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孵化成功的第一部影片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孵化成功的第一部影片

發布時間: 2023-03-10 14:09:03

A. 電影《熱湯》首映,陳都靈,李夢主演,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劇情電影《熱湯》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萬象單元”進行了展映,並舉辦了該影片的亞洲首映禮,導演章明攜劇本改編朱文,演員陳都靈、李夢、白梓軒、趙燕國彰、陳勝利、李思琪等共同出席了影片首映禮並與現場觀眾熱烈互動。

希望影片能盡快在內地上映。

B. 《烏海》講述了年輕人怎樣的故事

《烏海》講述了在小城市烏海生活的一對年輕夫妻楊華和苗唯因金錢問題而漸生矛盾,在經歷了海市蜃樓的幻象和風暴後重歸於好的故事。

生活在小城市的一對相愛的年輕夫妻楊華和苗唯,因矛盾不斷升級而怨恨糾纏。曾經美滿的生活現在卻面臨著一場場的風暴襲擊,事業瓶頸,身邊人的鄙夷,都將這個普通家庭的生活逼向崩潰,可麻木中的萬事萬物,終將迎來覺醒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就是一對夫妻從相愛相知到相看生厭的過程。
該片是導演周子陽繼《老獸》後全新力作,黃軒、楊子姍主演,塗們、王韶華特別出演,講述短短三天內,楊華和苗唯這對夫妻原本恩愛平靜的生活漸漸失控的故事。
電影《烏海》曾獲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提名,並拿下費比西影評人獎。

電影《烏海》以生動寫實、貼近生活的鏡頭,呈現了城市男女在情感、慾望、金錢、事業中的境遇,融合了多種類型,比如愛情、懸疑、犯罪、家庭。海南島電影節越來越走向一個成熟穩定的方向,導演周子陽說:這是一部有力量的作品,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是對一年最重要的好電影的一個總結。

C. 林青霞的電影(展映林青霞4部經典)

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世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滾滾紅塵》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焦點影人」:為什麼是50年不遇的林青霞?】

2019年12月1日到8日 在三亞舉行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影展版塊全力升級,首次推出「焦點影人」單元,向在世界影壇中留下濃墨重彩個人印記的電影人致敬。

第一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是林青霞。

這次焦點影人的專題展映,展映的影片是 林青霞的《金玉良緣紅樓夢》、《刀馬旦》、《白發魔女傳》、《滾滾紅塵》。

今年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包括:天涯海角、採珠拾貝、萬象中國、焦點影人、經典重現、浮世圖景、冬日暖陽、另闢新徑。

一個新的電影節,最重要的是打開知名度,打響招牌,擴大影響力,然後做大做強。要想打開知名度,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邀請知名的電影人參加。無疑,選定林青霞作為這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正是林青霞影壇影響力和銀幕魅力的體現。

導演徐克曾說過,林青霞這樣的女子50年才會出一個。 為什麼?

已經到了12月份,農歷也十一月初六了,北京的故宮已經被今年的第一場雪,裹上了一身明艷的銀妝。遠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島,卻仍然是陽光明媚,溫暖宜人。

2019年12月1日這天,海南島三亞21度。在這里舉行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到場嘉賓都是一身夏裝出席,風采和溫度同在。

來到海南島,才知道什麼叫得天獨厚。看了「焦點影人」林青霞的這些經典影片,才深刻體會到,什麼叫 50年不遇的美。

1994年,40歲的林青霞拍完自己的最後一部電影《東邪西毒》,之後嫁人息影。到2019年,林青霞遠離銀幕已經25年。然而, 林青霞雖然人不在江湖,這個江湖卻仍然流傳著她的傳說。

2004年,為了追憶故交黃沾先生,50歲的林青霞寫了第一篇散文《滄海一聲笑》,在黃沾追思會當天刊登在香港明報世紀版。【明報的創始人正是武俠泰斗金庸先生。】

2014年,在林青霞六十歲生日之際,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

那年的11月3日,林青霞在香港半島酒店舉行六十歲生日晚宴,梁朝偉及劉嘉玲、鍾楚紅、何超瓊、鄺美雲等圈內外好友均應邀出席。

2015年,林青霞參加湖南衛視的生活體驗真人秀《偶像來了》。在楊鈺瑩、朱茵、寧靜、蔡少芬等多位不同年代的偶像女星面前, 林青霞仍是明星中的明星,偶像中的偶像。

通過節目,觀眾看到一代女神林青霞,正在優雅的自然老去,但歲月也無法掩蓋她身上的耀眼光芒。林青霞的身材已漸發福,皺紋早已悄悄爬上她的臉龐,她自信爽朗的笑聲卻依然是30年前的同款。

如果說林青霞要50年才出一個,那麼第二個在哪?

