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海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海報

發布時間: 2023-03-20 09:00:02

A. 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莫過於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香港稱「康城」,台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2、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3、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從1951年第一屆開始,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避免與戛納電影節「撞車」,提前至每年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

(1)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海報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的電影節還有:

1、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2、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是西班牙舉辦的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在歐洲影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貝殼獎」。

3、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宗旨為鼓勵文化的多樣性和各國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電影製作的提升來培育優質電影、拔擢電影工作者與新創作品、發掘和鼓勵新進人才、並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專業人士的交流,最高獎為「美洲大獎」。

4、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在五十年代成為中國電影最愛亮相的舞台,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5、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原為世界三大非競賽電影節之一,從1991年起增加了競賽單元,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也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它規定參賽片必須不帶政治色彩,不得在其它電影節上放映過。

6、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7、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B. 這個英文海報電影是啥

中文名是《127小時》(英文片名滾神《127 Hours》以艾朗·羅斯頓在峽谷探險時遇到意外,並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這一真實故事為早數題材,詳盡敘述了這段經歷。該片在2010年9月的多倫多電影節上舉行全球首映。並在2010年11月5日登陸北美各大院線公映。主演詹姆斯·弗蘭科,麗陸備首茲·卡潘,凱特·瑪拉。

C. 世界九大A類電影節分別是那幾個

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 、 柏林國際電影節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3)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海報擴展閱讀: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類:

1、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2、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3、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D. 多倫多電影節將於今年秋天線下舉行,選擇線下的原因是什麼

多倫多電影節選擇線下舉行,一方面是希望促進義大利當地的實體經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促進電影行業的人員交流和發展。

多倫多電影節在疫情來臨之前一直都是線下舉行的。只不過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太過久遠,因此在前幾次多倫多電影節的舉辦中都改為了線上。目前此舉一方面是為了回顧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促進義大利當地的實體經濟和相關電影行業的人才交流和發展。

一:多倫多電影節線上舉行的原因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發生。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導致前幾屆多倫多電影節選擇了線上舉行。電影舉辦方的此舉也是為了響應國家的隔離號召,同時也為了保障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安全,因此才做出這種無奈的舉措。畢竟電影節缺少了相關的人流量和電力行業人員的參與,本身的知名影響力和消費收入都會大大減少。

E. 海霧簡介及詳細資料

劇情簡介

有一段時間在麗水海上縱橫的「前進號」再也不能滿載而歸了,它成為了監測事業的對象。面對失去船隻的危機,船長哲洙(金允石飾)認為這是最後的機會,他和船員一起搭上了舊漁船」前進號「。

海霧

以船長為首,隱身在船上、為人淳厚的機關長宛浩(文成根飾),不聲不響地聽隨船長命令的行動派甲板長浩信陵英(金尚浩飾),認為錢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性格粗魯的滾軸手景求(劉承睦飾),無論何時都忠實於需求的船員昌旭(李熙俊飾),剛開始船上工作的淳樸老么船員東植(朴有天飾),這六名船員懷抱滿載而歸的夢想出航。

但是在茫茫大海之上,他們運的並不是魚而是人。

船長哲洙(金允石飾)為了保護生活根據地—船隻,而向船員們建議幫人偷渡。冒著生命危險遠渡大海的無數偷渡者們,以及命運般地同坐一船的6名船員。他們在讓人連前方一尺都看不到的"海霧"出現之後被捲入了他們無法控制事態發展的事件中。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江哲洙 金允石 船長 朱東植 朴有天 守護深愛女子至終的純情船員,與船長對立 紅梅 韓藝璃 為了尋找斷了音訊的哥哥而挺上偷渡船的延邊少女,和東植陷入愛情 昌旭 李熙俊 船員之一 元旲 文成根 輪機長 浩英 金尚浩 甲板長 敬求 劉承睦 磙子手

職員表

出品人 奉俊昊 製作人 奉俊昊 導演 沈成寶 編劇

奉俊昊、沈成寶

攝影 洪慶彪 美術設計 李河准 發行 NEW

角色介紹

江哲洙 | 金允石

是船上一切事物的責任人,面對動亂始終堅定地處在領導地位。

朱東植 | 朴有天

守護深愛女子至終的純情船員,與船長對立。

紅梅 | 韓藝璃

為了尋找斷了音訊的哥哥而挺上偷渡船的延邊少女,和東植陷入愛情。

幕後花絮

因影片的暴力性過強而被判定為19歲以下青少年不可觀看。 海霧》是《殺人回憶》編劇沈成寶的導演處女作。 奉俊昊在《海霧》首次嘗試製片人的角色。 韓國電影有史以來首次推出動態海報。 影片有70%以上的場景都是實際在海上拍攝。

