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殺小說家》發布導演特輯,這部影片一直備受期待,它講的什麼故事
2021年2月2日,《刺殺小說家》發布了導演的特輯視頻。《刺殺小說家》的導演路陽帶著工作人員們,花費了五年的時間,去打造電影的場景布局和特效。導演路陽連頭發都熬白了,用自己的干勁鼓舞著工作人員們。導演對每一個鏡頭都要求的精益求精,力圖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作為一套全新的拍攝技術,路陽認為每一項新技術,都是需要有人去嘗試的,有創新才有突破。
作為刺殺小說家最貴的CG角色,赤發鬼從身材的設計到五官、肌肉的線條,這些細節都極為的講究,因此耗時近兩年才完成赤發鬼這一角色。《刺殺小說家》這部電影的特效還專門邀請了《流浪地球》的特效團隊。導演透露,赤發鬼這一角色需要呈現一種神秘的美感,甚至連毛孔也要精準的展現出來。《刺殺小說家》也第一次使用了阿凡達同款的動作捕捉和虛擬拍攝的技術。在《刺殺小說家》的劇情中。主角憑借著想像力,構建了一個不僅架空且完整的異世界。而董子健所飾演的小說家,及其筆下天馬行空的文字,正在一步一步的成真。神秘的紅甲武士和殘暴的統治者赤發鬼,使觀眾對這場肆意的想像之旅充滿了期待。
2. 如何評價電影《失孤》
《失孤》是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是彭三源導演的處女作。電影講述的是農民雷澤寬(劉德華 飾)駕著一台破舊的摩托車奔走兆首全國尋親十五年的故事。
1998年的一天,雷澤寬年僅兩歲的模猜轎兒子被人拐賣,從此下落不明。從此,他帶著有限的家當以及滿滿當當的尋人啟事,踏上看不見終點的征程。期間的苦辣辛酸,無人得知。期間,老雷因修車邂逅了俊朗的小青年曾帥(井柏然 飾)。彷彿是命運安排的一般,曾帥竟和老雷的兒子有著相似的遭遇。以此為契機,曾帥和老雷結伴同行。一個為了找到失蹤的兒子,一個為了找到夢回的故鄉。
這是一部以真實為特色的電影。
故事講得真實。
有人說,這部電影好評度不如同樣是「打拐」題材的《親愛的》。但是我卻認為《失孤》拍的更有它的特色。
《親愛的》更像是引起我們普通人情感共鳴的一個大餐,我們看到失去孩子的親人是多麼痛苦,看到找回的孩子卻難以融入家庭是多麼難受。它喚起了每個人的情感共鳴,甚至讓很多人都在影院留下眼淚。
陳可辛導演把觀眾的情感把控的十分到位,他能講故事,能煽情,能升華意義。從商業角度上講,《親愛的》確實更叫好叫座。
但是《失孤》卻另闢蹊徑。它的特點是真實。
首先,它的受眾就和《親愛的》不一樣。它不是拍給大眾看的,它是拍給丟失孩子的家長看的。
其次,它沒有迎合觀眾。
- 雷澤寬,尋子十五年,一直在路上。他是失去孩子的父親。十五年了,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滄桑漂泊。一次次的燃起希望,再一次次的墮入無邊的絕望。從南走到北,從白走到黑,人們都看到他,但不知道他是誰。為了讓自己感覺到還是個父親,他必須在路上。 雷澤寬,是愛的苦行僧。
-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會相見。」
這部影片用及其真實的筆觸完全還原了劉德華飾演的尋找孩子的父親和井柏然飾演的孤兒的心理。我們不是當事人,有些情感很難理解,會覺得劇情很突兀,但是,它確實真實存在的。
比如,電影有兩處劇情,一處是劉德華和井柏然在火車站,井柏然想放棄尋親,劉德華被激怒「我是陪你來的,不是我自己要來的,你要對我負責任」之類的話,然後井柏然一句「我餓了」兩人和好如初。
一處是劉德華和井柏然在浴池的休息間,劉德華把腿搭在井柏然身上,井柏然斜眼看著他。
很多人看電影,都被這兩處情節弄的稀里糊塗,弄不明白劉德華對於井柏然的感情,很多歸於奇怪的友情。
但是,這卻是一處真實的感情。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像,自己有個失去多年的親人,忽然見到一個和這個親人差不多的人,會不會移情?