林青霞生長在台灣省,但從來未忘記自己的祖籍山東萊陽, 她曾多次在電視上用純正的山東話向觀眾打招呼,包括用山東話讀自己新書里的文章,用山東話作新聞播報。她在視頻里說「我從香港來,我是林青霞。」。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焦點影人」展映作品】

這是林青霞電影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電影,她唯一和李翰祥導演合作,更是她第一次反串小生,出演男主角賈寶玉,為之後的各種經典反串角色,開了風氣。

《金玉良緣紅樓夢》中,還有張艾嘉、米雪、狄波拉、胡錦、惠英紅、岳華、谷峰等,那個年代的電影紅星,相信會在展映中發現很多不經意的驚喜。

林青霞出道時是以清純俏麗著稱的,是 李翰祥發現了她身上玉樹臨風的氣質; 她有168的身高,還有一筆粗壯挺拔的一字濃眉,在張艾嘉等的柳葉細眉襯托下,也確實顯出七分的英氣。

林青霞如此風流瀟灑以叛逆不羈的賈寶玉,後來者已難有超越之人。

1986年,來到香港發展的林青霞,第一次和徐克合作,在 《刀馬旦》 中出演一個革命女青年。這次,林青霞沒有反串,但為了角色需要, 第一次剪掉了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 結果這個帥氣的短發造型,成為了林青霞銀幕形象中的又一個經典。

當年,周潤發頂替別人,以《英雄本色》第三主角的身份逆襲成為金像獎影帝。他頂替的人就是鄭浩南,小馬哥這個角色原來是他的,而他放棄《英雄本色》就是為了《刀馬旦》。

在《刀馬旦》中,有林青霞和鍾楚紅、葉倩文三大美女,同場合作。 那年,林青霞32歲,鍾楚紅26歲,葉倩文25歲, 全部都在顏值巔峰,怎可錯過?

1990年的 《滾滾紅塵》 ,是林青霞唯一一部獲得金馬獎影後的作品;同時,這也是林青霞和舊愛秦漢最後的銀幕合作。【這部作品由著名女作家三毛編劇,影射的卻是另一位傳奇女作家張愛玲的故事。】

1980年林青霞就提名金馬獎影後,這個獎項她等了10年,這是林青霞職業生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香港影壇影後榮譽最多的女演員張曼玉,在《滾滾紅塵》中飾演林青霞的閨蜜,獲得了她唯一的一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她還是1989年的金馬獎影後。

在《滾滾紅塵》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屆金馬獎影後,銀幕爭輝。

如果說《滾滾紅塵》中的女作家沈韶華是林青霞電影生涯中最痴心的角色,那麼 《白發魔女傳》 中的練霓裳,則一定是林青霞最痴情也最絕情的角色。

1993年是香港電影武俠年,因為這一年全年有超過50部武俠電影上映,包括《倚天屠龍記》《太極張三豐》《方世玉》《黃飛鴻3》、《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等等經典。

掀起這波武俠風的是一代宗師李連傑,林青霞也是重要推手,在上一年那些引領風潮的武俠經典中,《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和《新龍門客棧》都是林青霞主演的。

在這個武俠電影年,自然也少不了香港影壇的第一女俠林青霞,而她在這一年推出了 一部最不像武俠的武俠電影《白發魔女傳》

因為《白發魔女傳》的男女主演張國榮和林青霞,都不是李連傑那樣的動作巨星,導演也不是徐克,拍不出《笑傲江湖》那種天馬行空的武打場面。

所以,導演於仁泰另闢蹊徑,聯合金牌攝影師鮑德熹、日本殿堂級設計大師和田惠美,從服裝造型和美術影像上力求突破,拍出了一部色彩和影像超塵脫俗的畫意武俠。

《白發魔女傳》在金像獎上獲得多個獎項的提名,獲得了最佳攝影、美術指導和服裝造型設計三個技術大獎。

因為對手是最受林青霞信任的張國榮, 林青霞在《白發魔女傳》中奉獻了從影以來最大膽的演出。 這樣的《白發魔女傳》,怎容錯過?