幕後製作

影片劇本是以2007年首搭坦跡演的話劇原作為基礎,刻畫了走私船上人們的悲劇故事。

海霧

此次拍攝這組動態海報的李全浩攝影師表示:「這是韓國電影第一次拍攝動態海報,並沒有用一般拍攝劇照用的攝像機,而是直接用了拍攝電影用的攝影機。演員們生動的表情也是印刷用海報無法體現的。在『海霧』中每個角色的表情和感情變化,都呈現在動態海報中。」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屆次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人物 備注 2014年 第34屆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金蘭花獎最佳劇情長片 《海霧》 獲獎 2014年 第34屆 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朴有天 獲獎 2014年 第51屆 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朴有天 獲獎 2014年 第51屆 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沈成寶 提名 2014年 第51屆 韓國電影大鍾知並獎最佳女配角獎 韓藝璃 提名 2014年 第51屆 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攝影獎 洪慶彪 提名 2014年 第51屆 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照明獎 金昌鎬 提名 2014年 第15屆 釜山電影評論家協會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朴有天 獲獎 2014年 第15屆 釜山電影評論家協會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沈成寶 獲獎 2014年 第4屆 韓國美麗的藝術家獎新人藝術家獎 朴有天 獲獎 2015年 第6屆 韓國電影記者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朴有天 獲獎 2015年 第10屆 韓國Maxmovie最佳電影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朴有天 獲獎 2015年 第10屆 韓國Maxmovie最佳電影獎最佳預告片獎 《海霧》 獲獎 2015年 第20屆 韓國春史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韓藝璃 提名 2015年 第20屆 韓國春史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海霧》 提名 2015年 第35屆 波爾圖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 《海霧》 獲獎 2015年 第9屆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獎 韓藝璃 提名 2015年 第51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朴有天 獲獎 2015年 第51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女配角獎 韓藝璃 提名 2015年 第51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 奉俊昊、沈成寶 提名 2015年 第35屆 韓國黃金攝影獎攝影獎金獎 洪慶彪 獲獎

發行信息

影展記錄

屆次 國家/地區 主辦方 備注 第39屆 加拿大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主展映單元 第62屆 西班牙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第10屆 美國 奇幻電影節 ---- 第2屆 台灣 桃園電影節 ---- 第33屆 加拿大 溫哥 *** 際電影節 龍虎獎單元 第19屆 韓國 釜山國際電影節 「韓國電影的今天」全景單元 第9屆 法國 巴黎韓國電影節 開幕片 第34屆 美國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 香港 香港亞洲電影節 影迷別注 第25屆 瑞典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 2014 美國 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 ---- 2014 英國 倫敦韓國電影節 ---- 2014 匈牙利 匈牙利韓國電影節 ---- 第29屆 阿根廷 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 2014 西班牙 馬德里首映周 ---- 第14屆 摩洛哥 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 阿聯酉 杜拜國際電影節 ---- 第10屆 捷克 布拉格亞洲電影節 ---- 第35屆 葡萄牙 波爾圖國際電影節(三大奇幻影展之一) 開幕片導演周 第26屆 美國 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第30屆 美國 聖巴巴拉國際電影節 ---- 第44屆 美國 FSLC&MoMA New Directors/New FilmsFestival ---- 第87屆 美國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韓國電影代表 第72屆 美國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韓國電影代表 第62屆 澳大利亞 悉尼電影節 ---- 2015 澳大利亞 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

2014年8月13日 韓國 2014年10月17日 中國台灣 2014年11月6日 中國香港 2014年9月9日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2014年10月5日 加拿大(溫哥 *** 際電影節) 2014年10月16日 新加坡 2014年10月31日 美國 2014年11月9日 瑞典 2015年4月1日 法國 2015年4月17日 日本

DVD發行

地區 詳細 台灣版

《海霧》官方韓語繁體中文

《海霧》韓國版DVD

字幕版DVD 已發行

《海霧》韓國版DVD 日本版

海にかかる霧 航海日誌Part.Ⅰ〈官方MakingDVD〉

パク・ユチョン in 海にかかる霧 航海日誌 Part.I〈公式メイキングDVD〉(初回限定生產)韓語日文字幕 日本線上預約中 15年4月16日發售 約80分鍾

韓國版

《海霧》韓國官方版線上預約中

《海霧》OST 韓國線上發行

影片評價

朴有天在電影《海霧》中的表現離演員面貌更近了一步。可謂是經受住大眾們的質疑,終於獲得了勛章。本以為他只是閃耀的明星。總是把他當做外表光鮮的藝人,然而從某一瞬間起,可以在他的臉上發現了無法測量的深度。打破了人們對偶像演員的質疑,演員頭銜對他來說也不再顯得尷尬。(新浪娛樂評)

海霧

影片能讓人能感受到觀影之後的余溫,有體會到那種心塞的感覺。飾演朝鮮族少女的韓藝禮,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頗受好評。金允石、朴有天、李熙俊、文成根、金尚浩、劉承睦從外形到行為舉止,都讓人覺得是真正在船上生活了很久的人。(鳳凰娛樂評)

韓藝禮飾演的紅梅可以說是這部影片的「綠葉叢中一點紅」,在眾多男性角色中有著極強的存在感。(1905電影網評)

電影《海霧》雖然在韓國本土的票房平平,但自身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在國外贏得良好的口碑,在國際性的電影節中獲得認可。(梁豐彥評)

F. 甄子丹的質料

甄子丹最詳細的資料:

姓名:甄子丹
英文名稱:Donnie Yen
生日:1963年7月27日
星座:獅子座(屬兔)
身高:175
體重:155磅
婚姻狀況:已婚
常到的地方:美國,香港,中國
最喜歡的運動:武藝
最喜歡的樂器:鋼琴
最喜愛的國家:中國
嗜好:武術,電影,音樂
個人座右銘:勇者無懼
通訊地址:[email protected]
性格:完美主義者
偶像:李小龍
職業:導演、演員、動作指導
處女作:《笑太極》
家庭:父親:甄雲龍;母親:麥寶嬋;妹妹:甄子菁;妻子:汪詩詩;女兒:Jasmine
官方主頁:http://www.donnieyen.com
影迷俱樂部主頁:http://www.donnieyen.net