我想說,導演這里處理得真的很真實。我有個小學同學,他在10多歲的時候意外夭折。但是多年後,我每次見到他的母親,旦肆這位阿姨都會親切的招呼我,給我一些零食,給我一個擁抱,尋常人也難以理解這樣的感情,但是你細想一下,其實這位阿姨無非是想通過我慰藉一下失去親人的痛苦罷了。他們在精神狀態上已經異於常人,他們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或者一個心靈的寄託。
同理,《失孤》中劉德華和井柏然的精神狀態也與普通人是不同的,一個是丟失孩子十餘年的父親,一個是已經快遺忘親生父母是何樣子的孩子。他們對情感的表達和訴求上怎能以常理度之。
其實包括井柏然那句「我餓了」,在也不過就是一個從未得到真正的父愛母愛的孩子,面對不期而遇遇的「父愛」的一次撒嬌…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夠理解這樣真實的感情。
《失孤》不像《親愛的》那樣感情濃烈,劇情也眾望所歸,觀眾看了哭了也感動了。
《失孤》真實地在講故事。是如何就如何,沒有太多的藝術加工,導演在講故事,講好故事。故事並不總是眾望所歸,它需要忠於規律,有好就有壞。
比如,電影中,當倪景陽飾演的媽媽絕望跳落大海的時候,她的女兒被尋回了,讓人如此惋惜並慨嘆命運的捉弄,如果再堅持一下一切都不一樣。
我想,如果把它拍成在跳海的那一瞬間,女兒就找回來了,大家歡天喜地相擁而哭,肯定更有戲劇性,大家情感也更能接受。
但是,導演沒有這么做。導演想給大家的,就是真實地反應失去孩子家庭的痛苦。這樣的手法,看似無情無趣,可是卻忠於了電影想表達的意義。
劉德華演得真實。
劉德華是這部電影中最大的咖位。可是他拋開了自己的偶像形象,全情全意地融入到電影中。他演得極其真實。
為了配合尋子父親的形象,他積極地做了准備。他穿著導演找到的20多年前的一件外套,拍攝期間都沒有換過。為了達到暗黑粗糙的皮膚效果,他每天都堅持在太陽下暴曬,導致皮膚曬壞,從而真實的還原了人物形象。還有,他用刀每天搓指甲,只為還原人物形象,最後導致指甲永久損壞。
形象真實,在電影里劉德華飾演雷澤寬,雷澤寬是一位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飽經風霜雨雪、眉頭總是深深地皺著,眼角的每條皺紋彷彿都是一個故事,佝僂的後背卻叫人看出生命的重量。根本看不到他放鬆自己的痕跡,容把他努力變成一個安徽農民,他自己也拚命成為一個農民,穿著一件襯衣,裡面還套著一件秋衣,花白的胡須,粗糙的掌心,兩頰凹陷,這是對農民精準的描摹。
細節真實,農民工雷澤寬因為常年騎摩托車尋子,發型被摩托車頭盔箍出印子,劉德華為了這樣一個細節,不論什麼時候,都是要戴著頭盔。
最後演技真實。《失孤》拍的唯美,細膩也很大氣,沒有刻意的苦情催淚,卻有一種真實的悲愴溢滿銀幕,在細節處理上十分細膩,動人之處也很多,而這些動人的片段,都與劉德華有關,讓人難以分辨他的演技與真實之間的界限,渾然天成。最後直呼演技刻畫到位。
就是這樣一個真實的超越演技的演繹,讓你彷彿真的看到一個無助麻木只為心中那個念想而一直奔走的農民工。
我們觀眾看得真實。
看《失孤》不一定哭,但是如果說看笑了,那一定是沒有足夠的社會閱歷。這樣一部電影,它講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個心路歷程。
我們看到了一位父親的所有努力,所有期盼,也看到了他的無助,麻木。就如同一面鏡子一樣,把真實的世界反應給我們看。我們看到了它超強的寫實意義。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它的不足。這部電影是彭三源的第一部電影。不同於其他很成熟的導演,會講故事,有劇情,會煽情。他要講述一個故事,這樣一個尋親的故事,技巧上尚且稚嫩,從真實的細節著手是最好的。細節是它的優點,情節把握卻是它的缺點。
電影有三條線,劉德華尋親一條線,井柏然尋找父母一條線,前兩條線有很好的融合,但是女兒被拐的母親,絕望之下跳河的那條線,完全獨立於主情節之外,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我想給導演一些經驗,以後肯定能處理好。
最後,這部電影是否一味的真實沒有藝術的升華呢?肯定不是的。在劇情的最後,有一張照片,劉德華騎行在一群和尚的一側。
這樣一段心路歷程的最後,導演通過宗教信仰的解說來升華。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尋親故事,這是一個普通人在自己的信仰道路上不斷修行的故事。孩子就是最大的信仰。有緣自會相見,這也透露出一個希望,只要走下去,總是會有希望的。