《金玉良緣紅樓夢》是林青霞第一次反串,《刀馬旦》是第一次剪短頭發,讓觀眾看到林青霞突破男女界限的中性之美;《滾滾紅塵》是林青霞的演技代表作,《白發魔女傳》是林青霞最美的武俠代表作,讓觀眾見證林青霞顛倒眾生的女性之美。

《紅樓夢》後世還有人再拍過,《白發魔女傳》後世也有人重拍過,但幾十年來有達到林青霞這般絕美的人物嗎?

如果沒有,那 林青霞的美何止是50年不遇,恐怕100年也遇不到第二個了。

論反串,有誰比得過林青霞;論顏值,有誰敢說自己美得過林青霞?

林青霞的銀幕形象,橫跨古裝到時裝,女裝到男裝,文藝到武俠。從清純瓊瑤女郎江雁容,到俊俏鬼馬黃梅調賈寶玉;從雌雄難辨的東方不敗,到正邪難分的白發魔女練霓裳......

百年難遇的絕美林青霞,在華語影壇留下了太多登峰造極的銀幕印記,這樣的經典影人,有資格成為時代的焦點。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焦點影人」單元,正是向林青霞致敬。【三亞是個模糊了四季的溫暖城市,林青霞則是跨越男女界限的絕世美人。】

感謝林青霞讓我們在有生之年,見識這樣百年難遇的盛世美顏。

D. 《再見,少年》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再見,少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rIsAFQDk3K4K7hFeg1SQ

?pwd=pwsd 提取碼: pwsd
《再見,少年》
導演: 殷若昕
編劇: 殷若昕
主演: 張子楓、張宥浩、徐帆、焦剛、劉帥、屈夢汝、金梓壑、虞海亮、程鴻林、洪昌、吳世玉、車麗瓊、徐昌鵬、趙劍橋、高溜、董柯旭、李麗鮮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1-08-27(中國大陸)、2020-12-10(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片長: 105分鍾(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10分鍾
又名: 南方,有霧、Farewell, My Lad、White Sun
影片講述了千禧年發生在南方小鎮上的一段曾經無限接近,卻又漸行漸遠的少年情誼。「好學生」黎菲(張子楓 飾)與「壞孩子」張辰浩(張宥浩 飾),各自經歷了時代大潮下家庭的變遷,一起奮力而堅韌地成長。然而高考前的一場劇變,讓青春籠上陰影,最終裹挾住了二人的命運。

E. 我不是葯神編劇是誰

《我不是葯神》的編劇:文牧野。

文牧野:

2010年,拍攝了劇情短片《石頭》。2011年,編導了短片《金蘭桂芹》,文牧野憑借該片獲得了第五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優秀導演及優秀編劇獎 。

2012年,執導了劇情短片《BATTLE》,該片獲得了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和2013年度FIRST青年電影展拍片季優秀影片獎 。

2014年,執導了短片《安魂曲》,由此獲得了第6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大學生組澳天龍微電影導演大獎。2015年,參與執導了愛情電影《戀愛中的城市》。

2018年,執導了劇情片《我不是葯神》,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青年編劇獎、第55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獎 。

(5)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孵化成功的第一部影片擴展閱讀

2018年,執導了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我不是葯神》,文牧野憑借該片獲得了2018微博電影之夜微博最受期待青年導演獎、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青年編劇獎,以及第55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

該片還獲得澳大利亞影視藝術學院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獲得該獎。12月17日,憑借《我不是葯神》獲得第1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導演,該片獲得第1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影片。

F.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G. 《胭脂扣》30年,梅艷芳的如花成為經典

首發:石墨社(smshe189)

12月3日,中國香港導演關錦鵬出席了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嘉年華。

關錦鵬在現場就 與演員的合作問題 ,對青年導演提出了兩個建議:

第一,第一部作品出於商業考量,不要用素人;第二,就他個人而言,和演員互相遞紙條,有利於建立他們之間的親密聯系。第一條暫且不討論,不過第二條,關錦鵬就很有發言權。

作為圈內最會拍女性角色電影的資深男導演,關錦鵬的作品總是讓人產生懷疑: 這竟是一個男人拍的?他怎麼能把女人心摸的這么准?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對關錦鵬的創作持正面態度,有許多人提到關錦鵬的影片,都會給出「 陰氣太重 」的評價。