電影:
【龍虎門】 (2006) [主演 動作導演]
【風暴突擊者】StormBreaker (2006) [動作指導] (英)
【七劍】Seven Swords (2005)
【殺破狼】ShaPoLang (2005) [主演 動作導演]
【戀情告急】Love on the rocks (2004) [客串]
【千機變Ⅱ花都大戰】Blade Of The Rose (a.k.a. The Twins Effect II) (2004)
【見習黑玫瑰】( A.K.A Black Rose 3) [導演] (2004)
【千機變】 (Twins Effect) [動作導演] (2003)
【皇家威龍】(贖金之王2:皇廷激戰) (上海武士) (Shanghai Knight) (2003) (美)
【英雄】 Hero (2002)
【刀鋒戰士Ⅱ】 (幽靈刺客Ⅱ) BladeⅡ: Bloodhunt (2001,2002) (美)
【修羅雪姬】Shurayuki-Hime (2001) (日)
【超時空聖戰】 (挑戰者之終極爭霸) (高地人) Highlander : Endgame (2000) (美)
【星月童話】Moonlight Express (1999) [動作指導]
【新唐山大兄】Shanghai Affairs (1998)
【殺殺人、跳跳舞】Ballistic Kiss (1998)
【黑色城市】City of Darkness (1998)
【黑玫瑰義結金蘭】The Black Rose (1997)
【666魔鬼復活】 (魔鬼的女兒) Satan Returns (1996)
【戰狼傳說】Legend Of The Wolf (1996)
【街頭殺手】 (鐵血壯士) (鐵猴子2) Iron Monkey 2 (1996)
【亞洲警察之高壓線】 (異鄉雪恨) Asian Cop - High Voltage (1995)
【馬戲小子】Circus Kids (1994)
【詠春】 (紅粉金剛) Wing Chun (1994) [主演 副武術指導]
【賭聖2街頭賭聖】 (小小賭聖) Saint of Gamblers (1994)
【蘇乞兒】Hero Among Heroes (1993)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鐵猴子) Iron Monkey (1993)
【新流星蝴蝶劍】Butterfly and Sword (1993)
【獵豹行動】 Cheetah on Fire (1992)
【怒火威龍】Crystal Hunt (1992)
【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2 (1992)
【新龍門客棧】New Dragon Gate Inn (1991)
【魔唇劫】 (射月) Holy Virgin vs. Evil Dead (1991)
【洗黑錢】 (初到貴地) Tiger Cage II (1990)
【皇家師姐4直擊證人】 (險惡時刻) In the Line of Duty 4 (1989)
【特警屠龍】 (鐵血偵探) Tiger Cage (1988)
【情逢敵手】Mismatched Couples (1985)
【笑太極】Drunken Tai Chi (1984)
【僵屍撞邪】Miracle Fighters 2 (1982)[替身]

電視連續劇:
【代號:美洲獅】Code name: The Puma (1999,2000) [動作指導] (德)
【精武門】Fist of Fury (1995) [ATV]
【少林義士洪熙官】The Kung Fu Master (1994) [ATV]
【幹探群英】Crime File (1991) [TVB]
【命運迷宮】A New Life (1991) [TVB]
【飛虎群英】Flying Tiger SWAT Team (1989) [TVB]
【無冕急先鋒】Mo Min Kap Sin Fung (1988) [TVB]
【刑警本色】 (電視電影) The Last Conflict (1987)[TVB]

其它:
【鬼武者Ⅲ】Oni-mushaⅢ ( PSⅡ Game ) (2004) [動作指導 / 動作設計] (日)

2006年2月8日,憑《殺破狼》獲得第2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5年,擔綱動作導演並主演的《殺破狼》獲東京Filmex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影片。
2004年11月22日,紐約林肯中心,因他對亞洲藝術作出的傑出貢獻被授予Remy X.O傑出成就獎
2004年11月21日,獲得2004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動作明星獎
2004年,憑《千機變》獲香港第23屆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3年夏,憑《千機變》獲得2003年第40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2003年6月24日一上映,即橫掃同期中西影片,10天之內票房突破2000萬港元。哥倫比亞和環球影片兩大發行商分別買下《千機變》歐美市場的獨家發行權,800萬美元高價創下港產片外銷新紀錄。
2003年,英雄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甄子丹在其中扮演長空。在奧斯卡頒獎儀式上,作為代表鏡頭為出席嘉賓所放映的英雄片斷,是長空的空中一字分踢。
2003年伊始,被kungfucinema。com評選為2002年風雲人物。
2002年6月,入選people。com好萊塢鑽石王老五,躋身25強之列,在亞裔明星中排名首位。
2002年4月,鐵猴子入圍年世界特技獎之最佳格鬥獎。
2002年4月,鐵猴子累計票房為1470萬美元,列北美票房史外語片票房第6位
2002年2月,被功夫精深雜志選為2002年年度風雲人物。
2002年1月,被Gear雜志選為2002年全球最激動人心的100人物。排66位。
1998年殺殺人跳跳舞入圍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98年,殺殺人跳跳舞獲日本夕張國際冒險電影節最佳年輕導演獎。甄子丹是六名入圍者中唯一來自香港的被提名者。
1993年,甄子丹憑男兒當自強一片獲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封面人物:(更多封面請瀏覽龍影論壇){他是時尚雜志的常客,下面只是很少少一部}

Inside Kungfu 2003年9月

T.O.M. 新視線雜志 2003年4月

Movieline 2002年4月

Inside Kungfu 2002年2月

Kung Fu Qigong Magazine 2000年

Inside Kungfu 1999年8月

Inside Kungfu 1982年

亞視周刊 總944期

Impact Magazine 海報

Karate

EAST

國際電影節參映作品:

殺破狼:

第3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節

七劍:

威尼斯電影節

殺殺人跳跳舞:

日本北海道夕張國際冒險電影節

義大利Udine 電影節

戰狼傳說:

加拿大蒙特利爾Fantasia 電影節Fantasia Festival,Montreal,Canada

666魔鬼復活:

加拿大蒙特利爾Fantasia 電影節Fantasia Festival,Montreal,Canada

武者之路——國際動作巨星甄子丹履歷

作者:七七
來源:龍影再現
閱讀次數:
錄入人員:盒子
添加時間:2004-11-14 16:52:16

‧長路起點‧

"兩條路分岔在黃色的樹林,我選擇人煙稀少的一條,一切從此不同。"
------羅伯特‧佛羅斯特"未選之路"

這是詩人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Frost)的詩句,但是甄子丹完全也可以這么說。懷著內心的反叛,他開辟了自己的道路。眼前的道路並非永遠平坦。因為直率和誠實的個性,也許令自己的道路更加艱難。長路的奔波,不但塑造了甄子丹今日的形象,更加影響了他所執導影片的視角。對於甄子丹來說,這些作品便是個性展現。

"你觀看我之電影一刻,你亦正感受我之心靈。"他說。

甄子丹出生在廣東,兩歲時前往香港。他在那裡住到11歲,隨後前往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在那裡,甄子丹度過了他的少年時光。他的母親麥寶嬋是一位世界著名武術和太極宗師,創辦了馳名國際的中國武術研究所。因此,武術成為甄子丹生命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自幼的腳步逐漸引他走上那條人跡稀少的寂寞探索道路,而甄子丹一生的命運,或許亦從此註定。不過最初,甄子丹學習的是古典鋼琴,喜歡蕭邦,音樂成為他生命中的另一靈感來源。他的父親甄雲龍,是一份國際性中文報紙,星島日報的波士頓編輯,會演奏小提琴以及和小提琴音色相似的中國弦樂器二胡。他的母親會唱女高音。年輕的甄子丹對韻律纖細敏銳的感覺最終融入了他所導演的影片,將氣質和深度加諸其中。,

"音樂和動作都是同一種基本人類活力的表達方法,如同用來彩飾銀幕的圖畫。"

幾乎是從他剛會走路開始,甄子丹的母親就開始在武術的氛圍中訓練她的兒子。在母親的栽培下,甄子丹精通傳統和現代的中國武術和太極功夫,深諳各種內功外功心法。作為一個住在波士頓中國城的少年,和別的年輕人一樣,甄子丹幾乎看過能看到的每一部功夫片,然而和別人不同,看了傅聲(FuSheng),狄龍(TiLung),李小龍(BruceLee),成龍(JackieChan)的影片,出了電影院甄子丹能夠分毫不差地精確模仿方才電影里看到的動作。有時他甚至逃課一整天,一連看好幾部片子。對於武術知識的渴求以及一貫反叛的個性,令得甄子丹逐步學習並且精通多種不同風格的武術。同時,他還和自己的朋友交換心得,亦曾去別的學校,以求探學不同的內容。感受到武術的實力和威力之後,甄子丹在探求武術真諦的道路上執著前行。

------------------------------
‧星路結緣‧

作為一個熱血少年,反叛的甄子丹在波士頓聲名欠佳暴力區的"殘酷之街"(meanstreet)橫沖直撞,狂野難馴。他的父母對此非常擔心,因此採取了一種迂迴的方法令這匹小野馬回頭---將他送去北京,在著名的北京武術隊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他的教練也指導過李連傑。甄子丹成為被這所學校接受的第一位非大陸的學生,從而也為後來的留學生開創了先河。盡管訓練非常緊張而嚴酷,甄子丹的追求卻遠不止此,因此這段學習時光不過是他探索道路上的短暫逗留。在回美國的路上,他順路經停香港並且被介紹給電影導演袁和平,1999年環球巨片駭客任務(TheMatrix。)的動作指導。袁和平,這位以蛇形刁手(SnakeinEagle'sShadow)和醉拳(DrunkenMaster)為成龍鋪開坦盪星途的導演,那時正在尋找功夫新星。見到甄子丹後,袁和平斷定他就是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新的旅程從此開始。

------------------------------
‧武術全才‧

被自己的偶像李小龍所激勵,甄子丹不但廣泛涉獵了多種不同風格的搏擊,同時也創立了自身獨特的武術體系。甄子丹自身武術修為的精進在銀幕上同步表現為對不同武術風格的組合以及同化。從早期的笑太極開始,他表現出的無窮充沛體能技巧即是明證。在Tigercage系列中,甄子丹純熟掌握的西方自由搏擊術,再次展現他在武術上的多才多藝。鐵猴子中表現的主要是傳統中國功夫,甄子丹以自身令人難以忘懷表演塑造出一個鮮活飽滿的黃麒英,令這部電影成為近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功夫影片。在這部影片中,他令洪拳這一門拳術光輝四射。不過有趣的是甄子丹說自己其實不懂洪拳,他將在銀幕上的形神具備的功夫歸功於自己獨創的武術哲學。縱觀他的銀色生涯,甄子丹從未在訓練上有任何懈怠和停止,多年如一,甄子丹一直不斷充實自己,因此他的武術修為亦不斷精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已臻形神一致,天人合一的境界。隨著甄子丹的武術造詣不斷提高,小龍哲學對他也意味著更加深遠的涵義。作為精通武術的行家,甄子丹說:迄今為止我練武多年,不過對武術本身我並沒有很深入的進行真正的分析研究。基本上,我贊成李小龍的觀點:作為人類,我們都只有兩條胳臂兩條腿,因此不大可能存在許多種風格迥異的搏擊方法。但每種風格的武術都有其獨到之處。