《失孤》並不完美,但是他給我們帶來了一段真實。為了這段真實,請多停留一下。
3. 有一部電影講一個女孩子被拐賣掏出來後與一個小男孩接班
《憤怒的小孩》? 電影劇情 孫小傲是個古靈精怪的淘氣包。爸爸孫建業和媽媽在俄羅斯工作,小傲一直由耳聾寡言的爺爺照顧。假期將至,爺爺生病住進醫院。一直渴望父母關愛的小傲的生日聚會再次被爸爸以工作為由爽約,憤怒的小傲忍無可忍離家出走。半路上小傲意外地發現搬家車里藏著的小女孩蘭蘭。小傲用彈弓將蘭蘭從追蹤她的笨賊手中救出,得知蘭蘭原來是被犯罪團伙利用的小乞丐。蘭蘭想要逃離犯罪團伙,回到家鄉去尋找寶藏、闖盪世界。無處可去的小傲頓時來了興致,執意與她同行。蘭蘭勉強答應,兩個憤怒的小孩踏上了離家和歸家的旅途。
4. 電影《失孤》的原型被找回,這個孩子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
一:父親尋子不少人聽過《失孤》這個故事,或者看過這部電影,1997年,兩歲的孩子被人販子帶走,父親為了尋找丟失的孩子騎行40多萬里,涉足過31個省市,在這漫長的路程中,十輛摩托車陪伴他走過並且報廢。可見這李櫻叢位父親尋找孩子的心是多麼堅定,20多年過去了,他從來沒有停止尋找,直到2021年七月初,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他與一位男青年的DNA比對成功,確定對方就是他的親生孩子。
20多年過頌唯去了,父哪櫻親沒有停止尋找孩子,而是只要沒找到就一直找,在慢慢人海中,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但是這樣這位父親依舊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尋兒,24年的尋找,終於如願以償。 在此期間,這個孩子經歷了很多,他被人販子拐賣以後,被賣到了河南的一個村莊,寄人籬下,不過好在買這個孩子的人家,沒有虐待孩子,這個孩子現在也做了一名老師,上過大學。 沒有受到虐待,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郭剛堂夫婦與兒子見面,一家人緊緊擁抱,淚流不止
5. 有關兒童走失被拐的電影有哪些
《找到你》、《失孤》、《親愛的》、《孩子你在哪》、《盲山》。
1、《找到你》。
電影《找到你》講述的是馬伊琍飾演的一位母親,偷走了姚晨飾演的另一位母親的孩子,而當尋找孩子的驚心故事逐漸展開時,卻讓觀眾看到了兩位女性身上多舛的命運和感人的母愛力量。
2、《盲山》。
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對中國社會赤裸裸的批判。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
3、《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4、《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有關拐賣兒童的電影,主題是「打拐題材」。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5、《孩子你在哪》。
故事講訴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
6. 怎樣評價《失孤》這部電影
這個新聞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歷經24年,終於找回了自己被拐賣的兒子。
父子相認的現場,感人至深,在他們的淚水與擁抱背後,是一個父親24年的掙扎與痛苦。
大家都為郭剛堂感到高興,用《失孤》導演彭三源的話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特別為郭剛堂開心,因為時間太漫長了,24年的時間,他這輩子就沒干別的。」
24年來,他走遍全國,騎行50多萬公里,報廢了10輛摩托車只為尋找兒子。
幸好,如今兒子一切順利,已經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教師。
作為電影《失孤》的主演,劉德華也為郭剛堂一家的團聚送上了祝福,他說: 「郭大哥,我佩服你的堅持。」
是的,沒有人不佩服郭剛堂的堅持。
這24年郭剛堂一家究竟是怎麼堅持熬過來的?一個人真的可以24年只做這一件事嗎?這樣做又真的值得,真的有意義嗎?
