大魚海棠內里存有的一些不合三觀的普適性劇情就不再顯得特別重要,極目絢爛的中國文化才是這部創作於海外流行的關鍵性重點。
下面是拾部君近期撰寫的關於這件事的完整回顧,以及一些心得感悟,希望能夠給你帶來有所幫助。
作為2016年國產動漫的年度票房冠軍,國產電影動漫 歷史 上曾經的總票房排行第二的神作(於最近被熊出沒超越了),《大魚海棠》自上映那一刻開始,就沒少成為觀眾們茶餘飯後交談的話語對象,
有得人認為它就是國產動漫復興崛起的代表創作,也有得人會認為它的三觀不正,是會給 社會 帶來不良的風化教育的,應該予以《喜洋洋》那般的封殺禁播。
可不管怎樣,這部動畫也憑借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創造了影片 歷史 上的一個奇跡,且在近日揚帆起航到了海外,而且,這次出征的地域可是最求最為龐大的電影市場,所有影視創作人都夢寐以求的國都---美利堅合眾國。
讓人欣喜的是,《大魚海棠》這部動畫在此次的遠航之旅上不但沒有給我們落臉,還用富有獨特韻味的創作風格俘獲了一大批外海的影迷和專業影評人,大大的提升了國產動漫於國際舞台上方的地位。
看看下方海外權威影評網站的評分,均一是大比例認可這部創作的,部分專業影評媒體就更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什麼「如果你給它機會,它會讓你屏住呼吸」,什麼「糅結了《千與千尋》的敏感,《降世神通:科拉傳奇》的奢華」,什麼「就像古老的靈魂擁有了新的眼睛來看待死亡」等等,
較比起中國觀眾褒貶不一的態度,從上方的信息我們無一不能看到海外觀眾對這部創作的認可贊嘆。
事實上,中國市場能夠產出如《大魚海棠》此般質量的創作是尤其根本原因,一來是國產動漫市場經歷過接近20年的低幼發展,伴隨著先前的那一批喜愛動漫的狂熱者們的長大,他們對動漫就會提出更加之多的要求,比如內在的意義,比如創作形式上的創新等等。其二,加之海外動漫市場至臻白熱化的競爭也使得國產動漫從業者不得不加足自己的馬力,去創作出更有內涵,更高品質的內容出來,否則在國門逐漸大開的時代趨勢之下,國產動漫行業就只能萎縮甚至消亡。
國產動漫市場其實是存在著數量十分龐大的優秀創作者的,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先前的國漫市場乏力受到誤解和壓制的原因,使得這一大群人才都只能投身在代加工行業,亦或者將動漫創作作為自己的業余興趣罷了。而如今,尤其是國產動漫市場近幾年來的現象級發展速度,也是足夠讓我們欣慰,由此也促就了這樣一方百花齊放的盛景。
於微博上創作自己四格小漫畫的小姐姐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動漫平台的掌門人了,30歲前仍然只是在做 社會 最底層工作的米二大爺,也在35歲左右成名於動漫圈之中。B站上方許許多多曾經寂寥無名的UP主,也都憑借自己對動漫創作的獨特理解,憑借一部又一部風趣幽默的視頻或圖文創作成就了不世英明。
這是國產動漫最好的時代,也是動漫行業從業者最好的時代,也希望那些對國產動漫存有偏見的朋友能夠暫時放下成見,給予正在蓬勃發展的國產動漫一點兒的寬容,耐心靜候國產動漫大時代的到來。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復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 「贊」 吧!
大魚海棠獲得好評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畢竟撇開劇情來說,大魚海棠的背景塑造,音樂製作,以及一直為人所詬病的角色配音以及作畫,都可以說是近年來國產2D動畫電影的一個新突破。事實上從題主給出的國外網友回答截圖來看,對於電影的誇贊也多半集中於這一方面。
不過《大魚》其劇情上的硬傷導致了它無法再更進一步,成為口碑和質量雙豐收的作品。不過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話結果會有所不同——為什麼偏偏是大魚海棠受到了好評呢?之前國產動畫電影也出過了不少的佳作啊?