1988年的《胭脂扣》便首當其沖。

《胭脂扣》之前,香港電影的銀幕形象往往都以男性角色為主,女性形象大多都是配角或者是附屬於男性的符號性角色。 當然,現在的香港電影也還大致如此。

但是,這部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的《胭脂扣》,卻一上來就講了一個青樓名妓如花與富家闊少陳十二少的愛情故事。而且全片基本都是圍繞如花的視角切入,倒是男性符號成了點綴和被批判的對象。

不過這不影響《胭脂扣》成為經典。其中最成功的,是如花的扮演者,梅艷芳。

憑借《胭脂扣》的精湛演技,梅艷芳一舉斬獲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亞太區影展及台灣金龍獎四座最佳女主角獎杯,成為「四料影後」。

要知道,1989年的梅艷芳也才26歲,在這之前,梅艷芳基本都活躍在舞台上。從1982年出道一直到1988年,梅艷芳的大眾標簽,是當紅女歌星。

雖然之前也有涉足過少許影視作品,但是《胭脂扣》是她首次擔綱女主角的電影。

還沒有成為影星之前的梅艷芳,在舞台上的形象風情萬種、變化多端。這倒成了關錦鵬最終確認梅艷芳出演《胭脂扣》女主如花一角的推動因素。

關錦鵬曾在專訪中表示,我一直覺得導演和演員的關系不應該那麼表面化,也不應把眼光只局限在他們的作品上。在《胭脂扣》之前,關錦鵬並沒有接觸過梅艷芳,只是看她在舞台上的表演,覺得她很有表現力,雖然不是特別漂亮,但是所散發的味道很吸引了他。

《胭脂扣》的原著兼編劇李碧華從一開始就認定了梅艷芳很適合這個角色,一直到後來男主演員反復斟酌的過程中,對於梅艷芳的出演,大家都沒再動搖過。

而這個男主演員的敲定,則經過多次磨合。劇組曾經考慮過劉德華、鄭少秋、吳啟華甚至是鄭伊健,最終選擇張國榮,還是得益於梅艷芳的幫助。

關錦鵬在這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嘉年華透露,當時因為男主演員一直定不下來,導致劇組無法正常開機。直到梅艷芳去新藝城拍一部戲,換來對方放手讓旗下的張國榮來演十二少。

關錦鵬說,「她有一個判斷,十二少和如花就應該是張國榮和她的,這才成就了《胭脂扣》。」

不知道當時的關錦鵬是怎麼看待梅艷芳這個舉動的。不過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梅艷芳其實像極了《胭脂扣》中的如花。

敢於追逐,甘於奉獻,這種執著與認真,讓人心生敬佩。

雖然性子相似,但其實梅艷芳的性格要比如花開朗的多。

關錦鵬回憶起梅艷芳,就說她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在劇組經常有朋友來探班。但是,她可以嘻嘻哈哈向你走來,又能認真安靜地在你旁邊聽你講戲。

雖然在生活中是女漢子,但是一旦導演需要人物進入狀態,她就立馬成為那個柔弱卻又充滿堅毅的如花。

而梅艷芳也一直強調,「 好喜歡『如花』造型,如果以後死了,希望用這張劇照作為遺照。 」

在與梅艷芳的接觸過程中,關錦鵬說,我們之間有了一種信任,很多事情就都可以拋開,很多時候我自己的個人經驗和想法,甚至一些私人的事情對他們都沒有保留。

總體來說,關錦鵬其實是一個感性大過理性的人。 這大概也是很多人覺得關錦鵬的電影太過陰柔的原因之一吧。

關錦鵬是個心思細膩的人,這與他的成長有關。父親早逝的他,跟隨母親一起長大。因此,關錦鵬的電影多與女性有關,而且他從小對細節很感興趣。

而這,在《胭脂扣》中如花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梅艷芳飾演的如花,是香港石塘咀倚紅樓的紅牌妓女。

那個年代,青樓成了富家子弟聚會休閑的場所。因此,如花算得上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