郭剛堂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發,並不只是尋親那麼簡單。
事情還要從1997年9月21日說起。
那天,常年在外地跑運輸的郭剛堂,忙完了一單生意後回到握拆廳山東聊城老家。
還沒進家門,他家院子外就圍了上百號村民,讓他內心突然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此時,一名村幹部上前拉住郭剛堂的手,告訴他,他的孩子郭振被一個年輕女人拐走了,現在當務之急是去找孩子。
聽到這個晴天霹靂,當時才27歲的郭剛堂一夜頭發全白了。
他跪在地上哭著求鄉親們幫他想辦法,當晚,這個不富裕的小山村為他湊齊了5萬多元現金,要知道,1997年,5萬塊無疑是一筆巨款。
帶著這筆「救命錢」郭剛堂騎上摩托,踏上了尋子路。
盡管他手裡的憑證,只有郭振2歲時的照片,和孩子左腳上一個黃豆大小的燙傷疤痕。
茫茫中華大地上看著他碰到的幾十萬人,一個接一個找孩子,這當然是很笨的辦法。
但也是他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一個父親,唯一的辦法。
剛開始的時候郭剛堂走在路上看見同齡的小孩,都會覺得和兒子長得很像。
有一次,他真碰到一個小孩的信息跟郭振高度吻合,當他湊上前去想看看孩子腳上有沒有疤痕時,卻被孩子用力推開了,這是讓他最刺痛的時刻。
然而類似這樣似有若無的線索,無邊的征途,一晃就過去就是二十年。
在花光了所有積蓄,走遍御鎮了除新疆、西藏外的20幾個省、市、自治區後,郭剛堂還背了20多萬外債。
沒有收入來源,年逾七旬的郭剛堂父親,每年正月十五一過,就要去外出務工用以補貼家用。
妻子製作的葫蘆烙畫,就是郭剛堂路上尋子的盤纏。每到一個地方,郭剛堂就會在街巷集市上一邊兜售他的葫蘆,一邊打聽兒子的下落。
尋子路上,郭剛堂接受過各種各樣的善意,都是支撐他走下去的動力。
在浙江時,因為雨天路滑,郭剛堂的摩托車翻到了公路邊。幾個好心人扶起他後,還買下了所有的葫蘆,讓他輕裝上路。
還有一次他在晚上開著摩托走在路上,突然發現後面有人一直跟著自己。他一問,對方才說看你摩托車車燈壞了,我在你後面幫你照亮。
就連這些年郭剛堂騎過的摩托車里,也有幾輛是沿途好心人送給他的。
但在夜深人靜時,一想到兒子的下落杳無音信,他的心情就依然沉重。
面對未知且艱險的征途,郭剛堂不止一次想過一了百了。
每次攔下他的是責任,也是幾乎是一種妄想——當自己拼盡全力奔向兒子時,他是不是也在等著自己,牽他的手一起回家呢?