主要是因為西方人對於中國——以及其所輸出的文化作品——都有一種很刻板或者傳統的印象,這有可能是遍布西方各國的「唐人街」所造成的影響之一。事實上無論是以前的《中華小當家》還是《反叛的魯魯修》等近年來涉及中國傳統元素的作品,一提到中國無一不想到唐裝,宮殿,紅燈籠,有些還會有滿清時期遺留下來的辮子等等元素。即使涉及到現代 科技 ,也必須是大紅大黃等等傳統的顏色符號。
而《大魚海棠》便是將這類元素發揮到極致的一個例子。大量運用中國傳統的元素以及美術手法,主角名字運用的典故以及一系列神話傳說或者類擬神話傳說的借鑒,使得國外覺得這並不像日本動畫或者美國動畫,他們感覺中國動畫人終於做出了自己的風格。
不過國外對於《大魚》的這番盛贊其實對於中國動畫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因為現在中國動畫缺乏的是創意,缺少好的故事劇本,以神話傳說或者經典名著作為基底的素材終究會用完,而如果未來中國動畫人依然固步自封,那國產動畫前景便也不容樂觀了。
㈡ 美國電影里的中國
章子怡MS出現比較多
然後我記得成龍在80天環游地球里扮路路通..雖然是英國的
美國華裔電影(包括華人創作、編導和演出等)的興起與美國華裔文學在美國掀起的浪潮密切相關。早在五十年代,黎錦揚榮獲Commonwealth Club獎的小說《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就先後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和電影公演,但《花鼓歌》卻將美籍華人遭受的種族歧視、華埠社區存在的男女比例極為不均衡的狀況、移民兩代人的沖突等問題,用喜劇的氣氛予以消解,唐人街被渲染成古怪奇特、異國情調式的場所,華人似乎是怯懦軟弱、沒有理性的異類,中國的風俗習慣、食品與葯物被故意描寫成與美國大相徑庭的"東方奇觀",這反而強化了美國大眾對中國人的定型化偏見。
然而1961年出版的路易斯?朱(Louis Chu)的小說《吃一碗茶》(Eat a Bowl of Tea) 以同情的筆觸,從普遍洗衣工及餐館服務人員的角度展示了唐人街的日常生活與問題,它沒有忽視社區的虛弱,但也沒有掠過那裡所存在的內在勇氣,從而較為現實地展現了唐人街男性社會存在的性壓抑和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等問題。《吃一碗茶》沒有像《花鼓歌》那樣風行一時,也沒有獲得經濟上的成功,因為真切描寫了華人在狹小的唐人街社會的情感與境遇,沒有屈從於異國情調式的、或怪誕邪惡的、或認同於美國社會的媚俗寫法。在六十年代,《吃一碗茶》因其真實性而被大眾遺忘,現在卻被批評家們重新憶起,著名華裔導演王穎還將其拍成同名電影於1989年公映,頗受好評。
更受關注的美國華裔電影包括根據譚恩美(Amy Tan)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喜福會》(Joy Luck Club),它透過兩代華人母女在美國的命運遭際,探討了美國社會極為普遍的母女沖突與和解的問題。根據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榮獲Tony獎的同名戲劇改編的電影《蝴蝶君》(M. Butterfly)探討了西方(男子)/東方(女子)之間存在的二元對立與文化誤識,並局部顛倒了普契尼《蝴蝶夫人》(日本女子向美國軍官殉情)的東方主義敘事。《蝴蝶君》取材於真實的故事,一位法國外交官痴迷於中國京劇旦角演員,而此演員不僅是男性,而且是新中國政府的特工人員,最後白人外交官自殺身亡,藉此,黃哲倫戮穿了東方/西方認知模式里的西方文化霸權與殖民謊言。此外,華裔影星陳沖和尊龍等人也在美國影壇迅速掘起並站穩腳跟,而另一類重要的類型片-中國武俠電影,經過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人的發揚光大,已經影響了美國影壇正麵塑造具有陽剛之氣的東方英雄形象。
㈢ 外國人對中國存有偏見和刻板印象的例子
樓主所說的歪果仁兒,這里默認為指歐美西方世界的人們吧,因為日本、韓國人,或者我們的其他東南亞的鄰居們,對中國人的刻板偏見可能會與西方人不同。
首先!
他們對中國人幾乎沒有概念!只對亞洲人有概念 而且他們看到的所有亞洲人,他們都稱之為CHINESE,中國人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在特指我們,而是在指所有長著亞洲臉的人。
並不怪他們,純靠長相,不看行為舉止,穿著言語的話,我們自己也是分不清對方是來自亞洲哪個國家的,
但歐美大部分人不只外觀,甚至連亞洲的不同國家及代表國家的各種文化標簽都無法分辨,
舉個栗子,經常有白人朋友在一個party里興奮的朝我走過來,說:你是中國人?我X!我超愛壽司的,我也超愛漫畫!你們那個PSY簡直牛逼到爆炸!