------------------------------[page]
‧銀幕突破‧

袁和平非常賞識甄子丹非凡卓絕的身體素質和身手,他們所拍攝的一系列影片將香港動作片引上了新的方向。在首部領銜主演的電影笑太極之前,甄子丹的武術天賦在奇門遁甲2中即被袁和平充分利用。甄子丹在片中擔任袁和平的兄弟以及演員高雄的替身,絕代無雙,旁人難以比擬的動作,一一在畫面上完美展現。在19歲嬌嫩青澀的韶光年華,甄子丹首次擔綱,領銜主演,這部影片就是最後幾部傳統功夫影片之一的笑太極。影片結尾處的終極決戰是全片的高潮。隨後,甄子丹又於袁和平其它作品中擔任主演,作為武術家和演員,他在兩方面的進步皆有目共睹。情逢敵手(1985)是一部借當時流行的霹靂舞狂熱所推出的輕喜劇。甄子丹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輕靈自如,機敏俏皮,同時展示了他的喜劇才能。TigerCage系列,是都市警匪動作片的集錦之作,激烈迅捷的打鬥,每一部都將以往的動作激烈程度提升到極致。直到如今觀眾仍一直在爭論究竟哪一部是自己的心頭最愛。在特警屠龍(1989)里,甄子丹將他的朋友,天才的武術家MichaelWoods和StephanBerwick引入片中,他們的打鬥融合了跆拳道腳法,西方拳擊,和傳統中國功夫。直擊證人里甄子丹同樣引薦他的朋友JohnSalvitti參演。甄子丹別出心裁地設計出非常真實化的打鬥場面,令其可以最無憾地體現雙方對手深湛武術技巧。在洗黑錢(1990)中,基於自身進步和對於格鬥藝術的廣泛學習研究,他又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極其現代的格鬥動作,許多人認為這部影片里的狂野激烈的打鬥在動作影片之青史上,絕對躋身極品之列。

------------------------------
‧功夫巨龍‧

古裝功夫影片從徐克作品男兒當自強轉變為香港功夫電影。徐克要為在第一部黃飛鴻影片中主演的李連傑找一位武功超群的究極對手,他選中了甄子丹。事實上,甄子丹和李連傑參演的兩場動作戲都已成為功夫影片的不世經典。在兩場戲中甄子丹都很好發揮了自身才能,設計了全新的動作--創造性地用一匹浸濕的布來作為武器。本片中甄子丹的上佳表演大受贊賞,令他被提名為1992年香港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這部影片同時也奠定了甄子丹作為功夫電影巨星的穩固地位。隨後他出演了一系列被廣為看好的製作譬如與楊紫瓊合作的新流星蝴蝶劍,與張曼玉合作的新龍門客棧(胡金銓經典影片的重拍),還有極受喜愛的鐵猴子---在其中他扮演黃麒英,少年黃飛鴻的父親。鐵猴子中,甄子丹在對付少林叛僧的那場中表演了著名的驚艷絕倫的無影腳。這是近十年來影響最為深遠的功夫片場面。在tigercage系列中甄子丹明顯展露的博覽眾家的武術功底非常輕易地同樣重現於古裝功夫電影中,再次充分顯示他是一位無所不通無所不能的武術全才。

------------------------------
‧藝術感覺‧

不過,甄子丹並不滿足於僅僅在鏡頭前的演出,他的探索道路有了新的目標。甄子丹非常感激袁和平對自己的發掘和栽培,同時也很珍惜從其它導演那裡學到的東西。甄子丹才思敏捷,接受知識很快,同時也是一位細致的觀察者。他的好奇,直覺以及藝術感予他幫助良多,他開始發展自身特有的審美哲學和審美風格,並將起運用到銀幕上去----從動作指導,攝影機的擺位,有關技術工作一直到作曲和剪接。令人眼花繚亂的剪接手法與舒展的特寫手法結合,過肩鏡頭的組合,藉助經過解構的分段動作場景來表現場面的激烈,旋律悠揚的抒情配樂,是今天甄子丹電影的標志。不過在甄子丹較早的作品中,已可略窺他獨創韻律手法的驚鴻麗影。到1994年為止,甄子丹已經在多部影片中擔任武術指導,包括詠春(在此片中他再度與楊紫瓊合作主演)

------------------------------
‧自創機杼‧

在傳統功夫電影的新浪潮告一段落時,甄子丹轉向電視方面發展,在香港電視業這個充滿強大壓力的世界裡繼續磨煉自身的導演技巧。他在兩部優秀的電視片集,洪熙官和精武門中擔任主演和動作指導前一部講述的是清朝漢族被滿人統治期間一位正直的武術宗師洪熙官的故事。後一部的拍攝靈感來自於李小龍1971年拍攝的同名經典之作(由羅維導演)。精武門的故事背景是30年代國際大蕭條中日本佔領下的上海。除去李小龍扮演的陳真之外,成龍在羅維導演的後傳中,李連傑在陳嘉上的精武英雄中都扮演過這個角色。這次輪到了甄子丹。香港亞洲電視拍攝的這部連續劇,其30集的篇幅給予甄子丹足夠空間和時間去充實劇中的人物形象,描繪一個更加飽滿精彩的背景故事,通過細膩的敘述手法,令舊日經典中的刻畫的人物和故事在觀眾腦海中得以重溫。甄子丹在這部劇集中還保留了小龍原作中觀眾耳熟能詳的情節和形象,譬如,陳真一身白衣如雪,前去他師父的墓前拜祭;陳真前往虹口道場踢館,在日本武士的重圍中無所畏懼。拍攝過程中,甄子丹不僅展露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動作並且運用包括攝影,剪接,音響,色彩效果等一切關鍵因素,為劇中人物營造出一個宏大的和諧背景氛圍。浪漫,糾葛,伏筆以及戲劇性令子丹劇情特行獨立,自勝機心。這就是獨一無二的甄子丹,不是成龍也不是李連傑。亞洲的觀眾在街上看見他時,都叫他陳真。