「但如果我死了,誰替我去找他呢?」
一咬牙,再堅持,就是24年。
其實最艱難的其實不是身體上的勞累和痛苦,而是作為父母,郭剛堂和妻子,一直過不去自己那關。
他們在尋找孩子的這些年,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責當中。
他們的內心有一種恐懼,就是來自孩子的責怪:你為什麼這么不小心,把我弄丟?弄丟之後又為什麼不想辦法把我找回來?
孩子被抱走的時候,是郭剛堂的妻子在家照看。
24年來,妻段隱子一直自責,哪怕到了快與郭振相見的那一刻,她也還在問郭剛堂:「不知道孩子怨恨我不,自己的孩子都沒看好。」
郭剛堂從來沒有埋怨過妻子,但他的內心也充滿了對兒子的愧疚,只不過,他用行動來化解悲傷——他一直在路上。
電影《失孤》里的這句話,可能是關於郭剛堂為什麼堅持24年尋親最好的解釋 :「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自己是一個父親。」
即便不能與兒子見面,郭剛堂也想通過尋找他這件事,盡到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
其實,這么多年來,除了奔波在路上,郭剛堂也一直在嘗試從不同的渠道擴大影響力,以獲取兒子的消息。
郭剛堂同意《失孤》拍攝,從一開始就抱有「私心」:他希望影片上映大火後,兒子能夠在電影院看到他的故事,盡快回到他的身邊。
走出大眾視野後,郭剛堂又回到了公路上開始了自己的漫漫尋親路。
直到電影上映2307天後,郭剛堂才終於等到了他夢寐以求的這一天。
今年警方破獲這起案件以後,郭剛堂終於補齊了他這些年來苦苦尋覓,又一直缺失的片段:
1997年,拐賣兒子郭振的呼某和唐某僅僅是9月一起在山東 旅遊 期間,為了賺錢,臨時起意,將在家門口獨自玩耍的郭振抱走賣到了河南。
真相大白時郭剛堂才發現,24年來自己走遍全國尋找兒子的蹤跡,而兒子竟然就在與自己相距僅50公里的地方。
造化弄人,莫過於此。
也正是兩個人販子的一念之差,徹底改寫了他們全家人的人生軌跡。
然而,郭剛堂尋親故事的結局看似圓滿,背後還有更多不被外人見到的心酸。
因為兒子郭振並不打算跟郭剛堂回到山東,他決定留在養父母身邊。
養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他贍養,而且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已安定在那邊,他只是答應經常這邊的家看看。
不過,幸好郭剛堂早就做好了見面之後,自己一個人回來的准備。
見面之前,他為了給郭振包一個「裝下一萬塊錢」的大紅包,他和妻子走遍了聊城的禮品店,還特意去銀行換來全新的紙幣。
同時,郭剛堂還特意為兒子的養父母購買了山東特產,他從內心深處感謝這個給了兒子24年衣食無憂的家庭。
他接受這樣不太圓滿的結局,因為他知道, 這在尋回被拐兒童的案例中其實已經相當溫和。
對於失孤家庭而言,從孩子丟失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已經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軌道。
孩子回來了,可是對他們來說「回家」卻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激烈的情況,是孩子根本不肯跟親生父母回家,甚至因為方言問題,父母和被拐兒女互相完全無法溝通。
「你知道那種痛苦嗎?