還有人會和我講:你是中國人? 我X! that's cool! 我姐嫁給了一個中國人,
我說啊 真的嗎? 他:是的! 就在那邊,我帶你去見他
走過去後發現畫風是這樣的:
經過攀談以後, 對方是如假包換的菲律賓人,不是有中國親戚的那種。
我就問那個白人兄弟,尼瑪這也算是中國人? 他卻理直氣壯: they are all chinese to us
我就:
其實和大部分外國人講亞洲文化及人種差異完全是對牛彈琴,就好像一個東歐人和你講塞爾維亞人和波黑人的區別一樣,對於我們來說,分不清楚也有情可原,
何況我們中國還有56個民族,那麼多少數民族的長相也都不同,更不用說什麼南北東西差異了
我有一個水族朋友,長得和東南亞人一模一樣,連自己都經常開玩笑調侃,你讓一個外國人猜他是哪裡人,基本上沒戲
比如讓我猜一個blond (金發)他有可能是德國人,北歐人,美國人,也有可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我們都覺得以黑發為主,但是事實上,西班牙也有很多金發的人,因為歐洲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大融合,在法國就有很多的波蘭人後裔,他們的後代如果還是和淺發色的人在一起,那麼他們的子孫後代很有可能依然是金發,但他們已經是地地道道的法國人了。
書歸正傳,
既然他們分不清中國還是亞洲其他國家,那麼這些歪果仁對亞洲臉的刻板偏見是什麼呢?
(以下外國人的偏見可能會傷及自尊,玻璃心者別走心,噴子、杠精,請在此時離場)
狗肉專家
西方白左都是玻璃心,聽到吃狗肉這種消息就瞬間高潮,馬上刨根問底,其實亞洲很多國家都吃狗肉,韓國朝鮮都吃狗肉,但是因為我說的以上原因,Chinese是歐美對亞洲人的總稱,所以這個鍋,是我們來背的,而且玉林狗肉節這個東西,在國外的社交網站上曝光度極高,所以這個鍋也就算是實錘了。
大家請看 如果在google中輸入 Yulin 這個拼音,全部都是狗肉節的場景,所以他們這樣評論中國人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不發表個人觀點,僅陳述,因為無論我站在支持還是反對面,都會被噴)
㈣ 電影《長津湖》引外國網友熱議,他們是如何評論這部電影的
要說今年十一國慶檔最火爆的電影作品,非吳京、胡軍、李晨、朱亞文等主演的電影《長津湖》莫屬。 影片自從公映以來,打破諸多記錄。不但在國內掀起了收視狂潮,獲得一致好評,在國外引起的震動也絲毫不遜色。
最後,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到抗美援朝戰爭的一百多年之間,中華民族在多次對外的戰爭中幾無勝例,長津湖之戰不但打碎了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傲慢和偏見,而且重塑了中華民族面對外國勢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外國網友紛紛感嘆,自從長津湖之戰勝利之後,中華民族才是真正意義之上的站起來了。
總而言之,外國網友一致認為,電影《長津湖》無論從題材選取,還是電影製作等多個方面,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㈤ 西方媒體為什麼會對中國存在偏見
有些事沒偏見的,但是為了點擊率所以歪曲。
有些則是帶有偏見的,至於為什麼會有,他們還很少了解其他國家。
其實我們也沒有全面的了解西方國家。
我覺得,做為中國人,我們應該讓西方更好的了解我們國家的文化,讓我們的同胞同時也了解更多西方的文化,只要我們的態度是端正的,行為是正確的,那麼任何艱難,險阻都難倒不了中國人民!
㈥ 關於微電影論文範文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它是一種篇幅短小(一般在30秒到5分鍾之間)的微型電影作品,一般來講投資規模在幾千元人民幣到幾萬元人民幣之間,製作周期也很短,一般花費一周或幾周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微電影作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微電影論文,供大家參考。
微電影論文 範文 一:中國電影營銷策略研究
第一章緒論,介紹了此篇論文的選題背景與意義、研究內容與目標、研究現狀以及研究 方法 。
第二章營銷性微電影概述
首先對營銷性微電影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在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對營銷性微電影與植入式 廣告 、傳統網路營銷方式的差異進行了辨析;營銷性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本章通過營銷性微電影的產生及其發展階段詳細分析了營銷性微電影的發展過程。第三章營銷性微電影的傳播機制,在詳細分析營銷性微電影傳播要素的基礎上,對營銷性微電影的傳播模式進行了探討。