見慣了錢財,因此更加現實。

如花身上的每一處,都是明碼標價。比如摸手,500元。摸耳朵,1000元。而摸脖頸,或者其他部位,價位更高。

而見慣了逢場作戲,往往最不願相信感情。

每日流連於富家闊少之間,聽膩了他們的海誓山盟和情話連篇。妓女們對逢場作戲最是熟悉,這種你追我趕你情我願的游戲,富少們心知肚明,而妓女們也願意奉陪。

畢竟,誰都知道,走出這座大院,多少愛情被拋諸腦後。

如花,當然最懂。

她懂得討男人歡心。 初次與十二少見面時,一邊唱曲,一邊用眼神和動作挑逗著十二少。

行為自然又不顯輕浮,那一雙似乎裝滿故事與不可名狀的感情的眼睛,讓十二少一下子就陷進去了。

她也懂得對付男人的死纏爛打。 十二少被如花打動之後,又一日單獨來到怡紅樓想要見如花。

然而,如花其實根本沒有把他放在心上,當初無意之間的擦肩而過,只是她看透富家闊少們的心性之下,一次偶然的調侃。

當如花見到十二少之後,使出了妓女們慣用的手法: 干煎石班 。

就是反復找理由離開房間,將客人晾在屋子裡不管,多次之後,客人心等得焦急了,卻又無可奈何。這種法子,很適合這些阿姑們觀察客人的性子,磨一磨他們的脾氣。

她還懂得如何藏住自己的情感。 如花的身份和經歷,使得她相信一切都是逢場作戲,因此像她這樣的人,基本不會主動表露自己的心意和情感,以免被負心漢給拖入無盡苦海。

當十二少在她的考驗下,竟然表現出與一般富家闊少不一樣的態度之後,如花已經對十二少另眼相看了。

隨著十二少的連環求愛手段一一亮相,如花已經開始春心動搖了。那一日,十二少重金購買了一張西洋床,原裝運進了如花的房間, 此刻,如花的心中,便永遠住進了十二少。

而內心的歡喜,轉瞬之間又被她掩蓋住。

但是最悲情的,是她還懂得看透人心。 當兩人因為世俗之見,陳家父母極力阻止他們走到一起,如花遂與十二少約好,吞鴉片一同殉情。

然而,十二少在這之前的表現,讓她徹底明白,十二少不敢面對自己,也不敢面對死亡。他是一個膽小怯懦的人。

為此,如花提前准備了大量安眠葯給十二少服下,為了防止他獨自偷生。

造化弄人,十二少最後真的獨活於世。而如花當了50多年的孤魂野鬼,最終沒有等到十二少前來相會。

梅艷芳飾演的如花,很好地將這個角色的兩個極端性格呈現出來。

第一種是壓抑。

大部分時候的如花,其實都是在壓抑著自己。在倚紅樓中如此,在面見十二少母親時也是如此,在尋求袁先生幫助時亦是如此。

如花的壓抑,與她身份特殊有關, 見慣眾生相,也就不再那麼相信美好, 因此,也就不會過多的委屈自己。

片子一開始的那場畫眉戲,如花的面無表情,是已經知道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什麼之後,最坦然的接受。

但是她也有過開心,在與十二少剛接觸沒多久的時候,她覺得這個男人與眾不同,從他身上看得到美好的未來。

那段時間,她與十二少之間的面對面,不是逢場作戲的笑,而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但是好景不長,如花漸漸發現了十二少不思進取的性格,這之後的如花,重新陷入無盡的壓抑。