當你帶著滿心的掛念和溫柔望著自己的親生骨肉,孩子的眼裡卻只有迷茫。」
對被拐兒童本人來說,其實也異常艱難:在經歷了生命前半程與親生父母的離別後,又面臨了一次與養父母的割裂。
這樣的 情感 割捨,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
如此結局,郭剛堂已經非常滿足。
人販子的確改變了郭剛堂的人生,讓他後半生的人生主題都變成了尋親。
但是郭剛堂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一直在尋親和生活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事實上,郭剛堂從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生活。
他和妻子再生育了兩個孩子,二兒子已經考上北京的研究生,小兒子也已經上初一。
他後來也一邊尋親一邊靠從事土方調運,用5年的時間還清了早年找孩子欠下的36萬元。
22年裡,在他的騎行路上,還收集了上萬條失蹤人口的信息。
2012年,他創建了天涯尋親網,2014年又創建了天涯尋親協會,幫助1000多個家庭找到自己的親人。
郭剛堂說自己是幸運的。
要知道,還有更多失去了孩子的家庭,則是被「孩子丟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擊得粉碎:有的夫妻離異,家庭破碎;有的傾家盪產;有的父母陷入絕望,一蹶不振……
幸運的是,郭剛堂一家挺過來了,而且他們一直帶著愛和希望,等待著郭振的回歸,給郭振一個完整的家,一家五口能拍一張溫馨的全家福。
郭剛堂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就連見面之後,郭振也這樣誇贊父親:「我缺失了這么多年,特別是這么多年來,他幫著不少人找到了孩子,而自己的孩子沒有找到,心情更沉重,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為他自豪。」
有了這句話,郭剛堂這24年來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郭剛堂一家團圓,離不開公安機關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尋找,也希望從此以後天下無拐,萬家團圓,骨肉分離的悲劇不再發生。
7. 父親跨越兩個國家找到被拐的女兒女兒三次回頭才確定不是幻覺是什麼電影
電影《嫌疑者》
韓國鬧市街頭,生活著一名沉默寡言、逆來順受的男人池東哲。他從事代駕工作,見慣了他人的白眼和凌辱。真正的他是從朝鮮逃過來的前特殊部隊成員,為了追查害死妻兒的兇手而甘願拋棄一切。
在朝鮮他得到了德高望重的朴會長的器重,誰知會長在某個夜晚被人殺害,老人臨死前將自己的眼鏡交給東哲。成為此案重要嫌疑人的東哲捲入了一連串充滿殺戮和陰謀的漩渦,更不知道那副眼鏡中竟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7)在俄羅斯女兒被拐電影名擴展閱讀:
《嫌疑者》大規模地「致敬」《諜影》。先看主角身份,和伯恩一樣,孔劉飾演的池東哲作為北逃者,主動退出特種部隊,隱姓埋名一心追求私人目的,這和伯恩脫離殺手組織不無相似;兩人都在世界各地執行過冷血的殺人任務,且在影片中都是閃回略寫,但仍足夠強調雙方是精英中的精英。
本片和《諜影》在敘事上都將主角塑造為三十多歲年紀,相貌並不突出,沉默寡言的大酷哥,都受過殘酷的「水刑」,其身份背景、案件前因後果,基本靠調查的第三方之口道出。
8. 女兒三次回頭才認出父親是什麼劇
女兒三次回頭才認出父親是電影《嫌疑者》裂神大。因為在電影中女兒被拐多年,足足三次回頭,才認出爸瞎氏爸。是在優酷播出的電影高清肆豎視頻。
9. 拐賣兒童電影有哪幾部
拐賣兒童電影有《親愛的》、《失孤》、《你在哪》、《尋之親愛的小孩》、《失蹤的寶貝》等。
1、《親愛的》:電影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亮侍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電影的創作背景是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2、《失孤》: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3、《盲山》: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該女學生是在回家的時候被人騙了,這里的人完全沒有法律常識。他被賣給了一個40多歲的農村男人,一直想要逃出去卻備受阻撓。他的遭遇是中國千千萬萬被拐女性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4、《孩子你在哪》: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發現孩子失蹤後,這三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了悲痛。孩子的爺爺在尋找孩子的時候也發生了車禍。孩子的離去給這三個家庭蒙上了陰影,為了找回孩子,他們用盡了各種辦法,經歷了無數次的希望與失望。雖然孩子最後找回來了,但是家庭卻因為孩子的確實而變得支離破碎。
5、《滿天星》:這是一個關於沉淪和救贖的故事。周慧原來是一個純真的女孩,幾年前外出打工不幸被人拐賣,有了數年不堪回首的經歷以後,變成了一個滅絕人性的人販子。當決定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她向自己發過一個毒誓:這輩子絕不會再讓人賣,她要賣人。