本文認為,營銷性微電影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得益於其裂變式傳播這一基礎模式。雖然,在具體的案例之中營銷性微電影可能以媒介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等具體形式傳播,但良好傳播效果的取得都離不開裂變式傳播這一基礎模式。本章還對營銷性微電影之所以能夠實現裂變式傳播的傳播動力進行了詳細分析。第四章營銷性微電影發展態勢及應對策略分析,以SWOT態勢分析為模型,詳細分析了營銷性微電影的「機會」、「威脅」、「優勢」、「劣勢」;在此基礎上,為營銷性微電影的發展提出了些許可行性建議。
微電影廣告初探
由「微博」引領的「微時代」下正孕育出一種不可阻擋的廣告趨勢:微電影廣告。近兩年微電影廣告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激發不少業界和學界的人士探討的熱情也讓筆者看到了研究的空間與價值。本文以傳播學為主要學理背景,綜合廣告學、營銷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理論,採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文獻研究、個案分析、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微電影廣告進行探究。重點在於分析歸納微電影廣告的創意方法,突出挖掘微電影廣告創意中的要點,再配以受眾態度調查驗證微電影廣告創意的實效性,最終為探討如何強化受眾態度提出若干可行建議。筆者結合了影視廣告、文學寫作與影視劇作的構成要素,創新地整理出微電影廣告的九個創意發想點,包括:主題的提煉、價值觀的喚起、題材的選擇、矛盾的設計、結構的安排、人物的塑造、道具的運用、場景的設置和音樂的烘托。再根據這些發想點的性質歸納出微電影廣告的三大創意要素:品牌理念生活化、品牌呈現 故事 化、產品使用情境化。微電影廣告的創意功能在於製造內容上的差異與吸引受眾關注,創意目的則是增強故事的感染力,構築在受眾的心理層面上對品牌和產品的情感認可和理念趨同,提高廣告的藝術審美價值,製造品牌和產品在受眾腦中的深刻印象。以益達《酸甜苦辣》廣告為典型個案,筆者通過一個百人問卷調查和對廣告視頻的觀察調查來了解受眾對微電影廣告的態度,以實際的數據來證明微電影廣告創意的有效性,態度調查結果表明:廣告創意對影響受眾形成對廣告正向積極的態度有效,一定程度上還能改善受眾對品牌產品的原有態度。但是受眾態度中的行為意願成分相對認知和情感表現得較弱,這說明受眾的態度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基於此,筆者對強化態度的對策做出幾點思考,從廣告創意、營銷手段、媒介投放三個方面提出一些可行建議。
中國新興微電影廣告研究
中國數碼科技和網路通訊技術在過去的十年間迅速發展,從而帶動了以網路傳播為主體的信息技術產業的革新和網路用戶群體的壯大,網路 文化 逐漸成為新型的文化形式。近年來,中國網路廣告產業異軍突起,並著重打造其文化內涵,注重傳統理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從而成為廣告產業中頗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當前,國內網路文化空前繁榮,與此同時,微博在中國的迅速普及也影響了網路廣告的發展方向,許多新興的、以微博為平台的網路廣告方式被賦予了「微」的定義。網路微電影廣告應運而生,並成為網路廣告中最具代表性的廣告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微電影廣告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極其深刻的時代背景。微電影廣告概念的提出與應用,在我國最早出現在2011年。其優勢在於長於敘事,故事性強,廣告植入較為含蓄自然,易於被大眾接受。因此,微電影廣告一出現,便在網路群體中迅速傳播,具有極強的宣傳性。不可否認的是,微電影廣告概念的形成與微博、微電影的出現直接相關。此概念以其直觀性與簡潔性被大眾接受,成為了網路文化背景下微時代的概念名詞。
微電影廣告的形成,就其產生的根源而言,是傳統短片廣告與現代數字信息技術融合的結果。它的興盛與微博傳播平台的建立、大眾碎片化時間的增加與廣告 市場營銷 的需求三方面密切相關。當前,微電影廣告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傳播的熱潮,各種微電影廣告作品層出不窮,中國的微電影廣告也在這股熱潮中迎頭而上,既要面臨發展的機遇,也要面對發展的挑戰。同時,我國廣告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也促使微電影廣告製作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其他形式的網路廣告也隨著微電影廣告的傳播大量涌現,他們不僅增加了微電影廣告的傳播力度,也豐富了網路微電影廣告的傳播形式與途徑,成為微電影廣告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細致研究國內微電影廣告的發展形態,探索中國微電影廣告在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首先對微電影廣告的形成背景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對其概念進行學術的梳理,並在概念的基礎上對微電影廣告及其相關產業進行論述,最後通過深入分析兩年多來微電影廣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優勢與不足,探討中國網路微電影廣告的未來發展,以期能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個科學合理的借鑒。