------------------------------[page]
‧獨行之路‧

盡管甄子丹自身擁有出類拔萃的武術天賦,他卻沒有依附潮流,隨遇而安,仍舊為自己選擇了一條寂寞的探索之路。1997年,甄子丹以影片戰狼傳說作為自己導演生涯的開端。甄子丹的首要目標,他說,就是要令觀眾在內心深處被感動,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一切都是虛話。他的電影和電視作品中都明確地體現這一目標。許多電影製作人喜歡把電影拍得場面宏大,劇情復雜,充滿暴力,然而甄子丹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感動他的觀眾,當片終人散時,劇中所描繪的"憂傷,浪漫,記憶"能在觀眾的腦海中寫下流光印痕。戰狼傳說的拍攝資本不足五十萬美金,但得益於其獨特風格,這部影片在亞洲廣博佳譽,尤其在日本更是大受歡迎。甄子丹在日本成為年輕影迷狂熱崇拜的偶像。戰狼傳說已發行到世界各地。朦朧夢幻的景色與黑幫故事情節結合,再加上各種風格的武術,戰狼傳說在某種意義上如同一曲對於那個功夫電影鼎盛年代的輓歌。甄子丹自己扮演文軒,號稱戰狼,一個以前曾經是殺手的老人,試圖勸說他的潛在客人放棄殺戮。

通過閃回的手法,塵封往事如吉光片羽樣掠過銀幕天空,一個失去記憶的年輕人只記得要等待他失落的愛。這部影片中帶有實驗性質的鏡頭處理和充滿動感的節奏其實在甄子丹昔日的電視作品中便可略窺前身。不同於大多數香港功夫電影和動作電影製作人,甄子丹沒有刻意去區分動作表演和劇情表演。"很多人問我如何區分動作表演和劇情表演,"他評論說,"其實我並沒有試圖去把它們分開。武術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從內心深處直到手和腿的表現方式。如同這個宇宙中所有的生靈一樣。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甚至只是沿街漫步都是表達方式。對於我來說,拍攝,剪輯,配樂,這一切都依賴於韻律。它是你的一部分。其中當然存在著基本的技術方面,但歸根結底,這是一種作為整體的和諧。

------------------------------
‧彈道之吻‧

在香港幽靜田園風致的鄉村完成戰狼傳說之後,甄子丹接著拍攝了他的下一部電影,殺殺人跳跳舞,故事就發生在這城市本身24小時繁華的街道上。他的第一部影片戰狼傳說偏重於功夫,而殺殺人跳跳舞則以電影膠片上表現出大量富於想像力的槍戰場面作為特徵,伴隨著甄子丹的招牌飛踢以及大膽的剪輯。這部影片的配樂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西村由紀江擔任。西村由紀江是在觀看了甄子丹的第一部影片戰狼傳說後起念自願為這部影片工作的。兩部影片都刻畫了一段生死火線邊緣的浪漫,都體現了這位香港最富有激情的年輕導演之一對於本身獨特視角的自如運用。在殺殺人跳跳舞中,甄子丹扮演殺手cat,他的所愛遠隔世間屏障,遙渺不可追及。這部影片的拍攝成本也不到50萬美金,而且拍攝環境極其惡劣。拍攝到一半時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香港,甄子丹的許多資金來源中斷。然而在這樣艱巨的拍攝中,甄子丹依然通過一系列的超動感超活躍的動作場景令這件作品充滿驚險刺激。影片同時亦隨處流動著華麗的拍攝手法以及浪漫的委婉抒情。這部影片不僅在香港影評界獲得好評,甄子丹還憑本片在1998年日本北海道夕張"fantastic"電影節獲得最佳年輕導演獎的提名。另外,殺殺人跳跳舞亦被選中在許多國際性的電影節上放映。

戰狼傳說,殺殺人跳跳舞,以往的電視作品,還有他的動作設計,這一切都為甄子丹贏得聲譽:他是一位精力集中的電影人,擁有清晰的觀點理念並能將之在銀幕上表現出來。不僅如此,他還能在嚴苛的環境強大的壓力下;利用有限的資金拍攝出優質的作品。甄子丹從來不用故事板(storyboard),像吳宇森一樣,電影就印刻於他的腦海之中。作為一個優秀的觀察者,甄子丹說自己一到片場就能融入場景中去,決定什麼地方拍哪個鏡頭,怎樣的角度,演員應該如何移動。而甄子丹自己,懷著對工作的無限熱情,正在不斷前進。

‧龍飛九天‧

1999年甄子丹的事業有的新的轉機。他成為第一個在德國電視新片集中擔任聯合導演的來自香港的中國電影人。甄子丹飛往柏林執導了代號美洲豹(Codename:Puma)。這部影集起先數集的收視率僅僅排在8點檔新聞之後(而後者的這一業績是通過30年的播出歷史逐漸積累起來的),在影集取得巨大成功後,甄子丹導演了8集新作。

在和帝門影業公司(DimensionFilms米拉梅公司的一個分支)簽訂了一張三部戲的片約之後,甄子丹為他們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超時空聖戰(Highlander:Endgame)。甄子丹在擔任動作指導的同時還在片中出演一個角色,沖突雙方的不死人之一。甄子丹在設計的動作場景中融入了自己獨特顯著的審美和風格,以及電影拍攝中的究極武術。而在接下來的兩部影片中,甄子丹會一如既往堅持這種個人特色。2001年;甄子丹的經典香港功夫片之作鐵猴子在美國國內上映。為他的舊作帶來新的觀眾。同時,甄子丹亦已在日本影片修羅雪姬(Shurayuki-Hime)中擔任動作導演,隨後就是韋斯理‧斯奈普的影片刀鋒戰士II (BladeII:Bloodhunt。)。通過修羅雪姬,甄子丹在日本開創了新的天地,將他的獨特風格引入一部日本製作的電影,從演員到攝制人員都是日本人。修羅雪姬在日本好評如潮,於是製片商如今正計劃在這個夏天開拍日本版霹靂嬌娃(JapaneseAngel),由甄子丹執導。而在好萊塢製作的刀鋒戰士II,這是一部武打的吸血鬼片,甄子丹在其中將客串雪人一角,這是一個"其冷如冰"的吸血鬼武士。隨即就是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在這部古裝動作片中甄子丹和李連傑將再度聯手,甄子丹扮演一位高貴榮耀的刺客。然後甄子丹將在皇家威龍(ShanghaiKnights)中扮演反角。皇家威龍是西域威龍的續集,成龍在這部新作中繼續和歐文威爾遜(OwenWilson)聯袂主演。