如花的壓抑,其實是一種無奈,是她面對自身悲痛命運找不到出路的表象。 壓抑到極致,如花只能選擇一死了之。

如花的這種性格,與梅艷芳現實生活中大相徑庭。因此,這也能體現梅艷芳的演技天賦和對這個角色入心的把握。

如何詮釋「壓抑」而不至於看起來像面癱,這是演員的功底。 如花面對的種種遭遇,她看似面無表情的應對,其實通過前後對比,可以看得出情緒變化。

如花在將十二少晾在屋子裡時,自己卻反復在門外觀察十二少的一舉一動。這是她的少女心。

如花被十二少的母親一番諷刺之後,不卑不亢,卻在面對十二少時,眼含淚水。這是她作為女人的委屈。

如花在橋下等待十二少時,反復詢問袁先生時間,看見有人路過甚至主動展露如花的一些特點過去搭訕,在確定對方不是十二少後,又恢復了遺憾和焦慮的情緒。

如花終於見到了十二少,發現這么多年過去了,他過的如此窮困潦倒。本該充滿驚喜的重逢,於她而言,是徹底釋懷。

眼角這一滴無聲的淚,便是如花與前世牽絆的徹底決裂。

這樣的壓抑感,被梅艷芳演繹出來,使得如花這個角色更加立體,也更具有共情性。

第二種是堅持。

如花是一個性子很烈的人,一旦認定了,就堅持到底。

就像她與十二少相處過程中,明知十二少父母會反對這門婚事,卻還要主動登門拜訪,想要當面跟十二少母親表明心意。

就像她與十二少確定關系之後,開始商量著為十二少的未來做准備,帶著他去求戲曲師傅拜師學藝。

就像她得知活著不可能在一起了,就決然拉上十二少一同赴死。

就像在陰間苦等50多年,她還是要來人間尋一尋十二少的蹤跡。

如花的堅持,恰恰也是這個角色的性格魅力所在。她見慣了虛情假意,但是她其實充滿著對愛的渴望,當年十二少堅持闖進自己的心扉,這一困就是50多年,堅持到最後,大概就是給自己和那段感情一個交代吧。

這兩種性格構成了如花最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貫穿在她的每一個細節當中。

總體來看,如花的一顰一笑,每一個動作都與當前的情緒相關。

愛上十二少之前,她的眼中蔑視一切。

愛上十二少時,她的眼中盡是期待。

發現十二少意志不堅定時,她的眼中既有期待又有擔憂。

尋找十二少時,她的眼中滿是憂愁。

如花與楚楚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如花是倚紅樓名妓,死於1934年。而楚楚,是1987年的報社記者。

但是如花與楚楚的相遇,倒是這部片子想要表達的主題:女性的變化。

印象中有兩段台詞,記憶深刻。

第一段,是1934年,如花臨死前和十二少的對話:

如花:你會不會幫淑賢(十二少被指定結婚的表妹)戴耳環?

十二少:會。我還會幫她采耳,不過我一邊幫她采耳,一邊想著你。

如花:你會不會幫淑賢穿長衫呀?

十二少:會。我還會幫她扣鴛鴦扣,不過一邊扣,一邊想著你。

第二段,是1987年,楚楚和男朋友袁先生一夜溫存之後的對話:

楚楚:你會不會為我自殺?

袁先生:我們哪會這么浪漫呢?

楚楚:只是說會不會。

袁先生:不會,你呢?

楚楚:不會。

感情當中,女性總是習慣問男性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並不像題干一樣簡單。

第一段對話中,如花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她已然決心赴死,卻還是想在死前聽自己愛的這個男人說說心裡話。

如花的問題關鍵,其實並不在淑賢身上,而是十二少對自己的態度。

此時的十二少,已經對這份感情失去希望,家裡不支持,自己的舞台之路又遙遙無期,他開始不敢正視如花的眼睛。

如花在問話時,十二少總是眯著眼睛,逃避與她進行眼神交流。反而只是在言語上,像極了紈絝子弟的情話。

他每一次說「會」的時候,其實已經讓如花感到失望,因為她並不想十二少與淑賢在一起。同時,十二少還偏偏要在後面加一句,即使會去做,也還是在心中想著你。

這種現代渣男語錄,當然對於如花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

她徹底看清了十二少的心,也明白了活下去不可能得到想要的幸福。這也讓她更加堅定與十二少殉情,甚至給他提前服下安眠葯。

而第二段對話中,楚楚這么問,是因為剛剛與男友一夜溫存,同時,又被如花的故事震撼到了。

一來,她想看看現在是否還有這種感情存在。二來,想看看男友的想法。

他們兩給出的答案,都是「不會」。

這樣的結果,似乎不太對。因為,戀愛中的人,總是想要得到讓自己獲得有安全感的回答,哪怕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其實恰恰說明了兩人在感情中的不自信與不互信,如花和十二少便是如此。

但是楚楚和袁先生不一樣,相對而言,他們要享受更多的愛情自由,袁先生願意尊重楚楚的想法。

就像如花得知他們戀愛4年了,便問道,你們為什麼還不結婚呢?