微電影論文範文二:微電影在商業廣告中的應用
摘要:微電影與廣告之間的跨界合作,將是內容營銷時代的大勢所趨。它突破了傳統植入廣告在形式與內容方面的限制,將廣告帶入了一個全新境界。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拍攝微電影廣告隊伍,微電影廣告將會越來越完善。微電影廣告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證其質量、留住受眾,其進入門檻將會越來越高。微電影的傳播也要堅持整合營銷策略,從拍攝之前,劇本尚未定稿之前開始發動網民進行關注,並在拍攝中、拍攝完成後進行連貫性宣傳。微電影廣告不再只是廣告主的獨角戲,將會成為全民參與的事件。
關鍵詞:微電影廣告; 碎片化時間; 草根; 整合營銷傳播
前言
經歷過一段較為漫長、混亂的過程,微電影才慢慢發展起來,微電影的發展和網路視頻、網路電影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可以說,網路視頻和網路電影是微電影發展的前身,微電影是對網路視頻、網路電影的延伸、突破。而微電影廣告誕生於微電影,是一種新穎的商業廣告。微電影廣告是對於傳統廣告與電影植入廣告的一次突破,在網路視頻與網路電影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創新。由於微電影廣告屬於新事物,目前業界尚未有統一的定義。
微電影廣告雖然屬於新事物,但是一誕生就受到廣告主與消費者的親睞。國內外許多知名品牌紛紛進行微電影廣告營銷,比如凱迪拉克、Jeep、巨人網路、三星、佳能、桔子水晶酒店等,並迅速得到網路受眾的極大歡迎。點擊率、轉發率均超出想像,涉及行業之廣、受歡迎程度之大,無不讓人看到微電影廣告強大的生命力。
一、微電影廣告誕生與發展的原因
微電影廣告的誕生與發展並非一朝一夕,是經過漫長的過程。有我國關於廣告的新法律法規因素的影響,也有網路時代因素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影響最大的應當是消費者因素。由於,消費者之前被動接受廣告信息,產生了審美疲勞,並對傳統商業廣告具有一定的抵制心理,廣告主一直在尋找一個新穎的廣告形式,使得廣告信息能夠被消費者所認知、接受。微電影廣告正是迎合了廣告主的需求。
(一)我國廣告法律法規的影響
我國關於廣告的法律法規——《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對我國廣告行業在創作與播出方面有著極大的影響。比如第十五條: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小時商業廣告播出時長不得超過12分鍾。其中,廣播電台於11:00-13:00時間段、電視台於19:00-21:00時間段,商業廣告的播出時間不可超出18分鍾等。我國廣告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對傳統形式的電視廣告造成了極大的限制。
(二)碎片化時間的影響
所謂碎片化時間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例如購物、搭車、上下班等,所花費的「等待」時間(購物付款時需要排隊、搭車的時候需要等車、上下班的時候需要等電梯等等)。碎片化時間下的人們的完整時間經常會被偶然或者必然的「等待」時間所分割,如何打發碎片化時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所關注的問題。微電影廣告正是人們打發碎片化時間的一個良好選擇。人們可以在「等待」時間中,拿出手機登錄視頻網站進行觀看,也能夠在微博當中進行轉發、分享、觀看。微電影廣告時長較短、富有故事性等特徵,符合人們打發碎片化時間的需求。
(三)網路時代的影響
網路技術 的進步和龐大的網民數量是微電影廣告誕生、發展的重要前提。根據統計,到2011年12月底,我國網民的數量有5.13億之多。(如圖1所示)。同時,由於Wi-Fi的網路、3G以及4G移動網路的普及,使得手持數碼設備在線觀看視頻成為現實,隨著手持數碼多媒體設備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能夠在網路時代下享受數量、質量都可觀的影音娛樂。網路時代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微電影廣告的發展:(1)掌中視頻播放設備的普及。掌中視頻播放設備主要有:手機、PSP和平板電腦等。這些設備的普及,使得我們可以在閑暇的時間,不受地點困擾觀看自己喜愛的視頻,符合碎片化時代下,消費者打發碎片化時間的要求;(2)網路速度的提升。視頻(特別是在線視頻)需要較高的寬頻支持,才能夠實現流暢的播放目的,因此,網路速度是微電影廣告播發的制約因素之一。但是隨著3G移動網路的普及,4G無線傳輸技術的迎頭趕上,網路速度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解決了用戶觀看微電影廣告由於網路速度因素導致的卡頓與畫面粗糙等難題;(3)視頻網站與應用商城的快速發展。最近幾年,我國視頻網站和應用商城快速發展,較為出名的有:優酷網、激動網和土豆網等;應用商城有:QQ視頻、PPS、迅雷看看和奇藝視頻等。視頻網站和應用商城的快速發展,使得微電影廣告的傳播陣地進一步擴大化,能夠在更廣泛受眾中進行傳播。