------------------------------
‧千禧華年‧

甄子丹自身出眾的技巧天賦和經驗,令他能夠自如地超越好萊塢東方和西方之間的界限。他可以講流利的英文,粵語和國語。出生在中國大陸,於香港度過童年,波士頓度過少年,近年居於香港,如今又穿梭於洛杉磯和紐約之間,甄子丹賦予"世界化"這個詞全新的定義。城市的活力令甄子丹事業繁榮發展,亦令他一直漫遊於世界各地。甄子丹的電影反映出他強烈的個人感情,同時也反映著他所細致觀察到的,身邊世界中鮮活的生命。對於甄子丹來說,電影拍攝的本質就是流動,光影的流動,音樂的流動,藝術家和觀眾之間交感的流動。他為整個千禧年的世界電影以及自身明日的道路,帶來了嶄新的風格。

==============================

武術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從內向外,從內心深處到手和腿的表達方式。人類不能飛翔。如同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形式,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甚至只是沿街漫步都是表達方式。舉例來說,在做動作指導的時候,我不會讓一個演員必須按指定的方式來表演,比如一定要先出右拳然後再抬左腿。這是一種整體的韻律,從微微揚眉的細小動作到整部影片。對於我來說,拍攝、剪輯、配樂,這一切都依賴於韻律。它是你的一部分。藝術的本質就是流動,光影的流動,音樂的流動,藝術家和觀眾之間交感的流動。其中當然存在著基本的技術方面,但歸根結底,這是一種作為整體的和諧。
武術就是武術。而我將電影拍攝看成內心感情的展露。看電影的時候,你會得到一種感覺。我希望以此娛樂大眾。這是一種不同體系的准則。如果你要學武術的話,到學校里去修讀有關課程吧。而電影的范疇中的武術並非一部紀錄片,也不是一卷教學錄音帶。在電影中我們將武術帶到了另一種層次,可以使用誇張的手法,令之遠遠超出日常生活中的范疇。

我將武術視為一種整體的哲學。我非常尊敬李小龍,因為小龍武學的全部就是生活之道。以武術本身來說,比如當我方入武學殿堂時,一切處於初始階段,一拳就是一拳。這一拳隨即派生出很多東西,而不僅僅限於一拳本身。它變出許多風格,變出許多拳。但是當我精進之後,一拳又回歸一拳。然而這一拳卻再不是當初那一拳。這一拳具有更加深廣的涵義。你知道,真是很棒哦。

——甄子丹

G. 請問有洪水泛濫之前2016年上映的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洪水泛濫之前BeforetheFlood》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geteGGdwmb3LqapviF-pXg

提取碼:grg6

導演:費舍·史蒂芬斯

編劇:馬克·蒙雷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喬治·布希、比爾·柯林頓、理查德·加爾森、阿爾·戈爾、巴拉克·奧巴馬、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6-09-09(多倫多電影節)、2016-10-21(美國)、2016-10-30

片長:93分鍾

又名:洪水來臨前(台)、TheTurningPoint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全新紀錄片終於見光,禪鏈亮這部電影將在正在進行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亮相賀寬,今天率先曝光了首款海報,片名從原喚襲來的TheTurningPoint改為了BeforetheFlood(《洪水泛濫之前》),更加直切主題。這部紀錄片幾乎就是跟拍了小李作為聯合國大使遊走世界各地考察環境的過程,馬丁·斯科塞斯也有參與製片。

H. 電影節的世界電影節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Sundance Film Festival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類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Festival De Cannes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2009年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 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Kinema Junpō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據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
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London Film Festival):
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The Festival of the 3 Continents):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哥德堡電影節(Gotebo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德國國際婦女電影節(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瑞士洛加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多倫多亞洲國際電影節(Toronto Reel As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Annual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itival):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
美國拉丁電影節(International Latino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美國舊金山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獨立電影節(New York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美國紐約地下電影節(New York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
美國芝加哥亞裔電影節(Chicago Asian American Showcase):
美國舊金山國際亞裔電影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The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韓國釜山電影節(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亞太電影節(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曼谷國際電影節(The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Sydney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迪拜電影節(Du Film Festival)