袁先生回答,很難說,有些事沒人逼就暫時不做。

他們享受這種戀愛時光,也擁有著自己的空間,這可以說是愛成自然,也可以說是互相給予的信任。

被如花問起,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楚楚,家裡來了個女鬼時,袁先生說,她不信的,無論我說什麼她都不信的。

這種不信,或許就是楚楚最深的信任。

也正因為如此,袁先生說「不會」的時候,楚楚並沒有表現出不悅。

第二天早上,楚楚和袁先生走在路上,楚楚一個人轉到馬路另一邊,回頭才發現袁先生繼續前行進了一家店,於是楚楚馬上往回走追上袁先生。

沒有任何言語,楚楚只是挽著袁先生的手。

此刻楚楚才發現,原來這條上班路,一直都是自己和男友急忙趕路,而戀愛以來,自己似乎都沒有認真關注過男朋友。就像男友為自己精心准備了生日禮物,她卻匆匆忙忙趕去忙工作。

楚楚和如花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如花過度在意而害怕失去,楚楚則是缺乏在意並害怕束縛。

如花願意讓自己委身依靠一個男人,為了守住這個依靠,她寧願同歸於盡。

而楚楚,有著對愛的自信,她享受著袁先生的愛與包容,她確實愛著袁先生,但她始終不自知,在這段感情里,該如何回饋袁先生的付出,倒是自己一個人快樂地在前面奔跑,把那個一直呵護她的男人,留在了身後。

不過,他們也有共通點,那就是對愛的嫉妒。

最先產生嫉妒的,是如花。她親眼見到楚楚和袁先生之間的感情之後,非常羨慕楚楚有袁先生,更加對自己失去十二少充滿遺憾。

而楚楚在經歷了如花苦苦追尋十二少的過程,也終於體會到了愛的可貴。她更加羨慕的,是如花敢愛敢恨,敢於為愛獻身的精神。

如花和楚楚之間的對比,正是從1934年到1987年,曾經和當下的感情觀念的差異變遷。

當女性越來越在感情中掌握主動權,越來越能為自己的感情爭取、發聲,這雖然是一種進步,但是,愛情,依然是最復雜的東西。並非誰強誰弱,就能決定幸福所在。

曾經的一個胭脂盒,我銘記一生。如今的一雙鞋,可能轉身就忘了。

不知道關錦鵬在現場會怎樣跟梅艷芳說戲,不過從作品來看,梅艷芳懂得關錦鵬想要什麼,或者說,梅艷芳懂得如花想要什麼。

這是梅艷芳的魔力。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您的轉發和關注,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更多影評:石墨社(smshe189)

H. 九號重案拍攝地

《九號重案》是在海南和廈門兩地取景拍攝,這個題材在海南拍攝適合,這里有高低錯落的道路,也有高層建築和老街深巷,能很好地完成懸疑題材的拍攝和取景。

據了解,電影《九號重案》不僅入選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作品,還獲第六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入圍作品。該影片講述女警察孟疏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發現了破綻。她層層抽絲剝繭,最後找到了幕後真凶,也偵破了自己父親二十年前被殺的積案。

電影《九號重案》獲得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南新力量單元」優秀影片,主創被邀請出席電影節。

安妮女士任總策劃;張玉美女士任總監制;海南演員劉一辰擔任製片人並飾演男一號徐開天;王智任總導演;演員馬藜飾演女一號蘇景;演員金晶飾演並列女一號孟舒童;演員陳驍飾演反一號馬彪;海南籍首位黎族女導演黃禕園任聯合導演。

劉一辰在電影《九號重案》即是男一號也是製片人,他在影片中飾演徐開天,這個角色是一個為了愛人復仇的男子。

他作為一名海南演員,他認為如今海南本土的影視製作人才相對匱乏,所以他想通過自己先走出去,再把一些好的資源以及優質的人才引進海南,然後把海南文化元素的影視作品做好,把海南的故事說好。

I. 電影小小港灣兩個嬰兒的結局

兩個嬰兒的結局是被雅拉和小男孩克里斯蒂安一起走了,他們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家園。該片講述的是10歲的小女孩雅卡在外祖母去世和不負責的媽媽離家出走後,她撿養了兩個小嬰兒的故事。

《小小港灣》是由伊塔·格夫沃執導的劇情片,由Vanessa Szamuhelova、Matus Bacisin、Katarina Kamencova、Johana Tesarová等參加演出,於2021年9月2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

2017年12月,《小小港灣》榮獲第四屆絲路電影節「金絲路」傳媒榮譽單元年度故事片。2017年2月18日,獲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兒童最佳影片。2018年12月,入圍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劇情介紹:

10歲的小女孩雅卡與外祖母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外祖母去世後,不負責任的媽媽也離家出走,留下她自己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帶回兩個嬰兒,開始照顧這兩個小生命。該片採用兒童視角生動展現了小主人公內心的孤獨,清新、質朴,攝影出色。