(四)著名導演、明星和草根的大力推動
微電影廣告的發展不能夠忽視中國影視圈的著名導演、明星等群體的推動,比如著名導演姜文、羅立言等,明星莫文蔚、吳彥祖、周迅等。同時草根群體對微電影廣告的推動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正是草根群體對微電影廣告的極大關注、熱情參與、大量轉載才使得微電影廣告更具有傳播價值,吸引更多的廣告主加入拍攝微電影廣告的陣營。
二、微電影廣告的特點
微電影廣告正是具有跌宕起伏的敘事、淡化產品,突出品牌、淡化廣告、突出電影以及注重深度,不以長度取勝等特點,才讓更多受眾接納,讓更多的廣告主參與其中。
(一)跌宕起伏的敘事特點
在微電影中,為了網路觀眾的迅速接受,大部分選擇了跌宕起伏的敘事特點,在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個普傳統的敘事結構中嵌套進去了幾個重要事件的鑲嵌式結構,而且,開端與結局被無限壓縮,發展甚至被省略,即一種以大篇幅展現事件高潮的敘事方式。因此其中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導演預設廣大觀眾是熟知影片中所展現的語境的,比如《一觸即發》的劇情就類似好萊塢的警匪片,動作部分和追逐戲——高潮,幾乎佔了影片內容的全部,打鬥跳傘,追逐爆破,執行任務的男主角與神秘黑衣人展開一場殊死較量,在助手與座駕的協助下,男主角殺出重圍,化險為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微電影的敘事策略是將觀眾最感興趣的部分無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節,以達到在情緒上與觀眾的快速共鳴。這是傳統電視廣告所缺失的元素。
(二)淡化產品,突出品牌
品牌是決定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決定企業能否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由於微電影廣告注重的是廣告信息在消費受眾中的「軟傳播」,若注重產品便顯得過於生硬,同傳統廣告並無差別,所以微電影廣告應當具有「淡化產品,突出品牌」的表現特點。
令企業的品牌內涵通過微電影廣告傳播去感動消費者,直至對社會產生良好的影響,不再是之前傳統廣告對自我產品進行標榜,從而讓人覺得生硬、無法接受。這也是微電影廣告與傳統電視廣告、網路視頻廣告主要差別之一。電視廣告、網路廣告通常側重宣傳產品信息,這是由於這兩類廣告屬於硬廣,強制受眾進行觀看,而微電影廣告更多的是受眾主動關注、欣賞的,具有傳播持續性。淡化產品,突出品牌才更具有宣傳價值。例如尊尼獲加在微電影廣告《路語》中,拒絕在微電影廣告中植入其產品,只是向消費者呈現少量的文案(如:「尊尼獲加呈獻」和「keep walking」等。)倘若只表面地看微電影劇情,是無法讓人聯想到蘇格蘭威士忌的,但是它所呈現的主題——永遠向前卻打動了無數的消費者。尊尼獲加於其微電影廣告《路語》當中,把其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很好地釋放出來、傳達給受眾,代表著其目標消費群體——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消費文化。讓消費者對其品牌內涵產生了心靈的觸動,這是微電影廣告品牌營銷的成功之處。
(三)淡化廣告,突出電影
由於微電影颳起的潮流風,微電影所衍生的微文化正在漸漸地影響受眾的生活方式。碎片化時代下的受眾已經被廣告味十足的傳統廣告轟炸多年,因此,微電影廣告必須另闢蹊徑,淡化廣告味在微電影廣告中的分量,更多地用電影情節去感染受眾,令受眾不對其產生反感之情。同時,由於受眾一般在碎片時間中觀看微電影廣告,這也要求微電影廣告必須突出電影元素,特別是要求情節具備緊湊性、合理性和吸引性。例如,路虎的連載式動漫微電影廣告《極光之城》。總共有八集,平均每周播出一集。該部微電影廣告使用漫畫和實景相互融合的風格,每一集都留下一個懸念,下一集再解除懸念。這一系列微電影廣告,情節緊湊、懸疑、引人關注,場景緊張、刺激。整個系列廣告片看不出一絲廣告的痕跡,儼然就是一部動作懸疑大片,獲得受眾的極大關注。
(四)注重微電影廣告的深度,不以長度取勝
在中國文學界有個說法:長文好作,短詩難賦。微電影廣告也是如此,特別是隨著3G手機用戶數量的急劇上升,微電影廣告通常是在其移動狀態下,短時間內才會被觀看。這就要求微電影製造商應當注重微電影廣告的深度,時間太長的微電影廣告是無法脫穎而出的,微電影廣告必須富有創意、短小精悍、內涵深刻。例如較為出名的微電影廣告:凱迪拉克的《一觸即發》時長94秒,《66號公路》時長90秒;佳能的《leave me》時長180秒;桔子水晶酒店12星座微電影廣告時長均在76秒-143秒之間,最短的為系列二《悶騷天蠍男爆笑開房記》,時長76秒,最長為系列八《最刻板魔蠍男開房記》,時長143秒等等。由此可見,微電影廣告追求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將一個品牌故事講給消費者聽,整體顯得短小精悍,並不拖泥帶水。