I. TIFF的基本信息

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近年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tiff.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每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自1976年第一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共有近6000部影片在這里與世人見面,其中有大約300部曾登上了奧斯卡提名名單和領獎台。有別於柏林、戛納和威尼斯三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談並影節並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而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民意調查,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這方面固然有地域性的偏愛,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卻是不爭的事實。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取向,由好萊塢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都兼容並蓄,亦未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所作貢獻。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幾大國際電影節之一。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愛好者、電影導演、電影從業人士和全球媒體都可以在為期十天的電影節上觀賞到電影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
多倫多電影節共有17個競賽單元。2008年,共4209部電影報名參賽,電影節期間共播放了來自64個國家的312部影片。每屆電影節,有超過1000家國際注冊媒體進行報道,組織方為每部受邀影片安排兩場公映、至少一場媒體放映。該電影節每年吸引了數千名加拿大和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人士參加。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多倫多電影節一直致力於為電影製作設立標准,將全球各地的電影人才和電影大師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另外,多倫多電影節也是各地電影藝術家交流自己的電影故事的極好的平台。在全球觀眾的支持下,它以成為電影人努力的目標;多倫多電影節正尋求以電影為媒介的技術手段和文化探索發展的平台。
多倫多電影節保持著獨一無二的普及度。熱情的觀眾和導演通過對電影藝術和電影產業的交流促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溝通。
加拿大電影業中的後起之秀對國際電影業有著空前的洞見。全球各地的媒體在電影節上濟濟一堂,掀起了人們對辯銀電影和幕後電影人的關注和熱情。同時,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以從大量電影放映和專業的電影節目製作中進行選擇,這樣就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月做出明智的商業抉擇。另外,多倫多電影節還為業內人士和購買商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路。
從多倫多電影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高效工作和奉獻,到它為多倫多這座城市的文化經濟帶來的貢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已經為其在國際電影圈內贏得了持久的良好聲譽。 31屆(2006年)
1977年多倫多電影節海報
第3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2006年9月7日至9月16日舉行。
32屆(2007年)
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2007年9月6日至9月15日舉行。
33屆(2008年)
第33屆多倫多國攜侍宴際電影節於2008年9月4日至9月13日舉行。
34屆(2009)
第3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2009年9月10日舉行。

J. 現在在世界范圍內,有哪些電影獎,他們有什麼區別

最出名的當然是美國的金球獎和奧斯卡,個人也比較推崇戛納,很多牛B的導演都是從戛納一舉成名的。另外,美國的艾美獎也很出名,主打電視劇,相當於美劇的奧斯卡。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官方網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官方網站:http://www.tiff-jp.net/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官方網站:http://www.berlinale.de/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官方網站:http://www.festival-cannes.com/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afi.com/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網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brmp.org/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nyfcc.com/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官方網站:http://www.iffkv.cz/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官方網站:http://www.miff.ru/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官方網站:http://www.sansebastianfestival.com/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官方網站:http://www.cairofilmfest.com/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官方網站:http://www.ffm-montreal.org/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官方網站:http://www.mardelplatafilmfest.com/

—————————————————————

奧斯卡:學院獎(英語:Academy Awards),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Oscars),是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也倍受世界矚目。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一個職業榮譽會員組織,2003年時有5816名投票會員,其中演員會員有1131名。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須得到邀請,並沒有向公眾發行與會門票。因此能參加奧斯卡獎頒獎禮本身就是一種電影界身份的象徵。奧斯卡獎自1929年設立以來每年都在加州洛杉磯舉行頒獎禮,而自2002年第74屆頒獎禮開始,好萊塢柯達劇院成為奧斯卡永久舉行地。

斯卡評審委員即學院會員資格的獲得,必須現經過所在分會兩名以上會員提名或學院邀請產生。學院不公布其所屬會員的名單,但一般媒體對獲邀請的知名導演演員均有報道。

學院對獲獎影片的資格有嚴格的規定,必須是前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間在洛杉磯地區的影院首映,並連續放映不少於7天的影片。此外對影片長度、膠片規格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具體獎項的提名只能由相關分會的成員提出,如演員會員只能提名最佳演員的獎項。在提名後的投票時,則所有會員均可以對所有獎項投票。

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HFPA)。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一般認為此獎是美國影視界第三重要的獎項-第一是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第二是電視界的艾美獎。1996年當HFPA簽下新的電視轉播協議後,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兼職)的投票產生。這些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都與美國國外的媒體打交道。直到2003年之前,金球獎的頒獎晚宴都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奧斯卡獎投票之日的幾天前舉辦。2003年以後,金球獎固定於每年的一月中旬舉行,以示與二月下旬舉辦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有所區別。2008年的頒獎儀式由於美國編劇協會罷工影響而終止。

1932年,威尼斯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之後,世界其它主要電影節(如戛納、柏林、莫斯科、卡羅維發利)相繼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出現。1976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次舉辦,並成為了重要的北美洲節日。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每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是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及多番轉變,今日已成為頗具規模的電影盛會,近年更被認為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電影節強調多元化取向,由好萊塢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都兼容並蓄,亦未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並藉此肯定加拿大為電影工業所作貢獻。

威尼斯電影節(義大利語: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法國的戛納電影節、加拿大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認可的國際五大電影節;也是世界四大藝術電電影節之一(德國柏林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俄羅斯莫斯科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的組成部份。

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又譯日舞影展),為獨立製片電影節之一。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演員羅伯特·雷福德(Robert Redford)於1984年創辦,專為獨立電影人和影片而設。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Park City)舉行,為期11天。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電影節名字的由來,是根據他和保羅·紐曼(Paul Newman)一起出演的一部經典電影《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而來。

戛納電影節(法語:Festival de Cannes),1939年創立,是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是世界四大藝術電電影節之一(德國柏林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俄國莫斯科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每年在五月中旬舉辦十二天左右,通常是五月中的某一個禮拜三開幕,隔一周的禮拜天閉幕。除了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柏林國際電影節(德語: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稱Berlinale)

柏林電影節也是各大傳媒的盛事,每年大約有15,000名的專業參與人員,其中來自世界76個不同國家的記者多達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舉行的第54屆柏林電影節參展影片有3,117部。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

[編輯] 歷史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莫斯科影展(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世界上歷史第2悠久的影展,僅次於威尼斯影展。莫斯科影展設立於1935年,從1959年至1995年之間每2年舉辦一次,從1995年開始每年舉辦。俄羅斯導演尼基塔·米亥科夫從2000年開始擔任莫斯科影展的主席。

歷史
莫斯科影展早期以鼓勵前蘇聯及共產國家的影片為主,但在前蘇聯瓦解後,影展觸角開始向外延伸,逐漸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影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