6、《寶貝,快回家》: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以生父尋找被拐孩子,養父如何撫養孩子解除心理隔閡以及孩子成長的心歷路程為主要看點,突出了被拐兒童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7、《黔山打拐》本片是以一起兒童丟失案為主線,專案組開展偵查、抓捕人販、查找解救被拐賣兒童行動,最終使丟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為老百姓送去一份溫暖和真情,表現了打拐民警英勇善戰、一心為民的破案經歷和感人故事。
8、微電影《營救》:該片講述了一對新人舉行婚禮時,新娘的侄女被人販子拐走,眾人齊心協力,在一小時內將小女孩追回的故事。該片導演表示:之所以在故事中設定孩子在一個小時內被追了回來,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如果失蹤超過半個小時,基本上線索就斷了,之後再尋找丟失兒童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
9、《失蹤人口》(中國台灣):是一部怵目驚心的台灣雛妓血淚史。導演林清介看到報上登十二、三歲的山地女孩被賣到妓院當雛妓,於是深入紅燈區,用拍記敬茄吵錄片的手法,把雛妓非人生活搬上銀幕。以一個攻讀法律的大學生昭仁,作田野調查探尋的觀點,抽絲剝繭,揭示台灣社會變遷中,處於文化弱勢的山地原住民,許多稚氣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被父母賣到妓院,人口販子、黑社會、毒販、妓院老闆組成無形的羅網,那些被賣的、家庭破碎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被強暴的、吸毒納液的、低能兒的,她們是那樣無助地被推入苦難的深淵,稚嫩的身心被摧殘,一個個童真的美夢被撕碎。
10、《軀殼》(美國):老外拍攝中國被拐賣兒童紀錄片,《軀殼》的拍攝耗費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中有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是通過社交媒體募捐而來,電影的主角是三個被拐賣兒童家庭。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首次製作紀錄片的葛亞輝說,之所以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是因為拐賣兒童問題在中國由來已久,且是「這個國家所有人都認為不該發生的社會問題之一,至少從道義的角度來講是這樣」。
11、《人口販賣》(美國):影片展示了女性是如何被當作物品來對待的,她們既是發泄的對象也是交易的物品。影片同時也揭示了這些受害者離我們是多麼的近。而且更為可怕的是——這整個組織中的參與者可能是你的鄰居、醫生、孩子的老師而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也應該為人口販賣負責!
12、《換子疑雲》(美國):電影改編自1928年洛杉磯的一起真實事件,由安吉麗娜_朱莉主演一名與失蹤兒子重聚的單親媽媽——卻意識到他是個冒名頂替者。她與城市當局對峙,當局為了化解以往的種種丑聞。指控並醜化她為不稱職的母親、詆毀指她患有妄想症。將她關進療養院後,進行殘酷的刑罰。而另一方面兒子的失蹤與冒名者的身份漸漸解開迷霧。她是否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孩子?
13、《失蹤人口》(美國):美國小鎮上,四歲女童阿曼達突然失蹤,警方的調查不見進展,她的姨媽和姨夫找到私家偵探Patrick Kenzie(Casey Affleck飾),委託他調查外甥女失蹤的事情。兩位偵探由此受雇追查阿曼達的下落。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的人物,還面臨道德和感情問題。影片講述的是一群自私、受驚的人的故事,在這里善與惡的界限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容易區別。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拐賣婦女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2000年1月3日第一條刑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的拐賣婦女罪中的「婦女」,既包括具有中國國籍的婦女,也包括具有外國國籍和無國籍的婦女。
被拐賣的婦女沒有身份證明的,不影響對犯罪分子的定罪處罰。第二條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拐賣外國婦女到我國境內被查獲的,應當根據刑法第六條的規定,適用我國刑法定罪處罰。
第三條對於外國籍被告人身份無法查明或者其國籍國拒絕提供有關身份證明的,人民檢察院根據刑法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10.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一男孩的妹妹被俄羅斯人販給拐走,他沿路跟蹤,終於救出了他的妹妹。
拿命交易trade
劇情-
年輕的哥哥追蹤綁架妹妹的人販從墨西哥追到美國,幸得一偵探相助,最終救回了妹妹,毀掉了賊窩。兄妹回家後,哥哥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門口的那個人販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