三、微電影廣告的優勢與劣勢
(一)微電影廣告的優勢
1.低成本,短周期
微電影廣告之所以受到極大追捧,一方面是微電影廣告傳播效果與長期的經濟效益,還有更重要的是其成本比較低,而且製作周期比較短。例如桔子酒店集團在2010年底,模仿當時熱播的電影《讓子彈飛》,推出詮釋桔子酒店品牌的微電影廣告《讓火車叫》,成本花了3萬多,用時不到一周。後期也只是在一個粉絲量較大的私人微博上首發,並得到網友的熱捧與轉發。一周內播放量達到40萬,轉發量超過了1萬,獲得極大的效果。速度之快,價格之低是任何廣告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嘗到甜頭的桔子酒店集團,在2011年初決定加大微電影廣告的投入。至5月底,「桔子水晶星座微電影系列」全部拍攝完畢,並以每周一部的速度於各大微薄、門戶網站與視頻網站上播放,總花費只有100多萬。這比植入式廣告、電視廣告和視頻廣告的投入都低。
2.製作精良,目標明確
由於微電影廣告播放時間短,投入較少的物力與人力,所以,導演與製作團隊便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現給受眾最美好的一面。微電影廣告之所以具有受眾目標明確的原因,主要是其為廣告主量身定做。不管是詮釋品牌,還是對微電影廣告的內容的劇本進行編寫、製作,以及到微電影廣告的傳播方案等環節,都要求按照廣告主的需求進行定製。微電影廣告講究除了精彩的故事內容足以吸引受眾,並讓他們進行二次傳播的同時,也要求能在故事裡面能夠自然地體現出廣告主品牌的理念與價值等。由於微電影廣告目標明確,因此一經播出,便能夠將廣告主所想傳播的內容、理念等元素傳遞給目標受眾。
3.受眾群體具有廣泛性與互動性
由於科技技術的進步與普及,互聯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普遍存在的一部分,傳統大眾媒體對消費者的捆綁性越來越弱。隨著互聯網普遍的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擺脫對傳統大眾媒體的依賴。根據統計,到2011年12月末,我國網民數量有5.13億之多。網路媒體的受眾群體除了具有廣泛性外,也體現出其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參與性,這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在微電影廣告當中,受眾在了解廣告所詮釋的品牌理念的同時,還能夠第一時間根據自己觀後的體會與廣告主進行互動,在這過程當中,能夠讓受眾更好地理解品牌理念,繼而接受品牌的價值,成為品牌的粉絲。
4.微電影廣告傳播具有靈活性、多樣性與整體性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微電影廣告相對於傳統的電影與廣告來說是一種新穎的生成、傳播的模式,從製作至播放、從傳播主體至傳播方式、傳播 渠道 ,微電影廣告的傳播節點都是對傳統電影和廣告傳播的顛覆,繼而改變受眾對於電影和廣告認識的思維定式。
(1)傳播具有靈活性
微電影廣告與傳統的電視廣告同為視聽廣告,但是微電影廣告的傳播載體比電視廣告還要豐富。微電影廣告的傳播載體是以網路、手機等為傳播媒介,以電影作為傳播形式,其傳播更為靈活。隨著web3.0時代的帶來,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其信息的傳播具有交互性與針對性等優勢。網路視聽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使用群體的上升,正逐漸成為主流,微電影和微電影廣告為代表的「微視聽」更是得到受眾的極大歡迎。例如佳能的微電影廣告《看球記》於正式發布前三天中,就有1000多萬的點擊率。這是傳統的電視廣告所無法媲美的,傳統廣告由於只在電視、樓宇視頻廣告和車載視頻廣告上進行傳播,消費者並無法對其進行主動搜索,而且傳統電視廣告的播出時長有嚴格的限制(一般為15秒、30秒、45秒、60秒等),微電影廣告則顯得比較自由,受眾喜歡看到哪任憑自己選擇。
微電影廣告之所以能夠超越傳統的網路廣告形式,受到門戶網站、視頻網站以及廣告商等的親睞,是由於其披上了微電影的外衣,更加容易被受眾所接受。於多種網路廣告形式當中,網路視頻廣告和與微電影廣告共同點較多,但是網路視頻廣告的傳播內容多是為了產品短期的促銷或者新品上市之前的宣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下架,而被受眾所忘記,但是微電影廣告的傳播內容並不直接地體現、推銷產品,更為主要的是為了傳播企業的品牌。而決定微電影廣告能從眾多網路廣告形式當中脫穎而出,是其能很好地將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結合一起,是具有版權的小電影。這也決定其傳播時間更為靈活,且傳播影響力更為持久。
(2)傳播具有多樣性
微電影廣告的主要特徵便是其傳播渠道具有多樣性,除了傳統的電視和網路等傳播渠道外,還能夠在3G手機、移動電視以及樓宇電視廣告以及PSP等傳播渠道上進行傳播。受眾除了可以在門戶網站和視頻網站等媒介上觀看微電影廣告,還能夠用手機訪問WAP網站、手機客戶端上觀看;受眾在外出的時候能夠通過公交移動電視、樓宇電視廣告以及自身攜帶的PSP等觀看微電影廣告;與此同時,微電影廣告還能夠在傳統電視和網路等傳統媒介上進行播放。微電影廣告傳播渠道的多樣性是傳統廣告所無法比擬的。
(3)傳播具有整體性
草根群體的參與和推動,是微電影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微電影的拍攝技術門檻較低和低成本等原因,因此普通人也能夠參與,草根群體若是感興趣,便可進行自導自演,草根一族拍攝並上傳到網路上的微電影,一部分會受到網上沖浪者的追捧與轉載,廣告商正是看中了微電影被高度關注和瘋狂轉發所產生的傳播效果與長期的經濟效益。
微電影由於草根群體的主動介入,使得微電影廣告不單是一部廣告片,它是屬於一種全新的營銷方法。微電影廣告在傳播過程當中,以內容營銷為主導、藉助事件營銷和利用病毒營銷方式進行傳播,整個傳播過程顯得更有整體性。例如佳能的《看球記》,正是利用佳能公司、電影導演姜文作為前期宣傳的噱頭,在微電影廣告的拍攝過程當中,在網路各大新聞網站、論壇上發布其拍攝新聞、拍攝花絮,投入大量的廣告軟文,並邀請電視節目欄目、電影頻道對其進行 報告 ,後期還舉行盛大的新聞發布會等等,將整個拍攝過程變成一些列的新聞事件進行傳播。正是在這種轟炸性的宣傳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受眾的好奇心,吸引受眾進行關注與觀看。即使後來,受眾觀看微電影廣告的時候,在片頭上發現「此影片全部由佳能拍攝器材拍攝完成」具有明顯性的廣告字眼,而且微電影廣告的片尾還是佳能的廣告語、十多秒的廣告的時候,才發現這原本是一則廣告。但是,受眾並沒有對其產生反感,仍然將其當做一部具有藝術價值的微電影來欣賞。
這說明,受眾觀看微電影廣告,更多以欣賞微電影的態度進行觀看的,對於微電影中的廣告宣傳是有意無意地進行接受。但是電視廣告與網路視頻廣告,廣告痕跡很明顯,屬於硬廣告,受眾容易產生抵觸的情緒。當新聞事件得到受眾的關注,微電影廣告傳播的內容引起受眾的共鳴,加上網路媒體具有相連性,網友便會進行自動轉發,使得微電影廣告得到繼續傳播的機會,在網友的圈子上得到進一步擴散,起到病毒營銷的良好效果。
(二)微電影廣告的劣勢
1.微電影廣告傳播效果受到地區網路普及率的限制
2. 微電影廣告傳播效果對老少群體不佳
參考文獻:
[1]董曄. 不可阻擋的微電影廣告趨勢——談益達無糖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廣告[J].中國廣告.2010,10:108-109. [2]向北. 微電影:迎合時代的寵兒[J]. 市場調查 ,2011(08):42.
[3]蓋雄雄. 凱迪拉克:微電影營銷的開啟者[J]. 廣告主市場觀察,2011.8:45.
[4]王長武. 微電影的傳播特徵與市場前景展望[J]. 中國電影市場,2011(08):24.
[5]莫康孫. 從「電影植入廣告」到微電影[J].中國廣告,2011,09: 41-42.
[6]蔡娜、stan等.100+1 百年電影的新生.微電影[J].移動信息,2011(08):38-57.
[7]安燕.影視語言[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4-129.
[8]李振營 李慧欣.影視專業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11-12.
[9]默琪.卡薩帝攜手土豆網玩轉微電影營銷[J].廣告主市場觀察,2011(09):77-78.
[10]仁科貞文,田中洋,丸岡吉人.廣告心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1-32,232-238.
[11]高暉. 網路消費者特徵及消費心理分析[J]. 鎮江高專學報,2006,10: 90-92.
[12]高韜,徐立平. 尊尼獲加:微電影中的品牌心靈[J].新思維,2011,06:35-36.
[13]向北.微電影營銷襲來[J].廣告主市場觀察,2011.07:65.
微電影論文相關 文章 :
1. 解讀微電影的發展態勢及媒介責任論文
2. 微電影植入式廣告營銷模式的成因及發展研究論文
3. 國產青春電影的困境與發展論文
4. 淺析新媒體營銷在電影中的推廣應用論文
5. 電視電影論文
6. 圖書館「微」服務研究論文
㈦ 有人看過<<蘋果>>這部電影么那裡的故事情節有什麼好看的啊
該片道德體系混亂。
關於在柏林電影節落敗的佟大為、范冰冰演的《蘋果》在柏林電影節上空手而歸是必然的。觀眾很不喜歡《蘋果》的劇情———它講述了一對民工夫妻,女的被老闆強奸了,男的因此向老闆索要2萬元;就在雙方為錢爭執不下的時候,女的懷孕了,男的更因此加碼:孩子加強奸,總共12萬元。「作為藝術表達,這樣的故事可以寬容。但作為中國人,我們不應該容許這部電影對時代有侮辱性描寫,《蘋果》中失實的描述,就連德國方面的評審專家也看不下去!」
德國評審不解地說:「我到過北京,覺得中國人並不是像電影中描寫的那樣啊!」
《蘋果》就是想利用少數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拿獎,可他們沒想到,連西方人都了解中國並沒有電影中表現的那樣不堪!」被刪了5次的《蘋果》,最終放映時竟以拷貝放映不出來為由,放映了未刪節版。即便如此也未能討到喝彩。據悉,電影局將對此予以追究。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